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沉浮的条件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0章浮力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总结
有些同学往往认为用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密度计 浸入待测液体中的深度越小,则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 浮力越大,其原因是不理解密度计的制作原理。
1 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 D ) A.浮力变小,船体上浮一些 B.浮力变大,船体下沉一些 C.浮力不变,船体下沉一些 D.浮力不变,船体上浮一些
2 【中考·凉山州】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分 别放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静止后,两容器中液 面相平,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与F乙 及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C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知识点 2 浮力的应用
长风破浪
航空母舰
潜水艇
热气球
密度计
1. 轮船 (1)工作原理:轮船是利用物体__漂__浮___在水面的原理
工作的。 (2)利用把密度比水大的钢材制成__空__心___的使它排开
更多的水,增大可利用的__浮__力____。 (3)轮船在河里和海里都处于漂浮状态,因而所受浮
力__相__等____,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它在海水里比 在河水里浸入的体积___小____。
船排开河水的体积:
V排=F浮水 g=1.0
103
107 N kg/m3
10N/kg
=103
m3。
2 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
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图甲)。图乙和图丙 是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 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它会竖直立 在液体中,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哪杯液体的密度大。 说出你的理由。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4 沉与浮

∵木块漂浮
∴F浮=G物=1.2N
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F浮=G物
V排=
F浮
液g
1.2N 103kg/ cm3 10N
/ kg
1.2104 m3
120cm3
V露=V物-V排=200cm3:120cm3=80cm3
专题四 漂浮
1、密度计在水和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哪一个大? 放在煤油中液面在密度计的刻线A点,放在水中水 面在密度计A点的上方还是下方?
2、地球上有一个死海,在那里人可以躺在海面上 看报。假定人的平均密度与纯水的密度相当,要使 浸入海水中的人有三分之一的体积浮出水面,那么 死海海水的密度约是多少?
3、有一杯水,水上漂浮着一块冰,当冰块全部融 化后,杯中水面的位置将?
{实验与思考}
(A)
漂浮
(B)
悬浮
(C)
下沉
(D)
上浮
F浮 >G 物
物体上浮
F浮 =G 物
物体悬浮或漂浮
F浮 <G 物 物体下沉
练习
一个1N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钩 上,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是0.87N,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 多少? 解:F浮= G - F
=1N- 0.87N
=0.13N
解:F浮=G排=2N 2、一物体浸入水中排开了1000cm3水,求受的浮力多大?
解:v排=1000cm3=10-3m3
ρ m排= 液V排=1x103kg/m3x10-3m3=1kg
F浮=G排= m排g=1kgx10N/kg=10N
3、质量为540g的铝块的一半浸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当它浸没在
酒精,所受的浮力?(ρ铝=2.7g/cm3
《初中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集结知识元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知识讲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F浮>G 悬浮:F浮=G 漂浮:F浮=G下沉:F浮<G 沉底:F浮+N=G理解:研究物体的浮沉时,物体应浸没于液体中(V排=V物),然后比较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的平均密度可以知道,则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变成以下形式:①ρ物<ρ液,上浮②ρ物=ρ液,悬浮③ρ物>ρ液,下沉浮沉条件的应用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来实现浮沉的;热气球是通过改变空气的密度来实现浮沉的;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物体的漂浮条件,其刻度特点是上小下大,上疏下密;用硫酸铜溶液测血液的密度的原理是悬浮条件。
此外,轮船、气球、飞艇等都是利用了沉浮条件的原理而设计的。
例题精讲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例1.(2019∙安丘市二模)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A、B、C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放入小球后两个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相同,且A、C两球排开液体体积相同,B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下沉。
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甲液体比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B.三个小球中密度最小的是C球C.如果把A、C两球对调,A球在乙液体中可能下沉D.A、C两球所受的浮力相等例2.(2019∙商丘二模)如图所示,A、B、C体积相同。
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所受的浮力大于B、C所受浮力B.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小于A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C.C所受的浮力一定等于B所受的浮力D.A、B所受的浮力相等且大于C例3.(2019∙开封一模)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烧杯内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两液面相平。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杯中的液体密度小于乙杯中的液体密度B.甲杯中的鸡蛋排开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杯中的鸡蛋排开液体的重力C.甲杯中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杯中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D.甲乙两个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例4.(2019春∙利辛县期末)小明同学利用饮料瓶和薄壁小圆柱形玻璃瓶制作了“浮沉子”,玻璃瓶在饮料瓶中的情况如图所示(玻璃瓶口开着并倒置),玻璃瓶的横截面积为S=1.5cm2,此时玻璃瓶内外水面高度差h1=2cm,饮料瓶内水面到玻璃瓶底部高度差h2=8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饮料瓶和小玻璃瓶中气体的重力,g=10N/kg,ρ水=1×103kg/m3)①用力挤压饮料瓶,发现玻璃瓶仍然漂浮在水面,此过程中h1减小、h2不变;②用力挤压饮料瓶,发现玻璃瓶仍然漂浮在水面,此过程中h1不变、h2增大;③空玻璃瓶的质量为3g;④空玻璃瓶的质量为13g。
初中物理浮沉条件

初中物理浮沉条件
1.上浮:
-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_浮`大于物体的重力`G`时(即`F_浮>G`),物体将会加速上升直至浮出水面或达到平衡状态(比如部分浸没的物体上浮至漂浮状态)。
2.漂浮:
-当物体完全或部分地浸没在液体中,若其所受浮力`F_浮`等于物体的重力`G`(即`F_浮=G`),物体将保持在液体表面上不动,形成稳定的漂浮状态。
3.悬浮:
-物体在液体内部,如果它受到的浮力仍然等于其重力`F_浮=G`,那么物体将在液体中保持静止,既不上升也不下降,处于任意深度的稳定悬浮状态。
4.下沉:
-当物体受到的浮力`F_浮`小于其重力`G`时(即`F_浮<G`),物体将会加速下沉,直到完全沉入液体底部或者由于其它因素(如容器底的阻挡)而停止。
浮力来源于阿基米德原理,即浸没在流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流体重量。
物体的密度和流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也决定了物体的浮沉行为:
-若物体的密度小于流体的密度,则物体会上浮。
-若物体的密度等于流体的密度,则物体可以悬浮在流体中任意位置。
-若物体的密度大于流体的密度,则物体将会下沉。
浮力知识点总结

浮力知识点总结浮力知识点总结力指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浮力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浮力知识点总结1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m/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4.1物体沉浮条件及其应用(解析版)

一、物体浮沉的条件(1)从密度的角度。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浮、下沉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改变,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悬浮、漂浮、沉底时,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漂浮:物体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另一部分在液面上方,此时浮力等于重力。
悬浮: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此时浮力也等于重力。
沉底:物体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物体受到三个力(重力、浮力、支持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当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后漂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下沉后沉底。
(2)从力的角度。
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后漂浮(此时F浮=G物);当F浮=G物时,物体悬浮;当F浮<G物时,物体下沉后沉底。
【温馨提示】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微点拨】如何调节浮力的大小:木头漂浮于水面是因为木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把树木挖成“空心”就成了独木舟,自身重力变小,可承载较多人,独木舟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
牙膏卷成一团,沉于水底,而“空心”的牙膏皮可浮在水面上,说明“空心”可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采用“空心”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物体能漂浮在液面上。
二、浮力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所以同一艘轮船从大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江河行驶到大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
②根据F浮=ρ液gV排,同一艘轮船从大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液减小,所以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
③排水量:船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因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始终不变,所以,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不变。
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来改变自身的重力而实现的。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目录
退出
二、浮力的应用
1.轮船 (1)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加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 (2)排水量是指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靠水舱充水、排水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沉。 3.气球和飞艇:里面充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靠改变自身的体积,来 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升降。
目录
退出
目录 退出
解析:假设该物体完全浸没,则 V 排=V=40 cm3=4× 10-5 m3,物体受到的浮 力:F 浮=ρ 水 gV 排=1.0×103 kg/m3× 10 N/kg× 4× 10-5 m3=0.4 N,由图象可得,40 cm3 实心物体的质量为 32 g=0.032 kg,受到的重力 G=mg=0.032 kg× 10 N/kg=0.32 N,因为 F 浮>G,所以该物体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物体放入水中 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F 浮'=G=0.32 N。 答案:0.32
互动课堂理解
目录
退出
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相对大小关系,单独考 虑重力或浮力无法判断物体的浮沉。 (2)物体在上浮、下沉的过程中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 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漂浮在液面上。 (3)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 动;不同点:漂浮是物体在液面上的平衡状态,此时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之 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处于 悬浮状态的物体,其密度与液体密度相等,V 排=V 物,处于漂浮状态的物体,其 密度小于液体密度,V 排<V 物。
目录
退出
3.如图所示是鸡蛋在盐水中浮沉的几种情况:
(1)鸡蛋在盐水中受到 (2)鸡蛋处于不同状态是由于
物体沉浮条件

物体沉浮条件物体沉浮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比如我们在游泳时,身体会浮在水面上,而石头等物体则会沉入水中。
这是因为物体的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物体会沉入水中,密度小的物体则会浮在水面上。
那么,什么是物体沉浮的条件呢?一、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沉浮的条件是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也就是说,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如果物体的重量小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那么物体就会浮在液体表面上;如果物体的重量大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那么物体就会沉入液体中。
二、物体密度物体沉浮的条件还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
密度越大的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就越大,所受的浮力也就越大,因此越难沉入液体中。
密度越小的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就越小,所受的浮力也就越小,因此越容易浮在液体表面上。
三、液体密度液体的密度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如果液体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那么物体就会浮在液体表面上;如果液体的密度小于物体的密度,那么物体就会沉入液体中。
比如,我们在游泳时,身体会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的密度小于人体的密度;而石头等物体则会沉入水中,是因为水的密度小于石头的密度。
四、物体形状物体的形状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如果物体的形状对液体的阻力小,那么物体就容易浮在液体表面上;如果物体的形状对液体的阻力大,那么物体就容易沉入液体中。
比如,我们在游泳时,身体会浮在水面上,是因为人体的形状对水的阻力小;而石头等物体则会沉入水中,是因为石头的形状对水的阻力大。
五、液体的粘度液体的粘度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如果液体的粘度大,那么物体就容易沉入液体中;如果液体的粘度小,那么物体就容易浮在液体表面上。
比如,我们在游泳时,身体会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的粘度小;而在糖浆等粘稠液体中,身体就容易沉入液体中。
物体沉浮的条件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物体形状和液体的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界市桑植县廖汉生红军学校
柏小丽
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
学习目标
课前检测
定向自学一
定向习什么?
学习目标: 1、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知道怎样来增大可利用 的浮力。 2、知道浮力的应用。 3、通过分析物体的沉浮条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 推理能力。
课前检测: •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它 _______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 F 浮= ________ = _______ 。 • 2、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排开液体的 体积等于 _______ ,即V排_______ V 物。 • 3、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它排开液体的 体积 _______ ,即 V排 _______V物。
探究新知:
• 课堂巩固提升:一艘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是 2×107kg,船的自重是7×107N,它最多能装多少千 克的货物? (g=10N/kg) • (2)学生分小组对上面的问题讨论完成 • (3)请小组学生上台展示,其它组给予点评。
探究新知:
• 3、浮力应用二: 潜水艇 • (1)学生阅读教材59页“潜水艇”相关内容。思 考以下问题: 在水下的潜水艇受_____力和______力作用。 • 潜水艇原理:潜水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__ 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 (2)小组讨论完成和展示(用准备的空乒乓球和 注射器演示潜水艇的工作过程) (请一名学 生代表上台演示和讲解)
探究新知:
• 定向自学(一): 物体的浮沉条件 • 1、学生自己阅读教材57页,然后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提 示: 将准备好的三个质量不同的注水乒乓球认真观察后 放入水槽),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 ①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简单认识什么是漂浮、上浮、悬 浮、下沉。 • ②对水中的乒乓球进行受力分析: • 浸入水中的乒乓球受到竖直向上的 _____ 力和竖直向下 的_____力。 • ③物体的浮沉条件: • 漂浮: F浮______G 上浮:F浮______G • 悬浮: F浮______G 下沉:F浮______G
汤圆刚放入水中时,会沉 入锅底。
汤圆煮熟时,则会浮 出水面。
为什么生汤圆在水中是沉的,熟汤圆在水中是浮的?
汤圆刚放入水中时,汤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汤圆沉入锅底;
汤圆煮熟时,它的体积增大,浮力也随之增大, 汤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汤圆浮出水面。
盐 水 选 种 盐水选种的道理:饱满种子的密度要大于 盐水的密度而下沉。
把种子倒入浓度适宜的盐水里,饱满完好、密度大的 种子下沉;瘪粒、破粒等不合格种子,因密度小,会
浮在水面,从而选出优良种子来。
探究新知:
• 4、浮力应用三:气球和飞艇 • (1)气球里充的是密度______空气密度的气体。 • 气球为什么能升上高空? • 升上高空的气球又是如何降回地面的? • (提示:从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分析) • (2)小组讨论完成和展示。(利用电吹风和塑料 袋做一个塑料袋热气球)
• 三、课堂小结(全班交流汇报展示) •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还有什 么疑惑? • 四、课外巩固提升: • 教材6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5 • 五、课外拓展:实例一 煮汤圆 • 实例二 盐水选种
F浮=G
悬浮
G
物体的沉浮条件3: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物体的浮沉取决于 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
F浮 G
F浮>G 上浮 F浮<G
F浮 G
下沉 F浮=G
F浮 G
悬浮
F浮
G
F浮=G 漂浮
上升到液面呈漂浮状态, F浮逐渐减少到F浮=G
一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能否根据物体密度与 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
即:ρ液gV排<m物g
ρ液gV排<ρ物g V物 V排 = V 物 ∴ρ液<ρ物
悬浮时
F浮 = G 物 ρ液=ρ物
悬浮:F浮=G物 下沉:F浮<G物 上浮:F浮>G物 漂浮:F浮=G物
ρ液 ρ液
实心物体
= < >
ρ物
ρ物 ρ物
ρ液
ρ液 >ρ物
探究新知:
• 定向自学(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 学生阅读教材58页,然后进行小组实验:怎么让橡皮泥漂 浮于水面。 • (提示:拿出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松手,发现下沉。为 什么它要下沉?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浮起来?) • 思考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完成后展示。) • 密度比水大的物质做成空心,就可以浮在水面上,这时这 个物体的重力虽然没变,但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受到 的浮力变大了,大到与它的重力相等,它就可以浮在水面 上,所以采用“空心”的办法能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现象:
一只上浮出水面
一只悬浮在水中
一只下沉到水底
A B C
鸡蛋在不同的盐水中
为什么有的会上浮,有的会下沉 ,而有的能 够静止在液体内部呢?
受力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 个力,即重力和浮力。
F浮
G 物体的沉浮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物体浮沉条件
物体的沉浮条件1:
物体的沉浮条件2:
F浮
探究新知:
2、观察:盐水浮鸡蛋实验 思考: 物体的浮沉还取决于: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密度 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物体的密度_____ 液体的密度:上浮 物体的密度_____ 液体的密度:悬浮 物体的密度_____ 液体的密度:下沉 3、请四个小组同学上台展示自学成果,另四个小组 同学对其点评。 4、全班交流小结,老师给予评价和点拨。
探究新知:
• 2、浮力应用一:轮船 (1)学生阅读教材58-59页,思考以下问题: • ①从浮力的角度看,轮船采用 法增大浮 力,从而使轮船漂浮在水面上。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比同 体积的实心体重力 (大或小),而且还可以使 排开的水 ,所以受到的浮力比同体 积的实心体受到的浮力 (大或小 ) • ②轮船的大小通常用 来表示,排水量就是 轮船 时排开水的 。如果 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1x104t,在水中航行,根据漂浮的条 件(F浮=G物),,它满载时排开河水的体积是 m3
平时常见到 木头、泡沫等 在水中会上 浮; 石块、金属块等 在水中会下沉。 因为不同物质 密度不同。 猜测: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跟物体密度 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有关。
一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能否根据物体密度与 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
例: 下沉时 ∵F浮<G物
同理:上浮时
F浮 > G 物 ρ液>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