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思路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思路(练习答案)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进行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答题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而要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如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示例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示例2: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问: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这道题的设置很有特点:没有直接问诗写了什么景或写了什么内容,而是让“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同时问“这样一幅面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将诗的形象和创造的意境都考查了。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一个思路:语言-意象-意境-主旨(情感)一个方法:从原作中找根据。
一个口诀: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
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
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
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
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一、解题要点及鉴赏术语:⒈了解格律知识:对仗、押韵、平仄、词牌、曲牌、句式。
⒉诗歌体裁: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词、曲、现代诗歌。
⒊依题材分类:咏史、咏物、送别、爱情、讽喻、边塞、山水田园、思乡怀远、哲理。
⒋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经历、风格流派。
⒌诗歌内容:何人、何事、何景、何情。
⒍诗歌语言风格:平淡自然、清新淡雅、明快浅显、工丽(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雄浑悲壮、雄奇、奔放、豪放、婉约、诙谐、讽刺、口语化。
⒎把握感情基调和感情变化(常见意境):清新明快(自然)、幽静萧瑟、恬静淡雅(恬淡闲适)、凄楚哀婉、生机勃勃、高昂、低沉。
⒏表达技巧:⑴分析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比兴、用典、联想、想象、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借事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修辞(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反复、排比、顶真)。
解析:高考中不仅直接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而且还问表达效果怎样,以及具体分析是怎样表达的,所以要认真审题。
①对比即是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景物,不同的思想感情比较,使其区别得更鲜明。
②比兴就是具体的事物表达那些不常见的事物,从而使读者易于理解,能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使其形象鲜明;还能避免叙事或说理的质直,使之委婉含蓄。
③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手法在2008年高考中5套题中有所涉及,解答模式可参照后面的“高考常用模式”中的第二方面。
④对偶(对仗)的艺术效果:显示了语言的对仗美,达到了意境美与韵律美的完美结合。
⑤顶真的艺术效果: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某种千结百转的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一、分析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应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此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此诗通过描写凉气、月光、重露、飞萤、宿鸟等意象展现出深秋月夜的景象。
(步骤一)渲染了幽清冷寂的氛围。
(步骤二)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感慨和忧愤。
(步骤三)实战演练:一、江宁夹口(其三)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这首诗的首句用了“月黄昏”三个字,请问,诗人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月黄昏”三字为这首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
客船、“无灯”小店、半死枫树,这些形象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显得暗淡朦胧(步骤一),从而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三)。
二、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 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模式及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
备考必读: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解析(3)

备考必读: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解析(3)(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备考必读: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解析(3)(摘要):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进入第一轮复习阶段,一轮复习扎实与否决定了同学们赖以迎接考试的知识基础是否牢靠,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成绩,一轮复习时需要有良好的方法和复习效果。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共27页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27★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 Nhomakorabea及答题思路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五、一词、一句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句)是全诗 的关键,为什么?
提问变体:前人认为,某词 (句)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 你有何看法?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 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句)就 构成了全诗的线索。抓住这个 词(句)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 大,检测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 程度。
2020
1该词(句)对 突出主旨所起的 作用。
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 手法作简要分析。(2005年卷)
2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 法(步骤1)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 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 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 (步骤2),写出了诗人恍托置身 仙境的情景(步骤3)
三、分析语言类型
1
2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 语言艺术。
3
解答分析:这种提醒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 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诗的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 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 等。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单击添加副标题
古代诗歌鉴赏 题型 设计及答题思 路
lingshuang
一 分析意境类型
1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情和景的 角度来鉴赏这首诗!
3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起来构 件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古代诗歌赏析答题思路

古代诗歌赏析答题思路————————————————————————————————作者: ————————————————————————————————日期: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λ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的所见所闻: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的所见所闻:有 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 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 一景,而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一景,而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1)。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 诗中“花自落”“ ”“鸟空 景交融(步骤2)。诗中“花自落”“鸟空 之景都显示出了山中的宁静清寂, 啼”之景都显示出了山中的宁静清寂,从 中更透出一丝伤春、 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3)。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 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2005年卷) 年卷) 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年卷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 )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1)写出岳阳楼高 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 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 ),写出了诗人酒醉登楼恍若置身仙境 行杯” 步骤2), 上“行杯”(步骤 ),写出了诗人酒醉登楼恍若置身仙境 的情景(步骤3) 的情景(步骤 )
1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 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 衬托 正衬 动静衬 乐景衬哀情等 描写“ 衬、以乐景衬哀情等。 (<永遇乐 李清照从 描写“落日熔金, 永遇乐 李清照从>描写 落日熔金,
2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是生动形象化,比拟是把事 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是生动形象化,比拟是把事 各种修辞手法 是生动形象化 是强调和突出, 物人格化,夸张是强调和突出 对偶是为了增强 物人格化,夸张是强调和突出,对偶是为了增强 诗的音乐美。 诗的音乐美。 3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 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静写动, 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 可以静写动, 动静结合 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4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 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 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渲染烘托, 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渲染烘托,以突 出中心。 出中心。 5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色彩的渲染。 色彩的渲染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 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 6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 观察角度的变化。 观察角度的变化 俯视,仰视,远眺,近看, 远到近或由下而上。 远到近或由下而上。
三、分析语言类型
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 何特色? 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 提问变体: 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解答分析:这种提醒不是要求
答题步骤: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过华清宫(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题华清宫(宋)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 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 都向长杨作雨声。
16.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它们都属于 .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 诗。 17.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写法不同:甲诗是通 .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写法不同: 过描述 ,讽刺了 ;乙诗是 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 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 的感慨。 的感慨。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 A.甲诗开头两句犹如电影镜头,在读者面前展现出 .甲诗开头两句犹如电影镜头, 一幅骊山图景。 一幅骊山图景。 B.乙诗开头两句描述了诗人长途跋涉到华清宫后所 . 见到的凄迷景色。 见到的凄迷景色。 C.甲诗语言虽然不用难字,但精雕细琢,雄健豪放。 .甲诗语言虽然不用难字,但精雕细琢,雄健豪放。 D.乙诗取景深远,意味无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索。 .乙诗取景深远,意味无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索。 19.甲诗作者杜牧是唐朝著名诗人,下列诗句都是杜 .甲诗作者杜牧是唐朝著名诗人, 牧的名句,请写出它们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句) 。(任选两句 牧的名句,请写出它们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句) (2分) 分 停车坐爱枫林晚, ⑴停车坐爱枫林晚, 。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⑵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东风不与周郎便, ⑶东风不与周郎便, 。
修辞手法主要有: 修辞手法主要有 1比喻 比喻 2借代 借代 3比拟 3比拟 4夸张 夸张 5对偶 对偶 6反问 反问 7设问 设问 8双关 双关
以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六种表现手法: 以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六种表现手法:
暮云合璧”的美丽景致,反村自己的凄恻心情。 暮云合璧”的美丽景致,反村自己的凄恻心情。)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参考答案: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 参考答案: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 描绘的清江、梁上燕、 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 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 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老妻画纸为棋局的 痴情憨态,望而可爱; 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 天真无邪,弥足可贵(步骤二)。 )。不作雕 天真无邪,弥足可贵(步骤二)。不作雕 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二、分析技巧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 或手法)。诗人诗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诗人诗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法,或手法)。诗人诗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 解答分析: 方法,要准确答题, 方法,要准确答题,就要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 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三大类。 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答题示例: 答题示例: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 请从“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年全国卷) (2005年全国卷) 年全国卷
四、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 在哪里? 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 要求品味这些久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要求品味这些久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 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鉴赏, 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鉴赏,应将其放在该句 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考虑用的什么 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 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 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样的感情。 样的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 设计及答题思路
黄琴丹
2010年 2010年4月
一 分析意境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情和景的角度来 鉴赏这首诗! 鉴赏这首诗!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起来构件的让人 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 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1,抓住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 ,抓住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运用自己的联想和 想象进行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想象进行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萧瑟凄凉等,注意要准确地题想景物的特点和情 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 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2005年卷) 年卷) 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年卷
答题示例: 答题示例:
江村 杜甫 江清一曲抱村流, 江清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古人供禄米, 但有古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微躯此外更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