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
农业标准化绿色食品的标准

农业标准化绿色食品的标准农业标准化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生产,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转基因技术,保证产品的安全、健康、营养、环保等特性,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生态环境无污染。
首先,农业标准化绿色食品的标准主要包括生产标准、加工标准和质量标准。
在生产标准方面,要求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生长调节剂,采取有机栽培、生态种植等方式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的原生态性。
在加工标准方面,要求在产品加工过程中不得添加任何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保持产品的天然纯净。
在质量标准方面,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其次,农业标准化绿色食品的标准还包括生产环境标准、生产管理标准和产品追溯标准。
生产环境标准要求生产基地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环境保护标准,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无污染。
生产管理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产品追溯标准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产品追溯体系,能够对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全程追溯,确保产品的可溯源性和安全性。
此外,农业标准化绿色食品的标准还包括产品标识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和监督管理标准。
产品标识标准要求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注绿色食品认证标志,确保消费者能够辨别绿色食品。
市场准入标准要求绿色食品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市场准入标准,才能够进入市场销售。
监督管理标准要求相关部门对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农业标准化绿色食品的标准是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才能够生产出安全、健康、营养、环保的绿色食品,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生产企业能够加强标准化管理,共同推动农业标准化绿色食品的发展,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享用到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
nyt 标准

NY/T是农业部推荐标准,如不带T字母,则为强制性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NY/T),是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绿色食品的名词解释

绿色食品的名词解释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食品这个概念也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那么,什么是绿色食品呢?绿色食品指的是无公害、无污染、无添加、高品质的食品。
它们是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绿色环保标准和科学种植、养殖技术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
一、生产标准及检测绿色食品不只是简单地说无污染、无添加,它们遵循一系列的生产标准和监测体系,以确保无害无毒的品质。
这些标准包括:1. 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的生产需要符合农药残留、重金属、放射性同位素以及微生物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以保证产品完全无害。
2. 无添加标准:绿色食品通常不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物,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无添加的规定,杜绝了添加剂对消费者健康的潜在危害。
3. 高品质标准:绿色食品的生产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优异,包括色泽、香味、口感等多个方面,并且要求采用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确保产品的优质。
为了验证绿色食品是否符合以上标准,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这些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营养成分等多个方面的检测,以确保产品所宣称的特点符合实际。
二、绿色食品的价值绿色食品由于其高品质和环保的特点,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绿色食品通过无害无毒的质量保证,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绿色食品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其次,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符合环保的原则,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采用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垂直农业等方法,减少了对土壤、水资源和空气的污染,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了力量。
最后,绿色食品的推广和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机会。
农民通过遵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高质量的绿色产品,不仅能够获得更好的市场价值,也能够获得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绿色食品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青睐。
中国的绿色食品出口市场逐渐扩大,为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绿色食品的两个标准

绿色食品的两个标准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食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的食品。
为了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
其中,绿色食品的两个主要标准是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
首先,有机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转基因技术,同时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损害。
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求严格,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有机食品认证标准。
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农民采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保证食品的纯天然和绿色健康。
其次,无公害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相关法
律法规,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不违反国家有关环保和食品安全的规定。
无公害食品的生产要求严格,必须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证和检测,确保食品符合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
绿色食品的两个标准都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都要求农民遵守科学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同时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该选择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这不仅有利于自己的健康,也是对环境和农民的一种支持和保护。
总之,绿色食品的两个标准——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都是为了保护环境和
人体健康,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严格按照这两个标准生产食品,才能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农民和生产者加入到绿色食品的生产中来,共同为建设绿色、健康的社会做出贡献。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常量天平、(37±2)℃恒温装置。
20
第五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二、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快速检测技术 (一)速测卡法的应用
4.检测步骤 (1)整体测定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蔬菜样品,擦去表面泥土,剪成1cm 左右见方的碎片。 ·称取5g样品于带盖瓶中,加入10mL缓冲溶液,震摇50 次,静置2min以上。
2.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作 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 况来表示食品中有无粪便污染。
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
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也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肠道致病菌污
染的可能性,是否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
18
第五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12
13
第五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一、绿色食品的产品标准 (五)微生物学要求 1.菌落和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 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 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 情况下,经37℃培养48h后,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 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第五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内容提要】 一、绿色食品的产品标准 二、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快速检测技术 (一)速测卡法的应用 (二)农药残毒的快速检测
酶抑制率分光光度法
1
第五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初级农产品 标准
感官要求
绿色食品 产品标准
理化要求
加工产品 标准
生物学要求
2
绿色食品 产品标准
9
第五节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一、绿色食品的产品标准 (四)卫生要求 包括不应有的成分指标,如汞、铬、砷、铅、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控制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核心。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包括两部分: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
1、生产资料使用准则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对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物质投入的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它包括农药、肥料、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准则。
⑴、生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绿色食品生产应从作物-病虫草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准则中的农药被禁止使用的原因有如下几种:①高毒、剧毒,使用不安全;②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③各种慢性毒性作用,如迟发性神经毒性;④二次中毒或二次药害,如氟乙酰胺的二次中毒现象;⑤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⑥含特殊杂质,如三氯杀螨醇中含有DDT;⑦代谢产物有特殊作用,如代森类代谢产物为致癌物ETU(乙撑硫脲);⑧对植物不安全、药害;⑨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有害。
对允许限量使用的农药除严格规定品种外,对使用量和使用时间作了详细的规定。
对安全间隔期(种植业中最后一次用药距收获的时间,在养殖业中最后一次用药距屠宰、捕捞的时间称休药期。
)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为避免同种农药在作物体内的累积和害虫的抗药性,准则中还规定在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每种允许使用的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产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确保环境和食品不受污染。
⑵、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绿色食品生产使用的肥料必须是:一是保护和促进使用对象的生长及崐其品质的提高;二是不造成使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三是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
规定农家肥是绿色食品的主要养分来源。
准则中规定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有七大类26种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除可使用Cu、Fe、Mn、Zn、B、Mo等微量元素及硫酸钾、锻烧磷酸盐外,不使用其它化学合成肥料,完全和国际接轨。
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是什么

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是什么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友好,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食品。
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产标准。
1. 绿色农业标准。
绿色农业标准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和方法,减少对土壤、水、空气和生物多样性的污染和破坏,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产品的绿色生产。
绿色农业标准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农药残留标准、兽药残留标准等内容。
2. 绿色畜牧标准。
绿色畜牧标准是指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生态畜牧技术和方法,减少畜禽粪便对土壤、水、空气的污染,保护和改善畜牧生态环境,促进畜产品的绿色生产。
绿色畜牧标准包括畜禽养殖环境质量标准、饲料添加剂使用标准、畜产品质量标准等内容。
二、加工标准。
1. 绿色食品加工标准。
绿色食品加工标准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采用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和方法,减少对食品原料的污染和损害,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天然特性,促进食品的绿色加工。
绿色食品加工标准包括食品加工生产环境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等内容。
三、流通标准。
1. 绿色食品流通标准。
绿色食品流通标准是指在食品流通过程中,采用绿色食品流通技术和方法,减少对食品的污染和损害,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促进食品的绿色流通。
绿色食品流通标准包括食品包装标准、运输储存标准、食品检测标准等内容。
四、消费标准。
1. 绿色食品消费标准。
绿色食品消费标准是指在食品消费过程中,采用绿色食品消费技术和方法,减少对食品的浪费和损害,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特性,促进食品的绿色消费。
绿色食品消费标准包括食品安全标准、食品营养标准、食品健康标准等内容。
总的来说,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是以保护环境、促进健康为宗旨,通过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共同关注绿色食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推动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
绿色农产品执行标准

绿色农产品执行标准绿色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不添加激素、抗生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的农产品。
为了保障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绿色农产品执行标准,以规范生产、加工、流通和认证管理,保障绿色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一、生产环境标准。
1. 农田选择,绿色农产品生产应选择远离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排放源和化工厂、垃圾场等对环境有害的区域,周围环境应清洁整洁。
2. 土壤环境,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域的土壤pH值应适宜,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不得使用含有重金属超标的土壤进行生产。
3. 水源环境,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域的水源应清洁,不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生产管理标准。
1. 种子选用,应选用无化学处理的优质种子,不得使用转基因种子。
2. 施肥施药,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施肥应采用有机肥料,施药应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或微生物制剂。
3.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等绿色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4. 农药残留检测,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测,确保产品不含有害物质残留。
三、产品加工标准。
1. 加工设施,加工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加工设备应定期清洁消毒,确保产品卫生安全。
2. 加工工艺,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化学添加剂,保持产品的天然原味和营养成分。
3. 包装标识,产品包装应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信息等必要信息,确保产品追溯和消费者知情权。
四、流通销售标准。
1. 产品质量检验,对绿色农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认证要求。
2. 运输储存,产品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与化学物质接触,保持产品的原有品质。
3. 销售管理,销售环节应明码标价,不得虚假宣传,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五、认证管理标准。
1. 认证机构,绿色农产品认证机构应具备相关资质,对生产企业进行认真审核和抽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控制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核心。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包括两部分: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
1、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对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物质投入的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它包括农药、肥料、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准则。
⑴、生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生产应从作物-病虫草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准则中的农药被禁止使用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①高毒、剧毒,使用不安全;
②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
③各种慢性毒性作用,如迟发性神经毒性;
④二次中毒或二次药害,如氟乙酰胺的二次中毒现象;
⑤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⑥含特殊杂质,如三氯杀螨醇中含有DDT;
⑦代谢产物有特殊作用,如代森类代谢产物为致癌物ETU(乙撑硫脲);
⑧对植物不安全、药害;
⑨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有害。
对允许限量使用的农药除严格规定品种外,对使用量和使用时间作了详细的规定。
对安全间隔期(种植业中最后一次用药距收获的时间,在养殖业中最后一次用药距屠宰、捕捞的时间称休药期。
)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为避免同种农药在作物体内的累积和害虫的抗药性,准则中还规定在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每种允许使用的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产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确保环境和食品不受污染。
⑵、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生产使用的肥料必须是:一是保护和促进使用对象的生长及崐其品质的提高;二是不造成使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三是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
规定农家肥是绿色食品的主要养分来源。
准则中规定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有七大类26种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除可使用Cu、Fe、Mn、Zn、B、Mo等微量元素及硫酸钾、锻烧磷酸盐外,不使用其它化学合成肥料,完全和国际接轨。
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则允许限量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仍禁止使用硝态氮肥),以对环境和作物(营养、味道、品质、和植物抗性)不产生不良后果的方法使用。
⑶、生产绿色食品的其它生产资料及使用原则
生产绿色食品的其它主要生产资料还有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它们的正确合理使用与否,直接影响到绿色食品畜禽产品、水产品、加工品的质量。
如兽药残留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为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订了《生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水产养殖用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对这些生产资料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剂量、最高残留量和最后一次休药期天数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
2、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是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在一个物种上的细化和落实。
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四个方面。
⑴、种植业生产操作规程
种植业的生产操作规程系指农作物的整地播种、施肥、浇水、喷药及收获等五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规定。
其主要内容是:
①植保方面,农药的使用在种类、剂量、时间和残留量方面都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
②作物栽培方面,肥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有机肥的施用量必须达到保持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程度;
③品种选育方面,选育尽可能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并对病虫草害有较强的抵抗力的高品质优良品种;
④在耕作制度方面,尽可能采用生态学原理,保持特种的多样性,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
⑵、畜牧业生产操作规程
畜牧业的生产操作规程系指在畜禽选种、饲养、防治疫病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规定。
其主要内容是:
①选择饲养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②主要饲料原料应来源于无公害区域内的草场、农区、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和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的副产品;
③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崐,畜禽房舍消毒用药及畜禽疾病防治用药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
④采用生态防病及其它无公害技术。
⑶、水产养殖业生产操作规程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其主要内容是:
①养殖用水必须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水质标准;
②选择饲养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③鲜活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的原料应来源于无公害生产区域;
④人工配合饲料的添加剂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⑤疾病防治用药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水产养殖用药使用准则》;
⑥采用生态防病及其它无公害技术。
⑷、食品加工业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其主要内容是:
①加工区环境卫生必须达到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②加工用水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加工用水标准;
③加工原料主要来源于绿色食品产地;
④加工所用设备及产品包装材料的选用必须具备安全无污染条件;
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目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正委托国内权威机构,按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西南、华南七个地理区分别制定,其中华北地区已有19个物种的生产操作规程制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