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物料种类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完整版
甲醇生产项目存在着什么危险因素安全对策措施有哪些

甲醇生产项目存在着什么危险因素安全对策措施有哪些1. 甲醇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甲醇是一种有毒、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化学品危险甲醇的材料输送、储存和使用环境都具备了较大的危险性,一旦出现泄漏、溢出或者火灾等事故,会对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此外,在使用过的催化剂,废水、废气等方面也存在着排放危险。
1.2耐热物料危险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炉体、炉嘴、管道等耐热物料,如果质量不符合要求,就会导致物料可能爆炸、裂开等问题。
1.3生产工艺危险甲醇的生产过程在很多环节存在危险因素,如:原料加氢过程,分离精制过程,维护修理等环节,如果没有得到专业人员的严加控制就会出现安全事故。
1.4人为因素危险由于人的因果关系相对复杂,甲醇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可能会导致重大隐患。
操作员操作不当,未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未能及时检查设备是否异常等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2. 甲醇危险因素应对措施为了保证甲醇生产中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2.1 定期检查设备并保持良好的维护需要定期检查操作过程中重要设备,发现检查异常时及时修理。
同时进行设备的保养,保证设备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出现故障,才能避免一系列安全隐患。
若无法保障设备长期使用,建议优先替换更加安全高效的设备。
2.2 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人员是生产过程的执行者,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直接影响着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控制。
因此,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使员工能够准确地理解危险因素,并知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2.3 加强化学品管理由于甲醇具有较高的毒性、易燃、易爆等特点,因此在生产中需要对甲醇化学品进行有效的管理。
包括:购买符合标准的化学品、安排专人独立存储、严格控制化学品的使用、无危化品分区管控、定期检测化学品是否过期等。
2.4 严格执行制度和标准建立科学、完整、优质的生产标准和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甲醇生产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安全对策措施浅.docx

甲醇生产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安全对策措施浅甲醇生产工艺简介1、气化a、煤浆制备由煤运系统送来的原料煤干基(<25mm)或焦送至煤贮斗,经称重给料机控制输送量送入棒磨机,加入一定量的水,物料在棒磨机中进行湿法磨煤。
为了控制煤浆粘度及保持煤浆的稳定性加入添加剂,为了调整煤浆的PH值,加入碱液。
出棒磨机的煤浆浓度约65%,排入磨煤机出口槽,经出口槽泵加压后送至气化工段煤浆槽。
煤浆制备首先要将煤焦磨细,再制备成约65%的煤浆。
磨煤采用湿法,可防止粉尘飞扬,环境好。
用于煤浆气化的磨机现在有两种,棒磨机与球磨机;棒磨机与球磨机相比,棒磨机磨出的煤浆粒度均匀,筛下物少。
煤浆制备能力需和气化炉相匹配,本项目拟选用三台棒磨机,单台磨机处理干煤量43~53t/h,可满足60万t/a甲醇的需要。
为了降低煤浆粘度,使煤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需加入添加剂,初步选择木质磺酸类添加剂。
煤浆气化需调整浆的PH值在6~8,可用稀氨水或碱液,稀氨水易挥发出氨,氨气对人体有害,污染空气,故本项目拟采用碱液调整煤浆的PH值,碱液初步采用42%的浓度。
为了节约水源,净化排出的含少量甲醇的废水及甲醇精馏废水均可作为磨浆水。
b、气化在本工段,煤浆与氧进行部分氧化反应制得粗合成气。
煤浆由煤浆槽经煤浆加压泵加压后连同空分送来的高压氧通过烧咀进入气化炉,在气化炉中煤浆与氧发生如下主要反应:CmHnSr+m/2O2—→mCO+(n/2-r)H2+rH2SCO+H2O—→H2+CO2反应在6.5MPa(G)、1350~1400℃下进行。
气化反应在气化炉反应段瞬间完成,生成CO、H2、CO2、H2O和少量CH4、H2S等气体。
离开气化炉反应段的热气体和熔渣进入激冷室水浴,被水淬冷后温度降低并被水蒸汽饱和后出气化炉;气体经文丘里洗涤器、碳洗塔洗涤除尘冷却后送至变换工段。
气化炉反应中生成的熔渣进入激冷室水浴后被分离出来,排入锁斗,定时排入渣池,由扒渣机捞出后装车外运。
甲醇物料种类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50256甲醇物料种类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甲醇物料种类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近年来,随着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要求,甲醇生产厂家似雨后春笋般出现。
氨联产甲醇装置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弥补了国内市场的产品缺口,给生产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产品种类增加,物料种类会相应增加。
加之新老装置联产,原有装置系统的设备、工艺线路等也要进行局部调整,继而带来操作规程、开停车程序、方案及指挥系统的调整。
两套装置一个系统,要保证合成氨、甲醇生产都在最佳工况下进行,加重了部分工段从供给高要求物料组分和全系统生产指挥科学性的难度。
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中间体及最终产品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轻则损害人体健康,重则危及生命。
甲醇生产工序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

5.严禁野蛮操作违章操作
6.在火灾爆炸环境的电气线路、照明采用防爆型
7.易燃易爆场所加强通风,并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
8.动火必须按动火审批手续进行,并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
容器爆炸
1.合成的压力容器不是有资质厂家生产或未定期检测。
2.压力容器安全附件不全或未定期检测。
3.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
1)检修时未将其与系统彻底隔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检修时未进行彻底置换
3.点火源
1)有明火或静电火花
2)检修时违章动火
3)易燃易爆区的电气线路及照明不防爆产生电火花
4)雷击火花
5)撞击火花
设备损害严重
人员伤亡
Ⅲ-Ⅳ
1.应从专业厂家购买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加强设备管道的检查维修,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3.加强仪表管线的检查与维护
3.严禁违章操作
触电
1.电机无保护接地
2.电线、电机腐蚀严重
3.没有电工资格证工人从事电工作业
4.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
人员伤亡
Ⅱ-Ⅲ
1.做好电机和电器设备的保护接地
2.做好设备维护与保养
3.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4.严格按规程操
高处坠落
1.防护栏、平台腐蚀严重
2.高处作业未戴好安全带
3.平台、栏杆不符合要求
4.高压气体窜入低压容器。
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
Ⅲ-Ⅳ
1.使用的压力容器必须为有资质厂家生产并定期检测
2.应按要求配备安全附件并定期检测
3.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操作,严禁超温、超压
4.加强巡检,严格各项工艺控制指标
中毒
1.一氧化碳泄漏
1)因腐蚀导致的设备及管道泄漏。
甲醇物料种类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甲醇物料种类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及控制措施一、甲醇概述甲醇,也称为“木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工业品。
其化学式为CH3OH,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类似酒精的气味的液体。
甲醇具有易挥发、可燃、毒性大等特点,因此在其生产、贮存、使用等过程中,需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与控制。
二、甲醇的毒性1. 吸入毒性吸入甲醇蒸气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嗜眠等症状。
高浓度甲醇蒸气暴露可导致昏迷、呼吸困难、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2. 皮肤毒性甲醇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强,可引起皮肤瘙痒、发红及疼痛。
3. 摄入毒性服食甲醇可引起严重中毒。
呼吸失调、心跳缓慢、晕厥、昏迷等都是甲醇中毒的严重表现。
三、甲醇危险评价根据甲醇的毒性及特性,对其进行危险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们将根据甲醇的物料种类,分别进行危险评价。
1. 甲醇生产甲醇生产是甲醇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是甲醇的重要危险源。
甲醇生产过程中,甲醇的浓度较高,且易挥发,因此需要加强通风措施。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甲醛等有毒物质产生。
2. 汽车尾气中的甲醇由于现代汽车采用催化转化器的缘故,汽车尾气中会排放大量的甲醇。
口服甲醇含量超过20ml即可引起中毒。
因此,在驾驶机动车辆时,我们要做到不吸入尾气。
另外,在加油时,也要注意防止甲醇进入口腔。
3. 化妆品中的甲醇化妆品中常常含有甲醇,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影响。
因此,我们在使用化妆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成分,尽量选择无甲醇的化妆品,避免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毒害。
四、甲醇的控制措施1. 甲醇生产措施在甲醇生产时,首先应采取换热器、蒸汽淋浴等措施,防止甲醇的挥发和散失。
另外,加强通风设备,增加送风量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2. 汽车尾气处理措施为了避免人体吸入汽车尾气中产生的甲醇,我们可以选择行车时加装空气滤清器或人工口罩等安全设备。
在加油时,要避免吸入甲醇,宜提前关闭所有汽车门窗等通风口,以减少甲醇的吸入量。
3. 化妆品选用措施为了避免使用含甲醇化妆品对人体造成影响,我们要选择及时了解成分的化妆品,并遵循其使用说明,勿乱用或者过度使用。
甲醇的职业危害和防范措施

甲醇的职业危害和防范措施一、甲醇的性质和用途甲醇,化学式CH3OH,是一种无色、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它广泛用于化学工业生产中,作为溶剂、冷却剂、反应介质等。
此外,甲醇还可以用作汽车燃料、金属处理剂以及纺织、塑料等行业的原材料。
二、甲醇的职业危害甲醇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或大量吸入甲醇蒸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以下是甲醇的职业危害:1. 刺激性作用甲醇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具有刺激性作用,长时间接触会导致眼睛疼痛、发红、视力模糊,对呼吸系统和皮肤产生刺激。
2. 神经系统损害甲醇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进入人体,进入血液循环后会被肝脏代谢成甲醛,甲醛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长期接触甲醇会导致头痛、头晕、失眠、焦虑、抑郁等神经系统症状。
3. 其他危害甲醇还可能对消化系统、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产生损害,严重者可导致中毒和死亡。
三、甲醇的防范措施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降低甲醇的职业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范措施:1. 工作环境控制采取有效的通风系统,保持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并使用合适的防爆设备,以降低甲醇蒸气的浓度。
2. 个人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甲醇。
•佩戴防护眼镜、防尘口罩和手套,防止甲醇蒸气或液体进入眼睛、呼吸道和皮肤。
3. 安全操作规程•建立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甲醇的使用、储存和处理方法,并定期进行培训。
•确保操作人员具有必要的安全意识和知识,防止事故的发生。
4. 废弃物处理•对于废弃甲醇,应采取安全合规的处理方式,如交由专业机构处理或按规定封存、储存。
•避免将废弃甲醇随意排放或倾倒,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急救措施对于甲醇中毒的急救措施如下:1.吸入甲醇蒸汽,立即脱离现场,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2.如甲醇溅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持续15分钟,并尽快就医。
3.如皮肤接触到甲醇,立即用清水和肥皂洗净,并就医。
4.如误食甲醇,切勿催吐,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净化工段危险物料及防护措施

净化工段危险物料及防护措施1、本工段危急物料1.1甲醇1.1.1特性甲醇是一种无色,易燃的含有适度乙醇类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能与水任意混溶。
分子式:CH3OH比重:0.79(25℃时)沸点:65℃挥发度:6.3(乙醚=1)蒸汽密度:1.11(空气=1)1.1.2健康的危害甲醇是毒性物质,吞食微量即可危及生命。
中毒症状在几小时,甚至有时两,三天内无明显表现。
饮入甲醇将引起头昏、头痛、眼花、发炎、颤抖、恶心、呕吐以及肠、胃痛苦。
中毒严峻会不省人事。
吞食30ml将引起死亡,有时因窒息马上死亡,通常则几天后死亡。
大多数的甲醇中毒者都杀伤视神经,这种结果一般在两三天后发生,甚至5ml就能使人完全失明。
长时间吸入甲醇蒸汽将引起与吞食液体甲醇相同的中毒症状,高浓度甲醇蒸汽将刺激眼睛及呼吸系统粘膜。
8小时工作期间,工作区域中甲醇蒸汽的最大允许含量为每立方米空气中200ml。
甲醇也可能通过皮肤进入体内而产生毒害作用,使皮肤变干裂。
简单引起感染和湿疹,推举使用含油的皮肤药膏。
1.1.3火灾与爆炸甲醇蒸气易燃,当与空气以肯定比例混合时,能发生爆炸。
闪点:11℃自燃温度:455℃爆炸极限为5.5-31vol%,相当于甲醇为73-420g/Nm3空气。
1.1.4平安预防措施假如可能的话,应当在封闭的装置中处理甲醇的工作,甲醇蒸汽必需抽出并在平安点排至大气。
全部人员特殊是新上岗的工人,必需全面了解处理甲醇时有关的危害,必需知道防护衣、防护设备,撤离通路及灭火器的位置,人手一册甲醇平安规章。
在试验室中处理少量甲醇时,最好也遵守上述平安预防措施。
1.1.5操作人员防护设备当处于液体甲醇暴露的危急环境时,操作人员应带密闭的防护眼镜。
当处理大量甲醇时,还应穿上橡胶或塑料防护衣及手套。
当有吸入甲醇蒸汽的危急时,应使用呼吸器,一般来说,可以用带过滤式全面罩防毒面具。
在进入容器贮罐或罐车时,必需实施全部平安预防措施如:进入许可证、防护衣,呼吸器(比如:供应空气的呼吸器,自带氧气呼吸装置,压缩空气呼吸器)平安带,监护人员,救生索。
甲醇的危害及使用方法

甲醇的危害及使用方法
甲醇的危害及使用方法
风险点七:作业人员未带橡胶手套、护目镜——人员中毒 操作过程中手最容易接触甲醇,造成人员中毒;不带护目镜容易造成甲醇喷入眼部, 严重者会导致失明。 管控措施:按照要求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风险点八:甲醇罐进口阀未打开——甲醇刺漏、人员中毒、环境污染 在甲醇罐进口阀门未打开的情况下,就启动车载泵,会使软管内的压力急速上升, 最终爆裂。 管控措施:押运员及司机必须熟悉操作流程,按章操作,监护人员应做好现场流程 切换监护。
入侵方式:呼吸道、消化道、皮 肤 表现特征:双目失明,头痛、恶 心、腹泻、狂躁 工作环境浓度要求: 39~65 mg/m3的环境中工作30~50分 钟会引起急性中毒,甲醇浓度最 高不准超过50mg/m3
误喝入30mg以上能使人死亡 误喝入5~10mg即可导致严重中毒,
10mg以上既有眼睛失明危险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
2、劳保用具
甲醇的危害及使用方法
① 护目镜
② 橡胶手套
3、卸甲醇前要清楚 甲醇罐内液位,判断 需要卸车数量,防止 溢罐。
甲醇的危害及使用方法
液 位
甲醇的危害及使用方法
㈡、进站前检查
甲醇的危害及使用方法
!
1、进站教育
安 全 进 站 须 知
2、进站前检查内容
检查车辆防火帽、铅封。
甲醇的危害及使用方法
甲醇的危害及使用方法
㈡、车辆进站入位
风险点四:车辆行驶超速或倒车时发生事故 部分站由于地势影响,甲醇车进站采取倒入方 式,集气站员工在指挥车辆进站时存在被车碰 撞的风险。 管控措施:提醒驾驶员严格控制车速,引导倒 车的人员必须采取合理站位,禁止站在车尾及 驾驶员视线盲区,应站在车辆侧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TQC/K988甲醇物料种类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完整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醇物料种类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完整版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近年来,随着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要求,甲醇生产厂家似雨后春笋般出现。
氨联产甲醇装置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弥补了国内市场的产品缺口,给生产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产品种类增加,物料种类会相应增加。
加之新老装置联产,原有装置系统的设备、工艺线路等也要进行局部调整,继而带来操作规程、开停车程序、方案及指挥系统的调整。
两套装置一个系统,要保证合成氨、甲醇生产都在最佳工况下进行,加重了部分工段从供给高要求物料组分和全系统生产指挥科学性的难度。
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中间体及最终产品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轻则损害人体健康,重则危及生命。
根据生产过程的危险特性,一旦发生指挥失误、误操作、报警装置失灵、安全联锁失效、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等,就会发生泄漏和超温超压现象,进而引起火灾、爆炸、灼烫、中毒窒息等事故,危及员工人身和企业财产安全,严重时可能危及附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恶性事故。
氨联产甲醇生产,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和易腐蚀环境中进行,对操作及指挥者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1物料的危害辨识及危险性评价1.1生产过程中的物料1.1.1一氧化碳(CO)1.1.1.1危害性辨识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后,通过肺泡膜进入血液,与血液中血红蛋白进行可逆性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中的携氧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低氧血症,因而导致组织缺氧。
轻度中毒者会出现头疼、眩晕、耳鸣、眼花,颞部压迫及博动感,并有恶心、呕吐,心前区疼痛或心悸,四肢无力,甚至有短暂的昏厥;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初期尚有多汗、烦燥,步态不稳,皮肤粘膜樱红,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进入昏迷状态;重度中毒者迅速进入昏迷,昏迷可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出现阵发性和强直性痉挛,有病理反射出现,常伴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紊乱或传导阻滞,高热或惊厥,皮肤、粘膜可呈樱红色或苍白、紫绀。
1.1.1.2危险性评价一氧化碳属易燃、易爆、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浓度在12.5%~74.2%时成为爆炸混合物,爆炸危险度为4.9。
遇热容器压力增大,泄漏遇火种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GB13690—92标准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1类易燃气体;GB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1005。
1.1.2二氧化碳(CO2)1.1.2.1危害性辨识低浓度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有致兴奋作用,高浓度有显著性的麻痹作用。
二氧化碳透过肺泡能力比氧大25倍,空气中CO2浓度高时,必造成体内CO2滞留,缺氧引起窒息死亡。
即使在含氧浓度较高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也可以引发中毒。
有时缺氧窒息会与二氧化碳中毒并存。
吸入浓度为8%~10%的CO2,除头昏、头痛、眼花和耳鸣外,还有气急,脉博加快、无力,血压升高,精神兴奋,肌肉痉挛,时间过长则会出现神志丧失。
急性重症发作都在几秒钟内,几乎象触电似的倒下,表现为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
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停止或休克。
1.1.2.2危险性评价受热后容器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
GB13690—92标准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2类不燃气体;GB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2019。
1.1.3氢气(H2)1.1.3.1危害性辨识氢气在生理上属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能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1.1.3.2危险性评价氢属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混合浓度在4.0%~75.6%时成为爆炸混合物,爆炸危险度17.9。
氢气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泄漏气体会聚集在上部空间不易外排,遇火即引起爆炸。
GB13690—92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1类易燃气体;GB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1001。
1.1.4硫化氢(H2S)1.1.4.1危害性辨识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性毒物,对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随空气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能很快被人体吸收。
一部分可经呼吸道排出,另一部分在血液中很快被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化酸盐等经尿道排出;在血液中来不及氧化时,则引起全身中毒反应。
体内达到较高浓度时,首先对呼吸中枢和脊髓运动中枢产生兴奋作用,然后转为抑制;高浓度时则引起颈动脉寞的反射作用使呼吸停止;更高浓度时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闪电式”中毒以致死亡。
轻度中毒者首先出现眼结膜刺激病状,接着是呼吸道刺激症状,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激、流鼻涕及咽喉灼热感;当接触浓度为200~300mg/m3时,会发生中度中毒,症状为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呕吐,同时引起上呼吸道炎和支气管炎。
眼刺激症状强烈、流泪、眼刺痛,且有眼睑痉挛,看光源时周围有色环存在,视觉模糊,有角膜水肿的症兆;当接触浓度在700mg/m3以上时,会发生重度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最突出。
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行动迟钝,继而出现烦燥,意识模糊,呕吐、腹泻,很快处于昏迷状态,最终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当接触浓度在1000mg /m3以上时,可发生“电击样”中毒,即在数秒钟后突然倒下,瞬间呼吸停止。
1.1.4.2危险性评价硫化氢属易燃剧毒液化气体,人的嗅觉阈为0.035mg/m3,起初是臭鸡蛋味增强与浓度成正比,当浓度超过10mg/m3时,浓度增高而臭鸡蛋味却减弱,以至不能察觉。
与空气混合,当浓度在4.3%~45.0%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危险度为9.5。
气体泄漏遇火源会发生燃烧爆炸。
GB13690—92标准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1类易燃气体;GB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1006。
1.1.5氮气(N2)1.1.5.1危害性辨识氮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氮气本身并无毒,但当环境中氮气增多致使氧气相对减少,会引起单纯性窒息。
其主要表现是机体缺氧,出现头晕、头痛、呼息困难、急促,心跳加快,脉搏弱而快,精神恍惚不安,全身乏力,肌肉协调运动失调。
若进入完全充满氮气的设备或容器中,人会立即昏倒窒息。
1.1.5.2危险性评价氮气属难视觉性物质,高纯度氮气环境中易发生窒息甚至死亡事故。
超压贮存有爆炸危险。
GB13690—92标准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2类不燃气体;GB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2005。
1.2成品物料1.2.1液氨(NH3)1.2.1.1危害性辨识氨属于低毒类物质。
氨随空气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肺泡,除少部分与二氧化碳中和外,其余被血液吸收。
被吸收的氨,在肝脏中释出形成尿素,随汗液、尿或呼吸道排出体外。
氨对人的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浓度过高时,直接接触部分可引起碱化学灼伤,组织呈溶解性坏死,并可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泡的损伤,发生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
高浓度吸入,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度增强,引起痉挛,并可通过三叉神经末稍的反射作用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轻度中毒,眼、口有辣感、流泪、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及口腔、咽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重度中毒,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人体外露部分皮肤可出现Ⅱ度化学灼伤,眼睑、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咳吐大量黄痰;肺水肿很快发生,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脉快而弱,体温升高,咳出血痰或大量粉红色泡沫痰,陷入休克昏迷。
1.2.1.2危险性评价受到猛烈撞击,贮器损坏时,气体外泄会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遇水则变为有腐蚀性的氨水。
28%的水溶液则为浓氨水。
受热后容器内压力增大或空气中氨浓度在15.7%~27.4%时,遇到火星会引起燃烧爆炸,爆炸危险度为0.9。
有油类存在时,更会增加燃烧危险。
GB13690—92标准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3类有毒气体;GB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3003。
1.2.2甲醇(CH3OH)1.2.2.1危害性辨识甲醇的职业接触中毒物质危害程度分为三级,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部损害和代谢性酸中毒。
人吸入空气中甲醇浓度39.3~65.5g/m3,30~60分钟可致中毒。
人体口服中毒最低剂量为0.1g/kg,经口摄入0.3~1.0g可致死。
1.2.2.2危险性评价甲醇是易燃、易爆、有毒性物质。
其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5.5%~36.0%,爆炸危险度为5.5。
饮用后会使人失明,甚至死亡。
GB13690—92标准将该物质划分为第3.2类中闪点液体;GB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32058。
2系统运行中的安全控制措施2.1开展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2.1.1坚持开展新员工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和全员日常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及时传达和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习企业的安全通则及有关防火、防爆、防毒、防尘、急救等安全技术知识,使安全警钟长鸣。
2.1.2针对装置的增加和调整,组织专门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培训活动,对新装置员工做好转岗和入岗教育,对系统所有员工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知识的再提高教育,及时完成管理和操作知识、方法的转变,防止因新技术及安全规章制度教育的滞后而产生安全纰漏。
2.1.3建立懂技术、懂管理、热爱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安全管理队伍,在管理实践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不断进行自我“充电”,随时掌握现代化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吸收国内外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新经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