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科目设置及年末结转

合集下载

应交税费项下-应交增值税科目设置及核算

应交税费项下-应交增值税科目设置及核算

应交税费项下-应交增值税科目设置及核算
一、应交税费其下设的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有如下三级科目:
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

二、期末将应交增值税-转出未/多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等转入未交增值税。

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是多栏账,其借贷方所有科目余额应该相等,也就是总余额为零,如果产生了借方余额说明有期末留抵税额。

四、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应是二级,余额应该是应交或者留底。

五、科目设置参考
2221应交税费
222101应交增值税22210101进项税额2221010101材料2221010102固定资产2221010103专用运输发票2221010104进口环节进项税2221010105车票机票进项税2221010106住宿费进项税2221010107其他服务22210102销项税额2221010201开票2221010202未开票22210105出口退税22210106进项税额转出22210111待抵扣进项税额222103未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科目的设置及使用说明

应交税费科目的设置及使用说明
税企业账务处理
• “进项税额”科目,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戒接受劳务而支付的、按规定 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戒接受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 蓝字登记;退回时应冲销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已交税金”科目,记录企业本月已交纳的增值税额。企业本月已交 纳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多交的增值税额用红字登记, “减免税款”与栏,记录企业按规定享受直接减免的增值税款。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记录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 的出口货物的当期抵免税额。 “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记录企业月终转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销项税额”科目,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戒提供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 “出口退税”科目,记录企业出口货物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免抵退税额 戒按规定直接计算的应收出口退税额;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 戒者退关而补交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
《小企业会计准则》
应交税费科目的设置及使用说明
(一)应交税费概述
• 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对其经营所得依法缴纳各种税 费。这些应缴税费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确认、计提,在尚未缴 纳之前暂时留在企业,形成一项负债(应该上缴国家暂为上缴国家的 税费)。 通常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应缴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 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印花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耕地占用 税等。 企业应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总括反映各种税费的缴纳情况,并按 照应交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借方登记已交纳的各种税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交纳的税费;期 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多交戒尚未抵扣的税费。 “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税费项目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土地 使用税、车船税、矿产资源补偿费、保险保障基金、所得税等。丌需 要预计应交数所缴纳的税金,如印花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丌 需要通过该科目核算。

会计实务: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明细科目与账务处理

会计实务: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明细科目与账务处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明细科目与账务处理
应交增值税是应交税费里的二级科目,它同样包含了很多。

本文主要讲应交增值税的明细科目和账户处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应交增值税的9个明细科目设置应交增值税科目是最复杂的一个应交税费科目,具体说明如下:应交增值税分为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费等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缴或尚未抵扣的税金。

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账务处理
一、月末结转增值税
(一)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这样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不出现贷方余额,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二)月份终了,企业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即: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二、缴纳增值税
(一)当月缴纳本月实现的增值税(例如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
(二)当月上交上月或以前月份实现的增值税时,如常见的申报期申报纳税、补缴以前月份欠税。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
三、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反映
(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贷方无余额。

(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缴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缴的增值税。

考了会计证,不会做账怎么办?真账实操才是硬道理!。

增值税会计科目账务处理规范 2017

增值税会计科目账务处理规范 2017

增值税会计科目账务处理规范公司各单位:公司财务部根据《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的通知,现将增值税核算相关业务要点进行调整及说明,各单位务必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核算。

一、增值税科目设置及核算NC“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二级科目包括:“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简易计税”。

(一)“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三级科目包括:“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

1、“进项税额”。

平时核算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年末抵冲时除外,下同)。

核算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

特殊情况:由于退货等原因收到客户开具的红字发票时,若前期已抵扣的,应计入“进项税额转出”的贷方。

2、“销项税额抵减”。

平时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

核算一般纳税人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因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

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账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待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贷: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等3、“已交税金”。

核算一般纳税人当月交纳当月增值税的情况,一般适用于纳税期限为7天、15天的行业或单位,特变各所属单位纳税期限都为1个月,所以该科目一般企业无需启用。

4、“转出未交增值税”。

平时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

核算企业月终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的转出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为贷方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注意:账务处理完成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期末余额应为零。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年末如何结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年末如何结转

年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不会结转怎么办?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会计增值税明细科目年末都没有做相应的结转,每月的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可不结平,但在年底必须要结平各明细科目。

那么如何正确结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呢?一、科目设置01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个明细科目。

0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置9个明细会计科目;其中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5个借方科目,和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4个贷方科目。

二、月份终了01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02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03当月上交本月增值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04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

0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06“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

月末,只是根据计算结果,将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贷方,或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

这个过程并不涉及“进项税额转出”专栏的结转,如果没有留底税额的话,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0;如果有留抵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留底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是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的一个“进项税转出”专栏其发生额在贷方,作为“进项税额”专栏的备抵,不是转到了未交增值税里面,而是转到已交税金科目,月末余额应该为0。

简单看懂增值税明细科目设置与含义分析

简单看懂增值税明细科目设置与含义分析

增值税票管理注意事项
• • 1、防止产生滞留票 增值税转型后,一般纳税人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 中抵扣,而个人消费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以及房屋、建筑物等不动 产被排除在允许抵扣范围之外。需要提醒纳税人关注的是,不管购进的固定资产能否 抵扣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均应当在购进固定资产取得专用发票后,到主管国税机关 进行认证,防止产生滞留票。 2、注意开具专用发票的时间 纳税人务必按规定的时限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提前或滞后,如采用预收货 款、托收承付、委托银行收款结算方式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采用交款提货结算方式 的为收到货款的当天;采用赊销及分期付款结算方式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的为收到委托人送交的代销清单的当天;将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
增值税票管理注意事项
• • 5、关注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零售烟、酒、食品、服装、鞋帽(不包括劳保专用品)、化妆品等消费品不得开具专用发票的 规定仅限制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这里不包括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需要注意的是,法律法规另有 规定的除外,


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小规模纳税人没有领购使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权利, 如需要开具专用发票的,可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专用发票时, 应填写代开专用发票缴纳税款申报单,连同税务登记证副本,到主管税务机关税款征收岗位按专用 发票上注明的税额全额申报缴纳税款,同时缴纳专用发票工本费;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法的小规模 纳税人在正常申报情况下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每月开票金额大于应征增值税税额的,应以 开票金额数为依据征收税款,并作为下一年度核定定期定额的依据;如每月开票金额小于应征增值 税税额的,则按应征增值税税额数征收税款。 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

增值税会计核算规定(试行)

增值税会计核算规定(试行)

增值税会计核算规定(试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文),自2016年5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营改增”)。

根据财政部文件的精神,特制定本规定,并于2016年5月1日起执行。

一、科目设置应交税费下设二级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核算企业增值税相关事项。

1、“应交增值税”下设三级明细科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已交税金”、“增值税留抵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待抵扣增值税”、“代扣代缴增值税”、“增值税检查调整”和“简易征收”。

其中:(1)【简易征收】核算企业选择简易方式进行征收的增值税,选择一般征收的企业使用其他科目核算;(2)【进项税额】,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3)【销项税额】,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4)【进项税额转出】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已经计入进项税额,后发生财税[2016]36号文附件1第27条列举的不能用于抵扣销项税额的而转出的进项税额;(5)【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记录企业按规定用土地价款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6)【已交税金】核算企业预售回款预缴的增值税额;(7)【减免税额】核算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可以抵扣销项税额的税额以及直接减免、即征即退、先征后返增值税;(8)【增值税留抵税额】核算营改增当月企业留抵的进项税额;(9)【转出未交增值税】核算一般纳税企业月终转出未交的增值税;(10)【转出多交增值税】核算一般纳税企业月终转出多交的增值税;(11)【待抵扣增值税】核算尚未抵扣的增值税额;设置辅助核算【未认证增值税】和【固定资产待抵扣】(12)【代扣代缴增值税】核算向境外供应商支付费用时代扣代缴的增值税;(13)【增值税检查调整】记录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增值税的直接调整;2、【未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企业未缴纳的增值税额,下设三级明细科目“一般纳税人”和“简易征收”。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的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的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的核算【摘要】本文具体阐述了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的账簿设置及具体用法,重点介绍了视同销售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转出以及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核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加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一、引言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是所有会计科目中反映信息量最大的科目之一,用法最复杂.目前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不清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的运用,也有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把“未交增值税”作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下属科目.为让有关会计人员正确地使用这些科目,笔者在此就增值税有关各明细科目的使用作一介绍。

由于小规模纳税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不设置明细账,本文所指的均为一般纳税人的会计核算.二、一般纳税人账簿设置为了核算企业应交增值税的发生、抵扣、进项税额转出、计提、交纳、退还等情况,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

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贷方设置分析项目,在借方分析栏内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和“转出未交增值税”项目;在贷方分析栏内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项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有两种设置办法:一是多栏式设置,二是设9个三级明细科目。

两种办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期末结转工作量的不同,由于第二种办法期末结转工作量大,所以本文只介绍第一种。

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费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账,将多缴税金从“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余额中分离出来,解决了多缴税额和未抵扣进项税额混为一谈的问题,使增值税的多缴、未缴、应纳、欠税、留抵等项目一目了然,为申报表的正确编制提供了条件。

“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科目设置及年末结转
在所得税审核、年度审计时,发现不少人对一般纳税人的应交增值税理解不恰当,科目使用不正确,期末如何处理不明确等;这些人既有企业会计人员,也有不少事务所的从业人员;企业会计制度对“应交增值税科目”做了详细的规范,但对于各种类型企业如何设置科目,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笔者根据实务经验,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归纳总结。

一、为什么要设置“应交增值税”及“未交增值税”两个科目
主要从税收方面探寻原因,首先上期的进项税可留到下期进行抵扣,即当月有借方余额,可留抵;其次上期的销项税,则不能用下期的进项税抵扣,即当月有贷方余额,要先交税;为了能够明确区分企业欠交增值税税款和留抵增值税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增值税,所以,要分别设置应交增值税及未交增值税科目。

企业往往在下月10日前申报上月的增值税,一般来说,“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反映待抵扣增值税,或者是0;“未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或者贷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若为借方余额则反映多交的增值税,或者是0。

二、根据各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以及规模大小,合理的设置增值税科目
1、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只设三栏的“应交增值税”或“未交增值税”科目;
2、对于小型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可只设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销项税、进项税、已交税金等多栏明细科目;
3、对于有出口退税业务的,以及辅导期的,或者是采用电算化的企业,应同时设“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
4、对于业务复杂的企业,如零售业等,有17%,13%,4%等不同税率的进项税金,销项税金,而且金额少,笔数多,为了方便统计,可将“应交增值税”单独列为一级科目,在二级明细下再按照不同税率设三级明细,以方便统计及报税。

同时还要设置“未交增值税”科目。

三、“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的核算内容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设置的原则,是为了能分别核算各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各明细科目不相互抵销,但在“应交增值税”这一级的科目余额则是各明细相互抵销后的余额。

各明细科目的性质见表1。

表1 “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的性质序号借方科目贷方科目备注
1 进项税
2 已交税金
3 减免税款减免税款专用
4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5 转出未交增值税
6 待抵扣进项税辅导期纳税人专用
7 销项税
8 出口退税出口退税专用
9 进项税额转出
10 转出多交增值税
重点说明以下科目:
1、“已交税金”科目,这科目主要是用来核算当月交当月的增值税用的,实务中如:辅导期要买发票,税务局要求你先把已开出去的发票,按4%先交税款,交纳的税款就应该在已交税金科目反映,期末因这预交的税款是可以用来留抵的,所以期末多交的部分,可通
过“转出多交的增值税”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如果是当月进项税大于当月销项,而形成的“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则不能通过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余额留在“进项税”科目,留下期抵扣;
2、“进项税转出”科目,是用来抵减进项税科目的,主要是针对进项税票已通过验证,而不能抵扣的部分,如购进固定资产(东北地区以外),征税率与出口退税率之差(如征税率17%,退税率13%,则差额4%通过这科目转出);购进货物用于非应税。

3、“减免税款”科目,是用来核算已计提了销项税,而经批准不需交税的,如果没计提销项税,则不在这科目核算;
4、“出口退税”科目,是用来核算出口退税额(外贸企业),免抵退税额(生产企业),由于出口退税实质上是退购进环节的进项税,所以该科目是用来抵减已验证的进项税的;如果不通过该科目核算,则退还你的进项税,账务处理上没有反映,企业仍可以进项税留抵或下期再退,所以是不正确的;
5、“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则是专门用于免抵退税企业的,用来抵减“出口退税”科目的;具体可参考免抵退税的有关内容,在此不再细说。

6、“待抵扣进项税”,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增设“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该明细科目用于核算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取得尚未进行交叉稽核比对的己认证的迸项税额。

当辅导
期一般纳税人取得上述扣税凭证后、应借记“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贷记相关科目;交叉稽核比对无误后,应借记“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专栏,贷记“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

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当月验证的进项税不得抵扣,交叉稽核比对无误后,才转入进项税科目进行抵扣,所以,计算当月的应交税金时不包括“待抵扣进项税”科目。

四、未交增值税科目核算内容
仅设置三栏明细科目,贷方反映本期应交增值税的贷方余额(即本月的应交税金)转入;借方反映本期交纳的上期应交税金,以及上期多交的增值税可留抵的税金。

正如前面所说的情形,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要设置未交增值税科目。

五、正确进行账务处理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根据企业的性质,合理的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科目;
2、其次要严格按明细科目的借贷方向进行账务处理,如:开具的销项税,本期退回重开,正确的处理应是销项税的贷方负数,而不能
做在借方科目中。

进项票退出,则应在进项税的借方负数,而不能用贷方科目;
3、最后不能将各不同性质的明细科目混用,曾看过一企业,在“出口退税”明细科目,借方反映购进的进项税,贷方反映出口退税,以及进项税转出,这样是不正确的;
六、期末如何进行处理
应交增值税科目有点类似“利润分配”科目,“利润分配”科目在利润分配时,是在各明细科目分别反映,但年底要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到“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本科目的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应交增值税”科目也一样,每月的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可不结平,但在年底要结平各明细科目,结转前主要有两种情形:
1、贷方余额:则结转到未交增值税科目,结转后“应交增值税”
科目余额为0,账务处理就按原明细科目的相反方向结转,如结转前“应交增值税”余额为贷方100;见表2。

贷方余额账务处理表
科目借方贷方结账分录
应交增值税 100
进项税金 1000 贷:进项税金1000
已交税金 500 贷:已交税金500
销项税金 1600 借:销项税1600
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转出未交增值税100
2、借方余额:则只留进项税余额到下年抵扣,其他明细结平。

见表3。

借方余额账务处理表
科目借方贷方结账分录
应交增值税 100
进项税金 1000 贷:进项税金900
已交税金 500 贷:已交税金500
销项税金 1400 借:销项税1400
转出未交增值税
由于手工账处理时,往往是仅将“应交增值税”借方或贷方余额结转到下年,所以可不做以上分录,仅将借方或贷方余额结转到下年度就可以了;
对于电算化企业,也可按手工账的方法,仅将“应交增值税”这一级科目的借方或贷方余额结转到下年;但如果直接将期末数结转到下年的期初数,则需做以上分录,才不会把明细科目的余额累计到下年去,否则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的余额会越来越大,造成各明细科目余额失去意义
12.7月31日,企业将“出口退税”和“进项税额转出”明细帐余额转入“进项税额”明细帐的贷方。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下属的三级明细科目结转前的余额分别为:
科目借或贷人民币汇率记帐本位币
进项税额借 719610 8.5 84660
销项税额贷 321300 8.5 37800
出口退税贷 255000 8.5 30000
进项税额转出贷 274125 8.5 32250
按规定,将“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的余额转入“进项税额”明细科目。

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US$30000(¥25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US$32250(¥27412 5)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US$62250(¥52912 5)
结转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余额为借方余额,金额为人民币190485元(719610-529125),折合本位币22410美元。

13.由于“进项税额”的余额¥190485元,小于“销项税额”科目的余额321300元人民币,因此,7月31日,应将“进项税额”科目的余额转入“销项税额”科目。

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US$22410(¥190485)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US$22410(¥190485)
结转后“销项税额”科目的余额在贷方,金额为:
人民币余额=321300-190485=130815(元)、(15390美元)
14.7月31日,国家外汇牌价为1美元=8.6元人民币。

企业应按期末汇率调整记帐本位币金额。

调整额=15390美元-130815÷8.60=178.95(美元)
按规定,将调整额记入财务费用。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US$178.95
贷:财务费用——汇兑收益 US$178.95
15.企业应于次月初缴纳7月份税款。

缴款额为人民币130815元折合记帐本位币15211.05美元。

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US$15211.05(¥130 815)
贷:银行存款 US$15211.05(¥1308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