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系统DO82控制器操作校正宽度步骤详解

合集下载

EL DO8221纠偏说明书

EL DO8221纠偏说明书

EL DO8221纠偏说明书
一、安装
1.EL DO822传感器安装在距材料表面25mm-30mm处,传感器镜头侧上仰,使传感器以30度左右夹角照射材料表面。

2.一定确保驱动器与导轨平行安装,连接孔紧配安装:
3.确保机械行程大于纠偏驱动器行程:
4.控制器远离电磁干扰源(如动力线、变频器等)。

二、连接
1.控制器接通24VDC直流电源(注意电源正负极性,确保可靠接地。

中间框架纠偏采用6A/24V DC开关电源,收放卷纠偏采用10-15A/24VDC 开关电源。

控制器不能接入220V或更高电压,否则系统会损坏):
2.驱动器线缆连接到控制器CN100端口,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器
CN101/CN104端口(默认为CN101);注:CN101接口使用S1传感器、CN104接口使用S2传感器、对中模式时设置成S3即S1与S2同时使用。

3.开关电源接通220V交流电源(确保可靠接地)。

三、主菜单操作
按ESC进入菜单页面:
1.选择0K=Sensor按OK、传感器设置
2.选择0K=center按OK、驱动器居中
3.选择OK=setup按OK、系统参数设置。

E+L DO82-OL82镜头调试手册 中文版

E+L DO82-OL82镜头调试手册 中文版

OL82CCD相机初始化调试手册目录OL82CCD相机初始化调试手册 (1)一、OL82 CCD相机检测系统基本构成 (3)二、DO 82操作界面说明 (4)2.1 DO82 控制器操作面板按键意义 (4)2.2 DO 82 控制器操作界面 (5)2.3、 DO82设置界面介绍 (7)三、 OL82相机安装注意事项 (9)3.1 OL82相机及光源安装方式 (9)3.2相机安装注意事项: (10)3.3 OL82 CCD相机安装高度示意图 (11)四、OL82相机CCD波形调整方法 (13)4.1 DO 82面板相机CCD波形查看 (13)4.2 DO82控制器设置界面登录 (13)4.3 确认开启相机 (13)4.4 预设定相机的曝光度及焦距 (14)4.5 通过VA 5538三维调整架调整OL82相机CCD波形 (14)4.6 VA5538三维调整架快速调整方法 (16)五、OL82相机初始化校正步骤 (17)一、OL82 CCD相机检测系统基本构成D相机 OL822. DO 82控制器3. VA 5538 三维调整架4.FS 4201光源5.OL 82相机线6.校正板二、DO 82操作界面说明2.1 DO82 控制器操作面板按键意义2.2 DO 82 控制器操作界面DO 8201控制器分为操作界面和设置界面两部分。

在DO 82操作界面,无法修改OL82相机的参数设定,仅能查看OL82相机运行信息及操作纠偏动作。

此时仅向左键或者向右键有效,其他按键均被锁定。

在DO 82设置界面,可以修改OL82相机的参数设定及OL82相机的初始化校正。

2.2.1DO82控制器的显示界面,对于DO82控制器的操作菜单为循环显示模式,目前共有13个显示界面。

注:根据DO82控制器基础软件的不同,DO82控制器的操作界面也不同。

2.3、 DO82设置界面介绍2.3.1 DO82设置界面通过“目录键”,切换到DO82的设置界面, 系统目录显示如下:2.3.2系统菜单目录意义:三、 OL82相机安装注意事项3.1 OL82相机及光源安装方式3.1.1我们建议安装成以下三种方式:图一相机及光源安装方式3.2相机安装注意事项:3.2.1. 对于单相机的安装,请参照图二:图二单相机安装示意图3.2.2.对于双相机安装,请参照图三:图三双相机安装示意图无论是单相机还是双相机,安装时都要注意:①要保证沿设备运行方向看,CCD相机的电眼线接头在左侧;②电眼中心基本与设备中心重合。

1误差校正方法

1误差校正方法

误差校正方法1.准备数据文件,造线框裁剪文件(用于控制点实际值采集方生成标准图框文件(用于控制点理论值采集)。

(非标准图框有差别)2.误差校正子系统打开相应文件(采集框、裁剪文件、标准图框)。

3.控制点f设置控制点参数f实际值,选择相应复选框f选择采集文件(裁剪框),添加控制点f提示新建控制点文件(*PNT),选择确定,采集完四角控制点后保存文件。

4.控制点f设置控制点参数f理论值,选择相应复选框f选择采集文件(标准图框文件),添加控制点f提示新建控制点编号,在相应位置选择对应控制点编号f确定,采集完四角控制点后保存文件。

5.数据校正窗口分别对需要校正的裁剪文件(*P、*L、*T)进行校正存盘,另存NEWLIN、NEWPNT、NEWREG文件并修改文件名。

6.在图形编辑子系统在打开校正后文件与标准图框,发现文件重合。

批量校正1 .准备数据文件,造线框裁剪文件(用于控制点实际值采集);生成 标准图框文件(用于控制点理论值采集)。

(非标准图框有差别)2 .误差校正子系统打开相应文件(采集框、裁剪文件、标准图框)。

3 .控制点一设置控制点参数一实际值,选择相应复选框一选择采集 文件(裁剪框),添加控制点f 提示新建控制点文件(*PNT ),选 择确定,采集完四角控制点后保存文件。

■aa -B -M H 匚杵沙芸工rm 奇 口■鼾也正在 £■际弗月日*工 dtrSEE^ EWMliSMH 淖信正正丑就4 Ra ,I.,* * 真—烟r- -I % I 上二告 J J Ml .3: ft )中〉明♦京司■ < '玲IS1E■『 「肆鸵 !" 丫.良工 会 J 田朝回印,引"gER 斗士 苜?1海利叱工, 怖汇出市1出招,皿射芸”生 J :底土制,安 一 u 毋 一 ■SB _B E S 书也 回 9也9的1tM 。

K BKZMTWH nw 才安靛L X 。

阳簟,的标1囤拆 W 批M 观日*04期区士卷三 那亨生动支亏学斗力反郛三 w-J 呼胴E 郛3 1A 》1 砂空E4L40削P 串6 飞£!1近3名口餐f 困 4-M-M-C hnnw] nmi y曲本W 叫叫曲耕作,*|河|剧电审 说'*口|中电图I闱+*金堀嘲I H I M X **圉卬学电I画州**金划好I H MI k T制4.控制点一设置控制点参数一理论值,选择相应复选框一选择采集文件(标准图框文件),添加控制点一提示新建控制点编号,在相 应位置选择对应控制点编号f 确定,采集完四角控制点后保存文 件。

控制系统的校正

控制系统的校正

控制系统的校正(一)一、校正方式1、串联校正;2、反馈校正;3、对输入的前置校正;4、对干扰的前置校正。

二、校正设计的方法3.等效结构与等效传递函数方法主要是应用开环Bode 图。

基本做法是利用校正装置的Bode ,配合开环增益的调整,修改原系统的Bode 图,使得校正后的Bode 图符合性能指标的要求。

1.频率法2.根轨迹法利用校正装置的零、极点,使校正后的系统,根据闭环主导极点估算的时域性能指标满足要求。

将给定的结构(或传递函数)等效为已知的典型结构或典型的一、二阶系统,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校正网络的参数。

三、串联校正1.超前校正(相位超前校正)2.滞后校正(相位滞后校正()111)(>++=a Ts aTss G c 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L (ω)aT m 1=ω20lg G c (jωm )=10lg a 其中:11=tg ()()aT tg T ()−−−ϕωωω11sin 1m a a −−=+ϕ四、超前校正频率法超前校正频率法设计思路:利用超前校正装置提供的正相移,增大校正后系统的相稳定裕度。

因此,通常将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取为:c m=ωω此时,超前装置提供的相移量为:11()sin 1m a a −−=+ϕω新的截止频率位于校正装置两个转折频率的几何中心,即:20lg ()10lg 0m G j a +=a T m 1=ω例1: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s s Ks G 设计校正装置,使得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等于20,相稳定裕度。

45≥γ202)()(lim 0==⋅=→K s H s G s K s v 解K=40)15.0(20)(+=ωωωj j j G (1) 确定K 值调整增益后的开环频率特性为srad c /2.61=ω01004518)2.65.0(90180<=⨯−−=−tg γ11sin 1+−=−a a m ϕ(2) 计算原系统相稳定裕度14)(40211=+c c ωω截止频率满足1c ω计算相稳定裕度γ(3) 计算参数{ }a ()111)(>++=a Ts aTss G ca=3.26db 1.526.3lg 10=2020log() 5.12mm ωω=−⨯s rad m /5.8=ω5.81==a T m ω(4) 确定频率mω(5) 计算参数T 00015184511sin +−=+−−a a T =0.065011109.13421.0065.05.090)(−=+−−−=−−−c c c c tg tg tg ωωωωϕ加入校正装置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65.0)(15.0()121.0(20)()(+++=s s s s s G s G c (6) 验证001.45)(180=+=c ωϕγ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控制系统校正技巧

控制系统校正技巧

控制系统校正技巧控制系统的校正是确保其性能和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在工业和自动化领域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对于操作和监控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控制系统校正的技巧,以帮助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1. 定义校正目标在进行控制系统校正之前,明确定义校正目标非常重要。

校正目标可以根据系统的特定需求和要求来确定。

例如,校正目标可以是确保输出信号精确度在某个特定范围内,或者是对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调试。

2. 确定校正方法根据系统的类型和校正目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法。

常见的校正方法包括手动校正和自动校正。

手动校正通常需要人工干预和调整,而自动校正可以通过仪器和软件来实现,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3. 测量和分析在进行校正之前,需要先测量和分析系统的输出信号。

使用传感器和仪器来获取系统的实际输出值,并将其与理论或期望值进行比较。

通过分析测量结果,可以确定系统是否需要校正调整以及调整的幅度。

4. 调整参数校正的一种常见方法是通过调整系统的参数来实现。

参数调整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即开环和闭环调整。

开环调整是在测量信号的基础上直接调整系统参数,而闭环调整则是反馈控制,根据实际输出调整系统参数。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整方式,并依据测量结果进行适当的参数调整。

5. 验证和记录校正过程完成后,需要进行验证和记录。

验证校正的结果,确保系统输出符合预期并满足校正目标。

记录校正的详细信息,包括校正方法、参数调整值、测量结果等。

这些记录对于未来的维护和调试非常有用,并可作为参考。

6. 定期维护控制系统的校正不应该只是一次性的任务,而应该是一个定期维护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的参数和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定期校正和调整是保持系统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关键。

制定维护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校正和调整。

结论控制系统校正是确保系统性能和准确性的必要步骤。

通过明确校正目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法、测量和分析、调整参数、验证和记录以及定期维护,可以保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控制器的手动校准与调节方法

控制器的手动校准与调节方法

控制器的手动校准与调节方法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设备,用于监测和调节物理过程或系统。

为了确保控制器的准确性和性能,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手动校准和调节控制器。

本文将介绍控制器的手动校准与调节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手动校准和调节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顺利进行。

1. 确定校准和调节的目标: 在开始之前,明确校准和调节的目标非常重要。

根据具体的应用和要求,确定所需的控制参数范围和准确度。

2. 安全措施: 在进行任何校准和调节工作之前,确保操作环境是安全的。

确保设备处于停机状态,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3. 准备工具: 根据需要,准备好适合校准和调节工作的工具。

例如,温度控制器的校准可能需要温度计和校准酒精,压力控制器的校准可能需要压力表等。

二、手动校准方法控制器的手动校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手动校准方法,供参考:1. 零点校准: 零点校准是将控制器的输出归零的过程。

首先,将所有控制参数设置为零,并将测量值调节至期望的零基准。

然后,取决于控制器的类型和说明书,通过调整相关的零偏量或操作参数来校准控制器。

2. 满量程校准: 满量程校准是将控制器的输出调整到满量程的过程。

首先,根据设备的规格和要求,找到满量程对应的输入值。

然后,通过调整增益参数、输入信号范围或其他相关参数,使控制器的输出达到满量程。

3. 线性校准: 线性校准是校准控制器的输入输出曲线,以使其符合线性关系。

通过收集一系列已知输入和输出值,并根据这些数据计算校准参数,可以达到线性校准的目的。

三、手动调节方法手动调节是指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响应。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手动调节方法:1. 比例参数调节: 比例参数是控制器输出与误差之间的线性关系。

通过调整比例参数,可以改变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增加比例参数可以提高响应速度,但也会增加系统的震荡风险。

纠偏控制器

纠偏控制器

纠偏控制器
1.设置行程:点击手动——设置——电机行程——手动往左走——走到底退回一点——点
击保存——手动右走——到底退回一点——保存。

2.设置传感器:选取所用传感器(现只用右边一个)——进入设置——传感器——用手遮
挡大14%左右——选取保存——再次用手遮挡85%左右——选取保存。

(在14%和85%位置各有红线标示,在标示位置即可)
3.在设置界面可选取电机方向正反。

4.拨动拨码开关1(1为紫外线传感器),2或3为自动时走动方向(如方向不正确可拨动)
拨动后如无变化尝试断电重启。

5.以上为紫外线传感器设置。

CCD跟线模式不用设置传感器步骤,设置行程即可。

6.电机速度和增益按生产实际情况增减。

注意:速度越大电机可能会有抖动现象,要适当
减小。

如产生电机保护增益可以适当调大,
7.设置完成后,在各种状态调试下,看电机有无自动保护,正常状态不会自动保护。

电机有无异常。

8.注意纠偏器内接线,有屏蔽线漏出现象,会产生烧坏控制器或通信异常及控制不稳定现
象。

现有一台有电机自动保护现象。

一台电机有异常,抖动很厉害。

el纠偏控制器说明书

el纠偏控制器说明书

el纠偏控制器说明书标题:EL纠偏控制器说明书一、引言EL纠偏控制器是一种先进的电子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印刷、纺织、制药等行业中的卷材自动化生产过程中。

本文将全面介绍EL纠偏控制器的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正确有效地使用该设备。

二、原理及功能1.原理:EL纠偏控制器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卷材的位置偏差,并通过精确的调整控制,使其保持正常的位置。

2.功能:(1)位置检测:EL纠偏控制器能够准确地识别卷材位置的偏差,并以高精度传感器的形式将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

(2)自动调整:根据位置偏差数据,EL纠偏控制器能够自动调整卷材的运动轨迹,使其恢复正常位置。

(3)速度控制:EL纠偏控制器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卷材的运动速度,确保其在高速运行中仍能保持正常位置。

(4)报警功能:EL纠偏控制器配备了智能警报系统,当控制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报警,并停止卷材运动,确保生产安全。

三、使用方法1.安装:将EL纠偏控制器正确安装在卷材自动化生产设备中,并确保传感器与卷材的接触良好。

2.参数设置: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按照操作手册指导,设置合适的参数,包括位置偏差范围、控制灵敏度等。

3.启动和校准:按照操作手册的说明,正确启动EL纠偏控制器,并进行设备校准,确保其工作准确。

4.监测和调整:在卷材生产过程中,及时监测EL纠偏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及时调整参数或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5.维护与保养:定期对EL纠偏控制器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防止灰尘、水分等对设备的影响。

四、注意事项1.请勿随意更改参数:不得随意更改EL纠偏控制器的参数,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错误。

2.权威人员操作:使用EL纠偏控制器时,请确保由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操作,以确保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3.防止外力干扰:请注意防止外界因素对EL纠偏控制器的影响,避免撞击、水淋等情况。

4.异常情况报警:若EL纠偏控制器发出报警,请立即停止卷材运动,并进行排查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82 控制器 操作校正宽度步骤



按下图一“目
录键”出现图
二画面
图一



按下图二“确
认键”出现图
三画面
图二



按下图三“向下
键”选择
Calibration,然
后按下“确认键”
图三


步按下图四
“向下键”选
择Linear,
然后按下
“确认键”
出现图五画

图四



图五
按下图五“确认键”,然后会出现圈内中的数字闪烁,此时代表此数字可更改,用米尺量取料的实际宽度,如内衬实际宽度为420mm ,通过“上下键”按键输入420mm 即可。

第六步
图六
按下图六
“F1(Clear)键“,
备注:待测料基本相同的材料为校正模板,将确认校正模板的宽度W,并将校正模板沿机械中心放置。

第七步
图七
按下图七
“F3(Cal.)键“,执行校正完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