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基础
畜牧基础 教材

畜牧基础教材
《畜牧基础》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一本教材,作者是张响英和李彦军。
这本书是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农林牧渔系列之一,根据高职高专兽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编写,并适应了各校的教学改革。
全书共分为6部分,包括动物的营养、饲料、饲养标准与日粮配合、动物的遗传学基础、动物育种和动物繁殖。
此外,本书还适当增加了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动物育种新技术及胚胎生物工程的发展等内容。
本书的章节内容如下:
第一章:饲料和动物体的组成
第二章:动物的消化系统和消化方式
第三章: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第四章:饲料的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
第五章:饲料的分类
第六章:饲养标准
这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兽医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可供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参考。
畜牧学基础

畜牧学基础畜牧学是指利用动物进行农业生产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的生理、遗传、营养、行为以及饲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
它主要包括家畜养殖和家禽养殖两个方面。
家畜主要包括猪、牛、羊、马、骡、驴等,家禽主要包括鸡、鸭、鹅、鹌鹑等。
畜牧业的发展与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畜牧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饲养学饲养学主要研究动物饲料的营养成分、摄取量和消化吸收等方面的知识。
合理的饲料配合和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减少饲料浪费,保证畜禽的健康和安全。
主要包括饲料营养学、饲料加工学以及饲养管理学等几个方面。
2. 遗传学遗传学主要研究动物遗传基础、遗传变异、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动物的遗传规律和基本特征,可以制定合理的育种计划,提高畜禽的产量和品质。
主要包括遗传学基础、遗传变异、遗传进化和遗传育种等几个方面。
3. 生理学生理学主要研究动物的生命过程和机能活动,包括消化、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生殖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动物的生理特征和功能,可以制定合理的饲养方式,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主要包括消化生理学、循环生理学、内分泌学和生殖生理学等几个方面。
4. 疾病学疾病学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畜禽疾病是畜禽养殖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了解畜禽疾病的病原、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畜禽疾病的发生,提高畜禽生产的效益。
主要包括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等几个方面。
畜牧学是现代畜禽生产的重要基础,它为畜禽养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在畜禽养殖中,养殖者应该根据畜禽的生产特点和需要,综合运用畜牧学知识,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益和畜禽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畜牧养殖基础知识

畜牧养殖基础知识畜牧养殖是指人类利用各种家畜进行饲养和繁殖,从而获得肉类、乳制品、皮革、毛皮等动物产品。
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养殖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畜牧养殖的基础知识,包括畜牧养殖的概述、常见养殖动物、饲养方式以及其重要性和挑战。
一、畜牧养殖概述畜牧养殖是人类利用畜牧动物进行饲养和繁殖的一种经济活动。
它起源于人类的定居农业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类对动物产品需求的增加,畜牧养殖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
目前,畜牧养殖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二、常见养殖动物畜牧养殖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动物,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养殖动物。
1. 猪(Pig)猪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畜牧动物之一。
它们以其高繁殖力和快速生长的特点而闻名。
猪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肉类来源,同时猪皮和猪毛也是重要的皮革和毛皮原料。
2. 牛(Cattle)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牛提供肉类和奶制品,如牛肉、牛奶、黄油和乳酪,是人们膳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羊(Sheep)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重要的养殖动物。
羊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肉类,羊毛也被用于制造纺织品、地毯和其他产品。
4. 鸡(Chicken)鸡是最常见的禽类动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饲养。
鸡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肉类之一,鸡蛋则是每天人们早餐的常见食物。
5. 鱼(Fish)鱼类养殖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殖鱼类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同时也为渔业提供了补充。
三、饲养方式畜牧养殖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饲养方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饲养方式。
1. 放养饲养放养饲养是指让动物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移动和觅食。
这种饲养方式通常适用于牧场、草原和山区等地区。
养殖动物可以自由选择食物,同时也可以充分运动,有利于它们的生长发育。
2. 圈养饲养圈养饲养是将养殖动物圈养在特定的场所,提供足够的水和饲料。
这种饲养方式常用于畜牧养殖场和养殖场,有利于动物的管理和控制。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精品).doc

青年母鸡育雏要点获得高品质的青年母鸡是达到高产的第一步。
因此就育成期的九个要点加以说明。
1、体重是詁质的基准之一:育成期的体重是甜质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雏鸡开食后7〜10天间,随意抽100只鸡每天进行个体体重测定,并将其结果与标准体重经常进行比较与研究,再决定口常饲养管理工作。
所测体重的平均值,若在标准体重的小间值和上限值的2间,其后产蛋成绩良好。
测定的体重常常在标准体重以下吋,必须查明其原因及吋采取对策(例如饲料摄取量、饲料品质、给料次数、水槽位置、疾病、舍内环境等);相反,常常在标准体重上限值时,就是限制饲料喂量等来维持与控制适宜体重。
作为鸡群发育是否整齐的判定标准为:要有70%以上的个体,其体重在鸡群平均体重±10%以内,就算鸡群的体重整齐一致。
2、断喙:断喙较容易失败,有吋过分切割嘴喙,有的则断喙不足,还有的烧坏舌头,在断喙时下嘴比上嘴留得长,成功的断喙其后不会过分仲长。
3、避免密饲:通常,鸡舍面积夏天要宽敞,冬季较狭,春秋天介于两者之间。
4、光照管理:育成鸡的光照管理,其H的是控制鸡在适宜口龄达到性成熟。
关于光照程序有各种实用性的方法,究竟哪种好?要根据鸡舍是开放式的,还是密闭式的;或者是春雏还是秋雏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即要由各鸡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关键的一点是育成鸡舍的光照时间与产蛋鸡舍的光照耍协调。
例如: 若在育成期采用相当长的光照吋间,而转入成鸡舍时口照时间是变短的季节,这就会使产蛋高峰受到影响,不能使鸡群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
5、免疫接种:免疫接种主要是病毒性疫苗类型,接种方法要根据本地区鸡病发生状况,来制定各鸡场的疫苗接种程序。
疫苗的管理、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进行。
否则,就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6、控制鸡病的发生:现在育种公司、孵化场、育成公司从过去产蛋鸡舍的饲养密度等考虑,利用月田源抗体的雏鸡来生产青年鸡。
7、给料方法对青年母鸡的影响:给料方法对青年母鸡的生长发育状态有明显的关系,幼雏、屮雏、大雏都必须给以优质而营养全而的配合饲料。
畜牧专业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畜牧专业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畜禽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A. 大脑B. 小脑C. 下丘脑D. 延髓答案:C2. 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是()A. 钙B. 磷C. 钾D. 钠答案:A3.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 氨基酸B. 脂肪酸C. 葡萄糖D. 核苷酸答案:A4.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合成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K答案:D5. 家畜受精的部位一般在()A. 输卵管伞部B. 输卵管壶腹部C. 输卵管峡部D. 子宫角答案:B6. 精子获能的主要部位是()A. 附睾B. 输精管C. 子宫D. 输卵管答案:C7. 属于季节性发情的家畜是()A. 牛B. 猪C. 羊D. 兔答案:C8. 胚胎附植的部位一般在()A. 输卵管B. 子宫角C. 子宫体D. 子宫颈答案:B9. 家禽的孵化期鸡一般为()天A. 21B. 28C. 30D. 35答案:A10. 下列属于常量元素的是()A. 铁B. 铜C. 钙D. 锌答案:C11.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瘤胃中消化的主要产物是()A. 葡萄糖B. 麦芽糖C. 挥发性脂肪酸D. 蔗糖答案:C12. 属于蛋白质饲料的是()A. 玉米B. 豆粕C. 麸皮D. 秸秆答案:B13. 青贮饲料制作时,关键是创造()条件。
A. 有氧B. 无氧C. 低温D. 高温答案:B14. 猪的妊娠期平均为()天A. 114B. 150C. 280D. 330答案:A15. 产蛋鸡适宜的光照时间为()小时/天。
A. 8B. 12C. 16D. 20答案:C16. 奶牛的干奶期一般为()天。
A. 30B. 45C. 60D. 75答案:C17. 下列属于家禽必需氨基酸的是()A. 甘氨酸B. 胱氨酸C. 酪氨酸D. 赖氨酸答案:D18. 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A. 遗传B. 环境C. 营养D. 以上都是答案:D19.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饲料中摄取的脂肪酸是()A. 饱和脂肪酸B. 单不饱和脂肪酸C. 多不饱和脂肪酸D. 以上都不是答案:C20. 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天。
畜牧基础课程标准

:畜牧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畜牧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拓展课程,是畜牧兽医、宠物医学两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作用:本门课程是学习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及牧场环境卫生及设计等多方面内容的一门综合性拓展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畜牧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门课程是以《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解剖学》,《动物微生物》,《动物生理》,《动物病理》,《动物药理》等课程为基础,综合影响家畜生长的各方面因素,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稳定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面向兽医、宠医专业的全体学生,本着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着眼毕业后的就业岗位,综合畜牧饲养基础理论和技能,辅助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拓展就业面而开设。
(本课程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内容广泛且基础理论知识较强,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各类家畜饲养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基础知识。
第二,生产技术涉及广泛,要求必须掌握的技能项目较多,而且都是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操作技能。
第三,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等职业素质和拓展专业知识的良好载体,使得学生毕业后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是畜禽生产、管理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职业技能鉴定如家禽饲养工、家畜饲养工、饲料检测员等工种的考核项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技能、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紧跟现代畜牧业发展形势,以就业岗位为目标,强化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实用、适用、够用”和注重素质培养为原则进行课程设计。
根据专业课程需要和学生就业岗位基于工作过程需要来设计课程结构,经过与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共同探讨,以及对毕业生和行业企业调研结果设计课程重点难点。
为使学生每节课都能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开始学习,本课程对每一个具体实际工作都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改变一直以来以知识传承为主的讲授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典型岗位为基点,以实际问题为引导,以学习兴趣为驱动,以多媒体和实景教学为载体,结合实际情况按顺序分步骤逐层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完成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岗位技能的掌握。
畜牧职称考试试题

畜牧职称考试试题畜牧职称考试试题畜牧职称考试是评价畜牧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过考试,可以评估从业人员在畜牧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畜牧职称考试的试题,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内容。
一、畜牧基础知识1. 请简要描述家畜的分类和特点。
2. 什么是畜牧业的生产要素?请列举并简要解释。
3. 请解释畜牧业中的“精细化养殖”和“绿色畜牧”的概念。
4. 请简要介绍畜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畜牧业的特点。
二、畜牧养殖技术1. 请解释畜牧养殖中的“种畜繁育”和“育种改良”的概念。
2. 请简要介绍家畜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请列举常见的家畜疾病,并简要介绍其防治措施。
4. 请解释畜牧养殖中的“饲料与营养”和“饲养环境”对畜牧业的影响。
三、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1. 请简要介绍畜产品的加工流程以及常见的畜产品加工技术。
2. 请解释畜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列举常见的畜产品质量指标。
3. 请简要介绍畜产品的储藏和运输技术,以及畜产品的保鲜方法。
4. 请解释畜产品加工中的“无害化处理”和“绿色加工”的概念。
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1. 请解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列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 请简要介绍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负面影响。
3. 请解释畜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并列举实现循环经济的方法。
4. 请简要介绍畜牧业的节能减排措施以及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途径。
通过以上试题,我们可以看出,畜牧职称考试的内容涵盖了畜牧基础知识、畜牧养殖技术、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以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对畜牧业发展的前瞻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畜牧学科教材和参考书籍,深入了解畜牧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
同时,参加实践培训和实地考察,了解现代畜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创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外,考生还可以参加畜牧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行业交流活动,与同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拓宽视野,增加对畜牧业的深度理解。
《畜牧基础》课程标准

《畜牧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在《畜禽解剖生理》、《化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畜禽繁殖与改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禽类生产与经营》、《牛羊生产与经营》、《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20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及培养目标,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营养观念、良种意识、现代繁殖技术运用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中职)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以及畜禽养殖、动物选种选配等岗位需求,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围绕畜禽生产关键能力,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畜禽饲料利用、畜禽繁殖技术运用为主线,结合畜禽生产中的典型案例,设计学习任务。
将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课程设计。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参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序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畜禽营养和动物繁殖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具备应用营养和繁殖知识解决生产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实行做中学、做中教。
2.将相关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中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职业操守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