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2.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一)-教学反思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用整十数去除)的教学反思
要上好一节课并不容易。
本节课,看似简单,其实有许多新的知识点:商的定位、两次试商、竖式书写等等,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算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采用了讲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反思这节课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1.利用口算经验学习笔算。
利用学生熟练的口算学习笔
算,,将口算方法、笔算的算理理解与算法的掌握紧密结合,降低新知识学习的难度。
2.注重有序思考的方法。
观察平时的计算教学,发现有些
学生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会做不会说。
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后继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必须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思考过程。
3.做、说、评、改相结合。
计算课的教学,学生也应该“知
其所以然”。
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动笔试一试,采用多种形式说一说,对做法、说法相互评一评,再把错误改一改,达到能力逐步提高的目的。
《商是一位的除法》教学反思(含试卷)

《商是一位的除法》教学反思《商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是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对比老教材,新教材的计算部分内容更细,主要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这是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先教学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再教学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
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重点在于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一节课上下来,发现学生看起来掌握可以,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还不是那么清晰,有待于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渗透算理。
在课堂上,我总是怕学生不会,在每一个环节的练习中,我都插入了大量的练习,即又费力。
在一节课中,不但教要有重难点,练也要有侧重点,要适度。
太少了没巩固,太多了,费时间,所以练习的量一定要控制好。
我认为可以专门进行一些练习课,进行学生的笔算竞赛练习等,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乐趣,另外,在午读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笔算的练习,让孩子算的更快更准,也能帮助他们爱上数学。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圆柱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这个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比是()A.2π:1B.1:1C.π:1D.无法确定2.如图,三角形EAD的底和高分别与长方形ABCD的长和宽相等,F是长方形长的中点.阴影部分甲、阴影部分乙和空白部分丙的面积之比为()A.1:2:3 B.2:3:4 C.1:3:4 D.1:2:43.张老师有3件衬衫、4条裤子、2双皮鞋,用它们一共可以搭配( )种不同的穿法。
A.9 B.14 C.24 D.64.下图中()是圆柱.A.B.C.5.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 )A.99 B.1C.1000 D.1006.如图是在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中画了甲、乙两个三角形(阴影),比较两个三角形的面积()A.甲的面积大B.乙的面积大C.面积相等7.某圆柱的底面积是s,高是h,将其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A.13s h B.s h C.23s h8.要表示一个月内气温的变化情况,绘制()统计图比较合适。
《商是一位的除法》教学反思

《商是一位的除法》教学反思《商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是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对比老教材,新教材的计算部分内容更细,主要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这是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先教学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再教学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
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重点在于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一节课上下来,发现学生看起来掌握可以,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还不是那么清晰,有待于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渗透算理。
在课堂上,我总是怕学生不会,在每一个环节的练习中,我都插入了大量的练习,即又费力。
在一节课中,不但教要有重难点,练也要有侧重点,要适度。
太少了没巩固,太多了,费时间,所以练习的量一定要控制好。
我认为可以专门进行一些练习课,进行学生的笔算竞赛练习等,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乐趣,另外,在午读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笔算的练习,让孩子算的更快更准,也能帮助他们爱上数学。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与圆锥体积的比是()A.1:2 B.2:1 C.1:3 D.3:12.把24分解质因数是()A.24=2×3×4 B.24=2×2×3×3 C.24=2×2×2×33.冬冬掷一枚硬币,他连续掷了3次都是正面朝上,他第4次掷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A. B. C.1 D.4.在含盐率为25%的盐水中,加入4克盐和12克水,这时盐水的含盐率( )。
A.等于25% B.小于25% C.大于25%5.如图所示,把一个底面积为8cm2、高6cm的圆柱切开,切成4个小圆柱,它的表面积增加了()cm2.A.16 B.24 C.32 D.486.房屋每平方米物业管理费一定,房屋面积和所缴的物业管理费()。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不确定成什么比例7.5.19,5.13,5.15,5.15,5.16,5.1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在我校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并且在全校的语数教师中也涌现出来一批实验的佼佼者,让我感到惭愧的是我这个全天候任课教师始终不太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或许因为内心的不喜欢,导致自己没办法净心研究,造成了目前我的课堂出现的问题多多,现在针对今天执教的《笔算除法》一课谈几点反思:
1、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
本节课可以说是一节失败的课,40分钟只解决了例题的教学,当堂训练没有时间完成,第一次检测时间过多,原因是本打算让学生在第一个问题中把算法说明白,这样第二个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但在第二个问题中发现学生算的都正确全班只有4名学生有错误,但是在说算理时却很费劲,反思原因,平时对于差生的关注太多了,导致了一些好孩子不愿意举手,不愿意发言,长时间的不锻炼,说理能力差了很多。
2、在备课过程中思考的东西太多,如:小组合作是否有效,兵教兵环节的处理,评价机制的运用等等,这些东西考虑的太多,有时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因此当一种事物还没有完全弄清时提倡创新我感觉有些困难,创新是要有一定的基础的。
3、从开学一直在使用这种模式,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课堂上像个闷葫芦,差学生因为总被提问变得更没自信,好学生因为不经常被提问,变得兴趣全无,虽说一直在运用激励的方式,但当学生的新鲜感没有的时候,那些激励评价变得是那么的无力。
累累累,烦烦烦,这种课堂真的让人感觉压抑。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教学反思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教学反思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刚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基础上进行的竖式除法,学习关健是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成整十数试商。
成功之处:
1、注重知识的铺垫。
复习部分,我设计了三道复习题:“括号里最在能填几”“乘法计算”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为后面的试商和笔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84*21,430*62和197*28,很明显例3是让学生利用“四舍”试商、例4是用“五入”来试商。
我重点教学例3,在例3(1)教学中先让学生将除数21看成20来试商比较简便是,再理解其计算过程,在例3(2)教学中让他们体会“调商”的过程。
由于学生已有例3的经验,所以例4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展示,注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教学迁移思维的培养。
通过教学,我发现有以下问题:
1、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不够,练习中发现还有一些学生用初商支和除数的近似数相乘。
2、过分强调算理,在说算理这上面耽搁了一些时间。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笔算的练习力度,进行丰富的练习。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案、反思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81—82内容例1。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以及本单元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及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的。
其实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所以学生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
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一般方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试商、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二、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1.口算60÷30= 40÷20= 90÷30= 320÷80= 240÷60=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96÷4= 140÷2=【复习铺垫的题一是对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复习,二是让学生在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唤起笔算的方法,为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做铺垫。
】3、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1.解决问题(1)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92÷30=3(个)……2(本)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92≈90,3x30=90)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笔算时,在学生尝试、探索的基础上,应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小棒等直观图解决商的书写位置。
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笔算除法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笔算除法教学反思(精选五篇)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笔算除法教学反思《笔算除法》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课教学的反思,在此我提出几点:第一:大胆、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这节课中,由于自己过于“一板一眼”地使用教材,致使学生有好的试商、调商的方法,而没有及时地让学生展示、总结。
从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使我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改。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将例题2的教学放在一节课上进行,让学生尝试,经过探究,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
这样再经过练习巩固几种方法,掌握方法,在巩固中选择最优的方法。
第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给多大空间,学生的发展空间可能就有多大。
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个性、有利于学生交流的环境。
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舞台上尽情展示自我,吸取他人的精华,获取知识。
例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创设让学生自己探究的环境,通过生生交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参与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学生获得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又怎么能轻易忘记呢?所以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多么重要。
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深钻研,勤动脑,为学生更好的服务第二篇:《笔算除法》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教学反思蒙公乡英峨小学韦兆晏本节课我以上课时所学的口算除法练习题导入新课,通过三个变式问题逐层深入,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到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让学生自然联想到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如“商在哪一位上”“商几”“余数表示什么”等等,引导学生思考算理和试商的方法,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列竖式计算,避免生硬地讲解。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笔算除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对于笔算除法的教学,我越来越感到无力,学生也学得很吃力,再加上课后习题形式灵活,解决问题时所需的计算步骤多,做起来耗时费力。
兼此种种原因,教学进度不得不放得很慢很慢,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令我满意。
面对学生的作业,我忧心忡忡:是我没有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编排意图,抑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经过这几天的实践与反思,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教材例题编写的精简,使新知点的跨越度太大,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时,教材只呈现一个例题(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只在练习题中出现。
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正确判断并计算“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这两种类型的题目。
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
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易于理解,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习中熟练把握,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
二是我在教学时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了解不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
由于学生只在二年级下册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好多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试商方法已经淡忘,而我在教学时只想着赶时间,赶进度,对这部分内容只在复习时用一道练习题一带而过,没有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
这部分知识如果分两课时教学,把商是三位数的情况另做一课时来学习,时间会更充足,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三是课后练习中有些题目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费时费力。
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则往往知难而退,不等做完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鉴于这种现实的迫在眉睫的问题,我必须放慢进度,针对于部分同学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一定要让孩子们彻彻底底的掌握方法并作业一次到位,以免以后形成思维定势,一直的错下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一)
教学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以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
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适时地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特别是除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等基本问题,然后着重解决试商的问题。
这样分层次、分阶段分化了重点,分散了难点,更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 =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