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探讨
谈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谈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杜云芳
【期刊名称】《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当今,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以其具有对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管理、分析、查询、更新等独特的功能,在城市规划建设、环境资源利用、预测预报、决策支持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许多单位和部门都正在或打算建设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定位的基础.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影响和制约着各种专题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总页数】1页(P47)
【作者】杜云芳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赣州,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44
【相关文献】
1.浅析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措施
2.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相关研究
3.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4.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5.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相关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
编写说明
• 2 编制原则
先进性
本标准在编写时考虑尽量采用先进和较为成熟 的技术方法,同时考虑到所引用的标准和规范最 新版本和内容,避免存在与目前正在制修订的标 准之间产生不协调和不统一,减短了生命周期。
9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
编写说明
• 3 意见征求及处理情况
34
4 总体要求和工作流程
4.5 数据格式 数据库系统应支持有关的基础地
理信息数据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数据格 式。
数据交换时宜符合GB/T 17798的 规定。
35
4 总体要求和工作流程
4.6 数据质量要求 4.6.1 数据质量描述 数据质量应采用数据质量元素描述。 数据质量元素应包括完整性、逻辑一致性、
3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
编写说明
• 1 背景
在“十五”标准化规划中,为了保持国家、省 级、城市间各级数据库在层级上,以及在同级数 据库之间的一致性和共享性,规范和更好地指导 数据库建设,适时提出了国家、省级以及城市基 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标准规范。本标准基于 我国的城市建设的需要,规范和指导城市基础地 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为目的进行编写的。
当采用城市独立系统时,应与国 家统一系统建立转换关系。
32
4 总体要求和工作流程
4.3 时间参考 日期应采用公历纪元,时 间应采用北京时间。
33
4 总体要求和工作流程
4.4 数据内容
数据库的数据应针对相应行政或自然区 域的范围,其内容包含地理空间定位基础数 据、多种比例尺的数字矢量地图数据(DLG )和数字栅格地图数据(DRG)、多分辨率的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DOM)和数字高程模型数 据(DEM)、地名数据,以及相应的元数据和 其他专题数据。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问题探讨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问题探讨摘要:结合国家对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要求,提出了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
针对平台的建设,提出整体的总体技术方案,从支撑环境建设、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平台建设、标准规范建设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平台的具体设计方案,为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国土空间资源共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平台建设1平台建设目标结合达州市自然资源信息化现状,以“自然资源云”为核心,国土、规划、测绘地理信息等数据为基础,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技术,建设数据覆盖全面、应用广泛、开放共享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全覆盖全天候的国土空间数据服务体系,全面实现各类与国土空间相关的自然资源监管、规划、决策与服务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应用。
具体目标包括:一是持续完善升级“一张图”,建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
充分应用创新测绘手段和数据生产方式,在达州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的基础上补充完善现状数据集、空间规划数据集、空间管理数据集和互联网数据集,形成全面、准确、权威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资源体系;二是在自然资源电子政务综合平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建设权威、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2平台总体设计方案达州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是根据达州市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现状,重点围绕着解决当前国土资源数据汇交、采集、更新、积累、整合、开发、利用尚不能满足国土资源监测监管、分析决策和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信息化瓶颈问题,通过对汇交、采集、更新、积累的各类土地、矿产和地质等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和挖掘,建立一个集中管理、安全规范、充分共享、全面服务的基础信息平台核心数据库,并在国土空间核心数据库之上构建国土空间应用系统。
这是达州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对达州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和社会服务具有重大和全局的意义。
基于“自然资源云”架构,结合分布式、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包括五个层次、二大体系。
内蒙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方案

间信息数据库联合应用 的功 能 ,可以在内
蒙古信息化和“ 字内蒙古” 数 建设 中起 到重
要作用 。
府 和社会各界 的 G S应用 。基础地理 信息 I
等。
产 品库
— — '- _
产 品 库 管 理 系统
内蒙古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库 系统建设
框架数据库 由于更新等原 因所形 成的历史 数据入库 , 建立历史数据库 。 通过对基础框 架地理数据库 中数据 的加工处理所形 成的 成果数据及其他数字测绘产 品 ,建立 产品 库, 方便成果数据 的提供和分发 。
数据 、 数字高程模 型数据 和数 字正射影像 。 能够满足各专业部 门规划管理建立专业信 息系统 、三维建模和坡度分析等工作对基
础 地 理 数 据 的需 求 。
④ 1: 万基础地 理数据库 : 1 包括矢量 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 数据 。用于满足 内蒙古经济政治文化活跃 地 区和各专业部 门建立专 业信息 系统 、 三 维建模和坡度分析等工作对地理信息深层
《 论文天地』 鸳 警 爹
从这 里 了解 西 部资 源 从 这 里 了解 西部 经济
11 4
数 据 和数 字 高程 模 型数 据 。矢 量 数据 经 过
无缝 拼接后生成 ,数字高程模 型数据 以条
带为单位进行组织 , 采用 高斯投影 。 ③ 1: 5万基础地 理数据库 : 包括矢量
服务功能。建设 内容是以基础地理空 间信
息为框架 , 集成各专业部 门信息 , 通过政务
网Hale Waihona Puke 台,为内蒙古各 级政 府和有关部 门提
供 了内蒙古基础 地理 信息和其他专业信息
服务 。 数据库软件功能强大 , 基础数据准确
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技术

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技术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 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据的快速增长,建立一个高质量的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对于提高GIS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用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关键技术。
1. 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的建设首先需要确定数据质量评估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
定量评估通过数学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如精度、完备性和一致性等指标;定性评估通过专家判断和主观评价来评估数据质量。
2. 数据清洗和校正: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的建设还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校正工作。
数据清洗是清除数据中的错误、冗余和缺失信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校正是通过比对和验证数据与现实地理现象的一致性来修正数据错误。
3. 数据一致性检查: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的建设需要检测数据的一致性,即数据中相同现象的记录是否一致。
一致性检查可以通过数据关联和拓扑分析来实现。
4. 数据编码和命名规范: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的建设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编码和命名规范,以便于数据管理和查询。
编码和命名规范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信息要素进行设计,如地名、道路和建筑物等。
5. 数据元数据管理: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的建设需要管理数据元数据,包括数据的来源、质量评估方法和操作规程等。
数据元数据可以提供给用户和管理者参考,以确保数据库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1. 数据质量查询和统计分析: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的应用可以通过查询和统计分析来评估和监控数据质量。
用户可以通过查询功能查找具有特定质量要求的数据,同时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来了解数据质量的整体状况。
2. 数据质量可视化: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的应用可以将数据质量可视化展示。
通过图表、图形和地图等可视化工具,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质量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基于要素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

是 基础 地理 信息 数据 库 的核 心 , 根 据要 素分 成若 干 图层 ; 管理 系统 和 4 软硬 件 的 要 求
( 1 )基 础 地 理 信息 数 据 库 包 括 现 势数 据库 和 历史 数 据 库 。两 者
采用
( 1 ) 操 作 系统 : 服 务 器采 用 W i n d o ws 2 0 0 3 s e v e r } 客 户端 可
Wi nd o ws 9 8 、 Wi n do ws 2 0 0 0 、 Wi n do ws M E、 Wi n d o ws
台 基础 上 开发 的绘 图软 件 去 进 行生 产和 管 理 , 数 据 的 日常维 护 管 理 基于 文件 图幅 方 式 , 数 据 形式 单 一 , 只有 图形 要 素而 没 有属性 信息 。 随 着 信息化 测 绘 的发 展 , 为了构 建 我院 的信 息化 测 绘体 系, 由数 字化 向信 息化 转变 , 实现 以 数 据库 为核 心, 图形 和 属性 有机 结 合 的地 形 图 生 产管 理 模 式 , 我院 引进 了E P S 2 0 0 8 地 理信 息 工作 站平 台, 并与 清华 山维 公司 合作 , 结 合测 绘 行业 的相 关 国家和 行业 标 准 , 建 立了南 宁市
5 3 0 0 0 1 )
要:以南宁市城市地 形图数据库的设 计与建设 为例, 具体论述 了在基于要 素的空闻关 系型数据 库模式下如何 实现城市大比例尺 地形图的更 生产技术体系 大比例尺地形图 数据库建设
基于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管理与业务体系建设研究

Ke r s: n a n a g o t sd tb s ; n g me l fd t a e o e ai n s se d t it ga in te i tg ao fma pn n y wo d f d me tl e ma i aa a e ma a e n aa s ; p r t y t m; a a n e r t ;h ne r t r p i ga d u c o b o o o d tb s aa a
w r , h n g me ta d o e a in s se b s d o r vn ilfn a n a e mais d tb s st ei o tn u p r f r h y - o k T e ma a e n n p r t y tm a e n p o ic a u d me t l o t aa a e i h mp ra t p t o e s s o g c s o t tr s b i me to e ifr t n o u v y a d ma p n . hs a t l a e e e tb i me t ft ema a e n n p r t n s s e e t l h n ft n omai fs r e n p ig T i r ce tk st sa l h n n g me t d o e ai y - n a s h o i h s o h a o
内容 , 测绘 信 息 化 体 系改造 提 供 了有 益 的借 鉴 。 为
浅谈市县级地籍数据库建设

浅谈市(县)级地籍信息系统的建设毕云华(安徽省黄山市土地勘测计划院黄山市 245000)摘要本文介绍了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地籍信息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建设的目标和建设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地籍信息系统建设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进展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土地作为资源和资产的双重重要性慢慢显现,对土地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实现土地的高效、合理和可持续利用,就必需加速国土资源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成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高效国土资源信息治理系统。
国土资源信息治理系统采纳现代地理信息治理(GIS)技术,对土地资源实施动态监测与现代化信息治理,能够为政府提供现实性强、靠得住程度高的土地资源开发决策依据。
国土资源信息治理系统由多个业务子系统组成,各个业务子系统之间彼此依存,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地籍治理信息化是实现国土资源治理信息化的前提和条件,土地资源治理的基础信息,要紧来源于土地调查、遥感监测、土地确权等地籍工作,没有地籍治理工作提供的信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地籍信息系统既是国土资源信息治理系统中一个子的系统,又是一个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地籍数据信息的输入、处置、流转、输出的完整系统。
地籍信息系统的成立既为国土资源信息治理系统基础数据,又为地籍信息治理提供了高效、现代的工作平台。
因此,必需重点推动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优先实现地籍治理工作的信息化。
二、地籍治理信息化建设及其基础工作的现状目前我国部份地域的城乡土地确权和记录发证工作已终止,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也已完成,具有了开展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条件,有些市县乃至已成功地成立了地籍信息系统,实现地籍治理的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形千差万别,地籍治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极不平稳。
以安徽省2002年的调查结果来看,有近20%的省辖市和县城的地籍调查测量和图形数据库建设工作还处于预备时期,按面积计算,省辖市和县城的未完成比例别离为12%和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探讨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探讨
摘要:基础地理信息是各类地理信息用户的统一空间载体,数
字地球的基础信息,面向社会,应用范围宽广,具有相当高的共享性和社会公益性,其数字化信息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本文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Abstract: The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s the unity of space carrier of information users of geographic, basic information, the digital earth oriented society, wide application range, with sharing and social welfare is very high,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source directly affect a nation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ology of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is paper discusses on the relevant problems of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base.
Key words: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bas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P25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包括国家、省区和市县级,它由地理数据、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组成,数据是核心,有数字线划图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和大地测苗数据库五个基本分库。
一、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1.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数字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数字城市”建设,是指将有关城市的信息,包括城市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各个方面,以数字的形式进行获取、存储、
管理和再现,通过对城市信息系统的综合分析和有效利用,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数字城市系统的开发、应用和服务是以数据的采集与更新、数据的共享与交流、数据的分发与挖掘、数据的商业化和社会化为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达一定的要求目标,如:系统需要易于使用、管理及维护,能够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成为可以依托的有力工具;系统建设的结构、功能和界面需要操作方便、灵活,适合各层次用户使用且易于更新和管理;系统采用基于COM组件机制和AreGIS En 一gine组件包的开发方式,进而使代码实现很大程度地重复应用、保证系统广泛的自适应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内容、数据分类与编码、数据精度等应采用有关国家标准、业标准;系统在设计时以系统功能方便扩充、组可重复应用为指导思想;系统应采用先进的方法、设备、技术等,提高系统的技术水平及质量,目标是围绕省级基础地理数据建库、测绘资料档案管理、数据增值服务、数据分发、地理信息应用服务等核心业务和工作,建立满足内部和外部地理信息分发服务需要的业务系统,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水平,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和应急响应速度,形成信息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系统应成为综合性的地理信息资源的基础和保证。
2.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路
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表现为:以规范化数据质检和建库为前提,以相关标准规范为依据,开发入库前质检系统功能模块提高数据质检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制订严密的数据建库流程,开发灵活易用的入库工具,做好数据入库前的准备工作;基础数据库、测绘产品库、历史数据库、元数据库集成化管理为数据库软件支撑,矢量数据按要素分带组织,栅格数据以分带编目方式组织,通过经纬度坐标实现全省无缝浏览显示;测绘产品以图幅为单位组织管理,历史数据库存放更新后的不同期的基础地理数据和测绘产品数据;各数据库中的元数据统一构成元数据库。
系统开发和集成管理和业务系统的开发采用浏览器端、服务器、客户端、服务器、相结合的系统运行模式。
对包括数据入库、数据管理与更新、信息查询统计、数据制图、分发服务、系统维护管理等功
能模块进行开发。
系统遵循成熟的多层体系结构,灵活运行严格的工作模式,达到数据入库、管理、提取、分发、制图、信息发布和服务提供的有效衔接。
数据的快速整理整合分析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理整合的业务需求,形成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快速整理整合工作流程。
目前相关行业部门对基本比例尺制图数据都存在业务需要,测绘生产单位在数据生产阶段既生产空间数据又加工制作制图数据,存在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数据库业务系统建设考虑实现图库一体化功能,在实现提供空间数据的基础上,能够基于基础空间库按照制图的要求,制订数据制图表达规则,快速生成满足标准图式要求的地形图数据,从而形成空间数据生产、建库、出图的一体化技术流程体系。
3.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容
基础地理信息的承载形式有卫星像片、航空像片、各种比例尺地图,甚至声像资料等等数据。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应包括控制测量成果库、数字线划地形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数字栅格图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元数据库七个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还可包括管线、规划、地质等相关数据。
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元数据、影像快视图、结合表、地名数据、境界数据为索引,提供地市级地理信息框架数据,是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核心信息。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由不同类别的若干数据集(或子库)组成,包括大地基准数据集、地名地址数据集,数字正射影像数据集、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集、不同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图数据集等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分层、分类、编码和属性结构等遵循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相关规范,包括地名地址数据规范、地理实体数据规范、电子地图数据规范等。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根据数字城
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版本不同可分为不同层次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库,其中面向非涉密网的政务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公众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是在面向涉密网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基础数据上,经过数据提取,不同等级解密等处理后得到的,三者在数据库结构和组成方面是一致的。
按照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内容,公共平台数据库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行业专题信息数据库、元数据库、地图瓦片数据库四部分组成。
地图瓦片数据库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符号化配置,再分级切片而成。
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整合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是指在前期技术设计的指导下,在完成计划数据的生产工作的基础上,对收集及生产得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各坐标系统向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工作,然后以多数源、多尺度、多格式、多时相的基础地理信息为基础,进行数据的对象化、网格化、信息化加工处理,形成完整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并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遵循国家相关保密规定,进行数据抽取、脱密处理后,形成能在非涉密网上运行的政务版及公众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三、结束语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具有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时间数据等多源,成功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是正确、有效的组织和预处理。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数字城市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几乎为所有与地理信息有关的行业采用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和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地理单元。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对于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发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比例尺的增大,基础地理信息的覆盖面会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杜云芳.谈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47;
[2]陆高雕.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3):122-124;
[3]黄丽虹,叶科峰,林栩.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
设.[J].地矿测绘.2010,26(1):36-38.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