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格式与基本要求
科技论文的标准格式

标准论文格式一1、题目。
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
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
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
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
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
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
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
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
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1、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
A4 210×297毫米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
(或听老师的安排)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

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基本结构⏹论文题名⏹作者姓名+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引言(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s)⏹讨论与结论(Discussion & Conclusion)⏹致谢如: Wang Jianguo (王建国), Dongfang Shuo (东方朔), Zhuge Kongming (诸葛孔明), 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姓前名后, 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 复姓应连写. 名字的首字母大写, 双名中间加连字符; 名字不缩写. 如: ZHANG Ying (张颖), WANG Xi-lian (王锡联), ZHUGE Hua (诸葛华)⏹国外期刊一般会尊重作者对自己姓名的表达方式(但大多倾向于大写字母只限于姓和名的首字母);⏹发表于“Nature”(2002, 415: 732)的一篇短文中3位作者姓名的表达分别为Shengli Ren, Guang’an Zu, Hong-fei Wang(任胜利, 祖广安, 王鸿飞)缩写: Ren S, Zu G, Wang H F⏹应尽量采用相对固定的英文姓名的表达形式, 以减少在文献检索和论文引用中被他人误解的可能性作者地址的标署⏹尽可能地给出详细的通讯地址;⏹如果论文出版时作者调到一个新的地址, 新地址应以“Present address”(现地址)的形式在脚注中给出;⏹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讯作者, 作者应按期刊的相关规定表达, 并提前告诉编辑. 期刊多以星号(*)、脚注或致谢的形式标注通讯作者或联系人3. 摘要Abstract摘要的定义:作者研究过程、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简要陈述和概括。
摘要的写作格式:■传统式摘要(≤150个英文单词) 多为一段式,在内容上大致包括引言(Introduction)、方法(黑体、摘文;12(1)(2)(3)(4)(5)(6)(7)(8)⏹⏹⏹Context, Objective, Design, Setting, Patients, Interventions, Main Outcome Measures, Results, Conclusion摘要:撰写技巧⏹使用简短的句子, 用词应为潜在读者所熟悉;⏹注意表述的逻辑性, 尽量使用指示性的词语来表达论文的不同部分(层次)—如使用“研究表明…”(We found that…)表示结果; 使用“通过对...的分析,认为…”(Based on…, we suggest that…)表示讨论等⏹确保摘要的“独立性” 或“自明性”: 尽量避免引用文献、图表和缩写;⏹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表达式、角标和希腊文等特殊符号;⏹可适当强调研究中的创新、重要之处; 尽量包括论文的主要论点和重要细节(重要的论证或数据)Keywords (关键词)⏹不要使用过于宽泛的词做关键词(例如:有机化合物,生态科学,等等),以免失去检索的作用;⏹避免使用自定的缩略语、缩写字作为关键词,除非是科学界公认的专有缩写字(如: DNA);⏹关键词的数量要适中科技论文的结构: 主体部分⏹引言(Introduction)⏹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s)⏹讨论与结论(Discussion & Conclusion)1.引言⏹一定⏹⏹“引言⏹⏹⏹”、“重;等等⏹⏹2.⏹⏹⏹⏹⏹⏹——To determine its respiratory quotient, the organism was… (the organism determine…?)——Having completed the study, the bacteria were of no further interest. (the bacteria completed the study?)⏹文献引用尽量准确、具体:——cells were broken by as previously described[9] 应改为:cells were broken by ultrasonic treatment as previously described[9].Main idea at the beginning⏹Bring the main idea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sentence stating any purpose, locations, reasons, etc.,afterwards.Incorrect: To ensure sheet metal quality as well as assembly quality, CMMs are widely used in automotive industry production.Correct: CMMs are widely used in automotive industry production to ensure sheet metal quality as well as assembly quality.‘In this paper’, ‘in this study’⏹In some papers written by Chinese, these phrases can occur as much as twice per page. In paperswritten by native English writers these phrases are reserved for primarily two uses.⏹Actually, the reader is aware that the work presented is by the author (unless the author statesotherwise) so there is no reason to repeat these phrases.⏹The ‘study (or research)’ is the work the author(s) did.⏹The paper is the mode to present this work and is what the reader is holding/reading. (This paperpresent…)Awkward:In this paper, IDEAS was used to ….a, an, the(1) Omitted where they are required;(2) Used where they are not needed(3) Used wrongly in place of the correct article.Incorrect: Figure 2 shows the distribution of relative velocity on surface of main and splitter blades. Correct: Figure 2 shows the distribution of relative velocity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in and splitter blades.Incorrect:The software PowerSHAPE is chosen to be a 3D modeling tool; …Correct: The software PowerSHAPE is chosen to be the 3D modeling tool; …SI单位及其倍数单位的应用与表达⏹SI单位的倍数单位应根据使用方便的原则选取: 一般应使量的数值处于0.1?1000之间. 如:0.003 94 m 可写成 3.94 mm;3.1 ? 10?8 s 可写成31 ns⏹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相乘所构成组合单位作为分母时, 应使用括号或连乘表示, 以避免误解. 如:正确:m?kg/(s3?A),m?kg?s?3?A?1错误:m?kg/s3/A, m?kg/s3?A量符号的字体形式⏹量符号中下标符号表达的原则为: 表示物理量符号的下标用斜体; 其他下标用正体. 例如:正体下标: C g (g ? gas, 气体);?r (r ? relative, 相对)斜体下标: Cp (p?压力); ?nan?n (n?连续数)⏹一些约定的常数(Re, Fo等), 使用斜体形式;⏹有关矢量、张量和矩阵等符号, 需要采用黑斜体形式;⏹3.结果Results⏹⏹⏹⏹⏹⏹⏹4.⏹(a(b(c(d)时态⏹⏹predictions.Conclusion - 结论⏹有时也可将“结论”单独列为一节(通常可包括在“讨论” 或“结果与讨论”中);⏹“结论”中的基本内容:?作者本人研究的主要认识或论点;?总结性地阐述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应用前景、研究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结论中不应涉及新的事实, 也不能简单地重复摘要、引言、结果或讨论等章节中的句子篇尾部分1.致谢(Acknowledgements)⏹对于不够署名条件, 但对研究成果确有贡献者, 可以“致谢”的形式列出, 作为致谢的对象通常包括:—协助研究的实验人员;—为研究提供方便(仪器、测试等) 的机构或人员;—提出过指导性意见的人员;—资金资助项目或类别(但不宜列出得到经费的数量)⏹致谢:尽量具体、如实☐应尽量指出致谢对象的具体帮助与贡献;☐致谢某人可能暗含着某人赞同论文的观点或结论;☐表示应有的礼貌和尊重⏹致谢:用词要恰当☐致谢的开始就用“We thank”, 不要使用“We wish to thank”, “We would like to thank”, 等;2.⏹⏹⏹⏹⏹⏹⏹⏹53: 389⏹⏹⏹。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科技论文写作规范1.论文结构写作规范作为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其基本要素应包括: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
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必要时)、参考文献为主体部分。
其前为前置部分。
必要时,其后可加附录部分。
1.1 题名与层次标题1.1.1 题名题名,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
一个好的题名,常会使文章增色添辉,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如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因此,在写作时应考虑用言简意赅的20字以内的词语组合为宜.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中常见的问题如下:1) 题目大、内容少和题目小、内容多。
这主要是没有把握好文题关系.对于前一种,或根据内容重新给题,或根据题目充实内容;对于后一种,应把握好与题目无多大关系的略写或不写。
2) 随意设置副标题。
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设副标题,仅在靠正标题无法完全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时加设。
同时要注意避免副标题大于主标题。
3) 连用同义、近义词。
如“××分析研究”,“××研究探讨”。
“分析、研究、探讨”为近义词,题名中保留其一即可。
4) 拔高文章层次。
有的文章只是一般的论述分析,谈不上研究,但作者往往喜欢冠上“研究”二字作为题目,这就很不恰当地拔高了文章的层次,因此“研究”一词应当删去。
1.1.2 层次标题科技论文层次划分的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不少作者仍在沿用中文数字表示法。
层次划分的章条层次可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点,末尾一级不加。
层次分级以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
它的正确位置是各级章条顶格书写。
层次标题中,最好不用标点符号,实在删不下去的,可采用空格方法断开。
1.2 作者署名与摘要1.2.1 作者署名对于论文作者,除在题名下方署名外,还应在首页地脚处(下方)对文章的主要作者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及主要从事什么研究.便于让读者更详细地了解论文责任人。
科技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

科技论文写作要求与格式
1.标题页:标题页是论文的第一页,包含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学校或研究机构)、日期等信息。
2.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简要概述,应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
和主要结论。
摘要的字数一般应控制在250-300词左右。
3.引言:引言部分是对论文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包括相关研究现状
的回顾、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本文的组织结构等。
4.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可以引
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对自己的研究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5.方法:方法部分是对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实验对象、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等。
6.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部分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呈现和分析,可以
采用图表、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果展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7.结论:结论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指
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9.脚注或附注:脚注或附注是对论文中一些内容进行解释补充,可以
标注在相应的位置,以方便读者理解。
10.图表和公式:论文中的图表和公式应有序标号,并配有相应的标
题和说明,以便读者理解和查阅。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论文写作要求和格式,如行文要简明扼要、句
子结构清晰、段落分明;使用正确的专业术语和符号;注意语法和标点的
正确运用等。
总之,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格式是为了确保文章的逻辑性、严谨性和可读性,以便读者理解和评价论文的质量,同时也是为了遵循学术规范和传统。
因此,写作时需要注意以上的要求和格式,并根据具体的学术期刊或研究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科技论文写作要求和特点_论文格式_

科技论文写作要求和特点中国国标gb7713─87所指的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不同于实验报告、阶段报告和,而应对实验工作素材有整理和提高,要形成论点。
实验报告和工作总结多属于如实地汇报实验工作经过,可以没有创新成果和见解,可以模仿和重复前人必要的结果,可以不作判断和推理,不形成论点。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科技报告国际标准iso 5966─1982给出的科技报告的定义是: 科技报告是记述科学技术研究进展或结果的文件,或是陈述科学技术问题现状的文件。
科技报告按类型可分为报告(report)、札记(note)、论文(paper)、备忘录(memo)和通报(bulletin)等5种。
从内容可分为可行性报告、、进展报告、、实验报告等。
同学术论文比较而言,科技报告是实验、考察、调查结果的如实记录,侧重于报告科技工作的过程、方法和说明有关情况。
不论结果如何,是经验或教训都可以写入报告。
而学术论文则要求有见解或理论升华。
科技报告有时是向有关部门报告科研工作进展的一种文件。
科技报告作为内部的科研记录,内容具体,一般不公开发表,保密性强于学术论文。
科技实验报告是描述、记录某项科研课题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报告。
实验报告有两种:一种是理工科大学生为验证某定理或其结论所进行实验而撰写的实验报告。
其实验步骤和方法是事先拟定的,是重复前人的实验。
另一种是创新型实验报告。
它是研究者自己设计,从过程到结果都是新的实验,要求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
与学术论文比较而言,实验报告的侧重点是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新发现,不要求在理论上进行细致的论证。
实验报告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要求说明准确,言之有序。
但不是全部科研工作及其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都要写出或可以写出学术论文。
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和写作要求

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和写作要求(一)科技论文的组成:一般来说,科技论文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九个方面。
(二)摘要的写法摘要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份。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1.摘要写作注意事项在摘要的写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切记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
(2)切记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进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进行诠释或评论(尤其自我评价)。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意确切。
摘要应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
每句话要表意明白,不含糊,无空泛、笼统的词语,就有较多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4)使用规范化的名称术语,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
新术语或尚无合适中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5)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考文献序号。
(6)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括号注明原文或加以说明。
(7)用第三俗称。
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评语。
(8)摘要不分段。
摘要段一般置于作者及工作单位之后,关键词之前。
篇幅在50--300字之间(依摘要类型而定)。
(三)关键词的选择:GB7713-87规定,每篇报告、论文应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是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
科技论文的关键词是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应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四)引言的写法:论文的引言也称为前言、序言或概述。
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题目 1. 题目新颖、精练,不能太大,应就某一具体 问题展开论述。 2. 题目字数一般不超过25字。 二、作者、作者单位、地址、邮政编码 一般地,大学要写到院、系,单位写到单 位名称即可,没必要更详细;地址写地级市或 省级直辖市。作者独占一行,作者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占一行,并加括号。
十一、标注 在首页底部,常划一横线(占1/3行), 标注内容在横线下面。主要内容包括: 1. 基金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 2. 作者简介:***(1986-),男(女),籍 贯(省、地级市),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 向。E-mail 3. *通讯作者。
十二、作者排名 1. 原则上按贡献大小排名,当挂他人名字的时 候,一定要征得他人同意,因为发表文章,文 责自负。 2. 有导师名的论文投稿前,一定要让导师知道, 导师可能有别的要求,比如修改完善论文。 3. 如果将导师的姓名放第2,一般应将导师作 为通讯作者,标注在第1页下面,标注方式:* 通讯作者。
三、中文摘要 一般300字左右。应包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 —简单介绍方法、基本结论等。 四、关键词 3~5个(5~8个)。 五、中图分类号 查阅《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 六、前言 “引言、前言、序……”等勉强可以出现,但 “地址、正文……”不能有。
七、正文 对于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方法、 结果分析、结论与讨论等。 对于其它论文,文种不同,写作方法有差 异。
八、图表 图的横、纵轴注意标注内容。图表内容尽量不 要重复。 科技论文一般使用三线表,系统软件中的“简 明I型”,即使只有一个表,也应标明“表1”, “表1”后空一个字位置,再写表的名称,图也是 如此。表的名称放在表上部,图的名称放在图下。 图表后注明“资料来源:*****”。
科技论文的书写规范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
• 4、单位符号中不得加任何额外标记,如缩写 点、复数形式、角标或其他说明性记号。 • 5、可以用记数单位(汉字)与国际符号构成 组合单位。如㎡/人,元/㎏,㎜/根。 • 6、使用词头构成十进制倍数或分数单位时, 一般应使用的数值处在0.1~1000的范围内。 如:1.2×10N应写成12KN。
文稿的书写要求
• • • • • 六级序码: 第一级:一、二、三 第二级:㈠、㈡、㈢ 第三级:⒈⒉⒊ 第四级:⑴、⑵、⑶ 第五级:1)、2)、3) 第六级:①、②、③ 现在,根据GB1.1——87《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编写 的基本规定》,标题层次要求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 点。如:1.4,3.2.1,4.1.1.2……标题层次划分,一 般不超过四级,四级不够时,加⑴⑵⑶⑷……
• 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一般占 一个字的位置,通常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 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 连接号、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位置。在书写和印刷时, 这四个符号上下居中。 • 着重号、专名号和波浪线书名号标在字的下面。
二、各种符号的使用
• 1、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 标点符号是辅助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 成部分,不仅有表示停顿、语气、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的功能,而且有辅助修辞的功能。1995年,国家发布 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把常用的标点 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计16种。 •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 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 顿号、分号、冒号4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论文写作格式与基本要求
建筑机械化杂志社
科技论文是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主要载体,是获得科技信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著名化学家卢嘉锡指出:“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算一个真正的科技工作者。
”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进展。
希望各位工程技术人员在注重技术研究的同时,做好科技论文撰写工作。
1 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科技论文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可读性和规范性。
1)创新性:没有创新性,就没有必要写科技论文。
所谓创新,是指在认识中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发现,在应用中有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提出,研究成果显著。
2)科学性:建立在试验和推理的基础上,论点鲜明,经得起推敲,论据确凿,经得起论证。
3)可读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逻辑性强。
语句通顺、概念准确、语言表达清晰。
4)规范性: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期刊投稿规定。
2 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
科技论文一般包括以下8个部分: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
2.1题名
题名应以最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出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题名要简明、准确、醒目,有利于读者阅读和文献检索。
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因此,题名尽可能删弃多余的词语,避免将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如常见的有“……的研究和探讨”,“……的分析研究”,一般可删去其中的一个。
2.2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一般应列于题名下方,表示文章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
对于多作者论文,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
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依次类推。
作者姓名下一行是工作单位及所在省市、邮编。
2.3摘要
论文一般都应有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使读者不阅读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其主要内容包括: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
摘要不能写成论文前言。
摘要要求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作,力求简短精练,具体明确,内容完整,独立成段。
摘要以100一300字为宜。
摘要的写作应字字推敲,力求做到“多一字有余,少一字则不足”。
2.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要求,从文章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信息的单词或术语。
关键词可从文章的四个部位去寻找:题名、摘要、论文的小标题、结论。
每篇文章关键词选取3~8个词,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置于摘
2.5 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
引言的内容包括:说明本研究工作的缘起、背景、目的、意义等;介绍与本研究相关领域前人研究的历史、现状、成果评价及其相互关系;陈述本项研究的宗旨,包括研究目的、理论依据、方案设计、要解决的问题等。
引言应言简意赅,不可与摘要雷同,也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应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
引言的篇幅一般没有限制,但不宜过长,写作过程应按逻辑顺序,做到文理贯通,条理清晰。
2.6正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
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
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
2.6.1正文层次
正文是表达作者思想观点最重要的部分,为表达清楚,正文可分成若干个层次来写,各层之间要有逻辑关系。
有的正文分成若干个自然段,注意一个自然段只能表示一个中心意思。
有的正文分成若干个小标题进行分层表述。
把正文分成若干个小标题进行分层表述时,每个小标题都应有题名。
用小标题对正文进行分层时,每层的小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如:“2”、“2.1”、“3.1.1”。
所有的编码均左顶格书写,最后一个序数码之后空一格写标题。
当用小标题对正文分层时,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3级,如“2.2.1”,最后一级内如果还要分层可用“(1)”、“(2)”或“a、b、c”等的形式表述。
2.6.2插图
插图必须精炼、清晰、规范,尽量用计算机作图。
图序号、图名称必不可少,图例、图注、图文可视情添加,一般插图规格为5×7cm或10×15cm。
文中插图的编排均应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序号,并标注图名。
例如:图1、图2、图号和图名(其间空一格)置于图的下方居中位置。
插图应紧随其叙述文字之后编排。
2.6.3表格
表格应精心设计,具有自明性。
表格中的符号、单位等应与文字表述或插图一致。
一般随文字排,先见文字后见表格。
表格必须有表序号、表标题。
2.6.4计量单位
一律用国际(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统一符号表示,对废止的计量单位,请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例如:长度为m、cm、mm;重量为g、kg;速度为m/s;时间为h、min、s等。
2.7结论
结论是将实验、观测得到的数据、结果,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逻辑分析,而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整篇论文的总论点。
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首先看题名,其次是看摘要,再次看结论。
结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哪些补充、修改和证实,有什么创新;本文研究工作的领域内还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
结论应做到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用语斩钉截铁,数据准确可靠,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文字上也不应夸大,对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内容,注意留有余地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为当今的大部分科研成果是在前人研究成果或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可以反映出作者对前人劳动的肯定和尊重,便于同行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动态,以及采用追溯法查找与此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文献情报研究。
引用参考文献要精选,一般仅限于最必要的、最新的文献,并且作者对这些文献应亲自阅读过。
未经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不能引用。
参考文献应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在文末按顺序著录,同时要采用规范化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专著的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论文集的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3)技术标准的著录格式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4)期刊的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 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5)报告的著录格式
[序号]报告人.题名[R].会议名称,会址,年份。
(6)专利的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
建筑机械化杂志社
20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