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及习题
【精品】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简易方程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例:x+50=150、2x=200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等式的性质: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②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任然是等式。
4、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解方程60-4X=20,解4X=60-204X=40X=10检验: 把X=10代入原方程, 左边=60-4×10=20,右边=20,左边=右边,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
方程左边=60-4×10=20=方程右边,所以X=10是方程的解。
6、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8、四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9、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1、复式折线统计图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③分别描点、标数;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运算1.小数的认识:了解小数的概念和三位小数的意义。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准确理解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3.小数的比较:学会使用大小比较符号进行小数的比较,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4.小数的加减法: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小数的运算。
5.小数的乘法:学习小数的乘法运算,能够进行小数之间和小数与整数的乘法计算。
6.小数的除法:掌握小数的除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小数与整数之间和小数之间的除法计算。
第二单元:图形的认识和运用1.图形的分类: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并学会将图形进行分类。
2.图形的性质:掌握图形的各种性质,如边的个数、角的个数、图形的对称性等。
3.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学习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4.图形的位置关系:学会描述和判断图形的位置关系,如两个图形是否相交、是否相邻等。
5.图形的变换: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基本变换,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操作。
第三单元:时间、长度和质量单位换算1.时间的认识和表示:学习常用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并掌握时间的读写和换算方法。
2.长度的认识和表示: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能够准确表示和读取长度的数值。
3.长度单位的换算:学习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准确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计算。
4.质量的认识和表示:掌握常用的质量单位,如千克、克,并能够准确读取和表示质量的数值。
5.质量单位的换算:学习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准确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计算。
第四单元:分数的认识和运算1.分数的认识: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描述分数的意义。
2.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够准确理解分数的整数部分、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分数的比较: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根据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倍数关系 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 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智力大闯关
第一关:
A和B都是非0自然数, (1)如果A相-B邻=1,互质 那么(A,B)= 1
(2)如果A÷B=4 ,倍数 那么(A,B)= B
(3)如果A÷B=4 ,倍数 那么(A,4)= 4
(4)如果A÷B=0.1 , 1÷10=0.1
2÷…2…0=0.1 B是A的倍数
(2)91是( 合数 )(填质数还是合数)91的因数有:1,7,13,91。
(3)两个质数的积是偶数,其中一个必定是( 2 )质数×质数=偶数
(4)A=a×b×c(a、b、c为不同的质数),A的因数有( 6 )个。
设数法 设a=2,b=3,c=5 列举法:
A=2×3×5=30
A的因数有:1,a,b,c,ab ,ac,bc,A
(1)已知A=2×2×3,B=2×3×5, 2 12 30 4、一个数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还有因数7。
A质数 B奇数 C偶数
6 15 (a、b是非零自然数) 那么(A,B)= 2×3 =6 3 答:五(1)班同学最少有41人。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B ]= 2×3×2×5 =30 (2)两个大于2的质数相乘,得到的积一定是( )。
1.五(1)班同学排队,排成9人一队正好排完,排成 [A ,B ]=
五(1)班同学排队,排成9人一队或15人一队,都余1人,五(1)班同学最少有多少人?
15人一队,也能正好排完,五(1)班同学最少有多 每次写出两个数,使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1)1到9的九个数中,相邻的两个数都是质数的是( )和
少人? 五(1)班同学排队,排成9人一队或15人一队,都余1人,五(1)班同学最少有多少人?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一、第一单元:数和数的运算- 理解整数的概念,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掌握整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
- 学会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正整数之间的加减运算,负整数之间的加减运算,以及正负整数之间的加减运算。
二、第二单元:小数的认识与认识- 理解小数的概念,包括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
- 学会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小数之间的加减运算和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加减运算。
三、第三单元:长度的认识- 认识长度单位,包括厘米、分米和米,并能够互相转换。
- 了解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能够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 研究长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相同单位的长度加减运算和不同单位的长度加减运算。
四、第四单元:容积的认识- 认识容积单位,包括毫升和升,并能够互相转换。
- 掌握不同的容积,并能够用适当的容积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 研究容积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相同单位的容积加减运算和不同单位的容积加减运算。
五、第五单元:质量的认识- 认识质量单位,包括克和千克,并能够互相转换。
- 了解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能够用适当的质量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 研究质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相同单位的质量加减运算和不同单位的质量加减运算。
六、第六单元:时间的认识- 认识时间的单位,包括秒、分、时和天,并能够互相转换。
- 掌握不同活动所需时间的概念。
- 研究时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相同单位的时间加减运算和不同单位的时间加减运算。
七、第七单元:角度的认识- 认识角度的概念,包括直角、钝角和锐角。
- 了解不同角度的特征和分类。
- 研究角度的度量和比较,包括用直尺度量角度的大小。
八、第八单元:平方与平方根的认识- 了解平方的概念,包括正整数的平方和负整数的平方。
- 认识平方根的概念,包括正整数的平方根和非正整数的平方根。
- 研究求平方与开平方的计算方法。
九、第九单元:数据图的认识- 认识常见的数据图形式,包括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图形中的数据。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回顾(提纲+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回顾(提纲+练习) 第一单元方程1、左右两边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通俗的说就是含有“=”号的式子就是等式。
)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注:(判断题)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3、(背诵)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用途:解方程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加法: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乘法: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3个、5个或7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它们的和=中间的数×3、5或7。
中间的数=连续数的和÷3、5或7 (个数为奇数)比如:1、2、3、4、5 1+2+3+4+5=15 即:3×5=15 15÷5=3 又比如:6÷3=2 1、2、3 35÷5=7 3、5、7、9、11 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一单元相应练习题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填序号) ①3+x=12 ②3.6+x ③ 4+17.5=21.5 ④48+x��63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判断】 3、等式都是方程,方程都是等式。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专项知识汇总思维导图总结全文基础方重点知识(可直接打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专项汇总——数与代数知识梳理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例:3x+7=16简单x±a=b ; ax =b ( a≠0); x÷a=b ( a≠0)类型ax ±b=c ( a≠0) ; ax±bx =c ( a≠0 , b≠0 ) ;复杂ax÷b=c( a≠0,b≠0) ;ax±ab =c( a≠0 )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实际应用常用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因数和倍教意义如果axb=c(a、b均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2、3、5的倍数特征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奇数和偶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勤的数叫作(偶数);不是2的倍劫的数叫作(奇数)。
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因数和倍教质数和合数合数——一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0和1 ——0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2、3、5、7、11、13、17、19、23、29、31 、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 、89.97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几个数(公有)的因数。
其中最人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公因数和几个数公有的(倍数)。
其中最小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公倍数方法一般――枚举法、分解质因数﹑短除法若为互质数,则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特殊若两位为倍数关系,则最小的数为最大公因数,最大的数为最小公倍数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分数单位——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真分数 分子 < 分母;即真分数 < 1分类 整数: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假分数 分子≥分母;即假分数≥1 带分数:整数+真分数合成的数分数的意义 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 (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复习知识题目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补充习题》参考答案一简易方程等式和方程的含义1. 略2. 30+x=80 4x=80 x+10=50 2x=50+203. 52+x=110用等式性质解方程(1)1. (1)-20 (2)+54 +542. x=105 x=36 x=100 x=73 x=90 x=5.43. (1)16.5+x=25 x=8.5 (2)60-x=15 x=45用等式性质解方程(2)1. (1)÷0.3 (2)×5 ×52. x=5 x=720 x=40.5 x=0.3 x=30 x=3.33. (1)12x=18 x=1.5 (2)5x=65 x=13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练习1. (1)x=32 (2)x=20 (3)x=3 (4)x=7 (5)x=1002. (1)-36 28 (2)+0.8 2.7 (3)÷3 15 (4)×1.63.23. x=2.5 x=1.9 x=5.8 x=4 x=2.1 x=6.34. (1)5.5+x=10 x=4.5 (2)5x=60 x=125. (1)x-98=2 x=100 (2)x-45=128 x=173(3)7x=2.8 x=0.4 (4)4x=36 x=9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1. x=2.4 x=10.5 x=442. 设昨天卖出x套。
x+15=82 x=673. 设客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
x-30=80 x=1104. (1)设王老师买了x个足球。
x+6=18 x=12(2)设每个篮球x元。
1.2x=60 x=50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1. x=9 x=5 x=252. (1)柏树的棵数×3-15=松树的棵数设校园里有x棵柏树。
3x-15=75 x=30(2)科技书的本数×4+40=文艺书的本数设科技书有x本。
4x+40=320 x=703. 设养公鸡x只。
4x-20=780 x=200200+780=980(只)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1. +26 106-15 91 ×2 920÷23 402. x=15 x=0.5 x=5.6 x=14.5 x=0.9 x=643. 设它的高是x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2858f95f0e7cd185253622.png)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姓名: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概念部分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解方程(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6、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①、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设未知数,一般是把问题中的量用X表示。
②、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③、解方程④、检验、答。
二、例题分析部分1、方程与等式下列式子:8+3=11;x-5=5;7x+8;…6x>9;a+6=17;14+5<24;4x=26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等式的有:8+3=11;x-5=5;a+6=17;4x=26方程的有:x-5=5;a+6=17;4x=26注意:集合图表示包含关系,因而x-5=5;a+6=17; 4x=26 只能填入内圈方程处。
2、解方程 方法:主要依据等式的性质求解,当未知数是减数或除数时有时也可利用加、减、乘、除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题。
(熟练了左边可以简写即变成了移项变号)40.8+x=57.3 2x-0.82﹦8.2 2x +0.4x=488x-0.8×9﹦26.4 13-0.5x ﹦7 20÷χ= 8解方程注意:①写解、②等于号对齐、③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3、列方程解应用题(1)几倍多(少) 几的问题例题:食堂运来150千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的3倍少30千克。
食堂运来面粉多少?解:设食堂运来面粉x 千克 面粉重量的3倍-30=大米的重量3x-30=150解:40.8+X-40.8=57.3-40.8 X=16.5利用了等式性质1进行解题解:2x-0.82+0.82=8.2+0.82 2X=9.02 2x ÷2=9.02÷2X=4.51两步计算的方程先利用了等式性质1再利用等式性质2 进行求解解: 2.4x=48 2.4X ÷2.4=48÷2.4 X=20含有相同未知数的方程先合并化简再利用了等式性质2进行求解解:8x-7.2=26.2 8X-7.2+7.2=26.4+7.2 8x=33.4 8X ÷8=33.6÷8x=4.2 三步计算的方程先计算然后分别利用等式性质1和等式性质2 求解解: 13-0.5x+0.5x=7+0.5x 0.5x=17-7 0.5x=10 X=20当x 在减号后可利用等式性质1也可利用减数=被减数-差直接得出0.5x=17-7解: 20÷χ×χ=8×χ20=8χX=2.5当x 在除号后可利用等式性质2也可利用除数=被除数÷商直接得出8x=203x-30=1503x=180 X=60面粉重量的3倍-大米的重量=303x-150=303x=180 X=60答:食堂运来面粉60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重点难点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方程知识点: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练习:1、下面的式子中,是等式的在后面( )里画“√”。
X+18=36 ( ) x+2﹥10 ( ) 72-x ( ) x=3 ( ) 知识点: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知识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练习: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填序号) ①3+x=12 ② 3.6+x ③ 4+17.5=21.5 ④48+x ﹤63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 【判断】3、等式都是方程。
( ) 【判断】4、方程都是等式。
( ) 【判断】 知识点:等式的性质 练习:1、解方程X-97=145 1.15+x=6.8 13.5-x=8.2 3x=3.9x ÷3=2.1 15x=240 21-x=41 28÷x=422、吴兵买了1本练习本和3枝铅笔,张兰买了同样的7枝铅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
一本练习本的价钱等于( )枝铅笔的价钱。
【填空】知识点: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练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边长0.8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2、光明书店上午卖出图书350本,比下午多卖出35本,下午卖出多少本?2、 光明书店上午卖出图书350本,比下午少卖出35本,下午卖出多少本?4、书架上有上下两层书,上层有180本,上层是下层的3倍,求下层多少本?知识点: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练习:1、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24,这三个数分别是( )、 ( )、( )。
2、五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5,五个连续奇数中最小的数是( )。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知识点: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练习:1、 某学校为学生编学籍号,设定末尾用01表示男生,用02表示女生。
如果二年级4班的王浩是2005年入学,学号36,他的学籍号是05204361,那么他表姐李姗2003年入学,是五年级2班的9号同学,她的学籍号是( )。
2、. 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她坐在第( )列第( )行。
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6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___ _ ,_____)。
二、操作题:看图回答问题。
(1)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
(2)把三角形向左平移7格,先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再用数对表示出平移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的位置。
(3)把三角形绕A点逆时针每次旋转90°,分别画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旋转后的图形。
用C1、C2、C3分别表示C点旋转后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顺次连接C、C1、C2、C3、C,看看是什么图形。
答:________。
第三单元公因数与公倍数知识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1、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和5 () 4和8 () 1和13 () 13和26 ()4和9 () 17和51 () 21和36() 22和55 ()2、m÷n=5(m、n都是非零的自然数),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
3、m和n是相邻的两个非零的自然数,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
4、把一张长18cm,宽12cm的长方形纸,分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每个小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厘米,最少可分成()个。
两根钢管,甲管长36分米,乙管长40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分米,最少可截成()段。
知识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练习:1、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5 () 4和8 () 1和13 () 13和26 ()4和9 () 17和51 () 21和36() 22和55 ()、2、m÷n=5(m、n都是非零的自然数),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
3、m和n是相邻的两个非零的自然数,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
4、一种长方形的地砖长8厘米,宽6厘米,用这种地砖铺成一块正方形,至少需要()块地砖。
正方形的面积最少是()平方厘米。
5、暑假期间,小林和小军都去参加游泳训练。
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军每8天去一次。
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游泳训练,()月()日他们又再次相遇。
6、暑假期间,小林和小军都去参加游泳训练。
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军每8天去一次。
8月1日两人同时参加游泳训练,()月()日他们又再次相遇。
7、3和7是21的()①因数②公因数③倍数 {选择}8、8是24和64的( )①因数 ② 最大公因数 ③ 倍数 {选择}第四单元 认识分数知识点:单位“1” 练习:1、“一箱苹果吃去43”是把( )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 )份,吃去( )份,剩下( )份,占总数的()()。
2、一节课的时间是32小时,是把( )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 )份,一节课的时间占了( )份。
知识点:分数的意义练习:1、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
每支铅笔占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2、有一根20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绳子长( )米,每段绳子长是总长度的()()。
3、134里有( )131 174里有( )个714、94的分数单位是()(),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素数。
5、87表示( )。
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87还表示( )。
6、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两段是这根绳子的()()。
7、一项工程9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8、妈妈买来7个苹果,已经吃了5个,已经吃了这些苹果的()()。
9、五(2)班有男生27人,女生3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知识点:真分数与假分数练习:1、分母是的5的真分数有( ),分子是5 的假分数有( )。
2、95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 )个这样的单位分数就是最小的假分数。
3、在49、416、83、24、1211、102200、85、91这些分数中,真分数有____________,假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真分数都小于1。
( )【判断】5、假分数都大于1。
( )【判断】6、梨有12个,橘子的个数是梨的32,橘子有( )个。
【填空】知识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练习:1、用分数表示。
5÷6=()() 67÷20=()() 22÷19=()()6分米=()()米 8毫米=()()厘米 23分=()() 7角=()()元 6角7分=()()元 3厘米=()()米 27克=()()千克2、把下面的分数写成除法的形式。
98=( )÷( )49=( )÷( ) 149=( )÷( )3、分数11a,当a ( )时,它是真分数;当a ( )时,它是假分数。
4、把4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9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3段占全长的()()。
5、把3根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个()1米,是()()米。
6、65米表示1米的()(),也表示5米的()()。
知识点: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练习:1=()103=()58=()24=()41325=( )89=( )1442=( )1180=( )知识点: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练习:1、把小数化成分数。
0.6= 1.3= 2.4= 0.17=1.25= 2、把分数化成小数。
109=10037= 4101= 554= 381=12011= 14019=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是假分数的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5÷9= 18÷26= 54÷7= 4、在○里填上﹥、﹤或= 65○0.243○0.7 0.56○4981○0.1255、要使7x 是假分数,8x 是真分数,x 的值应该是( )。
6、比31大而比32小的真分数有( )个。
7、马每分钟行1.1千米,猎豹5分钟能跑6千米,箭鱼4分钟能跑5千米,哪种动物跑得最快?请比较说明。
8、小陈和小吴做同一个零件,小陈用去1.1小时,小吴用去56小时,谁做得快?第六单元 分数的基本性质知识点: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1、83=()16=()24=( )÷24=9÷( )=( ) (填小数) 2、41=()24364=()1()45=153 83=()9 3、把43的分子加上6,要使它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4、一个分数,把它的分子缩小2倍,分母扩大3倍后得到214,原来的分数是( )。
5、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判断】 知识点:约分练习:1、把下面的分数约分,结果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1218= 3624=11739=7590=4525=2、写出分母是1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和是( ). 3在( )里填上最简分数。
80厘米=( )米 3600平方米=( )公顷 45分=( )时34千克=( )吨 64时=( )日 150毫升=( )升 4、计算下面各题,把得数约成最简分数。
81+83= 165+161=3217-329=145+141= 5、约分。
128=()()921=()() 6612=()() 4815=()()3926=()() 2112=()()1814=()() 4836=()() 156=()() 4833=()()36108=()() 99110=()()知识点:通分练习:1、把下列各组数通分。
81和125 103和97 52和31 6019和1542、在41、74、95、61、45、83、32、52中,比21小的分数有( )。
3、200千克的海水中含盐5千克,水占盐水的()(),如果再加5千克盐,盐占盐水的()()。
4、加工同一种零件,甲工人用24分钟,乙工人用31小时,( )做得快。
5、15÷( )=()45=0.6=()100=()90第八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1、计算21+41=125+41=21-41= 1-41=31+41= 2-41=2、某修路队修路,第一天修了83千米,比第二天少修了41千米,第二天修了()()千米,两天一共修了()()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