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医学影像设备CT MRI 核医学篇知识资料
放射医学技术医学影像设备知识磁共振MR成像设备

放射医学技术医学影像设备知识磁共振MR成像设备一、MRI设备的分类和发展(一)MRI设备的分类1.按磁体类型分类可分为永磁型MRI设备、常导型MRI 设备、超导型MRI设备、以及混合型MRI设备。
2.按磁体产生静磁场的磁场强度大小分类可分为低场(0.1~0.5T)MRI设备、中场(0.6~1T)MRI设备、高场(1.5~2T)MRI设备、以及超高场(3T及以上)MRI设备。
(二)MRI设备的发展主磁体的发展趋势是低磁场强度的开放和高磁场强度的性能改善。
低磁场强度永磁开放型MRI设备的磁场强度已达0.4T,其结构为单柱型或双柱非对称型。
开放式MRI设备的优点是可消除病人的幽闭恐惧症。
超导型MRI设备的磁场强度已由传统的1.5T 发展到3~4T,并有发展到7~8T的趋势。
超导型MRI设备的液氦消耗量已大幅度下降。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将来可能出现高温超导磁体。
二、MRI设备的构成及其功能MRI设备由磁体系统、梯度系统、射频系统、信号采集和图像重建系统、主控计算机系统及辅助保障系统构成。
(一)磁体系统磁体的基本功能是为MRI设备提供满足特定要求的静磁场。
磁体系统除了磁体之外,还包括匀场线圈、梯度线圈及射频发射和接收体线圈(又称为内置体线圈)等组件。
1.永磁型磁体永磁型磁体的磁性材料主要有铝镍钴、铁氧体和稀土钴三种类型。
其磁体一般由多块永磁材料堆积或拼接而成,磁铁块的排布既要满足构成一定成像空间的要求,又要使其磁场均匀性尽可能高。
永磁体的磁场强度一般不超过0.45T。
永磁型磁体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这使其磁场稳定性变差。
因此,需要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将磁体间内的温度或磁体本身的温度变化严格控制在±1℃之内。
永磁型MRI设备以其优异的开放性能、低造价、低运行成本、整机故障率低、磁场发散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检查舒适等特点,应用于磁共振介入治疗和磁共振导引的介入手术中。
2.常导型磁体常导型磁体是用线圈中的恒定电流来产生MRI设备中的静磁场,其磁场强度与导体中的电流强度、导线形状和磁介质性质有关。
带你深入了解影像类型:CR、DR、CT、MRI、NM、DSA

带你深入了解影像类型:CR、DR、CT、MRI、NM、DSA小易导读:不论是放射科医生,还是操作技师,亦或其他影像从事人员,要想深入影像行业,必须透彻了解影像的各种类型。
CR MR CT DR DSA X线都是医学影像疾病诊断的一种。
MRI 是磁共振影像检查,可以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影像。
空间分辨率好。
CT 是一种X线诊断设备,是一种复杂的X线设备,可以获得横断面图像。
和MRI 比较,密度分辨率高是其特点。
CR 、DR 和X线诊断同CT一样也是通过X线来完成图像的。
不同的是,CR和DR 比普通的X线机器在图像的获取上更先进,CR 是IP板,DR 更高级,是通过PACS 来完成的。
简单的说他们的诊断的范围上没有太明显的不同。
CR(ComputedRadiography)指计算机X线摄影CR的工作原理:第一步、X线曝光使IP 影像板产生图像潜影;第二步、将IP板送入激光扫描器内进行扫描,在扫描器中IP板的潜影被激化后转变成可见光,读取后转变成电子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将数字图像显示出来,也可打印出符合诊断要求的激光相片,或存入磁带、磁盘和光盘内保存。
CR系统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安装;IP影像板可适用于现有的X线机上,直接实现普通放射设备的数字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医院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降低病人受照剂量,更安全。
CR对骨结构,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的显示明显优于传统的X片成像;易于显示纵膈结构,如血管和气管;对肺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成像;在观察肠管积气、气腹和结石等含钙病变优于传统X线图像;用于胃肠双对比造影在显示胃小区,微小病变和肠粘膜皱襞上,CR(数字胃肠)优于传统X线图像DR(Digital Radiography)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是新一代的医疗放射产品,与CR同属下一代代替X光机的产品,使用CCD 成像,放射剂量少,适合在患者较多,使用频繁的医院使用1.直接通过专业显示器进行阅片,无须再冲洗胶片,大大节约胶片成本(有特殊需求的患者除外); 2.DR升级后可以免除了拍错片等各种烦恼,拍错片或病人身体移动导致图片效果差,医生可以很快看到影响结果,并重新拍摄。
医学影像-X线-CT-MRI

多模态成像技术
将多种影像技术结合使用,如PETCT、MRI-CT等,可以提供更全面 的生理和病理信息,提高疾病诊断 的准确性。
无创成像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 多的无创成像技术出现,如光学成 像、超声成像等,能够提供更安全、 便捷的检查方式。
谢谢
THANKS
脑部疾病
首选MRI检查,可以无创 地显示脑部结构,对脑梗 塞、脑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具有重要价值。
腹部疾病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CT或 MRI检查,CT对实质脏器 如肝、脾、肾等的显示效 果较好,而MRI对空腔脏 器如胃肠道的显示效果较 好。
医学影像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 医学影像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能 够自动识别病变、提高诊断准确
优点
无辐射损伤,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多 参数成像有助于鉴别病变性质,无骨 伪影干扰等。
缺点
价格昂贵,检查时间长,对钙化灶和 气体不敏感,部分患者可能对磁场不 适应等。
05 医学影像技术比较与选择
CHAPTER
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比较
01
X线
X线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技术,主要用于观察骨骼和软组织的大体结构。
它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优点,但分辨率较低,对软组织的显示效
果不佳。
02
CT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X线技术的断层成像技术,可以获得
器官和组织的三维图像。CT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无重叠影像等
优点,但存在辐射剂量较高的问题。
03
MRI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技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序列
医学影像-X线-CT-MRI
目录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1章概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彩色超声血流显像仪已进入实时、 多功能、高性能阶段,基本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尤其 近二十年来综合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数字化“彩超”。
整理课件
24
第二节 发展历程
近年来,动态三维超声成像及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被广 泛应用。
目前,组织多普勒成像,组织应变和应变率成像,超 声造影显像,组织谐波成像及三维实时成像等,使 超声诊断组织病理状态、血流灌注和运动力学等方 面提供了更精确、更敏感的信息,为临床提供了非 常有意义的指导。超声诊断和介入治疗将随着科学 技术进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整理课件
12
伦琴肖像
世界上第一张X线图像
整理课件
13
第二节 发展历程
X线机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①初始阶段; ②实用阶段; ③提高完善阶段; ④影像增强器阶段; ⑤数字化阶段。
整理课件
14
第二节 发展历程
二、CT设备的发展
1972年,英国工程师豪斯菲尔德(G.N. Hounsfield)在 英国放射学会学术会议上宣布世界上第一台用于颅脑影像 检查的CT设备研制成功。并于1979年与科马克共同荣获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8
第三节 各种医学影像设备
的应用特点
目录
一、X线设备 二、MRI设备 三、US成像设备 四、核医学成像设备 五、热成像设备 六、医用光学成像设备(医用内镜) 七、医学影像治疗设备
整理课件
30
第三节 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 特点
按影像信息载体的不同,现代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可分 为:
一、X线设备,包括X线机和CT; 二、MRI设备; 三、US成像设备; 四、核医学成像设备; 五、热成像设备; 六、医用光学成像设备(医用内镜); 七、医学影像治疗设备
放射医学技术医学影像设备知识CT

放射医学技术医学影像设备知识CT一、CT的分类与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初CT机问世以来,前20年CT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扫描方式的改进上,大致经历了五代。
进入螺旋时代,CT 扫描方式仅以螺旋扫描和非螺旋扫描划分。
(一)非螺旋CTCT的扫描是指X线管和探测器同步围绕患者某一断面进行360o投影数据采集的过程。
在滑环技术出现以前,CT的扫描运动由于受X线管高压电缆、信号传输电缆等的牵制,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扫描速度的提高受到限制。
第一、二代CT扫描方式是平移+旋转扫描方式。
第一代方式只有 1个探测器,用笔形X线束。
扫描时X线管和探测器一起对患者某一断面作直线平移运动扫描,从身体一侧扫描至另一侧;然后X线管和探测器一起旋转1︒角;再反方向平移扫描。
直至完成180︒内的180个平行投影采集。
扫描一个断面需3~5分钟。
第二代扫描方式探测器增加到3~30个,X线束扩展为5︒~20︒的小扇形束,覆盖探测器全部。
平移扫描后的旋转角度提高到扇形射线束夹角的度数,扫描时间缩短到20~90秒。
第三代扫描方式为旋转/旋转扫描方式。
X线管和探测器一起围绕患者旋转扫描,没有平移运动。
这是因为探测器数目增加到300~800个,X线束是能覆盖整个人体断面的宽扇形束,扫描时间缩短到1~5秒。
第四代扫描方式仅有X线管的旋转运动,探测器的数目达600~1500个,固定在360︒的圆周上。
扇形X线束覆盖人体整个断面,接受X线束照射的探测器输出信号。
扫描速度也达1~5秒。
它是在三代方式尚不完善时出现的,与三代方式同时存在。
第五代扫描方式又称电子束CT。
其扫描系统由一个电子束X 线管和由864个固定探测器组成的阵列构成,扫描过程没有机械运动。
其X线管有一个电子枪、偏转线圈和处于真空中的巨大的半圆形钨靶(四个)构成。
扫描时电子束沿X线管轴向加速,电磁线圈将电子束聚焦,并利用磁场使电子束快速偏转,轰击半圆形钨靶。
扫描时间可达50ms,主要用于心脏检查。
医学影像设备学复习总结笔记整理

医学影像设备学复习总结笔记整理第一篇:医学影像设备学复习总结笔记整理填空题:1、MRI设备的梯度场:X向梯度场、Y 向梯度场、Z向梯度场。
2、T1WI、PMT、PACS分别是指:纵向弛豫加权像、光电倍增管、图像存储传输系统。
3、PET系统组成:PET主机、回旋加速器或发生器、药物自动合成装置。
4、英文的中文名称:DDR直接数字X线摄影、FPD平板探测器、CDFI彩色多普勒血液成像、PACS图像传输与存储系统、SPECT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PMT光电倍增管、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5、医疗器械质控包括:操作、保养、质量检测、维修6、MRI图像伪影产生的原因有:体内因素、体外因素、MR系统形成的伪影。
7、由超声波引起的效应有:机械效应、热效应、空化效应、生物效应8、SPECT的性能参数:机械参数,系统灵敏度、散射、空间分辨力9、PET的性能参数:能量分辨力,空间分辨力、时间分辨力、噪声等效计数率,系统灵敏度,最大计数率。
10、准直器分类:按准直孔形状:针孔型、汇聚孔型、扩散孔型和平行孔型;按性能分:高分辨力、通用和高灵敏度型;按能量范围:低能、中能、高能和超能11.MRI图像伪影产生的原因有体内因素(运动伪影、血流和CSF 流动伪影)、体外因素(金属物体、静电)、MR系统形成的伪影(化学伪影、折叠伪影、低信号伪影)。
12.由超声波引起的效应有机械效应、热效应、空化效应、生物效应。
13.I为0的原子核不能用于观察磁共振现象.14.磁共振硬件系统分为:主磁体、梯度系统、RF系统,计算机系统15.RF脉冲的的种类,按激发分类选择性RF脉冲、非选择性RF 脉冲,按波形分类sinc、高斯型16.影响MRI线性度的因素:梯度磁场、静磁场17.影响T2的外部因素:主磁场非均匀性 18.低温制冷剂的作用保持低温使线圈处于超导状态,MRI常用的制冷剂是液氦、液氮19.按结构组成分,磁共振装置分为:MRI扫描单元、MRI操作单位、MRI控制单元;按主磁体类型分:永磁、常导、超导、按场强大小分:低场、中场、高场20.磁体是磁共振装置中核心部分,是使得人体组织产生宏观磁化的条件;磁体的三个基本参数为:磁场强度、磁场均匀性、磁场稳定性21.射频系统主要由RF发射单元、MR接收单元;硬件包括RF发生器 RF接收器发射线圈、接受线圈、前置放大器、相敏检波、滤波器、脉冲程序器等;22.超声发射电路包括发射聚焦电路、发射多路转换开关、发射脉冲发生器、二极管开关控制、二极管开关电路。
常用医学影像设备CT.MRI.核医学篇

有高对比度的身体图像。
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
无辐射危险 ☢️
广泛应用
MRI扫描过程中不会释放任何X射线或其他放射
MRI可用于神经学、骨科、妇科等多个领域的疾
线,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影响。
病诊断和治疗规划。
核医学技术概述
放射性示踪剂
伽马摄影机
PET扫描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示踪剂追踪和
核医学设备中常用的伽马摄影机
核医学应用领域
癌症诊断心血ຫໍສະໝຸດ 疾病骨科疾病核医学可通过示踪剂检测和定
核医学技术可观察和评估心脏
核医学扫描可帮助诊断骨折、
位体内的肿瘤,帮助早期诊断
血流、心肌功能和冠状动脉供
骨肿瘤和骨髓炎等骨科疾病。
和治疗评估。
血情况。
结论和总结
CT、MRI和核医学设备
这些医学影像设备在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身体内部的疾病或生理状
可以探测体内的放射性示踪剂,
(PET)可提供关于人体内部代
态,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生成显示疾病或生理状态的图
谢活动和功能异常的信息。
像。
CT应用领域
1
头部扫描
CT技术可用于检查颅脑损伤、中风和颅内肿瘤。
2
胸部扫描
CT扫描可评估胸部疾病,如肺癌、支气管扩张和血管病变。
2
多层次成像 ️
CT设备可以以多个层次捕捉图像,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使医生可以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3
应用广泛
CT扫描可用于疾病诊断、损伤评估和手术规划,是现代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MRI技术概述
磁场共振原理
详细解剖图像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8章 核医学成像设备

不足:
空间分辨率、灵敏度、图像对比度和进行动态显像的能力显然不 如专用PET;
进行18F-FDG显像的检查时间较长,无法使用超短半衰期正电子 核素(11C和15O等)。
第一节 概述
(四)PET
结构: 探测器和电子学线路 、扫描机架和同步检 查床、计算机及其辅 助设备。
第一节 概述
(四)PET
第一节 概述
(二)SPECT
不足: 灵敏度低。 衰减及散射影响较大:体内发射的光子碰到高密度物 质(例如骨、准直孔边缘等)发生的散射同样也会使正 常图像叠加上一幅完全不均匀的伪像。这一直是发射 显像明显存在的固有缺陷。 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低:固有空间分辨率为 3~ 4mm半高宽度(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重建图像固有空间分辨率为 6~8mm。
主要由孔长及孔间壁厚度决定。
高能准直器孔更长,孔间壁也更厚。
• 厚度0.3mm左右者适用于低能(<150keV)射线探测 • 1.5mm左右者适用于中能(150keV~350keV)射线探测 • 2.0mm左右者适用于高能(>350keV)射线探测
第二节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基本部件
(二)准直器的类型
SPECT/CT
PET/CT
PET/MR
k
H LV V H 1 C
C
第一节 概述
(一)γ照相机
结构: 闪烁探头、电子线路、显示记录装置以及一些附加设备。 优势:
通过连续显像可进行脏器动态研究; 检查时间相对较短,方便简单,特别适合儿童和危重病人检查; 显像迅速,便于多体位、多部位观察; 通过图像处理,可获得有助于诊断的数据或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医学影像设备
核医学
CT
MRI
超声
X射线
• 1 CT • 2 MRI • 3 核医学
1 CT
• 1.1 主要参数 • 1.2 设备简介
1.1 主要参数
1.分辨率:是图象对客观的分辨能力,他包括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2.CT值:在CT的实际应用中,我们蒋各种组织包括空气的吸收衰减值都与水比较,并将密度 固定为上限+1000。将空气定为下限-1000,其它数值均表示为中间灰度,从而产生了一个相对 的吸收系数标尺。
零液氦消耗技术和与1.5T磁 共振相同的机房要求将医院的经 济效益最大化;
其卓越的性能将为今后的手 术室MRI、PET-MR等提供可靠 的质量保证。
2.2.3 ZGV MRI
东芝美国日前研制出一款新型磁共振成像ZGV MRI。该系统有 1.5T磁性,可提高图像质量,而且以 Mach 8 为特色的处理器重建, 能在一秒内形成 1,300个图像。目前该MRI以获得了美FDA批准。
3.窗宽和窗位,窗位是指图像显示所指的CT值范围的中心。例如观察脑组织常用窗位为+ 35HU,而观察骨质则用+300-+600HU。窗宽指显示图像的CT值范围。例如观察脑的窗宽用100, 观察骨的窗宽用1000。这样,同一层面的图像数据,通过调节窗位和窗宽,便可分别得到适于显示 脑组织与骨质的两种密度图像。
MR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 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 体没有不良影响。MR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 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 盘后突、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
3 核医学
• 3.1 PET • 3.2 SPECT • 3.3 PET/CT和MR/PET • 3.4 设备简介
东芝CT,不仅在日本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在占全世界 医疗影像器材市场半壁江山的北美地区,也是最受欢迎的产 品之一。东芝有个明确的目标:提供世界上最好的CT。
东芝Aquilion64因为具备CT王者气质,故以空陆王者取 名为鹰狮64CT,提供的是能满足3个医生同时上机的强大配 置,可提供非常科学的影像科工作流程,在繁忙的影像工作 中真正实现扫描、诊断、科研都不耽误。
1.2.2 AQUILION64
东芝一直引领着Cபைடு நூலகம்的发展潮流,从未停止过研发的脚步, 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追求品质的卓越和技术的极至。
1985年,东芝发明了东芝的专利螺旋技术后,即推出世 界首台螺旋CT。1993年,东芝又以CT透视技术开创了一个 新的临床应用纪元。2000年,东芝首先宣布拥有4维容积 CT,2003年第一个推出64排CT,目前东芝是全球唯一已安 装了256排CT的厂家。
·最好的心脏CT——实时四维容积成像 ·最快的急诊CT——实时动态心脑急诊成像 ·最低剂量的CT——5mAs
1.2.2 AQUILION64
0.5mm 层厚的精细扫描,0.35 mm各向同性分辨率 CT图像质量的金标准密度分辨率 2mm@0.3% 优质的图像,低的x线剂量 Quantum denoising 降低剂量 40% 最有效的心脏CT,最快的时间分辨率40ms 容积成像,势在必行 创新的流程化工作新概念
5.噪声
1.2 设备简介
• 1.2.1世界首台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 1.2.2 AQUILION64 • 1.2.3 ANATOM (ASR-800F)
• 1.2.4 Presto CT
1.2.1世界首台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西门子医疗系统集团在北美放射学 会(RSNA)第92届年会上宣布, SOMATOM®Definition的首批 syngo双能应用已经获得美国食品 药品管理局(FDA)的510(k)批准。 SOMATOMDefinition是全球第一款 也是唯一一款双源CT(DSCT)系 统。FDA允许SOMATOMDefinition 的两个X线源在同一次螺旋扫描中 采用两个不同的能量级别。这使临 床医师能够进行多种方式来探究组 织特征,并使双能应用成为常规临 床应用的一部分。
Hyper Q-net 软件可将 CT 的大量图像高速传输到 PC 机上, 使在普通电脑上进行解析和印制胶片成为可能,提高了作业效率。
2 MRI
• 2.1 简介 • 2.2 设备简介
2.1 简介
MRI也就是核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称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之所 以后来不称为核磁共振而改称磁共振,是因为日本科学家提出其国家备受核武器伤害,为 表示尊重,就把核字去掉了。
通过NEW WAVE计算法,克服了多排CT检查床大节距与高画质的矛盾关系, 即使在广范围摄影使用大节距7时,也可抑制多排螺旋特有的伪影, 同样保证获得高画质图像;
采用日立高效 F.S.M.D 多排探测器, 通过将通道间的分离带宽度大幅减少,使X线利用率明显提高;
每圈扫描可同时显示4张图像,且具有丰富的层厚选择, 可进行自亚毫米至10毫米的层厚设定,一次摄影可获得三种层厚的图像;
亚秒扫描速度和实时0.2秒图像重建时间令人感受超乎想象的快捷 和全新的图像显示技术,更有实时电影回放,使医生的同步诊断轻松实现;
为了高速且稳定地传输多排螺旋 CT 检测器所获得的大量数据, 采用了最新的光传输方式—Optical WAVE 技术;
为呵护患者设计的自动最佳电流调节Adaptive mA功能, 实时控制旋转中的管电流,不仅降低对患者的辐射, 也抑制了广范围摄影时画质的偏差;
0.23T
2.2.1 GE MRI Signa 产品系列
对整体成像3.0T磁共振系统进行了首次 (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质量认证。 由于3.0T VH/I系统所需环境空间灵活, 重点集中在操作和成像质量上,所以能 够满足临床设备日益严格、精确的要求。
开放、友好的患者检查腔和最安全、最 舒适、最易入位的患者入位平台. 增强部门生产能力、坚固、高性能剃度 (gradients). 由于诊断可信度的提高及其运用的简易 性,将把对患者的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 高度.
太空节能电池的创造性应用使Anatom的能源要求降低 90%,整机耗电仅3KW,是常规螺旋CT的1/10,普通照明 电源,即插即用,无须稳压电源和电源增容;扫描过程中 突然停电时,不仅CT不会受到损害,还能继续完成25帧图 象的扫描。
1.2.4 Presto CT
Mdsin品质提供的日本Hitachi日立 Presto CT,有以下特点:
2.2.4 Superstar 0.35T/HQ
0.35T/HQ 0.23T
•三高品质即高平台、高配置、高性能; •全景开放式设计。为永磁开放式成像系统中最为舒适最为友善,为病人提 供全方位开放的检查环境; •极好的磁体品质。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将高科技与其临床应用价值融为一 体; •强劲的梯度性能。在图像质量和扫描时间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极佳的射频系统。高而均匀的射频场、标准4通道发射/接收相控阵硬件平 台、全数字化信号采集技术、专有的多层激发采集的SIMEX技术等; •提供丰富的相控阵接收线圈,针对不同部位专有设计。对常用部位如体部 等,配有不同尺寸的接收线圈,保证更高的填充率以获得优质图像。各种 线圈适合任何临床扫描序列,充分满足临床各个部位的应用; •强大的计算机配置,具有双核CPU的并行应用,海量的存储空间,极大的 内存容量,友好的WINDOWS操作系统,国际标准的DICOM3.0接口和超 快速的图像重建器; •采用宽体游离检查床,具有先进的侧方摆位方式,有利于偏中心部位成像, 方便危重患者的扫描。配备精确的激光定位系统; •软件设计更加注重智能化和人性化,拥有先进的成像序列和丰富的临床应 用软件。
1.2.3 ANATOM (ASR-800F)
安科公司与美国ANALOGIC公司共同推出设计新颖、结构 紧凑、环境适应性强的新型全身螺旋CT,其特点如下:
永不磨损的自由滑环(非接触滑环螺旋扫描)技术带来 了螺旋CT概念的深刻变革;Anatom创造性地采用卫星能 源供电、射频天线传输数据,使得螺旋CT的连续旋转不再 依赖接触式滑环,免受滑环磨损、打火之困扰。
MR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属 异物的部位不能作MR的检查,另外价格比较昂贵。
2.2 设备简介
• 2.2.1 GE MRI Signa 产品系列 • 2.2.2 MAGNETOM Verio • 2.2.3 ZGV MRI • 2.2.4 Superstar 0.35T/HQ 0.35T/HQ
4.部分容积效应::CT图像上各个像素的数值代表相应单位组织全体的平均CT值,它不能如 实反映该单位内各种组织本身的CT值。在CT扫描中,凡小于层厚的病变,其CT值受层厚的病变, 其CT值受层厚内其它组织的影响,所测出的CT值不能代表病变的真正的CT值:如在高密度组织中 较小的低密度病灶,其CT值偏高;反之,在低密度组织中的较小的高密度病灶,其CT值偏低,这 种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2.2.2 MAGNETOM Verio
西门子MAGNETOM Verio全景 开放式3.0T磁共振仪,具备70 cm超大孔径和163 cm超短磁体, 保证临床获得更广泛、更深入的 应用领域;
在Tim技术的基础上,Verio 创新地研发了TrueForm适形技 术平台,实现了人们长久追求的 柱形成像空间,从而使磁共振物 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完美结合;
超长寿命的X光管给这一款CT带来最好的经济效益。采 用世界顶级球管生产商瓦利安公司的球管,通过独特的设 计,球管的使用寿命达到同挡CT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