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跨度桥梁现状
国内外大跨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大跨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txt41滴水能穿石,只因为它永远打击同一点。
42火柴如果躲避燃烧的痛苦,它的一生都将黯淡无光。
主讲人:浙江大学项贻强教授博士生导师1.1 国内外大跨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1.1.1 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了相应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桥梁相继建成,标志着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近几年建成的特大桥梁,不少在世界桥梁科技进步中具有显著地位。
诸如正在建设的重庆朝天门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钢拱桥,并创造了该类型桥梁十余项世界第一;苏通大桥以主跨1088m为世界第一跨度斜拉桥,同时成为世界上连续长度最大的双塔斜拉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以1490m跨度为世界第三大悬索桥;刚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万县长江大桥为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混凝土拱桥;此外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香港青马大桥,其跨度分别在悬索桥中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南京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荆沙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大佛寺长江大桥、李家沱长江大桥等特大桥的跨度名列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世界前十位。
一座座桥,实现了天堑的跨越,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美化了秀美山川,为我国疆域的沟通和经济的腾飞起着了重要的作用。
1.1.2 我国公路桥梁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在桥梁设计阶段采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有效的快速优化和仿真分析,运用智能化制造系统在工厂生产部件,利用GPS和遥控技术控制桥梁施工。
目前,我国桥梁建设正在与国际接轨,开始向大跨、新型、轻质和美观方向发展。
(1)跨径不断增大目前,世界上钢梁、钢拱的最大跨径已超过500m,钢斜拉桥为890m,而钢悬索桥达1990m。
随着跨江跨海的需要,钢斜拉桥的跨径已经突破1000m,钢悬索桥将超过3000m。
大跨度桥梁

大跨度桥梁1.大跨度桥梁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1.1斜拉桥斜拉桥是现代大跨度桥梁的重要结构形式,特别是在跨越峡谷、海湾、大江、大河等不易修筑桥墩和由于地质的原因不利于修建地锚的地方,往往选择斜拉桥的桥型。
它的受力体系包括桥面体系,支承桥面体系的缆索体系,支承缆索体系的桥塔。
斜拉桥不仅能充分利用钢材的抗拉性能、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风性能和动力特性。
它以其跨越能力大,结构新颖而成为现在桥梁工程中发展最快,最具有竞争力的桥型之一。
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
斜拉桥是我国大跨径桥梁最流行的桥型之一。
目前为止建成或正在施工的斜拉桥共有30余座,仅次于德国、日本,而居世界第三位。
而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的数量已居世界第一。
中国至今已建成各种类型的斜拉桥100多座,其中有52座跨径大于200米。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在总结加拿大安那西斯桥的经验基础上,1991年建成了上海南浦大桥(主跨为423米的结合梁斜拉桥),开创了中国修建400米以上大跨度斜拉桥的先河。
我国已成为拥有斜拉桥最多的国家。
今后斜拉桥的体系多以漂浮式或半漂浮为主。
半漂浮式可用柔性墩或在塔上设水平拉索阻止桥面过分的漂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抵抗温度变形及地震。
斜拉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桥面继续轻型化,跨径继续增大,中小跨径也具有竞争力2)塔架构的多样化3)多跨多塔斜拉桥1.2悬索桥悬索桥是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除苏通大桥、香港昂船洲大桥这两座斜拉桥以外,其它的跨径超过1000m以上的都是悬索桥。
如用自重轻、强度很大的碳纤维作主缆理论上其极限跨径可超过8000m。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出现三个悬索桥大国,即美国、英国与日本。
全球各类悬索桥的总数已超过100座。
美国在悬索桥的发展上花了将近100年的时间,技术上日趋成熟,为全球悬索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首先使悬索桥成为跨越千米以上的唯一桥型。
中国近期的大跨度桥梁

前 言
国陂上,丐界桥梁发展分为4个阶段
19丐纨 末 二次丐 界大戓 1975年 1990年
以美国为中心
1883年,纽约布 鲁兊林大桥
以欧洲为中心
1955年,瑞典斯特姆桑特桥 1962年,委内瑞拉马拉开波 1962年,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桥 桥
以日本为中心
本州岛不四国岛连接线上大 量癿跨海大桥相继建成 明石海峡大桥
131根钻孔灌注桩,最大桩长 117m
5
建成通车
一、大 跨 度 公 路 桥 梁
(一)斜 拉 桥
1.苏通长江大桥
1. 主桥结构体系研究
纵向体系:液压缓冲陆位约束、阻尼陆 位约束、粘弹性约束呾弹性约束; 横向体系:过渡墩呾轴劣墩不主梁之间 无约束、阻尼 约束、锁定约束
2. 索塔锚固区构造研究
6. 赸大赸深群桩基础研究
(二)悬 索 桥
4.马鞍山长江大桥
两主桥设计技术难度大,科技含量高 ,在中塔混合接头构造及受力机理研 究、桥塔梁固结接头构造及受力机理 研究、桥塔受力分析研究、新型基础 研究等技术斱面均有突破
22
一、大 跨 度 公 路 桥 梁
(二)悬 索 桥
5.贵州坝陊河大桥
贵州镇宁至胜境兰高速公路跨赹坝陊河大峡谷癿一座特大桥。桥长1564m,主跨1088m ,是目前“国内第一,丐界第六”癿大跨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该桥创下了规模上癿“四 个第一”呾建造技术上癿“四个首次”。
基础:大直径钻孔桩,桩径2.8m 是香港九号干线青衣至长沙湾段癿主要部分, 跨过900m宽癿蓝巴劵海峡,是香港癿一个主 要标志;2009年12月20日通车。
7
承台:八角形,尺寸为 47m×36m×8m
一、大 跨 度 公 路 桥 梁
中国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一、概述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铁路在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20世纪,中国新建铁路桥梁设计运行速度一直不超过160km·h–1,1998年开工建设的秦沈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的最高设计运行速度提高到250km·h–1,这是中国建设更高速度铁路的第一次尝试。
21世纪初,以京沪高铁和武广客运专线开工建设为标志,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最高设计速度达到350km·h–1。
到2016年年底,高铁通车里程达22 000km。
桥梁是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已建成的22 000km高速铁路中,桥梁总长度超过50%,其中京沪高速铁路桥梁长度更是达到线路全长的85%以上,这些桥梁中大多采用跨度32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同时,中国地理和气候具有多样性,西部有干燥高原、巍巍高山、深大峡谷、湍急河流;东南部濒临大海,河流宽阔。
要跨越宽阔水域和高山峡谷还必须建设大跨度桥梁。
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和在建的跨度超过200m的大跨度高铁桥梁已达60余座,其中跨度超过1000m的2座,超过500m的约10座。
表1列举了有代表性的中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表1 中国部分大跨度高铁桥梁主要参数表桥梁通行高速铁路的先决条件是要保证高铁列车在桥梁上运行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必须建立高速列车-桥梁耦合动力分析模型,综合考虑桥梁结构、运行车辆、轨道等因素,对桥梁结构进行动力设计和评价。
从桥梁结构的角度来讲,核心是要求桥梁具有更好的刚度,以获得更好的轨道平顺性(见表2)。
表2 轨道平顺性要求比较表为实现高速列车在桥梁上运行的需求,必须对结构、材料、建造施工技术等开展系统研究。
二、多功能合建桥梁技术桥位也是一种资源。
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航运业发达,岸线资源十分宝贵。
既要考虑建设桥梁对环境、岸线和长江通航的影响,又要满足不断增长的铁路、公路和其他交通方式过江需求,将公路、铁路、市政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建设在同一座桥梁上,是工程师的最好选择。
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趋势

大跨度桥梁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杨玉章高级工程师中铁十九局集团公司《桥梁建筑艺术与造型》桥梁建筑对于具有卓越才能和自信心的工程师来说是一项既吸引人又富有挑战性的艰巨任务。
桥梁建筑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满足于交通,还在于桥梁一旦胜利建成,它将会使人们感到无限的快乐和极大的满足。
桥梁建筑能使人产生一种激情,在建桥人的一生中总是那样的清新绮丽,那样的朝气蓬勃,那样富有激励性。
——(德)弗里茨·莱昂哈特——《桥梁造型》桥梁能够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并且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
”——(日本)伊藤学——我国大跨度桥梁建设现状⏹悬索桥异军突起势如破竹⏹斜拉桥后来居上独占鳌头⏹连续刚构竞相超越标新立异⏹钢砼拱桥多姿多彩群星璀璨第一篇悬索桥悬索桥的型式与结构组成⏹悬索桥(吊桥)是特大跨度桥梁的主要型式之一。
⏹常见单跨和三跨(简支或连续)两种结构形式。
⏹悬索桥由主缆、塔架、加劲梁和锚碇四部分组成。
⏹主缆制造:AS法(空中送丝法);PPWS法(预制束股法)⏹塔架型式:一般采用门式框架;材料用钢或混凝土。
⏹加劲梁:主要有钢桁架梁和扁平钢箱梁。
⏹锚碇型式:有重力式锚碇和隧道锚碇。
(采用重力式锚碇居多;自锚则不用锚碇,直接锚固在边跨端的主梁上。
)古代悬索桥与现代悬索桥※中国是古代悬索桥的发源地主要在长江流域,采用皮索、藤索结构。
※现代悬索桥从1883年美国建成布鲁克林桥主跨486m开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20世纪30年代,美国相继建成数座超千米的特大桥。
20世纪末日本及欧洲也相继兴起悬索桥修建高潮。
乔治华盛顿桥,主跨1067m,1934年,美国。
旧金山大桥,主跨1280m,1936年,美国。
恒比尔大桥,主跨1410m,1981年,英国。
大贝尔特桥,主跨1624m,1997年,丹麦。
The Golden Gate Bridge震惊世界的悬索桥风毁事故⏹1940年11月7日⏹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海峡桥(The Tacoma Narrows Bridge)⏹主跨853m,全长1524m,排名旧金山及华盛顿大桥之后位居世界第三⏹建成四个月后⏹在八级大风(风速19m/s)作用下⏹经过剧烈扭曲震荡后,吊索崩断,桥面结构解体损毁,半跨坠落水中······⏹悬索桥的天敌:台风及飓风英国特色的悬索桥⏹1964年英国塞文桥(The Severn Bridge),主跨988m,结合抗风试验研究成果,首选流线型扁平钢箱梁加劲,采用斜吊索,钢筋混凝土桥塔。
中国大跨度桥梁进展与展望

在面对未来的挑战和问题时,中国将积极拓展科研与技术应用,推动大跨度桥 梁建设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全球大跨 度桥梁建设的进步。
谢谢观看
在面对未来的挑战和问题时,中国将积极拓展科研与技术应用,推动大跨度桥 梁建设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全球大跨 度桥梁建设的进步。
参考内容
引言
中国作为全球桥梁建设的重要领军国家,近年来在大跨度桥梁建设方面取得了 显著成果。本次演示将介绍中国大跨度桥梁建设的最新进展、技术发展及未来 展望,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中国大跨度桥梁技术进展
中国在大跨度桥梁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首先,在桥梁设计方面,中国已 具备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平,能够自主开发大型桥梁计算软件,并广泛 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其次,在桥梁施工方面,中国掌握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如: 高强度混凝土技术、预应力技术、悬索桥技术等,能够确保桥梁建设的质量和 效率。
中国大跨度桥梁建设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已成功建成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跨度桥梁。 这些桥梁包括但不限于:苏通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东海大桥、杭州 湾跨海大桥等。同时,中国还在积极推进大跨度桥梁建设,如:港珠澳大桥、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等。未来,中国将按照“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 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推进国际大跨度桥梁建设。
未来,中国大跨度桥梁建设将继续向超大规模、超高性能、绿色环保等方向发 展。同时,中国还将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和交流,推进国际大跨度桥梁建设, 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发展。
结论
中国大跨度桥梁最新进展与展望展现了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显著实力和影响力。 无论是在已建成的桥梁、正在建设的桥梁还是未来的建设规划方面,中国都取 得了显著成果和突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中国大跨度桥 梁建设将继续保持创新与发展的态势,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我国桥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关键词目录我国桥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前言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政治各方面都处于落后时期,桥梁工程方面也就没有太大的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相应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
一般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上的中、小桥、立交桥,形式多样,实用效果不断提高,跨越大江(河)、海峡(湾)的超大桥梁建设也相继修建,为公路运输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服务。
随着建筑材料、设备、建筑技术的较快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快捷、高精度的计算分析手段,我国广大的桥梁工程师和工作者,不断推进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
1 我国桥梁的发展历程1.1 古代桥梁的发展1.1.1 萌芽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中国最早的桥梁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有独木桥和数根圆木组成的木梁桥,此为中国桥梁的雏形,进入周朝,已建有梁桥和浮桥。
1972年,在春秋时期齐国的京城山东临淄的考古挖掘中,首次发现了梁桥的遗址和桥台遗迹,两处桥梁的跨径均在8 m左右。
1.1.2 初步发展阶段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
坐落在咸阳故城附近的渭水三桥,在古代是很有名的。
三桥包括中渭桥、东渭桥和西渭桥,都是多跨木梁木柱桥。
进入秦汉后,建筑材料的丰富化使得以砖石结构为主体的拱结构出现。
进入东汉末期,梁桥,浮桥,索桥,拱桥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1.1.3 辉煌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了两晋到宋朝时期。
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名桥。
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该桥在隋大业初年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卒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 m,宽9 m,拱矢高度7.23 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2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
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趋势调研报告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大跨度桥梁的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前言:根据《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规定:单跨跨径大于40m即为大桥,一般认为单跨跨径大于100m的桥梁即为大跨度桥梁。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跨径桥梁的建设在20世纪末进入了一个高潮时期。
众所周知,大跨径桥梁建设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近百年来。
特别是本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上大跨径桥梁建设发展十分迅速。
不同桥型大跨径桥梁的发展,日益被各国桥梁界人士所关注。
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出现了建造大跨径桥梁的高潮。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必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大跨径桥梁建设时期。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高等级公路、道路建设的发展,修建大跨径城市桥梁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城市大跨径桥梁,除考虑运输、航运、地理、地质、水文、环境等因素外,还有区别于跨越一般江河大跨径桥梁的特殊因素。
因此应研究城市大跨径桥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我国城市大跨径桥梁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推动桥梁建设事业的更大发展。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结构形式跨度历史现状发展1.大跨度桥梁类型大跨度桥梁在现今世界发展十分迅速。
桥梁的发展史就是桥梁跨度不断增长的历史,也是桥型不断丰富的历史。
大跨度桥梁可分为:斜拉桥、悬索桥、连续钢构、连续梁桥和拱桥。
板式桥板式桥(如图)是公路桥梁中量大、面广的常用桥型,它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做成实心和空心,就地现浇为适应各种形状的弯、坡、斜桥,因此,一般公路、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桥梁中,广泛采用。
尤其是建筑高度受到限制和平原区高速公路上的中、小跨径桥梁,特别受到欢迎,从而可以减低路堤填土高度,少占耕地和节省土方工程量。
实心板一般用于跨径13m以下的板桥。
因为板高较矮,挖空量很小,空心折模不便,可做成钢筋混凝土实心板,立模现浇或预制拼装均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建设的回顾和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公路交通的大发展和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为公路桥梁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十年来,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建设了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现代化品位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拱桥、PC连续刚构桥,积累了丰富的桥梁设计和施工经验,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现综述大跨径桥梁建设和发展情况。
斜拉桥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有更大的跨越能力。
由于拉索的自锚特性而不需要悬索桥那样巨大锚碇,加之斜拉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标,已成为大跨度桥梁最主要桥型,在跨径200~800m的范围内占据着优势,在跨径800~1100m特大跨径桥梁角逐竞争中,斜拉桥将扮演重要角色。
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选择不同的结构外形和材料可以组合成多彩多姿、新颖别致的各种形式。
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独柱,材料有钢、混凝土的。
主梁有混凝土梁、钢箱梁、结合梁、混合式梁。
斜拉索布置有单索面、平行双索面、斜索面,拉索材料有热挤PE防护平行钢丝索、PE 外套防护钢绞线索。
现代斜拉桥可以追溯到1956年瑞典建成的主跨182.6米斯特伦松德桥。
历经半个世纪,斜拉桥技术得到空前发展,世界已建成主跨200米以上的斜拉桥有200余座,其中跨径大于400m有40余座。
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世界上建成的著名的斜拉桥有法国诺曼底斜拉桥(主跨856米),南京长江二桥钢箱梁斜拉桥(主跨628米)、福建青州闽江结合梁斜拉桥(主跨605米)、挪威斯卡恩圣特混凝土梁斜拉桥(主跨530米),1999年日本建成的世界最大跨度多多罗大桥(主跨890米),是斜拉桥跨径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世界斜拉桥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表一)表一:世界大跨度斜拉桥我国自1975年四川云阳建成第一座主跨为76米的斜拉桥,二十多年过去了,这种在二次大战后复兴的桥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推广,至今已建成各种类型斜拉桥100多座,其中跨径大于200米的有52座。
多年来,我国在斜拉桥设计、施工技术、施工控制、斜拉索的防风、雨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80年代末,我国在总结加拿大安那西斯桥的经验基础上,1991年建成了上海南浦大桥(主跨为423米结合梁斜拉桥),开创了我国修建400米以上大跨度斜拉桥的先河,大跨径斜拉桥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
据统计,我国修建跨度大于400米的斜拉桥有20座,已建成通车14座,在建6座(表二)。
我国已成为拥有斜拉桥最多的国家,在世界10大著名斜拉桥排名榜上,中国有6座,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世界仅有6座,中国占了4座。
表二:xx主跨400米以上斜拉桥我国在400米以上大跨径斜拉桥建设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索塔采用混凝土塔、不用钢塔。
最高的混凝土塔为徐浦大桥,塔高210米;索塔型式多种多样,有A型、倒Y型、H型、独柱;主梁结构类型多种,有钢箱梁4座、混合式5座、结合梁4座、混凝土梁7座;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的有15座、钢绞线的有3座。
2001年建成的名列世界第三位的南京长江二桥钢箱梁斜拉桥(主跨628米)和名列世界第五位的福建青州闽江结合梁斜拉桥(主跨605米)均处于世界斜拉桥领先地位。
整体来说,我国斜拉桥设计施工水平已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我国正在筹划建设的香港昂船洲大桥、江苏苏通大桥,其主跨均达到1000米以上,斜拉桥建设技术将要有新的突破。
悬索桥悬索桥是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型式之一,悬索桥优美的造型和宏伟的规模,人们常将它称为“桥梁皇后”。
当跨径大于800米,悬索桥方案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我国在90年代以前,虽也修建了60多座悬索桥,但跨径小,桥面窄,荷载标准低。
悬索桥由主缆、塔架、加劲梁和锚碇四部分组成。
大缆以AS法(空中送丝法)或PPWS法(预制束股法)制造,美国、英国、法国、丹麦等国均采用AS 法,中国、日本采用PPWS法。
塔架型式一般采用门式框架,材料用钢和混凝土,美国、日本、英国采用钢塔较多,中国、法国、丹麦、瑞典采用混凝土塔。
加劲梁有钢桁架梁和扁平钢箱梁,美国、日本等国用钢桁架梁较多,中国、英国、法国、丹麦用钢箱梁较多。
锚碇有重力式锚碇和隧道锚碇,采用重力式锚碇居多。
现代悬索桥从1883年美国建成布鲁克林桥(主跨486米)开始,至今已有120年历史。
上个世纪30年代,相继建成的美国乔治华盛顿桥(主跨1067米)和旧金山金门大桥(主跨1280米)使悬索桥的跨度超过了1000米。
1940年7月美国塔可曼大桥(主跨853米)建成后仅四个月,在19m/s风速作用下突然倒塌,引起各国学者大力研究桥梁风致振动问题;1964年英国塞文桥(主跨988米)首先选用流线型扁平钢箱梁,增大了桥梁抗风性能和抗扭刚度,且用钢量少,维护方便,得到推广;1970年丹麦小海带桥首次采用箱内空气干燥装置,对钢箱梁起到了很好的防腐作用;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经受大地震考验的明石海峡大桥成功的抗震设计,使得悬索桥的技术在各方面得到空前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尤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世界上修建悬索桥到了鼎盛时期,建成跨径大于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17座(表三)。
在此期间,世界建成的著名悬索桥有60年代前后美国相继建成的麦基纳克桥(主跨1158米)、韦拉扎诺桥(主跨1298米)和80年代英国建成了亨伯桥(主跨1410米)、90年代丹麦建成了大海带桥(主跨1624米)、瑞典建成了滨海高大桥(主跨1210米)、日本建成了南备赞濑户大桥(主跨1100米,公铁两用)。
可喜的是,在这期间我国相继建成了名列世界第四、第五位的江阴长江大桥(主跨1385米)和香港青马大桥(主跨1377米,公铁两用)。
日本于1998年建成了世界最大跨度的明石海峡大桥(主跨1991米),将悬索桥跨径从30年代的1000米,历经70年,跨径达到近2000米,这又是一个重大突破,是世界悬索桥建设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表三:世界超过1000m跨度悬索桥我国在悬索桥建设方面犹如异军突起,1995年在国内率先建成了汕头海湾大桥(主跨452米),在近五年内,相继建成西陵长江大桥(主跨900米)、虎门大桥(主跨888米)、宜昌长江大桥(主跨960米)以及名列世界第四位的江阴长江大桥(主跨1385米),名列世界第五位,(公铁两用桥名列第一位),香港青马大桥(主跨1377米)等11座大跨度悬索桥,(表四)。
多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悬索桥设计与施工经验,正满怀信心建设润扬长江大桥(主跨1490米),我国悬索桥设计和施工水平已迈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设青岛海湾大桥(主跨1652米)、琼州海峡大桥(主跨1600米)和香港青龙大桥(主跨1418米)等大跨径悬索桥。
表四:xx主跨450m以上悬索桥PC连续刚构桥PC连续刚构桥比PC连续梁桥和PCT型刚构桥有更大的跨越能力。
近年来,各国修建PC连续刚构桥很多,随着世界经济发展,PC连续刚构桥将得到更快发展。
1998年挪威建成了世界第一stolma桥(主跨301米)和世界第二拉夫特桥(主跨298米),将PC连续刚构桥跨径发展到顶点。
我国于1988年建成的广东洛溪大桥(主跨180米),开创了我国修建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的先例,十多年来,PC梁桥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跨径大于120米的有74座。
世界已建成跨度大于240米PC梁桥17座,中国占7座,其中西部地区占5座(表五)。
1997年建成的虎门大桥副航道桥(主跨270米)为当时PC连续刚构世界第一。
近几年相继建成了泸州长江二桥(主跨252米)、重庆黄花园大桥(主跨250米)、黄石长江大桥(主跨245米)、重庆高家花园桥(主跨240米)、贵州六广河大桥(主跨240米),近期还将建成一大批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
我国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型和PC梁桥型的建桥技术,已居世界领先水平。
表五:世界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xxxx石拱桥—石拱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源远流长的一种技术。
最近又有新的突破,2001年建成的山西晋城晋焦高速公路丹河大桥,跨径146米,是世界最大跨度的石拱桥。
混凝土拱桥—混凝土拱桥分箱形拱、肋拱、桁架拱。
我国采用缆索吊装架设法施工的最大跨度是1979年建成的四川宜宾马鸣溪大桥(主跨150米),采用拱架法施工的最大跨度是1982年建成的四川攀枝花市宝鼎大桥(主跨170米),采用支架法施工的最大跨度是河南许沟大桥(主跨220米),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最大跨度是1990年建成的重庆涪陵乌江大桥(主跨200米)。
在这个时期,国外混凝土拱桥最大跨度已达390米(前南斯拉夫克尔克桥,1980年建成)。
此时,我国与国外差距最少10年。
1990年宜宾南门金沙江大桥在国内首先采用劲性骨架,建成了主跨240米中承式钢骨混凝土拱桥,接着广西邕宁邕江大桥改进了工艺(钢骨采用钢管混凝土)使这种施工方法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于1996年建成了主跨312米中承式钢骨混凝土拱桥、1997年建成的重庆万州长江大桥(主跨420米),为世界最大跨度的混凝土拱桥。
与此同时,贵州江界河大桥建成了世界最大跨度的混凝土桁架拱桥(主跨330米)。
据统计,世界上已建成跨径超过240米混凝土拱桥15座,中国占4座,而跨径大于300米的混凝土拱桥,世界上仅有5座,中国占3座,其中西部地区占2座(表六)。
我国大跨度混凝土拱桥的建设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表六:世界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管混凝土是一种钢-混凝土复合材料,具有高强、支架、模板三大作用,自架设能力强,较好地解决了大跨径拱桥经济、省料、安装方便,后期承载能力高的问题。
该桥型我国近年来发展很快,自90年代以来,我国建成跨径大于120米钢管混凝土拱桥40多座,建成跨径大于200米的13座,(表七),最大跨径为2000年建成的广州ㄚ髻沙珠江大桥(主跨360米)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世界第一钢管混凝土拱桥。
相继建成的还有武汉江汉三桥(主跨280米)、广西三岸邕江大桥(主跨270米)等多座钢管混凝土拱桥。
表七:xx大跨径钢管混凝土xx目前正在建设的巫山长江大桥(主跨460米),这将又是一座创世界纪录特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
钢拱桥—世界最大跨径钢拱桥是1997年建成的美国新河桥(主跨518.2米)上承式钢桁架拱桥;名列第二是1931年建成的美国贝尔桥(主跨504米)中承式钢桁架拱桥;名列第三是1932年建成的澳大利亚悉尼港桥(主跨503米,公铁两用)中承式钢桁架拱桥。
我国大跨径钢拱桥修建较少,最大跨径的钢拱桥是四川攀枝花3002桥(主跨180米)(表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