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课件.ppt

合集下载

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课件).ppt

双重预防机制(培训课件).ppt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 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确保安全稳定的重要抓手,是做 好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务。
安全风险管理,是指在安全生产建设过程中进行风险 识别和风险评价,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以改善安全生产环 境、减少和杜绝事故的过程。
第一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知识
二、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分级
第二部分:为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 会、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 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等,都对遏制重特大事 故作出重要部署。
第二部分:为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四、国家总局重点攻坚
国家总局:一直把遏制重特大事故摆到重中之重的位 置,作为牵动全局工作的“牛鼻子”工程进行重点攻坚。
(一)总体思路
第三部分:怎样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 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 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 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
(二)工作目标
到2018年,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无缝对接 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努 力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 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 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 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
第三部分:怎样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风险优先原则。要以风险管控为主线,把全 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 线,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好”的突出问题。

安全双控培训PPT69页

安全双控培训PPT69页

生产工艺过程
作业活动
场所
活动1
步骤1
步骤3
设施1
场所1
场所2
活动2
设施2
步骤2
动力辅助设施
厂区内及周边环境
风险单元的确定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a. 从利于管控的角度出发,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 b.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一套装置、一项活动。 c. 至少应包含一类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 d. 其风险应是企业需要管控的。 e. 同类别的设备、装置是否一并识别不能一概而论“合并同类项”;如同一区域的车床(机加工设备)、不同区域不同型号的压力容器,应考虑不同的位置、类型、危险程度等。
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的重要性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危险源(危害因素)辨识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是 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控制和预防。
b. 安全检查表法: 为了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叫安全检查表。 注意:使用安全检查表法识别危险源,首先应制定基础单元内设备设施清单,在统计过程中注意相同或类似性能、功能的设备设施可以合并,但不同设施确保不能遗漏。
第三章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1、相关定义和概念
对比风险分析结果和风险准则,以确定风险和/或其大小是否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过程。 注1:风险评价特指对风险严重性、风险导致伤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注2:风险等级分为红、橙、黄、蓝区,其中红区的风险为最大。

双重预防机制培训ppt课件

双重预防机制培训ppt课件
责任
检查本单位的 安全生产状况, 及时排查生产 安全事故隐患
制止和纠正 违章指挥、 强令冒险作 业、违反操 作规程的行 为
督促落实本 单位安全生 产整改措施
40
《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的权利
• 1)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 2)建议权,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 3)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即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 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 4)拒绝权,即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天津606公交失控9车相撞八旬翁突然暴怒拉扯司机(组 图)据央视报道,5月22日上午9点多,天津一辆606路公 交车上,一位83岁的老年乘客因坐过站要求中途下车遭到 拒绝后,突然暴怒拉住司机,公交车瞬间失控,越过护栏 ,把另一公交车撞向对面车道,最终致9车相撞。相关部门 对老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50
案例3:2月27日贵阳公交纵火案
•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
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
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45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 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 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 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41
《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的权利

双重预防机制(培训ppt课件

双重预防机制(培训ppt课件

前期 应急 处置
遏制重特大事故
25
第三部分:怎样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二、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思路
(一)构筑“两道防火墙”
一是管控风险(治本):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 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 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
二是治理隐患(治标):以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为 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 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21
第三部分:怎样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风险优先原则。要以风险管控为主线,把全 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 线,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好”的突出问题。
二是坚持系统性原则。要从人、机、环、管这四个方 面,从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从企业生产经营全 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工作,努力把风险管控挺在隐 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2052 1932
2890
2699
2283
2248
2342
1928
2277 1872
2188 1861
1634 1313
2068
1416
1540 1230
1271 1009
1060 871
929 737
852 659
640 534
0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统计分析图
27
第三部分:怎样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三)推进“三位一体”预控体系建设
要把安全生产标 准化工作与安全风险 辨识、评估、管控, 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 作有机结合起来,在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的创建、运行过程中 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管控和隐患排 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全员培训学习ppt课件

双重预防机制全员培训学习ppt课件

只有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机结合,才能将导致事故发生 的根源性因素提前识别出来、管控起来,通过及时的检查和整改, 将措施落实到位,就可有效减少和遏制事故的发生,真正实现预防 为主、源头治理、关口前移、超前防范。
2
第2页/共33页
2、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途径。
企业的所有人员都有 安全生产职责 ,如何将各级安 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如何防止责任制成为摆设、执行 落空,这是企业一直以来苦苦探寻的一项工作。我们也 是如此,尽管采取了一些考核办法,但执行起来仍然达 不到要求。
生,因此, “两个体系”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途径。
4
第4页/共33页

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认识
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
多数企业对安全工作都比较重视,有些企业也加大 了安全投入,提高了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但是职工违 章现象屡禁不止,隐患边查边有,有些还引发了事故。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企业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盲区、 漏洞、死角,存在“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的地方, 存在缺乏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手段 和策略。
点的所 有管控
措施
相关法 律、法 规、技 术规程、 标准等 要求的 内容
19
第19页/共33页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施
5、隐患排查治理体

确定排查周期



确定排查内容


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1、编制排查清单: 根据确定隐患排查主体、排查周期、 排查内容后,按照 细则要求编制出生 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 隐患排查清单。

双重预防机制双体系安全培训PPT课件

双重预防机制双体系安全培训PPT课件
管控过程
隐患排查治理 基于后果的强制性思维
管控结果
第一章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 术语与定义 • 基本程序、风险辨识评价方法介 绍
5
第一节 术语与定义
风险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 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 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 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危险源
第一章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 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人身 伤害

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汽包或发生炉水套蒸汽的流量、压力、温
仪表
度、水位方面的测量仪表
4 8 III级 4 20 I级
4 12 III级
无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
48 防雷、防静电 煤气生产区

门口未设静电消除设置
火灾、爆炸 按 要 求 配 置 防 雷 、 防 5 静电设施
火灾、爆炸 按 要 求 安 装 静 电 消 除 4 装置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
渣铁沟盖板损坏
沟头冲渣水蒸汽 粉尘浓度大
单罐出铁 铁罐过满
其他伤害、灼烫
日检查及修复
…………..
职业病
戴好防护用品
职业病
佩戴好防护用品
……………
其他伤害、其他爆炸
联系确认
灼烫
盛装的铁水、熔渣液位 离罐沿至少300mm

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ppt

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培训ppt

5. 风险责任部门与监管部门确定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 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
风险级别
监管责任
主责部门
一级风险点
公司(相关部门)
生产单位(相关部门)
二级风险点
生产单位(相关部门)
所属车间
三级风险点
所属车间
班组岗位
四级风险点
班组岗位
班组岗位
安全风险监管部门与责任部门分工表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或有害物质。如运转着的机械、易燃液体、爆炸品、噪声源、粉尘源等。 状态,是指不良的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负责人: 评价人: 制表人:
序号
风险点 名称
风险点位置
诱发事 故类型
伤亡/财产损失预测
企业模块识别
根据特点确定划分模式
单击添加
生产工艺过程
作业活动
场所
生产工艺过程
活动1
步骤1
步骤3
设施1
场所1
场所2
活动2
设施2
步骤2
动力辅助设施
厂区内及周边环境
(二)风险点识别与分级
2. 风险点的确定
根据以上系统的划分,可明确到特定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为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单元,即确定的“风险点”。 注意事项: a. 从利于管控的角度出发,包含的内容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 b.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一套装置、一项活动。 c. 至少应包含一类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 d. 其风险应是企业需要管控的;低风险的活动或设备、装置、区域等可忽略,如办公活动、电脑。 e. 同类别的设备、装置是否一并识别不能一概而论“合并同类项”;如同一区域的车床(机加工设备)、不同区域不同型号的压力容器,应考虑不同的位置、类型、危险程度等。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点ppt课件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点ppt课件
7
02.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8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9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询问交谈
step1
确定危险源(风险点)
主要方法
获取外部信息
事故树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 性分析
查阅相关 记录
现场观察
作业危害分析
安全检查表
目前国内风险识别方法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和作业危害分
析法(JHA)两种,安全检查表法(SCL)主要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
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作业危害
分析法(JHA)是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
为进行识别。
10
02 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
2.1 安全检查表法(SCL) 安全检查表(缩写SCL)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系统中已知的 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 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为了避免检查项目遗漏,事先把检查对象分 割成若干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这种表就称为 安全检查表。它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 统危险性评价方法。目前,安全检查表在我国不仅用于查找系统中各种 潜在的事故隐患,还对各检查项目给予量化,用于进行系统安全评价。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已发展成为预测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其次,双体系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 重要职责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自我约束、自 我纠正、自我提高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
5
01
为什么建立双预防体系?
➢ “风险点”——指明安全管理关注点,如: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 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专门制定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 大事故工作指南》和《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
双重预防机制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 双重预防机制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 为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第三部分 怎样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第四部分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第五部分 构建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第六部分 双重预防机制有关问题
第二部分:为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二、双重预防机制切实可行
国际风险管控理念可以借鉴 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成功经验 我国双重预防机制具备一定基础
第二部分:为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在2015年12月24日中央政治局 常委会上,习总书记明确指示: 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 对典型事故不要处理完就过去了, 要深入研究其规律和特点。对易发 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采取风 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 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 前移。
双重预防机制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 双重预防机制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 为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第三部分 怎样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第四部分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第五部分 构建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第六部分 双重预防机制有关问题
第二部分:为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一、安全生产形势迫切需要
重特大事故数居高不下,事故控制面临结构性困难。
双重预防机制培训学习内容
前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 安全事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 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 重预防工作机制,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生产安全 事故发生。
第一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知识
三、双重预防机制概念间关系
失控
可控
升级
安全
风险
隐患
事故
预防事故 关口前移
治理
预防事故 关口前移
红线: 风险管控
红线: 隐患治理
可接受的风险就是安全!
第一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知识
安全是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风险是绝对的,安全其实是相对的! 风险不等于隐患,隐患是可以治理的! 风险更不等于事故,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风险是可以管控的,失控才能形成隐患! 隐患不及时治理,升级就可能导致事故!
隐患:泛指潜藏着的祸患,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 “隐”体现了隐蔽,“患”体现了祸患。
事故隐患:是指在安全生产中,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 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 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 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 缺陷。
隐患排查治理,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和要 求,查找、发现隐患,整改、消除隐患的过程。这个过程 主要包括:排查隐患、治理隐患、评估验收、建立台账、 报告报送等。隐患排查治理具体环节包括:准备、排查、 评估、记录、 告知、监控、治理、验收、通报,以及统 计分析、报告报送、建档保存等。
伤亡概率 次/年*人
每年发生概率 次/年
导致伤亡概率 次/人
由此可知,安全风险就是事故发生的概率与事故造成 后果的乘积。所以:
风险是可以计算的; 风险是可以削减的; 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为此,在安全风险管理中,不是追求“零”风险,而 是强调在可接受的风险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事故:泛指意外的变故、损失或灾祸,一般指造成死 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第一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知识
一、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概念
安全:泛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 通俗地讲,安全就是可接受的风险状态。
风险:泛指可能发生的危险。在此指某一特定危险情 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综合度量,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的结合。
风险度 = 事故发生可能性×事故后果严重性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 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确保安全稳定的重要抓手,是做 好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务。
安全风险管理,是指在安全生产建设过程中进行风险 识别和风险评价,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以改善安全生产环 境、减少和杜绝事故的过程。
第一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知识
二、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分级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2052 1932
2890
2699
2
2277 1872
2188 1861
1634 1313
2068
1416
1540 1230
1271 1009
1060 871
929 737
852 659
640 534
0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统计分析图
第一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知识
(二)安全风险的分级
安全风险共分为四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 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 蓝四种颜色标示。
安全风险分级,主要结合所辨识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确定危害的风险大小和风险等级。 其中,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 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大 小和程度。
第二部分:为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一、安全生产形势迫切需要
非传统高危行业领域事故频发,企业在安全生产领域 对安全工作仍大量存在:
认不清,传统经验管理 想不到,没有风险意识 管不好,没有针对性措施
安全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新的形势和任务带来新的 机遇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安全新的压力和挑战,如城市 化快速发展带来新挑战,大工业化生产带来风险集聚,新 产业新业态提出新要求等。
(一)事故隐患的分级
事故隐患分为两个等级,即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 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 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 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 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 除的隐患。
第二部分:为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 会、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 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等,都对遏制重特大事 故作出重要部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