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寓意

合集下载

托物寓意作文指导(1)

托物寓意作文指导(1)

“托物寓意”作文指导一、托物寓意的概念1.含义:托物寓意是一种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它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寄托主观的情思,蕴含文题的主旨,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2.运用方法:“托物寓意法”是指在构思文章时,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见景生情,托物寄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挖掘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意蕴,揭示事物寄寓的道理、情感。

运用此种写法,需要注意寻找托事与寓意之间的某些共同点,以显示出两者之间的一致性。

二、构思要求(一)选好物象要托物寓意,先要有物可托。

这物须特点鲜明、形象突出,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灯、根、月亮、泪珠、向日葵等等。

这些物象往往有多种内涵,如灯代表光明、希望、温暖,月亮代表思念、团聚、纯洁等。

作者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托物寓意。

例:吴伯箫在《灯笼》里把灯笼作为寄托物,寄托家庭温暖、夜行时的光明、节日的欢乐、姻缘的圆满、皇家的富贵、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符号。

同时,灯笼也成了全文的线索,串联起跟灯笼有关的故事。

(二)以物为线在文中以叙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主,叙写的物往往是作者成长历程中心灵大厦的支撑,物是行文的线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化,作为线索的物象或勾连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串联人生经历,物象与事件有机结合,意义得到不断提升。

物象不断地出现在文中,特别是文章的关键位置,如开头、结尾,或者是中间的过渡段,会使叙事变得灵动,疏密有致。

托物寓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铺垫,需要提升,物象不可能一出现,就立即赋予它某种寓意。

例文1:《记忆中的芒果》我在世上行走,记忆是我唯一的行李。

——题记记忆中,我们一起走过的林荫下,还残留着黄昏时洒下的朝霞;记忆中,我们一起仰望过的星空下,还闪耀着你为我祈福过的那片光辉。

你是昨天,已离我远去。

你给的记忆,仍然清晰。

看吧,那棵芒果树还骄傲地矗立在贫瘠的土壤中,紫红色的新叶藏匿不住它的生机。

那时候,天蓝得澄澈,我们就这样站在芒果树下,忠诚地盼望结出果子。

作文技巧 托物寓意

作文技巧 托物寓意

作文技巧托物寓意第14技法托物寓意[技法解说]托物寓意就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这种写作技巧是将自己的某种情感寄托在景物或事物中。

首先要有精致的描写,通过描写展示其风姿,然后,以抒情或议论揭示寓意。

比如,通过对竹的外在形象的描绘,彰显竹的正直、高洁、神韵、气节,揭示“做人也应当像竹”的意旨。

请大家来读一下下面这篇短文绿叶赞有人称赞牡丹华贵艳丽,有人倾慕百合幽香高雅,更有人喜爱莲花玉洁冰清。

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对花视如珍宝,以花为题写下了多少流传千古的优秀篇章。

然而衬托这些秀丽妩媚、鲜艳夺目的花儿的,正是那些不为世人所注意的绿叶。

春天,当你走进一片花海之中时,你会想到鲜花怒放,靠的是一片片平凡无奇的绿叶吗?正是这些绿叶,用无数次的劳动——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养料供花朵成长,使花儿一朵比一朵妖艳。

而绿叶自己呢?她从不摆出骄傲的样子,尽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努力使鲜花开放,同时又以她的翠绿衬托着鲜花。

盛夏,绿叶们手挽手撑起一把绿伞,为人们送来凉爽。

金秋,绿叶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枯黄、脱落,她并不为自己短暂的一生而悲伤,也不为自己没有得到人们的赞赏而难过。

她勇敢地拥抱芳香的泥土,甘愿化作土中的养料,为大树所吸收,使它长得茁壮……我常想:鲜花好看,要是没有绿叶的衬托,也显示不出她的美丽。

自然界与人类都是这样。

一个人,即使你是出人头地的佼佼者,也只有置身于千万个平凡劳动者之中,才能有所作为。

一片渺小的绿叶,反映出多么伟大的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像绿叶一样的人,默默无闻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敬爱的老师,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教导我们学习文化知识,不知倾注了多少爱心,希望我们长大成材。

他们像春蚕一样,无私地为人类贡献一切,用辛勤的汗水抚育我们成长。

他们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正像那些不为世人所注意的绿叶吗?我要做一片平凡的绿叶。

托物寓意的诗句

托物寓意的诗句

托物寓意的诗句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常常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其中,一些诗句在自己独特的方式上托物寓意,通过对自然界、物体或人生的描写,传递出更深层次的含义。

下面是一些托物寓意的诗句以及它们所传递的含义。

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杨炯《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句诗以滚滚东流的大江为象征,描绘出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消亡。

大江象征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浪淘尽了许多英雄豪杰,但他们的风采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归园田居》)。

这句诗以摧眉折腰的形象来隐喻屈从于权贵的压迫,表达了作者不愿屈服于世俗权势的态度。

它呼吁人们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不被权势所左右。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句诗以明亮高悬的明月为象征,表达了对人们长久安康的祝愿。

它寓意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传递出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4. "往事知多少,悠悠。

燕子楼空,飞来峰旁,青草凄凄困我扬州"(杨洪基《扬州慢》)。

这句诗通过描述古老的建筑物和自然景观,寓意了岁月的荏苒和生命的短暂。

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转瞬即逝的感慨,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句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传达了宏大历史进程和永恒人生命运的哲理。

白日西沉,黄河入海,象征着日月星辰的运行和江河大海的流淌,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法逃避。

6.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秋夕》)。

这句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瞬间的珍惜。

枫叶红于花,向人们展示了秋天所特有的丰收和美丽,让人们反思生命的宝贵和瞬息即逝。

诗歌作为文字艺术的精华,通过托物寓意的手法,以简练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思考。

托物寓意、象征、托物言志的区别

托物寓意、象征、托物言志的区别

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一.象征【释义一】象征指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修辞方式叫象征。

象征的修辞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释义二】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

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象征”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

二.托物言志【释义】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三.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1、象征侧重物所具有的性格、品质,托物言志侧重作者的主观感情。

另:象征存在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你说象征“无产阶级战士”可以,说“春的使者”也可,而托物言志则含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兰”“竹”“菊”意义比较明显。

托物寓意象征托物言志的区别

托物寓意象征托物言志的区别

托物寓意象征托物言志的区别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托物寓意、象征、托物言志的区别象征【内含】象征指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修辞方式叫象征。

或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修辞效果】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

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象征”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

托物言志【内含】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1、象征侧重物所具有的性格、品质,托物言志侧重作者的主观感情。

另:象征存在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你说象征“无产阶级战士”可以,说“春的使者”也可,而托物言志则含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兰”“竹”“菊”意义比较明显。

托物寓意写作方法

托物寓意写作方法

托物寓意写作方法托物寓意写作方法托物寓意是一种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它借客观事物或景物来抒述主观的情思,蕴含文题的主旨,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托物寓意写作方法的内容,欢迎阅读!一、“托物寓意”类的命题形式“托物寓意”类作文就其写作样式来说,要求能运用多种手法,准确、生动地说明、描写事物,并能从具体事物的某种自然属性或特点上生发想象和联想,力求表达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托物寓意”类作文试题的命制方式和其他类型的作文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一般也都是命题、半命题或。

从题目本身来说,一般有两种形式:1. 独词式。

这种方式是直接以“物”来命题,前后不带任何修饰成分,也没有相关的提示,由考生在审题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生发思考、发掘素材。

例如2012年江苏省淮安市的中考作文题是“那条河”,2011年山东省德州市的中考作文题是“风筝”,2011年甘肃省的作文题是“雨露”。

2. 复合式。

题目中虽也出现了“物”,但作了一些修饰和提示。

命题者常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突出“物”的某种特征或发掘“物”背后的精神品质。

比如, 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的中考作文题之一“温暖的阳光”,2012年浙江省义乌市的中考作文题“那是一本的笔记本”,2012年广西省玉林、防城港市的中考作文题是“给你(我)一片阳光”,等等。

就其关注的热点来看,“托物寓意”类作文题所选的“物”都具有某种积极向上的品质,容易引发同学们对美好情感的感受或良好品质的思考。

比如从“阳光”中感受温暖,在“大树”上看到坚强,从“大海”里宽容,在“星星”上看到希望,等等。

因此,这个“物”应该是人们所熟知的,能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

二、“托物寓意”类作文的命题趋势1.就命题的价值取向而言,“托物寓意”类作文会继续采取“以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命题方式,发挥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使人从具体朴素的“物”上能够联想到社会现象、思考人生问题,表达较为深刻的哲理。

托物寓意的作用

托物寓意的作用

托物寓意的作用托物寓意是一种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常见于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中。

它通过将事物或者符号赋予特定的隐喻含义,来表达作品的主旨或者信息。

托物寓意的作用在于使作品更加深刻、生动、具有感染力,让读者或者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托物寓意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通过将不同的物品或者符号加以隐喻,可以使作品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以自然景象为载体,以猿啸、沙鸟、落木、长江等为隐喻,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悲愤之情,使诗歌既具有美感,又充满力量。

托物寓意还能够加强作品的语言感染力。

通过采用具有共鸣和象征意义的符号,可以更好地传递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引起读者或者观众的共鸣和共情。

《哈姆雷特》中的骷髅,象征着死亡和生命的无常,让人们对人生的现实感和无奈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托物寓意还有助于强化作品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通过将抽象的概念或问题具象化,将抽象的观念变成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有助于读者或者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逻辑和推理,加深对琢磨问题的认识。

《红楼梦》中所使用的“石头记”这一比喻,通过将人物和事件变成了石头上的纹路,明确表达了书中关于权力斗争、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问题等方面的主题和内涵。

在课堂教学中,托物寓意也是一种教学高效的手段。

通过将生动、具体的案例或者事物和抽象的理论或知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加入托物寓意的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知识吸收的有效性。

托物寓意在艺术创作中应用广泛,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也在绘画、电影、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比如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形象的符号寓意,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电影和音乐中,托物寓意常常被用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让情节更加生动且具有感染力。

托物寓意并不仅仅适用于艺术品的创作,它同样能够在人类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最新精选】托物寓意、象征、托物言志的区别

【最新精选】托物寓意、象征、托物言志的区别

【最新精选】托物寓意、象征、托物言志的区别托物寓意、象征、托物言志的区别象征【内含】象征指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修辞方式叫象征。

或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修辞效果】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

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象征”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

托物言志【内含】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1、象征侧重物所具有的性格、品质,托物言志侧重作者的主观感情。

另:象征存在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你说象征“无产阶级战士”可以,说“春的使者”也可,而托物言志则含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兰”“竹”“菊”意义比较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为了照亮别人,不惜牺牲自己。 为了片刻的光辉,却耗尽了生命。
对同一事物可从正面或反面立意去创作,因为事物都 有两面性,思维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感悟也不同,同 样也给人以启迪
橡皮:甲: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不惜 耗尽自己的生命。 乙: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却浪费了 自己的青春。 春蚕:甲:吐尽了丝,才悄然离去。 乙:这是作茧自缚。
优 直到这一天,他长得壮壮的, 秀 被人们采摘下来。但这一切却令他 范 失望了,他被投放到了喧闹的集市 文 里,被沾满油秽的手拿出来,放在
污浊的秤盘上,被人用极轻慢的语 言和极便宜的价格卖出,装进了极 便宜的方便袋里,最终被人遗忘在 阴暗的角落。岁月使他健壮的身躯 变得干枯,此时他流下了一滴泛着 光泽的眼泪。

练习题: 1. 从下列事物中任意选取一物,运用 “写物寓意”手法创造一句名言: 车、无花果、星星、树叶、钟摆、小 溪 车:有目标就有奔头,有希望就无须走回头路。
无花果:拿出成果说话,胜过事先绽千朵万朵花 蕾。 星星:自己身居越高,在人们眼里就变得越小。 树叶:得势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威风扫地。 钟摆:不停地左右摆动,根源是内心老是不平衡。 小溪:从来不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脚印。
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风筝:展翅翱翔蓝天,何愁人间无情系你。 蝴蝶:不知你获取了多少,只知道你追寻 的一生都是美丽。 台灯:人人不可能都成为普照的太阳,但 为任一方就得将一方照亮。
当然同样一物完全可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表达,因为人们 对事物的认识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不同,对生活的感悟也 不同,
坚强的青椒 优 上天创造了一段悲壮的故事,这段 秀 故事的主角便是青椒。 范 从一生出来,便注定了他卑微的 文 命运。他在烈日下经历着刺目的热, 在风雨中忍受着刺骨的寒。但他总是 忍受着,他不甘心沦落到如此可怜的 地步,咬紧牙关,贪婪的吮吸着养分。 烈日刺目却磨练出他火热的心, 风雨刺骨却洗涤着他的灵魂。
优 秀 范 文
青椒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青椒中有一个传说:凡是坚持到最 后的青椒,就能得到至高无上的虎皮。 你知道这对青椒来说是多么重要吗?有 了虎皮,他便成了主角。当他在油锅里 经受了煎炸后,他就会穿上一身虎皮。 那金黄的颜色让人垂涎欲滴。这时,他 就是主角,没有其他的。人们最多只会 要一点醋来减弱一下他火辣的热情。此 时此刻,青椒和他炸出的汤汁一起欢唱, 因为这一回他是主角。
优 直到这一天,他被人们记起,被重 秀 新雇用。可是这一切令他失望到顶。他 范 只能当一个配角。他曾在沙拉中跑过龙 文 套,在鱼香肉丝里演过路人甲,在宫保
鸡丁里当过替身。更可气的是青椒炒 肉—这明明是肉炒青椒嘛!谁都听得出 来这是对他的讽刺。 他们可曾想过一名配角的悲哀。
优 秀 范 文
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发中,那些主 角总是趾高气扬的站在领奖台上,而配 角却只灰溜溜的站在一边。人们的掌声 大多是送给主角,而送给配角的掌声只 不过是为了让他们早点下去,他们挡着 主角的光了。配角总是尴尬的招手,悄 悄的走,正如悄悄的来。一位配角眼睁 睁看着主角在镜头前以007的方式出场, 然后像周润发一样来个英雄救美,最后 以刘德华般的姿势收场,他会有何等感 受?
自由选取一具体形象,运用“写 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 言”。
这是一道仿写题,做仿写题,首先要明确仿写要求,分析例句的特点, 比如上面的这道题,要求选取一物,运用“写物寓意”的手法创造 “名言”,例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了物品的特点,写出了 生活哲理,明是写物,实是写人生,让人思考,给人启迪。
2. 仿照例句从相反的角度写句; 例:月亮:甲:历尽千山万水,给黑暗世界带来光明。 乙:不过是借太阳的光辉来炫耀自己。 (1)石榴 甲:敢于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成熟的标志。 肚里有点东西,就笑咧了嘴。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蛾 甲:为追求光明,不惜赴汤蹈火。 总想把火扑灭,真是不自量力。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称砣 甲:身子虽小,却能压千斤。 一生都在称量别人,却从不知道自重。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平 甲:公正无私的楷模。 谁给多点儿,就倾向于谁。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直尺 甲:因为本身正直,才敢于去度量别人。 总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竹笋:甲:敢于“冒尖”才能脱颖而出。 削尖了脑袋往上钻。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铁钉:甲:把别人的打击,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 从不知道自动进取,因而只能被挨打。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 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2、“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 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比如“爱莲说”。 3、都是托物,不同在于“寓意”和“言志”。 4、“托物寓意”包括了“托物言志”。 也就是说,“托物言志”可以说成是“托物寓 意”,而“托物寓意”却不可以说成“托物言 志”。 5、当诗文中所托之物表达作者某种情怀、某种 志向时,用“托物言志”是恰当的。 6、如果所托之物表达的是其他意思,如赞美、 批判之类,而没有涉及作者的志向时,用“托 物寓意”好一些。
优 秀 范 文
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做配角的青 椒,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只要能坚 持到最后。不管你炸出的汤汁怎么样, 人们不会在乎这些,他们只在乎你那 颗火热的心。你终会有一天穿上你的 虎皮,那深黑的斑纹和耀眼的金黄在 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 化龙。
下面是几则托物言志的精品感悟,读 后按要求作文。
稻穗—空虚者的头总是昂得最高. 篮球—总是落入圈套,因为有人拍你.
橡皮——为别人的错误献出自己的生命。 抹布——想要清洁别人,自己却是最肮脏的。 昙花——为了一瞬的绚烂穷尽一生的等待。
பைடு நூலகம்
从每一种事物中,我们都能得出一种人生感 悟,只要你用心思考。请以“物中看人生” 为话题,扣住事物的特点,写一篇充满人生 哲理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