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有趣的自然课
一堂生动的自然课_有趣的课堂作文400字

一堂生动的自然课_有趣的课堂作文400字今天,我和同学欧芷晴和任丽冰到广州“星期八小镇”体验生活。
在小镇中我们可以扮演各种职业的工作人员,从中体验当大人的滋味。
在一项项任务中,让我最难忘的就是那节生动的自然课了。
工作前,总监让我们去农场拿一种水果或蔬菜回来,但每个人不能重复哦。
农场的果蔬可多了,有梨、苹果、海棠、萝卜、辣椒……应有尽有。
我拿了一个香蕉,但想想要是我拿了和别人重复怎么办?于是我又带多了一颗小扁豆。
果真我的香蕉和一个小妹妹重复了,我的小扁豆就派上用场了,哈哈。
工作开始了,我们每个人都变身为自然协会的会员,总监先分析了果蔬的种类,然后让我们分析一下什么是果实,但是谁都不愿意先发言,总监就拿着萝卜和蒜问我:“这两种是果实吗?”我回答:“萝卜是储藏根,蒜是地下茎。
”总监说:“回答得很好!”又拿起我的扁豆问大家“这是果实吗?”大家都想刚才那几样都不是果实,这个也不是吧,于是大家都大声喊道:“不是!”
“哈!这就是果实!”总监一边瓣开扁豆一边笑着说:“你们看,我不是给你们分析过了吗?扁豆有果皮和种子的就是果实。
”大家都呆住了。
这真是一堂生动的自然课!
1 / 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关于过渡段和过渡句

关于过渡段和过渡句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
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
不然,文章就显得支离破碎。
所以,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地说,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
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一、文题照应。
在叙事过程中,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二、首尾呼应。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
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叵关于开头与结尾写文章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
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
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
”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
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
”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 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幼儿园听课记录12篇

幼儿园听课记录12篇一、观察自然在本周的自然课上,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有趣的观察自然的课程。
在课堂上,老师首先带领孩子们到了附近的花坛,让他们观察并描述鲜花的颜色、形状和芬芳的气味。
孩子们积极参与,纷纷用自己的话语来描述花朵的美丽。
接下来,老师带着孩子们去了树林,让他们用手触摸树皮的纹理,感受树木的稳固和沉稳。
孩子们兴奋地触摸树木,纷纷表达出对大自然的喜爱。
课程最后,老师带领孩子们回到教室,并鼓励他们通过绘画的方式,将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表达出来。
二、感受音乐音乐课上,幼儿园的音乐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参与了一场有趣的音乐活动。
首先,老师播放了一首轻快的音乐,让孩子们随着节奏摆动身体,并尝试模仿音乐中的节拍。
孩子们跃跃欲试,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然后,老师鼓励每个孩子与自己的同伴一起合奏,让他们学会合作和协调。
在音乐课的最后,老师还教给了孩子们一个简单的音乐曲目,让他们用手拍打身边的物体,创造出节奏感强烈的音乐。
孩子们兴奋地参与其中,带来了一场活力四溢的音乐表演。
三、动手制作通过手工制作,幼儿园的老师帮助孩子们培养了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
在这一课程中,孩子们用纸和颜料制作了自己的手工艺品。
首先,老师给每个孩子分发了纸张和颜料,然后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作品。
孩子们认真地涂抹颜料,用手指或画笔在纸上绘制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享受着动手创造带来的乐趣。
最后,他们用艺术品展示墙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让每个人都能欣赏到他们的努力和创意。
四、阅读乐趣阅读是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幼儿园的老师每周都会为孩子们带来精选的绘本故事和图书。
在阅读课上,老师让孩子们一起欣赏课本中的绘本故事,从中学习语言和道德知识。
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和解读,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兴奋。
在故事结束后,老师组织了一个小小的讨论活动,让孩子们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初中语文】一堂有趣的自然课

初中语文作文7大答题技巧技巧点拨1. 换标题法: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因此,作文换标题是最基本的方法。
若考试作文题目与平时训练的某篇优秀习作题目相近或平时训练的习作与考试作文主题吻合,材料也适宜,这样就无须“大动干戈”,只需将作文题目更换一下,将文内的词句稍作改动,与新标题相呼应即可。
若考试作文题的选材、主题等与平时训练的优秀习作相差甚远,就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进行了。
2. 扣题改头法:“头”,即作文的开头,这个方法要求紧扣文题,对平时优秀习作的开头进行适当的修改,甚至重新写作。
让开头符合新作文的要求,这样才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
3. 扣题换尾法:“尾”,即作文的结尾,就是根据文题,对平时优秀习作的结尾进行适当的修改,甚至重新写作,用简洁的语言扣题。
这样的结尾,才能呼应开头,才能确保作文不跑题。
4. 描写内容增删法:写同一件事,因为扣题的关系,需要表现的主旨不一样,语句描写的详略就有所不同。
要针对不同的作文题目,针对所要表达的文题的关键词,增加一些关键的描写内容,反之,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就可以适当删减。
总之,一切要为表现作文的主题服务。
5.修改感悟法:叙事之后,一般要采用抒情或议论的方式结尾,从而深化作文的主题。
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感悟。
因此,作文的结尾要针对作文的主题适当调整,甚至重新写作。
这样才能更贴近主题,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6. 调整写作顺序法:一个好的材料,叙写的方式多种多样。
按时间发展顺序叙事,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如果采用倒叙,“精彩”开场,则越能吸引阅卷老师;如果将事情变得一波三折,则更能增添写作的生动性;如果巧设伏笔,则越能彰显叙事的技巧。
当然,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采用这种方式,采用平时优秀习作的原有结构或许更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7. 题记揭示主旨法: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一段言简意赅的文字。
一篇文采飞扬的正文,再加上一段意蕴丰厚、精炼出彩的题记,可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必能使文章通篇生辉,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我最喜欢的一堂课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一堂课作文400字【篇一:我最喜爱的一堂课】
有人喜欢充满知识的语文课,有人喜欢欢乐又有趣的音乐课,有人喜欢能画出一幅幅图画的美术课……可是我最喜欢那一堂自然课。
还记得那一次自然课,王老师走进了自然教室,她手里拿着两本书,老师对我们说:“这书可神奇了,是连在一起的,你们谁能把它们分开?”我想,我力气大,我去试试。
我举起了手,老师请我上去。
我用了最大的力气,但它们竟然还没分开,老师又请了几个同学上来拉,你一边我一边,我们咬紧牙关,身子往后倾斜,我们拉得面红耳赤,可书仍然没有分开,同学们议论起来。
有的同学说:“这两本书是不是特制的?”有的同学说:“这书一定贴了双面胶。
”还有的同学说:“这书坏了。
”我们都灰心了。
老师问:“还有谁想来试试?”“我!”一个同学说。
他走了过去,我想:这么多人都不行,你不会成功的。
只见他往书的缝隙中吹了一口气,书就分开了。
老师说:“这是因为书与书有摩擦力,积少成多了就拉不开了,只要吹一口气,书和书之间就有了空隙,才能分开。
这堂课,使我爱上了这门课。
【篇二:我最喜欢的一堂课】
钟声响了,这是我最爱上的一堂课——音乐课!这是我。
游植物园读后感

游植物园读后感前几天去了趟植物园,那可真是一场妙趣横生的小冒险,现在我就来唠唠我的感受。
一进植物园,就像闯进了一个绿色的魔法世界。
各种植物就像是不同门派的魔法师,各有各的奇妙之处。
那些高耸入云的大树,像是一群威严的巨人,守护着这片植物王国。
我仰头看着它们,感觉自己特别渺小,心里想着:“大树老兄,你在这儿站了多少年啦,是不是知道好多古老的秘密呢?”走着走着,就看到了一大片五颜六色的花田。
那花朵开得争奇斗艳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就差没在旁边立个牌子写着“我们正在比美,快来夸夸”。
我凑到一朵花跟前闻了闻,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要被这香气给熏得飘起来了。
我就想啊,这些花肯定是大自然的小艺术家精心创作的作品,每一片花瓣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再往深处走,有个小池塘。
池塘里的荷叶田田,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在水面上撑开。
荷叶上还有几颗小水珠,滚来滚去的,就像调皮的小娃娃在玩滑梯。
荷花从荷叶中间冒出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是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半开着,像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还有的完全盛开了,大大方方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池子里还有几条小鱼在游来游去,它们在荷叶和荷花的影子下穿梭,像是在玩捉迷藏。
我在旁边看了半天,都想变成一条小鱼钻进去一起玩了。
植物园里还有好多奇奇怪怪的植物。
比如说那种会吃虫子的植物,我盯着它看了好久,想象着它怎么把小虫子骗进来,然后一口吞掉,感觉这植物就像是植物界的小恶魔,有着独特的生存智慧。
还有那些浑身长满刺的仙人掌,它们就像穿着铠甲的小战士,站在那儿酷酷的,仿佛在说:“别惹我,小心我扎你。
”在植物园里逛了一圈后,我就觉得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这些植物们虽然不会说话,不会走动,但是它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着生命的活力和多样性。
它们就像一本本打开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关于生存、繁衍和适应环境的故事。
这次游植物园,就像是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自然课。
让我从城市的喧嚣中暂时解脱出来,沉浸在这个绿色的宁静世界里。
自然课探索大自然

自然课探索大自然自然课是学生们在学校里接触自然科学知识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自然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各种生物的特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向大家介绍自然课对学生们探索大自然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一部分:观察力的培养自然课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自然课上,学生们会通过仔细观察生物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来认识它们。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课程中,学生们可以观察不同树木的叶子形状、花朵颜色以及果实种类,从而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通过这样的观察,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培养对大自然的敏感。
第二部分:保护环境的意识在自然课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大自然的美丽,还能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们通过学习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污染对大自然的危害。
他们了解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来保护环境,例如节约用水和垃圾分类等。
通过自然课,学生们会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为创造更美好的自然环境贡献力量。
第三部分:启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自然课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自然中有着丰富多样的生物和景观,学生们通过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出独特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课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来表现自己对动物的印象,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来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部分:培养科学精神自然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自然课上,学生们会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体验实践操作的过程。
通过亲自参与实验和观察现象的过程,学生们会培养出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论。
他们会明白科学是通过实践和实验来验证和证明的,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索的能力。
这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论:通过自然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出观察力、保护环境的意识、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科学精神。
矶鹬鸟教育观后感

矶鹬鸟教育观后感前几天看了关于矶鹬鸟的纪录片,那感觉就像是上了一堂超级有趣又特别的自然课。
刚看到矶鹬鸟宝宝的时候,我就觉得它们特别萌。
那小模样,就像一个个毛茸茸的小球在沙滩上晃悠。
你看矶鹬鸟妈妈教育宝宝找食物的过程,真的是既有趣又充满智慧。
矶鹬鸟妈妈就像是一个耐心但又有点严厉的老师。
她一开始就想让宝宝自己去探索沙滩里的小贝壳、小虫子啥的。
可小宝宝们呢,就跟我们小时候一样,有点胆小又有点懒。
它们就张着小嘴,眼巴巴地望着妈妈,那小眼神仿佛在说:“妈妈,你直接喂我呗。
”但鸟妈妈可不吃这一套,就把宝宝往前推,意思很明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爸妈想让我学着系鞋带,我也是哼哼唧唧不想学,就盼着他们直接给我弄好。
看来不管是鸟还是人,在小时候都有点小依赖心理呢。
而当海浪涌过来的时候,那场面可紧张了。
矶鹬鸟妈妈特别机灵,她很快就随着海浪往后退,那动作娴熟得很。
可是小宝宝们就有点傻愣愣的,还不知道危险来临。
有个小家伙还被海浪冲得东倒西歪,当时我都忍不住为它捏把汗,就像看到小朋友在马路上乱跑时的那种揪心。
不过这也是鸟妈妈给宝宝们上的重要一课——关于危险的认知。
这就跟我们小时候学走路,不小心摔一跤,才知道走路要小心周围的东西一样。
再后来,经过一次又一次海浪的洗礼,那些矶鹬鸟宝宝也变得聪明起来了。
它们学会了在海浪退去的瞬间,迅速地用小尖嘴在沙滩上啄食物。
看着它们那熟练的小模样,我心里就想:“小家伙们,终于出师了啊。
”从矶鹬鸟妈妈的教育方式中,我觉得在教育这件事上,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界,都得让孩子自己去经历一些挫折和困难,才能真正成长。
我们不能老是把孩子护在怀里,就像鸟妈妈如果一直给宝宝喂食物,不让它们面对海浪,那这些小家伙永远也学不会生存技能。
总的来说,这小小的矶鹬鸟的故事,却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感悟。
大自然真的是一个神奇的课堂,每种生物都有它独特的教育智慧,而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让我们在教育孩子或者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堂有趣的自然课
吉林省德惠市吉林省德惠市夏家店镇中心校六年一班姜乔
清脆的上课铃响了,刘老师抱着一大堆毛皮块、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快步走进了教室,教室里静悄悄的,我们不知道老师这节课到底要讲些什么,都好奇的望着这些东西,等待刘老师开始讲课。
只见刘老师不动声色的放下东西后,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斗大的"电"字。
然后神秘的说:"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来做个游戏,谁愿意先来参与?"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并且都尽力把手举得最高,吸引老师的视线。
一位女同学幸运的被老师点到,激动的走上台去,老师要她把自己的自来水笔杆使劲往头上摩擦,她莫名其妙的照做,同学们不由自主的也拿起笔杆在座位上摩擦起头发来,顿时只听教室里刷刷一阵响。
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位女同学把摩擦后的笔杆伸向一堆碎纸屑。
刹那间,奇迹出现了,许多纸屑自动地粘到笔杆上了。
于是,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阵撕纸声,惊叹声……哇!同学们都成功了。
正当大家做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刘老师问道:"这就是电,那么哪来的电呢?"同学们陷入了沉思,这时几个同学小声回答:"摩擦的呗!"
"对,是摩擦得来的。
"刘老师高兴地接过同学们的话茬儿一字一句地说:"物体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的东西,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是经常发生的……"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最后,刘老师真像魔术师那样,让我们观看了用摩擦起电的方法,使玻璃板上的小纸片跳舞表演;并给我们每个组发了毛皮和橡胶棒或丝绸帕和玻璃棍。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摩擦起电的实验。
我一边做一边想着提出雷电秘密的富兰克林……
下课铃响了,我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都情不自禁地埋怨道:"嗨,怎么搞的,这节课这么短。
"
尽管这堂课过去了很久,但是我还是会偶尔做一下摩擦起电这个实验,它鼓励我做一个乐于学习、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人。
指导教师:付超作者语言朴实而精炼,记叙思路清晰而有条理,写出了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何等重要,这节自然课不但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了摩擦起电,而且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索的可贵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