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国土资源地理信息数据库规范

合集下载

国土资源局“一张图”数据管理及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技术要求

国土资源局“一张图”数据管理及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技术要求

**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数据管理及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技术要求1.主要技术参数要求1.1.采购内容1.2.平台建设目标与任务**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是指基于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面向国土资源监管和服务目标,集成管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等各类数据的多源数据集。

1.2.1.建设目标基于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涵盖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等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建立并更新全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土资源的真实现状,为国土资源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应用服务,对国土资源规划、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管,同时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多用途、多功能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

1.2.2.建设任务1、制定全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标准和建库规范,包括“一张图”数据分类、数据内容、数据来源和数据用途;2、全面收集和整理全市国土资源各类业务数据,按照掌握国土资源“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的要求,建立各类业务数据的关联关系,形成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3、构建国土资源监管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工具提取和展示各类指标数据,实现对国土资源规划、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全程监管;4、开发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各类国土资源业务数据的存储、管理、应用和动态更新;5、开发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服务系统,对内实现国土资源“一张图”的数据共享,对外为其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1.3.平台建设内容“一张图”数据管理及服务平台分为“一库四系统”,即“一张图”数据库、“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国土资源监管指标综合分析系统、“一张图”数据应用服务系统和“一张图”数据共享服务系统。

1.4.“一张图”数据库介绍按照**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数据库建设应用和管理需求,制定“一张图”数据采集和建库技术标准。

对不同种类、内容、来源和用途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年21号)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年21号)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为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成果质量,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数据汇交检查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3号)的有关要求,现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七日附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do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1.适用范围本细则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数据(以下简称规划数据)的质量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和评价方法等。

本细则适用于汇交到部的市(地)级、县级和乡(镇)规划数据的质量检查和评价。

2.引用标准和规范《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6-20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8-2010)《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3-20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5-2010)《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3号,以下简称《通知》)3.提交资料规划数据质量检查应提交的资料包括纸质报送公文和电子成果数据等,按市(地)级、县级和乡(镇)规划数据分级提交,具体要求见《通知》附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成果汇交要求”(以下简称“汇交要求”),及市(地)级、县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6~1028-2010,以下简称《标准》)。

4.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规划数据质量的检查内容、检查代码、检查对象和检查方式详见表1。

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规范.pdf

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规范.pdf

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二〇二一年四月目次一.工作简况-------------------------------------------------------------------------------------3(一)编制背景--------------------------------------------------------------------------------3(二)任务来源--------------------------------------------------------------------------------3(三)工作目标--------------------------------------------------------------------------------4(四)主要工作过程--------------------------------------------------------------------------4(五)主要起草人-----------------------------------------------------------------------------5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5(一)标准编制原则--------------------------------------------------------------------------5(二)编制依据--------------------------------------------------------------------------------6(三)确定的主要内容-----------------------------------------------------------------------7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文及预期的经济效-11(一)编制方法-------------------------------------------------------------------------------11(二)编制过程-------------------------------------------------------------------------------11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15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15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15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16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16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16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17《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编制背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掌握了详实准确的全国国土利用现状和自然资源变化情况,为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

2021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标准

2021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标准

【2021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标准深度解析】在2021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标准经历了重大更新和调整,这一变动对于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度解析这一标准的更新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关键的土地调查工具。

1. 背景介绍2021年的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标准更新,是基于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需要,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

这一标准的更新不仅涉及到技术和方法的更新,更是对土地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的一次重要调整和完善。

2. 标准内容概述在2021年的更新中,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标准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数据内容的丰富和细化,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所有权、土地利用年限、土地变更原因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技术规范的升级,包括对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的更新和完善;- 数据标准的统一和整合,使得不同地区和部门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对接和应用。

3. 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新的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标准,将为土地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领域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数据支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趋势,从而制定更科学和有效的土地管理政策和规划方案。

对于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也将提供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4. 个人观点和建议作为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新的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标准的更新对于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及时学习和掌握这一标准的更新内容,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我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该加强对这一标准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全体工作人员能够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这一更新内容。

总结回顾:2021年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标准的更新,标志着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标准的完善和更新将为我们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我们有理由对这一更新充满期待,并为其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而努力。

佛山市规划成果信息化建库数据标准(总规、分规、控规、详规)-排版

佛山市规划成果信息化建库数据标准(总规、分规、控规、详规)-排版

佛山市规划成果信息化建库数据标准(总规、分规、控规、详规)2010年6月目录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定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体类型约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数据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及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要求

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及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要求

**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及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要求1.建设目标与任务**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数据库及数据管理应用平台是指基于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全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和国土资源综合管理平台。

系统集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卫片执法监察等多源数据集的**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本底数据库,建设数据管理应用平台。

实现国土资源利用管理“批、供、用、补、查”全面监管,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土资源真实现状,为国土资源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应用服务,同时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多用途、多功能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

1.1.建设目标(1)通过**市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形成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及数据管理系统,并使其成为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系统、资源监管平台的数据支持环境,为国土资源审批、资源监管提供统一的数据和技术保障。

(2)建设完善的市本级和四个县(市、区)数据库“一张图”数据整合、入库管理和应用,建立数据交换、数据服务及其发布标准。

(3)将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建成支撑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的数据支持环境,通过“历史库”、“现势库”、“中间库”三者不同状态下的写入输出,为实现国土资源数据最大限度地社会化服务提供数据和技术保障。

(4)通过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整合全市国土资源行政审批及其业务办理、行政办公业务流程,实现“批、供、用、补、查”在应用系统中的全面实现和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及利用的动态监管。

1.2.建设任务(1)制定数据库入库标准、业务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应用和服务技术标准、数据整合技术标准、数据更新技术标准。

(2)建设集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执法监察等多源数据集的**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本底数据库。

依据相关数据建设标准、规范,对多源、海量、异构数据进行转换、整理等,按照统一建库标准进行数据库入库。

海量数据库建设做到性能优化,满足海量数据浏览和显示、后期数据维护和更新需求。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

TD/T ××××—××××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2)4.1 数据库内容 (2)4.2 要素分类与编码 (2)4.3 标识码编制规则 (6)5 数据库结构定义 (6)5.1 空间要素分层 (6)5.2 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8)5.3 属性值代码 (22)6 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27)6.1 标准图幅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28)6.2 以行政区为基础的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29)7 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30)8 元数据 (30)附录 A (规范性附录)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格式 (31)附录 B (资料性附录)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格式检验规则 (33)附录 C (资料性附录)矢量数据索引文件格式 (41)参考文献 (42)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TD/T 1016—2007《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与TD/T 1016—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名称改为“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了部分引用文件的版本日期;----术语和定义调整了术语定义中引用标准的版本;----数据库内容中增加了“独立要素”,包括“自然保护区要素”、“城镇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二级类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删除了“线状地物”、“零星地物”、“地类界线”、“宗地”、“界址线”和“界址点”层要素;“基本农田要素”名称调整为“永久基本农田要素”;增加了“海岸线”、“村级调查区”、“村级调查区界线”、“临时用地”、“批准未建设土地”、“城镇村等用地”、“耕地等级”、“重要项目用地”、“光伏板区”、“推土区”、“拆除未尽区”、“路面范围”和“无居民海岛”层要素;----空间要素属性结构增加了“海岸线”、“村级调查区”、“村级调查区界线”、“自然保护区要素”、“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临时用地”、“批准未建设土地”、“城镇村等用地”、“耕地等别”、“重要项目用地”、“光伏板区”、“推土区”、“拆除未尽区”、“路面范围”和“无居民海岛”属性结构;删除了“线状地物”、“零星地物”、“地类界线”、“宗地”、“界址线”和“界址点”属性结构;行政区属性结构中增加了“海岛名称”和“备注”属性字段,属性字段“控制面积”调整为“调查面积”;地类图斑属性结构中删除了线状地物和零星地物相关属性字段,增加了“线状地物宽度”、“图斑细化代码”、“图斑细化名称”、“种植属性代码”、“种植属性名称”、“耕地等别”、“城镇村属性码”、“数据年份”、“描述说明”和“海岛名称”属性字段;----属性值代码删除了“地类界线类型代码表”、“证件类型代码表”、“界址线类别代码表”、“界址线位置代码表”、“界标类型代码表”、“界址点类型代码表”和“土地使用权类型代码表”;调整了“界线类型代码表”;增加了“图斑细化类型代码表”、“种植属性代码表”、“临时用地用途分类代码表”、“临时用地具体项目用途分类代码表”、“批准建新项目业务类型代码表”、“生态保护红线类型代码表”、“无居民海岛利用现状分类代码表”和“海岸线类型代码表”;----增加附录A,将原“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作为规范性附录进行描述,附录名称调整为“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格式”,对“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格式”有关内容进行了规定;----增加附录B,国土调查数据交换格式检验规则。

监管中间库

监管中间库

01_TDXZ土地现状清单04_YDSP用地审批清单表名:JG_DZ_NDJH_NDJHZBFJ[返回]表名:JG_DZ_NDJH_NDJHZBXDFJ[返回]表名:JG_DZ_NDJH_NDJHZBZB[返回]表名:JG_DZ_NDJH_NDJHZBZJTJFJ[返回]表名:JG_DZ_NDJH_XZJSYDXMFJZB[返回]表名:JG_DZ_NDJH_ZJGGZB[返回]表名:JG_DZ_TDZZ_BLRYMD[返回]表名:JG_DZ_TDZZ_CLDW[返回]表名:JG_DZ_TDZZ_GCL[返回]表名:JG_DZ_TDZZ_JBXX[返回]表名:JG_DZ_TDZZ_JLDW[返回]表名:JG_DZ_TDZZ_JSQ[返回]表名:JG_DZ_TDZZ_JSYDXMXX[返回]表名:JG_DZ_TDZZ_NDJH[返回]表名:JG_DZ_TDZZ_NDRW[返回]表名:JG_DZ_TDZZ_PFXX[返回]表名:JG_DZ_TDZZ_SFJSXM[返回]表名:JG_DZ_TDZZ_SGDW[返回]表名:JG_DZ_TDZZ_SJCX[返回]表名:JG_DZ_TDZZ_SJDW[返回]表名:JG_DZ_TDZZ_SQMC[返回]表名:JG_DZ_TDZZ_SSMX[返回]表名:JG_DZ_TDZZ_SSXX[返回]表名:JG_DZ_TDZZ_XMGM[返回]表名:JG_DZ_TDZZ_XMKYQK[返回]表名:JG_DZ_TDZZ_XMSBB备注:项目申报表[返回]表名:JG_DZ_TDZZ_XMZJ[返回]表名:JG_DZ_TDZZ_ZBDW[返回]表名:JG_DZ_TDZZ_ZBGX[返回]表名:JG_DZ_TDZZ_ZBXX[返回]表名:JG_DZ_TDZZ_ZDXM[返回]表名:TDGY_BCTK[返回]表名:TDGY_BZCF[返回]表名:TDGY_CBJSYD[返回]表名:TDGY_CBLY[返回]表名:TDGY_CHZD[返回]表名:TDGY_CJGS[返回]表名:TDGY_CJGS_ZD[返回]表名:TDGY_CLTDXX[返回]表名:TDGY_CRGY[返回]表名:TDGY_CRJ[返回]表名:TDGY_CRJMX[返回]表名:TDGY_CRJXX备注:出让金信息[返回]表名:TDGY_CRYTXX备注:出让合同用途详细[返回]表名:TDGY_CSYDXM[返回]表名:TDGY_GDJCXX[返回]表名:TDGY_GDXM备注:供地项目[返回]表名:TDGY_GDXMDJMX[返回]表名:TDGY_GDXMDKZB[返回]表名:TDGY_GDXMLY[返回]表名:TDGY_GDXZQ[返回]表名:TDGY_GYGG[返回]表名:TDGY_GYGG_ZD[返回]表名:TDGY_GYJH[返回]表名:TDGY_GYJH_MX[返回]表名:TDGY_GYWLYD[返回]表名:TDGY_HBGY[返回]表名:TDGY_JTJSYD[返回]表名:TDGY_JTJSYDLY[返回]表名:TDGY_PLOT[返回]表名:TDGY_QTGY[返回]表名:TDGY_TAC[返回]表名:TDGY_TDCZ[返回]表名:TDGY_TDDY[返回]表名:TDGY_TDZL[返回]表名:TDGY_XZJSYDXM[返回]表名:TDGY_XZTD[返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市国土资源地理数据规范佛山市国土资源地理信息数据库规范(试行)佛山市国土资源局2005年11月目录1适用范围 (3)2编写依据 (3)2.1政策法规 (3)2.2规范性引用文件 (3)2.3参考文献 (4)3外部规范 (5)4建库存储 (5)5数据采集交换规定 (5)5.1采集单元 (5)5.2采集格式 (5)6地块编号规则 (6)6.1宗地编号规则 (6)6.2地块(图斑)编号规则 (6)7颜色规定 (6)8数据物理分层 (7)8.1基础地理数据 (7)8.2地理框架数据 (8)9基本属性 (9)9.1基础地理数据 (9)9.2地理框架数据…………………………………………………………………………………………………1 51 0属性项及代码 (18)1 0.1基础地理数据 (18)10.2地理框架数据 (19)附录A空间基准框架 (23)附录E地名分类代码表 (24)附录F计量单位及格式 (28)前言为了规范佛山市国土资源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根据现行国家、部、省在国土资源信息(测绘、土地、矿产、地环)采集、处理、建库和应用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兼顾佛山市国土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的组成部分。

本规范由佛山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提出、起草、解释。

本规范由佛山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并归口。

本规范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佛山市国土资源空间地理数据建库工作,也是地理数据采集、更新、质量控制等的基本性要求。

2编写依据2.1政策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2规范性引用文件基础测绘(1) 《测绘基本术语》GB/T 14911-94(2)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 103--2004 J 367--2004(3)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 100--2004 J298-2004(4)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 18578-2001(5)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T 1005-2000(6)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GB/T 18317-2001(7) 《数字地形图系列相基本要求》GB/T 18315-2001(8)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9)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7929-1995(10)《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5660-1995(1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12)《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5 791-93(13)《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GB 12342-90国土资源(1) 《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2002(2) 《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2002(3)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2002(4)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2002(5)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1997(6)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7) 《土地信息数据模型》(8) 《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广东省修正版)》2.3参考文献基础测绘(1)《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 14912-94(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修测规范》GB/T 13 989-92(3)《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4)《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 1715 7-1997(5)《1:500 1:1 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 15 967-1995(6)《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CH/T 1006-200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 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 8-2001(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栅格地图》CH/T 1010-1901(9)《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GB/T 17797-1999(10)《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国土资源(1)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 13923-92(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GB/T 13923 -92(3) 《地籍图图式》CH 5003-94(4) 《地籍测绘规范》、《地籍图图式》说明1994(5)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6)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一矿床学》GB/T 9649.16-1998(7)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建库总体技术纲要(8)广东省1:1万地形图数据入库项目数据采集技术方案(9)广东省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及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工作实用手册(10)广东省土地利用数据库汇交标准(试行)(11)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广东省修正版)3外部规范4建库存储5数据采集交换规定5.1采集单元表5-15.2采集格式1)矢量数据(数字线划图DLG)采集成果规定为SHP格式,并经严格的拓扑检查、属性检查。

文件命名与相应的采集单元保持一致,同时各图层数据分开放置在不同的文件组中,每个文件组由shp、dbf和shx三个物理文件组成。

对于单宗业务图件,考虑到工作习惯及存储当时局部地理要素关系的需要,可另外提供局部的CAD格式数据。

2)影像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栅格图DRG)采集成果规定为TIFF或GeoTIFF 格式。

其中,TIFF格式要附加地理定值信息文件(如米.aux文件)o3)在采集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时,一般采用正方形格网( Grid)方式,而局部地形起伏、复杂地区,可采用不规则三角网(TIN)方式。

其采集成果Grid方式规定为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顺序存储格网点高程以及左下角、右上角坐标(X,y)和格网间距,TIN方式规定为存储所有格网点的三维坐标(X,y,z)以及网点间拓扑关系。

6地块编号规则6.1宗地编号规则适用于土地登记发证业务,宗地号由“区代码+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序号”组成。

其结构如下:XXXX X XX XX XXXX区代码(数字码)街道号(二位数字码)街坊号(二位数字码)宗地序号(四位数字码)6.2地块(图斑)编号规则地块(图斑)编号采取以镇(街道)为单位的4位流水号,其构成为:“镇(街道)行政代码+四位流水号’’o适用于土地登记发证业务之外的地块编号,如土地利用现状图、征地图、用地图等,或者也可采用地块区域内任一点的X和Y坐标的整数部分组合构成地块编号。

7颜色规定8数据物理分层8.1基础地理数据表8-18.2地理框架数据表8-29基本属性9.1基础地理数据(1)控制点属性表属性表名:控制点属性表表(2)房屋面属性表属性表名:房屋面属性表表9-2(3)地址点属性表属性表名:地址点属性表表9-3(4)水系面属性表属性表名:水系面属性表表9-4(5)境界线属性表属性表名:境界线属性表表(6)境界面属性表属性表名:境界面属性表表9-6(7)高程点属性表属性表名:高程点属性表表(8)等高线属性表属性表名:等高线属性表表(9)图廓属性表属性表名:图廓属性表表9-9(10)通用点属性表属性表名:通用点属性表表9-10(11)通用线属性表属性表名:通用线属性表表9-11(12)遁用面属性表属性表名:通用面属性表表(13)注记属性表注记可分为单点注记与弧段注记,其对应的属性分别描述如下:1)属性表名:单点注记属性表表9-132)属性表名:弧段注记属性表表字段说明:1.[对齐方式],描述注记的定位点的位置,可以是下面所列值中的一个:0中心;1左上角;2左中;3左下角;4右上角;5右中;6右下角;7上中;8下中。

2.[斜体],描述注记的倾斜角度,大于9 0度为左斜,小于9 0度为右斜;3.[耸肩],描述注记的耸肩角度,大于9 0度为左耸肩,小于9 0度为右耸肩;4.[字头朝面],描述弧段注记的字头朝面,可以是下面所列值中的一个:0正东;1正北;2正西;3正南;4切线方面;5法线方面。

5.[线型],描述注记弧段的线型,可以是下面所列值中的一个:1直线;2曲线;3圆弧;4圆。

9.2地理框架数据(1)行政区属性表属性表名:行政区属性表表9-15(2)居民地属性表属性表名:居民地属性表表9-16(3)权属区域属性表属性表名:权属区域属性表表(4)道路中心线属性表属性表名:道路中心线属性表表(5)道路面属性表属性表名:道路面属性表表9-19(6)城铁、地铁、河流线属性表属性表名称:城铁线属性表、地铁线属性表、铁路线属性表、河流线属性表表(7)湖泊、河流面、风景区、绿地属性表属性表名:湖泊属性表、河流面属性表、风景区属性表、绿地属性表(8)地名点属性表属性表名:地名点属性表表9-2210属性项及代码10.1基础地理数据1)建筑物结构代码表2)水系类型代码表3)比例尺代码表表4)密级代码表表10-410.2地理框架数据5)行政区划级别代码表表10-56)城市道路等级代码表表7)公路行政等级代码表表10-78)公路技术等级代码表表10-89)路段类别代码表表10-810)路面等级代码表表10-811)通行限制代码表表10-1112)房屋用途代码表表10-12附录A平面基准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113°00'中央子午线)。

高程基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重力基准1985国家重力基准网。

地图投影系统高斯.克吕格投影。

附录E 地名分类代码表附录F 计量单位及格式E1长度米,千米(公里);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如12. 326m,156. 845Km。

E2面积平方米,平方千米(平方公里);换算时可采用亩,公顷;1亩=666*2/3方米≈666. 667平方米,1公顷=15亩。

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如85. 254m²。

E3 货币人民币元,美元及其它;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125. 65人民币元。

E4 日期年一月一日;采用长日期格式,如2005-06-01。

E5 时间时:分:秒;采用24小时制,如14:2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