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8.一棵小桃树 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8.一棵小桃树 PPT课件
第二部分(②):
眼前的情景,写开花的小桃树经受风雨磨难,
抒发一种怜悯、痛心、惋惜、自责、无可奈 何的复杂情感。
第三部分(③—⑧): 回忆小桃树艰难曲折的生长过程。
第四部分(9-14): 描绘眼前的小桃树与风雨搏斗的情形。
1.如何理解“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这句话
的内涵? 【答案】 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我”常 想写,却一直没写,所以感到内疚,要忏悔;现在“ 该给它写”了,所以感到安慰。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内容 上,暗示“我的小桃树”有特殊法上,设置悬
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作者是怎样写眼前大雨中的小桃树的?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心情? 【答案】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将小 桃树在风雨中受难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一个“ 瘦”字用得十分恰当。“容颜全然褪尽了”令人痛 心,表达了作者对小桃树遭受风雨摧残的同情。
绘桃树 忆桃树
导思1.作者回忆了 小桃树怎样的 生长 经历? 关键词: 小桃树 导思2:眼前的小桃树
是怎样与风雨进行搏
斗的?
托物言志
导思4.作者笔下的小 桃 树实为作者本人 的化身,试 简要分 析本文是如何托物言 志的。
寄桃树
导思3.作者通过记叙
小桃 树的艰难抗争生
长经历,揭 示了一个 什么生活哲理?
18 一棵小桃树
散 文
弱小的动物往往引起人们的同情,老舍先生曾经写过 一只小麻雀,引起人们无限的同情;而贾平凹先生的小桃 树也同样引起人们的同情和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 一看这棵小桃树。
1. 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
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棵小桃树》PPT说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棵小桃树》PPT说课教学课件

摹形
传神
寄意
“纤纤的生灵”、 “太小”、“瘦 瘦的、黄黄的”, 花儿“太白、太 淡”、“单薄”
动作神态描写: “拱折”、“努 力撑”、“挣 扎”、“抖着”
不屈不挠地奋斗, 一定会战胜磨难, 创造美好的未来
被艰难坎坷摧 不为困苦所折, 状物抒情 残的弱小者 顽强与命运抗争 托物言志
绝不气馁的贾平凹
预习检查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忏悔( c ) 哆嗦( )duō孱头( )
càn
赤裸( c ) 猥琐( )wěi矜持( )
jīn
恍然( ) 渺小( ) miǎ魂o魄( )
火灼灼( z ) 马嵬坡( )wéi
打着旋儿( xuàn) 旋转( xuán)
命薄( bó) 薄纸( bá)o
执著( z ) 著名(z )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服侍:伺候,照料。 恍然: 忽然醒悟的样子。 猥琐:(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含贬义。 幼稚: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赤裸:光着身子,不穿衣服。 祸不单行:形容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祸:灾难。
听朗读,默读全文,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写眼前小桃树的情景。 第二部分(3—8):写对小桃树的回忆。 第三部分(9—13):接着写眼前风雨中的小桃树。 第四部分(14):写希望中的桃树。
4.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 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 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 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再读读这些语句, 边读边想象小桃树的 形象,想想这是一株 怎样的小桃树。
1.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 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 断了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8 一棵小桃树 主课件.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8 一棵小桃树 主课件.ppt

我的小桃树
阅读探究
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思考:“我” 为什么情系小桃树,我和小桃树有 什么关系呢?
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 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 存。这就和作者的经历相似。 现在你明白“我”和小桃树的关 系了吗?请那将“我”与小桃树 对应起来具体说明。
我明白了……
小桃树就是“我”的化身
• 你知道这首歌吗?在上学的路上,你是否感 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能告诉你看到了什么?
• 记得有句诗这样形容桃花“满树和娇烂漫红, 万枝丹彩灼春融。”这是何等的灿烂!今天 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和桃花有关的文章—— 《一课小桃树》。作者是——
—— ——








白 居 易 《 大 理
山 寺 桃 花 始
。2020年12月19日星期六2020/12/192020/12/192020/12/19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2月2020/12/192020/12/192020/12/1912/19/2020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12/192020/12/19December 19, 2020
寺盛
桃开
花。











融 《 桃 花
枝 丹 彩 灼
》春


作者简介
贾平凹,当代作家,原 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 1953年出生于陕西的一个偏 僻落后的小山村。父亲是乡 村教师,母亲是农民。他的 童年时期,正是新中国朝气 蓬勃欣欣向荣的时期,也是 新一代充满希望、孕育理想 的时期。但是,1966年开始, 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 命”,不仅危害了我国社会 的发展,而且也危害了青年 的成长。在“文革”中,贾 平凹的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 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 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课件 (共26张PPT)

第9段写了几层意思?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两层意思:自己经历艰难,加上奶奶去世,自 责痛哭;又见到了小桃树。 十年动乱给有志青年带来精神上的极大痛苦和 压抑,国之不幸,家之不幸,己之不幸交织在 一起,只有用“痛哭”来发泄。作者看着多灾 多难的小桃树,想想自己坎坷的经历,百感交 集,托物言志的主旨十分明显。
第10至第13段,作者是怎样写小桃树 的?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作者是把小桃树不幸遭遇同顽强向上的精神糅和在 一起写的。既写了小桃树的“弱小”“孤独”“命 薄”,又写了“它开了花”“花没有立即谢去”, 在大雨中拼命“挣扎”,树的高处还“保留着一个 欲绽的花苞……”。采用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再 次显示小桃树“要开花”“要结果”的执着追求和 美好理想,也暗含着作者尽管几经挫折,几经磨难, 仍然百折不渝地追求着人生的幸福和美好的理想。
第二部分(第2~14 段)明写小桃树的经 历,暗写作者自己的 经历。
第二层(第3~8段): 插叙,回忆过去。
第三层(第9~14段): 眼前情景。
第五单元
18 一棵小桃树
第二课时
知识回顾
作者及相关作品。
重点字词。
复述文章内容
合作探究
在第1段中,“我”为什么“常常自个 儿忏悔,自个儿安慰”呢? 因为“我”一直想给“我的小桃树”写 点文章,却一直没写,所以感到内疚, 要忏悔;现在“该给它写点什么了”, 所以“感到安慰”。开头,造成悬念, 能激发读者兴趣。
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小桃树的顽强生命力使“我”看到了希 望,坚定了信念,坚信通过不屈不挠的 奋斗,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 的理想。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文章线索
明线,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埋在角落 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 (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 (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 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 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 绽的花苞。

部编第18课《一棵小桃树》优质课件.

部编第18课《一棵小桃树》优质课件.

部编第18课《一棵小桃树》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一棵小桃树》选自部编版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五单元,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展开,详细阐述了小桃树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第一自然段,描述小桃树的生长环境;第二至四自然段,描绘小桃树在春季的生长状况;第五至七自然段,描述小桃树在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及四季变化特点。

2. 领悟作者通过对小桃树的观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大自然的赞美。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桃树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变化,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观察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树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变化,引出本课主题《一棵小桃树》。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分析小桃树在四季的生长变化,讲解课文难点。

a. 春季:小桃树发芽、长叶、开花。

b. 夏季:小桃树结果、叶子茂盛。

c. 秋季:小桃树叶子变黄、掉落。

d. 冬季:小桃树进入休眠期。

4.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感受,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观察记录表,加深对小桃树生长过程的理解。

6.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桃树的生长变化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棵小桃树》2. 板书内容:a. 春季:发芽、长叶、开花b. 夏季:结果、叶子茂盛c. 秋季:叶子变黄、掉落d. 冬季:休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眼中的小桃树”为主题,写一篇观察日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8课《一棵小桃树》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8课《一棵小桃树》课件

(9—14)
(插叙)
2. 品析语言,感受“小桃树”形象。
作者在文中描绘的是一株怎样的桃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结合文中的句子,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整理、归纳出桃树 的特点。(提示:可以从“生长环境”、“外形”、“遭遇” 等方面进行探讨。)
生长环境:“长得太不是地方”、院子的角落 外形:长得委屈、瘦瘦的、黄黄的、白、淡、薄… 遭遇:不招人喜欢,要被砍掉;被猪拱;“没有一只蜜蜂恋过它, 一只蝴蝶去飞过它。”风雨中,“哆嗦”、“慌乱” …
形近字: 忏(chàn)悔 维 服侍(shì) 赤裸(luǒ) 嫁接
纤(xiān)
待客 裹(guǒ)住 庄稼
多音字: 颤抖(chà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据此划分 段落层次
(1)
表明我对 小桃树的 深情,暗 示小桃树 对于我的 特殊意义
(2)
(3—8)
2、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 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 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 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 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合作探究
1、 作者对小桃树的情感经历了从同情怜悯到 敬佩感激的变化过程。精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 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
作者借这株由“我” 的“梦种”长成的小桃树,寄托、表达了自己对生
活的感悟和思考。“托物言志”是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 非常巧妙地寄托个人的情感和理念,它具有含蓄美,朦胧美,给读者留 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拓展延伸
1、请从你平时所阅读的知识中搜集关于“追求梦想”的名言名句 。 【交流】 1.每片叶子都有开花的梦想,每个人都希望听见掌声响起!— —熊有才 2.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 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保尔·柯察金 3. 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 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 ——汪国真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精品课件

—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
苞。出长身 得卑 委微 屈
样子猥琐
被人鄙视 孤独寂寞
风雨摧残
花儿单薄
一、比较阅读析内容
• 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加强对文章内 容和主旨的理解。
小桃树三比
• 1、小桃树 • 2、小桃树 • 3、小桃树
紫藤萝 爷爷的盆景 贾平凹
1、小桃树
不幸遭遇
紫藤萝
经历风雨后
小桃树 紫藤萝
高高的一枝儿上(实现我的梦) 保留着一个欲绽 的花苞
“我”的经历(暗线)
生在小山村(偏僻)
走出山村来到城市 感到渺小,孤陋寡闻 但想干一番事业
长大后,读不懂人世 的大书,感到幼稚 (经受磨难)
心里始终有着梦想 (为梦想而奋斗)
托物言志
•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 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 的志向和意愿。
聆听小桃树
• 同学们,一棵孱弱、命运曲折的小桃树历经风 雨仍努力生存,它那种不屈不挠、顽强同命运 抗争的精神令我们心生敬意,我想此时大家一 定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愫,有许多心声想对小桃 树倾诉吧!“小桃树,我想对你说……” 或 “ 小桃树,我从你身上明白了……”为开头,写 (说)出你的理解与收获 。
• (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作主宰 自己命运的主人等等。)
顽强斗争、不懈追求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 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托尔斯泰
推荐阅读
《丑石》《文竹》 《静虚村记》
检查预习
• 伫(zhù)
嵬(wéi)
• 孱头(càn tou) 忏悔(chàn huǐ)
• 懊丧(ào sànɡ)
矜持(jīn chí)
• 猥琐(wěisuŏ ) 灼灼(zhu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一棵小桃树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一棵小桃树 (共21张ppt)
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光, 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 希望和信念。
2.第⑦段中说“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啊,小桃 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 作者产生安慰之情、感激之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因为在风雨摧残中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的小 桃树。作者明白: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 ,就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基础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只是常常自个儿 chàn huǐ( 忏悔 ),自个儿安慰。
(2)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jīn chí( 矜持 )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
(3)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 样子也极wěi suǒ( 猥琐 )。
基础检测
(4)我不禁有些chàn dǒu( 颤抖 )了:这花儿莫不 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课外赏读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 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 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C.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 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 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 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 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 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 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课外赏读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 蝴蝶花的特点。
1.花瓣娇小不起眼;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花 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散发幽幽的香气, 沁人心脾。 2.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 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 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 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 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 ,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 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 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1)“竟”是“竟然”的意思,小桃树在风雨中俯身 的瞬间,“我”竟然看到树顶还保留着一个花苞,表现 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我”内心的惊喜、感 动。(赏析词语)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苞比作指示灯,写 出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对“我”的激励作用,让“我 ”饱含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赏析修辞)
阅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示(P113)
• “文章中叙述了小桃树的‘身世’,同时暗 示了作者自己的经历。在作者看来,小桃 树是他儿时便怀有的、向往幸福生活的 ‘梦’的化身——‘我的小桃树’就是另 一个‘我’”。
环境
一 棵 小 桃 树
小桃树
角落里
经历 遭遇
现状 花苞欲绽
一两 明条 一线 暗索

偏僻小山村 11
磨难
追求幸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桃夭》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唐)王维《辋川别业》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一棵小桃树
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 ),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作家。 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文革”时家庭 遭到毁灭性摧残。 1972 年以偶然的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 习。 代表作品有《浮躁》《白夜》《秦腔》《古炉》等。 他的《浮躁》获得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秦腔》获第 一届红楼梦奖首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古炉》获施 耐庵文学奖。
小桃树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我”对它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1.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
2.拱出一点嫩绿儿 3.长上二尺来高 4.有院墙高(猪拱,被遗忘)
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不大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 我十分高兴,我会幸福 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5.开花,遭大雨(零落挣扎) 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
品析语句的常见角度和方法: 角度: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词语 (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描写方法(语 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 情感等。 方法1:通过品析重点词语(动词、形容词等)的 表达作用,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格式:加点词(含义)+句子(含义)+体现、表 达(效果:心理、气氛等) 方法2:通过品析修辞、表现手法等的作用,来品 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格式: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写了什么(具 体内容)+体现、表达(效果:感情、性格等)
1. 《丑石》 2. 《文竹》 3. 《静虚村记》
总结: • 明暗线索交织(11) • 托物言志
主题概括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 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 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 主要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 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 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 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 的未来。
1、文本还写了哪些人和物? 爷爷奶奶、姐姐弟弟、 盆景、夹竹桃花和水蜜 桃花、 2、有什么作用? (1)运用对比,突出小桃树执着的精 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2)表达对奶奶的感激和怀念,以及 奶奶去世的悲伤。
6.高高的一枝儿上保留着 一个欲绽的花苞
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我该怎么感 激你?我亲爱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 的精灵。
“我”的经历
1.荒僻山村,从小有梦想
2.走出山来到城里,感 到渺小,孤陋寡闻, 但想干一番事业
3.长大后,读不懂人世 的大书,感到自己太幼 稚天真,经受磨难 4.奶奶去世 5.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 矢志不渝 追求理想
小桃树长在家里土院子的角落里,暗示 “我”从小生长在荒僻落后的小山村;小桃 树得不到良好的生长条件,暗示“我”从小 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孤陋寡闻,后来到 城里才知道天地更宽广;它长得瘦小,暗示 自己感到渺小,未能成为大才;着重写它在 风雨摧残中的情景,暗示作者自己在生活道 路上经受风风雨雨和种种磨难;高高的一枝 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我被感动,不忘 初心,对理想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
. . 魂魄(hún pò ) 马嵬坡(wéi )
. 撑着(chēng ) 纤纤(xiān )
服侍(shi)
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1.找出文中对小桃树的描写,理清写作 的顺序,并选取自己喜欢的语段大声朗读。 2.结合自己阅读的感受,举例说说喜欢 这些语段的原因并简单评价小桃树。
写小桃树是按照什么顺序呢?
1、你从《一棵小桃树》 得到什么启示? 角度1.2.3.4. 例: 敢于克服困 难,在逆境中顽强拼 搏,作主宰自己命运 的主人,不懈追求理 想等等。
贾平凹的散文如酒般醇厚绵长 ,如溪水清纯透明。在古朴而又平 淡的氛围中,道出他对生命、历史 、宇宙的深深思索,具有一种深邃 的哲思。
推荐阅读作品: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生动、 优美的语言。 2.明确明、暗双线结合及托物言志的写 法,体会作者在“我的小桃树”中蕴含 的含蓄深沉的思想感情。
词语
. 忏悔(chàn ) . . 淅淅沥沥( xī lì 褪尽( tuì ) 蓄藏(xù ) ) . 伫( zhù )立 . 矜持( jīn ) . . 猥琐( wěi suǒ ) . 一摞( luò ) . 灼灼( zhuó )
眼前的桃树 1、2; 回忆中的桃树 3—8; 现实中的桃树 9—14
例: 描摹形色:“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
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 了它的弱小 。 描写动作、神态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 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 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 强搏斗。(赏析描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