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射频无源网络(201109)

合集下载

无源网络的分析

无源网络的分析
9911991142222122???????????ss?sssksssksssshsz22用部分分式法综合无源网络83941s12212122?????s?????ssssszk85149s92292222?????s?????ssssszk222182582391zzzzsssskssksz????????????由此可得
现代电路理论与设计
第2章
无源网络的分析与设计
2.1 用直接法综合无源网络
2.1 用直接法综合无源网络
2.1 用直接法综合无源网络
2.1.1
1
LC网络的输入阻抗
LC网络的输入阻抗及其零极点分布 常用的六种LC网络的输入阻抗及其零极点 分布如图所示。
LC网络
输入阻抗
零、极点的位置
(a)
L
Z sL
( s )(s ) Z (s) H 2 2 s ( s )(s )
2 2 z1 2 p1 2 2 z2 2 p2
(0 z1 p1 z 2 p 2 )
2.2 用部分分式法综合无源网络
将Z(s)的表达式展开为部分分式,并将复共轭 项组合,得:
2.2 用部分分式法综合无源网络
d. Z(s)的每一个极点对应一个元件;
e. 电容和电感的数目要么相等,要么差值为1;
f. 该网络实现了Z(s)的全部各种极点:第一个串 联电感实现了无穷大处的极点;第一个串联电 容实现了原点处的极点;第一个并联LC电路 实现了±jωp1处的极点;第n个并联LC电路实 现了±jωpn处的极点; g. 从福斯特1型网络不能看出零点的分布情况。
2.2 用部分分式法综合无源网络
也可以根据Z(∞) 值确定网络的第一个串联元 件是电感还是电容。 如果Z(∞)=0, 则网络的第一个串联元件是电容。 如果Z(∞)= ∞,则网络的第一个串联元件是电感。 (b) 如果元件的数目为偶数,则网络的串联电 感和串联电容要么都需要,要么都不需要。 如果Z(0)= ∞或Z(∞)= ∞, 则网络的串联电感 和串联电容都需要。 如果Z(0)=0或Z(∞)=0, 则网络的串联电感和 串联电容都不需要。

射频基础知识

射频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射频基础知识目录第一章与移动通信相关的射频知识简介 (1)1.1 何谓射频 (1)1.1.1长线和分布参数的概念 (1)1.1.2射频传输线终端短路 (3)1.1.3射频传输线终端开路 (4)1.1.4射频传输线终端完全匹配 (4)1.1.5射频传输线终端不完全匹配 (5)1.1.6电压驻波分布 (5)1.1.7射频各种馈线 (6)1.1.8从低频的集中参数的谐振回路向射频圆柱形谐振腔过渡 (9)1.2 无线电频段和波段命名 (9)1.3 移动通信系统使用频段 (9)1.4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 (12)1.5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 (12)1.6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特点 (12)1.7 何谓“双工”方式?何谓“多址”方式 (12)1.8 发信功率及其单位换算 (13)1.9 接收机的热噪声功率电平 (13)1.10 接收机底噪及接收灵敏度 (13)1.11 电场强度、电压及功率电平的换算 (14)1.12 G网的全速率和半速率信道 (14)1.13 G网设计中选用哪个信道的发射功率作为参考功率 (15)1.14 G网的传输时延,时间提前量和最大小区半径的限制 (15)1.15 GPRS的基本概念 (15)1.16 EDGE的基本概念 (16)第二章天线 (16)2.1天线概述 (16)2.1.1天线 (16)2.1.2天线的起源和发展 (17)2.1.3天线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17)2.1.4无线电波 (17)2.1.5 无线电波的频率与波长 (17)2.1.6偶极子 (18)2.1.7频率范围 (19)2.1.8天线如何控制无线辐射能量走向 (19)2.2天线的基本特性 (21)2.2.1增益 (21)2.2.2波瓣宽度 (22)2.2.3下倾角 (23)2.2.4前后比 (24)2.2.5阻抗 (24)2.2.6回波损耗 (25)2.2.7隔离度 (27)2.2.8极化 (29)2.2.9交调 (31)2.2.10天线参数在无线组网中的作用 (31)2.2.11通信方程式 (32)2.3.网络优化中天线 (33)2.3.1网络优化中天线的作用 (33)2.3.2天线分集技术 (34)2.3.3遥控电调电下倾天线 (1)第三章电波传播 (3)3.1 陆地移动通信中无线电波传播的主要特点 (3)3.2 快衰落遵循什么分布规律,基本特征和克服方法 (4)3.3 慢衰落遵循什么分布规律,基本特征及对工程设计参数的影响 (4)3.4 什么是自由空间的传播模式 (5)3.5 2G系统的宏小区传播模式 (5)3.6 3G系统的宏小区传播模式 (6)3.7 微小区传播模式 (6)3.8 室内传播模式 (9)3.9 接收灵敏度、最低功率电平和无线覆盖区位置百分比的关系 (10)3.10 全链路平衡和最大允许路径损耗 (11)第四章电磁干扰 (12)4.1 电磁兼容(EMC)与电磁干扰(EMI) (12)4.2 同频干扰和同频干扰保护比 (13)4.3 邻道干扰和邻道选择性 (14)4.4 发信机的(三阶)互调干扰辐射 (15)4.5 收信机的互调干扰响应 (15)4.6 收信机的杂散响应和强干扰阻塞 (15)4.7 dBc与dBm (16)4.8 宽带噪声电平及归一化噪声功率电平 (16)4.9 关于噪声增量和系统容量 (17)4.10 直放站对基站的噪声增量 (17)4.11 IS-95 CDMA 对 GSM 基站的干扰 (19)4.12 G网与PHS网的相互干扰 (20)4.13 3G系统电磁干扰 (22)4.14 PHS系统与3G系统之间的互干扰 (24)4.15 GSM系统与3G系统之间的互干扰 (25)第五章室内覆盖交流问题应答 (12)5.1、目前GSM室内覆盖无线直放站作信源站点数量达60%,WCDMA的建设中,此类站点太多将导致网络上行噪声被直放站抬高,请问怎么考虑?5.2、高层窗边的室内覆盖信号场强难以做到主导,而室内窗边将是数据业务需求的高发区域,室内窗边的高速速率如何保证?5.3、有厂家建议室内覆盖不用干放,全用无源覆盖分布,我们如何考虑?5.4、室内覆盖中,HSDPA引入后,有何新要求?5.5、系统引入多载频对室内覆盖的影响?5.6、上、下行噪声受限如何考虑?5.7、室内覆盖时延分集增益。

无源光纤网络

无源光纤网络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

PON(无源光网络)是指(光配线网)中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不需要贵重的有源电子设备。

一个无源光网络包括一个安装于中心控制站的光线路终端(OLT),一级一批配套的安装于用户场所的光网络单元ONUs(Optical Network Units)。

在OLT与ONU之间的光配线网(ODN)包含了光纤以及无源分光器或者耦合器。

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光网络设备),是xpon网络接入方案中的产品。

通常来说,ONT就是ONU,是一种用于用户端的光网络设备。

严格地说,ONT应该属于ONU的一部分。

ONT和ONU的区别在于ONT是光网终端,直接位于用户端,而ONU是光网单元,与用户间还可能有其它的网络,比如以太网。

ONU下面可以接入xDSL(adsl,vdsl)或者以太网接入口的网关设备,之后再接入到网络终端。

ONU:1、选择接收OLT发送的广播数据;2、响应OLT发出的测距及功率控制命令;并作相应的调整;3、对用户的以太网数据进行缓存,并在OLT分配的发送窗口中向上行方向发送。

ONU设备完全符合IEEE 802.3/802.3ah·接收灵敏度高达-25.5dBm·发送功率高达-1至+4dBm·PON使用单光纤连接到OLT,然后OLT连接到ONU。

ONU提供数据、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语音(使用IAD,即Integrated Access Device 综合接入设备)等业务,真正实现“triple-play”应用。

OLT:1、向ONU(光网络分配单元)以广播方式发送以太网数据;2、发起并控制测距过程,并记录测距信息;3、为ONU分配带宽;即控制ONU发送数据的起始时间和发送窗口大小.EPON无源光网络系统中的局端设备(OLT),是一个多业务提供平台,同时支持IP业务和传统的TDM业务。

通信电子中的无源网络设计

通信电子中的无源网络设计

通信电子中的无源网络设计随着通信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网络互联等技术越来越成熟,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越来越普及。

无源网络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什么是无源网络?无源网络是指没有任何电动力源的电路网络,也称为“无源无源”,只有电容、电感、电阻和互感器等被动元件。

相比之下,有源网络则包含主动元件,如放大器、逆变器等,能够产生电动力。

无源网络的作用无源网络主要用于过滤、谐振和信号传输等方面,具有很多重要的作用,如:1. 调节信号频率和相位,使其适合于网络连接。

2. 提供与电路相对应的阻抗,使信号能够有效传输和反射。

3. 过滤信号中的噪声干扰,提供干净的信号输出。

4. 将拉普拉斯变换域中的电路表示为传输函数形式,更容易进行分析和设计。

无源网络设计的流程无源网络设计的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步:1. 确定电路拓扑结构,包括电源和被动元件。

2. 确定所需频率范围和通带、阻带、群延迟等电路规格要求。

3. 利用电路分析理论计算出所需的元件数值,包括电阻、电感、电容等,以保证满足电路规格要求。

4. 电路仿真和实验验证,分析实际电路的性能与规格要求是否一致,同时调整元件数值进行优化设计。

无源网络设计的注意事项无源网络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在选用元件时,需要注意其本身特性全面性,以保证电路的性能。

2. 在实验验证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的稳定性和热问题,特别是高频或噪声电路,需要低噪声放大器、有源补偿等技术进行辅助设计。

3. 需要注意电路的实际制造成本和尺寸等方面,不仅要使电路性能好,而且也要使其成本低廉和尺寸小。

总之,无源网络设计是通信电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考虑电路规格、元件特性、实验验证和成本、尺寸等方面,才能得到满足规格要求、性能稳定和成本低廉的电路。

第3章 射频无源网络(201109)

第3章 射频无源网络(201109)

1。用一阶全通网络构成
格形网络(平衡电路):
一阶格形相移网络计算
L1和C 2组成的谐振角频率:Ω = 相移为:Φ = 2 ⋅ arctg 1 L1 ⋅ C 2
ω
Ω 其中:ω为工作角频率(即要考察的频率) Z0 1 则:L1 = ,C 2 = Z0 ⋅ Ω Ω 其中:Z 0为系统特性阻抗。

一阶格形网络等效成T 一阶格形网络等效成T形网络 特点:不平衡馈电
一阶格形网络等效成T 一阶格形网络等效成T形网络计算
注意:LA必须是带中心抽头的电感。 经等效,有: 2Z 2Z 0 , LA = 2 ⋅ L1 = Ω 2 。 CB = 2 ⋅ C 2 = Z0 ⋅ Ω
2。相对相移固定的全通网络
功能:在宽频带工作情况下,使总相移达 到一个固定值。 基本原理:
要求在工作频带[ f l , f h ] 内,使 Φ1 − Φ 2 = Φ = 常数
1、巴特沃斯滤波器(下述中, 、巴特沃斯滤波器(下述中, 滤波器元件归一化参数都采用 巴特沃斯工作参数滤波器的参 量,即查表5.2,5.3) 即查表5.2,5.3)
1).低通:
(高频被短路不让过)
(高频被开路不让过)
元器件数值: L串=
ωc
gk ⋅ Z0
C并=
1 ωc Z0 ⋅
gi
RL = g N +1 ⋅ Z 0
采用二阶桥T 采用二阶桥T型全通网络构成:
3.4射频幅度均衡器 3.4射频幅度均衡器
幅度均衡电路:对射频信号传输过程中, 幅度均衡电路:对射频信号传输过程中, 针对某一频带宽度内的信号频谱斜率进行 调整。 调整。 功能:用于矫正传输通道里的幅频失真。 功能:用于矫正传输通道里的幅频失真。 宽频带信号在电缆中传输特性的补偿; 如:宽频带信号在电缆中传输特性的补偿; 宽带信号在某些电路中所致幅频失真的补偿。 宽带信号在某些电路中所致幅频失真的补偿。 基本组成: 构成的桥T型网络。 基本组成:R、L、C构成的桥T型网络。

无源光网络技术无源光网络技术应用

无源光网络技术无源光网络技术应用

无源光网络技术无源光网络技术应用1 概述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以及业务类型从简单的邮件收发发展到在线游戏等对实时性和带宽需求较高的业务,一部分用户提出了更高带宽需求,因此“光纤到户”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

FTTH分为点到点(以下简称P2P)和点到多点(以下简称P2MP)两种。

P2P的光纤接入技术就是使用光纤收发器的以太网接入;P2MP 的光纤接入技术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叫做PON(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可以细分为BPON、EPON、GPON和WDM―PON等多种。

2 无源光网络技术2.1 BPON(APON)BPON以前被称为APON,以ATM 作为承载协议,下行传输的是连续的ATM 流,比特率为155.52 Mb/s或622.08 Mb/s;上行传输的是突发形式的ATM 信元,速率为155M。

实现BPON 的关键技术有多址和接入控制技术(在使用TDMA上行接入时包括测距、带宽分配等)、突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技术、快速比特同步技术以及安全保密等方面的技术。

BPON的特点在于多业务和灵活的组网。

BPON系统有两大缺点,一是数据传送效率低,二是在ATM 层上适配和提供业务复杂,不适合向所有用户推广应用。

2.2 EPONEPON以以太网为载体,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下行速率为1Gbit/s,上行以突发的以太网包方式发送数据流,也提供一定的运行维护和管理(OAM)功能。

和传统的以太网相比,EPON 主要增加了两部分功能:位于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之下的仿真子层和被作为MAC层一部分的多点控制协议(MPCP)。

基于千兆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设备通过树形光分配网的拓扑结构,实现一个局端设备(OLT)一根光纤与多个远端设备(ONU)通信。

其下行通信为连续方式,发送的以太网数据帧中载有各个目的ONU的标识LLID,广播发送给每个ONU,在ONU设备中实现数据帧的过滤,将其它ONU的数据帧丢弃;上行通信采用TDMA方式实现多点接入,每个ONU 在由局端设备统一分配的时隙中发送数据帧,所分配的时隙补偿了各个ONU距离的差距,避免了各个ONU之间的碰撞。

射频无源器件课件

射频无源器件课件

Γ = 1, ρ = ∞, K = 0
可使用计算软件: 可使用计算软件
F:\cjq\u\Rf Tools\常用反射转换计算
1.08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0.00
传输功率为 传输功率 :
1 P( z) = Re U( z) I ∗ ( z) 2
{
}
U ( z) 2 2 1 i ∗ = Re 1 − Γ ( z) + Γ ( z) − Γ ( z) 2 Z0
R=50*(3.16-1)/(3.16+1)=26欧姆 R1=50* (2*3.16)/(3.162-1) =35欧姆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Sep 2010
衰减器计算软件: 衰减器计算软件:
F:\cjq\u\rf tools2\衰减网络计算.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回波损耗RL 0.00 0.92 0.94 3.10 4.44 6.02 7.96 10.46 13.98 20.00 20.92 21.94 23.10 24.44 26.02 27.96 30.46 33.98 40.00 ∞
驻波比SWR ∞ 19.00 9.00 5.67 4.00 3.00 2.33 1.86 1.50 1.22 1.20 1.17 1.15 1.13 1.11 1.06 1.04 1.02 1.00
Z in ( z ) =
U ( z) I ( z)
对给定的传输线和负载阻抗,线上各点的输入阻抗随至终端的距离l的不同而作周期(周期为)变化,且在一些特 殊点上,有如下简单阻抗关系:
Z in (l ) = Z L Z in (l ) = Z0 ZL

第3章射频网络基础_黄玉兰

第3章射频网络基础_黄玉兰

图3.23 信号流图的并联规则
规则3(分裂规则)一个节点可以分 成两个分离的节点,且每个分离的节点仅 与其原输入节点和输出节点相连,并保留 原有数乘因子,如图3.24所示。
图3.24 信号流图的分裂规则
规则4(反馈规则)一条数乘因子为Sl 且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相同的支路(称为 反馈环路),可以通过将进入节点的支路
[S]参量可以表征射频器件的特征, 在绝大多数涉及射频系统的技术资料和设 计手册中,网络参数都由[S]参量表示。
对于级连网络,射频电路可以利用 [T]参量简化对网络的分析。本节介绍 [S]参量和[T]参量这2种射频网络参 量。
3.2.1 散射参量
在射频频段内,网络端口与外界连接 的是各类传输线,端口上的场量由入射波 和反射波叠加而成,散射参量采用入射行 波和反射行波的归一化电压表征各网络端 口的相互关系。下面讨论散射参量的特性。
图3.12 网络参考面的平移
3.2.2 传输参量
用T2参考面上的归一化电压入射波和 归一化电压反射波表示T1参考面上的归一 化电压入射波和归一化电压反射波,网络 方程为
写成矩阵形式为

[T]称为传输参量或传输矩阵。
对于传输矩阵分别为[T]1,[T] 2,...,[T]n的n个二端口网络的级连,同 样可以得到组合后的传输矩阵[T]为各分 网络传输矩阵的乘积,即
3.3.2 对称网络
对称网络是互易网络一个特例。若互 易网络的结构具有对称性,则网络称为对 称网络。对称网络中电子元件的大小及尺 寸位置对称分布。
对称网络首先是互易网络,二端口对 称网络具有下列特性
结论是,一个对称二端口网络2个端 口参考面上的输入阻抗、输入导纳以及电 压反射系数一一对应相等。
或简写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高通滤波器基本原理
1 + (R + RG ) 1 + 1 RG + RL A B jωL RL = C D 1 + 1 1 jωL RL
当:ZG、RG为纯电阻时, ZG=RG,ZL=RL
输出响应为:
3、巴特沃斯滤波器与切比雪夫滤波 器的比较
巴特沃斯:衰减曲线单调,容易实现;通 带与阻带之间过渡较小,若要实现陡峭过 渡,须用很多元件参数(即:g 中的N 渡,须用很多元件参数(即:gN中的N较 大),这样易造成较大的损耗。 切比雪夫:通带与阻带之间的过度较陡峭; 但在通带与阻带内都保持着相等的幅度的 波纹。
Z0 ω c ⋅ gi源自C串=1 ωc ⋅ g k ⋅ Z0
RL = g N +1 ⋅ Z 0
注: g N +1 ≡ 1 ;
ωc
为截止频率;
巴特沃斯滤波器的插入损耗的频率关系:
ω 或查图5.16或5.18。归一化频率:Ω = − ω
IL = −10 log 1 + a 2 Ω 2 N (dB )
c
gN+1与gN串联时, gN+1表示负载电导; gN+1与gN 并联时, gN+1表示负载电阻
Pt 2 IL = −10 lg = −10 lg(1 − Γin ) Pi
(dB)
(2)带宽(3dB带宽): BW 3dB = f u3dB − f l 3dB )带宽(3dB带宽): (3)波纹:在通带内,幅频特性的最大值与最 小值的差值。
(4)矩形系数: )矩形系数:
BW 60 dB SF = BW 3dB
第三章 射频无源网络
射频滤波器设计和应用 射频衰减器设计和应用 射频移相器设计和应用 射频幅度均衡器及应用 射频功率合成器的设计和应用
3.1射频滤波器设计和应用 3.1射频滤波器设计和应用
滤波器:在一定的频域内,对某些特定 的频率点或频带进行加重或衰减处理, 使得信道的幅频特性符合特定的要求。
3.1.1常用的滤波器类型 3.1.1常用的滤波器类型
用单个最大输出功率为10W的射频放大 如:用单个最大输出功率为10W的射频放大 器构成输出功率为40W的发射功放方案 的发射功放方案。 器构成输出功率为40W的发射功放方案。
1 V2 = VG 1 + (R + RG ) 1 jωL + 1 R L
分析讨论: 当: ω → 0
V2 =0 时 VG
低频时无输出! ! 为一固定损耗 的网络.
V2 RL = 当: ω → ∞ 时 VG RG + R + RL
4、带通滤波器基本原理
串联型
输出响应:
V2 ZL = VG Z + R + j ωL − 1 L

+Z ωc G
分析:当: ω → ∞
ωL −
和 ω →0
时,或
1 >> (R + Z L + Z G ) ωC
时,无输出!
即:频率太高或太低都通不过(开路不让通过) ; 在
ωL −
1 =0 ωC
的频率附近可通过。所以呈带通特征!
并联型
分析: 当: ω → ∞
和 ω →0
时,或
ωC −
1。用一阶全通网络构成
格形网络(平衡电路):
一阶格形相移网络计算
L1和C 2组成的谐振角频率:Ω = 相移为:Φ = 2 ⋅ arctg 1 L1 ⋅ C 2
ω
Ω 其中:ω为工作角频率(即要考察的频率) Z0 1 则:L1 = ,C 2 = Z0 ⋅ Ω Ω 其中:Z 0为系统特性阻抗。

一阶格形网络等效成T 一阶格形网络等效成T形网络 特点:不平衡馈电
采用二阶桥T 采用二阶桥T型全通网络构成:
3.4射频幅度均衡器 3.4射频幅度均衡器
幅度均衡电路:对射频信号传输过程中, 幅度均衡电路:对射频信号传输过程中, 针对某一频带宽度内的信号频谱斜率进行 调整。 调整。 功能:用于矫正传输通道里的幅频失真。 功能:用于矫正传输通道里的幅频失真。 宽频带信号在电缆中传输特性的补偿; 如:宽频带信号在电缆中传输特性的补偿; 宽带信号在某些电路中所致幅频失真的补偿。 宽带信号在某些电路中所致幅频失真的补偿。 基本组成: 构成的桥T型网络。 基本组成:R、L、C构成的桥T型网络。
注: g N +1 ≡ 1 巴特沃斯滤波器的插入损耗的频率关系: 可查图5.16或5.18
IL = −10 log 1 + a Ω
2 2N
(dB )
ωc
Ω=
ω ωc
其中: Ω 为归一化频率;
为截止频率;
N − 为滤波器级数; a − 常取1。
2).高通
(低频被短路不让过)
(低频被开路不让过)
元器件数值: L并=
T型衰减网络的设计
异阻型(输入阻抗Zin,输出阻抗Zout): 异阻型(输入阻抗Zin,输出阻抗Zout): 设衰减系数为L 设衰减系数为L(倍)
2 L ⋅ Z in ⋅ Z out Ri = L −1 Rk1 L +1 = Z in ⋅ − Ri L −1 L +1 ⋅ − Ri L −1
R k 2 = Z out
3.1.3实际滤波器的实现(指:工作 3.1.3实际滤波器的实现(指:工作 参数滤波器的实现)
现代滤波器实现理论中二条基本原理: 现代滤波器实现理论中二条基本原理: 1) . 频率变换原理; 频率变换原理; 2) . 对应支路衰减相等原理。 对应支路衰减相等原理。 注:对频率归一化,同时又对阻抗归一 对频率归一化, 化的低通滤波器——“低通原型” 化的低通滤波器——“低通原型”滤波 器。
(
)
RG + RL 1
因为
VG A= V2
所以输出响应:
V2 1 = VG 1 + (R + RG ) jωc + 1
(
RL
)
分析讨论: (1) 当
ω →∞

V2 →0 VG
即:高频时,无输出。高频信号不通!
(2)当: ω → 0

V2 RL = 为一固定损耗量的网络. VG RL + R + RG
3).带通:
ω0 =
(ω L ⋅ ωu ) (中心频率)
ω −ωL W= u ω0
(相对带宽)
元器件数值: L串= L并=
Z0 ⋅ gk W ⋅ ω0
C串= C并=
W 1 ⋅ ω0 ⋅ Z0 g k
(串联支路)

W ⋅ Z0 ω0 ⋅ gi
1 W ⋅ ω0 ⋅ Z 0 gi
1
(并联支路)
gN+1与gN串联时,gN+1 表示负载电导; gN+1与gN并联时, gN+1表示负载
(5)阻带抑制:在阻带频率范围内,对信号的衰减 (6)品质因数(Q值) )品质因数(Q W
Q =ω •
stored
Ploss
2、低通滤波器基本原理
当:ZG,Zl为纯 电阻RG,RL时,
A B 1 + (R + RG ) jωc + 1 R = C D jωc + 1 RL
射频衰减器的设计
射频衰减器的基本形式: 射频衰减器的基本形式: 1。T型网络
2。 Pi型网络 Pi型网络
T型衰减网络的设计
同阻型(输入/输出阻抗不变,为Zo): 同阻型(输入/输出阻抗不变,为Zo):
设衰减系数为L倍。 则:Rk1 = Rk 2 = Z 0 ⋅ 2 L Ri = Z 0 ⋅ L −1 L −1 L +1
上述低通、高通、带通中, 电阻
2、切比雪夫滤波器
切比雪夫滤波器的实现:将巴特沃斯滤波 器的实现过程中的归一化元件参数换成切 比雪夫滤波器的归一化元件参数即可。 切比雪夫滤波器实现时,N查图5.20, 切比雪夫滤波器实现时,N查图5.20, 5.21, 5.21,5.22
巴特沃斯滤波器归一化元件参数:查P148, 巴特沃斯滤波器归一化元件参数:查P148, P149的表5.2, P149的表5.2,5.3; 切比雪夫滤波器归一化元件参数: 切比雪夫滤波器归一化元件参数:查 P152,P153的表5.4。但要注意:切比雪夫 P152,P153的表5.4。但要注意:切比雪夫 滤波器在偶数阶时有阻抗变换的现象。
1 L +1 1 Ri 2 = • − Z out L − 1 Rk
−1
衰减器设计举例
3.3射频移相器设计和应用 3.3射频移相器设计和应用
移相电路(也称时延均衡电路): 对射频信号的相位进行延迟处理。 功能作用: 在一些射频系统中,要求射频信号经 传输和处理过程后使信号的相位发生一定 的变化,而要求使信号的幅度保持不变。 这里仅介绍实际应用的工程设计方法。
3.5射频功率合成器和分配器的设计和应用 3.5射频功率合成器和分配器的设计和应用 作用: 作用:
在一些射频发送场合,由于器件能力的限制: 在一些射频发送场合,由于器件能力的限制: 单个射频器件不能达到要求的输出功率。 单个射频器件不能达到要求的输出功率。就要求 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各个信号源的输出功率相加, 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各个信号源的输出功率相加, 得到的总输出功率可以远远大于单个信号源的输 出功率,这就是功率合成技术。 出功率,这就是功率合成技术。
1.低通滤波器LP 1.低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LP 2. 高通滤波器HP 高通滤波器HP 3. 带通滤波器BP 带通滤波器BP 4. 带阻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LP 低通滤波器LP
高通滤波器HP 高通滤波器H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