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职位一览表.doc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

中国古代常见官职一览表尹史卿宰尉令丞卿士太史左史右史司徒司马司空司寇职方太师太傅大保少师少傅少保太宰少宰六卿封人工正相国庶长令尹柱国公主驸马三公丞相宰相御史太尉九卿太仆廷尉宗正少府将军洗马大夫博士郎中侍郎中郎议郎令史尚书六曹合阁仆射侍中内史刺史州牧别驾主薄郡守太守长史从事督邮县令县尉三老亭长列侯主事三省行台都督录事护军可汗六部三馆学士总管元帅留守判官巡检提刑提辖通判孔目押司大人内阁厂卫太监都司知府亲王总督巡抚监司州判知县提督总兵参将散官流内流外贝勒大良造左丞相右丞相大司徒大司空御史台大司马郎中令大司农大将军执金吾中郎将尚书省尚书令结事中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关内侯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秘书省枢密使员外郎著作郎国子监节度使招讨使都点检观察使按察使衍圣公大学土宣政院集贤院军机处翰林院钦天监内务府布政使未入流税务司资政院咨议局国务院枢密院三闾大夫御史大夫司隶校尉将作大匠谏议大夫光禄大夫绣衣直指监察御史同平章事参知政事翰林学土中书舍人都指挥使钦差大臣牛录额真参赞大臣总税务司海军衙门典农中郎将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古代秘书官制简介主书:占国时魏国为国君保各种文字资料的人员。

御史大夫:秦朝时负责监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西汉时,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

丞相缺位时,往往由御史大夫递补。

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再负责文书工作。

令史:汉代郎以下负责文书工作的官职。

分:兰台令史、尚书令史。

隋:唐以后,令史变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级事务员的称谓。

宰相:封建时代“宰相为君主之幕僚长。

”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谏议大夫:西汉时称秘书工作人员的谏大夫。

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

隋、唐时录属于门下省,职责是侍从和规谏。

宋代设谏院,辽金沿置,明代废除。

黄门侍郎:西汉时在宫内内服务的郎官。

东汉时黄门侍郎为专职,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

南朝以后黄门侍郎负责掌管机密文件。

左右曹:汉代处理皇帝文书的官职。

中国历代职官表

中国历代职官表

1.唐初,太宗李世 民未继位前,曾任 尚书令,此后臣下 不敢居此位,遂不 设。 2.左仆射统吏、户、 正三品 掌全国土地、 户籍、 赋税、 礼三部。右仆射统 财政收支等事务 兵、刑、工三部。 掌国家的典章法度、祭 正三品 祀、 学校、 科举和接待四 方宾客等 正三品 3.高宗李治时称尚 书省为“中台”, 中书省为“东台”, 掌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 门下省为“西台”。 军械、军令等事务 门下侍中“左相”,
太尉
秩万石
大将军
职掌统领兵征、 或予闻国 政。是将军的最高称号。
太常
秩中二千石
掌宗庙礼仪, 兼掌选试博 士。
光录勋 (九卿) 卫尉 太仆 廷尉 (大理)
秩中二千石
掌宫殿护卫。
秩中二千石 秩中二千石 秩中二千石
掌宫门警卫。 掌皇帝舆马。 掌刑狱。
大鸿胪
秩中二千石
掌少数民族朝见宾礼。
即秦之“典客”,有 丞。 有丞。平帝时改为 “宗伯”。 即秦之 “治粟内史” ,
中国历代职官表
历代职官表(秦)
部门 (三公) 丞相府
官职 丞相
品级
职掌
说明
辅佐皇帝治理全国政务 (相国) 监察、执法之任,兼掌重 要文书图籍 掌军事,全国军事首脑 掌宗庙礼仪 掌守卫宫殿门户 掌宫门警卫 掌皇帝舆马及马政 掌刑狱 掌少数民族朝见宾礼 掌皇族事务 掌谷货 掌山海池泽之税 掌师治安 掌营建宫室 掌治京师 掌监理郡事 秩二千石 秩比二千石 秩六百石 掌郡治 掌郡之军事 辅佐郡守 武职 副丞相
魏吴置,蜀不详 魏蜀置,吴无
第五品 第三品 第五品 六至八品 八品 第五品 第八品
三国均置 魏置
职如郡守 职如县令
历代职官表(隋)
部门 (三师)

古代文官等级表

古代文官等级表

古代文官等级表荣誉职:三师(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从一品):太尉、司徒、司空中书省:正二品:中书令(二人)正三品:中书侍郎(二人)正五品:中书舍人(六人)从六品:右散骑常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右补阙(六人)、右拾遗(六人)、起居舍人(十六人)从七品:中书主书(四人)从八品:中书主事(四人)门下省:正二品:门下侍中(二人)正三品:门下侍郎(二人)从三品:左散骑常侍(二人)从六品:城门郎(四人)、符宝郎(四人)、起居郎(二人)从七品:左补阙(六人)、门下录事(四人)从八品:门下主事(四人)、左拾遗(六人)从九品:门下典仪(二人)尚书省不设品:尚书令(一人)(因太宗曾任此职,故不授予臣下)从二品:尚书左仆射(一人)、尚书右仆射(一人)正四品:尚书左丞(一人)、尚书右丞(一人)(左丞管理吏、户、礼三部,右丞管理兵、刑、工三部)从五品:尚书郎中(二人)从六品:尚书员外郎(二人)从七品:尚书都事(十二人)从八品:尚书主事(十二人)尚书省下六部:吏部:正三品:吏部尚书(一人)正四品:吏部侍郎(二人)正五品:吏部郎中(二人)、司封郎中(一人)、司勋郎中(一人)、考功郎中(一人)从六品:吏部员外郎(二人)、司封员外郎(一人)、司勋员外郎(一人)、考功员外郎(一人)从八品:司封主事(三人)、司勋主事(三人)、考功主事(三人)户部:正三品:户部尚书(一人)从五品:户部郎中(二人)、度支郎中(一人)、金部郎中(一人)、仓部郎中(一人)从六品:户部员外郎(二人)、度支员外郎(一人)、金部员外郎(一人)、仓部员外郎(一人)从八品:度支主事(三人)、金部主事(三人)、仓部主事(三人)礼部:正三品:礼部尚书(一人)正四品:礼部侍郎(一人)从五品:礼部郎中(一人)、祠部郎中(一人)、膳部郎中(一人)、主客郎中(一人)从六品:礼部员外郎(一人)、祠部员外郎(一人)、膳部员外郎(一人)、主客员外郎(一人)从八品:祠部主事(二人)、膳部主事(二人)、主客主事(二人)兵部:正三品:兵部尚书(一人)正四品:兵部侍郎(二人)从五品:兵部郎中(二人)、职方郎中(一人)、驾部郎中(一人)、库部郎中(一人)从六品:兵部员外郎(二人)、职方员外郎(一人)、驾部员外郎(一人)、库部员外郎(一人)从八品:职方主事(二人)、驾部主事(二人)、库部主事(二人)刑部:正三品:刑部尚书(一人)从五品:刑部郎中(二人)、都官郎中(一人)、比部郎中(一人)、司门郎中(一人)从六品:刑部员外郎(二人)、都官员外郎(一人)、比部员外郎(一人)、司门员外郎(一人)从八品:都官主事(二人)、比部主事(二人)、司门主事(二人)工部:正三品:工部尚书(一人)正四品:工部侍郎(一人)从五品:工部郎中(一人)、屯田郎中(一人)、虞部郎中(一人)、水部郎中(一人)从六品:工部员外郎(一人)、屯田员外郎(一人)、虞部员外郎(一人)、水部员外郎(一人)从八品:屯田主事(二人)、虞部主事(二人)、水部主事(二人秘书省:(掌经籍图书)从三品:秘书监(一人)从四品:秘书少监(二人)从五品:秘书丞(一人)从六品:秘书郎(三人)正九品:校书郎(十人)、正字(四人)殿中省:(掌天子服御)从三品:殿中监(一人)从五品:殿中丞(二人)正六品:殿中尚医(二人)从九品:殿中主事(二人)二台:御史台:(监察机构)正三品:御史大夫(一人)正四品:御史中丞(二人)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殿院、察院。

中国古代官职等级表

中国古代官职等级表

中国古代官职等级表中国古代官职等级表01、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02、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03、京兆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0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0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0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07、史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0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09、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

17、通判。

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

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

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

掌出纳文移。

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

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

部委所属机构主官。

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

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

协司宝掌玉玺。

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

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相当于副县长。

26、主薄。

掌钱粮、户籍。

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27、检校。

代理官职。

秘书级。

28、教授。

府掌训导考核学生。

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古代大臣职位表

古代大臣职位表

唐朝官员品级正一品: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爵:王从一品: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武散官:骠骑大将军爵:嗣王、郡王勋:国公正二品: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文散官:特进武散官:辅国大将军爵:开国郡公勋:上柱国从二品: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文散官:特进武散官:镇军大将军爵:开国县公勋:柱国正三品:职官: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勋:上护军从三品: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爵:开国侯勋:护军正四品上: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文散官:正议大夫武散官:忠武将军爵:开国伯勋:上轻军都尉正四品下:职官: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文散官:通议大夫武散官:壮武将军从四品上:职官: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文散官:太中大夫武散官:宣威将军勋:轻车都尉从四品下: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文散官:中大夫武散官:明威将军正五品上: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文散官:中散大夫武散官:定远将军爵:开国子勋:上骑都尉正五品下: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文散官:朝议大夫武散官:宁远将军视正五品:萨宝从五品上: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文散官:朝请大夫武散官:游骑将军爵:开国男勋:骑都尉从五品下: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文散官:朝散大夫武散官:游击将军正六品上: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文散官:朝议郎武散官:昭武校尉勋:骁骑尉正六品下: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文散官:承议郎武散官:昭武副尉从六品上: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文散官:奉议郎武散官:振威校尉勋:飞骑尉从六品下: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文散官:通直郎武散官:振威副尉正七品上: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文散官:朝请郎武散官:致果校尉勋:云骑尉正七品下: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文散官:宣德郎武散官:致果副尉从七品上: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文散官:朝散郎武散官:翊麾校尉勋:武骑尉从七品下: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文散官:宣义郎武散官:翊麾副尉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正八品上: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文散官:给事郎武散官:宣节校尉正八品下: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文散官:征事郎武散官:宣节副尉从八品上: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文散官:承奉郎武散官:御侮校尉从八品下: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文散官:承务郎武散官:御侮副尉正九品上: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文散官:儒林郎武散官:仁勇校尉正九品下: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文散官:登仕郎武散官:仁勇副尉从九品上: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文散官:文林郎武散官:陪戎校尉从九品下: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文散官:将仕郎武散官:陪戎副尉。

完整版中国古代官职品级一览表

完整版中国古代官职品级一览表
中国古代官职品级一览表
我国古代官员的品级分“九品十八级”,每品有正、从之别,不
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另附部分官职古 今对照。
古代官品
现代级别
官别
清代部分官职
相当现代职务
正一品
正国级
文职京官
宰相
国务院总理
太师、太傅、太保
人大、政协的正职
殿阁大学士
政治局常委
太尉、司徒、司空
武职京官
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文职外官
县丞、士县丞
副县长、自治县副县长
各使司库大使、按察司知事、外府经 历、州学正、县教谕
武职外官
外委千总
从八品
副科级
文职京官
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 薄
文职外官
布政使司照磨、盐运使司知事、府、 州、县训导
武职京官
八品典仪、亲军校、护军校、前锋校、 骁骑尉
正九品
股级
文职京官
武职京官
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
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县处级
文职京官
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 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 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 寺主薄、部寺司库、赞礼郎
文职外官
知县
县长
京县县丞
首都县副县长
顺天府学教授、训导、各府学教授、
按察司经历、各府学教授
武职京官
最高法院院长
太常寺卿、宗正寺卿、中书令、侍中、 金紫光禄大夫、门下侍郎、中书侍郎、 宗人府丞、詹事府詹事、太子詹事、 太子宾客
文职外官
顺天府府尹
北京市长
奉天府府尹
直辖市长
各省按察使

古代地方官职表

古代地方官职表

古代地方官职表
秦朝
郡守:秦朝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负责管理一郡事务,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官员。

汉朝
太守:汉代沿袭秦制,郡的最高长官称为太守,同样负责郡的行政、司法和军事等全面事务。

县令/县长:县级行政长官,管理县务。

魏晋南北朝
刺史:起初为监察官,魏晋以后演变为州的行政长官,掌管一州的军政事务。

都督:军事指挥官,有时兼领地方行政职务。

隋唐
刺史:继续担任州的行政长官,唐朝时期地位逐渐提升,成为实质上的地方统治者。

别驾、长史、司马:属于州刺史的下属官员,协助处理各类政务。

节度使:设置于边境或军事要地,总揽军政大权,唐代中晚期逐渐演变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

宋朝
知府、知州、知县:宋代实行“知某州军事”或“知某县事”的制度,实际上承担了地方行政领导职责。

转运使、提点刑狱:宋代设立的专司财政和司法监察的地方官员。

元朝
行中书省丞相、平章政事: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为行中书省,其长官分别为丞相和平章政事,管理地方民政事务。

路、府、州、县:各级地方单位也设有相应的地方官。

明朝
布政使:取代了元代行中书省的职能,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主管地方民政、财政事务,布政使为其长官。

按察使:主管地方司法和监察事务。

知府、知州、知县:延续了前朝的称呼,分别对应府、州、县的行政长官。

清朝
总督、巡抚:清初设立,成为清朝地方最高级别的军政长官,总督管辖数省,巡抚一般管辖一省。

知府、知州、知县:继续沿用,同时还有同知、通判等辅佐官员。

九品官职对照表

九品官职对照表

九品官职对照表
本对照表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九品官职的概貌,以便在阅读相关历史文献时更好地理解官员的地位、职责和权力。

本表所列官职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 第一等:
* 太师:辅佐皇帝,参与军国大事决策,职位相当于宰相。

* 太傅:辅佐皇帝,教授太子及诸王,职位相当于宰相。

* 太保:保护皇帝,职位相当于宰相。

* 太尉:统领全国军队,职位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长。

* 大司徒: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职位相当于现代的国务卿。

* 大司空:主管全国水利、土木工程,职位相当于现代的水利部长、交通部长。

2. 第二等:
* 尚书令:皇帝的秘书长,协助处理政务。

* 大将军:统领全国军队的高级将领。

* 司徒:负责某一地区教化、民政的官员。

* 司空:负责某一地区水利、土木工程的官员。

* 都督:负责某一地区军事、民事的官员。

3. 第三等:
* 中书令:皇帝的秘书,负责起草、传达诏令。

* 侍中:负责皇帝生活起居、传达诏令的官员。

*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的官员。

* 太常卿:负责礼仪、教育的官员。

* 光禄卿:负责宫廷供给的官员。

* 太仆卿:负责宫廷马匹管理的官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官员职位一览表
. [巡狩大明/ 神灯著] 作品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为了让作者神灯能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请您购买请购买正版图书! 书籍介绍: 好男人段飞穿越到了明朝中叶,成了个不入流的小捕快,凭借平日饱览群书阅尽美剧的识见,他连破大案,成了名噪一时的‘神捕’!破案?那是家常便饭!坑蒙拐骗?那是发家的手段!风从虎,云从龙,真正的人才是不会寂寞的,锦衣卫、东厂向他暗送秋波;
内阁六部哭喊着推他上位;
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造反派都来挖皇帝的墙角……巧妙周旋于各大势力之间,替天巡狩,清吏治办贪官,拳打东海倭寇,脚踢北国鞑掳,他改变了历史,改变了未来,从他出现开始,后世史学家无比推崇地称之为——后正德时代!-为了让作者神灯能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请您购买请购买正版图书! 书籍介绍: 好男人段飞穿越到了明朝中叶,成了个不入流的小捕快,凭借平日饱览群书阅尽美剧的识见,他连破大案,成了名噪一时的‘神捕’!破案?那是家常便饭!坑蒙拐骗?那是发家的手段!风从虎,云从龙,真正的人才是不会寂寞的,锦衣卫、东厂向他暗送秋波;
内阁六部哭喊着推他上位;
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造反派都来挖皇帝的墙角……巧妙周旋于各大势力之间,替天巡狩,清吏治办贪官,拳打东海倭寇,脚踢北国鞑掳,他改变了历史,改变了未来,从他出现开始,后世史学
家无比推崇地称之为——后正德时代!:chou(凌晨1时正至凌晨3时正)牛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寅:
yin(凌晨3时正至早上5时正)虎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
mao(早上5时正至早上7时正)兔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辰:
chen(早上7时正至上午9时正)龙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巳:
si(上午9时正至上午11时正)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午:
wu(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马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未:wei(下午1时正至下午3时正)羊羊在这段时间吃草申:
shen(下午3时正至下午5时正)猴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酉:
you(下午5时正至晚上7时正)*於傍晚开始归巢戌:
xu(晚上7时正至晚上9时正)狗狗开始守门口亥:
hai(晚上9时正至晚上11时正)猪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发一个备查,以免以后每次涉及时间都要备注一下…… 正文明朝官职书香屋更新时间:XXXX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

宗人令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右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右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经历一人正五品宗人府经历司三公太师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傅无定员正一
品三公太保无定员正一品三公三孤少师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傅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保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太子三师太子太师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太傅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太保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三少太子少师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傅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太子少保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东宫太子宾客无定员正三品东宫大臣内阁中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武英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文渊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东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中书省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右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平章政事一人从一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左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右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参知政事一人从二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参知政事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左司郎-省略部分-员从四品承宣布政使司经历一人从六品承宣布政使司经历司都事一人从七品承宣布政使司理问一人从六品承宣布政使司理问所副理问一人从七品承宣布政使司理问所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一人正三品提刑按察使司副使一人正四品提刑按察使司佥事无定员正五品提刑按察使司经历一人正七品提刑按察使司经历司行太仆寺卿一人从三品行太仆寺少卿一人正四品行太仆寺寺丞无定员正六品行太仆寺主簿一人从七品行太仆寺苑马寺卿一人从三品苑马寺少卿一人正四品苑马寺寺丞无定员正六品苑马寺主簿一人从七品苑马寺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一人从三品都转运盐使司同知一人从四品都转运盐使司
副使一人从五品都转运盐使司判官无定员从六品都转运盐使司经历一人从七品都转运盐使司经历司盐课提举司提举一人从五品盐课提举司同提举一人从六品盐课提举司副提举无定员从七品盐课提举司市舶提举司提举一人从五品市舶提举司副提举二人从六品市舶提举司府知府一人正四品府同知无定员正五品府通判无定员正六品府推官一人正七品府州知州一人从五品同知无定员从六品州判官无定员从七品州县知县一人正七品县县丞一人正八品县主簿一人正九品县巡检司巡检从九品巡检司副巡检从九品巡检司爵公无定员超品一等爵侯无定员超品二等爵伯无定员超品三等爵驸马都尉无定员超品位在伯上五军都督府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各属左都督一人正一品都督府右都督一人正一品都督府都督同知无定员从一品都督府都督佥事无定员正二品都督府经历一人从五品都督府经历司都事一人从七品都督府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一人正三品京卫指挥使司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京卫指挥使司镇抚二人从五品京卫指挥使司镇抚司经历一人从七品京卫指挥使司经历司王府仪卫司仪卫正一人正五品王府仪卫司仪卫副二人从五品王府仪卫司典仗六人正六品王府仪卫司留守司正留守一人正二品留守司副留守一人正三品留守司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留守司经历一人正六品留守司经历司都事一人正七品留守司断事一人正六品留守司断事司副断事一人正七品留守司断事司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一人正二品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二人从二品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四人正三品都指挥使司经历一人正六品都指挥使司经历司都事一人正七品
都指挥使司断事一人正六品都指挥使司断事司副断事一人正七品都指挥使司断事司卫指挥使司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卫指挥使司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卫指挥使司镇抚二人从五品卫指挥使司镇抚司经历一人从七品卫指挥使司经历司所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千户所副千户二人从五品千户所镇抚二人从六品千户所百户十人正六品千户所土官宣慰使一人从三品宣慰使司同知一人正四品宣慰使司副使一人从四品宣慰使司佥事一人正五品宣慰使司经历一人从七品宣慰使司经历司宣抚司宣抚使一人从四品宣抚司同知一人正五品宣抚司副使一人从五品宣抚司佥事一人正六品宣抚司安抚司安抚使一人从五品安抚司同知一人正六品安抚司副使一人从六品安抚司佥事一人正七品安抚司招讨司招讨使一人从五品招讨司副招讨一人正六品招讨司长官司长官一人正六品长官司副长官一人从七品长官司word教育资料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