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豆科牧草品种在川东地区的适应性评价研究
18个豆科牧草品种在贵州地区的引种试验

摘要本文对18个国内外引进豆科牧草品种在贵州省兴仁县地区的生长情况进行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多叶王苜蓿、CW-787苜蓿、TG-7苜蓿及道恩杂三叶和地八角在贵州地区表现良好,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合推广种植。
关键词豆科牧草;引种;贵州地区中图分类号S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8)08-0235-0218个豆科牧草品种在贵州地区的引种试验李亚娇1马培杰1韩永芬1熊先勤1龙忠富1孟军江1*蔡大明3张荣发2全贵阳2(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2兴仁县农业局饲草饲料工作站;3兴仁县草地中心)豆科牧草富含蛋白质,是建植人工草地和放牧草地必不可少的牧草[1]。
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国外优良牧草品种资源,并充分利用我国本土改良的优质豆科牧草,不仅可以丰富我国草种,对我国畜牧业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2]。
开展优良牧草品种引种试验,旨在对国内外优良牧草品种进行综合性状的观察与评价,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为畜牧业发展服务[3]。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兴仁县放马坪草场,地理位置为北纬25°34′6.86″、东经105°10′31.67″,海拔1686m ,为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年均气温12℃,年降水量1300mm 。
经测定,草场土壤含有机质1.23%、全氮0.145%、速效氮76.24mg/kg 、速效磷7.28mg/kg 、速效钾69.84mg/kg ,pH 值为4.7。
1.2试验材料及来源试验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进行,供试材料共18份,如表1所示。
其中游客、CW787、维多利亚、多仑、威斯顿、TG8、TG7、西部之星、多叶王为紫花苜蓿,歌德、胡依阿、拉丁诺、瑞德、岷山红三叶、道恩杂三叶为三叶草。
1.3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试验设18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依次编号1~18。
采用条播,行距为30cm 。
优良豆科牧草_东方山羊豆的研究与利用_沈禹颖

优良豆科牧草———东方山羊豆的研究与利用沈禹颖,张自和,谢田玲(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730020)摘要:开发新豆科牧草资源不仅是改善饲草料品质,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基础,还可为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部署提供草本植物物种。
东方山羊豆是自1980年后,在前苏联、北欧等国家得到重视的一种新兴豆科牧草,它具有产量高,植株蛋白质含量高,生态适应性强,草地持续稳定性好的特点。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该草种的产量及饲用价值评定,回顾了影响山羊豆草地建植和生长的因素,提出了在我国西北地区开展东方山羊豆研究和利用推广的潜力和前景。
关键词:东方山羊豆;豆科牧草;产量;引种中图分类号:S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03)06-0105-05 山羊豆属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该属含有8个已知的种[1,2]。
常见的有东方山羊豆(Galega orientalis )和药用山羊豆(Galega officinalis ),后者叶片含有毒生物碱,在南美、美国、新西兰和中欧等地主要用做观赏和药用植物[3]。
东方山羊豆也称饲用山羊豆,33个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都有引种种植。
最早于19世纪在高加索地区将其作为蜜源植物,利用山羊豆花蜜放养的蜜蜂所产的蜂蜜质地优良[3]。
1932年,全苏饲料研究所开始引种东方山羊豆,成为高加索地区森林草原地带的一种新型豆科牧草。
爱沙尼亚1972年开始关注东方山羊豆的利用,1987年爱沙尼亚农业研究所和全苏饲草料研究所发布了东方山羊豆第一个品种———盖尔山羊豆[4],这是一个经60年培育而成的品种。
从爱沙尼亚、芬兰等国家近年来对该牧草资源较为集中的研究报道可看出[2~5],东方山羊豆的农业潜力在温带的爱沙尼亚和北欧国家已得到证实,2000年Fairey 评价了东方山羊豆与其他传统豆科牧草在加拿大各地的引种表现和产量,认为它可以作为新型的豆科牧草在某些地方取代苜蓿(Medicago sativa )[4]。
在高寒山区提高优质豆科牧草产量的研究

雪域高原上,探索优质豆科牧草产量的艰难
之路
高寒山区牧业资源丰富,但生长条件极为恶劣。
为了提高牧草产量,许多研究者展开了一系列探索。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发现了许
多种子的适宜种植时间,调节土壤酸碱度等技术手段,并且进行了反
复验证,逐渐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他们在生态环境适宜的条件下选择了豆科牧草适宜生长的
土地,并在适宜的时间种植。
这样能够让牧草有更多的生长时间,从
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其次,调节土壤酸碱度,让土壤的PH值适宜
豆科牧草的生长,同时给牧草施加恰当的肥料,帮助牧草长势更旺盛。
此外,在自然环境不能满足生长条件的情况下,也需要利用温室
等技术手段,提供适宜的光线、温度和湿度,协助牧草的生长。
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高寒地区气候寒冷多雨,当地的土壤
多为草屑土,水含量大,氮磷等营养元素较少,严重影响了豆科牧草
的生长。
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管理,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
选取若干品种,提高适应性和耐寒性,使豆科牧草适应极端环境的生长,同时实现增产。
总的来说,探索优质豆科牧草产量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耐心和
不断地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们通过反复试验和总结,逐渐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提高了牧草产量,为高寒山区的牧业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天山北坡中段野生豆科牧草资源及其评价

本类牧草在新疆各大类草地中均有分布, 尤其 是在荒漠植物层片, 在春秋两季饲料构成中占有不 可忽视的地位 [4]。 有伊犁芒柄花 (O. antiquoru)、 白 花草木樨 (M. albus)、 黄花草木樨 (M. oficinalis)、 草 木 樨 (M. suaveolen)、 细 齿 草 木 樨 (M. dentatus)、 网 脉 胡 卢 巴 ( T. acancellata) 、 单 花 胡 卢 巴 (T. amonantha)、 弯果胡卢巴 (T. aarcuata)、 天蓝苜蓿 ( M. lupulina) 、 镰 荚 黄 芪 ( A. arpilobus) 、 矮 型 黄 芪 (A. stalinskyi)、 混 合 黄 芪 (A. commixtus)、 蒺 藜 黄 芪 (A. tribuloides)、 尖 舌 黄 芪 (A. oxyglottis)、 沙 生 黄 芪 (A. ammophilus)、 环荚黄芪 (A.contortuplicatus)。 2.2 多年生豆科草本类群
灌木植物在新疆草地上分布十分广, 从平原到 高山都有分布。 在豆科灌木植物中, 有些当年嫩枝 的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禾本科牧草 [4]。 2.4.1 无叶灌木类牧草: 无 叶 灌 木 类 牧 草 本 区 域 仅 准噶尔无叶豆 (E. Songoricum)。 2.4.2 小叶灌木类牧草: 这类牧草株型高、 叶型小, 是 中 旱 生 和 旱 生 灌 木 。 包 括 木 黄 芪 (A. Arbuscula)、 铃 铛 刺 ( H. Halodendron) 、 刺 叶 锦 鸡 儿 ( C. Acanthophylla)、 鬼见愁锦鸡儿 (C. Jubata)、 白刺锦鸡 儿 ( C. Leucospina) 、 荒 漠 锦 鸡 儿 ( C. Roborovskyi) 、 白 皮 锦 鸡 儿 ( C. Leucophloea) 、 镰 叶 锦 鸡 儿 ( C. Aurantiaca)、 密叶锦鸡儿 (C. densa)。 3 豆科牧草的饲用品质评价
川东地区春播牧草生产性能的田间评价

作 者 简 介 : 元 清 (9 4 ) 男 , 川 渠 县 人 , 学 本 科 , 王 16 一 , 四 大 主 要 从 事 牧 草试 验 示 范与 推 广 工作 。
摘 要 : 用 随机 区组 设 计 . 1 采 对 0份 春播牧 草进 行 田 间评 价 , 果表 明 : “ . ” 能 完成 整 个 生育 结 除 f食 不 t
史外 . 他 9份 牧 草 均 能正 常 生长 、 其 完成 生育 史 ; 高丹 草和 苏丹 草 分 蘖 能力 强 、 长速 度 快 、 叶量 丰 富 , 生 含
均 可 在本 区域 内作 栽培 牧 草 用 , 种 子产 量 较低 , 适 宜规 模 生产 种子 ; 但 不 高梁 干 物质 产 量 最低 , 不适 宜作
栽 培牧 草 H 。
关 键 词 : 播 牧草 ; 春 田间评 价
St dy on t o u he pr duci n e f r a e o prng s to p r o m nc f s i owi n e ie d va u i n ng i t f l e l ato h
c p ct fs go h n rc e v s b tt er fr g e d p o u t n Wa O a ai y、 a t rwt a d ih la e , u h i o a e s e r d ci s lW i o t wa n t p r p ae s o a p o r t i
(. 2
,
,
)
Ab ta t T e a d m bo k ein, 1 frg s e is f s rn s wig e au td n h fed sr c : h rn o lc d sg 0 o a e p c e o p g o n v l ae i te i l . i
2019年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草品种

燕麦
16
禾本 科
羊茅属
毛稃羊茅
17
禾本 科
羊茅属
苇状羊茅
18
禾本 科
羊茅属
寒生羊茅
19
禾本 科
薏苡属
薏苡
品种名称 品种类别
申报单位
申报者
适宜区域
闽牧6号 育成品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 陈钟佃/黄秀声/黄小 适宜在我国热带、亚
态研究所
云/黄勤楼/冯德庆 热带地区种植。
陵山
野生栽培品种 河北农业大学
王丽宏/李会彬/边秀 适宜华北及长江以北 举/孙鑫博/张继宗 地区种植。
虞道耿/刘国道/罗丽 娟/丁西朋/严琳玲
适宜在年降雨量 1000mm 以上的潮湿 热带、亚热带地区 种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 李红/杨曌/杨伟光/李 适宜在东北、华北地
兽医分院
莎莎/王晓龙
区推广种植。
苜蓿属 紫花苜蓿
斯贝德 (Spyder )
引进品种
克劳沃(北京)草业科技
研究有限公司/内蒙古蒙 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
适宜区域
玉蜀黍属 、摩擦禾 属
玉米-摩擦禾-大刍草 杂交种
玉草5号
翅果菊属 翅果菊
闽北
荞麦属 金荞麦
黔中
育成品种 四川农业大学
唐祈林/程明军/李华 适宜在我国长江流域
雄/严旭/李杨
或类似地区种植。
野生栽培品种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 究所/福建省南平市畜牧
黄水珍/刘忠辉/谢善 松/王宗寿
适宜在华东、华中和 西南温暖湿润地区种
理县农业农村局
野生栽培品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 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川东地区紫花苜蓿引种适应性研究

团 II
墨— 囝
川 东地 区紫花 苜蓿 引种适 应性 研究 cA() XLI E
l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地 概 况 试验地 位 于 U川 省 达 州 f 通 川 区蒲 家镇 达 州 『1 牧 草 科 研 地 ,地 理 位 置 东 经 107。3l l5”,北 纬
3l。22 33”。海 拔 高度 380m,年 均温 l7.5℃ ,年 降 l 264llllll,年 II照 1 386.6h,尤 霜期 308{1,≥10
目前 ,我 国有 关 紫 花 苜 蓿 的研 究 大 多 集 中在 北 方 地 区 ,受 当地 环 境 的影 响 ,紫 花 苜 蓿 抗 性 研 究 也 大 多集 中在抗 旱 、抗 寒 和抗 盐 等方 面 。近年 来 , 南 方地 区紫 花 苜 蓿 的种 植 和 推 广 逐 渐 加 强 ,然 而 由 于南北 方气 候 差 异 明显 ,北 方 的研 究 结 果 并 不 能很 好 地 运用 于南 方 紫 花 苜 蓿 的种 植 中 ,加 之 南 方 地 区 紫花 苜蓿研 究 起 步较 晚 ,因 此 南 方 各 地仍 处 于 紫 花 苜蓿 引种试 验 初 期 j。总结 目前 有 关 南 方 紫 花 苜 蓿 种植 和推 广研 究 报 道 发 现 ,现 阶 段 南 方 紫 花 苜 蓿 研 究 主要存 在 越 夏 困难 和产 量 较 低 的 瓶 颈 ,mj。鉴 于 此 ,本文 在川 东地 区对 13个 紫花 苜 蓿 品种 生 产性 能 进行 了连续 3年 的 研 究 ,旨在 筛 选 出适 宜 川 东 地 区 栽 培 的品种 ,为 南 方 地 区紫 花 苜 蓿 大 面 积 推 广 应 用 和优质 种质 资源 收集提 供科学 依据 。
表 1 供 试 的 13个 紫 花 苜 蓿 品种
川东地区春播牧草生产性能的田间评价

川东地区春播牧草生产性能的田间评价王元清;张瑞珍;何光武;蒋旭东;张国权;吕沈海【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0份春播牧草进行田间评价,结果表明:除"乐食"不能完成整个生育史外,其他9份牧草均能正常生长、完成生育史;高丹草和苏丹草分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含叶量丰富,均可在本区域内作栽培牧草用,但种子产量较低,不适宜规模生产种子;高粱干物质产量最低,不适宜作栽培牧草用.【期刊名称】《四川畜牧兽医》【年(卷),期】2010(037)008【总页数】3页(P23-25)【关键词】春播牧草;田间评价【作者】王元清;张瑞珍;何光武;蒋旭东;张国权;吕沈海【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饲草饲料站,四川,达州,635000;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达州市饲草饲料站,四川,达州,635000;四川省达州市饲草饲料站,四川,达州,635000;四川省达州市饲草饲料站,四川,达州,6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44高丹草和苏丹草是川东地区主要的春季牧草,尤其是高丹草,它是应用现代技术以高粱为母本、苏丹草为父本的远缘杂交品种,产量高、适口性好,饲用价值高,近几年在川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为草地畜牧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为了筛选和评价适应本地区的春播牧草,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评价。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共10份,其中高粱-苏丹草杂交种(高丹草)3份、苏丹草6份、高粱1份,其编号为 1、2……10,详见表 1。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达州市蒲家镇,地理位置约东经107°31′13″,北纬31°22′31″,地势平坦,海拔378m;微酸黄壤,pH 6.6,肥力中等,试验前种水稻;年降雨量1473.5mm,年均相对湿度77.5%,无霜期285d;年日照时数1051.8h;年均温17.3℃,极端高温38.5℃,极端低温-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割 4 次, 第 2、 3 年可刈割 3 次;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 加, 每年第 1 次刈割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 播种到 第 1 次 刈 割 时 间 间 隔 最 长 的 是 红 三 叶 A, 242d, 最 短的是紫花苜蓿渝苜 1 号, 162d。 紫花苜蓿每年第 1 次刈割的间隔时间为 145~208d, 第 2 次的间隔时间 为 54~88d, 第 3 次 的 间 隔 时 间 为 25~145d; 白 三 叶 第 1 次刈割的间隔时间为 145~193d, 第 2 次的间隔 时间为 38~62d, 第 3 次 的 间 隔 时 间 为 25~184d。 由 此可见, 紫花苜蓿和白三叶在本地区第 2 次刈割的 间隔时间最短, 第 3 次刈割的间隔时间波动最长。 紫花苜蓿和三叶草在该地区的产草量主要集中在 3~7
7
草业科学
CAOYE YU XUMU 表 3 牧草物候期
2014 年第 4 期 总第 215 期 草业与畜牧
d
法
注: 紫花苜蓿种子不能成熟, 没有成熟期和生育天数。
8
草业与畜牧 2014 年第 4 期 总第 215 期
CAOYE YU XUMU
草业科学
虽然能够结荚, 但荚果干瘪, 逐渐脱落, 不能完成 整个生育史; 三叶草从播种到出苗约 9~18d, 4 月现 蕾, 之后陆续开花, 边结实边落粒, 种子细小, 难 以收种, 能够完成生育史。 2.2 生长速度 (见图 1)
1.5.3 牧草产量: 按照 不 同 品 种 设 定 刈 割 高 度 (见 表 2)。 每次刈割时, 3 个小区分别同时刈割, 测定 小区鲜草重; 并从 3 个小区中分别抽样、 混合约 500g, 剪 成 3~4cm 长 , 编 号 称 重 。 在 65℃ 下 烘 干 12h, 取出在室内冷却回潮后称重, 然后再放入烘箱 中在 65℃下烘干 12h, 取出在室内冷却回潮后称重, 直 至 两 次 称 重 之 差 不 超 过 2.5g 为 止 。 计 算 干 鲜 比 , 并换算成每公顷干草产量。
2010 年 9 月上旬按试验设计播种。 播种前将土 地翻耕、 整细, 人工开浅沟条播; 播后浇水, 保持 土壤湿润直至出苗。 播前及生长期间均不施肥, 苗
草业与畜牧 2014 年第 4 期 总第 215 期
CAOYE YU XUMU 表 1 供试材料登记表
草业科学
期锄草 1 次, 在杂草较多的 3~10 月, 平均每月除杂 草 1 次。 1.5 观测项目与方法 1.5.1 物候期: 以 60%的植株达到相 应 物 候 期 的 日 期为准 [6]。 1.5.2 生长速度: 待豆科 牧 草 出 苗 5 天 后 , 在 每 个 品种的物候期观测小区中选定 10 株挂牌, 每 7 天测 定 1 次植株的自然高度, 并以此来判断生长速度。
收稿日期: 2014-05-16 项目名称: 达州市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作 者 简 介 : 舒 思 敏 (1986-), 女 , 助 理 畜 牧 师 , 硕 士 , 主 要 从事牧草研究与推广。 * 通讯作者
6
试验地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蒲家镇达州市 牧 草 科 研 基 地 , 东 经 107°31′15″, 北 纬 31°22′33″ , 海 拔 高 度 380m, 年 均 温 17.5℃ , 年 降 雨 量 1 264mm, 无 霜 期 308d, ≥10℃ 年 积 温 5 587.2℃ 。 土 壤 为 酸 性 黄 壤 , 有 机 质 2.7%, 碱 解 氮 144mg/kg, 有效磷 21.7mg/kg, 速效钾 102mg/kg, pH 值 5.1。 该 地冬季有霜, 少雪, 春末夏初多雨, 盛夏多连续晴 天高温伏旱,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试验地前茬 为禾本科牧草。 1.2 试验材料 (见表 1) 1.3 试验设计
产草量是衡量牧草群体结构的一项重要指标 [7]。 从表 5 可见, 紫花苜蓿和白三叶播种后第 1 年 (2011 年) 均可刈割 4 次, 第 2、 3 年 每 年 可 刈 割 3 次 ; 紫 花 苜 蓿 和 白 三 叶 第 1 年 产 草 量 高 于 第 2、 3 年, 第 3 年时所有品种的产草量均呈急剧下降趋势; 红三叶每年仅可刈割 1 次, 产草量低。
从图 1 可见, 生长速度最快的是紫花苜蓿马瑞 拉 、 德 宝 、 Adrenalin, 最 慢 的 是 紫 花 苜 蓿 金 达 , 其
他 品 种 生 长 速 度 基 本 一 致 ; 各 品 种 均 存 在 第 56 或 63d 自然株高达到最高、 第 70d 下降的趋势。 这可能 是由于本次试验测定的是植株自然高度, 植株长到 一定高度即出现倒伏现象, 从而导致植株自然高度 突然下降。 而生长最慢的紫花苜蓿金达, 由于植株 低矮, 生长速度变化不大。
表 2 牧草刈割和留茬高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m
1.5.4 越夏率: 每年第 3 次 刈 割 后 , 在 各 小 区 随 机 选取并标记 3 个 1m2 样方 作 为 越 夏 观 测 区 , 并 记 载 成活面积; 然后在自然条件下越夏。 直至 9 月中下 旬返青后测定越夏后的剩余面积, 计算越夏率。
越夏率=越夏后成活面积/越夏前成活面积×100% 1.5.5 叶茎比: 每次刈割 后 , 从 3 个 重 复 小 区 中 混
法
图 1 牧草生长速度
2.3 越夏率 (见图 2) 由图 2 可见, 紫花苜蓿凯伦、 马瑞拉、 杰利、
Adrenalin、 皇冠、 德宝、 飞 马 、 Spyder、 渝 苜 1 号 、 凉山紫花苜蓿和白三叶海法、 考拉、 胡阿依、 拉丁 诺 连 续 三 年 的 越 夏 率 均 大 于 90%, 能 够 顺 利 越 夏 。 紫花苜蓿赛特、 三得利和红三叶 A、 B 在播种后第 1 年的越夏率均小于或等于 50%, 越夏后植株死亡较 多或不能越夏, 淘汰。 而由于紫花苜蓿金达播种后 出苗非常少, 淘汰。 2.4 牧草供应动态 (见表 4)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小区面积 10m2 ( 2m×5m), 小 区 、 重 复 间 距 50cm, 每 小 区 条 播 6 行 , 行 距 30cm, 播 后 轻 覆 土 。 每 个 品 种 4 个 重 复 , 1 个 重 复 用于物候期观测, 3 个重复用于生产性能测定。 试验 地周围设 1m 宽的保护行。 1.4 栽培管理
合抽样约 500g, 将茎叶分开计重, 测定叶茎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见表 3)
由 表 3 可 见 , 紫 花 苜 蓿 播 种 到 出 苗 时 间 约 11~ 16d, 渝苜 1 号和凉山紫花苜蓿由于播种晚, 出苗时 间分别为 29d 和 34d, 4 月现蕾, 4~6 月陆续开花,
冲刷严重, 导致土壤肥力急剧下降。 虽然豆科牧草 具有生物固氮作用, 但是土壤中根瘤菌和磷钾肥的 缺乏也可能导致牧草产量急剧下降。 2.6 叶茎比 (见表 6)
叶茎比是衡量牧草适口性的重要指标。 本试验 每年每次刈割均测定叶茎比。 由表 6 可见, 紫花苜 蓿全年叶茎比的平均值都小于 1, 叶少茎多; 白三叶 全年茎叶比的平均值都大于 1, 叶多茎少; 红三叶全 年茎叶比的平均值等于 1, 茎叶量相等。 由此看见, 白三叶的适口性优于紫花苜蓿和红三叶。 3 结论 3.1 通过连续三年的试验, 在参试的 19 个品种中, 紫花苜蓿种子不能成熟, 不能完成生育史, 白三叶 品种能够完成生育史。 其中, 10 个紫花苜蓿品种和 4 个白三叶品种能够顺利越夏, 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3.2 从干草产 量 看 , 年 干 草 产 量 能 够>10t/hm2 的 紫 花苜蓿品种有 10 个, 分别为凯伦、 马瑞拉 、 杰 利 、 Adrenalin、 皇冠、 德宝 、 飞 马 、 Spyder、 渝 苜 1 号 、 凉山紫花苜蓿; 白三叶品种有 3 个, 分别为海法、 考拉、 拉丁诺。 连续三年累计干草产量>30t/hm2 的品 种有凉山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考拉、 海法、 拉丁诺, 都可在本区域推广利用。 3.3 豆科牧草刈割利用集中在 3~7 月, 在青饲时为 避免引起家畜膨胀病, 要注意与其他牧草搭配饲喂。 为保证全年都有青绿饲草供应, 建议实际生产中在 9 月种植黑麦草, 在翌年 3 月搭配种植高丹草、 墨西
9
草业科学
CAOYE YU XUMU
2014 年第 4 期 总第 215 期 草业与畜牧
法
图 2 牧草越夏率
月和 10 月。 这可能是由于冬季 11 月 至 翌 年 2 月 气 候寒冷, 牧草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夏季 8~9 月, 川 东地区多有伏旱天气, 不利于牧草生长, 尤其是紫 花苜蓿,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紫花苜蓿植株甚至干枯、 死亡。 2.5 牧草干草产量 (见表 5)
摘要: 从 2010 年开始, 在四川达 州 试 验 点 连 续 三 年 对 19 个 多 年 生 豆 科 牧 草 种 的 物 候 期 、 生 长 速 度 、 越 夏 率 、 产 草 量 、 茎 叶 比 进 行 观 察 测 定 。 结 果 表 明 , 在 参 试 的 19 个 品 种 中 , 有 10 个 紫 花 苜 蓿 (Medicago sativa L.) 品 种 和 4 个 白 三 叶 (Trifolium repens L.) 品 种 能 够 适 应 当 地 气 候 条 件 , 顺 利 越 夏 ; 年 干 草 产 量 能 够 >10t/hm2 的 有 紫 花 苜 蓿 品 种 凯 伦 、 马 瑞 拉 、 杰 利 、 Adrenalin、 皇 冠 、 德 宝 、 飞 马 、 Spyder、 渝 苜 1 号 、 凉 山 紫 花 苜 蓿 和 白 三 叶 海 法 、 考 拉 、 拉 丁 诺 ; 连 续 三 年 累 计 干 草 产 量 > 30t/hm2 的品种有凉山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考拉、 海法、 拉丁诺, 可在本区域推广利用。
草业科学
CAOYE YU XUMU
2014 年第 4 期 总第 215 期 草业与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