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也是一种爱教案
严也是一种爱

如何分析:
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 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 无道理。
危害: P22
分析:所有的逆反心
理都不对吗?
辨证的看待逆反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能一概 而论,有些逆反并不是小孩子的 错,大人也会有错误。
(1)观念落后; (2)家庭教育方面有误区: 棍棒出孝子——粗暴型 “可怜天下父母心”——溺爱型 孩子自家好——袒护型 树长大了自然直——放纵型 冷热无常——情绪型 滥施奖励——物欲型
母亲希望儿子考上名牌大学出人头地,从小加压, 成绩低于97分非打即骂。要大考了,不准儿子看电视, 对儿子不倦地唠叨排名、排名……儿子又怕又烦,拿起榔 头随着母亲的絮语砸了下去,心中只想着:妈妈,你别唠 叨了 。 今年1月17日中午,放学回家的浙江省金华四中 高二学生徐力吃过中饭后,因不满其母对他的严格管束, 趁正在卧室织毛衣的母亲不备之际,用铁榔头向她头部猛 击,导致母亲死亡。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徐力犯故意 杀人罪,有期徒刑15年。这起恶性事件震惊全国。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一节 严也是一种爱
青春期后,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
事,渴望从家长那里得到“解放证书”,渴望父
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
威。 • 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
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
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
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
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p20)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 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 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
要理解和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严也是一种爱

《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认识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会对逆反心理进行具体分析,理解逆反心理造成的实际危害。
2.能力目标初步具备对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能力,认识逆反心理本质及危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赞赏自己的正确行为,并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悔意;尊重父母,同时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
【教学重点】学会理解父母。
【教学难点】克服逆反心理。
【教学方法】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
【课前准备】课前先通过班主任了解班级学生基本的家庭关系,记录特殊家庭的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学生等,以便在活动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同时还可以记录家庭关系良好的学生,以便于有意识地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给其他同学提供好的建议。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一:教师:有户人家,门口贴着一幅对联:“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后,要带来欢乐。
”教师提问:你知道这幅对联的用意吗?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当有人问及贴对联的用意时,主人解释说:“只有去掉烦恼,增加快乐,家才温馨。
家是感情的银行,你把欢乐存进去,回报的是更多的欢乐;你把烦恼存进去,得到的是更多的烦恼。
”教师总结并过渡: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享受亲情、关爱和欢乐,家是个乐园;但如果我们化解不了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家就成了樊笼。
我们要走近父母,善于沟通,化解矛盾,克服逆反心理,营造一个和睦家庭。
那么,怎样才能走近父母、和父母沟通、为家庭增添温暖呢?这就是我们第二课要解决的问题。
方法二:(备选)教师请全体学生朗读小诗:世界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嘱咐你要多穿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觉得很烦却也觉得很窝心缺钱的时候他总会说些赚钱不易的话来训你边教训边塞钱给你这种人叫做父母教师提问:在这首小诗中,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得了哪些情感?请用词语描写下来。
学生思考并回答。
【新课教学】严也是一种爱(板书)第一环节:聆听心声方法一:教师:从小到大,妈妈给了我们多少爱,她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妈妈的怀抱是我们受到惊吓时的避风港,妈妈的爱是我们夏天遮阳的一片绿荫。
严也是一种爱

“虎妈” 十大家规
●不准在外面过夜
●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不准在学校里卖弄琴艺 ●不准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 ●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 ●不准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 ●不准演奏其他乐器而不是钢琴和小提琴 ●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②家长方面的原因:总认为“孩子再大还是孩
子”;对子女会提出更高标准,管理更加严格。
㈢正常的差异
父母 我们
青春期 渴望独立 未真正走上社会 有限 开放、创新、偏激
生理上 心理上
阅历上 知识上
成人 成熟 丰富 相对丰富 稳重、保守
思想方法上 行为方式上
社会角色上
冷静,谨慎,恪守规则 冒险,讲效率,不拘传统 家长、监护人、职业人员 子女、被监护人、学生
二、逆反心理有危害
呈现调查汇总:本班同学通常会采取的处理亲子 矛盾的态度和方法。
㈠逆反心理的表现:
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 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 个。
㈡对逆反的辩证分析
所有的逆反心理 都不对吗?
没有完美的父母: ⑴也许他们观念落后; ⑵也许他们存在教育误区: 棍棒之下出孝子 孩子总是自家的好 树长大了自然直 ……
严也是一种爱
定格:我们与父母的美好时光
一、成长也会有烦恼
㈠我们的心声
1.P19材料中的女孩与父母产生了哪些矛盾? 2.我们与父母之间存在哪些亲子问题?
3.为什么亲子关系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㈡烦恼的原因
为什么亲子关系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①自身方面的原因: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 行事,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会觉得家长唠叨。源自《雪地上的脚印》……
严也是一种爱 导学案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科目:思想品德年级:八年级班级:姓名:【导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知道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对逆反心理进行具体分析。
【导学重点】逆反心理的危害【导学难点】对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能力。
【自主学习】仔细阅读课本19页——22页,并填空。
(一)成长也会有烦恼1、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不同,对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态度、、、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
2、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
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二) 逆反心理有危害1,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
2,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有的反抗不无道理。
与父母 ,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误区,也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3,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
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
【合作探究】中学生陈成学习偏科,他数学学的很棒,时常考满分,而英语却常常不及格.父母给他请了一位家教,周日还要到辅导班上课.他感觉很累,也很着急, 陈成每天一拿起数学书,妈妈就提醒他看英语,每天都要留几道练习题让他做。
致使他一看英语就头疼。
致使他一看英语就头疼。
明知应该学习,可是看见妈妈进来,就马上摆出一副没有看书的样子。
探究一:陈成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探究二: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心理?探究三:请你给陈成提几条建议,帮他摆脱这种心理【课堂作业】《学练优》第7-8页选择题1、2、4、5、6题,材料题8【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也是一种爱(人八思上第2课 巧破难点)

严也是一种爱•巧破难点(人八思上第2课)重庆市潼南柏梓中学校:夏绪才【难点突破】1.成长也会有烦恼:(1)产生烦恼的原因:小时候,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
然而,在父母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张。
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服管教,越来越不懂事。
在我们听不进时便觉得父母越来越唠叨、啰嗦。
于是,我们和父母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些矛盾困扰着我们,带给我们烦恼。
(2)产生代沟的原因: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即产生代沟。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一种爱: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
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2.逆反心理有危害:(1)逆反心理的产生: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有时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
(2)逆反心理的表现: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非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
(3)要辨证地看待逆反心理: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地说是错的还是对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
父母见识广泛、经验丰富、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强,父母的管教往往是对的,我们不能盲目地反抗。
但是,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滞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也难免有误区。
这时我们要敢干对父母说“不”,与父母平等交往,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误区。
这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4)逆反心理导致的危害:与父母发生冲突(逆反),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对待,或者由对某事的分歧迁移到对父母本人的恶感,甚至采用极端(如:离家出走、非法越轨、杀害父母等)的办法来处理,其结果不是惩罚自己,就是伤害父母,造成极大的危害。
严也是一种爱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二思想品德导学案第二课第一节严也是一种爱编制人:李鹤复核人:使用时间:编号:03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所在,克服自己的逆反心理,积极地与父母沟通,并学会与父母交往。
思维导航:先找出教材中的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记忆,联系生活加强理解;通过找关键字词,确定材料反映的内容,运用相应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活动安排:一、新闻播报:(★搜集新闻材料时,注意多关心热点新闻,学会捕捉时政要点)二、目标展示:(★注意目标解读,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求仔细阅读课本P17—P20的部分,划出关键词句,完成自学问题。
)1、产生烦恼的原因有哪些?2、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探讨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父母我们生理上心理上阅历上知识上思想方法上行为方式上社会角色上3、逆反心理的表现?4、逆反心理的危害?四、合作探究、感悟生活(★合作探究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活动一、活动二、唇枪舌战正方:多管一些好反方:少管一些好五、总结反馈:丽丽离家出走了,留给妈妈一个日记本,其中一篇这样写到“昨晚又和爸妈吵了一架,上网是导火索,结果炸弹就这样引爆了……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理解我,为什么总干涉我的思维,总让我按他们的意志去干。
我不是躯壳,我有灵魂,我会感觉,我有大脑会思考……他们总这样教训我,像你这么大,我早一个人到黑龙江上山下乡去了…可我们毕竟是不同年代出生的人,有不同的理想。
也许我现在的逆反在他们的眼中叫混,现在的标新立异,叫胡来……年龄产生的代沟越来越深越来越大,好像东非大裂谷,我决定离家出走”。
结合材料,说说逆反心理在自己身上的表现。
有哪些危害?六、情感升华:阅读感悟: 其实你只有8%的烦恼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实验者把未来7天所预料的烦恼事情写下来,投入“烦恼箱”,每个人核对“烦恼箱”的每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九成的烦恼都没有发生。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教案2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教案2篇一:八年级政治上册2.1《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严也是一种爱》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依照1、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为人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上)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的第一框题。
2、学生面临的征询题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家长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学生面临的复杂环境、面对的竞争压力,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特别大变化,这不可防止地表现于家庭生活的亲子交往之中。
代沟及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
这既有处于青春期学生正常发育所带来的共性征询题,也有每个学生的个性征询题。
而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练习交往的第一课堂。
因而,思想品德课针对学生面临的现实征询题,安排了这一教育内容。
3、课标的详细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擅长合理宣泄情绪,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本人,体验行为后果、对本人负责,分辨是非善恶等内容,尽管不是本课的重点,但都与本课内容有关。
课程标准中“可以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本人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那么是本课内容设计的主要依照。
(二)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与父母产生矛盾的缘故。
产生代沟的直截了当缘故。
逆反心理的详细表现。
对逆反心理的详细分析。
逆反心理造成的实际危害。
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低胜负不可。
2、才能目的正确认识本人的自知才能,正确理解家长的知人才能;对代沟产生缘故的分析才能;对逆反心理利弊的辩证分析才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对父母亲人的爱。
对本人正确行为的欣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
对父母的尊重、对本人人格的维护。
崇尚与父母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那么。
体会父母对本人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
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代沟产生的缘故;逆反心理及其危害的详细表现。
严也是一种爱

当你发现 你的父母 正在你身 后时,你 会„„
成长也会有烦恼
来自同龄人的心声
——“我都上初中了,父母还把我当成小孩 子看待。无论我做什么事儿,他们总是不放 心,一遍一遍地嘱咐,没完没了,真烦死我 了!” ——“我的父母很固执,根本听不进我的意 见。” ——“父母不理解我,无论我交朋友、穿着 打扮,还是吃东西、看课外书,只要是我的 事,他们都要干涉,我一点自由都没有。”
从7岁开始每天刷碗,中学放假到宾馆 当清洁工,每天早上到操场跑一千米, 不许照镜子、要背诗背古文……这些父 亲曾带给董卿的童年“阴影”,让她一 度怀疑自己是否是亲生女儿?直到有一 天,父亲举起酒杯向她致歉,“这么多 年不应该用这种方式对你……”。如今, 董卿感叹,自己的成功源自父亲的“魔 鬼”教育,让她学会了坚持。
一筹莫展的母亲
成长的烦恼:
想一想: 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 关系现在会变得格格不入?
我们的烦恼
小时候: 我们对父母 依附,崇拜。
进入青春期:有自己 的思想,开始独立行 事,渴望父母的尊重。
父母也有烦恼
小时候 的我们:
乖 宝 宝
现在 的我们:
难管教 不懂事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 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 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 高期待、严要求。
——母亲
其实,那天我真的不想说 那些尖利、刻薄的话,可不知 为什么,一张口,那些话就像 连珠炮一样蹦了出来。妈妈, 我知道您是关心我的,我也知 道,我伤害了您。就请您接受 无知女儿的道歉吧。请您继续 管我吧,因为我知道管我是因 为爱我。 ——孩子
怎样克服逆反心理 当我们要发火的时候,不妨用手摸 一下肚脐。 它曾是我们与母亲相连的地方,也是母 亲用营养维 持我们生命的地方。我们曾经是父母的 一部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也是一种爱》教案
学科:思想品德课题:严也是一种爱
年级:八年级任课老师:杨秋县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型:讲授新课
一、学情分析:
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家长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学生面临的复杂环境,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其问题突发的特点,不可避免地表现在家庭生活,亲子交往之中;初中生亲子之间的差异及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对其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严也是一种爱”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第一框内容;本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成长也会有烦恼”,讲到父母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反应父母的爱和一片苦心;第二部分讲逆反心理及可能带来的危害,本框的内容为第二框提供了铺垫和前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与父母产生的矛盾的原因,知道逆反心理的具体体现和对逆反心理进行具体分析,理解逆反心理造成的实际危害。
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自制能力,正确理解对亲子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能力,认识逆反心理危害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悔,对父母的尊重,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看待逆反心理和造成的伤害
教学难点:如何辩证看待逆反心理,正确理解“严也是一种爱”
五、教法:
材料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情景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六、学法: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看下面框的内容,“不等价交换”,谈谈从中体现的是什么?
不等价交换
时间父母的付出我的回报
当我1岁时喂我并给我洗澡整晚哭着
当我3岁时爱怜的喂我做菜把一盘他做的仍在
地上
当我4岁时给我买彩色笔涂满了墙和饭桌
当我5岁时给我买漂亮衣服穿上后到附近泥坑
玩
当我7岁时给我买了球球扔到了邻居玻璃
常旷课而从不学习当我9岁时花钱给我请钢琴老
师
当我11岁时送我和朋友去看电
要他们坐另外一排
影
当我13岁时建议我去剪头发说他们不懂时尚
当我15岁时回家想拥抱一下把门反锁起来
师过渡:看了之后,想想我们与父母之间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产生矛盾?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有哪些呢?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学习新内容来解决这些问题。
环节一:成长也会有烦恼
师:从小到大,父母给了我们多少爱,他们为了我们付出多少心血,课随着年轮的不断扩展,我们却觉得他们的唠叨太烦人,他们的眼神太严厉,他们的思想太不可理喻,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自己对妈妈的看法是什么样子的。
翻开教材19页同学们思考“这位女生的烦恼是什么?你们有同感吗?”
师总结并过渡:这是初中女生的烦恼,而且你们的烦恼还真不少,可是你吗知道吗?烦恼不只是你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妈妈的心声。
材料:一位妈妈的心声
女儿是在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中逐渐长大的,可自从她上初中后,与我的交谈逐渐少了,问她学校的事,总以一句“我不知道”就打发了我。
平日里,你要她向东,她偏要向西;你认为美的,她嗤之以鼻;你认为丑的,她却津津乐道。
有一天,我发现女儿的抽屉上了锁,难道仅仅14岁的女儿就有了隐私权?有一次,我趁他不在家砸开了抽屉,发现里面只有一本急着学校生活的日记,几张明星照片,一本琼瑶写的小说和一些小玩意儿,并
没有什么“出格”的秘密。
为此,女儿却与我大吵了一场。
望着抽屉上那无言的锁,八个善解人意的女儿似乎飘然离我远去,我的心隐隐作痛......
师:妈妈的烦恼有哪些呢?同学们归纳一下。
师:这就是妈妈的烦恼,那同学们从两个材料结合起来再认真思考,为什么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现在会变得格格不入?
师总结:孩子慢慢长大了有主见,渴望独立,也越来越不理解父母的做法;当我们听不进去的时候就觉得烦和啰嗦;而父母只是要求更加严格了,免不了多叮嘱自己,关爱之心没有变。
这就是我们和父母的差异。
环节二:探究合作找差异的原因
教师过渡:因为差异,我们就和父母之间产生了矛盾,这说明两代人之间有代沟,那么,我们和父母产生隔阂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教材20页的表格,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大家照学习小组探讨造成和父母产生隔阂的原因,看看哪组比较的最全最好。
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对比,,我们发现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就因为如此,我们在生活态度,价值观观念、兴趣爱好等难免产生较大差异,由此产生需要及满足需要的方式,理想和追求也就不同;总的来说就是年龄差异。
但是
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父母严厉的爱是对我们的期盼,关键是我们怎样正确看待矛盾和解决矛盾。
环节三:
提出思考:天下父母共同的期愿是什么?同学们把教材21页第一段读一遍。
师总结过渡:正确看待父母对我们的爱,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也是一种爱。
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看待父母的稿期待严要求,这样就会产生反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环节四:出示四张漫画
师:请同学们分析这四张漫画是一种什么心理,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师总结并过渡: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即对父母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产生反感;它具体表现为;要我这样,我非那样;你说这好,我非说那好;让我信这,我非信那。
这些是青春期学生普遍性的反映,总的来说目的就一个,那就是和父母对着干。
那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呢?大家一起看看那相关链接的内容。
环节五:关于辩证看待逆反心理的辩论赛
师:我们了解了逆反心理的表现和原因,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逆反心理和行为都是错的呢?那接下来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我们分为两大组进行一场小辩论。
正方:同父母相处产生逆反心理,是父母错了。
反方:同父母相处产生逆反心理,是我们错了。
师总结:逆反心理现象在我们青少年身上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导致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很多的,但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即父母和子女。
当我们和父母产生逆反心理时最好不要断然下结论,相互指责,对于子女的逆反心理,父母要具体分析,逆反未必都有错,有的反抗不无道理,家长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滞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也难免有误区,在调查表明,问题多的学生常常与家教误区相关,极端的问题中往往有家长教育不当的责任。
环节六:逆反心理的危害
(一)看一个“孪生姐妹杀父弑母”的案例。
师:同学们看完后,当姐妹两跪在父母坟前,他们后悔什么?替他们说说。
师总结:他们后悔的事情,就是他们的逆反心理“惩罚了自己,又伤害了父母”我们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
错误惩罚自己,同时对父母的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父母。
(二)假如当初....这一活动
师:请你为姐妹俩出出主意,当初应该如何化解与父母的矛盾?总结:应该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当我们要冲父母发火的时候,不妨用手摸摸我们的肚脐,它曾是我们与母亲相连的地方,也是母亲用营养维持我们生命的地方。
八、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的也差不多了,我们把书本合上回忆下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师:最后,同学们针对你们在生活中和父母有过的矛盾和冲突,你能主动写信和父母诉说吗?请试试看。
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