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税费详细解读

合集下载

应交税费的会计准则

应交税费的会计准则

应交税费的会计准则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应根据税法规定缴纳的各类税费。

税费作为一种企业成本,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负担。

会计准则对应交税费的处理提出了一些规定,旨在确保企业在会计报表中正确反映税费的发生和支付情况。

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将应交税费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计提,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列示。

这样可以确保税费在会计报表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的时间节点及税率支付税费。

企业在支付税费时,应及时确认税费的支付义务,并按照税法规定的时间进行支付。

这样可以确保企业按时、按规定缴纳税费,并避免相关的罚款或滞纳金。

会计准则还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中披露未交税费的金额。

未交税费是指企业在报表期内已产生但尚未支付的税费。

通过披露未交税费的金额,可以让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的税费负担情况,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会计准则还规定了企业在计算所得税费用时应遵循的方法和原则。

企业应根据税法规定的所得税税率和计算方法,计算并确认所得税费用。

这样可以确保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准确、合理,并符合税法的要求。

总结起来,会计准则对应交税费的处理提出了一些规定,旨在确保企业在会计报表中正确反映税费的发生和支付情况。

企业应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计提、支付税费,并在会计报表中披露未交税费的金额。

此外,在计算所得税费用时,企业应遵循税法规定的方法和原则。

通过遵循这些规定,企业可以确保税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避免相关的罚款或滞纳金。

应交税费的会计准则

应交税费的会计准则

应交税费的会计准则
应交税费是会计准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根据国家法律规定需要缴纳的各项税收。

税费的支付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计提和支付税费。

税费的计提是指企业根据实际发生的经营活动,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和计算方法,计算出应交的税费金额,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

税费的支付是指企业将计提的税费款项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方式缴纳给税务部门。

税费的计提和支付需要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在计提税费时应遵循实际发生的原则,即根据实际发生的经营活动计算税费金额。

同时,企业还需要遵守税法的规定,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和计算方法计算税费。

税费的支付也需要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在支付税费时应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方式缴纳税款。

同时,企业还需要保留相关的税务凭证和票据,以备税务部门的核查。

在财务报表中,企业需要将计提的税费金额列示在利润表中,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应交税费的余额。

这样可以使财务报表反映企业应交税费的真实情况,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交税费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缴纳的各项税收。

企业需要根据
会计准则的规定,按照实际发生的原则计提税费,并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方式支付税费。

这样可以确保财务报表反映企业应交税费的真实情况,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应该认真履行纳税义务,积极配合税务部门的核查工作,做到合法合规,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应交税费讲义

应交税费讲义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的核算1.设置的科目2.核算(1)一般纳税企业的核算①进项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劳务必须具备以下凭证,其进项税额才能予以扣除:增值税专用发票;完税凭证;购进免税农产品或收购废旧物资,按照税务机关批准的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价款或收购金额的一定比率计算进项税额,并以此作为扣税和记账的依据。

注:a.对于购入的免税农业产品、收购废旧物资等可以按买价(或收购金额)的一定比率计算进项税额,并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b.属于购进货物时即能认定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直接将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计入购入货物及接受劳务的成本。

【例3—25】甲企业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60 000元,增值税额l0 200元,货物尚未到达,贷款和进项税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该企业采用计划成本对原材料进行核算。

甲企业的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材料采购6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 200贷:银行存款70 200【例3—26】A商场购入免税农产品一批,价款l00 000元,规定的扣除率为13%,货物尚未到达,货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A企业的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材料采购87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000贷:银行存款100 000进项税额=购买价款×扣除率=100 000×13%=13 000(元)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支付的不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企业购进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其所支付的增值税额应计入购入货物的成本。

②销项税额注:如果企业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公式“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还原为不含税销售额,并按不含税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

【例3—34】K企业销售产品一批,价款500 000元,按规定应收取增值税额85 000元,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给买方,款项尚未收到。

应交税费的9个明细科目详解

应交税费的9个明细科目详解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应交税费—应交土地使用税
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此外,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需要预计应交数
的税金,不通过

应交税费

科目核算。车辆购置税应直接记
对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其销售收入的核算与一般纳税人相同,也是不含增值税应税
销售额,其应纳增值税额也要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所不同的是,
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不需要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贷方设
置若干专栏。
小规模纳税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已缴的增值税额,贷方发生额反映应缴增值税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缴的增值税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缴纳的增值税额。
2
、已交税金
三级科目

已交税金

核算企业当月上缴本月增值税额。
3
、减免税款
三级科目

减免税款

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企业
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

营业外收入

科目。
4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三级科目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反映出口企业销
售出口货物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按规定计算
4、转出多交增值税三级科目“转出多交增值税”用来核算一般纳税人企业月终转出多缴的增值税。月末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借方余额时,根据当前预缴税款与余额比较,按照较小金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本科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解释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解释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是3级科目吗?【2 】我知道结转增值税的分录是: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然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那么我的问题是: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还有诸如应交-应交增值(已交税金)(进项税转出)(销项税额)等等科目,这些科目是3级科目吗?照样本身是2级科目,后面的只是说明?2,假如是3级科目,那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这个科目是从什么地方转来的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作为作为借方它是怎么走的(转入应交未交).那么他作为贷方的时刻是怎么种情形?假贷和应当为0吧.问题补充:再次追加了分数,请大家来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懂得:借:原材料 100进项税 17贷:银行存款117借:银行存款234贷:销项税 34库存商品 200那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就有2个3级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进17”,以及,“应交-应交增值-销34”.那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消失贷方余额17.所以,把这个贷方余额17(归并“进项税”和“销项税”科目到“应交-应交增值-转出未交增值税” 17)作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借:应交-应交增值-转出未交增值税 17贷:应交-未交增值 17然后,结转借:应交-未交 17贷:银行 17那么,假如以上准确的话,等于“应交-应交增值-转出未交增值税”3级科目是几乎平行于“应交-应交增值”这个2级科目标,属于各个3级科目标汇总名称.但是为什么不是:借:销项税 34贷:进项税 17应交-应交增值-转出未交增值税 17如许?补充有点长,感谢大家关怀,我会一向追加分数,直到有答案为止.最佳答案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还有诸如应交-应交增值(已交税金)(进项税转出)(销项税额)等等科目,这些科目是3级科目!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是企业月终盘算出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后,用于转出的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不是从什么地方转来的,只是用于转出应交税的科目.所以不消失转入转出的问题.我们核算的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最终肯定应交的税额.所以下面的三级科目最后是要汇总的,不用非要为0.对于补充的问题,其实你可以懂得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之间的结转.月底盘算出的应交增值税额只是经由过程应交增值税下面的这个科目反响出到底这个月应交未交的具体数额罢了.别的,学管帐不要过于重视经济营业中科目怎么写的,它只是一个让我们可以或许清晰记载经济营业的符号.呵呵这是我们先生说的.照样懂得上的问题,照你如许懂得,岂不是每个月月底交税的时刻都要把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面前目今面的三级科目都结平?销项税和进项税都要结转吗?下面的三级科目你可以懂得为起到一个说明的感化,也就是说让你知道应交增值税科面前目今产生的具体都是由什么造成的.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是用来反响本月应交未交的税额.明细科目标感化不就是是数据的产生加倍了了吗?其他答复这个是三级科目标,你所说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还有诸如应交-应交增值(已交税金)(进项税转出)(销项税额)这些都是三级科目,这个是管帐轨制的划定,全部的程序是如许的.盘算本月应纳税额—当月没有预交税金时,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转出-进项税额A.应纳税额>0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B.应纳税额<0时,不用进行账务处理9.盘算本月应纳税额—当月有预交税金时,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转出-进项税额-已交税金A.应纳税额>0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B.应纳税额<0时,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10.缴纳上月未缴增值税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的核算

应交税费的核算

五、其他应交税费的核算
一.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核算
是对交纳“三税”(增值税、 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单位和 个人,以“三税”税额为计 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1、计算
应纳城建税=纳税人实际交纳 的“三税”之和×7% (或5%或1%)
2、帐务处理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
其中: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 薪金所得-1600
月应纳税所得额=4450- 1600=2850(元)
月应纳税额=2850×15% - 125=302.5(元
A
借:应付职工薪酬 4450
B
贷:现金 4147.5
C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 税 302.5
D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 所得税 302.5
(三)应交资源税的核算
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就
其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征收的一种税。
1、计算
实行从量定额征收。
应交资源税=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2、帐务处理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对外销售)
生产成本
(自产自用)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例:2005年5月,A企业销售原油100吨,每吨应交资源税
2、会计处理 A、计算出应交的税金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应交土地使用税 ——应交车船使用税 B、实际上交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应交土地使用税 ——应交车船使用税 贷:银行存款
注:企业购买印花税票并完税时(不通过“应交税费”)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六)应交个人所得税的核算
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 税所得(如:工资薪金所得、红利 所得等)征收的一种税。

应交税费考点

应交税费考点

考点 2-应交增值税★★★〔二〕一般纳税人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的征税范围包含: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易错易混点辨析)非正常损失 vs 正常损失(1)非正常损失,是指因治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丧失、霉烂变质,以及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货物或者不动产被依法没收、销毁、撤除的情形。

(2)非常损失,是指企业对于因客观因素〔如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

〔正常损失〕52.(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项中,不应计入存货本钱的是〔〕。

A.一般纳税人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B.一般纳税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C.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D.一般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支付的消费税(答案)B(解析)一般纳税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借方,不计入存货本钱。

2.销售等业务的账务处理(1)企业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效劳、无形资产或不动产。

账务处理如下: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费——简易计税企业销售货物等发生销售退回的,应依据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收入或利得确认时点早于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的,应将相关销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科目,待实际发生纳税义务时再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

(2)视同销售。

企业将自产或托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产、托付加工的货物作为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无偿赠送他人等,税法上视为销售行为,需要计算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①集体福利:借:应付职工薪酬贷:主营业务收入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借:主营业务本钱等贷:库存商品(理解一下)此处列示的集体福利为自产或托付加工的货物,假设为外购货物,不再视同销售,进项税额转出。

应交税费与递延税款的计提

应交税费与递延税款的计提

应交税费与递延税款的计提税费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根据法律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种税金、费用和其他财务支出。

在财务报表中,企业需要准确计提和披露涉及到的应交税费和递延税款。

本文将介绍应交税费与递延税款的概念、计提的依据、计提方法以及会计处理等相关内容。

一、应交税费的概念与计提依据应交税费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根据法律规定应当缴纳的各类税金和涉及到的其他财务支出。

计提应交税费的依据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根据相关税法规定产生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企业所得税是应交税费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其计提依据是企业的会计利润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准则。

企业应在财务报表中准确反映其应交企业所得税的计算、计提和缴纳情况。

二、应交税费的计提方法企业应交税费的计提主要分为两个环节,即计算应交税费和确认计提税费。

计算应交税费需要依据企业的会计利润和税法规定的税率,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企业应纳税额计算中会包括各项税前扣除项目以及税法规定的特殊扣除项目的影响。

确认计提税费主要是将计算得出的应交税费数额计入财务报表中的应交税费科目中。

在确定计提税费时,应以稳妥性为原则,不得故意隐瞒或虚增应交税费的金额。

三、递延税款的概念与计提依据递延税款是指由于企业在财务报表中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税务政策之间存在差异而产生的暂时性税款差异的金额。

递延税款可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两种。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由于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可能形成应交企业所得税的金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由于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可能形成可以用于抵扣缴税义务的减免税额。

四、递延税款的计提方法递延税款的计提主要涉及到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算和确认。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提是通过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计算得出,需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并确认。

企业应将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财务报表中的递延税款科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应交税费详细解读
一、应交税费的核算内容
1、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企业不需要预计应交数所交纳的税金,如、耕地占用税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
2、本科目应当按照应交税费的税种进行明细核算。

增值税还应分别“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等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二、应交税费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应交增值税
1.企业采购物资等,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按营业收入和应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发生的销售退回,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实行“免、抵、退”的企业,按应收的出口退税额,借记“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