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品种和种植技术
牧草栽培学知识点总结

牧草栽培学知识点总结一、牧草概述1. 牧草种类:牧草包括禾本科的熔草、早熟禾和牧草、豆科的苜蓿等。
2. 牧草生长特点:牧草生长周期长,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可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3. 牧草的价值:牧草是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牲畜的生长和产奶有重要作用。
二、牧草栽培技术1. 土壤要求:稳定的土壤结构、适宜的土壤肥力、适当的土壤酸碱度等是牧草生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2. 种子选购:牧草种子应具有良好的萌发力和生存力,还应具有丰富的养分和适宜的外形。
3. 播种时间: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的牧草播种时间会有差别,但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较为适宜。
4. 播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播、撒播、线路播种和机械播种等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5. 施肥技术: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采用有机肥、矿物肥和复合肥等多种施肥方式。
6. 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是保证牧草生长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旱季或干旱地区。
7. 节水育苗:选用适宜的品种,精细化管理以及灌溉控制是节水育苗的关键技术。
8. 病虫害防治:牧草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禾本科细菌性病害、煤污病和蔷薇病毒病等,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法可以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
三、牧草品种选择1. 种植地区和气候条件: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适宜种植的牧草品种有所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品种。
2. 生产性能:包括产量、食用价值和草场利用能力等方面。
3. 抗逆性能:包括抗干旱、抗盐碱和抗病虫害等方面。
4. 适口性:适口性好的牧草品种能够增加牲畜的食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5. 社会环境因素:如环境保护、社会效益等。
四、牧草的管理1. 茬场制度:不同牧草在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下可有不同的茬场制度,一般为单茬一年或双茬一年。
2. 刈割技术:不同的牧草种类和生长阶段有不同的刈割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刈割时间和刈割高度。
3. 肥料施用: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保证牧草的高产和品质,应根据不同地区、种类和生长季节进行调整。
牧草品种选择与草地改良技术

牧草品种选择与草地改良技术牧草是畜牧业中重要的饲料资源,对牧畜养殖产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提高牧畜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牧草品种选择与草地改良技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牧草品种选择和草地改良技术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牧草品种选择牧草品种选择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畜牧业发展需求来确定适宜的牧草品种。
在选择牧草品种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生态适应性:不同牧草品种对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同。
一些品种对寒冷地区适应性较强,而另一些则适合生长在炎热潮湿的地区。
因此,在选择牧草品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评估,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
2. 耐旱耐涝性:牧草生长需要水分的支持,因此耐旱耐涝性是选择适宜品种的重要因素。
在干旱地区,选择具有较强抗旱能力的牧草品种能够保证草地的稳定产出。
同样,在容易积水的地区,选择具有较强抗涝能力的品种可以提高草地抗灾能力。
3. 营养价值:牧草的营养价值直接影响牧畜业的发展。
优质的牧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够满足畜牧业的需求。
因此,在品种选择时,需要注重牧草的营养价值。
4. 抗逆性:牧草往往会面临各种病虫害和草地杂草的侵害。
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和抑制杂草生长的牧草品种,能够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草地改良技术草地改良技术是为了提高草地的产量和品质,延长草地的寿命,增强草地的抗病虫害能力而采取的措施。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草地改良技术:1. 防治草地退化:草地在长期的利用和管理中容易出现退化现象,如土壤贫瘠、草量减少等。
为了防治草地退化,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轮牧、控制放牧强度、有机肥料施用等,以减少草地的损耗,保持草地的生产力。
2. 草地深耕改良:深耕是一种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根系发育的重要措施。
通过深耕,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透气性,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养分供应能力,为牧草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3.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对改良草地的土壤质地和肥力具有积极作用。
夏季牧草品种介绍及配套的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方式
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条播 行距为30-40厘米,撒播每公顷
种子用量为15-22.5千克。
田间管理
除草
灌溉
在牧草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除草,防止杂草竞 争养分。
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适时进行灌溉, 保证牧草生长所需的水分。
追肥
病虫害防治
在牧草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追肥,每公顷施用 尿素100-150千克。同时也可根据需要添加 磷、钾肥等。
02
牧草栽培技术
播种准备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 水良好的土地。
整地
深耕土地,细碎土壤,清除杂草 。
施肥
每公顷施用有机肥15-30吨,过磷 酸钙300-400千克。
播种技术
种子处理
挑选健康的种子,进行消毒和 催芽处理。
播种时间
夏季牧草播种时间一般在5-7月 份,根据不同品种和当地气候
条件适当调整。
储存设施
储存设施应具备通风、防潮、防霉 变和防火等功能,以确保牧草的品 质和安全储存。
THANK YOU.
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蚜虫
蚜虫吸取牧草汁液,造成叶片卷曲、萎缩。防治方法:及时清除杂草,减少 虫源;用抗蚜威等药剂防治。
蝗虫
蝗虫是一种具有跳跃能力的昆虫,会吃掉牧草的叶片和茎。防治方法:用黑 光灯诱杀;用敌杀死等药剂防治。
04
牧草利用与收获
牧草利用方式
1 2 3
直接饲用
将新鲜的牧草直接饲喂给牲畜,是牧草最常用 的利用方式。
紫云英
特征
紫云英为豆科植物,根系较浅,主根发达。叶片椭圆形或卵圆形,花冠紫色 或白色。
用途
紫云英主要用于绿肥和饲料,也可作为蜜源植物和观赏植物。
桂牧一号栽培技术

桂牧一号栽培技术桂牧一号是一种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牧草品种,其栽培技术是牧草种植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桂牧一号的栽培技术,包括适宜的生长环境、种植方法、肥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适宜的生长环境桂牧一号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对光照要求较高。
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尽量避免低洼潮湿的地区,以防止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二、种植方法1. 土壤准备:在选择种植地后,需要进行土壤准备工作。
首先,清除杂草和病虫害,然后进行翻耕和平整土壤,使土壤松软透气。
2. 播种时间:桂牧一号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和秋季。
春季播种要在气温适宜、土壤湿润的时候进行;秋季播种要选择气温稳定的时候,避免寒冷天气。
3. 播种方法:可以选择直播或育苗后移栽的方式进行。
直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土壤上,然后轻轻压实,以保证种子与土壤接触良好。
育苗后移栽时,先在育苗盘中进行育苗,待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后,再移植到田地中。
4. 行距和株距:桂牧一号的行距和株距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行距在30-40厘米左右,株距在15-20厘米左右。
三、肥水管理1. 施肥:桂牧一号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
在播种前,可以在土壤中施入适量的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在生长期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追施氮、磷、钾等元素肥料,但要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积肥。
2. 浇水:桂牧一号对水分需求较高,特别是在幼苗期和生长旺盛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但要注意避免积水,以免影响根系正常呼吸。
浇水的时间宜选择早晨或傍晚,避免中午高温时浇水,以防止水分蒸发过快。
四、病虫害防治桂牧一号对一些病虫害有一定的抵抗力,但仍然需要注意防治。
在生长期间,定期巡视田地,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也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等。
五、收割和利用桂牧一号的收割时间一般在生长期结束后,当植株高度达到15-20厘米时进行。
牧草的种植管理技术

牧草的种植管理技术一、草种选择种植牧草应根据土地生态条件、牧草生长年限、品种类型、产量、质量及饲喂动物品种的不同而选择适宜品种。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当地自然条件及地块条件牧草的耐旱、耐寒、耐荫、抗病力等特性,是在原产地生长条件下多年形成的。
因此选草种时要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及地块条件是否适合种植这种牧草,如差异过大往往会水土不服、长势不好、产量低,甚至种植失败。
一般情况下,地块平整、有灌溉条件、土质较好的地块宜种植喜大水大肥品种,能获得较高产量;山坡地,山荒地、土层瘠薄的地块应选适应性强,耐旱、耐瘠品种;盐碱地应选耐盐碱品种;林间及果树间则应选择植株较矮、耐荫品种。
(二)品种类型牧草的种类很多,在植物学分类上有禾本科、豆科、菊科、十字花科、藜科、苋科、莎草科等等。
现在主要种植的牧草绝大部分是豆科和禾本科牧草。
豆科牧草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直根系,主根粗壮,入土较深,根上常生有根瘤,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兼有养地作用;豆科牧草含粗蛋白、钙、胡萝卜素较多,营养价值较高,可代替部分精料,但有部分含皂素,青饲或放牧时易引起膨胀病;豆科牧草茎叶干燥不均匀,叶片容易脱落,调制干草较困难,另外不宜单独青贮,******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
禾本科牧草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须根系,其生长点多,耐牧性强;禾本科牧草茎叶干燥速度一致,叶片不易脱落,适宜调制干草,含碳水化合物较多,适于青贮。
(三)牧草的产量和质量一般来讲,产量与质量往往不可兼得,也就是说产量高的牧草往往适口性、营养价值差些,而高营养、适口性好的牧草产量又较低,这就需要在选择草种时双重考虑。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发展。
高产优质的品种越来越多,应好中选优,先试后用。
应该注意到各类牧草的产量和营养成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种子质量、气候、土壤、施肥、灌溉,利用方式不同而有******差异。
因此,同一种牧草,使用效果往往不完全相同。
二、播前整地牧草同农作物一样,精耕细作才能获得高产。
牧草种植技术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的种植方法

牧草种植技术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的种植方法在畜牧业中,牧草是最主要的饲料。
因此,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是农牧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牧草种植技术,帮助农牧户们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
1. 土壤改良为了获得高产高质的牧草,土壤的改良是首要任务。
首先,做好土壤的基础施肥工作。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添加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提供牧草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其次,进行施水管理。
及时浇水、合理控制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并防止土壤盐碱化。
此外,还可以采用土壤覆盖技术,避免土壤侵蚀和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性和肥力。
2. 种植适宜的牧草品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牧草品种非常重要。
不同品种的牧草具有不同的抗病虫害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因此,在种植牧草前,农牧户应该对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分析,并咨询专业技术人员,选择适合的牧草品种。
常见的牧草品种包括狼尾草、早熟禾等,它们都具有高产高质的特点。
3. 合理施肥适量施肥是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首先要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
新种植的牧草需要较高的氮肥和磷肥,而生长期较长的牧草则需要适量的钾肥。
其次,要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方法。
一般来说,在牧草生长的旺季进行追肥,可以采用分层施肥或者滴灌施肥的方法,使养分能够有效吸收利用。
4. 合理管理草地牧草生长期间,合理的管理措施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保证。
首先,要合理控制放牧量和放牧时间,以免牧草过度踩踏和过度放牧导致牧草衰退。
其次,要注意及时修剪牧草,保持草地整洁。
修剪牧草可以促进牧草分蘖,增加产量。
另外,还要注意防治草地的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害虫的侵害。
5. 合理收割牧草在收割牧草时,应根据牧草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收割时间。
一般来说,牧草的营养成分在生长初期较高,此时进行收割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同时,要注意合理的收割高度,避免过度割伐,影响牧草生长和恢复。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种植适宜的牧草品种、合理施肥、合理管理草地以及合理收割牧草等种植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高产牧草的种类及栽培管理技术

质 中粗蛋 白质含量高达 3 % 以上 , 0 为各类畜禽所喜食 。
2 栽 培 技 术 2 . 1 整地 由于 牧 草种 子 一 般 较小 , 为 了不 影 响 出 苗 . 整 地 时一 定 要 细致 。牧草 一般 具 有 较 为发 达 的根 系 . 根 在 地下 的延伸 面也 较广 ,因此 整 地 时 需要 深 翻 土壤 , 最 好 深耕 2 0 - 3 0 c m, 但 盐 土地 区不 宜 深 翻 。 在整 地 同时 . 要
摘要 : 阐述 了牧草的种类 , 并对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的牧草栽培 管理技术进行 了总结 , 以期为 生产 出高产优 质 的牧 草提 供 参 考 。
关键词 : 高产牧草 ; 种类 ; 栽培技术 ; 除草 ; 刈 割 中 图分 类 号 : ¥ 5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顺 序 编 号 : 1 6 7 2 — 5 1 9 0 ( 2 0 1 3 ) 1 0 — 0 0 4 3 — 0 2
种 植 牧 草 的 主 要 目的 是 收 获 绿 色 部 分 如 茎 叶 等 来饲 喂畜禽 , 要 获得高产 , 必 须 采 用 与 一 般 农 作 物 不 同的栽培管理技术 。 笔 者 对 目前 应 用 较 为广 泛 的 牧 草 种 类 及 其 栽 培 管 理 技 术 进 行 了总 结 。 1 饲 草 的 种 类 饲草 的种类多样 , 根 据 其 生 长 年 限 不 同 可 分 为 一 年生和多年生牧草 ; 根 据其 来 源 不 同 又 可 分 为 禾 本 科 牧草 、 豆 科牧 草 、 叶菜 类 、 根 茎瓜 类 、 水 生类 、 木 本 类 等, 其 中, 在 生 产 中应 用 最 为 广 泛 的 是 禾 本 科 牧 草 、 豆
新的, 称 为短期多 年生牧草 , 如 多花黑麦草 ; 利 用 5年 以上 甚 至 更 长 的 , 称 为长期多年生 牧草 , 如无 芒雀麦 、 白三 叶 、 红 三 叶 等 。该 类 牧 草 品种 在 不 同 地 区可 以 春 播, 也可以秋播。
三种优质牧草的栽培技术

三种优质牧草的栽培技术渠立龙(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河北孟村061400)中图分类号:S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307(2022)06-0025-002 在耕地上栽培紫花苜蓿、黑麦草、苏丹草等优质高产牧草饲喂牛、羊、鹅等畜禽,是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减少进口大豆依赖的重要举措。
1 紫花苜蓿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产量高,品质好,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高达21%。
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半湿气候,在年降雨量250~800mm、无霜期100d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日均15~22℃。
1.1 整地施肥 种植紫花苜蓿的土地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播种前要深耕,施足农家有机肥后精细整平、不留坷垃,便于出苗,不存低洼,防止积水。
盐碱地块,宜在播种前进行灌水排碱。
紫花苜蓿喜钾肥,每667m2可施入钾肥10kg,磷肥7kg。
1.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0~60℃温水将紫花苜蓿种子浸泡30min,捞出晾干;或播种前2~3d晒种,以唤醒休眠的种子,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
1.3 适时播种 紫花苜蓿适宜春、夏、秋三季种植,以春、秋播种最好。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在播种前,可将处理好的种子按1∶1的比例加入细沙土或炒熟的谷子,拌匀后播种,可节省种子,并使播种均匀。
有条件的地区,播种前大水漫灌,浇透水。
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条播。
小垄条播行距30cm左右,植株茂密能够荫蔽杂草;大垄条播行距40~50cm,便于中耕除草和施肥。
每667m2用种1~1.5kg,比较贫瘠的土地也不要超过3~3.5kg。
也可用撒播或穴播。
播种后覆土2~3cm,不要太深。
出苗后可查苗补种,确保适宜的种植密度。
1.4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的重点是防低温、除杂草。
出苗后如遇低温天气,可采取草粪煨根覆盖、烟熏、灌水等方式进行保温保苗;小面积播种时可进行人工划锄或拔草,规模化播种可用专用除草剂除草,之后视杂草生长情况适时划锄除草。
紫花苜蓿耐旱不耐涝,苗期保持土地湿润即可,以后每刈割一次灌水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草品种和种植技术黑麦草:黑麦草为禾本科黑麦草属,在春、秋季生长繁茂,草质柔嫩多汁,供草期为10月至次年5月,夏天不能生长。
利用自留地、山坡地、责任田种黑麦草,播种时间9月上旬至11月上旬。
可散播也可条播。
条播行距11—20厘米,覆土1—2厘米,每亩播种量1—1.5公斤。
散播时遇田块干旱时可灌水,使土壤潮湿后再排水,以有利于黑麦草发芽和出苗整齐,播种时混合10公斤磷肥拌匀后播种效果更好,播种后以15—20公斤复合肥打底,也可施有机肥100—1500公斤,宽5—8公尺为一块四面清沟,把细土覆盖在黑麦草种子上,以利出苗,防止渍害。
黑麦草长至35—40厘米高时进行刈割,留高2—3厘米,次年6月底前轮流刈割4—5次,亩产可达5000—10000公斤,每次刈割后应追施10公斤速效氮肥对水浇泼一次。
黑麦草营养丰富,鲜草中含蛋白质2.6%,亩产粗蛋白175公斤,是畜禽的好饲料。
黑麦草的利用种植技术:种植特高黑麦草对地块的选择,草畜配套原则.每头牛配套种植0.6—1亩.,,最佳种植时间是4月初到5月中旬和6月中旬到7月底. 播种方法:特高黑麦草的播种方法有两种,即免耕播种和翻耕播种.这两种播种方法的产量比约为,.播种方式有三种,即条播、撒播和塘播,但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牧草,以条播最为理想.留茬不能低于3厘米,以利分蘖.以后视牧草长势情况,每隔20—30天割草一次.如果用于喂牛、羊等草食动物,应长至拔节期收割,以提高可利用干物质含量.由于特高黑麦草的水分含量较高,如发现畜禽有“拉稀”现象,应多喂粗纤维含量较高的干草(如稻草、蚕豆秆等),也可采取提前一天收割,摊开晾晒萎焉后利用,即可避免.施肥对水肥条件敏感,尤其喜氮肥.土壤越肥,增产效果越明显.在播种时要求亩施有3000㎏,左右作基肥,种子用20 kg钙镁磷肥拌种,苗期和每次收割后,要追施氮肥,亩施5-10kg尿素.用沼液浇灌,增产效果更显著.收割产量、收割次数与播种期、土壤肥力和收割时株高相关,以播种期的影响最大,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播种,年内可收割1-2次,翌年起至6月上旬可收割3-6次,春季每间隔20-30天可收割一次.为促进黑麦草分蘖,提高产量,要求第一茬及早收割,一般株高在40cm 时可收割,可促进其分蘖,收割时留茬5cm,以利再生.利用草质鲜嫩,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各种畜禽均喜采食,适宜青饲,黑麦草皇竹草皇竹草,又称粮竹草、王草、皇竹、巨象草、甘蔗草,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直立丛生,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单株每年可分蘖 80-90株,堪称草中之皇帝。
因其叶长茎高、杆型如小斑竹,故名称皇竹草。
皇竹草由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选育而成,属四碳植物。
是一种新型高效经济作物形态特征:皇竹草属须根系植物,须根由地下茎节长出,扩展范围广。
株高4—5米,茎粗4厘米,节间较短,节数为20—25个,节间较脆嫩,节突较小。
分蘖多发生于近地表的地下或地上节,刈割后分蘖发生较整齐、粗壮,春栽单株分蘖可达20—25根。
与象草相比,皇竹草的叶片较宽、柔软,叶色较浅,绿叶数多2—3片。
栽培技术密度:作饲料栽培,亩栽2000~3000株;株距40厘米;作种节繁殖、可重施有机肥和氮肥,皇竹草耐肥性极强,为加快生长及提高产草量,可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并满足其对水分的要求。
肥水条件越好,越能发挥高产优势,以宿根草计算全年产量,亩产可达20吨以上;栽植:用较粗壮、芽眼突出的节茎、种蔸和分蘖为繁殖材料。
每节(芽)蘖为一个种苗。
节(芽)可平放,也可斜放或直插,入土7厘米,保持土壤湿润,10~20天可出苗。
用分蘖栽植,深度7—10厘米,栽后及时追肥,以促进成活和生长;管理:作为青饲料栽培,当株高80~200厘米时,即可刈割利用,每年刈割4—8次,每刈割一次,施一次肥料,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或碳酸氢铵50千克。
引种:冬季无霜区,一年四季均可引种;有霜区以每年3—8月份种植为佳;如在9月份后引种,冬季应加强保温措施;栽种条件:皇竹草的优点为产量高。
阳光要求:日照时间100天以上。
地理位置:海拔1500米以下。
年平均气温:15度以上。
年降雨量:800mm以上。
年无霜期:300天左右。
土质:皇竹草生长对土壤无特殊要求,各种类型土壤均能生长。
皇竹草抗旱力强,在排水不畅的积水地区则生长不利。
可耐低温及微霜,但不耐冰冻,对于土壤的肥力反应快速,牛粪为最佳肥料。
田间管理,皇竹草产量高、需水量、肥量大,在栽种或收割后,应加强田间管理。
施好追肥,一般第一次施肥,在苗高30—50cm时,清除地内杂草,适当松土,每亩用尿素20—30kg 兑水淋施。
以后根据生长情况看苗施肥。
对缺窝缺苗的地方及时进行移苗补栽,确保每亩的基本苗达到900—1000株。
适时收割,皇竹草的收获期一般在三月至十二月。
种植后40—60天青割一次,青割后灌水施肥,可促进生长发育并抑制杂草生长,欲制成青贮料者可稍晚再青割,收获方式以“高于地面5—15cm用刀青割”为宜。
积水过多,应搞好排水,以免茎部、根部腐败皇竹草甜象草:甜象草植株高大,株高一般2~3米,高者可达5米以上。
其根系发达,中下部茎节能长出气生根;茎丛生、直立、有节、直径1~2厘米、圆形;分蘖多,通常达50~100个;叶互生,长40~100厘米,宽1~3厘米,叶面具茸毛;圆锥花序呈黄褐色或黄色,长15~30厘米,引选地与整地:甜象草好高温,喜水肥,不耐涝。
沙质土壤或岗坡地应整地为畦,便于灌溉,陡坡地应沿等高线平行开穴种植,以利保持水土,平坦粘土地、河滩低洼地应整地为垄,垄间开沟,便于排水,每亩施足农家肥3000公斤或复合肥100公斤。
种苗选育技术:甜象草属无性繁殖植物,一般都采用成熟的甜象草茎节为种苗,采取无性的方式栽培,可利用茎节扦插或根茎分株移栽方式,快速扩繁,引种前,要选购纯正的甜象草种茎。
在土壤、气候及管理条件较好时,可直接在大田栽种植。
株行距要求,将种节与地面成45°角斜插或平放于沟内。
但一般情况下,为保证茎节(根茎)出苗率,应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的方式进行栽培③浇水追肥。
甜象草喜水,故逢晴天久旱,每隔3天上午就应普遍地浇水一次;也应注意浇水,但不耐渍水或水淹,因此,浇水应适度,雨季还须特别注意排涝。
甜象草嗜肥,故在基肥施足的前提下还须适时多次追肥,以促使植株早分蘖,多分蘖,加速蘖苗生长。
在植株长到60厘米左右高时,应追施一次有机肥或复合肥,在每次收割后两天,结合松土浇水追肥一次。
一般追施氮肥(亩用量20-25公斤)或人畜粪肥,以确保牧草质量,提高牧草单位产草量。
入冬前收割最后一茬后,应以农家肥为主重施一次冬肥,以保证根芽的顺利越冬和来年的再生。
在移栽后15天时若进行一次叶面肥所需水肥条件:也最为耐肥,都对氮肥较敏感,对锌肥、磷酸二氢钾较敏感。
剥叶后每亩可施氮肥10公斤,锌肥、磷酸二氢钾各1公斤。
台湾甜象草的根系较弱一些,剥叶后亩施氮肥8公斤,锌肥、磷酸二氢钾各1公斤甜象草墨西哥玉米:刈割多年生,喜温暖湿润气侯,耐热不耐寒,在10~15℃时生长迅速,耐热,适于我国内地大部分农区种植。
再生力强,墨西哥玉米草是遗传稳定的饲草品种。
其株高3-4米,分蘖能力强,每丛有分枝30-60多个,有的高达90多个。
茎秆粗壮,枝叶繁茂,质地松脆,具有甜味,牛、羊、都喜食。
此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我国大部分农区都可种植。
生长期为180-230天。
再生能力强,年刈割7-8次,每667平方米(1亩)产茎叶1-3万公斤,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为13.68%,粗纤维含量22.73%,赖氨酸含量 0.42%。
消化率较高。
再生能力强,年刈割7-8次,每667平方米(1亩)高水肥条件下产茎叶5~10吨。
营养丰富,干物质粗蛋白含量为13.68%,粗纤维含量22.73%,赖氨酸含量0.42%。
消化率较好,适口性极好,干草含粗蛋白19.3%播种方式:墨西哥玉米草播种季节与各地玉米近似,可育苗移栽,也可直播。
行株距50×30厘米,亩实5000--6000株穴,每穴2--3粒,揪播深2厘米,亩用种约1公斤。
苗高50厘米可第一次刈割一次,每留茬比原留稍高1--1.5厘米,注意不能割掉生长点,以利再生。
种植管理:苗期或移栽初期应除草一次并保持土壤湿润。
每收割一次,可在当天或第二天结合灌水及除草松土,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或人粪尿按1:3比例对水稀释后泼施。
墨西哥玉米墨西哥玉桂牧一号:饲用价值:桂牧一号杂交象草营养价值高,干物质中粗蛋白的含量为13.09%,粗脂肪2.54%,粗纤维28.74%,粗灰分10.06%,无氮浸出物39.41%。
适时收割的青草,茎叶质地柔软,叶量大,适口性好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分蘖多,生长迅速,再生能力强,产量高,年可刈割5~7次,产鲜草20000~30000公斤/亩。
桂牧一号甜高粱:甜高粱籽粒较小,顶土能力较弱,对土质要求不严格,pH值在5.0--8.5的土壤均能生长,因此土地要精耕细靶,细碎平整,若土地贫瘠,每0.067公顷可施农家肥4000公斤左右,采用化肥可沿沟施每0.067公顷10公斤磷酸氢铵、10公斤尿素或50公斤复合肥。
在西北地区外界平均气温达15℃时最佳,即4--7月均可。
播种时可机播,也可点播,每0.067公顷播种量250--750克之间,播种深度一般在3--5厘米,在点播时,穴距15--20厘米,土壤湿度大时需浅播,湿度小时需深播。
播种后覆细土或细沙压实甜高粱生长期在45--60天,适时收割可收获2到3茬,在成熟后及时收获,以利第2茬生长,选晴天收割,便于切口愈合,收割时利刀斜砍,根茬3--5厘米整齐一致。
若留种时,选取健壮叶茎,注意培土防止倒伏,甜高粱在幼苗2--3叶期,此阶段追施10--15公斤的尿素或磷酸氢铵,埋植于甜高粱根部。
粗蛋白含量可达13.2%,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生长早期的蛋白及钙与磷的含量高于玉米,而且钙磷比例更合理,钾的含量也相对高一甜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