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的核算教学总结

合集下载

会计干货之应交税费有关会计分录总结

会计干货之应交税费有关会计分录总结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会计实务-应交税费有关会计分录总结
一、应交税费的二级科目
(一)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以上为与收入有关的应交税费明细科目,注意:如果处置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房产,土地增值税对应的借方科目为固定资产清理,如果在处置固定资产就直接计算了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对应的借方科目为固定资产清理。

(二)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应交税费应交车船税
应交税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
应交税费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
应交税费应交保险保障基金
(三)计入其他科目
1、企业所得税
(1)预缴时:。

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解读【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解读【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该科目核 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 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
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整为“税金及附加”项目。 账务处理分类讲解 进项业务会计处理: 【情况一】 所有进项业务,如果购进(建)前,即可明确本业务不属于可抵扣范围 的,如贷款服务、餐饮服务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应借记相关成本 费用或资产科目,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经税务机关认证后,应借记相关成 本费用或资产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科目。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的进项业务,以及一般纳税人发生进项业务小规模 纳税人购买物资、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
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 《规定》指出,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 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 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 科目。应当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允许抵扣 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或“应交税 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 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工程施工”等科目。 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 【未实行“免、抵、退”办法的】 按规定计算的应收出口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出口退税时: 借:银行存款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解读【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会计科目及专栏设置
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增设六个二级科目:“预缴增值 税”、“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简易计税”、“转让金 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取消一个二级科目“增值税 检查调整”。至此,“应交税费”下属与增值税有关的二级明细科目由原 来的五个增加到十个(涂红为新增)。

应交税费科目的核算

应交税费科目的核算

应交税费科目的核算“应交税费”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费。

注意:(1)企业按规定应缴纳的保险保障基金、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通过“应交税费”核算。

企业不需要预计缴纳的税金,如印花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2)本科目应按照“应交税费”的税种进行明细核算,增值税三个二级科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增值税检查调整。

(3)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缴或尚未抵扣的税金。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栏。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二)“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1.核算一般纳税人月终时转入的应缴未缴增值税额(包括一般纳税人按征收率计算的应纳税款),转入多缴的增值税也在本明细科目核算。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或者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2.一般纳税人按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核算某企业转让一台使用过的机器设备(假设已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设备2003年8月购入,原价80万元,现以31.2万元售出。

① 取得转让收入时借:银行存款 312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000(312000÷1.04)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2000(312000÷1.04×4%)②缴税时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2000贷:营业外收入 6000银行存款 60003.企业当月缴纳上月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月末,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的是企业专用税票预缴等多缴的增值税款,贷方余额反映的是期末结转下期应缴的增值税。

详解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三级科目

详解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三级科目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会计分录。

kingtao818711级分类:财务税务被浏览14177次2016.01.05你们好,我公司在7月份只有一张进项票是10537元,税金是1531.02。

7月份没有销项。

8月份的时候,没有进项,只有一张销项是7158元,税金是1040.05。

请问一下我这两个月要怎么样做这税金的分录,急,请指教一下,谢谢!满意答案yaisw_0348采纳率:59%12级 2016.01.06只要在月末时把当月所有进项、进项转出、销项税额全部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科目里,这样就可以体现当月需要缴纳多少增值税了。

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再把上月缴纳的税金也转入未交增值税里,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当月缴纳当月增值税时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详解“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一)在“借方”反映的明细账1、进项税额三级科目“进项税额”核算的内容是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对于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色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2、已交税金三级科目“已交税金”核算企业当月上缴本月增值税额。

3、减免税款三级科目“减免税款”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

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三级科目“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5、转出未交增值税三级科目“转出未交增值税”核算企业月终转出应缴未缴的增值税。

增值税核算分录

增值税核算分录

增值税核算分录增值税核算分录⼀、增值税的科⽬设置及账务处理(⼀)、科⽬设置1、⼩规模纳税⼈的科⽬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规模纳税⼈增值税的科⽬设置:只有⼀个科⽬“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要注意和⼀般纳税⼈的科⽬区别:⼀般纳税⼈后⾯有刮号的,必须选择9个明细中的⼀个填在刮号⾥。

(2)、⼩规模纳税⼈因为不能抵扣,没有进项税,所以在采购阶段没有增值税的核算。

只在销售或视同销售时才核算增值税,才有计税分录。

(3)、⼩规模纳税⼈期末没有专门的增值税结转分录。

⽽⼀般纳税⼈期末是要有结转的,把未交的增值税结转到另外⼀个增值税专门账户。

如果是零申报,就不⽤。

(4)、销售分录(计提分录)借:银⾏存款(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5)、下⽉15号前的上缴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银⾏存款2、⼀般纳税⼈的科⽬设置:(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9个明细)(2)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3)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4)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专⽤于为抵扣过进项的固定资产出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的运⽤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购⼊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1.1企业购⼊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指应纳增值税的加⼯,修理,修配劳务)⽀付的进项税额,⽤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红字登记。

1.2根据国税发[2004]112号⽂件的规定,纳税⼈⽤期末留抵税抵减⽋税时,也是⽤红字冲减进项税。

【例题】某企业2⽉初购买原材料,⽀付不含税价为1000元、增值税额为170元,取得专⽤发票,并通过认证,3⽉15⽇发现10%的材料有问题,现退回销售⽅(已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了相应证明,并在当⽇收到退货款现⾦117元)。

『正确答案』那么该企业2⽉初的分录是:借:原材料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贷:银⾏存款1170 3⽉15⽇的分录借:原材料-100 (1000×1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170×10%)借:库存现⾦1172.“已交税⾦”专栏,核算企业预缴本⽉增值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会计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会计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会计核算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科目设置一般纳税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多栏式)进行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分别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另外一般纳税企业还会设置“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三栏式),在期末时,把应交未交税费转到该科目中。

小规模纳税企业的增值税,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不需要再设置专栏。

2.一般纳税企业购销业务的会计处理【例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额为102万元。

货款已经支付,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存。

该企业当期销售产品收入为1 200万元(不含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货款尚未收到。

假如该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不交纳消费税。

根据上述经济业务,企业应作如下账务处理(该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材料核算,原材料入库分录略):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1)借:材料采购 6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020 000贷:银行存款 7 020 000(2)销项税额=1200×17%=204(万元)借:应收账款 14 04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2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 040 0003.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免税产品的会计处理【例2】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收购农业产品,实际支付的价款为200万元,收购的农业产品已验收入库,款项已经支付。

增值税会计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2016

增值税会计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2016

增值税会计科目设置及账务处理一、增值税会计科目设置一般纳税人在进行增值税核算时,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等明细科目。

(一)“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各会计科目(专栏)核算的内容和要求列示如下:1、“销项税额”专栏,平时核算(年末抵冲时除外,下同)只允许贷方出现数据。

“销项税额”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销项税额,用蓝字在贷方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负数)在贷方登记。

2、“出口退税”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贷方出现数据。

“出口退税”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按规定退回的增值税额。

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在贷方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交已退的增值税款,用红字(负数)在贷方登记。

3、“进项税额转出”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贷方出现数据。

“进项税额外转出”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4、“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贷方出现数据。

“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记录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转出当月多交的增值税额。

5、“进项税额”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

“进项税额”记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而支付或负担的、准予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实务操作中应是反映已经在税局认证通过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一般用蓝字登记,涉及退回业务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6、“已交税金”专栏,平时核算只允许借方出现数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科目设置及年末结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科目设置及年末结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科目设置及年末结转在所得税审核、年度审计时,发现不少人对一般纳税人的应交增值税理解不恰当,科目使用不正确,期末如何处理不明确等;这些人既有企业会计人员,也有不少事务所的从业人员;企业会计制度对“应交增值税科目”做了详细的标准,但对于各种类型企业如何设置科目,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笔者根据实务经验,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归纳总结。

一、为什么要设置“应交增值税”及“未交增值税”两个科目主要从税收方面探寻原因,首先上期的进项税可留到下期进行抵扣,即当月有借方余额,可留抵;其次上期的销项税,则不能用下期的进项税抵扣,即当月有贷方余额,要先交税;为了能够明确区分企业欠交增值税税款和留抵增值税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增值税,所以,要分别设置应交增值税及未交增值税科目。

企业往往在下月10日前申报上月的增值税,一般来说,“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反映待抵扣增值税,或者是0;“未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或者贷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假设为借方余额则反映多交的增值税,或者是0。

二、根据各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以及规模大小,合理的设置增值税科目1、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只设三栏的“应交增值税”或“未交增值税”科目;2、对于小型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可只设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销项税、进项税、已交税金等多栏明细科目;3、对于有出口退税业务的,以及辅导期的,或者是采用电算化的企业,应同时设“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4、对于业务复杂的企业,如零售业等,有17%,13%,4%等不同税率的进项税金,销项税金,而且金额少,笔数多,为了方便统计,可将“应交增值税”单独列为一级科目,在二级明细下再按照不同税率设三级明细,以方便统计及报税。

同时还要设置“未交增值税”科目。

三、“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的核算内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设置的原则,是为了能分别核算各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各明细科目不相互抵销,但在“应交增值税”这一级的科目余额则是各明细相互抵销后的余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的核算本文具体阐述了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的账簿设置及具体用法,重点介绍了视同销售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转出以及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核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我国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加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是所有会计科目中反映信息量最大的科目之一,用法最复杂。

目前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不清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的运用,也有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把“未交增值税”作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下属科目。

为让有关会计人员正确地使用这些科目,笔者在此就增值税有关各明细科目的使用作一介绍。

由于小规模纳税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不设置明细账,本文所指的均为一般纳税人的会计核算。

为了核算企业应交增值税的发生、抵扣、进项税额转出、计提、交纳、退还等情况,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

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贷方设置分析项目,在借方分析栏内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和“转出未交增值税”项目;在贷方分析栏内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项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有两种设置办法:一是多栏式设置,二是设9个三级明细科目。

两种办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期末结转工作量的不同,由于第二种办法期末结转工作量大,所以本文只介绍第一种。

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费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账,将多缴税金从“应交增值税”的借方余额中分离出来,解决了多缴税额和未抵扣进项税额混为一谈的问题,使增值税的多缴、未缴、应纳、欠税、留抵等项目一目了然,为申报表的正确编制提供了条件。

“进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已交税金”专栏记录企业已交纳的增值税额。

企业已交纳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多交的增值税额用红字登记。

“销项税额”专栏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销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出口退税”专栏记录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

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交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

“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

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还需设“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分别记录一般纳税企业月终转出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科目的账户结构如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账户结构如下:“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账户结构如下:由于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一般核算司空见惯,故不再赘述。

(一)视同销售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核算所谓视同销售指的是税法上规定的8种行为,虽然没有取得销售收入,但应视同销售应税行为,征收增值税。

这些情形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

为了便于税源的控制,防止税款流失,保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连续,平衡自制货物与外购货物的税收负担,所以,规定对上述行为征税。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其与该项货物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则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

[例1]甲企业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一批,该产品成本为200000元,计税价格(公允价值)为300000元;另领用上月购进的原材料一批(已抵扣进项税额),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20000。

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前者属于视同销售,企业可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在建工程 351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贷:库存商品 200000后者属于进项税额转出,企业可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在建工程140400贷:原材料1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400(二)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核算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等科目。

其会计处理如下。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2.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月末根据《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如下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根据免抵税申报汇总表计算出本月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应退税款和免抵税额时,分别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科目。

[例2]某公司当月根据免抵税申报汇总表计算得出本月不予免抵退税额为1200元,应退税额为33000元,免抵税额为11200元,会计处理分别如下:1.借:主营业务成本12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2002.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33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30003.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12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11200(三)月份终了的会计核算1.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这样“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不出现贷方余额,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月份终了,企业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即: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四)缴纳税金的会计核算1.当月缴纳本月实现的增值税(例如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款)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

2.当月上交上月或以前月份实现的增值税时,如常见的申报期申报纳税、补缴以前月份欠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记“银行存款”。

(一)改变明细科目设置,取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的“转出多交增镇税”和“已交税金”专栏为分别反映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欠交增值税税款和待抵扣增值税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增值税,根据有关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同时,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月终时转入的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

这一规定虽然有利于准确核算和反映企业欠交增值税和待抵扣增值税情况,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能直观反映企业本月(全年)应交的增值税;二是不能直观反映企业已交的增值税额,而必须通过“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的“已交税金”专栏和“未交增值税”明细账中已交数相加;三是核算较为复杂,如计算“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时,必须先计算企业的本月应交数,然后再与“已交税金”专栏进行比较,以其差额确定转出数额。

如何做到既准确反映企业的待抵扣增值税和欠交增值税情况,又简单、直观地反映企业应交的增值税和已交增值税呢?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取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的“转出多交增值税”和“已交税金”专栏。

具体操作是:月份终了,企业本月应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并在“未交增值税”明细账摘要栏中注明上交税款的所属时间。

这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未抵扣的增值税税款,“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贷方发生数直观反映企业应交的增值税,借方发生数反映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交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二)报表列示《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中要求编制“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作为资产负债表的附表,税法要求编制“增值税纳税申请表”,两张报表的编报都是为了反映增值税纳税活动的信息。

但均未反映不得抵扣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部分,尤其是未详细列示未按规定取得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未按规定保管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和销售方开具的专用发票不符合而不允许抵扣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

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中未反映价外费用和视同销售的销项税额。

这种报表结构不便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进行监督,也不便于有关方面了解企业的财务活动。

因此应在相关报表中增加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详细列报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