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BMW新款7系(F01,F02)底盘资料

合集下载

教你解读宝马各型号底盘代号

教你解读宝马各型号底盘代号
宝马Z系列
代号E30的Z1双座跑车,1987~1991年6月,只生产了8000辆
代号E36/7 & E36/8的Z3双门敞篷跑车,1996年5月~2002年
代号E85(软顶敞篷)/E86(硬顶敞篷)的第一代Z4双门双座跑车,2002年
代号E89的第二代Z4硬顶敞篷车于2009年正式推出。
代号E52的Z8跑车,2000~2003年
代号E21的宝马第一代3系轿车,1975年推出
代号E30的第二代3系1984年推出
代号E36的第三代3系轿车1991年推出
代号E46第四代3系轿车1999年推出
代号E90第五代3系2006年推出
代号E91的第五代3系旅行车
代号E92的第五代3系双门轿跑车
代号E93的第五代3系敞篷轿跑车
代号F30的第六代宝马3系2012年2月11日率先在德国上市
代号E28的第二代5系,1981~1988年
代号E34的第三代5系,1988~1995年
代号E39的第四代5系,1995~2003年
代号E60的第五代5系标准轴距版轿车2003年~2010年
代号E61的第五代5系长轴距版轿车
代号F18的第六代宝马5系列2011年4月~今
代号F07的宝马5系GT跨界车型,2010年至今
代号F35的国产第六代宝马3系加长版
代号F31的第六代宝马3系旅行车
代号F34的宝马3系GT
宝马4系
底盘代号F32的宝马4系COUPE(代替E92双门3系)
底盘代号F33的宝马4系敞篷(代替e933系敞篷)
宝马5系
代号E12的第一代宝马5系1972-1976年
代号E12的第一代宝马5系1972-1976年
代号E32的第二代7系轿车,1986~1994年

宝马_F01_F02_

宝马_F01_F02_

技术培训产品信息2010 年款 F01/F02BMW 售后服务一般性说明所用符号为了便于理解或突出非常重要的信息,在本手册中使用了下列符号 / 图标:包含重要安全说明和确保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信息,必须严格遵守。

当前状况和国家规格BMW 集团车辆满足最高的安全和质量要求。

环保、客户利益、设计或结构方面的要求变化促使我们不断进行系统和组件的研发。

因此本手册中的内容与培训所用车辆情况可能会不一致。

本手册主要介绍欧规左侧驾驶型车辆。

右侧驾驶型车辆部分操作元件或组件的布置位置与本手册图示情况不同。

针对不同市场和出口国家的配置型号可能还有其它不同之处。

其它信息来源有关各主题的其它信息请参见:• 用户手册• 综合服务技术应用。

联系方式:conceptinfo@bmw.de©2009 BMW AG,慕尼黑未经 BMW AG(慕尼黑)的书面许可不得翻印本手册的任何部分手册中所包含的信息是 BMW 集团技术培训的组成部分,适用于技术培训培训师和学员。

有关技术数据方面的更改 / 补充情况请参见 BMW 集团的最新信息系统。

信息状态:2009 年 8 月VH-23 / 国际技术培训2010 年款 F01/F02目录1. 简介 (1)1.1. 要点总结 (1)2. 其它车型 (2)2.1. 概览和技术数据 (2)3. 有哪些新内容? (4)3.1. 车身 (4)3.2. 动力传动系 (4)3.3. 底盘 (5)3.4. 电气 / 电子系统 (6)2010 年款 F01/F021. 简介1.1. 要点总结BMW 7 车型系列引入市场后不足一年就进行了第一次年度改款。

以下所述为最明显的创新之处:两款即将提供的全新发动机:作为目前功率最强劲的柴油发动机总成,N57 顶级发动机 N57D30T0 是现有N57D30O0 发动机的补充。

这款发动机安装在 740d 中,功率为 225 kW(306 PS),扭矩为 600 Nm (从 1500 rpm 其)。

F01 F02整车、车身

F01 F02整车、车身

F01/F02 车身 / 整车 内部配置
国际技术培训 VH-23 F01/F02 06-2008 第 25 页
F01/F02 车身 / 整车 标准座椅 / 多功能座椅主动式防碰撞头枕
国际技术培训 VH-23 F01/F02 06-2008 第 26 页
F01/F02 车身 / 整车 后部舒适座椅整个座椅装置
国际技术培训 VH-23 F01/F02 06-2008 第 27 页
F01/F02 车身 / 整车 中央风扇布置在座椅骨架下
国际技术培训 VH-23 F01/F02 06-2008 第 28 页
F01/F02 车身 / 整车 按摩座椅
国际技术培训 VH-23 F01/F02 06-2008 第 29 页
F01/F02 车身 / 整车 车辆前端连接
国际技术培训 VH-23 F01/F02 06-2008 第 19 页
F01/F02 车身 / 整车 负荷路径
国际技术培训 VH-23 F01/F02 06-2008 第 20 页
F01/F02 车身 / 整车 主动式发动机室盖
国际技术培训 VH-23 F01/F02 06-2008 第 21 页
F01/F02 车身 / 整车 与 F02 相比 F01 的尺寸(mm)
国际技术培训 VH-23 F01/F02 06-2008 第7页
F01/F02 车身 / 整车 材料组合
国际技术培训 VH-23 F01/F02 06-2008 第8页
F01/F02 车身 / 整车 白车身上的铝合金车顶
国际技术培训 VH-23 F01/F02 06-2008 第9页
国际技术培训 VH-23 F01/F02 06-2008 第1页

全新BMW7系六方位介绍

全新BMW7系六方位介绍

资料00062(全新BMW7系六方位介绍)全新BMW 7 系为同级车市场确立了更高的新标准,因此,全新BMW 7 系标志着一个崭新豪华轿车时代的到来!1)优雅和拥有领袖风范的外观设计(“驾驭世界向前”)。

2)豪华而兼具创新内饰。

3)独特的驾乘体验。

4)高标准安全性以及出色的燃油经济性。

一、优雅与动感的和谐体现1)优雅:全新 BMW 7 系的车身线条特征鲜明,带有显著的修长曲线、平滑的车顶造型以及从车顶线条到行李箱的流畅过渡设计。

2)动感:加长发动机罩、短前悬、向后拉伸的座舱造型、具有力量感的侧裙板和翼子板,赋予车辆真正的动感。

3)气度:车辆的前部和后部设计使其外观沉稳自信,造型突出且垂直的大型双肾型格栅、典型的 BMW 双圆头灯和 L 型尾灯让车辆更显气度非凡。

二、全新的豪华轿车驾乘体验全新 BMW 7 系在同级豪华车型中,集高度的舒适性、精准的响应和完美的操控性于一体。

全新动态减震控制系统是标准装备,能以惊人的灵敏性适应路面情况的变化。

同时,驾驶动态控制系统允许驾驶员调节悬架调校。

整体主动转向系统在全球独一无二,它把前轴的主动转向系统和自适应后轮转向结合在一起。

1)动态减震控制系统(DDC):电子系统能根据路况自动调节减震,保证了即使在较为硬朗的悬挂设定下也可以保持减震器顺畅地吸收震动。

2)驾驶动态控制系统(通过动态减震控制系统调节悬架、节气门灵敏度、助力转向、标准装备的自动变速箱的换档时机和DSC 驾驶员辅助装置。

共有5 种模式可供选择-COMFORT 模式、NORMAL 模式、SPORT 模式、SPORT+模式和 TRACTION(牵引) 模式)。

3)世界上首款带自适应后轮转向功能的整体主动转向系统整体主动转向系统:低速行驶时,后轮转向与前轮方向相反,使车在狭小的空间更容易操控。

高速行驶时,后轮和前轮的转向一致。

因此,在快速变更车道的操控中,横向力大大减小,乘客感到更加舒适,车辆行驶更加平稳。

BMW7系-F01舒适登车系统

BMW7系-F01舒适登车系统
产品信息 F01/F02 舒适登车系统
无需钥匙即可登车 舒适登车系统天线位于车门槛内
有关本产品信息的说明
所用符号 为了便于理解并突出重要信息,在本产品信息中使用了以下符号:
包含重要安全说明和确保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信息,必须严格遵守。
e 表示某项说明内容结束。
当前状况和国家规格 BMW 车辆满足最高的安全和质量要求。环保、客户利益、设计或结构方面的 变化促使我们继续开发车辆的系统或组件。因此本产品信息中的内容与培训所 用车辆情况可能会不一致。 本文件主要介绍左侧驾驶型车辆。右侧驾驶型车辆部分操作元件或组件的布置 位置与本产品信息的图示情况不同。针对不同市场和出口国家的配置型号可能 还有其它不同之处。
通过无需钥匙即可登车的“舒 适登车系统”,可在不主动使 用识别发射器的情况下将车 辆开锁或上锁。该系统以 BMW 以前所用的舒适登车 系统为基础。在 F01/F02 上 没有用于舒适登车系统的独 立控制单元。全部功能都集成 在便捷登车及起动系统 4 内。
9
系统概览 F01/F02 舒适登车系统
舒适登车系统的输入 / 输出
本产品信息结尾处的“总结”一章以概要形式 再次复习所学内容。随后的测试题用于帮您巩 固所学知识。您也可以检查一下自己对本产品 信息内容的掌握程度。
• 被动登车 • 被动起动 • 被动离开。
本产品信息可帮您做好技术培训的准备工作。 它既适于自学也可用作参考资料。通过进行技 术培训以及培训中的实际练习,您将能够进行 舒适登车系统方面的维修工作。
再次按压车门外侧拉手的传感区域即可使车辆 上锁。
舒适登车系统首次应用于 E65(03/2002)。 随后逐渐应用于各种 BMW 车型。包括 1 系、3 系、5 系、6 系、X5 和 X6。

宝马车型分类及底盘代码介绍

宝马车型分类及底盘代码介绍

车型分类
车型:宝马X1四门轿车(E84) 年份: 2009 – 至今
车型分类
车型:宝马X3四门轿车(F25) 年份: 2011 – 至今
车型分类
车型:宝马X5四门轿车(F15) 年份: 2014 – 至今
车型分类
车型:宝马X6四门轿车(F16) 年份: 2015 – 至今
车型分类
车型: 迷你R50三门两厢车 年份: 2001 - 2006
车型分类
车型:宝马X3越野车(E83) 年份: 2004 - 2010
车型分类
车型:宝马X5越野车(E70) 年份: 2007 - 2013
车型分类
车型:宝马X6越野车(E71) 年份: 2008 - 2014
车型分类
车型:宝马7系四门轿车(F01) 年份: 2009 – 至今
车型分类
车型:宝马6系四门轿跑车(F06/F12/F13) 年份: 2011 – 至今
1948 1994
1952 2001
1954 1956 2003 Today
宝马历史
强劲动力——M诞生
蓝色代表了BMW.
红色代表了汽车运动.
紫色是两个颜色的融合.
1976-
1911 1959
1913 1962
1916 1965
1919 1966
1923 1972
1928 1976
1933 1978
nbt和cic的区别nbt作为宝马第三代主机是宝马13改款以后所用的行车电脑附带接口有hud抬头显示lcd多模式数字液晶仪表盘5系以上可用数控集成终端可选配cmmb电视一般35i上标配宽屏窄屏低配的多媒体显示屏手写14款后标配13款以前只有5系以上有四向双向低配idrive鼠标导航系统带音乐播放的蓝牙系统蓝牙电话后排头枕多媒体显示以及主动巡航道路偏航辅助互联驾驶功能最主要和cic主机的区别在于互联驾驶主动巡航由于互联驾驶插手机卡的模块位置和主动巡航模

宝马BMW 7系维修手册:F02 控制单元安装位置 英文

宝马BMW 7系维修手册:F02 控制单元安装位置 英文
Locations, control units, F01/F02 Inde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Explanation Digital Motor Electronics DME Digital Diesel Electronics DDE Satellite, Electronic Damper Control, front right Head-up display Car Information Computer Vertical Dynamic Management Junction Box electronics Crash Safety Module DVD changer Central information display Automatic heating and climate control Instrument cluster High-beam assistant Roof-functions overhead console Belt-reel mechanism Rear-seat display Rear Seat Entertainment Rear-seat heating and climate control Rear-seat controller Rear-seat display Seat module, rear Satellite, Electronic Damper Control, rear right Electronic ride-height control Trailer module Luggage compartment lid lift Rear Automatic Air Conditioning Lane Change Warning Electronic fuel-pump relay Index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Explanation Rear-axle traction control Telematic Control Unit Interface box Video module Video switch Satellite tuner Bumper camera Top HiFi amplifier Satellite, Electronic Damper Control, rear left Seat module, driver, rear Electromechanical parking brake Electric belt reel Integrated Chassis Management Gear selector switch Driver's seat module Active Steering Steering column switch cluster Controller Night Vision Footwell module Dynamic Stability Control Camera-based driver support system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 Satellite, Electronic Damper Control, front left Gateway Car Access System Passenger's seat modul, control units, F01/F02 Inde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Explanation Digital Motor Electronics DME Digital Diesel Electronics DDE Satellite, Electronic Damper Control, front right Head-up display Car Information Computer Vertical Dynamic Management Junction Box electronics Crash Safety Module DVD changer Central information display Automatic heating and climate control Instrument cluster High-beam assistant Roof functions console Belt-reel mechanism Rear-seat display Rear Seat Entertainment Rear-seat heating and climate control Rear-seat controller Rear-seat display Seat module, rear Satellite, Electronic Damper Control, rear right Electronic ride-height control Trailer module Luggage compartment lid lift Rear Automatic Air Conditioning Lane Change Warning Electronic fuel-pump relay Index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Explanation Rear-axle traction control Telematic Control Unit Interface box Video module Video switch Satellite tuner Bumper camera Top HiFi amplifier Satellite, Electronic Damper Control, rear left Seat module, driver, rear Electromechanical parking brake Electric belt reel Integrated Chassis Management Gear selector switch Driver's seat module Active Steering Steering column switch cluster Controller Night Vision Footwell module Dynamic Stability Control Camera-based driver support system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 Satellite, Electronic Damper Control, front left Gateway Car Access System Passenger's seat module

BMW 7系-F01 F02 底盘-动态行驶控制系统

BMW 7系-F01 F02 底盘-动态行驶控制系统

学员工作手册F01/F02底盘 / 行驶动态管理系统有关本工作手册的说明所用符号为了便于理解内容并突出重要信息,在本工作手册中使用了下列符号:包含重要安全说明和确保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信息,必须严格遵守。

e表示某项说明内容结束。

当前状况和国家规格BMW 车辆满足最高的安全和质量要求。

环保、客户利益、设计或结构方面的变化促使我们继续开发车辆的系统或组件。

因此本工作手册中的内容与培训所用车辆情况可能会不一致。

本文件主要介绍左侧驾驶型车辆。

右侧驾驶型车辆部分操作元件或组件的布置位置与本工作手册的图示情况不同。

针对不同市场和出口国家的配置型号可能还有其它不同之处。

其它信息来源有关各主题的其它信息请参见:- 用户手册- 综合服务技术应用。

培训F01/F02 底盘底盘概述1 - F01/F02 底盘组件索引说明索引说明1 42 53 6任务填写完成插图图例。

1前桥F01/F02 使用与 E70 和 E71 相同的双横臂前桥。

与 E65 中使用的双铰接弹簧减振支柱前桥相比,这种前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可以达到更高的横向加速度,因此车辆更敏捷。

•改善了转弯 / 转向和过渡性能,因此对侧倾运动特别有利。

•干扰参数的影响更小,因此舒适性更高。

•由于减振器几乎不承受横向力,因此车辆舒适性更好。

•双横臂前桥的结构设计可在不提高车辆高度且没有弹簧行程损失的前提下使用垂直动态控制系统(VDC)和四轮驱动(例如E70/E71)。

•双横臂前桥改善了直线行驶性能。

采用这种双横臂前桥设计方案时,其出色的行驶动力性、良好的行驶舒适性以及稳定的直线行驶性能极大地提高了驾驶乐趣和安全性,同时还使车辆具有出色的日常行驶适用性以及长途行驶舒适性。

后桥与 Integral IV 后桥相比,经过后续开发的F01/F02 Integral V 后桥在不影响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的前提下使行驶动力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为了实现作为 Integral 主动转向系统组成部件的 HSR 后桥侧偏控制系统)功能,还需要“分布式”Integral-V 后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上一代车型 E65/E66 相比,现在防爆轮胎 安全套件已成为 F01/F02 的标准配置。
此外,为了实现作为 Integral 主动转向系统组 成部件的 HSR 后桥侧偏控制系统)功能,还 需要“分布式”Integral-V 后桥。
2
任务
在表中填写 F01/F02 相关名称。
前桥 前悬架 / 减振系统 前稳定杆 后桥 后悬架 / 减振系统
• BMW 防爆轮胎安全系统(RSC)
行驶动力性和舒适性方面的最高目标也进行了 相应调整并且集成了所需行驶动态管理系统。
Integral V 后桥从根本上实现了机械式底盘的 行驶动态功能,即在所有重要行驶状况下都能 确保车轮导向装置按给定的弹性运动学原理移 动。
但 BMW 对 Integral 主动转向系统(IAL)的 独特创新研发对 Integral-V 后桥的弹性动力 学提出了特殊要求:后桥车轮必须在一定范围 内执行转向运动功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行车制动器采用传统结构,但驻车制动器采用 了电动机械式驻车制动器(EMF)。
转向系统
F01/F02 使用两个型号的转向系统:
• 双横臂前桥改善了直线行驶性能。
•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采用这种双横臂前桥设计方案时,其出色的行 驶动力性、良好的行驶舒适性以及稳定的直线 行驶性能极大地提高了驾驶乐趣和安全性,同 时还使车辆具有出色的日常行驶适用性以及长 途行驶舒适性。
− “F01/F02 底盘” − “F01/F02 行驶动态管理系统” − “F01/F02 纵向动态管理系统” − “F01/F02 横向动态管理系统” − “F01/F02 垂直动态管理系统” • 演示文稿“Fahrwerk_F01_de(en).ppt” • 演示文稿“Fahrdynamik_F01_de(en).ppt”
其它信息来源 有关各主题的其它信息请参见: - 用户手册 - 综合服务技术应用。
目录
F01/F02 底盘 / 行驶动态管理系统
培训师信息
1
资料清单
4
培训师信息 F01/F02 底盘 / 行驶动态管理系统
资料清单
进行培训时需使用下列材料。
媒体
• 产品信息“F01/F02 底盘” • 产品信息“F01/F02 行驶动态管理系统” • 产品信息“F01/F02 纵向动态管理系统” • 产品信息“F01/F02 横向动态管理系统” • 产品信息“F01/F02 垂直动态管理系统” • 学员 / 培训师工作手册“F01/F02 底盘 / 行驶动态管理系统”
前桥 制动钳壳体
制动钳 / 活塞直径 制动盘厚度 制动盘直径 尺寸 制动盘类型
单位
[mm] [mm] [mm] [Zoll]
材料 采用框架结构的铝合金 浮钳 60 36 348 17 轻型结构
后桥技术数据:
后桥 制动钳壳体
制动钳 / 活塞直径 制动盘厚度 制动盘直径 尺寸 制动盘类型
单位
[mm] [mm] [mm] [Zoll]
1
2
目录 F01/F02 底盘
培训
1
底盘概述
1
底盘组件
4
培训 F01/F02 底盘
底盘概述
1 - F01/F02 底盘组件
索引 1 2 3
说明 弹簧 / 减振器 后桥 车轮 / 轮胎
索引 4 5 6
说明 转向系统 制动器 前桥
任务
填写完成插图图例。
1
前桥
减振器 / 悬架
F01/F02 使用与 E70 和 E71 相同的双横 臂前桥。
车辆
• 两辆 F01 或 F02
其它
• 展品 − ICM 控制单元 − VDM 控制单元 − 车辆高度传感器 − Integral IV 后桥
宣传画
• 行驶动态管理系统的总线系统概览 • 整个 ICM 输入 / 输出 • 控制单元输入 / 输出和功能 • 行驶动态操控系统输入 / 输出 • 行驶动态操控系统系统电路图 • DSC 安装位置 • DSC 输入 / 输出
主动转向系统(IAL)
3
底盘组件
前桥
索引 1 2
说明 转向旋转轴 车轮中心平面
索引 说明
3
干扰力臂
2 – 干扰力臂
由于采用了布置在车轮上方的第二个车轮导向 摆臂面,因此与其它结构(例如弹簧减振支柱 前桥)相比,在前桥运动学以及悬架 / 减振系 统方面增加了自由度。
车轮悬架的转向旋转轴现在通过上部三角摆臂 上的一个铰接点和来自弹簧减振支柱前桥的下 部摆臂面虚拟支点构成。
前桥技术数据对比
任务
在表中填写 F01/F02 相关名称。
名称 车轮 轮胎 车轮偏置距 [mm] 干扰力臂 [mm] 轮距 [mm] 车轮外倾 车轮外倾偏差 总前束 转弯直径 [m] 主销偏置距 [mm] 轮距差角 主销后倾角
E65 7 1/2 x 17 225/60 R 17 24 88.1 1578 -0° 20’ ± 20’ 0° ± 30’ 10’ ± 8’ 11.92 0 1° 27’ ± 30’ 7° 27’ ± 30’
拉伸特性曲线和压缩特性曲线进行独立调
• 使用单车桥空气弹簧的标准底盘
节。
• 使用钢制弹簧和 VDC 减振器的动态驾驶 系统
制动器
• 使用两个钢制弹簧、单车桥空气弹簧和 VDC 减振器的动态驾驶系统。
F01/F02 采用了功能经过优化的轻型结构制 动器。
作为第一家制造商,BMW 率先以标配方式提 在所有发动机型号的车辆上前桥都采用带有铆
由于稳定杆通过稳定杆连杆连接在弹簧减振支 柱上,因此车身侧倾时,车辆从弯道内侧向弯 道外侧运动的整个车轮行程范围内稳定杆始终 随之扭转(在其它设计结构中稳定杆与一个横 摆臂连接在一起,因此只能扭转到其扭转角度 的一部分)。尽管效率很高,但是这种高度扭转 允许采用相对较细的稳定杆结构,从而提高行 驶舒适性和行驶动力性并降低重量。
• Integral 主动转向系统(IAL)。
两种转向系统都针对 F01/F02 的不同配置情 况进行了相应调整。Integral 主动转向系统是 一项全新 BMW 研发成果。
后桥
车轮和轮胎
与 Integral IV 后桥相比,经过后续开发的 F01/F02 Integral V 后桥在不影响舒适性和行 驶安全性的前提下使行驶动力性进一步提高。
供拉伸 / 压缩阶段彼此独立的连续调节式减 接铝合金固定鼓的轻型结构制动盘,这种制动
振器系统。
盘通常也用于车辆后桥。
这种新型(VDC2)调节式减振器的突出特性 是:
前桥和后桥上安装了“浮动”式制动钳(浮钳)。 F01/F02 制动系统同样具有用于 CBS 显示 的制动摩擦片磨损监控装置。
7
前桥技术数据:
制动器
• 改善了转弯 / 转向和过渡性能,因此对侧倾 运动特别有利。
• 干扰参数的影响更小,因此舒适性更高。
F01/F02 的制动系统是一种经过后续开发的 高性能制动系统,其尺寸已针对 F01/F02 重 新进行调整且具有不同国家规格。
• 由于减振器几乎不承受横向力,因此车辆舒 适性更好。
• 双横臂前桥的结构设计可在不提高车辆高 度且没有弹簧行程损失的前提下使用垂直 动态控制系统(VDC)和四轮驱动(例如 E70/E71)。
不再出现横向力,也不再转动。
以迅速做出响应。
因此也可以取消弹簧减振支柱支撑上的滚柱支 座(传统的支撑座)。而是使用一个可以承受全 部三个负荷路径的减振和支撑单元取代这种传 统滚柱支座。 减振器活塞杆、内置辅助弹簧和 支撑弹簧构成了这些负荷路径。这种减振和支 撑单元仍称为“支撑座”。
由于几乎不承受横向力,因此可以采用更细的 活塞杆,这样减振器拉压方向上的排液量更接 近。这样有助于改进减振器的设计结构,而且 是使用全新减振器控制系统——垂直动态控制 系统(VDC)的前提。
培训师工作手册
F01/F02 底盘 / 行驶动态管理系统
有关本工作手册的说明
所用符号 为了便于理解内容并突出重要信息,在本工作手册中使用了下列符号:
包含重要安全说明和确保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信息,必须严格遵守。
e 表示某项说明内容结束。
当前状况和国家规格 BMW 车辆满足最高的安全和质量要求。环保、客户利益、设计或结构方面的 变化促使我们继续开发车辆的系统或组件。因此本工作手册中的内容与培训所 用车辆情况可能会不一致。 本文件主要介绍左侧驾驶型车辆。右侧驾驶型车辆部分操作元件或组件的布置 位置与本工作手册的图示情况不同。针对不同市场和出口国家的配置型号可能 还有其它不同之处。
技术培训 培训师工作手册 F01/F02 底盘 / 行驶动态管理系统
BMW 售后服务
本工作手册中所包含的信息仅适用于技术培训部门培训班的培训师。
有关技术数据方面的更改 / 补充情况请参见 BMW 售后服务的最新相关信息。
信息状态:2008 年 6 月
联系方式:conceptinfo@bmw.de
© 2008 BMW AG 慕尼黑,德国 未经 BMW AG(慕尼黑)的书面许可不得翻印本手册的任何部分 VH-23,国际技术培训
任务
填写完成插图图例。
3 - 带有 Integral 主动转向系统的 Integral V 后桥部件
6
索引 1
2 3 4 5
说明
索引
后桥侧偏角控制系统(HSR)的执行 6 机构
左侧前束控制臂
7
上部横摆臂
8
车轮托架
9
车轮轴承
说明 整体式摆臂
梯形摆臂(控制臂) 推力杆 后桥托架
减振器 / 悬架
• 为改善车身稳定性进行提前开启调节。在较
F01/F02 8J x 17 EH2+ 245/55 R 17 30 56.3 1611 -0° 12’ ± 15’ 0° ± 30’ 16’ ± 6’ 12.15 0.5 12° 20’ 7°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