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知识问答.doc

合集下载

航天科普知识题

航天科普知识题
5、神州号飞船“三舱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推进舱是飞船在空间运行及返回地面时的动力装置;返回舱是飞船起飞、飞行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乘坐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轨道舱是航天员在太空中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装有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作准备的。在载人飞行交会对接前,他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
40、“神州”五号飞船载人上天前为什么不进行动物试验?
神州号飞船进行了无人飞行试验,用模拟人代替了动物进行试验,模拟人系统包括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和形体假人。该系统比试验动物更能真实地模拟真人乘坐飞船。
“北京科普画廊”航天知识竞赛题
1.中国是火箭的故乡,“火箭”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 世纪。
17、“神州”五号飞船为航天员准备了什么样的救生物品?
“神州”五号飞船为航天员准备的救生物品一应俱全,有远距离呼救电台、GPS定位仪、闪光标位器、光烟信号管和海水染色剂,还有急救药包、救生口粮、救生饮水、引火药、救生船、抗浸防寒漂浮装备、救生手册等。
18、航天员上天前要进行什么训练?
航天员的训练主要分4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航天专业技术训练阶段、航天飞行任务模拟训练阶段和发射场发射准备阶段。
A.3 B.1 C.5
2.我国明代学者“ ”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绑有47支小火箭的椅子上,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升空。试验虽然失败,但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火箭载人”飞行的先驱。世人为铭记他,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 环形山”。
A.张衡 B.万户 C.郑成功
A.8 B.6 C.10
7.航天技术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应用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航天技术是 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新兴的尖端技术,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群体中对现代社会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之一。

项目1航天科普知识问答

项目1航天科普知识问答

项目1:航天科普知识问答1、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进太空时乘坐的是BA、“神舟四号”B、“神舟五号”C、“神舟六号”2、为集中力量研究导弹技术,1956年l0月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任命 A 院长,A,钱学森B,任新民、C, 屠守锷3、1969年10月31日中央冋上海下达制造人造卫星运载工具的任务。

以后,上海即开始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和长空一号技术试验卫星的研制,代号为 B 工程。

A, “六0一” B, “七O一” C,“八0一”4、太阳目前的年龄为多少?在主序星的状态下还有多少年的寿命?CA、十亿年,五十亿年B、三十亿年,三十亿年C、五十亿年,五十亿年5、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它们看上去的大小A。

A、差不多大B、太阳比月亮大的多C、月亮比太阳大的多6、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A、“长征”1号B、“嫦娥”1号C、“东方红”1号7、宇航员在宇宙空间看到的地球主要是A。

A,、蓝色 B、绿色 C、黄色8、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C。

A、加加林B、大卫•布郎C、阿姆斯特朗9、中国第一艘飞入太空的宇宙飞船是B。

A、东方一号B、神舟一号C、水星三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是A,被授予“航天英雄”称号。

A、杨利伟B、费俊龙C、翟志刚11、 C 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

A、“玉兔”B、嫦娥二号C、嫦娥三号12、2013年11月26日上午9时许,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嫦娥三号”月球车名称为A号。

A、“玉兔”B、“长征”C、“东方红”13, C 年7月26日长空一号技术试验卫星,进行了首次入轨飞行试验茯得成功。

A, 1973, B,1974 C,197514、1988年9月7日,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A由长征四号火箭发射升空。

A、风云一号B、风云二号C、实践一号15、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 B 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航天科普知识

航天科普知识

航天科普知识1. 地球离太阳距离最近的时候,是我国的12月中旬C 1月中旬2. 著名的哈雷彗星命名源于:A 地名山名3. 阿姆斯特朗是乘哪个飞船成功登月的?A 阿波罗7号B 阿波罗104. 月球上的“海”是:A大环行山表面的丘陵5. 下列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海王星C 土星6. 神舟飞船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段组成,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 轨道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B 推进舱为飞船在轨道上飞行和返回地面提供动力7. 一颗静止通信卫星大约能覆盖地面表面A、50%B、8. 资源卫星一般采用B 地球同步轨道C 高轨道9. 极地轨道是轨道倾角为____度的轨道。

、0 C、18010. 太阳同步轨道,是指航天器轨道平面的旋转方向及周期与______公转的方向及周期相同的轨道。

A 太阳月球11. 神舟二号飞船是_______年1月10日发射成功的。

A、、200212. 就目前观察,宇宙空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氮元素13. 理论上黑洞不能小于的负30次方立方米C.10的负20次方立方米14. 行星距离太阳___的时候运转速度快最远C.中间距离15. 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直上重霄,遨游九天,在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中,拉开了中华民族进入航天时代的序幕,卫星发射是在哪一年?A 1969年1972年16.中国是火箭的故乡,“火箭”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世纪。

B.1C.517.我国明代学者“”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绑有47支小火箭的椅子上,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升空。

试验虽然失败,但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火箭载人”飞行的先驱。

世人为铭记他,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环形山”。

A.张衡C.郑成功18.下面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B.现代“火箭”是一种不需氧化剂,只需燃料的运载工具,只能在大气层外飞行C.现代“火箭”的发动机在大气层中无法工作19.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英文简称是。

A.NASAB.ESA20.航天技术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应用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航天航空科普知识 航天科普知识问答[精品文档]

航天航空科普知识 航天科普知识问答[精品文档]

航天航空科普知识航天科普知识问答航空航天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现代技术,涉及到许多的学科门类,它包括了航空和航天两个大的分支。

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航天航空科普知识,希望大家喜欢!航天航空科普知识航天科普知识问答航天航空科普知识1、最早发明火箭的国家是(中国)。

2、为纪念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用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名字是(万户)。

3、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际部第五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是(钱学森)。

4、世界上第一颗粒人造地球卫星是(前苏联)发射的,从而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

5、人类第一位成功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叫(尢里•加加林),他是(前苏联)人。

6、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他是(美国)人。

他首先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理想。

7、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在首次飞行时绕地球飞行了(一)圈,在太空飞行了(108分钟)。

8、我国神舟号试验飞船是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的。

9、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第三级所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

10、我国在(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了远程火箭。

11、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2、(长征三号)火箭把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13、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三)级火箭。

14、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是在(1999年11月20日)发射成功的。

15、宇航员升空时乘坐的飞船舱段是(返回舱)。

16、人类用空间探测器进行地外探测的第一个天体目标是(月球)。

17、地球静止卫星轨道的轨道高度距地球表面约为(36000)千米。

3578618、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顺行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其运行周期约为(18)小时。

19、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自行研制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促进了我国气象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20、射程在(3000-8000千米)的导弹称为远程导弹。

航天冷知识选题

航天冷知识选题

航天冷知识选题
1. 太空第一生物
第一个真正进入太空的生物,并非人类,而是一只叫作“莱卡”的莫斯科街头流浪狗。

1957年11月3日,前苏联将莱卡放进人造卫星中,送入了地球的运行轨道。

由于在这之前,人类对宇宙和太空飞行认识不多,而前苏联还未掌握飞船回收的技术,也就是说,对于莱卡来说,这注定是一次有去无回的死亡之旅。

2. 持枪的宇航员
早期宇航员上太空的时候,都会配置枪支,那么他们为什么需要枪呢?其实宇航员把枪支带到了太空,既不是防队友,也不是防外星人;不是为了在太空中使用,而是为了在地面生存的情况下使用。

3. 最后一个苏联人
有一位宇航员在出发前他是苏联人,在太空中的时候他的国家开始解体,他回到地球后国家已经。

4. 宇航员的指甲
我们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宇航员,不仅要掌握大量的航天知识,还要有过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拥有极强的特殊环境下适应性和耐受力。

值得一提的是,宇航员还有一件让人心酸的事情,那就是指甲问题;指甲就算剪得再短,过几天又可以长很长;而在太空,如果指甲过长,会受压迫整个指甲都脱落下来,非常的苦痛,而且很难
止血,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情。

因此宇航员在上太空之前都要把整个指甲全部拔掉,伤口愈合了才能上太空。

小学生航天科技知识

小学生航天科技知识

小学生航天科技知识1、事实上,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物体是V2导弹,第一个进入轨道的才是苏联卫星2、你以为大气上届真的只有120km么?你错了,直到6000千米处都有氧原子,也就是说,现在的多数卫星在很多年以后会被大气阻力减速并且拖回地面3、天体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的,所以我们有两个名称近拱点和远供点顾名思义,近拱点就是里星球最近的点,远供点正好相反还有奇特现象这涉及到惯性,理论就不说了,运行到远供点时飞船的速度会增加,而转回近拱点是速度会变慢4、航天器是怎么变轨的?它们进行变轨的方式是霍曼转移。

霍曼转移是两个不同高度的轨道之间经常使用的转移方式之一。

霍曼转移使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轨道,近地点在较低的高度,远地点在较高的高度。

如想了解更多,请百度霍曼转移5、对接?你以为真那么难?两个长10米的物体在浩瀚太空对接的容错率是多少呢?反正一次性100%直接成功太难了。

我们的飞船都有rcs系统用于姿态微调,rcs系统通俗理解就是在飞船上装很多喷口,歪了就喷,就这么简单。

6、茫茫太空确定自己应该保持的姿态?陀螺仪是答案陀螺仪是一种用来感知和保持方向的装置,它是基于角动量不灭的理论而设计的。

陀螺仪主要由一个可以绕轴旋转的轮子组成。

陀螺仪一旦开始旋转,由于车轮的角动量,它往往会抵抗方向的改变。

陀螺仪多用于导航、定位等系统。

7.地球同步轨道高度为35800公里。

顾名思义,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与地球自转所需的时间相同,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

同步轨道有很多用途,主要用于通信和定位。

理论上,只需要三颗卫星就可以完成全球通信。

除了同步轨道,还有极轨,倾角90度。

大多数测量和定位卫星使用极地轨道,它可以扫描整个世界8.实际上,运载火箭主要使用两种燃料,液氧氢和液氧煤油。

助推火箭,第一级和第二级火箭大多是液氧煤油火箭。

氢气燃烧释放的能量高于煤油,但氢气的产生需要大量的能量,而液氢是低温液体,很难储存和运输。

为了摆脱引力,把卫星送入轨道,火箭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航天科普知识题汇总

航天科普知识题汇总

航天科普知识题汇总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航天技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航天技术所带来的进步和突破,使我们对太空的认识更加详尽。

以下是关于航天科普的题目小汇总,帮助初学者了解航天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1. 人造卫星Q: 什么是人造卫星?A: 人造卫星是一种由人类制造并运用于太空空间的卫星。

其目的可以是进行通讯、气象监测、地球观测等多种应用。

人造卫星由几个部分组成,包括发射器、电源、控制系统、载荷等。

Q: 人造卫星是如何发射到太空中的?A: 发射人造卫星的方法有许多种。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使用的火箭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火箭在地球表面被点燃,获得能够让卫星飞行到太空的速度和高度。

一些新兴的技术,如电动航天器,也有望成为新的发射方法。

2. 卫星通讯Q: 卫星通讯是什么?A: 卫星通讯是利用卫星能力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方式。

通过卫星地面站和天线,信号能够传输到遥远的地方,包括极地和海洋等较难进行通信的地区。

Q: 卫星通讯的优势是什么?A: 卫星通讯的优势在于其能够覆盖远程和较难进入的地区,从而使得人们在更多的地点能够进行通讯。

卫星通讯能够帮助建立互联网和电视网络,促进远程医疗和远程办公等业务的发展。

3. 火星探索Q: 我们为什么要探索火星?A: 人们对火星的探索有许多理由。

首先,火星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宇宙和太阳系。

此外,探索火星也有助于我们研究地球的起源和进化。

最后,探索火星也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登陆其他星球的第一步。

Q: 火星探测器是如何到达火星的?A: 火星探测器通常使用火箭发射载具将其送入太空,然后使用提前量火箭引擎调整速度和位置。

它们通常需要几个月才能到达火星。

在达到火星后,探测器可以利用太阳能和天线进行通信、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索。

4. 太空夜视Q: 什么是太空夜视技术?A: 太空夜视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光谱进行监测的技术。

它可以让人们从太空中观察地球表面的情况,包括地球上活动的军队和人口,以及其他天然物体如河流、湖泊等等。

2024航天必考知识题库

2024航天必考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中国空间站“天宫”的核心舱段是?
A.天和核心舱(答案)
B.问天实验舱
C.梦天实验舱
D.神舟载人飞船
2.2024年,我国计划进行的航天发射任务中,哪一项是关键任务?
A.嫦娥七号月球探测任务(答案)
B.天舟货运飞船常规补给任务
C.北斗导航系统维护发射
D.商业航天发射项目
3.以下哪个国际航天合作项目在2024年有重大进展或计划?
A.国际空间站合作项目
B.中俄联合月球探测项目(答案)
C.欧盟-美国火星探测任务
D.亚洲航天联合发射项目
4.2024年,我国航天科技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是?
A.载人登月任务准备(答案)
B.深海探测技术
C.高速列车研发
D.量子通信技术
5.以下哪项技术是我国航天器在2024年计划突破的关键技术?
A.重型火箭发动机技术(答案)
B.核聚变能源技术
C.深海潜水器技术
D.高速计算机网络技术
6.2024年,计划发射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是?
A.神舟十五号
B.神舟十六号(答案)
C.神舟十七号
D.神舟十八号
7.我国在2024年航天领域的一项重要国际合作是?
A.与美国共同建设月球基地
B.与俄罗斯合作进行空间站维护(答案)
C.与欧盟联合发射深空探测器
D.与日本合作进行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8.2024年,我国航天科技在深空探测方面的主要目标是?
A.实现火星采样返回(答案)
B.金星探测任务启动
C.土星探测计划公布
D.木星探测器发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天科技知识问答
航天科技知识问答:中国航天日为何选在4月24日?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为什么将这一天设为中国航天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指出: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开创性、奠基性成就。

这拉开了中国人进入太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序幕,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的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许达哲指出,把第一个里程碑这个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事件设为中国航天日,是很具有代表性和纪念性的。

航天科技知识问答:为什么要设立中国航天日?
为什么要设立中国航天日?许达哲表示,首先,有利于传承航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笔财富。

我们有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设立这个日子,有利于接续上述精神,使之发扬光大。

其次,有利于凝聚中国的力量。

航天梦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集中国力量。

再者,有利于培植创新文化。

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因为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靠自己。

所以中国走出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这条道路。

此外,还有利于促进开放共享。

航天工程是个复杂的大工程,需要国际合作,特别是大国。

中国航天日可以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航天的窗口,中国也乐意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国际同行的合作。

航天科技知识问答:今年中国航天日有啥活动?
4月24日是第二个中国航天日,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航天创造美好生活,全国各地将开展航天开放日、航天科学讲堂、航天日科普展览等系列活动。

主场活动在位于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举行邀请众多的国内外院士专家、宇航员,以及联合国外空司的嘉宾,还有十余国驻华大使等,来共同见证这次航天盛事。

安排了联合国外空司司长与大学生对话、国内外航天员报告会等多场互动交流,激发航天创新热情。

举办航天科技教育高峰论坛、无人系统技术创新与发展论坛、军民融合发展论坛等活动,聚焦航天科技,唱响航天好声音。

航天科技知识问答:十三五中国航天有啥大手笔?
未来,中国航天有啥大手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新闻发言人王中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8年前后,将完成研制并发射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的重要起点。

在探月工程方面,2017年,嫦娥五号飞行器将发射并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个自主掌握月球探测返回技术的国家;2018年,将研制并发射嫦娥四号飞行器,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在火星探测方面,中国计划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

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方面,将研制发射高分六号、高分七号等5颗卫星,全面完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实现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观测。

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二号全球组网系统,形成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

航天科技知识问答:中国人啥时候登上月球?
48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首次留下人类足迹,实现了人类登月梦想。

那么,中国人何时飞到月亮上去?
中国探月工程采取绕、落、回三步走,在2020年之前均为无人探测。

事实上,三步走的月球探测,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将来的载人登月做准备走通地月之间的道路。

中国探月三期总设计师胡浩透露,中国航天部门正在对载人登月进行组织论证。

通过无人探测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只是目前的运载火箭想要送人还力不从心。

在胡浩看来,无论是出于中华文化对于月球的向往,还是鉴于月球独特的资源环境及其利用价值,中国人都应尽快登上月球。

航天科技知识问答:嫦娥有多少姐妹了?
自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以来,月宫里的嫦娥便不再寂寞。

至此,她已有三个姐妹相继升空嫦娥一号成功绕月,嫦娥二号成功探月,嫦娥三号成功落月。

嫦娥三号降落的地点是月球虹湾区,这是人类航天器第一次着陆该区域。

它和玉兔月球车拍摄的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月面高分辨率全彩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月球,也给全世界科学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未来,嫦娥将再迎来两个新姐妹嫦娥四号预计于2018年实现人类航天器第一次着陆月球背面; 嫦娥五号计划2017年前后实现奔月落月采样返回地球,中国科学家将用自主获得的月球样品开展深入研究。

航天科技知识问答:天宫里怎么样了?
天宫?这里说的可不是《西游记》里被孙悟空闹腾的天庭,而是中国的空间实验室。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有了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天宫一号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多个重要时刻,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

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

神舟十号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
会对接。

如今天宫二号正式上岗。

中国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

天宫二号在轨飞行期间,任务颇多:接受航天员访问,完成中期驻留任务;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和应用试验;开展太空维修实验,为建造空间站提前开展相关技术验证。

航天科技知识问答:我们离火星还有多远?
无论是NASA的科学发现,还是电影《火星救援》的热映,人类关于火星的好奇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那么,中国人到底离火星还有多远?
有消息透露中国已经批准立项火星探测任务,中国火星探测器计划在2020年火星探测的最佳窗口时间发射,实现对火星的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

许达哲介绍,现在能够在火星上着陆巡视成功的有美国,着陆的有俄罗斯,中国要能够一步到位,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它可以研究火星的土壤、环境、大气,以及火星上的水,因为研究这些还是要研究人类自己。

航天科技知识问答:中国北斗何时全球织网?
众所周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那么,中国人的北斗如今进展如何了?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2年中国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导航服务能力;2020年前后,北斗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王中阳日前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成功发射22颗北斗导航卫星。

而用于全球组网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将首次采用新型导航卫星专用平台和全新设计的导航信号体制等。

根据计划,2018年将率先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基本服务。

航天科技知识问答:航天跟老百姓有啥关系?
航天工程的发展,这不仅是科学家与航天迷们需要关注的事情,航天是为推动科技进步,也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人类从太空里带回的技术正改变着地球人的生活。

那么,中国航天的成就中,普通民众正在分享哪些红利?
据介绍,目前,中国空间应用广泛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以高分、风云、海洋、资源为代表的遥感卫星,在农业、林业、国土、测绘、水利、住建、环保、减灾、交通、气象、海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信卫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导航定位卫星步入了产业化的发展轨道。

此外,中国的各类卫星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为例,已成功发射多颗卫星,18个行业1100多家单位和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高分数据共享,不断扩大专业化、业务化的应用。


1.航天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2.航天科技知识资料
3.航空航天知识问答
4.航天航空科普知识
5.航天小知识
6.航空航天科技知识
7.航空科技知识
8.航空航天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