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0.老王1-部编版
合集下载
2024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1老王

别人对待老王:(1)不愿坐他的车; (2)叫他“老光棍”; (3)恶意的揣测他眼睛瞎掉的原因。
合作探究
(二)研讨老王之“善” 3.朗读读课文5-2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说明老王品质如何? (2)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自由交流)
合作探究
04 识文本
2.初识老王形象。
姓名: 老王 职业: 蹬三轮车 家庭成员:有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
没什么亲人 外貌特征: 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家庭住址: 荒僻小胡同里破落大院里的塌败小屋
合作探究
(一)研讨老王之“苦” 1.老王的苦体现在什么地方?
凄 职业—— 靠一辆破旧三轮维持生活
凉
艰 生活—— 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难
的 老
身体—— 眼睛残疾,生意受影响
王
居住—— 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合作探究
2.课文第3自然段写老王的生理残疾,还介绍了人们对老王的态度。别人如何 对待老王?
身体之苦: 弯腰曲背,瞎眼残年。 生活之苦: 塌败小屋,三轮为生。 精神之苦: 孤独无亲,备受轻视。
第11课 老王
杨绛
生活中有许多生活不幸的人们,给一丝温暖,给 一缕关爱,他们就会略带满足。今天我们随杨绛一起学 习课文《老王》,一起走进老王的生活、老王的世界。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线索。 2.通过品读,鉴赏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文章语言特色。 3.理解文章关心、同情和尊重不幸者的主题。
关爱
极富爱心
善
(人道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
4.找出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的句子。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合作探究
(二)研讨老王之“善” 3.朗读读课文5-2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说明老王品质如何? (2)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自由交流)
合作探究
04 识文本
2.初识老王形象。
姓名: 老王 职业: 蹬三轮车 家庭成员:有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
没什么亲人 外貌特征: 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家庭住址: 荒僻小胡同里破落大院里的塌败小屋
合作探究
(一)研讨老王之“苦” 1.老王的苦体现在什么地方?
凄 职业—— 靠一辆破旧三轮维持生活
凉
艰 生活—— 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难
的 老
身体—— 眼睛残疾,生意受影响
王
居住—— 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合作探究
2.课文第3自然段写老王的生理残疾,还介绍了人们对老王的态度。别人如何 对待老王?
身体之苦: 弯腰曲背,瞎眼残年。 生活之苦: 塌败小屋,三轮为生。 精神之苦: 孤独无亲,备受轻视。
第11课 老王
杨绛
生活中有许多生活不幸的人们,给一丝温暖,给 一缕关爱,他们就会略带满足。今天我们随杨绛一起学 习课文《老王》,一起走进老王的生活、老王的世界。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线索。 2.通过品读,鉴赏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文章语言特色。 3.理解文章关心、同情和尊重不幸者的主题。
关爱
极富爱心
善
(人道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
4.找出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的句子。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第11课《老王》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杨绛 知识分子 幸福一家
身体状况 只有一支眼 比较健康
住址
塌败的小屋
楼房
结局 总结
因病去世
活了下来
作者杨绛是相对幸运的
2.杨绛为什么愧怍? 示例一: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要表达最深的谢意,而作者却没有 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也没完全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仅以金 钱回报,与老王没有进行更多的交流,作者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 义。
顺理成章的情况下说“当然”。这里表明作者一家之前帮助老 王是诚心诚意的,并不要求老王回报。作者一家也很同情老王的 贫苦生活,从来没有占便宜的念头。
(3)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 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我知道”重复两次,表示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因为老王强调 “我不是要钱”。“不过……既然……就”的句式,强化了委婉 的语气,表明作者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钱,以此方式让老王体面地 收钱。
(二)课堂练笔 作者一家和老王以善良回报善良,作为读者,你会对他们
说些什么? 请以“老王,我想对你说……”或者“杨绛先生,我想对
您说……”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感受。
作者通过回忆老王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交往的生活 片段,展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老王与作者一家珍贵的友情, 表现了孤苦寒微的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性,表达作者 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关怀,对自身的反省, 以及对命运的慨叹。贯穿全文的情感脉络是作者对老王的同 情、尊重、感激和愧怍。
作者 幸运 知识分子
(相对) 不安、愧怍
老王 不幸 贫苦大众
第三单元 11 老王
设计说明
《老王》是杨绛先生通过回忆自己和车夫老王之间的故事,并 剖析自己“愧怍”之心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学习本课,要通 过熟读精思来理解人物形象,品味平淡朴实的语言,领会文章丰 富的内涵。
第11课《老王》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发现空白
对“钱”态度差异
老王:少要、不要钱,看重的是与作者一家的情意
杨绛:经济关照与心灵相隔 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但自命清高、不解人意、绝 不欠别人的情,拒绝了别人的表达与赠与,缺乏真正尊重的同情
发现空白
“钱”眼里拷问
不对等的“爱”
“钱”的回报 “心”的付出
仅以金钱回报,与老王没有进行更多的 交流,对老王的关心太少,对不住老王 如此深厚的情谊
照
顾
③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
④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
有 来
⑤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有
往
善
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我”一家与老王的来往
文章线索: 人、事、物、地点的转换、 人物的感情
问题探究:愧怍之情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 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 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 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苦”与“善”的人物形象。 3.体味作者平和隽永的语言风格,感受人性中
的美好以及作者的自省精神。
思考问题:
快速的浏览文章,杨绛除了把老王称作“老王”以外, 还把他称作什么呢?找出课文中的一个短语。
不幸者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一、探讨人物形象
1.作者为什么说老王是个“不幸者”?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坚决不肯拿报酬 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是否还有钱吗? 因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她被剃了阴阳头,有了 这样一种标志,坐在三轮车上,让劳动人民出
第11课《老王》课件(共3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生活中,我们需要一颗同情心,并且让它驱使我 们伸出援助之手。
教师个人感悟:我觉得老王的职业、家世、生理缺陷、居住条件就如同 这片贫瘠干裂的土地,“苦”得让人心痛。然而就在这样的土壤里,有一 朵最美的花在孕育,它的名字叫善良。花朵的枝干里本身流淌的就是善 良的汁水(送冰、送钱先生去医院、把平板三轮加上边缘),最后花朵 粲然绽放!(临终还记得感恩)即使随后便是逝去,可却摇曳着他人的 神经,提醒我们:要做善良的人! 也提醒我们:能否尽自己微薄之力 去关照那些更需要被关照的弱势群体?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 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这是作者 的猜测,从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从 不被人重视,其中也暗含着“我”对老王的同情与 怜悯。
.【筛选信息】第2-4段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中
你读出了什么信息?请完成下列表格。
了解作者:
杨绛: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 《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她的散文风格温婉简淡、气度从容而 又意味深长。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84年,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在文中, 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经历过 时代和命运的剧烈起伏,杨绛对人性的认识更加深刻。 她非常感念那些在苦难岁月中保持高贵人性,在自己一 家落难时,释放善意,甚至施以援手的普通人。老王就是 这样一位令作者夫妇难忘的布衣之交。
基本情况
读出的信息
称呼:
职业:
家庭成员:
外貌特征:
家庭住址:
基本情况
读出的信息
称呼:老王
地位卑微
职业:蹬三轮车
谋生手段艰苦
家庭成员:有个哥哥,死了;有
无依无靠、孤独终老
教师个人感悟:我觉得老王的职业、家世、生理缺陷、居住条件就如同 这片贫瘠干裂的土地,“苦”得让人心痛。然而就在这样的土壤里,有一 朵最美的花在孕育,它的名字叫善良。花朵的枝干里本身流淌的就是善 良的汁水(送冰、送钱先生去医院、把平板三轮加上边缘),最后花朵 粲然绽放!(临终还记得感恩)即使随后便是逝去,可却摇曳着他人的 神经,提醒我们:要做善良的人! 也提醒我们:能否尽自己微薄之力 去关照那些更需要被关照的弱势群体?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 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这是作者 的猜测,从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从 不被人重视,其中也暗含着“我”对老王的同情与 怜悯。
.【筛选信息】第2-4段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中
你读出了什么信息?请完成下列表格。
了解作者:
杨绛: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 《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她的散文风格温婉简淡、气度从容而 又意味深长。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84年,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在文中, 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经历过 时代和命运的剧烈起伏,杨绛对人性的认识更加深刻。 她非常感念那些在苦难岁月中保持高贵人性,在自己一 家落难时,释放善意,甚至施以援手的普通人。老王就是 这样一位令作者夫妇难忘的布衣之交。
基本情况
读出的信息
称呼:
职业:
家庭成员:
外貌特征:
家庭住址:
基本情况
读出的信息
称呼:老王
地位卑微
职业:蹬三轮车
谋生手段艰苦
家庭成员:有个哥哥,死了;有
无依无靠、孤独终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课件(35张ppt)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但我们可以用伟 大的爱去做些小 事。
特蕾莎(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南斯拉夫/印度]
—诺贝尔和平奖 得主特蕾莎修女
课堂小结
单击送此人处玫编瑰辑,母手版有标余题香样式
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当常怀关切之心。 眼• 泪单•击要第此二为处级别编辑人母的版悲文本伤样而式流;仁慈,要为 善良的• 心第•三第灵级四级而发。”常常爱惜”,去关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自食其力……
互助……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姐妹抓阄读书, 有书读的妹妹却 哭了……
我们的课桌, 我们的床……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我们常常无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法式 做伟大的事,
• 第四级
——写作者•与第一五级位三 轮人力车夫的交往, 表现底层劳动者在不 幸的生活中的不变的 淳朴善良的天性。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观察•插第二图级,速读课文1-4 • 第三级
段,作者•给第了四级我们介绍
• 第五级
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 这些信息你读到什么? (从职业、家人、外貌、 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
同情• 第。•二第级三级
王的境遇感到愧怍。
• 第四级
• 第五级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职业:三轮单干户
基 • 单击本此处生编理辑缺母陷版:文一本只样眼式
[最新版本]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1《老王》精品课件(48张)
![[最新版本]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1《老王》精品课件(48张)](https://img.taocdn.com/s3/m/a365be4651e79b89680226f7.png)
在内容上,交代老王的职业,表明“我”与老王的身 份差异,表现“我”与老王的关系融洽;在结构上,开篇 点题,引出下文对老王身世的介绍。
优质课堂讲本-[最新版本]部编版语 文七年 级[下 册]11 《老王 》精品 课件( 48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优质课堂讲本-[最新版本]部编版语 文七年 级[下 册]11 《老王 》精品 课件( 48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
优质课堂讲本-[最新版本]部编版语 文七年 级[下 册]11 《老王 》精品 课件( 48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整体感知
自主讨论: (1)从介绍老王、片段回忆、重点回忆三
方面,梳理全文结构。 (2)依据文章结构,大致梳理作者的感情
线索。
优质课堂讲本-[最新版本]部编版语 文七年 级[下 册]11 《老王 》精品 课件( 48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走近老王
再读课文,体会老王的苦
段落
老王的基本情况
职业:蹬三轮的 失群落伍 单干户
第一 家庭: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部分
1~4 健康状况:只有一只好眼 天黑了就看不见 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居住条件:荒僻 破破落落 踏败
苦
谋生艰难、孤独、 备受轻视
孤苦伶仃
身体有残疾 精神受折磨
条件简陋、环境恶劣
课文解读
➢ 走近人物 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1~4)表明老王是个很__苦__的人; (5~22)表明老王是个很__善__良___的人。
优质课堂讲本-[最新版本]部编版语 文七年 级[下 册]11 《老王 》精品 课件( 48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优质课堂讲本-[最新版本]部编版语 文七年 级[下 册]11 《老王 》精品 课件( 48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优质课堂讲本-[最新版本]部编版语 文七年 级[下 册]11 《老王 》精品 课件( 48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优质课堂讲本-[最新版本]部编版语 文七年 级[下 册]11 《老王 》精品 课件( 48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
优质课堂讲本-[最新版本]部编版语 文七年 级[下 册]11 《老王 》精品 课件( 48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整体感知
自主讨论: (1)从介绍老王、片段回忆、重点回忆三
方面,梳理全文结构。 (2)依据文章结构,大致梳理作者的感情
线索。
优质课堂讲本-[最新版本]部编版语 文七年 级[下 册]11 《老王 》精品 课件( 48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走近老王
再读课文,体会老王的苦
段落
老王的基本情况
职业:蹬三轮的 失群落伍 单干户
第一 家庭: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部分
1~4 健康状况:只有一只好眼 天黑了就看不见 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居住条件:荒僻 破破落落 踏败
苦
谋生艰难、孤独、 备受轻视
孤苦伶仃
身体有残疾 精神受折磨
条件简陋、环境恶劣
课文解读
➢ 走近人物 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1~4)表明老王是个很__苦__的人; (5~22)表明老王是个很__善__良___的人。
优质课堂讲本-[最新版本]部编版语 文七年 级[下 册]11 《老王 》精品 课件( 48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优质课堂讲本-[最新版本]部编版语 文七年 级[下 册]11 《老王 》精品 课件( 48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第11课《老王》课件(共33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生活之苦:塌败小屋,三轮为生。
精神之苦:孤独无亲,备受轻视。
3.阅读课文5-22段,看看本文记录了作 者和老王交往的哪些事情。
送冰块,车费减半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
4.作者一家对老王又是怎样的呢?
①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 ②“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症,便
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 ③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
强调了“我”和老王的关系—— 雇佣与被雇佣
• 品读反常之处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闲话:无关紧要的话 “我”和老王谈话的内容是什么?
• 品读反常之处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 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不老实和恶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世人的麻木和冷漠,对弱者缺乏同情
• 总结归纳
本文写老王与“我”的交往,描写了 老王的勤劳、善良,表达了作者人要平等, 要互相关心、爱护的人道主义精神,呼吁 社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 写法探究
1.兼用两种顺序组织材料,内容井 然有序。
作者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 的。第一部分按逻辑顺序写老王的三方面 情况(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下 面几个片段是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 与为人的。
苦命 善良
以善良对待善良 不幸者怜悯苦命人
不幸 善良
• 探究分析 课文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
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品读反常之处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我”经常照顾老王的生意, 体现出“我”对老王的关照
• 品读反常之处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1.请同学们说说老王的基本情况,完成下表
精神之苦:孤独无亲,备受轻视。
3.阅读课文5-22段,看看本文记录了作 者和老王交往的哪些事情。
送冰块,车费减半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
4.作者一家对老王又是怎样的呢?
①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 ②“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症,便
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 ③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
强调了“我”和老王的关系—— 雇佣与被雇佣
• 品读反常之处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闲话:无关紧要的话 “我”和老王谈话的内容是什么?
• 品读反常之处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 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不老实和恶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世人的麻木和冷漠,对弱者缺乏同情
• 总结归纳
本文写老王与“我”的交往,描写了 老王的勤劳、善良,表达了作者人要平等, 要互相关心、爱护的人道主义精神,呼吁 社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 写法探究
1.兼用两种顺序组织材料,内容井 然有序。
作者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 的。第一部分按逻辑顺序写老王的三方面 情况(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下 面几个片段是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 与为人的。
苦命 善良
以善良对待善良 不幸者怜悯苦命人
不幸 善良
• 探究分析 课文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
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品读反常之处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我”经常照顾老王的生意, 体现出“我”对老王的关照
• 品读反常之处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 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1.请同学们说说老王的基本情况,完成下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PPT课文电子课件说课

10 老王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 他们平凡、普通,不引人注意也不被人注意,你是怎 样对待他们的呢?
作者名片
杨绛,生于1911年,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 人,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 翻译家。
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 等;小说有《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将 饮茶》;译作有《堂吉诃德》《小癞子》等。
老王
杨绛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内容,感知老王这一人物形象,体会老王的 “苦”与“善”。
2.揣摩本文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3.了解在特殊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下层劳动人 民高尚的思想情操,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学会关心、帮助 弱势群体。
伛:弯(腰)曲(背)。 翳: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骷髅: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滞笨:呆滞笨拙。 琢磨:思索;考虑。 领受:接受(多指接受好意)。 愧怍:惭愧。
整体感知
1.阅读第1~4自然段,说说老王的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职业——靠一辆破旧三轮维持生活。 生活——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身体——眼睛残疾,生意受影响。 居住环境——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精神——单干户,孤独、无亲,被人瞧不起。
4.“我”竭尽全力去帮助老王,为什么还觉得“心上 不安”?文章最后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因为“我”觉得老王对自己的关心远胜于自己对老王 的关心,自己对老王的不幸负有责任,却无力为改变老王 的不幸命运做些什么。这种惭愧更加表现出作者灵魂的高 贵。
结尾的话将文章的主题上升到社会问题的高度,发人 深省:一个社会总有不幸者,我们要关怀不幸者,关注他 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