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喷涂技术
静电喷漆的原理

静电喷漆的原理引言:静电喷漆是一种常见的喷涂技术,它利用静电原理将涂料粒子带电后喷射到工件表面,形成均匀、平滑的涂层。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电喷漆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静电喷漆的基本原理静电喷漆是利用静电原理实现的一种喷涂技术。
其基本原理如下:1. 涂料粒子带电涂料进入喷枪后,通过涂料喷嘴的高速喷射,形成细小的液滴。
在喷射过程中,喷枪会通过静电发生器将涂料粒子带电。
通常,涂料粒子会带有负电荷。
2. 静电吸引力工件表面通常会通过接地系统与地面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电荷分布。
由于工件是接地的,因此它会带有正电荷。
当带有负电荷的涂料粒子喷射到工件表面时,由于正负电荷之间存在静电吸引力,涂料粒子会受到工件表面的吸引而沉积在上面。
3. 形成均匀涂层由于涂料粒子带电,它们会相互排斥,同时也会相互吸引。
这种相互作用力使得涂料粒子在喷射过程中保持分散状态,不会聚集在一起。
因此,当涂料粒子沉积到工件表面时,它们会均匀分布,形成平滑、均匀的涂层。
二、静电喷漆的应用静电喷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工业、家具制造、建筑装饰等。
其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汽车工业静电喷漆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静电喷漆技术,可以实现汽车外观的精细涂装。
静电喷漆不仅能够提供均匀的涂层,还可以提高涂料利用率,减少喷涂过程中的溅射和浪费。
2. 家具制造在家具制造过程中,静电喷漆可以使家具表面获得平滑、均匀的涂层。
与传统的手工喷漆相比,静电喷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涂料利用率,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3. 建筑装饰静电喷漆在建筑装饰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静电喷漆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物外墙的涂装,使其表面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装饰效果。
静电喷漆还可以应用于金属构件的防腐涂装,延长其使用寿命。
结论:静电喷漆是一种基于静电原理的喷涂技术,通过将涂料粒子带电后喷射到工件表面,形成均匀、平滑的涂层。
静电喷漆在汽车工业、家具制造、建筑装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涂料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涂装质量。
静电喷涂的工作原理

静电喷涂的工作原理静电喷涂(Electrostatic spraying)是一种常见的喷涂技术,利用静电力将涂料颗粒带电并吸附到被喷涂物体上的过程。
这种喷涂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汽车制造、家具涂装、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等。
本文将介绍静电喷涂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静电喷涂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静电力将喷涂的颗粒带电,形成一个带电云团,然后将带电的颗粒吸附在被喷涂物体上。
这项技术的核心是静电场的形成和利用。
首先,涂料通过喷枪从喷嘴处喷出形成颗粒状态。
这些颗粒会经过高压空气被加速,并穿过喷嘴形成一个喷涂云团。
喷涂云团中的颗粒会持续地带上正电荷,这是通过喷涂设备的高压电源供给的。
涂料中的带电颗粒,主要是由于带电空气分子与颗粒之间的碰撞或摩擦所导致。
在涂料颗粒带电的同时,被喷涂物体表面上的电荷状态也发生变化。
喷涂物体通常处于接地状态,因此会吸引带正电的颗粒。
这是由于电荷之间的吸引力导致涂料颗粒朝着被喷涂物体靠近。
在喷涂过程中,静电场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静电场是由喷涂设备中的高压电源产生的,通过导线与喷枪和被喷涂物体相连。
这个静电场的作用是将带电的颗粒引导到被喷涂物体上,并保持颗粒在被喷涂物体表面的附着。
一旦喷涂颗粒接近被喷涂物体表面,静电场将使颗粒偏离原有的轨迹,并将其引导到被喷涂物体的表面,确保颗粒与物体表面正常接触。
静电场的作用下,颗粒被吸附在物体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
静电喷涂的工作原理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由于喷涂颗粒带电并与物体表面吸附,因此可以获得非常细小的颗粒,提高喷涂的精确度和均匀性。
此外,静电喷涂可以节省涂料的使用量,避免浪费。
通过将涂料颗粒带电,可以将喷涂的涂料控制在特定的区域内,减少了喷涂过程中的溢出和飞散。
静电喷涂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在汽车制造业中,静电喷涂用于车身喷涂,可以获得均匀的、耐久的漆面。
在家具制造业中,静电喷涂可以用于木材和金属等材料的表面喷涂,提供美观的装饰效果。
静电粉末喷涂工艺(3篇)

第1篇摘要:静电粉末喷涂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涂装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金属制品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电粉末喷涂工艺的原理、设备、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引言静电粉末喷涂工艺是一种利用静电原理,将粉末涂料均匀喷涂在工件表面的涂装方法。
与传统涂装工艺相比,静电粉末喷涂具有以下优点:涂层均匀、附着力强、环保、节省涂料、干燥速度快等。
因此,静电粉末喷涂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静电粉末喷涂原理静电粉末喷涂工艺主要基于静电原理,其基本原理如下:1. 粉末带电:在粉末输送过程中,粉末与输送管道、输送带等发生摩擦,使粉末带上静电。
2. 粉末吸附:带电粉末在静电场的作用下,被吸附到工件表面。
3. 粉末熔化:工件表面温度升高,粉末涂料熔化,形成均匀的涂层。
4. 固化:涂层在室温下或加热条件下固化,形成具有良好附着力的涂膜。
三、静电粉末喷涂设备静电粉末喷涂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粉末输送系统:包括粉末储存罐、输送泵、输送管道等。
2. 喷涂系统:包括喷枪、静电发生器、粉末回收系统等。
3. 烘干设备:包括烘干室、加热器等。
4. 辅助设备:包括工件输送设备、除静电设备等。
四、静电粉末喷涂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调整设备参数,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 粉末准备:将粉末涂料倒入储存罐,调整粉末输送系统,确保粉末顺畅输送。
3. 喷涂:将工件放置在喷枪下方,开启喷枪和静电发生器,进行喷涂。
4. 烘干:将喷涂好的工件送入烘干室,进行烘干固化。
5. 冷却:烘干后的工件在冷却室中冷却至室温。
6. 检验:对涂层进行外观检查、附着力测试等,确保涂层质量。
五、静电粉末喷涂注意事项1. 粉末选择:根据工件材质、表面处理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粉末涂料。
2. 喷枪调整:调整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角度等参数,确保涂层均匀。
3. 烘干温度:根据粉末涂料特性,调整烘干温度,确保涂层固化。
静电喷涂工艺技术好处

静电喷涂工艺技术好处静电喷涂工艺技术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喷涂技术。
相比传统的气动喷涂技术,静电喷涂具有许多优势和好处。
本文将重点介绍静电喷涂工艺技术的好处。
首先,静电喷涂可以有效地提高喷涂效率和涂层的均匀性。
在静电喷涂过程中,将喷涂材料充电,并利用电场使其沉降在被喷涂物体上,在喷涂过程中形成均匀的膜层。
相比之下,气动喷涂存在喷涂材料的浪费和不均匀涂层的问题。
静电喷涂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喷涂材料的损耗,并提高涂层的质量和一致性。
其次,静电喷涂技术对环境的污染较少。
传统的气动喷涂会产生大量的喷涂雾气,其中包含有害物质和溶剂。
而静电喷涂则可以减少喷涂雾气的产生,并相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对于追求绿色环保的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第三,静电喷涂可以降低成本。
由于静电喷涂可以实现喷涂材料的高效利用,并减少喷涂过程中的浪费,因此能够降低喷涂成本。
而且,静电喷涂还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静电喷涂技术还具有较高的涂层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由于静电喷涂材料在被喷涂物体上形成静电吸附,因此可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不易剥落。
而且,静电喷涂材料在固化后形成致密的涂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有效地保护被喷涂物体。
此外,静电喷涂还具有较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通过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喷涂过程的自动化和远程控制,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同时,静电喷涂也可以与其他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进行连接,实现整体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最后,静电喷涂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静电喷涂可以用于各种材料和物体的喷涂,包括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等。
而且,静电喷涂可以实现多种不同颜色和效果的涂层,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审美要求。
总之,静电喷涂工艺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优势和好处。
它可以提高喷涂效率和涂层的均匀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喷涂成本,提高涂层附着力和耐腐蚀性,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适用于各种不同材料和物体的喷涂。
静电喷涂技术

静电喷涂技术近年来,静电喷涂广泛应用于生产,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静电喷涂是现代喷涂中的一项新技术,它与普通刷漆、喷漆或机械喷涂相比有许多优点。
普通喷涂一般采用涂刷或喷涂方法进行施工,但这几种施工方法均存在效率低、浪费油漆太多和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等缺点,而静电喷涂大大地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不会或很少有漆雾飞扬在空气中去,保证了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能节省油漆和缩短操作时间。
静电喷涂的原理静电喷涂是根据电泳的物理现象,使雾化了的油漆微粒在直流高压电场中带上负电荷,并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定向地被流向带正电荷的工件表面,被中和沉积成一层均匀附着牢固的薄膜的涂装方法称为静电喷涂法。
静电喷涂分为空气雾化式喷涂和旋杯雾化式喷涂两种。
2.1 空气雾化式喷涂此喷枪和普通所用压缩空气喷枪喷涂相似,但其结构形式是截然不同的,整个喷枪除手柄、喷漆嘴和极针为金属外,其它全部为尼龙制品,负高压就接通在喷漆嘴和极针上,油漆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呈雾化状态,由喷漆嘴射出,射至喷漆嘴口及极针处,电场的油漆雾化粒子,又受到不均匀强电场的分裂作用,而进一步的雾化并带电,成为“离子漆粒群”。
“离子漆粒群”在电场力压缩空气喷射力(同一方向)的同时作用下,向导极性工件表面吸附中和,这就构成了空气雾化式静电喷涂。
.2 旋杯雾化式喷涂旋杯式静电喷涂是利用一个具有锐利边缘高速旋转的金属杯,并在旋杯轴上接通负高压静电,则旋杯的内壁,由于旋转,油漆受离心力的作用,向四周扩散,而抹成均匀的薄膜状态,并向旋杯口流甩,流甩至旋杯口的油漆,又受到强电场力的分裂作用,进一步雾化为油漆微粒子。
与此同时,油漆微粒亦获得了电荷,成为负电荷漆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漆粒子群迅速向导极性工件吸附中和,于是油漆便均匀地牢固吸附在工件表面上,这样就形成了静电喷涂。
3、静电喷涂的特点静电喷涂与空气喷涂相比有如下特点:⑴涂料利用率大幅提高一般空气喷涂时涂料的利用率仅为30%~50%,对多孔或网状结构工件,涂料利用率还低于30%。
静电喷涂原理

静电喷涂原理
静电喷涂是一种常见的涂装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静电力将喷雾颗粒带电后吸附在被喷涂物体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喷枪电荷产生、颗粒带电和颗粒吸附。
首先,喷枪电荷产生。
静电喷涂系统通常由高压发生器、继电器、电极和喷枪组成。
高压发生器产生高电压,使电极带电。
继电器通过控制电极电压的开关,可以控制喷涂过程中产生的电荷。
其次,颗粒带电。
在喷枪中,液体涂料通过喷嘴形成雾化颗粒。
同时,电荷通过电场影响将颗粒带电。
一般情况下,涂料颗粒会获得负电荷,但也有一些喷涂工艺中使用正电荷。
最后,颗粒吸附。
被喷涂物体表面带有相反电荷的引导电极,吸引带电颗粒进入,使其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薄膜。
静电力的作用使得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表面上,形成平滑的涂层。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实现均匀的喷涂,喷枪和工作对象之间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并且控制电压和电流以控制喷涂的效果。
此外,一些特殊的喷涂工艺还可能需要使用加热或干燥设备来促进涂层的固化。
静电喷涂应用广泛,适用于多种材料和表面,例如汽车喷漆、家具涂装和金属涂层等。
涂装处理中的静电喷涂技术

涂装处理中的静电喷涂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涂料的出现和涂装处理工艺的不断进步,使得涂装处理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技术--静电喷涂技术。
它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产品涂装处理中,拥有着精细涂装、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多种优势和特点。
一、静电喷涂技术的概述静电喷涂技术是利用静电吸引力原理,在喷枪头上装有电荷产生器,使粉末或液体颗粒荷电后经过喷枪头喷出,经静电吸引控制后,将粉末或液体颗粒均匀覆盖于工件表面的一种涂装处理方法。
该技术可以适用于金属、塑料、陶瓷、木质品等各种材料的表面涂装处理,其涂装效果较传统喷涂技术更为均匀、高效。
二、静电喷涂技术的特点1.节省喷涂材料静电喷涂技术采用细小的粉末或液体颗粒喷涂,与传统手工喷涂相比,可以将喷涂材料的损耗降至最低。
即使在喷涂某些特殊颜色时,也可以直接将其喷到需要绘制的位置上,减少了大量浪费喷涂材料的现象。
2.精度高传统的涂装喷涂技术受到人工喷涂的限制,很难达到高精度要求的涂装效果。
而静电喷涂技术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静电场控制系统,将喷涂颗粒直接吸附在合适的位置上,从而达到较高的精度。
3.快速涂装相比于传统的手工涂装和喷涂,静电喷涂技术具有高效的涂装速度。
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涂装处理工作,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效率。
4.涂装效果好静电喷涂技术可以用于最细最薄的涂层喷涂,可以获得均匀且细腻的涂装效果。
同时,由于其采用了震荡式涂装喷嘴和均匀喷涂技术,在涂装过程中不会产生气泡、砂粒、不完整的涂层等多种涂装缺陷。
三、静电喷涂技术的应用1.汽车工业静电喷涂技术在汽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其高效、节能、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可以实现汽车的定期保养和涂装处理,保证涂装的质量和效果。
2.木制品制造静电喷涂技术在木制品制造行业中同样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木制品的特殊性质,普通的喷涂工艺无法完全达到高质量要求。
而静电喷涂技术可以通过均匀喷洒在木制品的表面上,实现更佳的涂装处理效果。
3.食品包装在食品包装行业中,静电喷涂技术可以精确控制喷涂的精度,保证涂层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静电喷涂工艺流程

静电喷涂工艺流程
《静电喷涂工艺流程》
静电喷涂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涂装技术,常用于汽车、家具、电子产品等行业,其工艺流程如下:
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喷涂设备,包括静电喷枪、高压气源、喷涂材料等。
同时需要准备好喷涂工件,做好表面处理和清洁工作。
2. 喷涂准备:将喷涂材料加入喷枪的材料箱中,并根据需要添加稀释剂或固化剂,保持喷涂材料的适宜粘度。
3. 调整参数:根据工件的特点和喷涂材料的性质,调整静电喷枪的电压、气压、流量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喷涂效果。
4. 喷涂操作:将工件放置在喷涂室中,启动静电喷枪,通过喷涂材料在空气中形成细小的颗粒,利用静电作用使颗粒在工件表面均匀分布,并吸附在工件表面上。
5. 固化处理:待喷涂完成后,将工件送入固化室或干燥室,通过烘干、紫外线照射或其他方法使喷涂材料快速固化,形成坚固的涂层。
6. 质量检验:经过固化处理的工件需要进行质量检验,检查涂层的厚度、均匀度、附着力等指标,以确保涂装质量符合要求。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静电喷涂可以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涂装效果,适用于各种材料的表面处理,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喷涂技术静电喷涂技术预涂卷材可应用于建筑用内外墙板,而且在家电、汽车、金属家具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并吸收国外技术,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建材市场和汽车家电市场成本和环保的要求,国内卷材涂装生产线大量上马。
目录粉末涂料对卷材拥有更大的空间,如穿孔以及浮雕印花金属;高膜厚,花纹涂膜等;另外,硬度、柔韧性、耐刮和耐化学品性都能得到提高。
预涂的卷材在生产效率和品质,特别是环保性方面比以传统方式后涂的卷材具有更大的优势。
编辑本段传统运用传统的粉末涂装工艺无法满足高速度的要求,或许需要同时使用50支以上重叠喷枪来实现,但已基本达到极限。
因此,必须采用新的涂装技术以适应卷材涂料发展的需求。
UV,IR以及EB固化的周期都很短,红外技术可使粉末在60s内固化,而EB技术可在20s内固化,紫外技术可使粉末几秒固化。
怎样与这些固化形式匹配而形成高速度的涂装线,线速达到100m/min,或者更高,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编辑本段内容相关静电喷涂法与通常的粉末静电喷涂一样,根据卷材的宽度和线速来确定喷枪的数量和排布。
如果以通常的燃气加热的方式,卷材的线速只能达到l520m/min,如果再提高线速,粉末涂料在基材高速移动时被带走,其沉积效率只有40%-50%;而且喷枪排布密集,静电涂装涂膜的膜厚不易控制。
也易出现其它涂膜缺陷,如麻点、桔皮等。
现在人们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以辐射固化的方式来代替燃气加热固化。
粉末云技术众所周知,基材线速越快,越多的空气会随之移动。
与静电喷枪产生的“点源”相比,MSC公司的“线源”能产生比静电喷枪强1000倍的粉末源,这就使得粉末穿透卷材在快线速下产生的气流层成为可能。
粉末云雾能覆盖4个区域:两个是基材行进的正向,两个是反向,如图1所示。
这一技术突出的优点是:在静电产生区域以电刷来均匀分布粉末云的密度和电荷量,而此时涂膜的厚度可以通过粉末的粒度和基材的线速来控制。
通常的膜厚在10~130μm,粉末的沉积率平均超过93%。
而且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喷涂单面或双面。
与传统的液体涂装的换色时间差不多,都为30min左右。
与接触式辊涂不同的是,粉末云技术更适于涂装预冲压,压花卷材;而且在要求立体效果的涂料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如砂纹、锤纹等。
图1 粉末云涂装原理与上述工艺类似,日本的磷酸盐被膜公司将粉末以喷嘴的形式从上部呈雾状向下喷,通过喷射器吸入量和对流喷嘴的空气量调节粉末云的浓度。
云状的粉末由位于两侧电极板上的电晕针产生的离子而带电,研究表明:涂膜的厚度与加载的电压和粉末吐出量有关。
EMI技术DSM公司的EMB技术(电磁刷技术)源于复印和激光印刷的原理。
如图2所示,粉末粒子与载体粒子一起强烈混合,这种载体粒子是以聚四氟乙烯(Teflon)或类似的聚合物包覆。
在混合过程中,粉末粒子与载体粒子摩擦带电,并使它们粘附于载体上。
接着用混合辊将这种混合物转移到一个内侧安装有固定磁铁的旋转磁鼓上,板材的另一侧为接地状态。
在磁铁范围内,携带粉末粒子的载体小珠,在磁场下形成链状,这些链就是所谓的粘附于磁鼓表面的磁刷,而该磁刷的长度决定了旋转磁鼓与一把固定的定长刀,即刮刀之间的距离。
通过在旋转磁鼓外壳和光感器之间施加静电场,使粉末粒子粘附于卷材上,如图3所示。
此时粉末粒子的量取决于静电场的强度,当静电场力大于粉末粒子与载体间的库仑力时,粉末粒子就会沉积下来,通过调节静电场的大小来调节涂膜的厚度。
图2 电磁刷技术原理示意图编辑本段实用说明例如,以混合型粉末涂料和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固化的纯聚酯粉末涂料经摩擦带电改性的粉末平均粒径为24μm时,在100m/min下可得到25μm厚的涂膜。
图 3 电磁刷技术涂装示意图美国海登堡数位公司已将线速在120m/min下的改进型旋转电磁刷技术应用于钢材以及不锈钢、铝板等的涂装,已有几种不同的载体,如导电的或绝缘的载体。
具有固定磁核或是旋转磁核的涂布辊轮电磁刷技术应用已工业化,这些系统包括固定磁核导电电磁刷,固定磁核绝缘电磁刷,旋转磁核绝缘电磁刷。
最后一种技术也被称为旋转磁刷改进体系。
几乎所有的现有体系均使用绝缘载体粒子,可以是表面涂有绝缘层的导电介质,如涂有Teflon的铁质粒子,或者干脆使用绝缘体,如具有高介电常数磁型的铁素体。
改进的旋转电磁刷使用磁型铁素体为载体,而传统体系使用具有绝缘层的导电载体。
通常改进的旋转电磁刷技术具有柱状的导电壳和可改变的接受体南极北极的条状磁铁。
在辊轮上的磁型载体在辊轮的磁场中形成了连续的链状。
这被称为“绒毛”,当与南极北极相连时,载体链与上色核垂直。
在南北极之间,磁核的磁场与上色核平行,载体链也基本与上色核平行。
辊轮的外表面或者上色核,与接受体同时运动。
当磁核旋转时,载体链沿接受体的运动方向轻抛。
与此相反的是,传统体系中,由于固定磁核的存在,“绒毛”也是静止的。
其典型的工艺条件为:粉末涂料推荐加入1.5pph的带电剂,并碾磨成粉,分级成平均粒度为12.9μm的粉末。
混合物还包括15%的锶铁素体,这种锶铁素体表面涂有0.3pph的带电剂,在搅拌机中混合1min,粉末表面积为30g/m。
线速在120m/min下,对导电基材,非导电基材和铁磁型基材涂装。
对于导电基材来说,只要电磁刷的辊轮和基材表面存在电场,粉末就能沉积在已接地的导电基材上。
对于非导电基材来说,可以采用粉末本身的电晕充电或者在基材下方或邻近位置预埋电极等方法来实现。
而对于表面比较粗糙,易保留载体粒子的基材,如木材和花纹型塑料,可以用粉末发射的方法代替载体与基材的直接接触。
对于这种非接触或软接触体系来说,线速与基材和辊轮的距离之间有一个匹配。
对于磁型基材来说,少量的用于消除辊轮和基材磁型的载体也是必需的。
改进的旋转电磁刷技术的优点包括:高沉降率,高线速,平整的涂膜,较宽范围的膜厚。
可通过沉积电压来调节粉末的膜厚。
比较细的粉末,粒径低于9μm的粉末也能使用。
TransAPP技术Fraunhofer公司的TransAPP技术,使用粉末传输技术代替喷枪,如图4所示,避免了传统粉末喷涂应用速度的局限性和膜厚差异。
图 4 TraA 高速粉末涂装原理在这种技术中,粉末通过循环输送带传输至带下的基材上,由于粉末粒子均匀地沉积在基材表面,从而得到比较均一的膜厚。
而且,没有传送到基材上的粉末粒子并无浪费,而是随着传输带到下一个循环。
这种工艺同样适用于非金属基材,线速最高在60m/min,适用于NIR固化,传统的环氧聚酯混合型粉末涂料,可得到70μm的膜厚。
编辑本段实用现状国外使用情况现在欧洲市场大约有10条卷材粉末涂装线,线速在20m/min,基本以喷枪和旋转式涂装为主。
美国MSC公司的粉末云技术已处于半商业化阶段。
而DSM公司的EMB技术基本处于小试阶段,TransAPP技术只是刚刚完成试验。
与这些涂装线配套的粉末涂料一般由知名的公司,如杜邦、阿克苏、罗门哈斯和PPG等行业巨头提供。
我国使用情况卷材涂料这几年在我国发展的空间很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成本降低的要求,粉末涂装卷材涂料是发展的趋势。
有人预言卷材涂料将迎来粉末涂装的时代。
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的粉末卷材涂装线,人们关注的也不多。
本文着重介绍国外的发展动向,以期望有识之士对粉末卷材涂装投入更大的关注。
编辑本段静电喷涂机的安全措施与对策1 静电涂装的事故大部分起因于应接地的未予接地,并形成绝缘状态。
在涂装间内的导电性物体须明确区分是高电压电位或是接地电位,除了应施加高电压者或部位以外,必须确实予以接地,这是第一原则。
以定期确认应为接地电位为要,由此可防止大半的火灾事故。
涂装时所有的一般有机溶剂的蒸汽浓度在爆炸限界时,能着火溶剂蒸汽的最小着火能量约为0.2mJ(2/10000J)。
而人体的静电容量则为100pF左右。
所以若人体成为2kV左右的电位,则具有0.2mJ的能量。
若作业员未接地时,形成危险状态,由此可知,在静电界内保持人体未形成绝缘状态很重要。
依接地方式的安全对策有:1.1 作业员须穿通电性鞋子(皮底鞋则有通电性)。
1.2 充分清扫鞋底。
1.3 涂装间内的导电性物体须确实予以接地。
1.4 洗净用溶剂槽为固定式并确实予以接地。
1.5 使用静电手提喷漆枪的作业员,必须以赤手操作喷漆枪。
1.6 吊挂被涂物的吊架充分清扫,常保持被涂物为接地电位。
(注意吊架的接点)1.7 涂装间内地面须经常保持为导电状态。
2 使用及操作上只让发生形成火灾灾种的物件放电。
被认为有带电的涂装机或涂料槽等,充分换气后实施接地,并使残留电荷逃逸后使用。
下述为使用及操作的要点:2.1 涂装终了时高电压必须关闭,洗净操作前确认有关高电压。
2.2 在使用导电性涂料,并涂料供给系统从接地予以绝缘时,实施涂料补给于涂料槽,则首先实施涂料槽接地。
2.3 若使用溶剂洗净绝缘材料的部分时,在确认溶剂干燥后施加高电压。
2.4 定期清扫涂装机的涂料尘污染。
2.5 不得使用如会滞留溶剂蒸汽的涂装机污染以防止被覆。
2.6 确实转紧高电压电缆或涂料皮管的松弛或脱落。
3 涂装机系统及附加设备3.1 设置必要的足够锁装置。
3.2 需要顺序动作者,则使其不能规定顺序以外的操作。
3.3 设输送机、出入口门扉、给气排气、消防装置与涂机的适当联锁装置。
3.4 设安全栅栏或防止作业员进入装置。
3.5 使用较长吊架,减轻输送机与吊架的接触点。
3.6 采用自动洗净系统(自动涂装机)。
3.7 设自动消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