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人类测试题练习题

中国远古人类测试题练习题
中国远古人类测试题练习题

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一课一练

基础识记

一、选择题

1.人类的起源距今的历史至少有( )

A.160万多年

B.170万多年

C.200万多年 C.300万多年

2.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 )

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 河姆渡人

3.古代历史上所谓的北京人是指( )

A.生活在北京的人

B.居住在北京周口店的人

C.居住在北京龙骨山顶的人

D.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随近龙骨山洞穴里的远古人类

4.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 )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二、材料解析题

5. 那时,周口店一带气候温和湿润。龙骨山上有巨大的洞穴和岩石缝。山上树林茂密,林间鸟儿飞来飞去,猴子攀援跳跃。剑齿虎、食肉虎、狼、熊、大象出没山间。龙骨山东面有一条河,河水终年流淌。河东是一片平原。平原上杂草丛生,野马、野羊、梅花鹿纵横奔驰。

请回答:

(1) 材料中描绘的田园诗般的生活环境的什么人的?他们生活在大约什么时候?

(2)请你根据材料想象一下他们一天的生活状况。

活动探究

跟你的同学讨论一下:北京人前额、眉骨和吻骨部与现代人有什么不同?

开阔视野

女娲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这就是曾以“造人”、“补天”而被尊崇为女神的女娲。

据史籍记载,女娲是被古人尊奉为人类始祖的伏羲的妹妹,在传说中,女娲和伏羲具一种人首蛇身的异相,女娲也被尊奉为人类之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这是女娲抟土造人之说。又有当女娲造人之际,诸神咸来相助的记载。《淮南子.说林篇》云:“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此为女娲与诸神共同造人之说。显然前一说是受原始社会母权制时期的影响,后一说有原始社会父权制时期遗留的痕迹。与女娲宇宙天人有密切关系的,就是女娲发明创造了笙簧(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

元谋人的发现

1965年5月,由地质工作者在去南省元谋县上蚌村发现同一青年男性个体的门齿化石两枚。1967年至1975年又经多次考察、发掘,得到几件石器、大量炭屑和20多种动物化石。一般认为,元谋人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距今约170±10万年。但也有人认为距今约70多万年。炭屑到底是自然火还是人类使用火留下的遗迹,目前尚无定论,故教材也没有提到。

昨天上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中科院刘东生院士(左)和原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右)在参观“北京人” 枕骨(本报记者薛珺/摄)展览期间博物馆门票价格不变,成人30元、学生15元

本报讯(记者王殿学) 昨天上午,备受关注的北京人头盖骨正式展出,展览期间,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门票价格不变,成人30元、学生15元,并有免费讲解员全程服务。展览将持续到10月14日。

警车持枪保护国宝

上午10时30分,一辆警车开到博物馆,他们刚刚从中国科学院把头骨运来。

头盖骨运到展厅后,两名持枪警察立即站到两边,实施保护。据介绍,两名警察将在白天持枪保护,晚上则有自动的保护装置监护。头盖骨呈红褐色,面积大小约有十几平方厘米,表面看上去相当光滑,很像一块石头。

近期不大规模开发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介绍,遗址以前曾有大规模开发,为了保护遗址,近期不会再有大规模开发,而且挖掘地点已到底层,不大可能再有新的发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介绍,遗址以前曾有大规模开发,为了保护遗址,近期不会再有大规模开发,而且挖掘地点已到底层,不大可能再有新的发现了。

据高星介绍,现在发掘潜力最大的是第15地点,目前15地点仅仅挖到表层,已经有一些石器等文物出现,如果继续挖下去,很有可能有丰富的遗物,甚至人类的化石。但是现在轻易不会挖,因为这些地方太珍贵了。

高星说,以后的发掘会加大范围,会沿着北京人走过的地点进行,因为人类的活动不可能限定在一个小的范围之内。

对于上世纪30年代丢失的头盖骨,高星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找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希望还是有的,如果由政府出面寻找,力度会比一些组织或者个人寻找大得多。

答案

1.D

2.B

3.D

4.B

5. (1)北京人距今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2)北京人在山间寻找果实,在小河边狩猎,用河边的卵石打制工具,他们在这里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的理论著作。主编刘敦桢。1965年书稿完成,1980年由建筑工程出版社出版。该书简要而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建筑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成就,旁征博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于考证我国古代建筑具有重要的研究作用。全书共64万字,图片487幅。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理论著作,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并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遗产。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书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文字简要,叙事详明,资料图片丰富,附图质量较好,有不少资料是过去未曾发表的,在目前同类书和资料中是较好的一部,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和建筑教学工作都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建筑是世界上传统延续最长的建筑体系。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特别长,社会变化缓慢,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封闭,周边有大海、高山、沙漠的阻隔,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很少受到很大的外来影响。更因为中国的文化一般地高于相邻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即使某些外来因素传人中国,也会很自然地融人,而成为中国自己的东西。 中国建筑自其萌芽,直到今世,一脉相承,可以说是具有很大的

稳定性,与历史上西欧建筑的剧烈变化大不相同。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国画、民乐等相似,有中国自己特有的传统,是延续数千年的独特体系。从都城的规划建设,到建筑的设计施工,乃至于装修装饰,都有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有着很卓越的成就。它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认真加以研究总结,还可以为当今的建设提供可贵的借鉴。

中国现代文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20年代文学)(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的开端是发生于年的。 2、20年代新文学阵营先后发起以林纾为代表的旧知识分子、派及派等旧文学阵营的论争。 3、五四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成立于1921年的,提倡。 4、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是,他的诗集有《微雨》、《为幸福而歌》及等。 5、“五四”时期周作人发表、两篇文章,成为最有影响的新文学的理论倡导者之一。 6、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以和标志着五四新文学的开端。 7、20年代在理论上倡导问题小说的是,他也是重要文学社团的主力成员。 8、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者是,他的童话作品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9、文学研究会作家小说创作中以传奇色彩独树一帜的作家是,他的代表作如《命命鸟》、等。 10、在随笔散文中形成了非绅士的“流浪汉”风格的作家是,他的散文集为。 二、选择题(2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鲁迅短篇小说《风波》中被剪了辫子的人物是: A 狂人 B 涓生 C 子君 D 七斤 ()2、五四文学发动期,论文《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 A 李大钊 B胡适 C陈独秀 D周作人 ()3、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冲击期化石》的作者是: A 张资平 B 茅盾 C 叶圣陶 D 废名 ()4、田汉所属的文学社团是: A《新潮》社 B 新月社 C创造社 D春柳社

()5、最早运用现代话剧的形式表现五四时代精神的剧作是: A《南归》 B《少奶奶的扇子》 C《终身大事》 D《压迫》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双簧信”提倡新文学与白话文的是: A郭沫若 B 钱玄同 C田汉 D 刘半农 ()2、下面作品中,属于闻一多的有: A《红烛》 B《死水》 C《春水》 D《两个家庭》 ()3、下列文学社团中得到鲁迅扶持的有: A 南国社 B 创造社 C 莽原社 D 未名社 ()4、下列诗人中属于早期新月社的有: A 朱湘 B 陈梦家 C 孙大雨 D 林徽因 ()5、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以文字优美而著称的两位作家是: A 许地山 B 俞平伯 C 朱自清 D 冰心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爱美剧 2、自叙传抒情小说 3、湖畔诗社 4、“随感录”作家群 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新格律诗“三美”理论的内容。 2、简析周作人倡导的“美文”概念及其对新文学散文创作的贡献。 五、论述题(本题20分) 结合作品分析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象征艺术。(要求,中心论点明确、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表达晓畅。)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917 、五四文学革命 2、《学衡》、《甲寅》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 B ?周作人 C ?胡适 D.沈雁冰2?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 B ?林语堂 C ?冯至 D ?梁实秋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 A.冰心 B ?冯文炳 C ?鲁迅 D ?王统照 4 ?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李大钊 5?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 B .茅盾C .老舍D .巴金 6. 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7. 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 A.田间B .胡风C .艾青D .阿垅 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 B .《朝花夕拾》 C .《野草》 D .《坟》 9. 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 B .胡适 C .朱自清 D .冰心 10. 《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免费在线作业答案大工15秋《中国古建筑史》在线测试满分答案

大工15秋《中国古建筑史》在线测试满分答案 大工15秋《中国古建筑史》在线测试 一、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石结构和木结构各有千秋,并无优劣之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 由于唐朝的黄帝姓李,因此尊崇老子,并在大明宫中建造了道观——三清殿。 A. 错误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B. 正确 正确答案:B 3. 佛塔的层数皆为偶数,以四角、六角、八角为多分别象征佛教的四圣谛、六度、八相成道等说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4. 在中国古代木结构房屋中,起承重作用的是柱子,墙面不承重。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5. 衡山南岳大庙的规模巨大,号称“江南第一庙”。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6. 北京的天、地、日、月四座坛分别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西、北方向上。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7. 有些祠堂由于资金困难,不得已出租场地作为戏台。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8. 建筑的物质功能取决于需求。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9. 因为中国盛产木材,西方盛产石材,所以中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西方古建筑多为石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0. 中国古代没有保留建筑资料的传统,为后人研究古建筑带来了很大麻烦。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1. 在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天。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2. 故宫中的御花园规模巨大,仅稍小于大明宫太液池。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3.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4. 故宫太和殿中屋顶的造型、台阶的层数、面宽和进深的间数以及所有的陈列和摆设都是有象征意义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5. “神道”指陵园中由阙门通向墓地的道路,两旁除种植花木,不设任何雕塑、陈设。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大工15秋《中国古建筑史》在线测试二、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长城城墙上的券门的作用是: A. 便于守军出入城墙 B. 便于守军出入敌楼 C. 设在城墙两侧 D. 设在城墙外侧 正确答案:A 2. 关于“窣堵波”,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一种印度式佛塔 B. 外观像中国的坟冢 C. 内有佛祖舍利 D. 内部中空,可进行佛教活动 正确答案:D 3. 下面哪个时期的北京城遭到了严重破坏? A. 元末明初 B. 明末清初 C. 民国时期 D. 文革时期 正确答案:D 4. 关于修建秦长城,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由于工程规模巨大,秦始皇征用了100万人参与修建 B. 由于施工难度太大,秦长城未及修完即终止

《中国现代文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五四”文学革命时最早发表理论文章提倡文学改良的是。 2、1928年初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的两个社团是和。 3、《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月芽儿》的作者是;《在其香居茶馆里》的作者是;《倾城之恋》的作者是。 4、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为题的重要演说的是。 5、被称为“文体作家”的是。 6、《获虎之夜》的作者是;《一只马蜂》的作者是;《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岁寒图》的作者是。 7、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是。 8、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作家的影响。 9、后期新月派以季刊作为阵地。 10、《死水》的作者是;《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别了、哥哥》的作者是;《老马》的作者是。 11、的问题小说更突出“爱”和“美”的观点。 1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作家的。 13、《雪花的快乐》的作者是;《蕙的风》的作者是;《雨巷》的作者是;《王贵与香香》的作者是。 14、文学革命时最先发表理论文章倡导文学改良的是。 15、《示众》的作者是;《春桃》的作者是;《华威先生》的作者是;《暴风骤雨》的作者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女神》的思想容和艺术特征有()。 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b强烈的反抗和叛逆精神c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思d青春、爱情的热烈歌唱e表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2、文学的民族形式的论争发生于()。 a抗战未开始时b抗战前期c抗战中期 d抗战后期e抗战结束 3、《蚀》是由三个中篇小说组成的,这三个中篇是()。 a泥泞b幻灭c自杀 d动摇e追求 4、下列作家属于社会剖析派的是()。 a从文b吴组缃c沙汀 d呐鸥e艾芜 5、下列小说不是老舍20年代在英国完成的是()。 a《离婚》b《子曰》c《小坡的生日》 d《二马》e《老的哲学》 6、七月刊物的主编是()。 a艾青b风c田间

导游基础 中国古代建筑测试题精华版

导游基础中国古代建筑测试题

第八章中国古代建筑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隋唐建筑风格说法正确的是()。 A、豪放朴拙 B、雄浑壮丽 C、精细富缛 D、柔美华丽 2、下列现存古建筑为元代所建的是( )。 A、太原晋祠圣母殿 B、宁波保国寺 C、蓟县独压寺 D、芮城永乐宫 3、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墓室结构是( )。 A、土穴墓 B、木椁墓 C、砖石墓 D、悬棺 4、北京正阳门属于( )。 A、军事防御性楼阁 B、报时性楼阁 C、观景性楼阁 D、戏楼 5、我国现存最大型的、保存完整的古城墙是( )。 A、南京城墙 B、西安城墙 C、平遥城墙 D、丽江古城 6、秦朝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东起辽东,西迄罗布泊 C、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7、中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 )。 A、战国 B、汉朝 C、唐朝 D、春秋 8、中国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分别位于( ) A、浙江、江西、湖南 B、湖北、江西、湖南 C、广西、福建、湖南 D、湖南、广东、江苏 9、( )是万里长城上构筑最复杂、楼台最密集的一段。 A、八达岭长城 B、金山岭长城 C、司马台长城 D、黄崖关长城 10、我国现存最大的坛庙建筑是( )。 A、北京故宫 B、天坛 C、太庙 D、历代帝王庙 11、中国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的地方在( )。 A、北京天坛 B、山东岱盾 C、山东孔庙 D、北京历代帝王庙 12、“寻根朝敬之旅”可拜祭炎帝、黄帝、孔子,岳飞墓地,它们依次在() A、湖南、陕西、山东、浙江 B、湖北、山西、山东、河南 c、陕西、山西、山东、河南 D、湖南、山西、山东、浙江 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是( )。 A、秦始皇陵 B、汉茂陵 C、唐昭陵 D、明孝陵 14、汉武帝的茂陵是西汉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它位于( )。 A、陕西临潼 B、陕西兴平 C、陕西乾县 D、河南巩义 15、我国现存修建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私家藏书楼是()。 A、天一阁 B、天禄阁 C、文渊阁 D、石渠阁 16、下列与孙髯有关的观景性楼阁( )。 A、大观楼 B、岳阳楼 C、鹤雀楼 D、滕王阁 17、我国现存陵墓建筑中规模最宏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是( )。 A、北京明十三陵 B、清东陵 C、清西陵 D、陕西临潼秦始皇陵 18、唐乾陵作为帝王陵园,是以( )为主要标志的典型代表。 A、方上 B、以山为陵 C、宝城宝项 D、深埋地下 19、孔庙的核心建筑是( )。

中国现代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滢为代表的刊物是()。 A.《诗》B.《语丝》 C.《新青年》D.《现代评论》 2.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狂人日记》B.《呐喊》 C.《故事新编》D.《彷徨》 3.徐志摩在剑桥的优美风光中,与16岁的女孩双双坠入爱河,不惜与有孕在身的妻子提出离婚。几经周折离婚后,却只好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和来自父母的责难,并开始了诗歌创作。这位引发诗人诗情的女孩是()。 A.张幼仪B.林徽因C.陆小曼D.王映霞 4.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A.《幻灭》B.《灭亡》C.《动摇》D.《追求》 5.最能体现曹禺创作成就的是他在后期创作中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和()。 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 6.1924年,沈从文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A.《蜜柑》B.《柏子》C.《萧萧》D.《丈夫》 7.李劼人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被文学史誉为“大河小说”,其中,写得最好的一部是()。 A.《天魔舞》B.《死水微澜》 C.《暴风雨前》D.《大波》 8.1943年,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两位风格迥然不同,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一位是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一位就是延安解放区的()。 A.何其芳B.艾青C.赵树理D.孙犁 9.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一篇最为人所称道,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这一评价固为过誉,然而,它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确也卓尔不凡。这篇小说是()。 A.《第一炉香》B.《金锁记》

中国古代建筑练习题有答案)

单元自测题------《导游基础》第七章中国古代建筑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的阶段是( B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现代社会 2、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是( D ) A、陕西岐山凤雏西周遗址 B、彭头山遗址 C、楼兰古城 D、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3、西周建筑上出现与使用了选项中的何种结构,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是( B ) A、制砖技术 B、瓦 C、琉璃瓦 D、屋顶 4、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严谨的四合院是( A ) A、陕西岐山凤雏西周遗址 B、荆州古城 C、汉魏洛阳故城遗址 D、齐国故城、 5、我国古代的城市和建筑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城市的规模、道路的宽度以及建筑物必须按等级来定是( B )时期,。 A、商朝 B、西周 C、秦汉 D、隋唐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除宫殿、住宅、园林继续发展外,又出现了新的建筑类型是( C ) A、皇家建筑 B、私家园林建筑 C、宗教建筑 D、寺观建筑 7、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是在( C ) A、宋朝 B、元朝 C、隋唐 D、秦汉 8、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体系,是在_______时期基本形成的。( A ) A、秦汉 B、隋唐 C、明清 D、春秋 9、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是在(D) A、隋唐 B、明清 C、春秋 D、魏晋南北朝 10、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称为( A ) A、台基 B、斗拱 C、普通台基 D、最高级台基 11、经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的台基是( C ) A、普通台基 B、较高级台基 C、更高级台基 D、最高级台基 12、彩画原为防潮、防腐、防蛀功能,后来突出其装饰性,其中等级最高的彩画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中国现代文学考试题

“成人教育”期末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1915年9月15日,________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为避免重蹈文明戏的覆辙,民众戏剧社以提倡“________”来反对戏剧的职业化与 商业化。 3.1918年5月,鲁迅在发表了白话小说《________》和白话新诗《梦》、《爱之神》后,一发而不可收,几乎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杂文的创作。 4.郭沫若20年代创作了三部历史剧《________》、《王昭君》、《聂姜》,后结集为《三 个叛逆的女性》出版。 5.《________》写的是1917年冬,因为祖母病逝,作者从北京到徐州,和父亲一道回 扬州奔丧,丧事办完,又和父亲乘车北上,到了南京浦口车站,父亲为了谋生不得不和他中途分手。 6,闻一多一生出版过两部新诗集,一是《 ________ 》,二是《死水》。 7.1930年,——以王剑虹与瞿秋白的恋爱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透 露出了创作转变的迹象。 8.在《________》中,汪家最后以汪文宣的死亡、婆婆带着孙子不知去向、曾树生不 知自己的将来该如何把握而解体。 9.陈白露与________的重逢,勾起的是她失去竹筠时代的难言痛苦。 10.《________》的主人公镖师“神枪沙子龙”因为一身好武艺和“五虎断魂枪”的绝技, 在江湖上名声赫赫。 11.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再遭通缉,返回家乡,旋即又与杜衡来到松江, 匿居在施蛰存家中。 12.30年代初,的《南北极》经施蛰存推荐到《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坛注视,自此成名。

大工18秋《中国古建筑史》在线测试答案

大工18秋《中国古建筑史》在线测试答案 (单选题) 1: 关于十三陵的挖掘和开放情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十三陵已经被全部挖掘,并对外开放 B: 十三陵中只有定陵已被挖掘 C: 十三陵中的长陵、定陵、昭陵和神道已对外开放 D: 对于是否应该挖掘十三陵,考古界一直存在争论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 2: 下面哪个历史事件与故宫无关? A: 奉天殿被雷击焚毁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 D: 末代皇帝退位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 3: 天坛中,哪座建筑属于“坛”? A: 圜丘 B: 祈年殿 C: 七星石 D: 斋宫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 4: 长城最早修建于什么时期? A: 夏商时期 B: 春秋战国 C: 秦朝 D: 汉朝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 5: 关于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作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可以保护大明宫的古建筑 B: 可以展示大明宫的出土文物 C: 可以看到复原的部分城门和宫殿 D: 设有研究大明宫的科研单位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 6: 中国古建筑的建造顺序从先到后依次为: A: 台基→柱子→墙面→屋顶 B: 台基→柱子→屋顶→墙面 C: 屋顶→台基→柱子→墙面 D: 屋顶→柱子→墙面→台基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 7: 关于山东曲阜孔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天下所有孔庙的本庙 B: 由春秋时期孔子故宅演化、发展而来 C: 曾经为配合县城的发展而迁址重建 D: 现存建筑多为清朝时期按照皇宫的形制重建的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 8: 关于“样式雷”,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是清朝一位杰出的建筑师 B: 是清朝掌管样式房二百余年的建筑世家 C: 专门负责建造皇家建筑 D: 有部分烫样留存于世,是了解中国古建筑建造方式的重要资料正确答案: A (单选题) 9: 下面哪座关城处于长城沿线? A: 嘉峪关 B: 剑门关 C: 雁门关 D: 山海关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 10: 下面有关斗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为中国古建筑所特有 B: 可以将屋顶支撑到更远的地方 C: 费工费料,装饰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D: 多见于悬山顶和硬山顶房屋

中国古代建筑练习题(有答案)

单元自测题 ----- 《导游基础》笫七章中国古代建筑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的阶段是(B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原始社会 D、现代社会 2、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是(D ) A、岐山凤雏西周遗址 B、头山遗址 C、楼兰古城 D、偃师二里头遗址 3、西周建筑上出现与使用了选项中的何种结构,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是(B ) A、制砖技术 B、瓦 C、琉璃瓦 D、屋顶 4、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严谨的四合院是(A ) A、岐山凤雏西周遗址 B、荆州古城 C、汉故城遗址 D、齐国故城、 5、我国古代的城市和建筑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城市的规模、道路的宽度以及建筑物必须按等级来定是(B )时期,。 A、商朝 B、西周 C、汉 D、隋唐 6、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除宫殿、住宅、园林继续发展外,乂出现了新的建筑类型是(C ) A、皇家建筑 B、私家园林建筑 C、建筑 D、寺观建筑 7、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是在(C ) A、宋朝 B、元朝 C、隋唐 D、汉 8、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体系,是在 _____ 时期基本形成的。(A ) A、汉 B、隋唐 C、明清 D、春秋

9、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是在(D) A、隋唐 B、明清 C、春秋 D、晋南北朝 10、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称为(A ) A、台基 B、斗拱 C、普通台基 D、最高级台基 11、经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败堂建筑的台基是(C ) A、普通台基 B、较高级台基 C、更高级台基 D、最高级台基 12、彩画原为防潮、防腐、防蛀功能,后来突出其装饰性,其中等级最高的彩画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章节简介】 绪论 第一节自然条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1、为了抵御严寒,北方的房屋朝向采取南向,以便冬季阳光射入室内。在温暖潮湿的南方,房屋多采取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或在房屋下架空干阑式构造,流通空气减少潮湿。;森林地区往往则采用井干式壁体。为了防止野兽也有采用干阑式构造。 第二节中国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 1、商朝已经有了成熟的夯土技术。 2、北宋随着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该拜年了汉以来历代都城采用的封闭式里坊制度,改为沿街设店。 第三节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结构 1、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木结构主要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其中抬梁式使用范围最广。 2、斗栱是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弓形的栱,层叠装配。斗栱最初用于承托梁头、枋头,还用于外檐支撑出檐的

重量,后来才用于构架的节点上,而出檐的深度越大,斗拱的层数也越多。 3、斗栱的发展商末已有,到汉朝大量使用,到唐朝斗栱样式逐渐统一,并用栱的高度作为梁坊比例的基本尺度。后来这种基本尺度发展成模数制,即是“材”。“材”的大小共有八等,而“材”又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宽。这种做法简化了设计手续,可预制加工,提高了施工速度。 4、宋朝以后随着柱身加高,房屋空间的扩大,木构架节点上使用的斗栱越来越少,这种由复杂趋向去简练的过程到明清两代更为显著。 5、穿斗式也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间距小,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其主要特点是用较小的柱与“穿”,做成相当大的架构。这汇总架构在汉朝已经相当成熟。 6、井干式使用天然圆木或者方形矩形断面木料层层累叠,商朝后期的陵墓已使用井干式木椁。 7、古代木架构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优点:a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类似于框架结构,建筑物灵活性极大;b便于适应不同气候条件;c又减少地震危害可能性;d材料供应方便。 8、周初有了瓦,战国时代出现花纹砖和大块空心砖,汉代已经有预制配装的空心砖坟墓,且出现了各种花纹的贴面砖(类似瓷砖装饰)。而砖拱结构用于地面早起仅见于塔的局部,至元朝开始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B及参考答案

平顶山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试卷 B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20世纪20年代,全国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其中,周作人等人发起组织了___________,郭沫若等人发 起组织了____________。 2.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__,散文诗集是_________。 3. 《铸剑》中塑造的复仇主人者形象是___________。 4. 1920年,胡适出版了诗集__________,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新诗别集,体现了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_____,这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5. 闻一多诗论的核心“三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中国现代话剧发端于留日学生组织的__________,他们演出的内容与形式都有别于旧戏的新的戏剧样式,被称为__________。 7. 周作人的散文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风格,体现了他“叛徒”和“隐士”的双重人格。 8. 茅盾的长篇处女作是____________。 9. 老舍的带有科幻色彩的寓言体小说是_____________。 10. 巴金的小说____________标志着他文学生涯的正式开始,但是还没有跳出“革命+恋爱”的模式。 11. 戴望舒由于成名作的巨大影响,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 12. 报告文学《包身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13.将“幽默”一词引进中国,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实践的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在“小说界革命”中,有人提出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的观念,这个人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陈独秀D 李大钊 2 文学革命初期在《新青年》杂志上演出“双簧戏“的是: A.胡适和陈独秀 B.鲁迅和周作人 C.钱玄同和刘半农 D.沈尹默和叶绍钧 │ │││││││││ ( 第 一 页 ) │││││││ 共 五 页 ││││││││ 专业 姓名 学号 班级 密 封 线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练习题

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 一、判断题(正确答案用“A”标注,错误答案用“B”标注) 1.北京故宫内廷有三座花园,即宁寿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和御花园。() 2.清代帝王陵全部集中在辽宁和河北两省境内。() 3.歇山顶是庑殿顶和悬山顶的结合,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线脊组成,故又称为九脊顶。() 4.在古建筑中,建筑物迎面的间数称为“面阔间数”,建筑物的纵深间数称为“进深”。() 5.南京古城的聚宝门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 6.天坛南边围墙左右两角呈弧形,北边围墙左右两角呈方形,以象征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 7.我国古城的城垣一般有两重,外面的称城,里面的称郭。() 8.文溯阁是雍正时期在沈阳故宫西路营造的建筑。() 9.自产生灵魂观念以来,人们有了筑坟的念头。大约从商代开始,出现“封土为坟”的做法。() 10.帝王陵的地面建筑主要由祭祀建筑区、神道和护陵监三部分组成。() 11.我国古代的墓室结构依次经历了土穴墓、砖石墓和木椁墓三个发展阶段。() 12.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辅以砖瓦。() 13.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 14.社稷坛以五色土覆盖坛面,以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并祈求全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5.我国古代建筑的彩画共有三种,按等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和玺彩画、苏式彩画和旋子彩画。() 16.祭天、地、日、月等活动都在郊外进行,统称郊祭。() 17.安济桥坐落在北京的永定河上。() 18.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北宋陵位于河南开封。() 19.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其得名始自汉代。() 20.汉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兴平县,周围有霍去病、卫青等20余个陪葬墓。() 二、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我国古代崇拜“中”的意识与古代人们对()的崇拜有关。 A.北极星 B.泰山 C.皇帝 D.祖先 2.故宫太和殿的屋顶形式是()。 A.重檐庑殿顶 B.重檐攒尖顶 C.悬山顶 D.硬山顶 3.下列古桥中,建筑年代最早的是()。 A.河北赵州桥 B.北京卢沟桥 C.江苏宝带桥 D.福建洛阳桥 4.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的木构架结构形式是()。 A.穿斗式 B.井干式 C.抬梁式 D.混合式 5.屋面四坡五脊,前后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侧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斜脊的是()。 A.庑殿顶 B.歇山顶 C.悬山顶 D.硬山顶 6.为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皇帝必须亲自去天坛祭天。祭天在京城南郊,时间在()。 A.冬至日 B.夏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7.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屋面在顶部交会于一点,形成锥形的是()。

0813建筑学一级学科简介

0813建筑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建筑学 (英文)名称: Architecture 一、学科概况 建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伴随着文明的出现,人类即开始了大 规模的建筑活动。古代的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中国、印度和拉 美等地区都是建筑文化发展的源泉。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建筑构成了 人类建筑文化的整体。古希腊作为欧洲文明的摇篮,其建筑活动在建 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古罗马建筑直接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建筑的 成就,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流传下来最早的建筑学著作,为建 筑的构成以及建筑的坚固、适用、美观的三要素奠定了基础。中世纪 的哥特式建筑在结构、材料、技术上又产生了新的特点和成就。15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出现了专业的建筑师,并为传统建筑学确立 了完整的理论和概念。中国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独特的 木构架系统和艺术风格,精炼的建筑法式和富有哲理的设计思想,灵 活多变的处理技巧和丰富多彩的装饰,成为世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18世纪下半叶,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加速,城市迅猛发展,建 筑类型大量增加,建筑功能日趋复杂。20世纪初出现了现代主义建 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包豪斯建筑教育学派。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和美国建筑师赖特是其 中的杰出代表。其主要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体现在:第一,将建筑的 使用功能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应用现 代科学技术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第二,注意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 建筑结构的技术和艺术特点,反对不合理的外加建筑装饰,突出技术

和艺术的高度统一。第三,将建筑设计重点放在空间组合和建筑环境的创造上。第四,重视建筑的社会性和经济性,强调建筑同公众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形式与功能的统一,重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以及建筑的社会性和经济性,标志着建筑学完成了一次重大飞跃。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针对现代主义建筑中出现的某些忽视精神生活的需求、忽视民族和地区文化差异的倾向,特别是某些建筑师的设计手法公式化的倾向,重新探讨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等问题,在建筑风格上又出现了多元化倾向,其中后现代建筑较为活跃。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带来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建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建筑与城市特色逐渐消失,地域特色的保护和创造成为当今建筑学发展的又一重要方向;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入建筑学领域,则为建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筑学科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广义建筑学。今天的建筑学科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为平台,进一步加强理工与人文的交叉、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解决复杂建筑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二、学科内涵 1、研究对象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也是关于建筑设计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研究人类建筑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创造适合人类生活需求及审美要求的物质形态和空间环境。建筑学是集社会、技术和艺术等多重属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建筑学与力学、光学、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水工、热工、电工等技术工程领域,美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律等人文学科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建筑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以及城市村镇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随

中国古建筑赏析综合测试

《中国古建筑赏析》综合测试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北京城里,下面哪两座建筑是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的?( ) (2分) A.太庙——社稷坛 B.天坛——地坛 C.钟楼——鼓楼 D.西直门——广渠门 ☆答案:A 2. 关于程阳桥的结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2分) A.桥墩和桥身皆为石结构 B.桥墩和桥身皆为木结构 C.桥墩为石结构,桥身为木结构 D.桥墩为木结构,桥身为石结构 ☆答案:B 3. 下面关于佛塔与佛寺的位置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2分) A.佛像出现之前,由于佛舍利是镇寺之宝,因此埋有舍利的佛塔一般位于寺院中央位置 B.佛像出现后,由于比舍利更直观、便于祭拜,因此供奉佛像的大殿逐渐取代佛塔,位于寺院中央位置 C.有些寺庙最初的规划中并没有塔,后来募集到资金或者得到捐助得以修建,便建在角落或寺外 D.由于佛塔具有登高望远、观察敌情的功能,因此多建在寺院旁的山顶或江边 ☆答案:D 4. 关于故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2分) A.故宫中有建筑8000余座 B.故宫中有建筑8000余间 C.故宫中有建筑9999座 D.故宫中有建筑9999间 ☆答案:B 5. “坛”一般用来祭祀哪种对象?( ) (2分) A.自然神 B.佛教中的神 C.道教中的神 D.祖先 ☆答案:A 6. 关于秦始皇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2分) A.秦始皇陵从始皇即位时一直修到其去世,历时38年,征用了70万劳力 B.秦始皇陵被项羽破坏殆尽,现存仅为复原的遗址 C.《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中灌有水银,这一点已被现代探测手段初步证实 D.秦始皇陵有若干陪葬坑被挖掘出来,其中名气最大的是兵马俑 ☆答案:B 7. “客家人”指的是:.( ) (2分) A.东南沿海一个少数民族,待客极热情,故名 B.客州人的又称 C.从中原迁徙至东南沿海地区的民系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建筑历史部分: 原始社会: 长江流域多水地区——巢居——干阑式建筑 黄河流域——穴居——木骨泥墙房屋 青藏高原——碉房 半坡村仰韶文化:房屋平面大都是圆形和长方形。 陕西凤雏原始宫殿——四合院的雏形 龙山文化 战国:高台宫室建筑盛行、筒瓦、板瓦已经广泛使用。 秦朝:阿房宫、秦始皇陵、秦长城。自然山水式园林秦汉时兴起。 汉朝:抬梁式、穿斗式形成,斗拱出现。悬山、庑殿普遍。多层木建筑普遍。西汉也有较多高台建筑。石建筑飞速发展。 主要建筑:东汉高颐阙、东汉幽州书佐秦君墓表、山东肥城孝堂山墓祠 三国、魏、晋、南北朝: 建筑概述: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石窟。自然山水式园林有重大发展。北魏主要建筑: 大兴佛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北魏嵩山寺塔-——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砖石密檐塔) 正定义慈惠石柱(柱顶有小建筑模型,庑殿顶,奇数阶)石柱——墓地象征 建筑细部:人字栱出现——增加了建筑的挑檐 柱础——覆盆式、莲花式 收分——上细下粗 隋唐五代: 历史背景:隋朝全国统一,迎来了又一次复兴;隋文帝后期与隋炀帝前期,国家富足强盛,社会空前繁荣。唐代的各种法制法令、行政机构设置、军队编制等无一不承隋制,就连辉煌的唐长安城,也是承继了隋代的大兴城。隋代开挖的北大运河南起杭州,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南北交流。唐朝以长安为南京,洛阳为东京,而长安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继续经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建筑概况:隋代建筑可以说是南北朝建筑向唐代建筑的转变的一个过渡,它的斗拱还比较简单,鸱尾形象较唐代建筑清瘦,但建筑的整体形象已变得饱满起来。建筑技术进一步发展,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木结构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经定型化。 主要建筑: 赵县安济桥(隋李春) 石拱桥。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比欧洲兴建同类的桥早了700多年,在桥梁建筑史上有重要意义。 南禅寺大殿(公元782年)。是厅堂型构架的歇山顶三间小殿。它的立面以柱高为模数,以柱高3倍为通面阔,再按2:3:2的比例分间。大殿是我国最古老的

中国现代文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五四”文学革命时最早发表理论文章提倡文学改良的是胡适。 2、1928年初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的两个社团是创造社和太阳社。 3、《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叶圣陶;《月芽儿》的作者是老舍;《在其香居茶馆里》的作者是沙汀;《倾城之恋》的作者是张爱玲。 4、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为题的重要演说的是鲁迅。 5、被称为“文体作家”的是沈从文。 6、《获虎之夜》的作者是田汉;《一只马蜂》的作者是丁西林;《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夏衍;《岁寒图》的作者是陈白尘。 7、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是创造社。 8、鲁迅的狂人日记受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影响。 9、后期新月派以季刊《诗刊》作为阵地。 10、《死水》的作者是闻一多;《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别了、哥哥》的作者是殷夫;《老马》的作者是臧克家。 11、王统照的问题小说更突出“爱”和“美”的观点。 1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作家鲁迅的《狂人日记》。 13、《雪花的快乐》的作者是徐志摩;《蕙的风》的作者是汪静之;《雨巷》的作者是戴望舒;《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4、文学革命时最先发表理论文章倡导文学改良的是胡适。 15、《示众》的作者是鲁迅;《春桃》的作者是许地山;《华威先生》的作者是张天翼;《暴风骤雨》的作者是周立波。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女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有( ABCD )。 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 b强烈的反抗和叛逆精神 c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思 d青春、爱情的热烈歌唱 e表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2、文学的民族形式的论争发生于( C )。 a抗战未开始时 b抗战前期 c抗战中期 d抗战后期 e抗战结束 3、《蚀》是由三个中篇小说组成的,这三个中篇是( BDE )。 a泥泞 b幻灭 c自杀 d动摇 e追求 4、下列作家属于社会剖析派的是( BCE )。 a沈从文 b吴组缃 c沙汀 d刘呐鸥 e艾芜 5、下列小说不是老舍20年代在英国完成的是( AC )。 a《离婚》 b《赵子曰》 c《小坡的生日》 d《二马》 e《老张的哲学》 6、七月刊物的主编是( C )。 a艾青 b胡风 c田间 d阿垅 e聂绀弩 7、大规模反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都市的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是( C )。 a《日出》 b《家》 c《子夜》 d《骆驼祥子》 e《上海屋檐下》 8、中华全国抗敌协会成立于( B )。 a 1937年 b 1938年 c 1939年 d 1940年 e 1941年 9、沈从文的短篇小说的基本文体形式有( AB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