土地开发规划设计土地平整工程

合集下载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土地平整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工程
目标
❖ ①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有没有要求? ❖ ②田块集中连片——对布局不合理、零散的田块进行归并和集中。
如何选择? ❖ ③规则成形——结合道路规划,满足条田、格田、梯田要求。
❖ ④田面平整——满足灌排要求(格田水平,条田、梯田有一定坡度)。 ❖ ⑤耕作土壤深厚——一般土层达到1米以上,山丘、滩地达到0.5米以上 ❖ ⑥埂坎稳固——防止水土流失。 ❖ ⑦耕作方便——方便道路、水利布局,满足机械化要求等。
土地平整工程
1、土地平整工程分区类型: ❖ 1、按地形分: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 ❖ 2、特殊用地平整分区 ❖ ①采矿区(包括塌陷、地质沉降、矸石压占、弃渣压占) ❖ ②灾毁地区(包括水毁、火烧、风蚀、地震、化学污损) ❖ ③裸岩石砾地 ❖ ④河滩地区(乱砾石地、砂土地) ❖ ⑤盐碱、涝渍地区 ❖ ⑥居民点、工矿废弃地
❖ 土地整治(山东省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 GT 01-2014),对低效利用、不合 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 地利用效率的活动。
工程设计概述
二、建设目标 实Biblioteka 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 境,全面提升基本农田建设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和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工程设计概述
三、总体布局要求
按照节水、保土、方田化、梯田化的总体思路,结合县、乡两级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规划、水利规划、水保规划和道路规划等,统一 考虑,综合安排,体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宗旨。
以村庄定路,以地形定渠,以渠路作骨架,划块定方,合理布设田 间配套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达到田、水、路、林、村统一规划和综合 治理的目的。

土地平整工程方案(新)

土地平整工程方案(新)

土地平整工程方案(新)1. 背景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土地平整工程方案,以满足某地区土地开发需要。

2. 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土地平整,为后续建筑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具体目标包括:- 处理地表不平整问题,提高土地平整度。

- 清理和处理地下障碍物,确保土地无障碍。

- 准备土地基底,确保可承载建筑施工。

3. 方案概述本土地平整工程方案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 地表处理:- 清除残留建筑物、垃圾等。

- 平整土地表面,填平坑洞、填筑土墙等。

- 修剪植物,修整草坪。

- 扫除杂草和碎石。

2. 地下障碍物处理:- 探测地下管线、电缆等障碍物。

- 移除或重新布置地下管线、电缆等。

- 处理地下水源,确保排水通畅。

3. 土地基底准备:- 确定土地承载力要求。

- 采取适当措施改善土壤质量,如加固、翻耕等。

- 确保土地排水良好,避免积水问题。

4. 时间计划本土地平整工程计划按以下时间进度进行:- 第一阶段:地表处理,预计耗时2周。

- 第二阶段:地下障碍物处理,预计耗时1周。

- 第三阶段:土地基底准备,预计耗时3周。

5. 资源需求本土地平整工程需要以下资源支持:- 人力资源: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

- 设备资源:包括挖掘机、推土机、水泵等。

- 材料资源:包括填土、水泥、管道等。

6. 风险评估本土地平整工程存在以下潜在风险:- 地下障碍物处理可能导致意外损坏管线、电缆等。

- 土地基底准备可能受到不可预见的土壤条件影响。

7. 项目预算本土地平整工程的预算将根据具体需求和资源投入情况进行评估和制定。

以上是土地平整工程方案的简要概述,旨在为土地开发项目提供指导和规划。

详细实施方案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制定和调整。

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预算编制及勘测方案设计设计

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预算编制及勘测方案设计设计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勘测、预算编制方案4.规划设计、预算编制及勘测方案4.1 规划设计方案4.1.1土地利用布局项目区大部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是粮食主产区的范围。

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情况,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进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为主,兼顾各类用地,形成合理的用地布局。

通过土地整治,将原来的旱地整理配套为水浇地,项目区适宜可开发整理的荒草地、沙地、废弃沟渠以及道路和其他未利用土地整理配套为水浇地。

4.1.2 工程平面布局4.1.2.1 土地平整平原区土地平整主要对地势起伏较大田块、废弃沟渠所在田块、零乱田块归并后的田块、未利用地所在田块、沙丘分布的田块进行平整。

在土地平整的基础上,结合道路工程和灌排工程布局田块。

标准田块的长度×宽度定为250~400m×200~350m,呈长方形田块进行耕作。

田块设置本着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的原则,尽可能利用原有的道路,保持耕地布局的基本稳定,农地整理增加的耕地应尽量与原有耕地集中连片;以农田防护林围构成的田块为基本单元,相对均匀分布。

基本农田划定在耕地集中连片,土壤肥力较好,农田水利设施较完善、产量较高的区域。

4.1.2.2 灌溉与排水a)灌溉工程布局项目区根据前期可研的要求,从灌溉模式上分为渠灌区和井灌区。

渠灌区是在黄灌区的基础上规划;井灌区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现状基本无大型水利设施。

b)排水布置项目区在排水规划布置时,应力求做到经济合理,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综合利用,效益显著,规划的布置原则为:①分片排水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将排水渠进行划分,做到低水低排,高水高排,力争自排,减少抽排,一定要防止高水低流,尽可能减少抽排面积。

②灌排分开为了更好地发挥灌排系统的灌排作用,一般情况下,灌排系统应分开布置,各成系统,以免相互干扰,造成排水与灌水困难。

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预算编制及勘测方案设计设计

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预算编制及勘测方案设计设计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勘测、预算编制方案4.规划设计、预算编制及勘测方案4.1 规划设计方案4.1.1土地利用布局项目区大部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是粮食主产区的范围。

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情况,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进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为主,兼顾各类用地,形成合理的用地布局。

通过土地整治,将原来的旱地整理配套为水浇地,项目区适宜可开发整理的荒草地、沙地、废弃沟渠以及道路和其他未利用土地整理配套为水浇地。

4.1.2 工程平面布局4.1.2.1 土地平整平原区土地平整主要对地势起伏较大田块、废弃沟渠所在田块、零乱田块归并后的田块、未利用地所在田块、沙丘分布的田块进行平整。

在土地平整的基础上,结合道路工程和灌排工程布局田块。

标准田块的长度×宽度定为250~400m×200~350m,呈长方形田块进行耕作。

田块设置本着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的原则,尽可能利用原有的道路,保持耕地布局的基本稳定,农地整理增加的耕地应尽量与原有耕地集中连片;以农田防护林围构成的田块为基本单元,相对均匀分布。

基本农田划定在耕地集中连片,土壤肥力较好,农田水利设施较完善、产量较高的区域。

4.1.2.2 灌溉与排水a)灌溉工程布局项目区根据前期可研的要求,从灌溉模式上分为渠灌区和井灌区。

渠灌区是在黄灌区的基础上规划;井灌区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现状基本无大型水利设施。

b)排水布置项目区在排水规划布置时,应力求做到经济合理,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综合利用,效益显著,规划的布置原则为:①分片排水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将排水渠进行划分,做到低水低排,高水高排,力争自排,减少抽排,一定要防止高水低流,尽可能减少抽排面积。

②灌排分开为了更好地发挥灌排系统的灌排作用,一般情况下,灌排系统应分开布置,各成系统,以免相互干扰,造成排水与灌水困难。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土地平整、田间道路、林网工程)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土地平整、田间道路、林网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3)田块设计
• 田面坡度 :平原区:≤2º ;河谷区:≤6º ;丘陵区:≤15º • 土层厚度 :平原区:500~1000mm;河谷区:
500~800mm;丘陵区:300~500mm
• 田块高差 :平原区:5~25m;河谷区:10~30m;
丘陵区:15~40m
• 平整度 :高差应在±3cm以内 • 典型田块设计 :面积方便农业生产与生活、有利于机械化耕 作和节省道路占地 • 各级道路形成网络 • 道路路网密度应满足:田间道应不超过 3.0 km/km2,生产路应不超过7.0 km/km2。
田间道 、 生产路
道路等级 田间道 路面宽度 ( m ) 6.0~8.0 路肩宽度 ( m ) 0.5 路基宽度 ( m ) 7.0~9.0 生产路 ≤4.5 0.25 ≤5.0
土地平整工程(2)田块规划
方向与形状 :田块长边方向受光照时间 最长 、当地主害风向垂直 、地形限制 • 长度 :平原区:400~1000m。最小300 米。河谷区:300~800m。丘陵区: 100~500m • 宽度 :平原区:100~300m。最小50米。 河谷区:50~150m。丘陵区:50~150m。 • 规模 :平原区:4~30hm2。河谷区: 1.5~12hm2。丘陵区:5~7.5hm2
• 田间道最大纵坡≤ 8%;最小纵坡0.3%~0.4%。 • 路肩边缘应高出路基两侧地面0.5m以上 • 面层和基层 :路面宜采用砂石路面,填筑厚度宜为 15~20cm,基层一般为碎(砾)石,填筑厚度宜为15~ 20cm 。 • 生产路一般路面宽度为4.0m
田间道 、 生产路实例图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3)居民点拆迁复垦工程
• 1 废弃房屋拆迁 :协商、补偿、拆迁 • 2 树木移植、砍伐 :批准、移植(砍伐) • 3 场地平整 :建筑物搬迁、土地平整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土地平整技术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土地平整技术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几种常用的土地平整技术发布时间:2021-03-18T02:12:10.815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2期作者:郑莉丽[导读] 土地开发整理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关键环节。

当前,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重视力度,旨在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

来宾市兴宾区自然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广西来宾 546100摘要:土地开发整理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关键环节。

当前,国土资源规划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重视力度,旨在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以土地资源整理为核心,采用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达到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均衡利用的目的。

本文就将全面探究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常用的土地平整技术。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平整技术;土地资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包括土地平整处理、土地规划利用及土地循环开发利用等内容。

该工程可以进一步扩大耕地覆盖面积,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规模化生产与规范化经营,预防水土流失。

本文就将探讨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土地平整方法以及土地平整基本要求。

1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极具代表性且应用较为普遍的方法为散点法和截面法。

当然,还要结合应用环境特点和基本要求加以合理选择,以确保所选择的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在土地平整工程中,首先,结合地形地貌,选择适宜的测量方法,确保工程量计算的便捷性与精确性。

其次,合理选择土地平整方法与施工机械设备,确定经济运距等重点内容。

散点法与截面法的基本应用要求如下。

1.1散点法散点法适用于起伏程度较小,呈均匀性、规律性变化,且复杂程度较低的地形。

散点法往往不受测量作业的限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地形情况,合理布置测量点,加强平均高程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散点法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应用便捷。

1.1.1打桩在田面的四周边角,田块的最高点、最低点、次高点、次低点及所有不同高程的位置上打桩,作为测量作业点,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要求河南一、施工图设计的基本要求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图设计是进行项目施工的重要依据,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施工设计图的编制应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符合相关政策.2、对已批准的规划设计中规划图上规划的工程项目按施工要求逐项落实到每个工程项目,包括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农田防护工程及其它工程。

3、施工图设计必须坚持在规划项目量不减少、施工质量不降低、预算投资不突破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图设计。

4、对涉及结构安全的建筑物,在对建筑物地基承载力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进行各类建筑物结构设计(机耕桥、人行桥、泵站、水闸、堤坝、渡槽、倒虹吸、跌水等),核实原初步设计是否达到安全、稳定和使用要求。

5、完善单体图设计,绘制各类建筑物施工图,施工图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安装施工图,各类施工图应编制目录、序号,首页应有总说明,对各类建筑物提出施工要点、工艺要求、施工工序、主要材料和做法,并提出施工质量要求。

(一)土地平整工程1.核实每个田块的平整(推土)工程量,进行土方平衡计算,需要调配土方的应绘制土方调配图。

明确土方的搬运方向、搬运量,土方开挖深度和范围、土方填埋深度和范围。

2.核实拆迁村庄平整工程量和附属物数量。

3.典型田块能说明项目区典型田块的形式,确定各种形式的典型田块所代表的区域;各种主要农用地用地类型均应根据不同地形条件分别进行典型田块设计;典型田块设计应能够代表该用地类型所处的地形条件;田间工程应具有代表性;设计应重点说明田块内部道路、沟渠、防护林等田间工程的布置关系;按相关制图规定绘制典型田块设计图。

(二)农田水利工程1.对各灌排渠道(支斗渠、支斗沟、田间灌排农沟、农渠)绘制纵断面图,根据纵断面图绘制各桩号相应横断面图并计算土方(图上附土方表),有护砌工程的硬化沟渠要说明做法并计算工程量。

2.所有的斗沟、斗渠都要绘出纵断,并画出分段横断图,农沟、农渠可绘出几条有代表性的.3.对修复的沟渠落实清淤沟、渠、塘堰需清淤部位的深度、宽度,画出断面图,并计算工程量。

土地开发整理、平整及配套工程施工方案

土地开发整理、平整及配套工程施工方案

土地开发整理、平整及配套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田间道路施工道路工程的施工按设计图纸进行放线,采用常规方法施工,以机械为主,辅以人工配合。

泥结碎石是以粗碎石做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以粘土作填缝结合料,从而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泥结碎石面层适用于低等级公路的中级路面面层,其常用厚度为8~12cm。

石料规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土的含量不应大于15%,塑性指数宜为18~27,石料压碎值小于35。

⑧预碾碎石;④灌浆;⑤带浆碾压;⑧最终碾压。

泥结碎石材料规格编号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 层位75 50 40 20 10 51 100 0~15 0~5 下层2 100 0~15 0~53 100 0~15 0~5 面层4 85~100 0~55 85~100 0~5 嵌缝施工常用灌浆法,其一般工序为:①准备工作;②摊铺碎石;⑧预碾碎石;④灌浆;⑤带浆碾压;⑧最终碾压。

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下承层及排水设施、施工放样、布置料堆、拌制泥浆。

泥浆一般按水与土为0.8∶1~1∶1的体积比配制。

过稠、过稀或不均匀,均将影响施工质量。

2.碎石摊铺和初碾压,使碎石初步嵌挤稳定为止。

过多碾压将堵塞碎石缝隙,妨碍泥浆灌入。

摊铺碎石时采用松铺系数1.20~1.30(碎石最大粒径与厚之比为0.5左右时用1.3,比值较大时,系数接近1.2)。

摊铺力求表面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初压,用8吨双轮压路机碾压3~4遍,使粗碎石稳定就位。

在直线路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线碾压;在超高路段,由内侧向外侧,逐渐错轮进行碾压。

每次重叠1/3轮宽。

碾压弯第一遍就应再次找平。

初压终了时,表面应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和纵坡。

3.灌浆及带浆碾压。

若碎石过干,可先洒水润湿,以利泥浆一次灌透。

泥浆浇灌到相当面积后,即可撒5~15mm嵌缝料(约1~1.5立方米/100平方米)。

用中型压路机进行带浆碾压,使泥浆能充分灌满碎石缝隙。

次日即进行必要的填补和修整工作。

4.最终碾压,待表面已干内部泥浆尚属半湿状态时,可进行最终碾压,一般碾压1~2遍后撒铺一薄层3~5毫米石屑并扫匀,然后进行碾压,使碎石缝隙内泥浆能翻到表面上与所撒石屑粘结成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m
1 16
(
H
1
H2
H16 )
10.25m
④计算斜面各方格点设计高程:本例中,计划将地面平整成 南高北低,坡度为1/400的斜面,东西向无倾斜。则自北向 南相邻两方格点的设计高差应为20×1/400=0.05m。
各方格点分别位5行直线上。中心行各点的设计高程即 为=10.25m。因此,各行方格点的设计高程分别为10.15m、 10.20m、10.25m、10.30m、10.35m。
2、示例2
已知:××项目区土地平整包括两部分内容:现有田 块的内部找平,及A片砖瓦窑的复垦回填。计算该项目区 的土方工程量及土方调配方案。 解:
①土方平整。采用散点法 ,见表4。
②田间土方调配 。详细的计算过程见表5。土方调配 图见图4、图5。
主要内容
一、土地平整原则 二、土地平整工程内容 三、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四、土方调配 五、土地平整工程的成果要求 六、客土 七、施工方法
⑤计算各方格点填挖数:
填挖数 地面高程 设计高程
各方格点填挖数以带正负号形式标在图上,“+”表 示地面高程大于设计高程,土方有富余,应挖去;“-”则 相反,表示填方。
⑥在略图上绘施工零线:在方格网的填方点和挖方 点之间,必定有一个填挖分界点(施工零点),把施工 零点连接起来,即为施工零线(如图1所示)。零点和零 线是计算土方量和施工的重要依据。零点位置根据相似 三角形比例关系求出,如图2所示,为图1左边线第3格零 点位置。
⑴划分纵断面 ⑵绘制横断面图形 ⑶计算每个断面的挖方或填方 ⑷计算土方量
适用条件
散点法
适用于地形虽然有起伏,但变化 比较均匀,不太复杂的地形。
具体步骤
⑴确定桩点 ⑵计算田面平均高程 ⑶挖填方计算 ⑷计算土方工程量
主要内容
一、土地平整原则 二、土地平整工程内容 三、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四、土方调配 五、土地平整工程的成果要求 六、客土 七、施工方法
计算示例1
H设
施工零线
图1 平整土地方格网(20×20m)
①设立方格网。 ②测定各方格点的
地面高程:采用 水准仪测量。地 面高程可用附近 水准点引测的实 际海拔高程,也 可用假定高程。 高程标法见图1。
③计算平面设计高程 a.计算各个小方格四个角点的平均高程 H1, H 2 , H n (n
机肥,促进土壤熟化。
2、田块规划的原则
平整土地的田块规划应以条(方)规划为基 础,一般以条田内部一条农渠(或者主渠)所控 制的灌溉面积为一个平整单位,梯田以一个梯阶 为一个平整单位。在水稻地区,应以一个标准格 田(1-3亩)为一个平整单位。从目前生产情况出 发,考虑到田间渠系布设,平整工作量以及田间 管理的方便,适当考虑机耕要求,平整田块长度 以160m-360m为宜,宽度以40m-100m为宜。
顺着耕作方向和灌水方向,不允许倒坡。 ⑷应满足一定的平整精度,田面坡度要求均匀一致 。 ⑸平整工源自量最小,要求移高填低,就近挖填平衡,运
距最短,工效最高。 ⑹平整后的土地要尽量保持一定的肥力。 ⑺平整土地应以长远为目标,以当前为基础。 ⑻选择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施工为辅的整地方案。 ⑼平整后的土地应加强田间管理。早灌塌实水,重施有
1、土方调配原则
①填方、挖方基本平衡,减少运土; ②填、挖土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应尽可能小,以 使总的运费降至最低; ③好土应用于回填质量要求高的区域; ④调配应与地下构筑物的施工相配合,地下设施的 挖土应留土用以再填土; ⑤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及路线,避免对流与乱流现 象,同时便于调配,机械化施工。
x1
Lh1 h1 h2
则左边第3格中,
20 0.06 x1 0.06 0.10 7.5m
设计坡度线
x1
地面线
L 图2 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
⑦填挖方量计算:
修正后设计高程 第一次计算的设计高程 (挖平方整总田量块的填总方面总积量)
图3 填(挖)方量表
适用条件 具体步骤
横断面法
横断面法适用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自然地 面复杂的地区,如丘陵或山地等地貌类型的 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计算方法较为简单 方便,但精度较低。
为方格数)。 例如图1左上角第一个小方格
H1
1(10.00 4
10.05
10.05
10.13) 10.06m
第2个小方格
H2
1(10.05 10.13 10.13 10.18) 10.12m 4
依此类推,可计算出所有小方格的平均高程。
b.计算平面重心(面积中心)设计高程 H m 。 本例中,
主要内容
一、土地平整原则 二、土地平整工程内容 三、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四、土方调配 五、土地平整工程的成果要求 六、客土 七、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 具体步骤
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适用于地形较平缓或台阶宽 度较大的地段采用,精度较高,但计 算方法较为复杂。
⑴划分方格 ⑵计算各桩点设计高程 ⑶计算零点位置 ⑷计算土方工程量
田面纵向(灌水方向)坡度的大小与灌水方 法和土质情况有关。淹灌水稻田坡度一般为 1/3000-1/2000 ; 稻 麦 两 茬 地 的 坡 度 可 为 1/20001/1000;畦灌田的坡度一般为1/1000-1/500;沟灌 田的坡度一般为1/1000-1/500;畦、沟灌田面适宜 坡度参见表1和表2。田面坡度应尽可能取北高南 低的向阳坡,以利作物生长。田面横向坡度要小, 一般不要超过纵坡的1/3。
表1
畦灌田适宜坡度
表2
沟灌田适宜坡度
主要内容
一、土地平整原则 二、土地平整工程内容 三、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四、土方调配 五、土地平整工程的成果要求 六、客土 七、施工方法
1、一般用地的土地平整内容 ⑴平原区 ⑵丘陵区
2、特殊用地的土地平整内容 ⑴采矿复垦区 ⑵灾毁地复垦区 ⑶河滩地区 ⑷盐碱、涝滞地区
土地平整工程
主要内容
一、土地平整原则 二、土地平整工程内容 三、土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四、土方调配 五、土地平整工程的成果要求 六、客土 七、施工方法
1、平整土地的一般要求
⑴要和土地利用工程规划统一起来。 ⑵平整后田块内所有各点高程都应比农渠(或毛渠)引
水口的水位低。 ⑶平整后的田面坡度应满足灌水要求,田面纵坡方向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