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合集下载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指标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指标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指标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指标是评估一个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收集、分析和比较不同指标的数据,可以了解该科室医疗过程的有关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下面将分别介绍一些常见的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数据指标。

1.术后感染率:术后感染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与手术操作相关的感染。

术后感染率是用来评估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科室可以收集和统计手术病例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感染率的变化趋势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改进。

2.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是指患者在科室住院的平均时间。

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长短可以反映出科室的住院管理水平和治疗效果。

科室可以分析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变化趋势和相关因素,探讨并改进住院管理和治疗方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科室住院效率。

3.门诊复诊率:门诊复诊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门诊患者中需要再次复诊的比例。

门诊复诊率可以反映出科室门诊诊疗水平和医患沟通情况。

科室可以分析复诊率的变化趋势和原因,改进门诊诊疗流程和医患沟通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复诊。

4.不良事件报告率:不良事件报告率是指科室内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的数量与科室总数的比例。

不良事件包括医疗事故、病人投诉、病人意外伤害等。

不良事件报告率可以反映出科室安全管理的效果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科室可以鼓励和规范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及时总结和分享经验教训,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5.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指患者对于科室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

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试等方式进行,了解患者对科室医疗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科室可以根据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增加患者对科室的满意度。

6.医疗错误发生率:医疗错误发生率是指科室内发生的医疗错误的数量与科室总数的比例。

医疗错误包括诊断错误、用药错误、手术错误等。

医疗错误发生率可以反映出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状况。

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

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

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是评估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医疗质量和安全控制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面将从医疗质量和安全两个方面介绍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

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1.门诊病人满意度门诊病人满意度是通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院门诊服务对满意程度。

包括对医生、护士、检验、药房等各个环节的评价,用来评估医院门诊质量是否达到患者的期望。

2.住院病人死亡率住院病人死亡率是对医院住院患者死亡情况的评估指标。

通过统计每年住院病人的死亡数量和总住院人数,计算出住院病人的死亡率,以监控医院的医疗质量。

3.康复率康复率是指患者在经过医院治疗后康复的比例。

通过追踪和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可以了解医院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疗效,以及医院的康复治疗质量。

4.手术并发症率手术并发症率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比例。

通过统计手术中并发症的数量和手术的总数,计算出手术并发症率,用来评估医院的手术技术和训练质量。

5.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是指医院使用抗生素的比例。

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造成影响。

通过监控抗生素的使用率,可以评估医院的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和质量。

1.医疗事故率医疗事故率是指医院发生的各类医疗事故的比例。

医疗事故包括手术事故、药物事故、输血事故等。

通过统计每年医疗事故的数量和总住院人数,计算出医疗事故率,用来评估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

2.用药安全指标用药安全指标是评估医院用药安全的重要指标,包括药物误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通过监控用药安全指标,可以提高药品的使用安全性,预防药物误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医疗操作安全指标医疗操作安全指标包括手术操作安全、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等。

通过评估医疗操作安全指标,可以提高手术和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预防手术事故和医疗器械不当使用导致的安全问题。

医院医务科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五篇

医院医务科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五篇

医院医务科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病床使用率≥85-90%,病床周转次数≥48次/年(每月一个床位周转4次,12个月共周转48次)3、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4、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手术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5、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治愈好转率≥90%6、麻醉死亡率≤0.02%,麻醉意外发生率≤0.5%7、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住院产妇死亡率≤0.02%8、2周内再入院发生率、1月内再入院发生率、非预期再手术发生率较前降低9、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100%,履行对患者各种知情同意的告知率100%10、术前病例讨论,疑难、死亡病例讨论率100%11、危急值报告率100%,手术部位的标识识别合格率100%12、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数≤3天,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天13、手术安全核查率100%,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4、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率100%,对口支援任务完成率100%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全年无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16、急救药品齐全,急救器械完好率100%,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17、出诊医师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比例≥60%18、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60%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1、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手术安全核对率100%4、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05、住院期间患者压疮发生率06、住院期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07、护理文书合格率≥95%三、医技质量管理指标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1、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2、检查报告误诊率≤3%3、报告及时性≥95%4、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5、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6、B超、内镜查完即发报告7、放射科平片出报告: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8、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9、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时间≥50小时/周放射科:1、X光摄片甲片率≥90%2、废片率≤0.5%3、X线诊断报告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诊断符合率)≥95%4、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60%5、CT检查阳性率≥60%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放射科服务满意度≥90%检验科:1、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80)2、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3、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95%4、尿沉渣异常复检率达100%5、报告单审核率达100%6、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7、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病理科:1、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药剂科:1、处方复核率≥95%2、调配处方出门差错率≤1/100003、中药处方饮片误差≤±5%4、无假冒伪劣、过期药品5、药品供应满足率≥95%6、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30%7、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5%8、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0%9、每100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15%1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四、药事质量管理指标1、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2%2、抗菌药物品种≤35种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40DDD以下6、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7、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小时8、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9、门诊患者注射剂药物处方比例≤20%五、院感质量管理指标1、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2、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3、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16 ‰4、留置导尿所致泌尿系感染率≤4 ‰5、血管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率≤4 ‰六、输血质量管理指标1、成分输血率≥95%2、临床用血审批合格率100%3、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4、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5、输血前四项检查率100%6、输血时效控制:血浆、血小板、红悬、全血7、输血室间质评达标合格(省级)七、病案质量管理指标1、申请单书写合格率≥95%2、报告单合格率≥95%3、处方合格率:≥95%4、病历归档时间≤7天5、甲级病历合格率90%,无丙级病历八、临床路径: 1、40种临床路径管理病种2、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50%3、临床路径管理入组完成率>90%4、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平均住院日较前缩短或持平5、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死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前下降或持平6、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治愈及好转率较前升高或持平医院科室质量与安全目标一、综合目标1、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规范医疗行为,以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为主线,圆满完成签订的目标管理相关任务。

医院各重点科室质量控制指标

医院各重点科室质量控制指标

医院各重点科室质量控制指标医疗质量指标是衡量医院科室医疗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疗效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

其中,手术成功率衡量了医院开展手术治疗的效果,是一个重要的手术质量指标。

手术成功率高,代表着医院在手术技术、团队合作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疗效指标是衡量医院治疗效果的指标,比如癌症治疗的3年、5年生存率等。

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指医疗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包括手术意外、药物不良反应、感染等。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

服务质量指标是衡量医院服务工作质量的指标,包括患者满意度、就诊便捷度、医患沟通等。

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程度的指标,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就诊便捷度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的便利程度,包括挂号、排队、检查等繁琐环节的简化。

医患沟通是指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包括医生的沟通技巧、信息的传递等。

安全质量指标是衡量医院安全管理水平的指标,包括医疗器械、药品使用安全、手术安全等方面。

医疗器械和药品使用安全是指医院在使用医疗器械和药品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泄漏、误用等情况。

手术安全是指医院开展手术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手术风险、术前术后管理等问题。

管理质量指标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指标,包括绩效评价、资源利用合理程度、人员流动率等。

绩效评价是对医院综合管理工作的考核,包括经济效益、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资源利用合理程度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是否合理利用资源,包括医疗设备、人员等。

人员流动率是指医院医生、护士等人员的流动情况,对医院管理水平有直接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科室的质量控制指标存在差异,这取决于科室的医疗特点和工作内容。

医院要根据各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确保各科室的工作能够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同时,医院还应定期对各科室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提升医院整体的质量水平。

医院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医院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医院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医院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静乐县人民医院医务科2016-01-18修订医院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病床使用率≥85-90%,病床周转次数≥48次/年(每月一个床位周转4次,12个月共周转48次)3、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4、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手术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5、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治愈好转率≥90%6、麻醉死亡率≤%,麻醉意外发生率≤%7、活产新生儿死亡率≤%,住院产妇死亡率≤%8、2周内再入院发生率、 1月内再入院发生率、非预期再手术发生率较前降低9、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100%,履行对患者各种知情同意的告知率100%10、术前病例讨论,疑难、死亡病例讨论率100%11、危急值报告率100%,手术部位的标识识别合格率100%12、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天13、手术安全核查率100%,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4、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率100%,对口支援任务完成率100%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全年无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16、急救药品齐全,急救器械完好率100%,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17、出诊医师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比例≥60%18、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60%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1、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手术安全核对率100%4、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05、住院期间患者压疮发生率06、住院期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07、护理文书合格率≥95%三、医技质量管理指标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1、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2、检查报告误诊率≤3%3、报告及时性≥95%4、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5、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6、B超、内镜查完即发报告7、放射科平片出报告: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8、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9、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时间≥50小时/周放射科:1、X光摄片甲片率≥90%2、废片率≤%3、X线诊断报告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诊断符合率)≥95%4、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60%5、CT检查阳性率≥60%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放射科服务满意度≥90%检验科:1、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80)2、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3、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95%4、尿沉渣异常复检率达100%5、报告单审核率达100%6、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7、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病理科:1、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药剂科:1、处方复核率≥95%2、调配处方出门差错率≤1/100003、中药处方饮片误差≤±5%4、无假冒伪劣、过期药品5、药品供应满足率≥95%6、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30%7、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5%8、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0%9、每100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15%1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四、药事质量管理指标1、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2%2、抗菌药物品种≤35种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40DDD以下6、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7、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小时8、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9、门诊患者注射剂药物处方比例≤20%五、院感质量管理指标1、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2、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3、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16 ‰4、留置导尿所致泌尿系感染率≤4 ‰5、血管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率≤4 ‰六、输血质量管理指标1、成份输血率≥95%2、临床用血审批合格率100%3、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4、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5、输血前四项检查率100%6、输血时效控制:血浆、血小板、红悬、全血7、输血室间质评达标合格(省级)七、病案质量管理指标1、申请单书写合格率≥95%2、报告单合格率≥95%3、处方合格率:≥95%4、病历归档时间≤7天5、甲级病历合格率90%,无丙级病历八、临床路径:1、40种临床路径管理病种2、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50%3、临床路径管理入组完成率>90%4、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平均住院日较前缩短或持平5、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死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前下降或持平6、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治愈及好转率较前升高或持平。

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药物不良反应例数
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例数
15日内再住院例数
31日内再住院例数
24/48h重返ICU数
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数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
留置导尿致感染例数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压疮发生例数
压疮发生率
跌倒发生例数
跌倒发生率
各类导管脱落发生数
(气管导管、尿、胃、引流管等)
各类导管脱落发生率
意外伤害发生例数(烫伤、坠床、自杀、走失)
意外伤害发生率
术后(重点)并发症例数(深V血栓、肺栓塞、败血症)
择期手术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例数(重点并发症)
非计划再次手术例数
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
成份输血率
85%
血袋回收率
100%
出入院诊断符合率
95%
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
90%
医院感染率
≤10%
医院感染漏报率
≤10%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符合率
97%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0.5%
平均住院日
≤14
床位周转次数
≥20
临床路径入径例数
临床路径变异例数
临床路径出径率
临床路径出径率
科室质量重点监测指标
安全(不良)事件例数
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评价项目指标Fra bibliotek评价项目指标
门诊人次
出院人数
开放床位
床位使用率
住院患者人均费用
住院患者药品费用
实际药占比
药占比定额
危重患者例数
死亡患者例数
危重病人抢救次数

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评分标准一、引言医院临床科室是医院的骨干部门,直接与患者接触,负责诊疗和治疗工作。

医院对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考核评估,是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综合全面的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二、考核内容1. 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临床科室需执行相应的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包括临床路径、治疗方案、手术操作等,考核评分应围绕是否按规定执行,是否符合医学标准和治疗指南进行评价。

2. 患者安全和满意度:患者在临床科室接受诊疗和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满意度是评估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

包括手术并发症率、药物不良反应率、患者满意度调查等,考核评分应准确反映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水平。

3. 临床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临床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是衡量医疗质量的关键要素。

包括临床医生的学历、职称、科研成果等专业指标,以及临床医生临床操作技术、沟通能力、工作态度等职业道德指标。

考核评分应综合评价医生综合素质。

4. 护理质量: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包括护士的专业能力、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等,考核评分应综合评估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

5. 管理机制和流程的完善:良好的管理机制和流程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

包括临床科室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设备和药品管理等,考核评分应评估管理机制的科学性和流程的规范性。

三、考核方法1. 定量评分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医院可设置一套定量评分系统,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评分。

同时,也要进行定性评价,采集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生护士的个人素质评估等数据,综合考核评价科室的医疗质量水平。

2. 审核和抽查:医院可以通过日常巡查、抽查等方式,对临床科室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和抽查,确保评分结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

3. 专家评审:医院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或学术机构,对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医院各科质量控制指标

医院各科质量控制指标

医院各科质量控制指标医院各科的质量控制指标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

以下是医院各科常见的质量控制指标:1.外科科室:-手术感染率: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手术室的卫生及手术操作技术提出要求,如手术准备、术中抗生素使用等。

-术后并发症率:关注手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血栓、肺炎等,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

2.内科科室:-病死率:评估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反映医疗质量,还需关注转诊率、再入院率,评估是否存在过早出院、治疗不到位等问题。

-门急诊与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观察患者住院天数的长短,评估患者的疾病转归情况、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3.儿科科室:-母婴手术成功率:评估对新生儿手术的治疗效果,包括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康复等。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转入与转出率:评估ICU病房的占用率及病人流动情况,确保ICU病房的科学管理及合理使用。

4.妇产科科室:-新生儿窒息率:评估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要求医生和护士在产后及时进行新生儿抢救、护理。

-出生在院患儿死亡率:评估妇产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关注死亡原因、死亡率及风险因素的分析。

5.康复科室:-患者康复率:评估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包括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等。

-康复师的满意度:评估康复专业人员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反映康复科室的工作环境、管理水平等。

6.检验科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估检验科室的仪器设备质量、试剂品质和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

-检验重复率:使用质控品对检验结果的重复性进行评估,检验结果的重复率越低,说明检验质量越好。

7.放射科室:-放射剂量控制:评估医学影像的放射剂量,确保患者接受安全和有效的影像学检查。

-影像诊断准确率:评估医生的影像学诊断能力,准确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

8.药剂科室:-药品错误发生率:评估药房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药品错误使用或配药错误的发生。

-药品合理使用率:评估医生开药的合理性,减少滥用和过度使用药物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压疮发生率;
2、跌倒发生率;
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
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
5、24/48小时重返ICU率;
6、手术患者重点并发症(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11、传染病报告率100%;
12、甲级病历90%;
13、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4、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
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符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16、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85%;
17、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科室重点监测指标
指标
科室数据
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指标
科室数据
1、月门诊人次;
2、出院人次;
3、平均住院床日;
4、药品比例;
5、床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率95%;
6、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7、处方合格率达95%;
8、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
9、出入院诊断负符合率90%;
10、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
7、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
8、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
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10、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