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交论文开题报告修改稿的通知
终稿后修改开题报告(一)

终稿后修改开题报告(一)终稿后修改开题报告在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等科技文献时,撰写开题报告是不可避免的环节之一。
开题报告是对研究课题进行说明、评估,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预期效果的报告材料。
这些材料在研究过程中承担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提交开题报告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要修改终稿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先确定修改内容在修改开题报告之前,先确定具体的修改内容。
在终稿之后修改开题报告通常需要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导师或相关专家表明修改的必要性,并寻求他们的认可。
这时需要制订详细的修改计划,明确每一处需要修改的内容和修改的目的。
修改要点修改开题报告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点:目标要明确开题报告的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行,并符合实际情况。
在修改过程中,应该对目标进行重新评估,确保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要可靠研究方法要选择合理、可靠,且要符合学术规范。
在修改过程中,应该对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的重新考虑和选择。
结果要具体研究结果要具体、清晰,符合实际和科学要求。
在修改过程中,应该对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和重新考虑。
论文要严谨整篇论文要严谨、科学,符合学术规范和写作规范。
在修改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完善语言表述和论据推理,确保论文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注意修改形式在进行开题报告的修改时,还需要注意以下细节问题:修改记录需要对修改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准确的记录,确保修改工作的有序性和可控性。
同时,对每个版本应加以区分和编号。
合理安排时间在修改开题报告时,应该充分考虑每个任务所需时间以及整个修改计划的时间计划,合理地分配时间,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顾及策划方案在修改开题报告时,应该充分考虑原有的策划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将修改后的内容嵌入到原有的方案框架内,确保整个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
总结终稿后修改开题报告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规划。
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每个任务的具体内容和整个工作计划的时间安排,以确保修改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完成一份真正可行、严谨、科学的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进度安排篇一为更好的完成10级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工作,现将毕业论文环节的进度安排如下:一、毕业论文选题、开题阶段(第1-4周)1、20XX年3月20日(第4周)前确定题目并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工作。
2、20XX年3月21日(第4周)前将修改好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交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二、毕业论文开题答辩阶段(第5周)1、20XX年3月24日(第5周周一)下午下班前各位指导教师收齐学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并汇总本组学生的论文题目后,将学生开题报告和论文题目提交金融学和经济学专业负责人。
2、金融与经济系在本周内组织完成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工作。
答辩形式采用书面答辩的形式。
三、毕业论文撰写阶段(第6-12周)1、各位指导老师根据开题答辩的结果,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初稿的撰写。
20XX年4月14日(第8周周一)前完成并上交论文初稿(按照毕业论文的正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和外文资料翻译。
2、20XX年4月27日(第9周)前完成论文二稿并上交,修改外文翻译资料。
3、20XX年5月4日(第10周)前完成并上交论文三稿。
4、20XX年5月5日(第11周)上交论文三稿电子版发至教务处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修改论文和外文翻译资料。
5、20XX年5月14日(第12周)提交毕业论文定稿、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文献翻译及各项答辩表格,准备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过期不交材料者视为放弃本次毕业论文答辩)四、毕业论文答辩阶段(第13-14周):20XX年5月24日(第13周)前组织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和成绩评定工作。
以上毕业论文环节进度安排,请各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与学生严格遵守,按照进度安排提交各阶段的工作成果。
对于不按时提交材料的学生,指导老师有权取消该学生参加下一环节工作的资格。
金融与经济系20XX年x月x日篇二聚丙烯接枝與改質之應用指導老師:蘇順發博士學號:M9840212學生:xxx前言聚丙烯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熱塑性塑膠。
关于论文投稿并被录用后的信息更改的通知

关于论文投稿并被录用后的信息更改的通知
尊敬的作者:
您好!
首先感谢您的参与!我们十分感谢您投递的高质量论文,并且十分高兴通知您,您的论文已经经过审查,将被录用。
在此之前,我们想从您那里获取有关被录用论文的一些信息更新,以便在发表前能够准确校对、格式化和修改,更容易接受。
请务必准备全面而准确的论文信息,包括论文题目、作者(按贡献程度列出)、联系人(向读者提供有关联系信息)、投稿领域、写作日期(指论文首次写作日期)、关键词(可以选择3-7个关键词)、摘要(不超过200字)等。
此外,请确保联系人的联系信息准确,以便向您的论文读者提供参考。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发表编辑联系。
我们希望您和我们一起,将出版一篇高质量、准确无误、及时准备的论文。
此致
敬礼
文章发表工作组。
关于本科撰写开题报告的通知

关于本科撰写开题报告的通知各有关学习中心、各位导师、各位同学:1、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名称必须在首页框中得到导师的通过才能开题,进入开题报告写作。
未提交题目的作放弃处理,提交而不通过的也作放弃处理,开题报告当然也就不可能上传,明年再报名。
2、各专业的开题报告有格式规范的要求,就是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和总字数的规定:①文献综述、②论文提纲(二级提纲)、③参考文献目录(不少于10篇)、④字数在2000字以上。
英语专业用外文书写,字数不少于900个英文单词。
3、撰写、上传开题报告的时间是9月29日至10月12日。
4、上传开题报告的方法:在你的《学院学习平台--毕业论文平台--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页面“材料递交”的菜单上,点击“上传材料”,选择“开题报告上传环节名称”,点击“浏览”键,再点击你上传的电子文档中的材料名和“打开”键,并把题目名称输入后,再点击“上传”键,导师就能收到。
当点击“上传情况查询”时,出现你上传的开题报告名称时,即意味着上传成功(系统有自查功能)。
上传开题报告初稿时,必须有开题报告封面。
开题报告封面今天同时公布。
开题报告的题目名称不能太长,否则就上传不了。
上传时只要写题目名称即可,其它栏目上不要去写,“摘要”处千万不要去写!!5、开题报告必须以word文档的形式上传,并且开题报告应做成一个文档上传。
若做成word以外文档的形式,即使上传成功了,导师也打不开!6、学生上传的开题报告,若要修改,可以再上传一份新的,系统有覆盖功能,将会把原先的开题报告自动删除。
7、导师对学生递交的开题报告的点评回复,学生可以在《学院学习平台--毕业论文平台--毕业环节信息管理系统》首页框中点击开题报告处的“查看回复”,即可看到导师的回复。
8、根据导师的全面点评回复意见(导师对开题报告初稿只全面点评回复2次!),学生应修改、完善开题报告初稿,并再次上传,其上传方法如同第4点。
当你再次上传后,则以往已经上传的材料将被覆盖,并以最新一次上传的材料呈现之,亦即系统有覆盖功能。
开题报告交完能改吗

开题报告交完能改吗引言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阶段进行研究项目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
通过开题报告,研究生可以向导师和学术委员会介绍研究项目的目的、方法、预期结果等内容,并争取到开展研究项目的批准。
然而,很多研究生在提交开题报告后,都会担心自己是否还能对报告进行修改和调整。
本文将探讨开题报告交完后是否还能进行修改的问题。
交完开题报告后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在完成开题报告后将其提交给导师和学术委员会进行审核。
审核的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通过并批准:导师和学术委员会认可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并同意其继续开展研究项目。
2.通过但需要修改:审核者认为开题报告存在一些问题或需要补充的内容,并要求研究生对报告进行修改后重新提交。
3.未通过:审核者认为开题报告的内容不够完整或方法不可行,并拒绝研究生开展该项目。
可能修改的情况在开题报告交完后,如果导师或学术委员会要求进行修改,研究生通常会面临以下几种情况:1.补充细节和内容:审核者可能发现开题报告中某些细节不够清晰或内容不够完整,要求研究生补充相关细节和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方向和方法。
2.调整研究方法:审核者可能对研究生的研究方法提出建议或批评,要求其对方法进行修改或调整,以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3.重新设计研究方案:如果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方案被认为不可行或不符合要求,审核者可能要求研究生重新设计研究方案,并在修改后重新提交报告。
修改的时间限制一般而言,开题报告的修改时间是有限制的。
具体的时间限制可能根据学校、导师和学术委员会的规定而有所不同。
通常在提交开题报告后的一段时间内,研究生可以对报告进行修改和调整。
然而,一旦经过审核并批准后,可能就无法再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了。
因此,在提交开题报告后,研究生应充分利用修改时间,尽量做到内容准确、清晰,并满足导师和学术委员会的要求。
修改的重要性修改开题报告的重要性在于对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的保证。
通过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和调整,可以避免在后续研究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和困扰。
专家指导开题报告修改简报

专家指导开题报告修改简报
一、简报目的
本简报旨在总结专家对开题报告的指导内容,分享修改建议,促进开题报告质量的提升,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专家指导内容
明确研究问题:专家指出,开题报告需清晰明确地阐述研究问题,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等。
同时,要确保研究问题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文献综述:专家强调了文献综述在开题报告中的重要性。
建议对相关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为研究的创新性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专家对研究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指导,建议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详细说明方法的可行性、操作过程和预期结果。
研究计划与时间安排:专家对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提出了建议,要求合理规划研究进度,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专家指出,应在开题报告中明确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为研究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依据。
三、修改建议
针对研究问题,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确保研究问题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对文献综述进行补充和完善,确保全面梳理相关研究,为研究的创新性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专家意见,优化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描述,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调整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和按时完成。
补充预期成果和创新点的描述,为研究的实施和评价提供明确的目标。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专家指导,我们深刻认识到开题报告的重要性,并明确了研究方向和方法。
我们将根据专家的建议对开题报告进行认真修改和完善,确保后续研究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将继续关注学术前沿动态,不断提升自身研究能力和水平。
论文系统开题报告修改申请

论文系统开题报告修改申请论文系统开题报告修改申请一、引言在进行学术研究过程中,开题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机会来详细介绍自己的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开题报告可能需要进行修改。
本文旨在申请修改开题报告,以更好地满足研究的需要。
二、研究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论文系统逐渐成为了学术界的重要工具。
论文系统通过提供在线提交、审稿、修改和发布等功能,极大地简化了学术论文的管理流程。
然而,现有的论文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用户体验不佳、功能不完善等。
三、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改进现有的论文系统,提高其用户体验和功能性。
具体来说,我们计划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来实现目标:1. 优化用户界面,使之更加直观、易于使用;2. 增加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实时反馈功能,帮助作者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3. 引入机器学习算法,提供智能推荐功能,帮助作者找到合适的期刊和会议;4. 增加多语言支持,方便国际学术交流。
四、研究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计划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对现有的论文系统进行用户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和痛点;2. 设计和开发改进后的论文系统原型,包括优化用户界面和增加新功能;3. 进行用户测试,收集用户反馈和意见;4. 根据用户反馈和意见,对系统进行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改进现有的论文系统,提高其用户体验和功能性。
具体来说,我们预计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1. 用户界面更加直观、易于使用,提高用户满意度;2. 实时反馈功能帮助作者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论文质量;3. 智能推荐功能帮助作者找到合适的期刊和会议,提高论文发表率;4. 多语言支持方便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合作。
六、申请修改开题报告的理由尽管我们已经在开题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研究的目标和方法,但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现有论文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以更好地反映我们的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
论文修改简报范文模板

论文修改简报范文模板论文修改简报范文模板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您指导的研究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某某主题》,所提交的论文已经经过了修改。
在您的指导和评审意见下,对论文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的修改和调整。
现将我对论文的修改情况进行简要的报告如下:一、论文题目和摘要的修改1. 论文题目的修改:根据您的意见,我重新考虑了论文的题目,将其从原来的《某某主题研究》修改为《某某主题的研究与应用》。
新的题目更加明确和具体,突出了本研究的实用价值。
2. 摘要的修改:我在您的建议下对摘要进行了重新撰写和修改,使其更加凝练和精炼。
同时,我还对摘要的关键词进行了调整,以更好地体现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贡献。
二、论文内容的修改1. 研究目的和意义的明确:根据您的指导,我在引言部分明确了研究目的和意义,阐述了研究主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同时,我还对相关理论和前人研究进行了充分的文献综述,以便更好地定位本研究的位置和贡献。
2. 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调整:根据您的建议,我对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进行了调整,尽量减少了研究过程中的局限性和偏差,并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结果和讨论部分,我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释,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三、论文结构和文献引用的修改1. 论文结构的调整:根据您的指导和建议,我对论文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保证了逻辑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我增加了论文的章节划分,明确了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并在章节之间进行了衔接,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
2. 文献引用的修改:在您的建议下,我对论文中的文献引用进行了修改和调整,遵循了论文写作的规范,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同时,我还增加了一些具有权威性和相关性的文献,以支持和证明论文的论断和结论。
以上就是我对论文的修改情况的简要报告,请您审阅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您的指导对我完成论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您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我的研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提交论文开题报告修改稿的通知
2007年下半年MPA、高校教师班学生的论文开题工作已告一段落。
MPA教育中心已电话通知本次开题未获通过的学生。
如没接到电话通知,表明开题通过,无需再打电话到中心询问。
据开题老师反映,不少学生的开题报告不够规范,尤其是文献综述部分。
请各位同学根据开题老师的意见,参照“开题报告写作规范”(见附件),在导师的进一步指导下,修改完善开题报告。
并于12月3日以前,重新交一份修改后的开题报告打印稿(不接受电子邮件)到MPA教育中心,存档备查。
逾期不收。
开题通过的学生可以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如参加明年下半年的答辩,最迟要在7月底前写出论文初稿给导师看,以便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修改。
不少导师反映,本次论文开题,有的学生在9月底10月初、甚至10月中才找他们。
MPA教育中心再次提醒各位同学:
出于对自己的负责,也出于对导师的尊重,请保持和导师的联系,抓紧时间写论文。
千万不要临近交稿,才去找导师。
另一方面,论文发给导师后,如久不见回复,请短信、邮件或电话提醒导师。
MPA教育中心
2007.11.6
附件:
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论文题目及关键词
二、论文研究问题、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文献综述”是与你所研究的问题相关联的文献。
部分同学的文献综述范围太大,与自己的研究问题离得太远,甚至都没有关系。
这样的文献综述是不合格的。
例如,你写的是“公共财政支出”问题,你的文献综述就应该是关于公共财政支出方面的,如果你笼统写公共财政预算甚至公共财政管理的文综述献,就离你的研究问题太远了,不符合要求。
2.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必须进行观点的总结和提炼,即体现“综”,将若干观点提炼、分类、归纳。
例:关于西方国家电子政务研究的文献综述(选自蔡立辉著《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
西方国家有关电子政务的研究,既反映了这种研究与公共行政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前后演进,使电子政务研究具有深厚的学科底蕴和综合性,同时又具有表现出学科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既是一种理论,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用性;既针对西方社会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又不局限现存,使研究具有了生命力和前瞻性。
(1)开展了以公共治理为视角的电子政务研究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面临着政府管理效率低下、财政负担沉重、社会公众对政府不信任、民权运动高涨以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公共治理理论因此而出现并发挥积极作用,以解决公共领域中的管理问题。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B·盖伊·彼得斯(B. Guy Peters)在其著作《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将公共治理模式概括为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和解制式政府。
[1]美国维吉尼亚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规划项目的指导者约瑟尔·M·林登(Russell·M·Linden)博士所著的《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Seamless Government: A Practical Guide to Re-Engineering In the Public Sector)一书系统地阐述了把再造原理应用到各级政府管理之中的思想观点,他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与政府行政改革有机结合,明确提出了政府组织将从传统的清晰定义边界的组织向无边界的组织、以至于无缝隙的组织转变。
这些研究鲜明地指出了传统官僚行政体制在网络信息社会受到的挑战,提出了要摈弃官僚制、突破官僚制,进行行政组织结构重组和行政流程优化,构建网络化组织。
(2)开展了从本质上揭示电子政务是一场作为行政革命的制度研究
西方学者把电子政务纳入公共治理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电子政务与公共治理领域的变化结合起来,形成了政府治理的巨大变革;甚至把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再造的同义语。
从而在本质上揭示了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部门对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不是为了追求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是为了提高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办事的工作效率和改善行政绩效;也不是只为了解决本部门内部的需求、形成自动化的孤岛,而是要能够加强与其他各部门的协作,形成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工作的办公环境。
因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对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服务范式和行政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和再造,从现有的、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和官僚体制结构向以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建构的适应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政府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转变,构成了电子政务内涵的核心。
而这对于传统的政府机构和运行机制来说,都是革命性的变化。
日本学者白井均等认为,电子政务的建设并非仅停留在“政府部门运用IT 技术”这个层面上,而是一场确确实实的“行政革命”;电子政务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与行政改革一体化了的概念。
[1]在美国,电子政务被称为下一次革命(E-government: The Next American Revolution.Prepared by Hart Teeter for the Council for Excellence in Government, September 2000)。
电子政务所带来的行政变革是一种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它涉及到政府组织结构的重组、行政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政府服务范式的变革、行政理念与行政文化的重构等等。
(3)开展了政府行政组织领域中的电子政务研究
西方学者在政府行政组织领域纷纷开展了电子政务研究,出版和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学术著作、论文和研究报告。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发布的《无边界政府——跨政府项目管理方法》,是一篇研究跨政府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研究报告。
该报告研究和探讨了一个以政府部门间的合作
[1]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23页。
[1]白井均等著、陈云等译:《电子政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10—15页。
框架和利益共同体的方式来推行跨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新思路,并指出了要由无边界政府(Government Without Boundaries)走向无缝隙政府(Seamless Government),形成跨部门的网络化协同办公、管理与服务。
美国绩效研究所发布的《基于绩效的电子政务》研究报告,为电子政务实施绩效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2001年美国电子商务与发展报告(E-Commerce and Development Report 2001),详细地研究和探讨了政府公共部门推行电子政务建设的动力机制,以及在不同层级政府推行一体化电子服务的障碍,研究了电子政务建设与电子商务推进之间的差异,指出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复杂性。
另外,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查德·席克斯(Richard Heeks)教授所编著的《信息时代的政府改革》(Reinventing Govern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I. Th. M. Snellen等编著的《信息时代的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An Information Age);美国简·芳汀(Jane Fountain)所著的《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Building the Virtual StateInformation——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都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真正的挑战不在于构建电子化政府的技术能力,而在于克服政府内部根深蒂固的组织性分歧和政治性分歧,进行跨部门的整合与制度创新。
这些成果在电子政务研究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开展了以绩效评估为视野的电子政务评估研究
西方学者对电子政务时时的社会效果,特别是政府网站进行了评估研究,探索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评估程序。
主要代表成果有2002年10月美国布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电子政务研究报告》(Global E-Government Report),对全球198个国家的1197个政府网站进行了测量评估。
2002年5月美国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公布了《电子政务战略》(E-Government Strategy),系统研究了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中央政府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提出了电子政务运行的4种基本模式,即G2G、G2B、G2C 和IEE,并论述了克服互联互通障碍的方法。
2002年4月国际咨询公司埃森哲咨询公司发表《E-Government Leadership: Realizing the Vision》报告,根据电子政务的总体成熟度划分为4类:充满创新精神的领先者(Innovation Leader)、有远见的挑战者(Visionary Challengers)、表现出色的新鲜力量(Emerging)和平台建设者(Platform Builders)。
通过这个报告,把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实施划分为了4个不同的阶段。
3.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必须进行评述。
在陈述已有研究成果观点的基础上,必须对研究成果解决了什么问题(研究成果的贡献)进行分析评价;同时,也要对研究成果的局限性(即不足)进行分析评价,由此说明你的文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很多同学没有对文献进行分析评价,这不叫“文献综述”。
四、论文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六、写作大纲(列出章、节、目,并要有相关的描述性内容)
七、参考文献
八、写作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