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PPT课件1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品德ppt课件ppt

六年级下品德ppt课件ppt

社交技能
通过小组学习和活动,我 学会了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和沟通,增强了团队协作 能力。
未来规划展望
目标设定
我为自己设定了明确的学习和生 活目标,包括提高学习成绩、培 养更多兴趣爱好和积极参与社会
实践等。
计划制定
为了实现目标,我制定了详细的学 习和生活计划,包括时间管理、每 日任务清单和定期自我反思等。
中国近代史
总结词: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从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 争。 1. 鸦片战争:介绍了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 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3. 抗日战争:概述了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胜利的意 义,以及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详细描述
05
安全与健康
安全意识
总结词:意识培养
详细描述:通过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向学生们传递交 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等安全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安全 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健康饮食
总结词:科学饮食
VS
详细描述:介绍健康饮食的概念,让 学生们了解什么是营养均衡、科学合 理的饮食,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 的危害,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 惯。
行动步骤
我将按照计划逐步采取行动,努力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 习和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1. 夏商西周:介绍了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背景、文 化、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2. 春秋战国: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改革、思想 和文化,以及这一时期对后世的影响。
3. 秦汉:概述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建设成就和汉朝的政 治、文化、经济状况。
4. 三国到明清:从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期的分裂到明清时期的统一, 期间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和文化繁荣。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ppt课件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ppt课件

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
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
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
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
成就。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15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 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 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 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9
二、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 社会、学会做人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
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
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
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
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的人。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10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
成长的有效过程。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12
三、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 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 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 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 基础。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13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升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11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的追求是提高德育的实 效性
本课程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
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课件ppt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课件ppt
促进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课程内容
道德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 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
德品质。
社会常识
介绍社会生活中的基本 常识和规则,帮助学生
更好地适应社会。
社交技巧
教授学生基本的社交技 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
社交能力。
公民教育
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
01
社会调查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
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社会调查的方法
02
教授学生如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让学生
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社会调查的实践
03
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进行实际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
的社会实践能力。
05
总结与反思
社会规则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 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它规 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准则和 规范,使社会能够保持稳定和和
谐。
社会规则的种类
社会规则包括法律法规、道德规 范、行业标准等,它们从不同层 面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社会
的正常运转。
社会规则的遵守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自觉遵 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同 时也要敢于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进 行监督和制止,共同维护社会的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 下课件
目 录
• 课程介绍 • 品德教育 • 社会知识 • 实践活动 • 总结与反思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培养良好的品德观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 道德观,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学习社会常识和社交技巧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PPT课件1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PPT课件1
中年级以家庭学校社区为主高年级以家乡祖国和世界为主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特别是到了五六年级地理历史科学等各科内容融入到品德教育中使品德课不再是纯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而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将品德行为规则法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的有机融合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成长记录册 成长中的新问题 学做有道德的小公民 我,把握生活领域,培养世 界公民 。 2.关注学生的生活。 从生活中来 回到生活中去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2014年2月栾川县叫河中学
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属社会科的综合 性课程。 目的: 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学习、知识学习 和实际生活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使学校教育 更直接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科的共同点
总体目标――公民素养 课程核心――价值观 课程基础――社会认识 课程特征――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区域 性;强调开阔的视野;重视问题解决。
强调面对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面对学生的成长要求, 进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教材总体介绍
中年级 以家庭、学校、社区为主 高年级 以家乡、祖国和世界为主 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教学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 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特别是到 了五、六年级地理、历史、科学等各科内容融入 到品德教育中,使品德课不再是纯思想品德教育 的课程,而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将品德、 行为规则、法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 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的有机 融合,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 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 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 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PPT课件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PPT课件


费迪南大公夫妇
(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平鸽是著名画家毕加索 挥笔创作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 因: 。 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根据我们搜集的资料,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1914年6月 1914年7月28日 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开战,一战爆发。
学习目标: 1. 学会收集资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起因、战争的残酷,以及大战给人来 带来的灾难。 2.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我们中国发 生哪些大事。 3. 萌发反对战争、尊重生命、爱好和 平的情感。
自读课文第二页下方----第三页上方内 容3分钟,思考: 1、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起止时间?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表现在哪些方 面?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5、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资料,你还了解到哪些知识?
1、组长带领组员合作交流刚 才自学提示的问题;
2、小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
萨拉热窝事件 1914.6.28
发生于:波斯尼亚 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 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费迪南 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 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 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 波斯尼亚学生)枪杀。 这次事件使7月奥匈帝国向 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 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 战役 1943年西西里登陆 1943年11月发表《开罗宣言》 1944年6月法国诺曼底登陆战
1943年年底发表《德黑兰宣言》 1945年2月三雅尔塔会议 1945年7月发表《波茨坦公告》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1945年5月,柏林战役击溃了德军,德 国法西斯溃灭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六年级下册品德书全ppt课件ppt课件

六年级下册品德书全ppt课件ppt课件
个人成长和发展。
课程大纲
01
02
03
04
品德与个人成长
探讨个人品德、心理健康、人 生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
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品德与社会责任
讲解社会规范、公共道德、公 民义务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品德与人际关系
介绍人际交往的原则、技巧和 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和
人际交往能力。
独立思考
学生是否能够独立思考, 提出有创意的见解。
期末考试
基础知识掌握
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何。
应用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时间管理
学生在考试期间的时间管理能力如 何,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05
课程资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教学方法
BIG DATA EMPOWERS案例分析
总结词
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 概念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 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从中得出结论或启示,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抽象的品德概念。
小组讨论
总结词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详细描述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社会发展,培 养社会责任感。
道德规范
道德准则
学习基本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树立 正确的道德观念。
诚信教育
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做到言行一致 。
尊重他人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和观点, 不歧视和欺凌他人。
道德实践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 惯,将道德观念转化为行动。
03
ERA
课堂表现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男孩和女孩在要求或态 度上有什么不同,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 么呢?
一个班级中正因为有了男生、女生,我们的生活才 丰富多彩。如果我们希望男女同学愉快相处,就要留 意异性同学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对方。这 样,我们大家才会感受到被人欣赏的快乐。
说说我们在一起交往的快乐。
我来夸夸你
在你与异性同学交 往中,他们有没有闪光 点呢?
我最反感男生推 推搡搡,撞在我们身 上。
女生太娇气了,有时我 男生很讨厌, 们只是开个玩笑,她们就哭 总爱欺负我们女生。 了,搞得我们很尴尬。
女生好厉害,为一点 小事就冲我们大喊大叫, 还爱到老师那儿告状。
我们在学校经常遇到类似的事情,为什么会这 样呢?这些冲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以后要这样与好朋友交往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名人名言
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 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 跃的谈话,同情的流露,纯真的赞美。
——富兰克林 真金不怕火炼;患难考验友谊。
——爱默生
阅读课本13页故事,思考:
(1)文章题目“朋友”为什么加引号? (2)读了这个故事,你对“朋友”这个词语 有什么新的认识?
我的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
谢谢!
1.3
第一单元 · 你我同行
学会和谐相处
清代中期,有个“六尺巷”的故事。据说当朝宰相张英 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 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 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 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 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 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 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 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优质课件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更应该 努力做到男女同学积极交往,互 相帮助、彼此合作、优势互补, 取长补短,和谐相处。
小游戏:
我来夸夸你!
• 下面图片中的男女生交往是不是正常 交往?若是,其表现是什么?若不是, 其表现是什么?应该怎么做?
小米和小巍两家是邻居,他们经常 在一起,很少参加班集体的活动。 连集体春游,他俩都悄悄地远离集 体,单独在一起。
小可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正常吗?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 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 化。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 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 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 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他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份感情呢?
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 处理。 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会过早地 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 他们应该让理智战胜情感,学会承担责任, 保持同学和普通朋友的关系,认识到现在的主 要任务是学习,把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 到学习和锻炼自身的素质中去。
小米和小巍的交往有没有不妥之 处?若有应怎么做?
只限于同性同学交往,而且远离集体, 交往范围过于狭窄。 应多参加集体活动,也应主动热情地与 女生多交往。
小雯的朋友很多,女生有看电影等活 动一定会叫上她,男生骑车郊游也少 不了她,大家都羡慕她的好人缘。
小雯与同学的交往有没有不妥之处?
小雯自然大方,是正常健康交往, 形成了融洽的人际关系,交往范围广。
学习收获:
1.男女生存在很多差异,各有优势。 • • 2.男女生交往对我们有积极意义。 • • 3.男女生应该正常健康交往。 • • 4.青春期男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或爱 慕之情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但对此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要学 会反思自己的情感,做出正确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2014年2月栾川县叫河中学
课程性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属社会科的综合 性课程。 目的: 在学校学习和社会学习、知识学习 和实际生活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使学校教育 更直接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科的共同点
总体目标――公民素养 课程核心――价值观 课程基础――社会认识 课程特征――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区域 性;强调开阔的视野;重视问题解决。
教材的编写意图
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突出 “人与世界”的主题 1、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以 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 2、以尊重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不同国 家的文化和习俗。 3、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教材体系结构
永恒的愿望 回望20世纪的战争风云 迈向和平的世界 为了正义与和谐 地球真美丽 共同的家园 环绕地球看世界 做一名地球卫士
成长记录册 成长中的新问题 学做有道德的小公民 我要上中学了
教学建议
1.明确课程目标,把握生活领域,培养世 界公民 。 2.关注学生的生活。 从生活中来 回到生活中去
强调面对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面对学生的成长要求, 进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教材总体介绍
中年级 以家庭、学校、社区为主 高年级 以家乡、祖国和世界为主 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教学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 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特别是到 了五、六年级地理、历史、科学等各科内容融入 到品德教育中,使品德课不再是纯思想品德教育 的课程,而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将品德、 行为规则、法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 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的有机 融合,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 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 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 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