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体系汇总

合集下载

中小学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中小学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中小学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是对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估的一个重要工具。

它是评估学生德育成果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发现学生在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向和方法。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中小学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示例:一、道德品质篇1.诚信-不作弊行为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对他人言行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完成任务时的承诺和践诺程度2.尊重-尊重他人的言论和观点-不歧视他人的特点和背景-尊重规则和纪律3.责任心-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关心班级和学校的环境和秩序-乐于帮助他人和参与集体活动4.团队合作-在集体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与他人的合作和协作意愿-分工合作中的责任分配和完成程度二、行为表现篇1.学习态度-上课专注的时间和频率-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主动性2.社交行为-与同学、老师的交往方式-与同学和他人的相处效果-在课堂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3.自律习惯-自觉遵守纪律和规则-个人作息和饮食的规律程度-保持仪表整洁和身体健康的程度4.公共意识-保护环境和公共财物的程度-尊重他人权益和公平竞争的意识-参与公益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三、心理素质篇1.自信心-自信和积极的表达自己观点的程度-对自身才能和潜力的认识和发展意愿-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心理状态2.心理健康-接受挫折和失利的能力和方式-对压力和焦虑的应对方式-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的态度3.情绪管理-对自己情绪的了解和识别程度-控制情绪表达和发泄的方式-提高情商和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4.人际交往-维护友善关系和处理冲突的能力-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尊重他人的需求-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以上是一个可能的中小学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示例,该指标体系覆盖了中小学生道德品质、行为表现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可以帮助评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成果和表现,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向和方法。

当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具体指标进行调整和补充。

小学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小学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小学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精品资料小学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一、任课老师方面1、思想品德老师要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加强教育,突出德育的实效性。

其他学科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在课堂上适时、适当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中要体现德育常态化,并在写入教案中。

二、班主任方面2、班主任要抓好主题班会课,要结合学校政教办安排和自己工作计划,开好班会,注重实效。

3、班主任要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布置好教室,表册上墙,研究园地或黑板报要每月更换一次内容,主题由学校团、队安排。

4、班主任要管理好教室和寝室,做到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有序,符合军训要求。

5、班主任要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组织学生研究《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等,力求做到学生知晓率达100%。

6、班主任每期组织开展一次家长会,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具体方法、交流教育经验、通报学生思想和研究情况以及学校管理要求。

7、班主任要定期对本班学生进行家访,家访面要达到50%以上。

精品资料8、班主任要做到“十参加”(即:三操、早读、午餐、午睡、下午第一节、课外活动、读报时间、晚睡等),督促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9、班主任要加强留守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教育和关爱工作,制定具体措施和举措,并落实到日常班级管理中。

10、班主任要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开展活动前做好安全预案,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11、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安排,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品德修养,按10%的比例推举班级德育之星。

12、班主任每期末要对学生品德操行,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并写好评语,发放通知书。

期末要填好常管手册中班级管理内容并上交学校存档。

三、共青团和少先队方面13、学校团、队为德育工作主阵地,要联合学生特点和重大记念日及节日,构造师生开展如“5.4”、“6.1”、国庆、“12.9”、元旦等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并取得实效。

小学德育体系建设

小学德育体系建设

黑塔镇李庄小学德育体系建设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和意见要求,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和学生年龄特征,整体构建小学阶段德育体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合理设置德育目标内容,努力拓展德育渠道,科学实施德育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更具科学性,更富实效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我校重点突出养成教育,学习和践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为重点的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开展以中华传统美德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了解乡土文化,热爱祖国文化,逐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1、具体德育模式:学校实施“一二一分步式”德育模式下的德育教学。

即:一个中心--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两个方面:学校和家庭教育;一个目标: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

学校采用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每个年级组制定自己授课计划和配档表,规定在一定时间段的完成目标,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台阶式提高。

我校德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德育课程和其他学科教学、班队会活动、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等。

2、德育课程建设:德育课程的开设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就学生成长而言,在德育方面需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以达到国家提出的德育工作要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

在目前国家开设的课程中,小学只有“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属德育课程,这两门课程在内容、途径和方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德育发展的需求。

我们坚持以德育创新发展为主线,在全面实施国家德育课程的同时,根据本校学生现状和学校教育的实际,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层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采取“一二一分步式”德育教育模式,开发并实施了每周一课时的德育校本课程,学校组建了由课程部牵头的德育校本课程研发小组,制定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各班主任教师根据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研发原则,针对学校、学生及教师自身实际,提交课程专题及研发设想,然后由政教处组织研发小组进行选题,细化了对德育活动的综合设计,力求做到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使每一节特色德育课都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富有弹性的教育空间,使学生的道德发展成为了一种自然、愉快的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在参与中获取知识,在教师的关爱中健全人格,在课程化的德育课堂与系列化的德育活动中学会做人。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总结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总结

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引言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关系到学生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本总结旨在回顾和评估我们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

一、体系建设概述1.1 体系建设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系统的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备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1.2 体系建设内容我们的德育课程体系包括道德与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

这些内容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德育教育框架。

二、体系建设实施2.1 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制定了相应的德育课程计划,并确保这些课程得到有效实施。

我们注重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教师培训我们重视德育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德育水平。

2.3 校园文化建设我们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种德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

2.4 家校合作我们积极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活动。

三、体系建设成效3.1 学生德育水平提升通过德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学生的道德素质、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明显提升。

3.2 教师德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德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他们在德育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

3.3 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家校合作机制的建立使家校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共同为学生的德育发展努力。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4.1 问题在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德育课程设置还需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和家校合作仍有待加强。

4.2 改进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优化德育课程设置,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小学学生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小学学生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小学学生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引言学生德育工作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对小学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管理和评估,我们建立了一套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目标我们的考核评价体系旨在评估学生德育工作的绩效,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主要的考核目标包括:1. 学生道德品质:评估学生在道德观念、诚信、乐于助人等方面的品质表现。

2. 学生行为规范:评估学生在课堂、校园和社会等场景下的行为表现。

3. 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估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参与程度。

4. 德育工作质量:评估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情况。

考核指标为了确保考核评价的客观准确性,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具体的考核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1. 品德评价:包括学生的自律程度、友善度、正直度等。

2. 行为评价:包括学生的纪律遵守、礼貌待人、集体荣誉等。

3. 参与评价:包括学生参与学校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的情况。

4. 教师评价:包括学校德育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影响力等。

考核评价流程为了确保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我们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流程。

具体流程包括:1. 考核准备: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考核指标进行培训,并准备必要的考核材料和工具。

2. 考核实施:学校安排专门的考核时间,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考核评价。

3. 数据收集:学校收集并整理考核评价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

4. 评价报告:学校编制评价报告,对学生德育工作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和总结。

5. 改进措施:学校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结论小学学生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改进。

我们将不断优化考核评价流程,保证其科学性和公平性,以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小学德育体系汇总

小学德育体系汇总

德育目标的体系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构建要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精神,紧密围绕新密市教体局德育体系整体构建思路和本地区教育特色及地域特点,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为目标,整体构建小学阶段德育体系,打造德育工作品牌。

德育总体目标《小学德育纲要》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形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德育总体内容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主要包括:一、热爱祖国的教育;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三、热爱人民的教育;四、热爱集体的教育;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七、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八、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九、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结合德育总体目标,可以从以下六大方面进行安排。

一年级德育目标一年级德育内容确使用手帕或卫生纸,不拖鼻涕;不在地上滚爬;会上厕所,大小便入池,便后洗手。

8、了解集会纪律,学会站队,出操快、静、齐,学会做广播操和眼保健操。

道德教育1、学会礼貌用语,初步学会有礼貌地做客和接待客人、打电话。

穿着干净、整齐,知道上学穿校服,遵守约定的时间。

2、爱护学校、社区、公路旁、野外等的花草树木,不随手摘花、摘叶,不践踏花木,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等。

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方案

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方案

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德育工作愈发受到重视。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构建和谐校园,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旨在明确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形成完善的小学德育工作体系。

二、工作原则1. 全员育人:全校教职工共同参与,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2. 全过程育人:德育工作贯穿学生在校生活的全过程,实现时时处处育人。

3. 全面育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等各方面素质。

4. 分类指导: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个性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三、具体措施1. 德育课程建设(1)加强德育课程设置,确保每周至少1课时德育课程。

(2)创新德育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德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德育活动开展(1)定期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等。

(2)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加强班级管理,营造和谐班级氛围,促进班级团结协作。

3. 德育队伍建设(1)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2)加强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

(3)充分发挥学科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

4. 家庭与社会协同(1)加强家校合作,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提高家长德育意识。

(2)加强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共同开展德育活动,拓宽德育工作渠道。

四、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德育工作。

2.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3. 经费保障:设立德育工作专项经费,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4. 考核评价:完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全校教职工应共同努力,为构建完善的小学德育工作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德育理念与目标(一)德育理念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道德品质、行为规范、责任意识的小学生为宗旨。

(二)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风貌。

4. 培养学生具备自尊、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

二、德育内容(一)道德教育1. 家庭美德: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关爱兄弟姐妹。

2. 学校美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纪律。

3. 社会美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助人为乐。

(二)行为教育1. 生活习惯:养成健康作息、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 学习习惯:养成勤奋好学、专心致志、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社交礼仪:学会礼貌待人、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

(三)心理健康教育1. 自我认识: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2. 情绪管理: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人际交往:学会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德育途径与措施(一)课堂教学1.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

2. 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校园活动1. 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2. 举办德育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养成。

(三)家庭教育与社会实践1. 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德育评价与反馈(一)德育评价1. 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2. 定期开展德育评价,关注学生德育发展的过程与成果。

(二)反馈与改进1. 及时反馈德育评价结果,指导学生改进不足,提高德育水平。

2. 根据德育评价结果,调整德育工作策略,提高德育效果。

四、德育队伍建设(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目标的体系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构建要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教育部关于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精神,紧密围绕沂源县教体局德育体系整体构建思路和本地区教育特色及地域特点,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为目标,整体构建小学阶段德育体系,打造德育工作品牌。

德育总体目标《小学德育纲要》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形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德育总体内容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主要包括:一、热爱祖国的教育;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三、热爱人民的教育;四、热爱集体的教育;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七、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八、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九、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结合德育总体目标,可以从以下六大方面进行安排。

一年级德育目标一年级德育内容确使用手帕或卫生纸,不拖鼻涕;不在地上滚爬;会上厕所,大小便入池,便后洗手。

8、了解集会纪律,学会站队,出操快、静、齐,学会做广播操和眼保健操。

道德教育1、学会礼貌用语,初步学会有礼貌地做客和接待客人、打电话。

穿着干净、整齐,知道上学穿校服,遵守约定的时间。

2、爱护学校、社区、公路旁、野外等的花草树木,不随手摘花、摘叶,不践踏花木,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等。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定闹钟,按时起床;学会倒垃圾、买生活用品,学会穿衣服、鞋袜;会整理书包玩具;会洗手绢、袜子等。

思想政治爱护班级、学校内的设施,注意保持班级环境卫生,各种物品摆放整齐。

法纪教育1、遵守学校、班级纪律,遵守课堂纪律。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请假。

3、认识基本的交通信号,正确根据交通信号安全过马路。

心理素质1、不说谎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交公或归还失主,做个诚实的孩子。

2、懂得谦让,喜爱上学,乐于与小朋友交往,乐于与老师交流。

3、按时、认真完成作业。

一年级德育活动及载体9月份德育主题家校共建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目标1、通过活动,指导家长要求学生养成独立睡觉,按时起床等良好的作息制度;养成早晚刷牙,自觉洗澡、饭前便后及时洗手、按时吃饭、不挑饭菜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2、指导家长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能安静地坐下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指导家长要求学生在家注意用眼卫生,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看书、写字、握笔姿势、控制看电视时间;教会学生清理书包,只带当天的书,不使书包过重。

4、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指导家长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5、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礼貌用语,并能把它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6、通过教育,使学生理解,纪律是维护学校教学秩序的保证,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秩序。

身为一名小公民,必须能够遵纪守法,遵守班级、学校的规定和要求,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听父母的话,做一个好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好公民。

◆德育活动及载体1、召开一年级班主任会议,明确学校对一年级学生及家长的各项要求。

2、召开新生家长会。

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

3、做好新生信息及学籍整理工作。

4、成立各班家长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

5、有条件学校引导家长加入校讯通。

6、发放《学校一日常规管理检查评价方法》和《学校一日常规》,要求班主任带领学生利用班会时间认真学习。

7、利用一切时间对学生进行上下楼梯、文明入厕、有秩序站队、放学、入学的训练;进行爱护花草及公物、讲究卫生的教育,进行课间文明玩耍等的训练,可开展相应的队列队形比赛、“蚂蚁排序,有序归位”的比赛。

8、根据实际开展“文明之星”“守纪之星”“卫生班级”“纪律班级”等评选活动。

9、班主任着手完成班级文化的建设。

10月份德育主题我爱国旗,我爱班级●德育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让学生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是爱国的表现,培养学生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的习惯。

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2、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知道班级是大家庭,明白哪些行为是爱班级的表现,哪些行为是损害班级的表现。

◆德育活动及载体1、通过晨会、班会、黑板报、手抄报、绘画、品德课等形式了解爱祖国的知识和故事,并把相应作品展示出去。

2、结合影视教育看一些优秀影片。

3、结合前边的评选活动,总结表彰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或班级,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争做第一批入队队员,在各班级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

4、根据实际开展以“五爱”为主题的活动,如诵读比赛、手抄报、绘画、献给祖国一支歌等活动。

11月份德育主题安全及生命教育●德育目标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防患于未然;2、加强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3、进行基本的逃生技术训练,提高自救能力;4、加强生命意义的教育,感染学生,热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5、认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逃生演练,了解逃生知识。

◆德育活动及载体1、通过晨会、班会、黑板报、广播站、手抄报、绘画、品德课等形式了解安全自护、自救知识。

2、观看上级教育部门录制的一些安全教育录像。

3、开展“安全儿歌记心间”的诵读活动及防震、消防逃生演练并使之常态化。

4、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联手,共筑安全防火墙。

5、有条件的学校可做一面安全知识普及墙。

12月份德育主题法纪及理想教育●德育目标1、知道自己是一名小学生,知道应该怎样遵守学校的规定。

2、对照校纪校规检查自己,从做好份内的每一件事入手,逐步养成简单的学习习惯和课堂礼仪。

3、听从老师、家长的教导,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德育活动及载体1、班主任利用班会、晨会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学校常规检查评价标准》《学校文明公约》《学校学生素质评价表》和《学校文明礼仪评价表》等。

结合班级实际,对重点内容进行识记。

2、继续开展星级学生或优胜班级的评选。

3、结合本校的教育阵地和校外教育资源进行专题教育。

4、组织开展“庆元旦“系列活动。

(说梦想、做贺卡、送祝福、绘画、文艺汇演等)1月份德育主题理想教育一一诚信教育●德育目标1、明确“诚信”的含义,努力做诚实守信的人。

2、培养学生诚实待人,言行一致,不说谎话,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好品质3、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知错就改的品质,承诺的事情要尽力做到。

◆德育活动及载体1、通过晨会、班会、黑板报、广播站、手抄报、绘画、品德课等形式了解诚信故事、诵读诚信儿歌,发现生活中诚信方面的其人其事。

2、开展“讲诚信故事、诵诚信美文”活动。

3、结合本校的教育阵地和校外教育资源进行富有特色的诚信教育活动。

4、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评优。

2月份德育主题公德教育一一节约自护教育●德育目标1、能主动帮助他人,能提醒家人尽量不使用塑料购物袋。

2、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树木,不随便踩踏公共绿地,不攀折花草树木,不玩火,不玩危险性的游戏。

3、燃放烟花爆竹时注意自身、他人和社区等安全。

4、外出游玩,注意不乱丢乱放垃圾,把垃圾放入垃圾箱内,并主动捡拾地上的纸屑垃圾。

5、响应学校号召,积极践行“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活动。

6、预防坏人欺骗,学会自我保护。

◆德育活动及载体1、指导班主任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寒假“公德与安全”教育。

2、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3、发放《学校寒假致家长的一封信》,对学生的假期生活提出具体要求。

4、在家长协助下完成一份假期“公德大搜查”的调查或手抄报。

5、通过校讯通、打电话、安排社区小组长等方式适时监督学生的假期安全及学习,做到信息畅通。

3月份德育主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学雷锋”活动●德育目标1、结合“开学第一课”影视资料,继续强化行为引导,培养自律意识,提高自身行为的辨别能力。

2、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树立本学期的目标。

懂得作为一名小学生,必须遵守班级、学校的规定和要求,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听父母的话,做一个好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好公民。

3、了解雷锋其人其事,热心参与各项雷锋活动,明白“日行一善”的意义◆德育活动及载体1、强化学习《学校一日常规管理检查评价方法》、《学校一日常规》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班主任带领学生利用班会时间认真学习。

2、继续利用一切时间对学生进行上下楼梯、文明入厕、有秩序站队、放学、入学的训练;进行爱护花草及公物、讲究卫生的教育,进行课间文明玩耍等的训练,可开展相应的队列队形比赛、“蚂蚁排序,有序归位”的比赛。

3、继续根据实际开展“文明之星”“守纪之星”等的星级评选或优胜班级的评选。

4、可根据情况召开家长会,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家校合一。

5、结合“洒扫应对”及“植树节”,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

4月份德育主题革命传统教育一一勤俭节约教育●德育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意义,珍惜现在的生活,了解文明祭扫的方式。

2、不随手乱扔废弃物,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

3、懂得浪费可耻,学会合理消费,初步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

4、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消灭常明灯、常流水等现象,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德育活动及载体1、召开主题班会,通过故事、视频、图片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意义,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

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网上寄语”活动。

2、制定发布勤俭节约主题活动方案。

3、开展查找“我身边的浪费现象”主题班队会。

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粒米”等活动。

4、利用影视教育,组织观看《闪闪的红星》等革命题材的影片。

5月份德育主题劳动及健康教育●德育目标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尊重、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2、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帮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倒垃圾、买生活用品等;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

3、要热爱劳动,培养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4、明白身体健康的意义,自觉、主动参与学校各项健康体育活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德育活动及载体1、布置实施“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2、入队前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系鞋带、整理书包、桌洞比赛等)及少先队知识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比比谁先入队”等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对少先队的热爱和向往,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戴上鲜艳的红领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