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 苹果生产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无公害苹果技术操作规程

1.无公害苹果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苹果技术操作规程为了确保苹果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根据国家NY/T441-2013 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要求,特制定以下生产操作规程:一、园址的选择(一)园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山坡或平地上。

地块周围无任何畜牧场和化工厂,空气清新;灌溉用水充足,水质清洁卫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无任何有毒有害重金属残留,周边生产环境良好,交通方便,无任何工农业污染。

(二)建园:果园的建立按事先规划好的设计进行。

1. 种植区采用:1公顷为一小区,6小区为一作业单位,3个作业单位组成了种植区,便于管理;2. 道路系统设为:一条主路贯穿全园,生产路是园内小区的界线,直通主路,便于运输;3. 灌排系统选用:灌水与排水管道兼用,做到灌水有水源,排水有出处,便于作业;4. 生态系统采取:绕园栽植了宽10米,长4000米的防护林,并在林下建造配套禽舍,进行禽畜散养,便于增收。

二、果树栽植(一)良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病、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耐贮运的XX苹果品种。

该品种具有(特点……例如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强,果形好,果个大,色泽鲜红光亮,肉质细腻,香味浓郁,富含糖、Vc等多种微量元素,口感好,市场销量高)。

(二)果树栽植,采取“密株不密行”的栽植摸式,株距3米,行距4米,每公顷栽植820株左右。

秋季挖穴,来年春季定植。

穴深0.8米,长、宽各1米。

以腐熟好的农家肥做底肥,浇足水,填足土,并以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以4:1的比例配置。

定植后,覆盖地膜,增温保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三)定植管理,苗木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指定专人逐棵松土并扶正倒苗、歪苗。

发芽前,在距地面1米左右给苗木进行剪截定干。

当新梢长到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株50克尿素,以后每隔20天追施一次。

按时浇水除草,及时防止病虫害,以保证树苗的健壮生长。

三、土肥水管理1、土管理:在秋季全园釆取扩穴深翻,改良土壤。

深翻时,必须与施有机肥、土壤熟化相结合,有机肥与土壤掺匀后,施入40厘米土层范围内;回填时,必须把熟化的表土填在穴的底层,而底土覆在上层。

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

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

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是一种以环保、无公害的方式种植苹果的技术。

该技术以自然、生态友好的方式增加土壤肥力,降低使用农药、化肥的量,最终获得高质量的苹果。

该技术涉及的方面包括选址,土地准备,育苗,管理疾病及虫害,果实质量管理。

一、选址绿色无公害苹果园应该位于自然环境良好、污染底部的地方。

选择高海拔地区或者在河谷或山谷中的位置较佳。

同时,水资源也是关键。

需要有足够的水源以满足苹果园的灌溉和消耗。

二、土地准备苹果园的土地应经过优化处理,地力更高。

初级处理过程包括清除草木,深耕松土,平整土地。

最终处理过程包括添加或混合有机物、肥料或其他土壤改良材料来增加土壤质量,从而使土壤肥沃并能满足苹果的需要。

三、育苗育苗是绿色无公害苹果栽培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选择优质的苹果种子,优先选择有机种植、无公害种植专用苹果种子。

苹果苗在苗床上长时间生长,要确保苗床温度、湿度和通风。

四、管理疾病及虫害在处理和选择病害和虫害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杀虫剂和农药。

在绿色无公害的苹果栽培技术中,使用生物防治措施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应监测果树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果树健康的病害和虫害,加强疾病防治,保障果实的健康品质。

五、果实质量管理苹果的质量管理涉及到增加个体果实的质量和果树整体产量的质量。

在绿色无公害的苹果栽培技术中,这包括根据树龄的大小、气候和野生植被的变化,及时控制和调整产量,使得苹果有足够的光照、空气流通和水分供应,从而保证苹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六、总结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可以通过光、空气、水、土、种植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控制来实现,该技术不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苹果,而且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可能有害的物质的暴露。

只要合理运用该技术,相信未来的苹果园将更加洁净、安全并且富有生机。

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

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

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
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果农开始采用绿色无公害的生产技术。

苹果作为大众喜爱的水果之一,其生产过程也需要考虑环保与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

一、选种和育苗技术
选种是生产的第一步,选用高品质、抗旱、抗病、抗虫、产量高的苹果品种,推广耐恶劣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品种。

育苗时应采用人工授粉,以确保育苗的质量。

同时应选用有机肥和天然复合肥进行施肥,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激素。

二、土壤改良技术
土壤改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采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

同时,要根据土壤性质和果树不同的生育阶段,合理施用化肥和增量肥料。

三、果树栽培技术
果树栽培技术包括种植、修剪、病虫害防治、药剂使用等多个方面,采用绿色无公害的技术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又不会降低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采用生物防治代替化学药剂,使用综合治理方式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适时进行修剪,促进果树的生长。

四、果实采摘和保存技术
果实采摘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避免损伤果实的表皮。

采摘后要立即进行类别分拣和初步检查,并将检查无误的果实加工成产品。

为了保存果实的质量和延长贮藏期,可以采用低温储藏和真空保鲜等技术。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一、使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东港区绿色苹果的生产。

二、园地选择1、产地选择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不(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域,并远离城市、公路、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要道,以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

基地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

土层深厚,活土层在60cm以上。

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

土壤PH值在6.0-7.5,总盐量在0.3%以下的轻壤或沙壤地,地力中等以上,不内涝、不高燥,并且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2、产地环境空气质量要求绿色食品苹果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82要求。

产地周围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

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GB3838-2002要求,生产用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要求。

PH值在5.5-8.5之间,灌溉用水或上游水没有对产地构成污染威胁的污染源。

4、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要求。

土壤背景值正常,产地无重金属矿山,土壤中无超标农药残留。

5、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8-14℃,绝对低温不低于-25℃。

1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0℃。

年降雨量300-800mm。

三、栽植技术按NY/T441-2001的5.1-5.6执行,即先整地,按行株距挖深宽0.8-1.0米的栽植穴,沟穴低填厚30cm左右的作物秸秆。

挖出的表土与足量有机肥、磷肥、钾肥混匀,回填沟中。

待填至低于地面20cm后,灌水浇透,使土沉实,然后覆上一层表土保墒。

栽植时,在栽植穴内按株距挖深宽30cm的栽植穴。

将苗木放人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纵横成行,边填土边提苗、踏实。

填土完毕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米的树盘,立即灌水,浇透后覆盖地膜保墒。

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进行。

栽植深度,实生砧苗木的接口略高于地面;营养系矮化、半矮化中间砧苗木约有二分之一长度的中间砧埋于地下;营养系矮化、半矮化自根砧苗木的接口应高出地面l0cm以上,春栽苗栽植后立即定干,定干后,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剪口。

渤海湾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2018年发布实施】

渤海湾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2018年发布实施】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017-2018渤海湾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2018-04-03发布2018-04-03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前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山东省果树所、天津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纪祥龙、张宪、冯世勇、魏树伟、孟浩、裴宗飞、张凤媛。

渤海湾地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土壤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果实采收、生产废弃物处理、贮存与包装和档案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南部及西部、胶东半岛和泰沂山区的绿色食品苹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质量环境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产地环境选择远离污染源、生态环境优良、灌溉水源充足的园地。

大气、灌溉水和土壤的质量均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品种选择4.1选择原则优先选择适合渤海湾地区生长的适应性、抗逆性强的品种。

4.2选择品种推荐品种:珊夏、嘎啦、美国8号、王林、金帅、红将军等早、中熟品种,以及烟富3、烟富10、龙富等晚熟品种。

4.3砧木按照“适地适砧”的原则,做到品种、砧木、环境的统一,以海棠果、西府海棠、三叶海棠、小海棠等为主。

4.4栽植挖长条沟,沟宽、深为0.8m×0.8m,按照每亩5000kg腐熟有机肥做底肥,将有机肥与挖出的表土混合回填坑底,回填土时先填表土,再填底距地表层生土,填至30cm~40cm左右,然后灌水待其下沉后再栽树。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技术规程
03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的基本要求
远离污染源,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或污染程度轻、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
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灌溉方便,气候条件适宜,远离交通要择
选择适应性强、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01
02
03
04
05
06
02
术语和定义
绿色食品
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
指由农业部制定并发布的一系列与绿色食品相关的生产和质量标准,包括但不限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等。
07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的应急处理措施
自然灾害应对措施
干旱
在干旱时期,应加强果树灌溉,保证水分充足,以维持果树正常生长。同时,要采取覆盖保墒措施,减少水分蒸发。
03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但需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病虫害暴发应对措施
01
生产记录
记录要求
质量检测记录
肥料和农药使用记录
环境监测记录
06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的认证和标识
认证程序
申请材料需经过初审,确保申请者符合基本要求。
通过初审后,需进行现场检查,核实申请人的实际运营情况。
所有环节都通过后,才能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现场检查合格后,需进行产品抽检,确保生产出的苹果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病虫害监测
定期对果园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

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

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强,绿色无公害苹果成为了消费者们的首选。

绿色无公害苹果的生产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保证苹果的品质和口感,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民健康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包括种植技术、病虫防治技术、施肥技术和采摘技术等。

一、种植技术1.选择适宜的地块: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苹果种植,确保苹果树的正常生长。

2.选用病虫抗性强的品种:选择病虫抗性好的苹果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农药的使用。

3.合理密植:适当调整苹果树的行株距和株树距,使果树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便于日后的管理和施肥。

4.科学修剪:进行苹果树的修剪,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二、病虫防治技术1.生物防治:培育有益昆虫,如天敌和寄生虫,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

3.合理施药: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农药使用指南,合理施用农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4.定期检查:定期巡查果园,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施肥技术1.土壤改良:根据土壤的类型和性质,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苹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2.有机肥的使用:合理使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3.营养平衡:按照苹果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营养平衡的施肥,确保苹果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4.叶面喷施肥料:通过叶面喷施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同时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四、采摘技术1.适时采摘:根据苹果的成熟度和品质要求,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摘,避免采摘过早或过晚,影响苹果的品质。

2.采用储存技术:采用适当的储存技术,延长苹果的保鲜期,提高苹果的市场价值。

3.注意采摘方式:采用轻柔的方式进行采摘,避免苹果受损和磕伤,保持苹果的完整性。

4.做好采后处理:采摘后,及时进行去除杂质、清洗和消毒处理,确保苹果的卫生安全。

结论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是保证苹果品质和安全的关键。

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

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

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一、种植技术为了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苹果,首先需要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

选择种植地的土壤要求肥沃、排水良好,同时要进行土壤消毒,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

在种植苹果树时,要选择优质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品种,减少对农药的使用。

采用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技术,避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二、病虫害防治技术绿色无公害苹果的关键在于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通过合理的病虫害监测技术,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做出科学的防治决策。

利用天敌放蛛等自然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

采用异地输粉或人工授粉技术,避免农药对蜜蜂等传粉昆虫的伤害。

同时加强采摘后的果园卫生管理,避免果园内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三、果品贮藏和加工技术在果品贮藏和加工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化学农药和化学添加剂的使用。

采用温湿度控制和气调贮藏技术,延长果品的保存期限。

果品加工时要避免使用二氧化硫等化学添加剂,采用物理或生物技术进行果品保鲜和加工。

同时加强对加工生产场所的卫生管理,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四、生产环境治理技术生产环境的良好是绿色无公害苹果的基础。

要进行土地的整治和植被的恢复,避免化肥和农药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避免化学肥料和农药流失进入水体。

加强果品生产区的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促进农作物种植与畜禽养殖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五、标准化管理和认证绿色无公害苹果的生产技术需要有相应的标准和认证体系。

建立完善的果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同时加强对绿色无公害苹果生产企业的认证和监管,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

通过认证和标准化管理,保障绿色无公害苹果的质量和安全。

绿色无公害苹果综合生产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

只有做到从种植到加工的全程无公害,才能真正生产出优质的绿色苹果,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

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应加强合作,加大绿色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推广和示范,促进该技术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国苹果生产的质量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操作规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A级绿色食品苹果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苗木和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贮运等技术要求。

二、要求(一)产地条件1、环境条件。

环境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规定要求。

2、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7.5℃~14.0℃,1月份平均气温不低于-10℃,生长季平均气温12.0℃~18.0℃。

年降雨量500毫米~800毫米。

年日照在2200小时~2800小时。

3、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

pH5.5~pH7.5。

含盐量在0.13%以下。

4、轮作。

前茬为苹果、梨树地,不宜继续栽植苹果,如需再植,要改种其他作物4~5年后方可。

(二)品种选择1、品种组成。

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优良品种,一般以晚熟和中晚熟优良品种为主,主栽品种应占70%~80%,辅栽品种应是主栽品种的良好授粉树。

授粉品种作为辅栽品种一般占总株树的20%左右,授粉效果好的,可减为10%。

在大城市和大工矿区附近,少量栽培早、中熟品种。

2、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注意选择抗病虫害、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的砧木和品种。

3、品种配置上注意授粉品种的选择。

(三)苗木和定植1、苗木(1)苗木要求按农业行业441—2001标准中的规定执行。

(2)尽量采用无病毒苗、矮化砧或矮化中间砧苗、带分枝苗。

乔砧宜采用八棱海棠等砧木。

2、定植(1)定植密度。

生产中应根据立地条件,砧穗组合与栽植密度等,确定适宜的栽植方式。

新建果园土壤是平泊地的,提倡实行高畦栽培,以集中地表土壤和减轻根系受涝程度。

乔化砧园株行距4米~5米×6米~8米,畦宽2米,高20~30厘米;矮化和半矮化砧园株行距1.5米~4米×3米~5米。

(2)授粉树配置。

以行为单位配置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稀植时为1~3:1;密植时可增至4:1。

以株为单位,最低比例为8:1,即每3行8株主栽品种的中心定植1株授粉树,最好选用专用授粉品种。

有1个三倍体品种时,必须选择2个能相互授粉的二倍体品种作为授粉树或配置一个专用授粉品种。

(3)定植坑长、宽、深度为0.8米~1.0米;株距小时可挖长沟,宽、深同前。

取土时将表土与底土分别堆放。

(4)栽前将苗木根部浸泡水中充分吸水后取出苗木,对直径0.2厘米以上粗根轻截。

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沾泥浆后栽植。

(5)定植前每株施腐熟有机肥50公斤,磷酸二铵0.5公斤~1公斤,将有机肥、化肥与挖出表土混合,回填坑(沟)底,填至距地表25厘米左右后,踩实或先灌水待其下沉后栽树,栽后及时灌水。

(6)定植时间。

春栽或秋栽。

春栽自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栽植灌水后,在树干基部培小土堆,5、6月待成活稳定后,将小土堆撤平;秋栽自落叶至土壤封冻前,在冬季严寒、春季风大地区,栽后须将树干卧倒培土,土厚距树干不少于10厘米,春天发芽前撤土立直树干。

一般宜春栽。

(7)栽植深度。

以苗木在苗圃时覆土深度为准。

矮化中间砧苗木,将中间砧埋1/2~1/3为宜。

(四)土肥水管理1、土壤管理(1)深翻改土。

定植后逐年将定植坑外进行深翻改良,以秋季为好,其他季节也可进行。

深翻方法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扩穴深翻为在定植穴(沟)外挖环状或平行沟,沟宽80厘米,深60厘米左右。

全园深翻为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厘米~40厘米。

土壤回填时混以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切接触。

(2)行间生草或间作。

幼树期行间人工种植鼠茅草、三叶草、黑麦草等,或自然生草,草高30厘米~40厘米时,人工或机械刈割,留茬高度保持8厘米~10厘米,1年刈割3~4次,将草覆盖树盘,4~5年耕翻一次,更新生草。

间作宜种豆科等矮秆作物,切忌种植高秆作物和秋季需大肥大水作物,如玉米、白菜等。

(3)盛果期采取行间生草,株间覆盖或生草。

(4)秋季耕翻一次,近树干耕深10厘米,远处20厘米,生草处不耕翻。

(5)坡地苹果园,应修筑水平梯田、等高撩壕、鱼鳞坑等水土保持工程,防止水土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

2、施肥(1)施肥原则。

肥料使用必须满足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使足够数量的有机物质返回土壤,应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要求。

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

所有有机或无机(矿质)肥料,尤其是富含氮的肥料应对环境和作物(营养、味道、品种和植物抗性)不产生不良后果方可使用。

(2)基肥。

基肥以秋季为宜,在落叶前一个半月施入,秋季未施的也可春季萌芽前施入。

幼树和初结果期树,每株施20公斤~30公斤腐熟有机肥,混加磷酸二铵0.2公斤。

采用环状或沟状施肥,沟深50厘米,宽30厘米~40厘米,将土与有机肥混合施入。

盛果期树施肥量依产量而定。

每亩产1000公斤果左右时,每100公斤果需100公斤腐熟有机肥;亩产2000公斤果以上时,每100公斤果需150公斤~200公斤腐熟有机肥。

同时每100公斤腐熟有机肥中加入磷酸二铵1公斤、尿素0.5公斤、硫酸钾1公斤,以环状或放射状沟施为主,环状施肥位置应在树冠边缘垂直投影下,沟深40厘米~50厘米,宽40厘米。

放射状为树冠下由内向外沿4个不同方向挖4条放射状沟,沟形状为内深、宽约20厘米,外围深、宽约50厘米。

当树冠下普遍经过深施基肥后,可改为撒施翻耕。

(3)追肥。

幼树和初结果期树,萌芽前后或新梢迅速生长期,每株树施0.2公斤尿素,追肥时间不得晚于6月中旬。

盛果期树,开花前后,每100公斤果追尿素1.0~1.5公斤,沿树冠边缘挖10厘米深环状沟施入,覆土。

花芽分化前(6月上旬)按1:3(钙镁磷肥或磷矿粉1公斤,厩肥3公斤)的比例拌匀腐熟,每100公斤果追肥10公斤,挖穴30厘米深施入。

果实迅速生长期,每100公斤果,追施0.8公斤~1.0公斤硫酸钾,施肥方法同尿素。

采前30天内禁止追肥。

(4)根外追肥。

盛花期用0.2%硼砂喷洒花朵。

其它根外追肥进行2~3次,花芽分化前以0.3%尿素为主,其后以0.4%磷钾肥为主。

采前20天内禁止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一般与喷洒农药相结合。

苹果叶面喷肥时期、种类、浓度及作用参见下表。

(5)有条件的产区,应根据土壤和叶分析结果进行营养诊断施肥。

3、灌水和排水(1)根据降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灌水。

萌芽前后至新梢和幼果迅速生长期,当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60%时,不灌溉。

低于60%时,灌水1~2次,每次灌水渗透深度应达0.5米~0.8米。

落叶至土壤封冻前灌透冻水。

花期、花芽分化前、果实成熟前应适当控制灌水。

除雨季外,一般土壤施肥后需灌水。

(2)在建园时,要做好排水系统设施,及时排水。

雨季前要疏通苹果园内外排水沟,保证苹果园内50厘米以上土层雨后积水不超过24小时。

(五)整形修剪1、树形(1)疏散分层形。

分上下二层,第一层3个主枝,每主枝配置1~2个侧枝,主枝基角70°~80°;第二层主枝2个,不配置侧枝。

10年生左右落头开心,树高4米,冠径3米~6米。

株行距为4米~5米×6米~8米时采用。

(2)开心形。

每株留2~4个主枝,其上配置大、中型枝组,不配置侧枝。

株行距为4米~5米×6米~8米时采用。

(3)单层主干形。

只一层配置三个主枝,基角70°~80°,不配置侧枝,直接配置大、中型枝组,中心干部分不配置二层主枝,只配置枝组。

株行距为1.5米~4米×3米~5米时采用。

(4)自由纺锤形。

自干高70厘米~80厘米处往上留9~12个侧生主枝,主枝下长上短,主枝与主枝间保留适当间隔,沿中心干各个方向分布,基角80°,主枝延伸长度不得超过2米,树高3.5米。

株行距为1.5米~4米×3米~5米时采用。

(5)细纺锤形。

树高3米,冠径2米~3米,主枝配置同自由纺锤形,但主枝延伸长度不得超过1.6米。

细纺锤形主枝长度比自由纺锤形短,但主枝数量比自由纺锤形多。

主枝基部粗度相当于着生部位中心干的1/2~1/3.株行距为1.5米~4米×3米~5米时采用。

2、修剪(1)疏散分层形。

定干高度80厘米左右,定植1年后选出三主枝,2~5年中心干和主枝适度短截,留50厘米~80厘米,其后可不短截或轻短截,3~4年左右选出二层主枝。

(2)开心形。

定干高度100厘米,开始整形同单层主干形,但主枝间隔要大些,6年以上再逐步去除中心干。

(3)单层主干形。

定干高度80厘米,定植后1~2年选出基部3个主枝,2~4年中心干和主枝适当短截,其后可不短截。

(4)自由纺锤形和细纺锤形。

自由纺锤形定干高度80厘米~100厘米,定植后第二年,主枝可适当短截,以后不短截或轻截,中心干短截3~4年。

细纺锤形,定干高度100厘米或不定干,主枝原则上不短截,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需要长枝部位的短梢顶芽涂抹发枝素,加速整形。

为加大主枝与中心干粗度差异,在夏季对侧生新梢进行重摘心,或在冬季对侧生枝进行重短截,只留基部2~3芽。

(5)幼树整形阶段,2芽竞争枝一般疏除,留下部基角大的枝作主枝。

(6)幼树是边整形边增枝。

增枝技术措施:冬季修剪轻剪多留枝;春季萌芽前后,对辅养枝尽量多刻芽;生长季节对新梢侧芽涂抹发枝素;摘心;加大枝梢角度等。

树龄3~6年生时,亩枝量达到1.5万~3万个,中短枝占60%~70%。

(7)促花技术。

对幼旺树难成花的当年生枝条,采取春天(春分~清明)刻芽,夏天(5月下旬~8月)环切,捋枝,背上枝摘心等措施进行促花,以提高幼树早期产量。

在促花措施运用上不提倡环剥。

(8)从初结果期至盛果期,继续整形和增枝促花。

注意控制树高和树冠,树冠覆盖率以60%~80%为宜,树高参照二、(五)、1树形要求。

(9)盛果期修剪注意克服大小年,大年对中、长果枝多短截,营养枝多缓放;小年则相反,对中、长果枝一般不短截,对营养枝多短截。

对枝组注意更新复壮,多培养2~5年生结果枝段,做到“树龄老,枝龄小”。

要特别注意改善光照条件,每亩枝量控制在6万左右,树冠内透光率>40%。

注意维持适宜树势,中、短枝占总枝量90%,长枝占10%,保证生产出优质果品。

(六)花果管理1、果枝量。

每亩果枝量,根据品种、土壤及肥水情况而定,初结果期果枝占总枝量的10%~15%;盛果期树应占总枝量的20%~30%,产量维持在1500公斤~2500公斤。

2、授粉。

花期以壁蜂授粉为主,每亩60~150头。

个别花期阴雨天壁蜂不能正常工作的年份,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是花朵处于气球状时采花,在采主要授粉品种花朵的同时,适量采集其它品种花朵,制作混合花粉。

人工点授,用5倍滑石粉稀释,主要给中心花授粉;纱布袋授粉,用10倍滑石粉稀释,宜在盛花期进行,将纱布袋在树冠中花集中部位振动。

3、疏花疏果(1)疏花。

坐果率高且花期无冻害地区的苹果品种,以疏花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