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拼音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标调方法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标调方法概述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文和阅读的重要工具之一。
正确使用汉语拼音标调方法对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和词语发音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的汉语拼音标调方法,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
汉语拼音标调方法汉语拼音标调方法是指在拼写汉字时标注声调的方法,声调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语音特征,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一个字的意思。
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汉语拼音标调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声调学生需要学习汉语拼音的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每个声调都有相应的发音特点,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掌握不同声调的发音方式。
2. 标注声调在拼写汉字时,学生需要标注正确的声调。
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通常会有带声调的拼音标注,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标注来正确发音。
3. 练习发音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标调方法时,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不同声调的发音规律。
可以借助语音设备或者音频资料进行听力练习。
4. 拼读训练除了学习声调和发音外,学生还需要进行拼读训练,即通过拼音标调来读汉字。
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会有许多练习和作业帮助学生提高拼读能力。
实践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拼音标调方法,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实践方法:1. 游戏教学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来教授汉语拼音标调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音频设备等,来展示拼音标调的发音规则,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3. 听说训练设置听说训练环节,让学生通过模仿、朗读等方式提高发音准确度和流利度,培养他们的汉语拼音标调技能。
4.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实行分层教学,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相应难度的汉语拼音标调训练,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有效的知识。
结语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标调方法是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基础,掌握好这一技巧对学生全面提升汉语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anɡ enɡ inɡ onɡ》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ɑnɡ、enɡ、inɡ、onɡ》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一、教材内容解析本课有 5 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 4 个后鼻韵母和 1 个整体认读音节,配有一幅妈妈哄婴儿睡觉的情境图。
弯弯的月牙爬上了窗台。
屋里的墙上,猫头鹰形状的挂钟在嗒嗒嗒地走着;灯光下,妈妈坐在床上哼着歌,哄着怀里的婴儿。
图中的“床”和“窗”提示ɑnɡ的音,“灯”提示 enɡ的音,“婴儿”的“婴”和“猫头鹰”的“鹰”提示 inɡ和 yinɡ的音,“钟”提示 onɡ的音。
第二部分是声母与 4 个后鼻韵母的拼读,包括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第三部分是词语。
3 幅情趣十足的插图表现了 3 种运动: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其中“车”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四部分是儿歌《两只羊》,其中 liǎnɡ、yánɡ、dōnɡ、shànɡ、ràn ɡ、tōnɡ、zhōnɡ、 yānɡ是本课新学的音节,“羊、走、也”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车、羊、走、也”以及要求书写的音节词“mínɡ liànɡ”。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后鼻韵母ɑnɡ、enɡ、inɡ、onɡ和整体认读音节 yinɡ,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拼读声母和ɑnɡ、enɡ、inɡ、onɡ组成的音节。
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mínɡ liànɡ”。
3.借助拼音,认读“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3 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两只羊》。
4.认识“车、羊、走、也”4 个生字。
【教学重点】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yinɡ的正确认读;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后鼻韵母ɑnɡ、enɡ、inɡ和前鼻韵母ɑn、en、in 的发音辨析;后鼻韵母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三、与课文相关的素材1、前、后鼻韵母发音上的不同表现:(1). 舌位不同。
前鼻音,舌尖顶住上齿龈,不松动、后缩;后鼻音,舌头后部高隆起,舌根尽力后缩,抵住软腭。
小学语文_汉语拼音(ai ei ui)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拼音《ɑi ei ui》备课人:【课型】拼音识字课【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复韵母ɑi、ei、ui和它们的四声,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拼读声母与ɑi、ei、ui组成的音节。
了解复韵母的标调规则。
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音节词“pái duì”。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妹妹、奶奶”2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小白兔》。
4.能够借助所学汉语拼音,朗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链接儿歌。
【教学重点】1.复韵母ɑi、ei、ui 的正确认读,声母和ɑi、ei、ui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2.音节词“pái duì”的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了解复韵母的标调规则。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1.抽读字母卡片,ɑ o e i u u,复习巩固。
2.比较6个单韵母发音时的口型变化,师生一起体验。
二、观看图片,引出韵母1.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我们从一幅图画开始。
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大胆地说,看谁观察的仔细。
2.生回答。
(小朋友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围成一个圆圈听老奶奶讲故事。
明明怕老奶奶太累,站起来请他喝杯水。
老奶奶说:“不累,不累!”)3.师:刚才大家在描述图画的过程中出现的词语挨着、围着、喝杯水,这些字的发音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三个复韵母ɑi、ei、ui。
三、明确概念,感受字形特点。
1.师:看看这三个韵母,他们有什么特点呢?生:他们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前面分别是ɑ、o、e,后面都是i。
2.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我们把像这样由两个单韵母合在一起组成的韵母叫复韵母。
四、学习ɑi ei ui的音形及其四声。
(一)学习ɑi ei ui的音形1.学习ɑi的音形。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情境图,站着的小孩子高,那坐着的小孩子怎么样?生:矮。
师:他们都是怎么坐着的?生: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做坐着的。
师:小孩子们爱听老奶奶讲故事吗?生:爱。
师:刚才同学们不知不觉中已经发出了ɑi这个复韵母得得三个调号,他们分别是“挨、矮、爱”差哪个声调呢?生:皑。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对于刚刚踏入小学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语文上册教材起着至关重要的启蒙作用。
这套教材就像是一把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引领他们走进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从整体结构来看,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编排合理,循序渐进。
教材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如“汉语拼音”“识字”“课文”等。
这样的编排方式有助于孩子们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在汉语拼音部分,教材的设计十分注重趣味性和直观性。
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儿歌等形式,帮助孩子们认识字母的形状和发音。
比如,“张大嘴巴ɑ ɑ ɑ,圆圆嘴巴o o o”,这样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们能够轻松地记住拼音的发音。
而且,教材中还安排了大量的拼音练习,包括书写、拼读等,让孩子们在反复练习中熟练掌握拼音这一重要工具。
识字环节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如象形识字、会意识字、形声识字等。
例如,在学习“日”“月”“水”“火”等字时,通过展示这些字的象形图案,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字的含义。
同时,教材还注重在语境中识字,将生字融入到词语、句子中,让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字,还能理解字的用法。
课文部分选材丰富多样,充满了童真童趣。
有短小精悍的儿歌,有简单易懂的故事,还有优美的诗歌。
这些课文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
比如《小小的船》这首诗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教材中的课后练习也设计得非常用心。
既有巩固基础知识的读写练习,又有培养思维能力的拓展练习。
比如,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一画自己的家等,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加深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能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动手能力。
此外,教材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在教材的最后,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板块,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从而爱上阅读。
一年级语文上册 汉语拼音 第一单元 3《b p m f》教材分析 鲁教版五四制

《b p m f》教材分析一、教材简说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b、p、m、f,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
第一幅图是一个小朋友在听广播,广播的“播"提示b的音,收音机的形状提示b的形。
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在爬坡,爬坡的“坡”提示p的音,小男孩举着的小红旗的形状提示p的形.第三幅图是两个孩子做摸人的游戏,“摸”提示m的音,三根门柱和上面的门梁构成的图形提示m的形。
第四幅图是老爷爷手拄着拐杖在观赏佛像,“佛"提示f的音,拐杖提示f的形。
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以音节bɑ为例,借助图画教学拼音方法;二是声母b和带调韵母ɑ的拼音;三是b、p、m、f和ɑ、o、i、u相拼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b、p、m、f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第四部分是读词认字,配有图画,图上画着幸福的一家:“爸爸"“妈妈”带着“我”在公园里游玩。
b、p、m、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认识汉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韵母带调拼音是教学难点。
二、学习目标1.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
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三、教学建议(一)字母教学教学b、p、m、f,要重点指导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学生不容易读准声母的本音,教学时要多种方法配合,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领悟发音方法。
可从插图入手,借助“播”“坡”“摸”“佛”的读音,读准b、p、m、f。
教学b、p时,可让学生通过试验比较,区别发音:将一张薄纸放在嘴前,比较发音。
发b时,薄纸基本不动;发p时,薄纸有明显的颤动。
教学b、p、m、f的形,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图与字母相似的部分;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这些字母像什么;还可以将b、p、m、f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fff。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ɑng eng ing ong》(教学设计+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ɑng eng ing ong》(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汉语拼音中的ɑng、eng、ing、ong四个音。
2.培养学生的音、调、节奏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和词语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掌握汉语拼音中的ɑng、eng、ing、ong四个音。
三、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ɑng eng ing ong》是一年级上册的第二篇汉语拼音课文,属于第一单元,包含拼音字母ɑng、eng、ing、ong四个音,共8个词语。
课文通过配合图画、口型等多种形式,把拼音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结合,满足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可塑性。
2.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语音教学和联想记忆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掌握ɑng、eng、ing、ong四个音,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前预习在课前,老师应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ɑng eng ing ong》。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或模仿发音的方式来提前熟悉课文。
第二步:新词预习让学生依次认读新词:1.湖畔(hú pàn):湖边的意思。
2.骆驼(luò tuó):一种高大的草原动物。
3.棕色(zōng sè):一种颜色,介于黑色和黄色之间。
4.桥洞(qiáo dòng):桥下的洞。
5.斑马(bān mǎ):一种黑白相间的草原动物。
6.拦路虎(lán lù hǔ):比喻使人不能前进的障碍物或困难。
7.瞎子(xiā zǐ):眼睛看不见的人。
8.搭(dā):这里的意思是坐在,上了车等。
第三步:认读发音练习老师给学生介绍ɑng、eng、ing、ong四个音的发音方法,重点讲解口型和音调。
然后老师要求学生跟随自己的发音模仿练习,直到能够清晰地发出这四个音。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10《ao ou iu》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10《ao ou iu》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ao ou iu》这几个元音的拼读音节。
其中,字母“a”、“o”、“i”、“u”在学生接触的字中属于比较常见的元音字母,横向对比发现,“ao”、“ou”、“iu”组合相比其他元音组合较为少见。
本课旨在让学生掌握这三个组合的发音规则,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准确拼读这一类音节,提高语文识字准确性和流利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拼音《ao ou iu》的读音规则,能正确拼读含有这几个元音的单字和词语。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乐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ao ou iu》的发音规则,能准确拼读相关单字和词语。
难点:学生可能在区分“ou”、“iu”、“ao”这几个字母组合时出现混淆,需要巩固练习。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利用拼音卡片让学生自主联系读音,引导学生感知《ao ou iu》这几个拼音发音规则。
(二)讲解与操练•通过多种形式(比如歌曲、游戏、图片)展示“ao”、“ou”、“iu”在不同字词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这几个组合的发音规则。
•操练阶段,设计活动让学生多次重复朗读“ao ou iu”相关的词语,加深记忆。
(三)扩展•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含有《ao ou iu》拼音的单词,拓展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巩固与作业•教师会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业,巩固所学内容,确保学生能有效掌握《ao ou iu》的发音技巧。
五、板书设计•“ao ou iu”拼音的相关单字和词语,以及例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区分《ao ou iu》这几个拼音的细微差别,适时引导学生纠正发音错误,及时强化训练。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增加学生参与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知识点总结在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汉语拼音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好汉语拼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发音,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本文将总结一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的汉语拼音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一、声母表声母是构成汉字拼音的第一个音节,是汉语发音的起点。
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出现的声母有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b、p、m和f的发音比较相似,常常容易混淆。
b和p的区别在于发音时是否送气,b是送气的,p是不送气的;m的发音是唇音,舌尖抵住上齿龈;f发音时嘴唇微张。
d、t和n的发音也相似。
d和n的发音都是舌尖抵住上齿龈,不同的是d送气,n不送气;t的发音是舌尖抵住上齿龈,略微弹动。
l的发音是舌尖抵住上齿龈,舌面贴住上腭,声音由腭部流出。
g和k的发音区别在于g是送气音,k是不送气音。
h的发音是气流从声道狭小的地方流出,使声带振动。
j、q、x的发音都是辅音加韵母的形式,j的发音较为尖锐;q的发音有些类似于"t+sh"的音;x的发音类似于"sh"。
zh、ch、sh和r的发音较特殊。
zh的发音是辅音加上"i"的发音;ch的发音是辅音加上"a"的发音;sh的发音是辅音加上"u"的发音;r的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r"。
z、c、s的发音都是辅音加上"i"的发音。
二、韵母表韵母是构成汉字拼音的第二个音节,是汉语发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出现的韵母有a、o、e、i、u、ü和ai、ei、ui、ao、ou、iu、ie、üe、er等。
韵母a的发音是张开嘴唇发出的;o的发音是嘴唇微张;e的发音是嘴巴微微张开;i的发音是舌尖靠近上齿龈;u的发音是双唇呈圆形;ü的发音是嘴唇呈小圆形,舌头向前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教材在总的指导思想上,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的理念、新的精神。
为了让教师们更好了解、准确把握这册教材的编辑意图,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介绍:一、教材的基本结构;二、教材的特点;三、学习目标;四、教材的编辑意图。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由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六大部分组成,并附有两个生字表和。
第一部分是入学教育。
第二部分是汉语拼音。
(13课、四个复习)
第三部分是识字。
(识字8课,分为两组)
第四部分是课文。
(课文20篇,分为四组)
第五部分是语文园地。
每组识字和课文之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
第六部分是口语交际。
每个语文园地后面安排一次口语交际。
最后一部分是两个生字表和一个汉字笔画名称表。
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100个;汉字笔画名称表列举了20种基本笔画。
二、教材的特点
1.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
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如学拼音阶段就出现了短语、句子和儿歌,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内容和形式,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和学科的沟通与融合。
2.科学性
内容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常见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也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像“爸、妈、我”等。
;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
我们应该实行认字分开,多认少写。
3.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富有时代的气息。
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爱国的主题;《自已去吧》体现了自主锻炼的愿望;《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关爱他人的品格;《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的教育因素。
4.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
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环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
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
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我会连”等形式激发兴趣、培养自信。
5.适用性
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地方,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和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
三、学习目标
1、汉语拼音:
⑴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⑵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四、教学意图及教学策略
第一部分:关于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共四幅图,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和“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
教学时,要把观察图画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这几幅图为学生提供了观察讲述的材料,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讲述自己的感受。
另外,根据各学校不同的实际情况,把观察画面与参观校园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认识校园,初步明确学校常规,如:课堂上怎么坐、怎么举手发言、怎么读书,都要指导学生模仿图画练一练。
尤其是读书、写字姿势,在之后长期的教学活动中,要反复训练,一直到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为止。
有的老师从一年级起,每到写字,就和孩子们一道念歌诀:身离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每当有学生看书姿势不正确的时候,老师也总是温馨地提醒和指导:身体坐正,书本端好。
这种持之以恒地培养,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终身受益的,老师们不要因为赶进度就淡化了。
第一幅图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展示了开学之际校园内外欢乐、有序的场景,通过观察画面,讲述图意,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学校生活的一些侧面,感受老师的亲切,并学习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老师提示浇花、扫地的孩子,借以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一些常规,培养学生热爱学校,为学校和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的意识。
第二幅图以“学习语文很快乐”为主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课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养成专心听课、积极发言的习惯,感受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三、四幅图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把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教给学生,并注意讲述与模仿相结合,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基础。
特别强调:养成教育要常常提醒、不断督促检查,特别应注意幼、小过渡,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纠正不良习惯。
第二部分:关于汉语拼音
1.内容的组织更加科学。
第一是把声母y w提前,和单韵母i u ü整合为一课。
这一课除了要学习单韵母i u ü,还要学习声母y 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简化头绪,节省时间,而且能提早出现一些常用音节,便于学生学习、巩固拼音,还可以提早出现常用汉字。
实践证明,这样安排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起来并不困难。
第二是改变了音节的呈现形式。
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大多是以结果呈现,减少射线的形式。
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儿童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加快拼读音节的熟练程度。
第三是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
每一课中出现的音节词语句子或儿歌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2.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
继承人教版以往教材的优良传统,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图大都既表音,又表形。
这次编写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那就是把一些图和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
3.把学拼音和识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拼音教材中,从第3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
在图中或图下,出现了词、短语或句子。
从第3课到第13课,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
4.在拼音教材中编排了儿歌。
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强语言训练。
本册拼音教材的儿歌里红色的音节,都是本课新学的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这样更便于巩固拼音。
5.复习巩固形式多种多样。
拼音教材部分安排了4次复习,每个复习5—6题,共21题。
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复习巩固了所学汉语拼音和汉字。
具体的教学策略为:
1—2课学习6个单韵母及2个声母(Y W),通过观察,先让学生说出相关的音节,掌握发音的方法,读准四声,借助儿歌和图形识记字形,了解
yi wu yu 整体认读。
3—4课学习8个声母,认识8个生字,会读儿歌,掌握拼读技巧(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两连猛一撞),学习生字,只要求认识,结合语言环境和情景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不作字形分析,整体识记。
儿歌主要是巩固拼音,只要求熟读,为了激发兴趣,加强记忆,可配上动作表演读。
学习情景图中的词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想象,用上这些词语编1—2句话的短故事,这样可以把巩固拼音,识记生字,发展语言综合起来学习。
5—8课学习13个声母,认识22个汉字,9首儿歌,学习方法大致相同,但要解决好四大难点:第一是三拼音节怎样读怎样分辨;第二是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分辨;第三是“j q x”与“ü”的拼写训练;第四是整体认读音节怎样读,重点要加强拼读音节练习。
9—13课学习9个复韵母,9个鼻韵母,6个整体认读音节,认识40个生字,5首儿歌,一些句子。
要加强分类复习。
学拼音,要求读准声音、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根据具体情况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同学能过好关,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只有在课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
在教学中也应时刻注意指导学生书写规范的拼音字母:
1.认识四线三格
2.知道拼音笔画
五.教学建议:
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在语境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在发现学习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以上是我对一年级上册拼音部分的教材分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