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项脊轩志》课件(26张PPT)

《项脊轩志》课件(26张PPT)

1.内外多置小门 4.垣墙周庭
n—状语,“在内外” n—v, “砌上垣墙”
2.东犬西吠
5.乳二世
n—状语,“向西面” n—v,“哺乳,喂养”
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n—状语 ,“用手,亲手”
gkxx精品课件
解释字词
1.凡再变矣 4.殆有神护者
再,两次。
殆,大概。
2.先妣尝一至 5.吾妻来归
妣,母亲。
修缮前
修缮后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狭小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破漏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

稍为修葺, 使不上a
不漏
漏。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明亮
室始洞然。
阴暗
又北向,不能得日, 日过午已昏。
gkx鲜x精品明课件对比
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多可喜
幽雅
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
诸父异爨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庭。 思
多 回忆母亲:先至娘妣以尝指一扣a门扉曰:“儿寒

乎?欲食乎?”
念 、 悼

亡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 之
在此,大类女郎也?”

回忆祖母: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
则可待乎!”
持gk一xx象精品笏课至件,曰:“…他日汝当用之!”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gkxx精品课件
不能得日得到、获得 得不焚 能够、可以,表情况允许 室始洞然 形容词词 冥然兀坐 尾,……的样子 然余居于此然而、但是 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 总共、一共
gkxx精品课件

《项脊轩志》ppt课件

《项脊轩志》ppt课件
归有光是唐宋派成就最高的作家,其散文源出于
《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其文语言朴素简洁,感
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
他为“今之欧阳修”。 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
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作者简介
5岁,开始读书;
8岁,母亲去世;
17岁,祖母去世;
18岁,写成《项脊轩志》前四段;
相关内容
情感
书房修葺之后变得明亮幽雅
修葺之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读书之喜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
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闲居之喜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
影动,珊珊可爱。
赏月之喜
小结
好学善思
醉于书香
志趣高尚
怡然自得
温馨的读
书天地,
个人心灵
的家园
1.“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万籁有声”两句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①归有关祖上居于昆山项
脊泾,故名以纪念祖辈;
②也说明项脊轩的狭小。
③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
要部位,归有光也立下了
通过读书撑起家族荣耀的
志愿。
“志,记也”,散文的一种,
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
体,以记录人物事迹为主,并通过
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
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
言志;有碑记、游记、杂记等。
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
喜。
有光与姊年七八岁,已教之《小学》及女红甚
习。常程课不少借,先人则怡怡然也。
——《家谱记》
是慈母亦是严母
归氏世著吴,自唐天宝迄于同光,以文学仕宦者不绝于世。自
宋、元至国朝,仕多不遂。然时有倜傥豪侠之夫,肥马轻裘,驰骛

《项脊轩志》ppt课件28张

《项脊轩志》ppt课件28张

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 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回 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 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是厨房,人 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 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 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 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 在保护着它。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 事,或凭几学书。
生前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 语曰:“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
室坏不修。
死后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 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多可喜(承上) 修葺前: 狭小 破漏 阴

修葺后:小而不漏、明亮
脊亦
优雅

1、家庭分崩离析
志 多可悲 (启下) 2、悼念亡母
3、怀念祖母
❖然而此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 这里。
❖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 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 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
补充注释: 1、轩:窗,引申为有窗的小室。 2、尘泥渗漉 :渗,透过。漉,漏下。 3、雨泽下注:下,往下。 4、顾视:环看四周。 5、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 6、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7、垣墙周庭:周庭,把院子四周围住 。

1、回忆亡妻 2、借树忆妻
选取生活中的小事

慈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

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 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
祖 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母 望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 可待乎!”

《项脊轩志》课件(共38张PPT)

《项脊轩志》课件(共38张PPT)

能得日,日过午 名作状。雨泽:雨水。
已昏。余稍为修 案:几案,桌子 。
葺,使不上漏。 顾视:环看四周。
前辟四窗,垣墙 北向:朝北。
周庭,以当南日,得日:照到阳光 。
日影反照,室始 昏:昏暗,光线不明。
洞然。
周庭:在庭子周围,省略介词。
洞然:明亮的样子。
又杂植兰桂竹 栏楯:栏杆,纵为栏,横为楯 。 木于庭,旧时 增胜:增添了光彩。胜:美景。 栏楯shǔn, 偃仰:安居。 偃,伏下。仰,仰起。 亦遂增胜。借 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吟咏诗文, 书满架,偃仰 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 啸歌,冥然兀 越的声音。 坐②,万籁有 ②: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兀坐,端坐。 声③;而庭阶 ③:万籁有声: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都 寂寂,小鸟时 能听到。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 来啄食,人至 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 不去。三五之 声响。 夜④,明月半 ④: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墙,桂影斑驳, 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通”姗”, 风移影动,珊 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珊可爱。
• 1、读准字音
朗读课文
• 项脊轩:xuān 渗漉:lù 修葺:qì • 垣墙:yuán 栏楯:shǔn 偃仰:yǎn
• 万籁:lài
迨:dài
异爨:cuàn
• 老妪:yù
婢:bì
先妣:bǐ
• 呱呱:gū gū 阖门:hé • 扃牖:jiōng yǒu 长号:háo
象笏:hù 枇杷:pípa
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文眼 —— 文章的眼睛。在文章中,统帅 全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的 一句话。它常常奠定全文的感 情基调。
本文文眼 ——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①文眼:表明全文情感基调。 ②过渡:承上文“多可喜”,启下文 “亦多可悲”。 线索:

《项脊轩志》ppt课件(7页)

《项脊轩志》ppt课件(7页)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学习目标
• 1、掌握文中重点的文言字词。 • 2、了解本文平淡的表达中蕴含的深情 • 3、学习本文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
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复习回忆第一段
前后 对比
小、老、破、漏、暗 小、老、修葺、不上漏、洞然
•喜
珊珊 可爱
环境优雅 醉心书香
分崩离析
• 悲 怀念先人
以微笑吧,因为生者心中珍藏的该是你那微笑 的和气的旧影。
作业
• 背诵文章的第一段,熟读剩余部分。
• 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两件小事,表达自己 对亲人或者朋友的深情。
久试不效 悼念亡妻
家道衰落 人心隔阂 先妣源自大母无奈 哭泣长号 伤感
行文特色探究
• 于细小处见精神 平淡之中蕴含的深情
学而有思,学而有悟
正如开篇所言, 生命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 其实也是一个不断珍藏记忆的过程。 拜伦说过:
假如我又看见你,隔了那悠长的岁月,我该如 何致意?以沉默,以眼泪? 而我们说:

(完整版)《项脊轩志》课件

(完整版)《项脊轩志》课件
• 妻子归宁后:述诸小妹们语曰:\'闻姊家有 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 亭亭如盖矣
•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 龃龉,乃喜。)
祖母——回忆祖母三句话
•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 类女郎也?
•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 用之!
妻子行为
•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 (苏东坡《江城子》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万 籁有声”两句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 屈原以兰桂喻美德,宋代人以竹 喻志节。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作者品 格高洁,志趣高雅。
△ “万籁有声”乃是以声衬静笔法, 因各种声音都能充盈于耳,反倒显得 周围之寂静。深得唐人王藉“蝉噪林 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意境。
仕途
• 7岁入学 • 9岁学习写文章 • 14岁应童子试 • 20岁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 • 35岁乡试中举 • 后8次会试都落选 • 60岁中进士 • 66岁病死于任上
“三场辛苦磨成鬼, 两字功名误煞人”
自讽
• “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 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 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 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 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 蛙何异!”
①项脊生:作者的别号。②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 女怀清台:清,秦代蜀地的一寡妇名。丹穴,朱砂矿。利,利润。 甲,第一。史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能 守其业,用财自己,不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 清台。”③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玄德,刘备的 字。陇中,即隆中,诸葛亮隐居之地。④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 世何足以知之:方,当。二人,指寡妇清和刘备。昧昧,不明的样 子,指不被人知道。隅,角落。也,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世,世 人。之,指代二人。⑤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区区,渺 小的样子。败屋,破旧的房屋,这里指项脊轩。扬眉瞬目,眼睛一 睁一闭。⑥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人知之者,定语后置, 知之之人,知道他的人。其,指人知之者。谓,认为,以为。坎井, 一说是浅井,一说是废弃的井。

项脊轩志ppt课件

项脊轩志ppt课件

THANK YOU
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影响分析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项脊轩志所体现的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中华传统美 德,对现代社会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
引导社会风气
通过项脊轩志的故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增强文化自信
项脊轩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其现实意义的探讨, 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与地位
《项脊轩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 要地位,被广泛认为是明清散文 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影响深远, 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
影响。
03
项脊轩志内容解析
文章结构
倒叙结构
文章开头先介绍项脊轩的变迁, 再引出对往事的回忆,采用倒叙 的手法,使文章结构紧凑,引人 入胜。
时间线索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回忆的 顺序展开,通过描述不同时间段 的事件和场景,展现出项脊轩的 历史变迁。
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
情感表达
文章通过描述作者对母亲、祖母、妻子的怀念和追忆,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眷 恋之情,以及对自己青少年时期在项脊轩生活的美好回忆。
主题思想
文章以项脊轩为线索,通过对家庭琐事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家族衰落的悲慨 和对家族亲人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传承之心。
04
项脊轩志艺术特色分析
人物形象塑造
母亲形象
通过描述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 展现出母亲贤良淑德的形象,为后文 对母亲的怀念和追忆做铺垫。
祖母形象
妻子形象
通过描述妻子在项脊轩的生活和与丈 夫的互动,展现出妻子的贤良淑德和 夫妻之间的恩爱之情,为后文对妻子 的怀念和追忆做铺垫。

项脊轩志-PPT-优秀全面-完整

项脊轩志-PPT-优秀全面-完整

04
项脊轩的文化意义
在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
明代中期的文学代表
历史地位与评价
项脊轩志是明代中期的文学代表作品, 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项脊轩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情感表达与叙事技巧
现状保护
目前,项脊轩已经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但仍需持续关注其历史价值的传承和 保护工作。
面临挑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项脊轩所处的环 境面临诸多挑战,如周边建筑的改造、 交通压力等。
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与方向
可能性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项脊轩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方向
发展方向应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项脊轩的展示效果和 影响力。
项脊轩志在情感表达和叙事技巧方面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细腻描绘和 情感渲染对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 益的借鉴。
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地域特色与民俗风情
项脊轩志中融入了大量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反映了明 代中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为后人了解当时的文化背 景提供了宝贵资料。
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
项脊轩志中对传统建筑和自然环境的描绘体现了人与自然 的和谐共生,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
对全球建筑文化的贡献
独特价值
项脊轩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 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VS
全球影响
通过展示和传播项脊轩的历史与文化,能 够推动全球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和 了解,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历史背景
项脊轩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 秋时期就已存在。该地区在历史 上一直是交通要道和商业重镇,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 项的是: ( B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乳:名词做动词,其他三项都是名词做状语
3、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B.又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 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
作业: 完成《学法大视野》相关练习
《项脊轩志》对我们的写作有哪些借鉴意义 ①取材方面的借鉴:以小见大 ②善于利用细节描写
要想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要善于观察生活, 从中提炼出真实、生动的细节,加以细腻描绘,就 会起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巩固训练
1、选出对下面划横线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D) A.往往而是(到处) 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B.而母立于兹(你的) 顷之(音节助词) C.大类女郎也(像) 过:来访、探望 乳二世(喂养) D.大母过余(过问) 逾庖而宴(厨房)
解题:
项脊轩,书斋名,有双重意思:一是 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 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 有怀宗追远之义。 记、志、书、表,古代常见文体名, 都属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 共同点: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 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 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轩 • 垣墙 •迨 • 长号 • 呱呱 • 中闺 庖 • 万籁
提示:根据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品情感
明确:可 喜 (承上) 修葺前: 窄小
小阁子的变化 破漏 阴暗
修葺后: 不漏 不暗 幽雅 安 静
鲜 明 对 比
读书乐
环境美
对小阁子充满喜爱之情
以动写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房间静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房间里静极了,只有墙上的时钟在滴滴滴地走着”
品细节
细节描写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 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 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 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一个动作、一句话,刻画了一个慈母形象,这一 细节准确传达了母亲对子女的深切关怀和厚爱, 同时我对母亲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也不言而喻。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段文言知识补充
1、先是 2、迨诸父异爨 3、内外多置小门墙, 4、东犬西吠 5、凡再变矣 6、尝居于此 7、先妣抚之甚厚 8、室西连于中闺 9、而母立于兹 10、娘以指叩门扉曰 在这之前,原先 等到、等待 分家 在里面在外面,名词做状语 向西,名词做状语 两次 曾经 对待 和 你 这里 用
第三段文言知识补充
平平常常的几句话,平平常常的几个动作,就 把老祖母对孙儿极其疼爱、关怀和充满期望的 感情,写得淋漓尽致。
小结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 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亡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 妻 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庭有枇杷 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 矣。 抓住了富于特征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 突出夫妻恩爱,并以当年小夫妻在轩内唱和相随 的欢乐来衬托今日丧偶的悲哀。
品情感
多可悲
(启下)
1、家庭分崩离析 2、回忆亡母遗事 3、回忆祖母遗事 4、项脊轩遭遇四次火灾 5、回忆亡妻遗事 (补记)
痛失亲人之悲
对亲人的无限怀念之情
品细节: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 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 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修葺 qì
xuān
渗漉
yuá 栏楯 shŭn 偃仰 yăn n dà 异爨 cuà 阖门 i hé n
há o gū guī pá o
là i
扃牖 Jiōng yŏu 象笏 hù 老妪 扉

先妣 兀坐

fēi 栖于 qī
wù 啸歌 xià o
第一段文言知识点补充
1、旧南阁子也 2、室仅方丈 3、雨泽下注 4、每移案 5、顾视无可置者 6、使不上漏 7、垣墙周庭 8、以当南日 9、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10、亦遂增胜 原来的,旧的 只有 向下,名词做状语 书桌 环顾 从上面,名词做状语 筑起围墙,名词做动词 用来抵挡 在 美景
D项是一般疑问句
4、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有关亡妻的几件事:“凭几 学书”、“归宁述语”和“手植枇杷”,对这种 写作的安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正文已忆及祖母和母亲,这里忆及妻子,以补 先前写作之缺憾。 B.这几件事均与“项脊轩”有关,又可表怀念亡 妻之意。 C.本文主题在“念旧”,由物及人,亡妻几件事 的补记应是顺理成章。 D.三个细节平实真切,尤其是最后一个细节意味 深长,融入了作者绵绵不尽之思。
3、使不上漏 使之不上漏
省略句
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省略句 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介词结构后置句
5、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被动句
归有光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 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发感情的技巧。
品情感
文章中心句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请思考:在作者眼中,“可喜”的是什 么,“可悲”的又有哪些事呢?简要概 括。
12、其制稍异于前 13、然自后余多在外 14、吾妻死之年所手 植也
式样与以前稍有不同 然而
亲手、用手,名词做状语

文言知识整理:实词
4、殆有神护者
殆,大概。 再,两次。
1、凡再变矣
2、先妣尝一至 5、吾妻来归
妣,母亲。 归,旧指女子出嫁。
3、妪每谓余曰 6、吾妻归宁
每,常常。 归宁,出嫁的 女子回家省亲。
创作情况
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 杰出的散文家。归有光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 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 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当时人称他为“今 之欧阳修”。 归有光的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 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 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 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 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有人称赞他的散文 “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中《项脊轩志》可为代 表,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也很感人。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 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 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或者说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 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 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 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词类活用
(一)名词做状语
1、雨泽下注 2、使不上漏
向下 从上面 在内外 向西面
3、内外多置小门
4、东犬西吠 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用手,亲手
(二)名词做动词
1、垣墙周庭 2、乳二世
筑起围墙 哺乳,喂养 上朝
3、执此以朝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判断句
特 殊 句 式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介词结构后置句
作 者 简 介
1506年 1岁)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 5岁)开始读书 1513年 8岁)丧母 1528年 23岁)娶妻魏氏 1533年 28岁)丧妻
作 者 简 介
1540年 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年 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 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 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 66岁)病逝
成语:衣锦还乡 请猜:一位明代作家 谜底: 归有光
项 脊 轩 志 归
有 光
归有光(1506—1571)字 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 (现在江苏昆山)人。他自 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 利,35岁才中举人,后八次 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至嘉 定(现在上海嘉定)安亭江 上,在那里读书讲学二十余 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 “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 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 不得志。
来访、探望 1、大母过余 你 2、久不见若影 很像 3、大类女郎也 等到 4、比去, 用 关闭 5、以手阖门 收效,指取得科举功名 6、读书久不效 一会儿 7、顷之 你 8、他日汝当用之 回想往事陈迹 9、瞻顾遗迹 10、令人长号不自禁。 放声大哭
第四、五段文言知识补充
1、故尝为厨 2、余扃牖而居 3、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4、轩凡四遭火 5、殆有神护者 6、余既为此志 7、吾妻来归 8、或凭几学书 9、闻姊家有阁子 10、且何谓阁子 11、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以前 关闭窗户 根据、凭借 一共 大概 已经 女子出嫁 有时 桌子 听说 什么 于是 在、又
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可以传达人 物微妙而深邃的感情。
品细节
小组讨论: 文章多处描写生活细节、平凡场景,你最喜 欢哪一处细节描写,请谈谈你的理由。
小结
祖 母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 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 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 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