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有哪些名人
周氏名人及事迹

周氏名人及事迹篇一:周氏族谱历史名人简历周氏族谱历史名人简历先祖轩辕黄帝18世:文王姬昌54世:亚夫号细柳67世:周瑜字公瑾92世:敦颐字茂叔号濂溪125世:恩来字翔宇125世:湖南省衡南县江口镇夏岭周氏宗祠孟宗青云房大周继瑞派家字班辈周季历之子周文王周朝开国帝王(公元前1152年——前1056年)享年97岁周勃之子周亚夫西汉将军(?——公元前143(:周氏名人及事迹)年)周异之子周瑜(三国)吴国名将大都督(公元175年——210年)享年36岁周辅成之子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大理寺丞国子博士理学派开山鼻祖(公元1017年——1073年)享年57岁周贻能之子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军事家(公元1898年——1976年)享年78岁篇二:周氏族谱简历周氏族谱简历轩辕黄帝18世:文王姬昌54世:亚夫,号细柳67世:周瑜,字公瑾92世:敦颐,字茂叔号濂溪125世:恩来,字翔宇湖南省衡南县江口镇夏岭周氏宗祠孟青云房大周继瑞派家字班辈历史名人周季历之子周文王,周朝开国帝王(公元前1152年——前1056年)享年97岁周勃之子周亚夫,西汉将军(?——公元前143年)周异之子周瑜(三国)吴国名将,大都督。
(公元175年——210年)享年36岁周辅成之子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大理寺丞,国子博士,理学派开山鼻祖(公元1017年——1073年)享年57岁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军事家(公元1898年——1976年)享年78岁。
篇三:关于周氏姓周姓来源及历代名人周姓是全国大姓之一,在《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
按现在人口统计,周姓为中国第九大姓。
周姓又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最大的一脉来源于姬姓,这一脉中又有两大源头:一是岐山:周文王姬昌的二子周武王姬发伐纣时,他的七弟周公旦立了功,武王逝世时他的王位继承人周成王只有l3岁,由周公旦摄政。
周公旦有这样大功劳,故武王和成王时,两次对他加封,都是将陕西丰邑(今咸阳)首都附近的岐山作采邑(采邑就是收租子代替薪俸)。
周姓的来源姓周的名人有哪些

周姓的来源_姓周的名人有哪些周姓是中国的一大姓氏,虽然他不必陈姓、李姓的数量多,但是有关周姓的历史却一点也不比它们要短。
周姓的来源是怎样的?姓周的名人有哪些?曾经一统天下的周姓到底有多少厉害的子孙,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1、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
黄帝的四世孙后稷,姓姬。
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
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
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
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以周为氏。
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
另有周赧王之后,在唐代先天(712-713年)年间,因避唐玄宗名讳改姬姓为周姓。
周公旦之后姓周。
2、出自周昌、周任之后。
《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分散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浔阳 (今属江西省)、临川(今属江西省)、陈留(今属河南省境)、沛国(今属河南、安徽、江苏省境)、泰山(今属山东省境)、河南(今属河南省境)等地。
3、少数民族改为周姓1)南北朝时,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
《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献帝时,把北魏国拓跋氏分为七份,以七兄弟统率之。
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献文帝的次兄一人,还有次兄统率的那一部分国人。
周氏,是北魏国兴旺的七族之一。
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将周摇。
周摇(约 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2)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的,改为周氏。
3)代北(今山西省东北部)的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4 、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改为周姓。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相近,当时长安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
五千年周氏家世——周敦颐的先祖和后裔

五千年周氏家世——周敦颐的先祖和后裔来源:周氏家族时隔六十五年之后,老家常州蒋湾桥的《(爱莲堂)周氏宗谱》第十一次续修即将大功告成,可喜可贺!“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寻根溯源,访古认祖,乃人之天性。
“盛世修谱”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
家谱是一种历史:家族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它也是一种文化:谱牒文化、姓氏文化、血缘文化、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
蒋湾桥《(爱莲堂)周氏宗谱》创修于清初顺治四年(1647年),经十次续修,最后一次修谱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木活字本共十八卷。
上面详细记载了从北宋哲学家、道家的先驱者周敦颐一直到笔者父辈的嫡传世系。
后从有关谱牒中查实:周恩来和鲁迅(周树人)的先祖也都是周敦颐。
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认为他的哲学是孔孟的真传、儒学的再起。
他也是一位文学家,脍炙人口的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出自他写的著名散文《爱莲说》。
那么,周敦颐之前的列祖列宗又是谁呢?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在做这一寻根溯源的考证工作,查阅古籍资料(包括正史、地方志和家谱),并到各地寻访,还和一些周敦颐的后裔通信交流。
从历史传说中比较确切可靠的黄帝的先祖少典氏(炎帝神农氏之父)算起,至今刚好大约五千年。
限于篇幅,以下仅作直系世系的扼要概述,详细的可参阅笔者编撰的《五千年周氏家世:从黄帝到周恩来和鲁迅(周敦颐的先祖和后裔)》一书。
展开剩余87%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伏羲氏和女娲氏是传说中的华夏人类始祖。
古籍记载:“伏羲生少典,少典生神农及黄帝。
”但考古发现,伏羲氏所在的年代距今七千至八千多年前,不可能是少典之父,只可能是少典的直系远祖。
关于少典、炎帝和黄帝的关系,古籍中有多种说法,比较可信的是:当初少典国君娶诸侯有蟜氏之女,生二子:长子炎帝神农氏,后世代相传;次子则世嗣少典氏为诸侯,也是世代相传。
至炎帝榆罔氏这一代,当时的少典国君娶妃附宝生子黄帝。
周姓氏来源

一、来源有四:1、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
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後代都以周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
黄帝的儿子後稷,姓姬。
後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
周公东征胜利後,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
这些姬姓国的後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
西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
如周平王之後,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
另有周赧王之後,周公旦之後。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
如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
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後,改汉字单姓周氏。
南朝陈时,有一著名将领叫项猛奴的被周荟抚养改姓周,名文育。
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
唐末有叫成讷的,後梁时赐姓周。
元时,有一位叫苏卓周的改姓周。
又有喜同、术忽、哈刺歹等蒙古人改姓周。
明代江苏吴县人吴健7岁时家贫卖身同县周家,也改姓周。
二、迁徙分布: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
居住在河南临汝的周氏,部分人于秦代迁往沛郡,成为当地著姓,西汉大臣周昌、周勃、名将周亚夫即属此支。
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汝南安城周氏有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
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士族随晋室同渡,有一支周氏迁往姑熟[姑孰、南洲,今安徽当涂]。
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这是周姓入福建最早者。
唐僖宗时,河南周氏族人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
南宋大臣周必大,自称其先祖为郑州管城人。
汝南周氏有一支直接迁往福建宁化石壁乡,还有一支徙居永定。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唐代元和年间,除沛国周氏、长安周氏为周赧王的後代,河南周氏为鲜卑族改姓外,大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後裔。
周仁5世孙周燕,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如周燕之子周忠因任太山太守而在当地定居,形成太山周氏。
有关周姓的历史名人

有关周姓的历史名人
周姓是中国姓氏中颇为常见的一个,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以此为姓的名人。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周姓历史人物:
1. 周恩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务院总理。
2. 周敦颐: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书画家和文学家,著有《爱莲说》和《洛神赋》等经典作品。
3. 周公:西周时期的贤臣和卓越的政治家,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周武王:西周时期的国君,率领诸侯联军推翻暴虐的商朝,建立了周朝。
5. 周穆王:西周时期的国君,是一位明智、仁政的君王,提倡儒家文化和礼仪制度。
6. 周云蓬: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擅长扮演剑侠和大义凛然的英雄。
7. 周星驰:华语电影界著名导演、演员和编剧,代表作品有《喜剧之王》和《功夫》等。
8. 周润发:香港著名演员和歌手,曾获得多项大奖,代表作有《英雄本色》和《阿飞正传》等。
这些著名的周姓历史人物,各有卓越的成就和杰出的贡献,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百家姓周,周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周氏历史来源:「周」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
黄帝的四世孙后稷,姓姬。
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
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
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
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以周为氏。
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
另有周赧王之后,在唐代先天(712-713年)年间,因避唐玄宗名讳改姬姓为周姓。
周公旦之后姓周。
2、出自周昌、周任之后。
《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分散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浔阳(今属江西省)、临川(今属江西省)、陈留(今属河南省境)、沛国(今属河南、安徽、江苏省境)、泰山(今属山东省境)、河南(今属河南省境)等地。
3、少数民族改为周姓1)南北朝时,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
《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献帝时,把北魏国拓跋氏分为七份,以七兄弟统率之。
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献文帝的次兄一人,还有次兄统率的那一部分国人。
周氏,是北魏国兴旺的七族之一。
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将周遥周摇(约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2)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的,改为周氏。
3)代北(今山西省东北部)的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4、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改为周姓。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相近,当时长安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
他姓改为周姓5、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孙改姓周。
成油(仙锐),是唐朝末年的荆南节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的6、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
zhou姓

周姓的起源简介姓氏:【周】拼音:Zhou郡望:汝南郡名人:周树,周璇,周勃,周瑜,周恩来胜迹:台北武功周氏宗祠文献:周氏族谱历史:周姓是当今中国第九大姓,在台湾排名第二十一。
周姓的起源十分复杂,其姓氏来源很多;有的出自黄帝的将领周昌,有的出自商代的太史周任。
周姓源于姬氏者,为黄帝之后裔后弃,后弃的裔孙周太王古公,率领族人迁居周原,曾孙姬发攻灭商朝,并建立了周朝。
到了周平王时,子姬烈封于汝南,被称为周家,后来就发展成了周姓。
周朝的最后一个天子,周郝王,在周朝被灭以后,沦为平民,他的后代,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周姓也有从其他姓改姓过来的,如元代有叫苏卓周的人改姓周,因为住在武功,被称为“武功周氏”;北魏时献帝次兄姓普,在孝文帝迁都时,被改成了周。
周姓于西晋年间迁入安徽,于唐代进入福建,到清朝,开始进入台湾。
周姓的分布很广,主要聚居地有:汝南,庐江,浔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武功,淮南,永安,文安,华阴,清河,江陵,长安等。
补充资料:姓氏起源: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
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
黄帝的儿子后稷,姓姬。
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
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
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
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
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
周赧王之后。
周公旦之后。
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为周的。
如唐玄宗时,有姬氏因避帝名讳,故而改姓周。
元时,有苏氏改姓周的。
唐末有叫成纳的,后梁时赐姓周。
北魏时有鲜卑皇族普氏改姓周。
南北朝时,代北复姓贺鲁氏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汉字单姓周氏。
家乘谱牒江苏:周氏族谱六卷、周氏家谱十八卷、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江都周氏家谱六卷、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周氏宗谱不分卷、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余邑周氏宗谱三卷、汝南周氏宗谱四卷、姚江孝义周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周氏宗谱、谷阳周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周氏族谱一卷、周氏续修家谱十一卷首一卷、周氏四修族谱十二卷、小云南周氏宗谱一卷聚集地:迁徙分布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
周姓

周氏的图腾多漂亮呀周本是周族人的族称,这个族称图腾记载了周族始祖后稷诞生的传说。
周人的始祖弃刚出生时,他的母亲以为不吉祥,把他丢弃在冰上,被一只大鸟所救才得以不死,他的母亲感到非常奇怪,又把他抱了回来,后来,弃成为周人的农业始祖后稷。
“周”与“稷”都是大鸟救弃的图腾记述。
古文“周”是鸟和“田粟”的合文。
一、周氏的由来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一般认为,黄帝的后裔迁徙到陕西岐山下的周原,从此称为周族。
周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即北魏献帝的兄长原来是少数民族姓氏,北魏迁都洛阳后改鲜卑族姓为汉姓,将其改为周姓。
周被秦灭后,部分周族人迁往江苏沛县,成为当地大姓。
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原人民大批东移徐州,进而南渡,其中周姓迁居安徽庐江。
后周姓逐渐向南方发展,唐朝时迁往福建,四川、江西、广东等地,清朝时周姓迁往台湾及海外谋生。
周姓在24史中单独列传的有276人,可见周姓历朝不泛英才。
西汉时周勃、周亚夫父子名将;三国时名将周瑜,曾大破曹军于赤壁,且精通音乐;五代时有画家周文矩;北宋有哲学家周敦(dui)颐,词人周邦彦;南宋有词人周密,著有《武林旧事》;元代有音韵学家周德清;明代有画家周臣;清代有词人、词论家周济,编有《宋四家词选》,象棋名手周廷梅,围棋国手周小松,农民斗争领袖周立春;近现代有湘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周飘群,,象棋名手周德裕;当代最著名的周姓人物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周恩来。
周姓不仅在国内广泛分布于大江南北,而且还远迁于欧美、东南亚及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
在海外的周姓华人也有不少杰出人物,如美国著名华人律师周雅定,印尼有出版业大王周伟泰等等。
今年人口普查结果,周姓排名百家姓前10名,位居第十位。
二、迁徙分布: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
居住在河南临汝的周氏,部分人于秦代迁往沛郡,成为当地著姓,西汉大臣周昌、周勃、名将周亚夫即属此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姓有哪些名人
周公:周公解梦,传说中的人物。
周勃:江苏省沛县人,西汉时开国武侯,被刘邦赐予列侯的爵位,时称:“绛侯”。
周瑜: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省舒城人。
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数十万大军,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周处:晋朝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南)人,是一位改恶从善的典型人物,官至御史中丞。
周兴:雍州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朝武则天时酷吏,官至秋官侍郎、尚书左丞。
周忱:吉水(今江西省吉水)人,明朝大臣,官至工部尚书。
周亚夫: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名将,以治军严整闻名于世。
周氏子:汝南周氏子,吴郡人也,亡其名,家于昆山县。
元和中,以明经上第。
调选,得尉昆山。
既之官,未至邑数十里,舍于逆旅中。
周日方:京兆(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著名的画家,擅长于肖像、佛像画。
画风“衣裳简劲,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
”
周文矩:句容(今属江苏省)人,五代南唐时画家,擅长于人物画,尤以仕女为最,题材多取自宫廷生活。
周越:[宋]字子发,起弟。
官主客郎中。
草书精熟,博学有法度,而真行不及。
如俊士半酣,容仪纵肆,虽未可以语妙,于能则优矣。
当天圣、庆历(一O二三至一 O四八)间,以
书显学者,翕然宗尚之。
然终未有克成其业者。
集古今人书并所
更体法为书苑十卷。
黄庭坚云:“周子发下笔沈著,是古人法,若是笔意姿媚似苏子瞻(轼),便觉行间茂密,去
古人不远矣,何止独行于今代邪。
”《宋史本传、山谷集、墨池编》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湖南省道县人。
根据陈抟的《无极图》,著《太极图说》,理学大师朱熹曾推崇他为理学的开创人。
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浙江省杭州人。
平生创作了许多新词调,对后世影响很大,开南宋格律词派之先河。
周德清:元代著名音韵学家,江西省高安人。
著有《中原音韵》,为北音韵书的创始人。
周树人:浙江省绍兴人,笔名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著作有《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淮安,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建立了丰功伟绩,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