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17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图片版有答案)
2017七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

2017年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带答案)【解答】解:∵a+b=7,ab=10,∴a2b+ab2=ab(a+b)=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既考查了对因式分解方法的掌握,又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的方法,同时还隐含了整体的数学思想和正确运算的能力.16.如图,四边形ABCD中,∠A=100°,∠C=70°,点M、N分别在AB、BC上,将△BMN沿MN翻折,得△FMN.若MF∥AD,FN∥DC,则∠B的度数为95 °.【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MF=80°,∠FNB=70°,再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FMN=∠BMN=50°,∠FNM=∠MNB=35°,进而求出∠B的度数以及得出∠D的度数.【解答】解:∵MF∥AD,FN∥DC,∠A=100°,∠C=70°,∴∠BMF=80°,∠FNB=70°,∵将△BMN沿MN翻折,得△FMN,∴∠FMN=∠BMN=50°,∠FNM=∠MNB=35°,∴∠F=∠B=180°﹣50°﹣35°=95°,故答案为:9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多边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FMN=∠BMN,∠FNM=∠MNB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68分)17.计算:(1)(3.14﹣π)0+(﹣)﹣2﹣2×2﹣1(2)(2a2+ab﹣2b2)(﹣ab)【考点】4A:单项式乘多项式;2C:实数的运算;6E:零指数幂;6F:负整数指数幂.【分析】(1)根据0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即可解答.(2)根据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即可解答.【解答】解:(1)(3.14﹣π)0+(﹣)﹣2﹣2×2﹣1=1+4﹣2×=1+4﹣1=4.(2)(2a2+ab﹣2b2)(﹣ab)=.【点评】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18.先化简,再求值:2b2+(b﹣a)(﹣b﹣a)﹣(a﹣b)2,其中a=﹣3,b=.【考点】4J: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先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原式=2b2+a2﹣b2﹣a2+2ab﹣b2=2ab,当a=﹣3,b=时,原式=2×(﹣3)×=﹣3.【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的应用,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19.分解因式:x4﹣2x2y2+y4.【考点】54: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分析】首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解答】解:x4﹣2x2y2+y4=(x2﹣y2)2=(x﹣y)2(x+y)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公式是解题关键.20.解方程组:.【考点】9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11:计算题;521: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析】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①×5+②得:14y=14,即y=1,把y=1代入①得:x=2,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1.(1)解不等式:2x﹣1≥3x+1,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解不等式组:,并写出所有的整数解.【考点】CC: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C4: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C6:解一元一次不等式;CB: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1)先再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为1即可;(2)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然后写出范围内的整数解即可.【解答】解:(1)2x﹣1≥3x+1,2x﹣3x≥1+1,﹣x≥2,x≤﹣2,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为:(2),由①得,4x+4≤7x+10,﹣3x≤6,x≥﹣2,由②得,3x﹣3x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 所以,原不等式的所有的整数解为﹣2,﹣1.【点评】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注意系数化为1时,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同时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22.把下面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如图:△ABC'中,AD⊥BC于点D,EF⊥BC于点F,EF 交AB于点G,交CA的延长线于点E,AD平分∠BAC.求证:∠1=∠2证明:∵AD⊥BC于点D,FF⊥BC于点F(己知)∴∠ADC=90°,∠EFC=90°(垂直定义)∴∠ADC=∠EFC(等量代换)∴AD∥E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B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C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D平分∠BAC(己知)∴∠BAD=∠CAD(角平分线定义)∴∠1=∠2(等量代换)【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求出∠ADC=∠EFC,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D∥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BAD,∠2=∠CAD,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BAD=∠CA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AD⊥BC于点D,FF⊥BC于点F(己知),∴∠ADC=90°,∠EFC=90°(垂直定义),∴∠ADC=∠EFC(等量代换),∴A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B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CA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D平分∠BAC(己知),∴∠BAD=∠CAD(角平分线定义),∴∠1=∠2(等量代换),故答案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AD,角平分线定义,等量代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定义,垂直定义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3.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已知:△ABC.求证:∠BAC+∠B+∠C=180°.【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14:证明题.【分析】画出画图,已知△ABC、求证:∠BAC+∠B+∠C=180°.过点A作EF∥BC,利用EF∥BC,可得∠1=∠B,∠2=∠C,而∠1+∠2+∠BAC=180°,利用等量代换可证∠BAC+∠B+∠C=180°.【解答】解:已知:△ABC,求证:∠BAC+∠B+∠C=180°,证明:过点A作EF∥BC,∵EF∥BC,∴∠1=∠B,∠2=∠C,∵∠1+∠2+∠BAC=180°,∴∠BAC+∠B+∠C=180°.即知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故答案为:△ABC;∠BAC+∠B+∠C=180°.【点评】本题考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做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24.如图,AD为△ABC的高,BE为△ABC的角平分线,若∠EBA=32°,∠AEB=70°.(I)求∠CAD的度数;(2)若点F为线段BC上任意一点,当△EFC为直角三角形时,则∠BEF的度数为58°或20°.【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2)分∠EFC=90°和∠FEC=90°两种情况解答即可.【解答】解:(1)∵BE为△ABC的角平分线,∴∠CBE=∠EBA=32°,∵∠AEB=∠CBE+∠C,∴∠C=70°﹣32°=38°,∵AD为△ABC的高,∴∠ADC=90°,∴∠CAD=90°﹣∠C=52°;(2)当∠EFC=90°时,∠BEF=90°﹣∠CBE=58°,当∠FEC=90°时,∠BEF=180°70°﹣90°=20°,故答案为:58°或2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25.某蔬菜经营户从蔬菜批发市场批发蔬菜进行零价,其中西红柿与西兰花的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如表.蔬菜品种西红柿西兰花批发价(元/kg)3.68零售价(元/kg)5.414(1)第一天该经营户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两种蔬菜共300kg,用去了1520元.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后,一共能赚多少钱?(请列方程组求解)(2)第二天该经营户用1520元仍然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要想当天全部售完后所赚钱数不少于1050元,则该经营户最多能批发多少千克的西红柿?【考点】9A: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1)设批发西红柿xkg,西兰花ykg,根据批发西红柿和西兰花两种蔬菜共300kg,用去了1520元钱,列方程组求解;(2)设批发西红柿akg,根据当天全部售完后所赚钱数不少于1050元,列不等式求解.【解答】解:(1)设批发西红柿xkg,西兰花ykg,由题意得,解得:,故批发西红柿200kg,西兰花100kg,则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一共能赚:200×1.8+100×6=960(元),答:这两种蔬菜当天全部售完一共能赚960元;(2)设批发西红柿akg,由题意得,(5.4﹣3.6)a+(14﹣8)×≥1050,解得:a≤100.答:该经营户最多能批发西红柿100kg.【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和不等关系,列方程和不等式求解.26.现有一种计算13×12的方法,具体算法如下:第一步:用被乘数13加上乘数12的个位数字2,即13+2=15.第二步:把第一步得到的结果乘以10,即15×10=150.第三步:用被乘数13的个位数字3乘以乘数12的个位数字2,即3×2=6.第四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所得的结果相加,即150+6=156.于是得到13×12=156.(1)请模仿上述算法计算14×17并填空.第一步:用被乘数14加上乘数17的个位数字7,即14+7=21 .第二步:把第一步得到的结果乘以10,即21×10=210.第三步:用被乘数14的个位数字4乘以乘数17的个位数字7,即4×7=28.第四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所得的结果相加,即210+28=238 .于是得到14×17=238.(2)一般地,对于两个十位上的数字都为1,个位上的数字分别为a,b(0≤a≤9,0≤b≤9,a、b为整数)的两位数相乘都可以按上述算法进行计算.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上述算法的合理性.【考点】1C:有理数的乘法;19:有理数的加法.【分析】(1)仿照以上四步计算方法逐步计算即可;(2)对于(10+a)×(10+b),先按照上述方法逐步列式表示,再根据整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验证其正确性.【解答】解:(1)计算14×17,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嘉兴市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嘉兴市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7七下·江都期末)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 (ab)2=a2b2B . a2+a4=a6C . (a2)3=a5D . a2•a3=a62. (2分) (2017八上·顺庆期末) 在生活中,我们要把安全时时刻刻记在心间,图中的图形是常见的安全标记,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3. (2分) (2018八上·芜湖期中) 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BC延长线上一点,∠B=40°,∠ACD=120°,则∠A=().A . 60°B . 80°C . 85°D . 90°4. (2分) (2018七下·榆社期中) 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的物体的质量x(kg)之间有下面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x/kg012345y/cm2020.52121.52222.5A . 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cmB . 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C . 物体质量每增加1kg,弹簧长度y增加0.5cmD . 所挂物体质量为7kg时,弹簧长度为23.5cm5. (2分) (2019八上·下陆月考) 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D是△ABC的高的是()A .B .C .D .6. (2分) (2018九上·宁波期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任意选择某一电视频道,它正在播放动画片”是必然事件B . 某运动员投一次篮,投中的概率为0.8,则该运动员投5次篮,一定有4次投中C . 任意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反面朝上的概率为D . 布袋里有3个白球,1个黑球.任意取出1个球,恰好是黑球的概率是7. (2分)(2018·临河模拟) 下列各式的变式中,正确的是()A .B .C .D .8. (2分)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DF的是()A . ∠A+∠2=180°B . ∠A=∠3C . ∠1=∠4D . ∠1=∠A9. (2分)(2019·徽县模拟) 如图,直线a∥b.将一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置于直线b上,若∠l=28°,则∠2的度数是()A . 108°B . 118°C . 128°D . 152°10. (2分)(2016·宜宾) 如图是甲、乙两车在某时段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 乙前4秒行驶的路程为48米B . 在0到8秒内甲的速度每秒增加4米/秒C . 两车到第3秒时行驶的路程相等D . 在4至8秒内甲的速度都大于乙的速度二、填空题 (共9题;共9分)11. (1分)计算(a2b)3=________.(﹣a2)3+(﹣a3)2=________.3x3•(﹣2x2)=________;(________ )2=a4b2;(________)2n﹣1=22n+3 .12. (1分)(2019·道外模拟) 将数字0.0000019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13. (1分) (2018九上·杭州期中) 如图,在圆O中,AB=AC,∠A=30°,则∠B=________.14. (1分) (2016八上·罗田期中)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4cm和7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15. (1分)若am=5,an=4,则a2m﹣3n的值是________.16. (1分)若x﹣3y=7,x2﹣9y2=49,则x+3y=________.17. (1分)(2017·平谷模拟) 如图,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两个正方形和两个一模一样的矩形,请根据图形,写出一个含有a,b的正确的等式________.18. (1分)(2018·嘉定模拟) 如图,在直角梯形中,∥ ,,,,,点、分别在边、上,联结.如果△ 沿直线翻折,点与点恰好重合,那么的值是________.19. (1分)如图,在△ABC中,AC=BC=2,∠ACB=90°,D是BC边的中点,E是AB边上一动点,则EC+ED的最小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 (共9题;共93分)20. (10分)计算下列各题①﹣1(x2y﹣3)2②2xy(﹣x2+ xy﹣1).21. (16分) (2018八上·东台月考) 在图示的方格纸中,(1)画出△ABC关于MN对称的图形△A1B1C1;(2)说明△A2B2C2是由△A1B1C1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3)在直线MN上找一点P,使得PB+PA最短.(不必说明理由).22. (10分)某校以“我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为主题对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的运动项目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及其它项目(每位同学仅选一项).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运动项目频数(人数)频率篮球300.25羽毛球m0.20乒乓球36n跳绳180.15其它120.10请根据以上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频数分布表中的m=________,n=________;(2)在扇形统计图中,“乒乓球”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 ;(3)从选择“篮球”选项的3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3名学生作为代表进行投篮测试,则其中某位学生被选中的概率是________ .23. (5分)在△ABC中,AB≠AC,∠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等腰三角形,并探究EF、BE、FC之间的关系.24. (15分)(2018·拱墅模拟) 某化工车间发生有害气体泄漏,自泄漏开始到完全控制利用了40min,之后将对泄漏有害气体进行清理,线段DE表示气体泄漏时车间内危险检测表显示数据y与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反比例函数对应曲线EF表示气体泄漏控制之后车间危险检测表显示数据y与时间x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求危险检测表在气体泄漏之初显示的数据是多少;(2)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并确定车间内危险检测表恢复到气体泄漏之初时对应x的值.25. (2分) (2016八上·镇江期末)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正比例函数y= 与一次函数y=﹣x+7的图象交于点A.(1)求点A的坐标;(2)在y轴上确定点M,使得△AOM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3)如图、设x轴上一点P(a,0),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线位于点A的右侧),分别交y= 和y=﹣x+7的图象于点B、C,连接OC,若BC= OA,求△ABC的面积及点B、点C的坐标;(4)在(3)的条件下,设直线y=﹣x+7交x轴于点D,在直线BC上确定点E,使得△ADE的周长最小,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26. (10分) (2017八上·南安期末) 探究应用:(1)计算:(x+1)(x2﹣x+1)=________;(2x+y)(4x2﹣2xy+y2)=________.(2)上面的乘法计算结果很简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公式)?用含a、b的字母表示该公式为:________.(3)下列各式能用第(2)题的公式计算的是.A . (m+2)(m2+2m+4)B . (m+2n)(m2﹣2mn+2n2)C . (3+n)(9﹣3n+n2)D . (m+n)(m2﹣2mn+n2)27. (10分) (2018·昆山模拟) 快、慢两车分别从相距360千米路程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先相向而行,快车到达乙地后,停留1小时,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快车比慢车晚1小时到达甲地,快、慢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出发后所用的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慢车的速度是________千米/小时,快车的速度是________千米/小时;(2)求m的值,并指出点C的实际意义是什么?(3)在快车按原路原速返回的过程中,快、慢两车相距的路程为150千米时,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28. (15分)如图,△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O在边AB上,☉O过点B且分别与边AB,BC相交于点D,E,EF⊥AC,垂足为F.(1)求证:直线EF是☉O的切线;(2)当直线DF与☉O相切时,求☉O的半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填空题 (共9题;共9分)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三、解答题 (共9题;共93分) 20-1、21-1、21-2、21-3、22-1、22-2、22-3、23-1、24-1、24-2、25-1、25-2、25-3、25-4、26-1、26-2、26-3、27-1、27-2、27-3、28-1、28-2、。
《试卷3份集锦》嘉兴市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数学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解析】根据平行,垂直,对顶角的性质,以及邻补角的定义即可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注意“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的重要性.【详解】(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1)错误;(2)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2)错误;(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3)正确;(4)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故(4)正确;(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5)错误.故(1)(2)(4)(5)错误,应选D.2.如图,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的是( )A.∠3=∠4 B.∠B=∠DCE C.∠4=∠2 D.∠D+∠DAB=180°【答案】A【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选项中,因为由∠3=∠4只能推出AD∥BC,而不能证明AB∥CD,所以可以选A;B选项中,因为由∠B=∠DCE可以证得AB∥CD,所以不能选B;C选项中,因为由∠4=∠2可以证得AB∥CD,所以不能选C;D选项中,因为由∠D+∠DAB=180°可以证得AB∥CD,所以不能选D.故选A.【点睛】熟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及能够分辨“两个同位角或两个内错角或两个同旁内角是怎样形成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某班对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三门程的选考情况进行调研,数据如下:科目 道德与法治 历史 地理选考人数(人) 1913 18 其中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门课程都选了的有3人,历史,地理两门课程都选了的有4人,该班至多有多少学生( )A .41B .42C .43D .44【答案】C【解析】设三门课都选的有x 人,同时选择地理和道德与法治的有y 人,根据题意得,只选道德与法治有[19-3-y]=(16-y )人,只选历史的有[13-3-(4-x )]=(6+x )人,只选地理的有(18-4-y )=(14-y )人,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设三门课都选的有x 人,同时选择地理和道德与法治的有y 人,根据题意得,只选道德与法治有[19-3-y]=(16-y )人,只选历史的有[13-3-(4-x )]=(6+x )人,只选地理的有(18-4-y )=(14-y )人,即:总人数为16-y+y+14-y+4-x+6+x+3-x+x=43-y ,当同时选择地理和道德与法治的有0人时,总人数最多,最多为43人.故选:C .【点睛】本题是推理论证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表示出只选一种科目的人数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60°,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D=120°B .∠C=60°C .AB ∥CD D .∠B=120°【答案】D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逐个看能否证明.【详解】根据AD ∥BC ,∠A=60°,所以可得180********B A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即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 地到B 地匀速前进,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40km .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 km ,甲出发后的时间为()t h ,甲,乙前进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是10/km hB .乙出发12h 后与甲相遇C .乙的速度是40/km hD .甲比乙晚到B 地2h【答案】B 【解析】A ,B 两地路程为40千米,由图象可得甲乙所用时间,从而可求得甲和乙的速度以及甲比乙晚到的时间;利用追及问题关系可求得甲乙相遇的时间.【详解】解:已知 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40km ,由图可知,从A 地到B ,甲用时4小时,乙用时2-1=1小时∴甲的速度为40÷4=10km/h ,故A 正确;乙的速度为40÷1=40km/h ,故C 选项正确;设乙出发t 小时后与甲相遇,则40t=10(t+1)∴t=13,故B 选项错误; 由图可知,甲4小时到达B 地,乙2小时到达B 地,从而甲比乙晚到2小时,故D 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进行分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只用下列一种正多边形就能铺满地面的是( )A .正十边形B .正八边形C .正六边形D .正五边形【答案】C【解析】分别求出各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只要能够整除360°即可.【详解】正十边行的每个内角是144°,不能整除360°,不能密铺;正八方形的每个内角是135°,不能整除360°,不能密铺;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20°,能整除360°,能密铺.正五方形的每个内角是108°,不能整除360°,不能密铺.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镶嵌,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镶嵌.7.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作PE AC⊥于,E Q为BC延长线上一点,当PA CQ=时,连接PQ交AC于D,则DE的长为()A .1 3B.12C.23D.34【答案】B【解析】过P作BC的平行线交AC于F,结合已知条件易证APF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PA CQ=可得PF CQ=.利用AAS证明PFD≌Q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D CD=.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E EF=,由此可得12ED AC=,从而求得DE的长.【详解】过P作BC的平行线交AC于F,∴Q FPD∠=∠.∵ABC是等边三角形,∴60APF B︒∠=∠=,60AFP ACB︒∠=∠=,∴APF是等边三角形,∴AP PF=.∵AP CQ=,∴PF CQ=.在PFD和QCD∆中,∵FPD QPDF QDCPF CQ∠=∠⎧⎪∠=∠⎨⎪=⎩,∴PFD≌QCD∆,∴FD CD=.∵PE AC ⊥于E , APF 是等边三角形,∴AE EF =,∴AE DC EF FD +=+, ∴12ED AC =. ∵1AC =,∴12DE =. 故DE 的长为12. 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建立等边三角形边长与ED 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如图:DE 是△ABC 中AC 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 =8厘米,AB =10厘米,则△EBC 的周长为( )厘米.A .16B .18C .26D .28【答案】B 【解析】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E =CE ,再等量代换即可求得三角形的周长. 【详解】解:∵DE 是△ABC 中AC 边的垂直平分线, ∴AE =CE ,∴AE+BE =CE+BE =10,∴△EBC 的周长=BC+BE+CE =10厘米+8厘米=18厘米,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灵活利用这一性质进行线段的等量转化是解题的关键.9.不等式2x -6≤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首先解出不等式,再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判断即可.【详解】解:解不等式2x -6≤0得x ≤3,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10.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2x <5B .﹣x >0C .|x|+1>0D .x 2>0【答案】C【解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即可.【详解】A 、2x 不一定小于5,不符合题意;B 、﹣x 不一定大于0,不符合题意;C 、|x|+1≥1>0,符合题意;D 、x 2≥0,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题11.ABC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3:5,如果按角分类,那么ABC 是______三角形.【答案】钝角【解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每个角的度数,再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BC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3:5∴ABC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是20°、60°、100°∴ABC 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钝角.【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类型的问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12.数0.0000011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答案】1.1×10-6【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0.0000011=1.1×10-6,故答案为:1.1×10-6.【点睛】考核知识点:科学记数法.理解法则是关键.13.在“Chinese dream”这个词组的所有字母中,出现字母“e”的频率是____________.【答案】0.25【解析】用“e”的个数除以字母总个数即可.【详解】3÷12=0.25.故答案为:0.25.【点睛】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计算方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mn.14.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ABCD沿AF折叠,点B到达点B'的位置.已知AB BD',20ADB∠=︒,则DAF∠=_____.【答案】35°【解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B′AF=∠BAF,要AB′∥BD,则要有∠B′AD=∠ADB=20°,从而得到∠B′AB=20°+90°=110°,求出∠BAF即可求解.【详解】解:∵长方形纸片ABCD沿AF折叠,使B点落在B′处,∴∠B′AF=∠BAF,∵AB′∥BD,∴∠B′AD=∠ADB=20°,∴∠B′AB=20°+90°=110°,∴∠BAF=110°÷2=55°.∴∠BAF应为55°,∴DAF∠=35°.【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平行的判定以及折叠的性质,熟练掌握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长方形ABCD中,AD AB>.E,F分别是AD,BC上不在中点的任意两点,连结EF,将长方形ABCD沿EF翻折,当不重叠(阴影)部分均为长方形时,所有满足条件的BFE∠的度数为________度.【答案】135°或45°【解析】如图分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详解】有两种情形:如图1中,∵AD∥BC,∴∠GEF=∠EFC∵折叠,∴∠GFE=∠EFC∴∠GEF=∠GFE∵GE⊥FG,∴∠GEF=∠GFE=180902︒-︒=45°∴∠BFE=90°+45°=135°如图2中,同理∠BFE=180902︒-︒=45°,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BFE的值为135°或45°.故答案为135°或45°.【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三角形角度求解,翻折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由一些正整数组成的数表如下(表中下一行中数的个数是上一行中数的个数的2倍):若规定坐标号(m,n)表示第m行从左向右第n个数,则(7,4)所表示的数是_____;(5,8)与(8,5)表示的两数之积是_______;数2012对应的坐标号是_________【答案】134,12144,(10,495).【解析】根据下一行中数的个数是上一行中数的个数的2倍表示出前n行偶数的个数的表达式为2m-1,然后求出第6行的最后一个偶数,再计算之后的4个偶数即可求出(7,4);分别求出第4行第7行最后的一个偶数,然后求出(5,8)与(8,5)表示的数,再相乘即可;求出数2012是第1006个偶数,根据表达式得1006=29-1+495,先求出第511个数是第9行的最后一个数,再求解即可.【详解】解:设前m行偶数的个数为S,则S=1+2+22+23+…+2m-1,两边都乘以2得,2S=2+22+23+…+2m,所以,S=2m-1,当m=6时,S=26-1=64-1=63,所以,(7,4)所表示的数是第63+4=67个偶数,为134;当n=4时,24-1=15,所以,(5,8)表示的数是第15+8=23个偶数,为46,当n=7时,27-1=127,所以,(8,5)表示的数是第127+5=132个偶数,为264,46×264=12144;∵数2012是第1006个偶数,n=9时,29-1=511,1006-511=495∴数2012是第10行的第495个数,可以表示为(10,495).故答案为:20,12144,(10,495).【点睛】本题是对数字变化规律的考查,读懂题目信息,表示出前n 行的偶数的个数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17.一个瓶子中有一些豆子,从瓶子中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取出的豆子的粒数为20,给这些豆子做上记号,把这些豆子放回瓶子中,充分揺匀.从瓶子中再取出一些豆子,记录这些豆子的粒数为30,其中带有记号的豆子粒数为6,则可以估算出此时瓶中剩下的豆子的粒数大约是______.【答案】70粒【解析】首先计算出第二次取出的记号豆子占所有记号豆子的比例,再用第二次取出的豆子数除以记号豆子的比例即可求出.【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记号豆子的比例:632010= 此时瓶中剩下的豆子的粒数大约是:33030100307010÷-=-= 故答案为70.【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应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计算总数,注意要理解抽样调查和普查的区别.三、解答题18.如图,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
《试卷3份集锦》嘉兴市2017-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计算a·a 5-(2a 3)2的结果为( )A .a 6-2a 5B .-a 6C .a 6-4a 5D .-3a 6【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原式66643.a a a =-=-故选D.点睛: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D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①得:x≥1,由②得:x <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故选D .考点:1.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84为( )A .68.410-⨯B .58.410-⨯C .68.410--⨯D .68.410⨯【答案】A【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0.0000084=8.4×10-6,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4.如图,已知 AB =AC =BD ,则∠1与∠2的关系是( )A.3∠1﹣∠2=180°B.2∠1+∠2=180°C.∠1+3∠2=180°D.∠1=2∠2【答案】A【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1 和∠C 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1 和∠2 之间的关系.【详解】解:∵AB=AC=BD,∴∠B=∠C=180°﹣2∠1,∴∠1﹣∠2=180°﹣2∠1,∴3∠1﹣∠2=18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弄清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5.如表,已知表格中竖直、水平、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则m n+=()A.1B.2C.5D.7【答案】D【解析】在方格中标上数字a,根据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可找出等式①、②,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在方格中标上数字a、b、c、d,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31+4m-3431m a an++=+⎧⎨+=-++⎩①②,解得:n52 m=⎧⎨=⎩,解得:7m n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①∠A+∠ACD=180º;②1=2∠∠;③3=4∠∠;④∠A=∠DCE ;能判断AB ∥CD 的条件个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C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项分析即可.【详解】解:①∵∠A+∠ACD=180º,∴AB ∥CD ,故符合题意;②∵12∠=∠,∴AB ∥CD ,故符合题意;③∵34∠=∠,∴AC ∥BD ,故不符合题意;④∵∠A=∠DCE ,∴AB ∥CD ,故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7.下列邮票中的多边形中,内角和等于540︒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n 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n-2)180°,由此列方程求边数n 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n-2)180°=140°,解得n=1.【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求多边形的边数,解答时要会根据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8.已知a=255,b=344,c=533,d=622 ,那么a,b,c,d大小顺序为()A.a<b<c<d B.a<b<d<c C.b<a<c<d D.a<d<b<c【答案】D【解析】根据(a m)n=a mn,将各个式子化为指数相同,再比较底数的大小,指数大的,幂也就大.【详解】∵a=255=(25)11,b=344=(34)11,c=533=(53)11,d=622=(62)11,53>34>62>25,∴(53)11>(34)11>(62)11>(25)11,即a<d<b<c,故正确选项为:D.【点睛】此题考核知识点:幂的乘方(a m)n=a mn.解题的关键:对有理数的乘方的正确理解.,化为底数相同的形式,再比较底数的大小.9.不等式组的解集是,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A【解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解不等式②,得:,∵不等式组的解集是,∴.故选择:A.【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组的解集得出关于m的不等式是解此题10.如图,已知矩形ABCD,一条直线将该矩形ABCD分割成两个多边形(含三角形),若这两个多边形+不可能是().的内角和分别为M和N,则M NA.360︒B.540︒C.720︒D.630︒【答案】D【解析】如图,一条直线将该矩形ABCD分割成两个多边(含三角形)的情况有以上三种,①当直线不经过任何一个原来矩形的顶点,此时矩形分割为一个五边形和三角形,∴M+N=540°+180°=720°;②当直线经过一个原来矩形的顶点,此时矩形分割为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M+N=360°+180°=540°;③当直线经过两个原来矩形的对角线顶点,此时矩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M+N=180°+180°=360°.故选D .二、填空题题1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3倍,那么这个多边形有_____条对角线.【答案】1.【解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 ﹣2)•120°与外角和定理列出方程,然后求解即可,再根据多边形的对角线公式,可得答案.【详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 边形,根据题意得:(n ﹣2)•120°=3×360°解得:n=2. 对角线的条数为()8832⨯-=1.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定理,多边形的外角和与边数无关,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多边形对角线公式为()32n n -.12.如图,在ABC 中,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与E D 、两点,4CE ABC =,的周长是25,则ABD △的周长为________.【答案】1【解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AD DC =,4AE CE ==,求出8AC =,17AB BC +=,求出ABD ∆的周长为AB BC +,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E ,D 两点,AD DC ∴=,4AE CE ==,即8AC =,ABC ∆的周长为25,25AB BC AC ∴++=,25817AB BC ∴+=-=,ABD ∴∆的周长为17AB BD AD AB BD CD AB BC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能熟记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13.(x-2)(x+1)=______.【答案】x 1-x-1【解析】原式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x-1)(x+1)=x 1+x-1x-1=x 1-x-1.故答案为:x 1-x-1.【点睛】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各项的符号.14.如图,点 A ,C ,F ,B 在同一直线上,CD 平分∠ECB ,FG ∥CD .若∠ECA 为 α 度,则∠GFB 为________度(用关于 α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90°﹣2α 【解析】∵∠ECA=α,∴∠ECB=180°-α,∵CD 平分∠ECB ,∴∠DCB=12∠ECB=12(180°-α)=90°-12α, 又∵FG ∥CD ∴∠GFB=∠DCB=90°-12α. 15.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 ﹣2和a ﹣4,则a 的值是_______.【答案】1.【解析】根据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详解】解:∵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1a ﹣1和a ﹣4,∴1a ﹣1+a ﹣4=0,解得a=1.故答案为1.16.若a ﹣b=1,ab=﹣2,则(a ﹣2)(b+2)=______.【答案】-1【解析】解:∵ a ﹣b =1,ab =﹣2∴(a ﹣2)(b+2)= ab+2a ﹣2b ﹣1=ab+2(a ﹣b )﹣1=﹣2+2×1﹣1=-1.故答案为-1.17.数据0.000003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答案】3.2×-610【解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根据科学计数法的定义知:0.0000032=3.2×-610,故答案为3.2×-610三、解答题18.如图,已知点(),B a b ,且a ,b 满足213340a b a b +-+-+=.过点B 分别作BA x ⊥轴、BC y ⊥轴,垂足分别是点A 、C .(1)求出点B 的坐标;(2)点M 是边OA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重合),CMA ∠的角平分线交射线CB 于点N ,在点M 运动过程中,CMN CNM∠∠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说明理由. (3)在四边形OABC 的边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BP 将四边形OABC 分成面积比为1:4的两部分?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B 的坐标为()5,3;(2)不变化,1CMN CNM ∠=∠;(3)存在,点P 的坐标为()3,0,90,5⎛⎫ ⎪⎝⎭. 【解析】(1)由绝对值和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可知213340a b a b +-≥-+≥ ,故两者和为0时,各自都必须为0,即213340a b a b +-=-+=,由此可列出关于a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B 点坐标;(2)根据平行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明CMN CNM ∠=∠,所以比值不变化;(3)点P 只能在OC,OA 边上,表示出两部分的面积,依比值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213340a b a b +-+-+=得:2130340a b a b +-=⎧⎨-+=⎩,解得:53a b =⎧⎨=⎩∴点B 的坐标为()5,3(2)不变化∵ BC y ⊥轴 ∴BC ∥x 轴∴ AMN CNM ∠=∠∵ MN 平分CMA ∠∴ AMN CMN ∠=∠∴ CMN CNM ∠=∠∴ 1CMN CNM∠=∠ (3)点P 可能在OC,OA 边上,如下图所示,由(1)可知,BC=5,AB=3,故矩形OABC 的面积为15若点P 在OC 边上,可设P 点坐标为(0,)a ,则3CP a =-三角形BCP 的面积为11551555(3)2222a a a -⨯-=-=, 剩余部分面积为155155155152222a a a -+-=+= , 所以15515+5:1:422a a -= ,解得95a =, P 点坐标为9(0,)5; 若点P 在OA 边上,可设P 点坐标为(,0)a ,则5AP a =-三角形BAP 的面积为11531533(5)2222a a a -⨯-=-= , 剩余部分面积为153153153152222a a a -+-=+= ,所以15315+3:1:422a a -= ,解得3a =, P 点坐标为(3,0).综上,点P 的坐标为()3,0,90,5⎛⎫ ⎪⎝⎭.【点睛】本题考查知识点涉及范围较广,(1)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应用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考查了平行线与角平分线的性质,灵活结合二者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问题,正确表示四边形两部分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要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19.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B 的坐标是(a ,0),(b ,0).a ,b 满足方程组253211a b a b +=-⎧⎨-=-⎩,C 为y 轴正半轴上一点,且S △ABC =1.(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是否存在点P (t ,t ),使S △PAB =13S △ABC ?若存在,请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A (﹣3,0),B (1,0),C (0,3).(2)P (1,1)或(﹣1,﹣1).【解析】试题分析:(1)解出方程组即可得到时点A ,B 的坐标,利用S △ABC =1,求出点C 的坐标; (2)利用S △PAB =S △ABC 求出点P 的坐标即可.解:(1)由方程组,解得, ∴A (﹣3,0),B (1,0),∵c 为y 轴正半轴上一点,且S △ABC =1,∴AB•OC=1,解得:OC=3∴C (0,3).(2)存在.理由:∵P (t ,t ),且S △PAB =S △ABC ,∴×4×|t|=×1,解得t=±1,∴P (1,1)或(﹣1,﹣1).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形的面积.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1),(2,2)A B -.(1)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在BM 的延长线上截取2MC BM =,平移线段AB 使点A 移动到点C ,画出平移后的线段CD ;(2)直按写出,C D 两点的坐标;(3)画出以线段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DE ,并使点E 与点B 分别位于AD 边所在直线的两侧,若点P 在ADE ∆的三边上运动,直接写出线段PM 长的最大值,以及相应点P 的坐标.【答案】(1)见解析;(2)(2,4)C ,(0,1)D ;(3) 3 , (2,3).【解析】(1)按照平移作图的方法作图即可;(2)根据平移后的图形,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直接写出C ,D 点的坐标即可;(3)结合图形回答问题即可.【详解】(1)画图见图2(2)(2,4)C ,(0,1)D(3)画出符合题意的ADE ∆,线段PM 长的最大值为 3 ,相应点P 的坐标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直线1l :1y x =+与直线2l :y mx n =+相交于点()1,P b .(1)求关于x ,y 的方程组1y x y mx n=+⎧⎨=+⎩的解; (2)已知直线2l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当x ______时,1x mx n +>+.【答案】(1)1x =,2y = (2)1x >【解析】(1)方程组的解即为两条直线的交点P 的坐标,将x =1,代入直线l 1求出P 点坐标即可; (2)不等式x +1>mx +n 的解集即直线l 1在直线l 2的上方时x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关于x ,y 的方程组的解即为两条直线的交点P 的坐标,当x =1时,代入直线l 1,求得y =2,即P (1,2)即方程组的解为12x y =⎧⎨=⎩; (2)由题意可知,x +1>mx +n 时,直线l 1在直线l 2的上方,由函数图象可得,此时x >1,故答案为:x >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熟悉一次函数的图象并熟练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已知:如图,CD 平分∠ACB ,∠1+∠2=180°,∠3=∠A ,∠4=35°,求∠CED 的度数.【答案】∠CED =110°【解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ACB ,求出EF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3=∠EDB ,求出∠A =∠ED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DE ∥AC 即可.【详解】解:∵∠4=35°,CD 平分∠ACB ,∴∠ACB =2∠4=70°,∵∠1+∠2=180°,∠2+∠EFD =180°,∴∠1=∠EFD ,∴EF∥AB,∴∠3=∠EDB,∵∠A=∠3,∴∠A=∠EDB,∴DE∥AC,∴∠ACB+∠CED=180°,∵∠ACB=70°,∴∠CED=11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和角平分线定义,能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3.问题情境:如图1,AB∥CD,∠A=30°,∠C=40°,求∠AEC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1)初步尝试:按小明的思路,求得∠AEC的度数;(2)问题迁移:如图2,AB∥CD,点E、F为AB、CD内部两点,问∠A、∠E、∠F和∠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应用拓展:如图3,AB∥CD,点E、F为AB、CD内部两点,如果∠E+∠EFG=160°,请直接写出∠B 与∠D之问的数量关系.【答案】(1)70° (2)答案见解析(3)∠B+∠D=160°【解析】(1)添加辅助线,转化基本图形,过E作EM∥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A=∠AEM,∠C=∠CEM,再证明∠AEC=∠A+∠C,继而可解答问题;(2)添加辅助线,转化两直线平行的基本图形,过点E作EM∥AB, 过点F作FN∥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AB∥ME∥FN∥C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证得∠A=∠AEM,∠MEF=∠EFN,∠D=∠DFN,然后将三式相加,可证得结论;(3)过点E作EH∥AB,过点F作FM∥AB,结合已知可证得AB∥CD∥FM∥EH,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可证∠B=∠BEH,∠EFM=∠HEF,∠MFD+∠D=180°,再将三个等式相加,整理可得到∠B+∠D=180°+∠BEF-∠EFD,然后由∠BEF+∠EFG=160° ,可推出∠BEF-∠EFD=-20°,整体代入求出∠B+∠D的值.【详解】(1)如图,过E作EM∥AB,∵AB∥CD,∴AB∥ME∥CD,∴∠A=∠AEM,∠C=∠CEM,∴∠AEC=∠A+∠C=70°;(2)∠A+∠EFD=∠AEF+∠D理由如下:过点E作EM∥AB, 过点F作FN∥AB∵AB∥CD,∴AB∥ME∥FN∥CD,∴∠A=∠AEM,∠MEF=∠EFN,∠D=∠DFN,∴∠A+∠EFD=∠AEF+∠D;(3)过点E作EH∥AB,过点F作FM∥AB,∵AB∥CD,∴AB∥CD∥FM∥EH,∴∠B=∠BEH,∠EFM=∠HEF,∠MFD+∠D=180°,∴∠B+∠EFM+∠MFD+∠D=180°+∠BEH+∠HEF,∴∠B+∠D+∠EFD=180°+∠BEF,∴∠B+∠D=180°+∠BEF-∠EFD。
嘉兴市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C. D.
4.已知方程组 的解也是方程3x-2y=0的解,则k的值是()
A.k=-5B.k=5C.k=-10D.k=10
5.如图,∠ACB>90°,AD⊥BC,BE⊥AC,CF⊥AB,垂足分别为点D、点E、点F,△ABC中AC边上的高是( )
A.CFB.BEC.ADD.CD
6.观察下列等式: , , , , , , ,试利_2﹣1.(填“>”“<”或“=”)
三、解答题
21.要说明(abc)2a2b2c22ab2ac2bc成立,三位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种思路,请根据他们的思路写出推理过程.
(1)小刚说:可以根据乘方的意义来说明等式成立;
(2)小王说:可以将其转化为两数和的平方来说明等式成立;
(3)小丽说:可以构造图形,通过计算面积来说明等式成立;
A.4.5B.5C.5.5D.6
10.下面图案中可以看作由图案自身的一部分经过平移后而得到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COB=____.
12.如图,直线 ,直线GE交直线AB于点E,EF平分 .若∠1=58°,则 的大小为____.
17.在第八章“幂的运算”中,我们学习了①同底数幂的乘法:amanamn;②积的乘方:(ab)nanbn;③幂的乘方:(am)namn;④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等运算法则,请问算式 中用到以上哪些运算法则_________(填序号).
18.若(x﹣2)x=1,则x=___.
19.已知2x+3y-5=0,则9x•27y的值为______.
∵∠2与∠EAD互为对顶角
∴∠2=∠EAD =70°
故选:B.
浙江省嘉兴市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

浙江省嘉兴市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20·邯郸模拟) 的相反数是()A .B .C .D .2. (2分) (2017八下·江东月考) 若点P的坐标是(1,﹣2),则点P在()A . 第一象限B . 第二象限C . 第三象限D . 第四象限3. (2分) (2019七下·即墨期末) 如图,AB⊥AC,CD、B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AG∥BC,AG⊥BG,下列结论:①∠BAG=2∠ABF;②BA平分∠CBG;③∠ABG=∠ACB;④∠CFB=135°,其中正确的结论有()个A . 1B . 2C . 3D . 44. (2分)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 . 了解我市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采用抽样调查法B . 防治H1N1流感期间,某学校对学生测量体温,应采用抽样调查法C . 要了解某小组各学生某次数学测试成绩采用抽样调查法D . 某工厂质检人员检测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法5. (2分) (2020七下·大新期末) 如图,直线a、b、c、d,已知c⊥a,c⊥b,直线b、c、d交于一点,若∠1=48°,则∠2等于()A . 48°B . 42°C . 58°D . 52°6. (2分)(2018·沈阳) 下列各数中是有理数的是()A . πB . 0C .D .7. (2分) (2019八下·灞桥期末) 己如等边的边长为4,点P是边上的动点,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点D是边的中点,连接,则的最小值是()A .B .C .D . 不能确定8. (2分)介于下列哪两个整数之间()A . 0与1B . 1与2C . 2与3D . 3与49. (2分) (2019八上·普陀期中)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是()A .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B .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D . 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10. (2分) (2019八下·南岸期中)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恰有两个整数解,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二、填空题 (共8题;共9分)11. (1分)已知是方程2x+ay=6的解,则a=________12. (1分) (2020八下·西安月考) 如图,已知正方形ABOC的顶点B(2,1),则顶点C的坐标为 ________.13. (1分) (2020八下·秦淮期末) 小丽抽样调查了学校40名同学的体重(均精确到1 kg),绘制了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那么在该样本中体重不小于55 kg的频率是________.14. (1分) (2019八上·平川期中) 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________.15. (2分)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A(1,2),B(-1,-2),C(-2,3),将其平移到点A′(-1,-2)处,使A与A′重合,则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16. (1分) (2017七下·东城期末) 把无理数,,,表示在数轴上,在这四个无理数中,被墨迹(如图所示)覆盖住的无理数是________.17. (1分)如图,l∥m,等边△ABC的顶点A、B分别在直线l、m上,∠1=25°,则∠2=________.18. (1分)(2017·静安模拟) 为了解全区5000名初中毕业生的体重情况,随机抽测了400名学生的体重,频率分布如图所示(每小组数据可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其中从左至右前四个小长方形的高依次为0.02、0.03、0.04、0.05,由此可估计全区初中毕业生的体重不小于60千克的学生人数约为________人.三、解答题 (共6题;共38分)19. (5分) (2017八上·顺庆期末) 仔细阅读下面例题,解答问题;例题,已知二次三项式x2﹣4x+m有一个因式是(x+3),求另一个因式以及m的值.解:设另一个因式为(x+n),得x2﹣4x+m=(x+3)(x+n)则x2﹣4x+m=x2+(n+3)x+3n∴解得:n=﹣7,m=﹣21∴另一个因式为(x﹣7),m的值为﹣21问题:仿照以上方法解答下面问题:已知二次三项式3x2+5x﹣m有一个因式是(3x﹣1),求另一个因式以及m的值.20. (5分) (2019八下·九江期中) 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1. (8分)(2019·朝阳模拟) 下面是小东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l及直线l外一点P.求作:直线PQ,使得PQ∥l.作法:如图.①在直线l上取两点A,B;②以点P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以点B为圆心,AP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直线l上方相交于点Q;③作直线PQ.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PA=________,AB=________,∴四边形PABQ是平行四边形∴PQ∥l(________).(填写推理的依据)22. (5分)某冷饮点一天售出各种口味雪糕数量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其中售出红豆口味的雪糕200支.(1)售出的雪糕总量是多少?(2)水果口味的雪糕售出后了多少支?(3)若绿豆数量所占比例为12%,那么巧克力口味的雪糕售出了多少支?23. (10分)(2016·长沙) 2016年5月6日,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沙磁浮线正式开通运营,该路线连接了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国际机场两大交通枢纽,沿线生态绿化带走廊的建设尚在进行中,届时将给乘客带来美的享受.星城渣土运输公司承包了某标段的土方运输任务,拟派出大、小两种型号的渣土运输车运输土方,已知2辆大型渣土运输车与3辆小型渣土运输车一次共运输土方31吨,5辆大型渣土运输车与6辆小型渣土运输车一次共运输土方70吨.(1)一辆大型渣土运输车和一辆小型渣土运输车一次各运输土方多少吨?(2)该渣土运输公司决定派出大、小两种型号的渣土运输车共20辆参与运输土方,若每次运输土方总量不少于148吨,且小型渣土运输车至少派出2辆,则有哪几种派车方案?24. (5分)如图,AB∥CD.证明:∠B+∠F+∠D=∠E+∠G.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填空题 (共8题;共9分)11-1、12-1、13-1、14-1、15-1、16-1、17-1、18-1、三、解答题 (共6题;共38分)19-1、20-1、21-1、21-2、22-1、23-1、23-2、24-1、。
浙江省嘉兴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浙江省嘉兴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如图,有以下列判断:①∠1与∠3是内错角;②∠2与∠3是内错角;③∠2与∠4是同旁内角;④∠2与∠3时同位角.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2. (2分) (2020八上·重庆开学考) 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若∠1=48°,则∠2的度数是()A . 64°B . 65°C . 66°D . 67°3. (2分) (2020八下·滨海期末) 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 .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 .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 . 一组邻边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D .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4. (2分) (2020七下·姜堰期末) 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有()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如果和是对顶角,那么;③如果a<0、b<0,那么a+b<0;④平方等于4的数是2.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5. (2分)(2017·丹江口模拟)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 (a﹣b)2=a2﹣b2B . 3ab﹣ab=2abC . a(a2﹣a)=a2D .6. (2分)如图,动点P从(1,2)出发,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长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假设反弹可以无限进行下去,则在点P运动路径上的点是()A . (0,5)B . (5,0)C . (3,3)D . (7,3)7. (2分)某时刻海上点P处有一客轮,测得灯塔A位于客轮P的北偏东30°方向,且相距20海里.客轮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沿北偏听偏西60°方向航行小时到达B处,那么tan∠ABP=().A .B . 2C .D .8. (2分)(2019·石家庄模拟)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屈绳量之,不足一尺,问木长几何?”大致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1尺,问木条长多少尺?”,设绳子长x尺,木条长y尺,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正确是()A .B .C .D .9. (2分)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a+2011)x>a+2011的解集为x<1,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 . a>-2011B . a<-2011C . a>2011D . a<201110. (2分) (2020七下·唐县期末) 不等式x<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 .B .C .D .11. (2分)某地区有8所高中和22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抽样方式获得的数据最能反映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A . 从该地区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的学生B . 从该地区30所中学里随机选取800名学生C . 从该地区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各选取一个年级的学生D . 从该地区的22所初中里随机选取400名学生12. (2分)如图是近年来我国年财政收入同比(与上一年比较)增长率的折线统计图,其中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约为61330亿元.下列命题:①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约为61330(1﹣19.5%)亿元;②这四年中,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最少;③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约为61330(1+11.7%)(1+21.3%)亿元.其中正确的有()A . 3个B . 2个C . 1个D . 0个13. (2分) (2019七下·隆昌期中) 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A . -7B . 10C . -10D . -1214. (2分) (2017七下·合浦期中) 甲、乙两地相距880千米,小轿车从甲地出发2小时后,大客车从乙地出发相向而行,又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小轿车比大客车每小时多行20千米.设大客车每小时行x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y千米,则可列方程组为()A .B .C .D .15. (2分) (2019八下·南岸期中) 关于x的不等式组无解,那么m的取值范围为()A . m≤-1B . m<-1C . -1<m≤0D . -1≤m<016. (2分) (2017七下·永城期末) 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中最大数是142,最小数是50,取组距为10,可以分成()A . 10组B . 9组C . 8组D . 7组二、填空题 (共4题;共5分)17. (2分)(﹣a5)•(﹣a2)2=________,|2﹣ |+|3﹣ |=________.18. (1分) (2020七下·复兴期末) 已知,是方程的解,则a的值为________.19. (1分) (2018八上·北仑期末) 写出一个解为的一元一次不等式:________.20. (1分)随着黄石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不但推进,市民每天用于读书、读报、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多.如图是我市晚报记者在抽样调查了一些市民用于上述活动的时间后,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从左到右的前七个长方形面积之和为,最后一组的频数是,则此次抽样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三、解答题 (共6题;共65分)21. (10分) (2017七下·永春期中) 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2)22. (10分) (2019九上·潮南期末) 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格点三角形(顶点在网格线的交点上)(1)先作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 ,再把△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 ;(2)△ 与是否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若是,直接写出对称中心的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3. (10分) (2020八上·无锡期中) 已知2a-1的平方根为±3,3a+b-1的算术平方根为4.(1)求a、b的值;(2)求a+2b的算术平方根.24. (15分)(2017·文昌模拟) 某校初三(1)班部分同学接受一次内容为“最适合自己的考前减压方式”的调查活动,收集整理数据后,老师将减压方式分为五类,并绘制了图1、图2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初三(1)班接受调查的同学共有多少名;(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的“体育活动C”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3)若喜欢“交流谈心”的5名同学中有三名男生和两名女生;老师想从5名同学中任选两名同学进行交流,直接写出选取的两名同学都是女生的概率.25. (10分) (2020八上·常州期中)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 AB 边上一点,以 CD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CDE,使点E,A 在直线 DC 同侧,连接 AE.求证:(1)△AEC≌△BDC;(2)AE∥BC.26. (10分)(2019·泰安)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素有吃粽子的习俗,某商场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用3000元购进、两种粽子1100个,购买种粽子与购买种粽子的费用相同,已知粽子的单价是种粽子单价的1.2倍.(1)求、两种粽子的单价各是多少?(2)若计划用不超过7000元的资金再次购买、两种粽子共2600个,已知、两种粽子的进价不变,求中粽子最多能购进多少个?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答案:15-1、考点:解析:答案:16-1、考点:解析:二、填空题 (共4题;共5分)答案:17-1、考点:解析:答案:18-1、考点:解析:答案:19-1、考点:解析:答案:20-1、考点:解析:三、解答题 (共6题;共65分)答案:21-1、答案:21-2、考点:解析:答案:22-1、答案:22-2、考点:解析:答案:23-1、答案:23-2、考点:解析:答案:24-1、答案:24-2、答案:24-3、考点:解析:答案:25-1、答案:25-2、考点:解析:答案:26-1、答案:26-2、考点:解析:。
嘉兴市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嘉兴市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P 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 1的右上端剪去一个直径为1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 2,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去的半圆的半径)得到图形P 3、P 4…P n …,记纸板P n 的面积为S n ,则S n -S n +1的值为( )A .12nπ⎛⎫ ⎪⎝⎭B .14nπ⎛⎫ ⎪⎝⎭C .2112n π+⎛⎫ ⎪⎝⎭D .2112n π-⎛⎫ ⎪⎝⎭2.如图,从边长为(4a )cm 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a +)cm 的正方形(0a >),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矩形的面积为( )A .22(25)a a cm +B .2(315)a cm +C .2(69)a cm +D .2(615)a cm +3.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A .8x 2 y 3=2x 2⋅4 y 3B .( x +1)( x ﹣1)=x 2﹣1C .3x ﹣3y ﹣1=3( x ﹣y )﹣1D .x 2﹣8x +16=( x ﹣4)2 4.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 .()()23x 3x 9x -+=-B .()()()()y 1y 33y y 1+-=-+C .()24yz 2y z z 2y 2z zy z -+=-+D .228x 8x 22(2x 1)-+-=--5.分别表示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公式( )A .(a +b )2=a 2+2ab +b 2B .(a -b )2=a 2-2ab +b 2C .a 2-b 2=(a +b )(a -b )D .(a +2b )(a -b )=a 2+ab -2b 2 6.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 )A .ab +ac +d =a (b +c )+dB .(x +2)(x ﹣2)=x 2﹣4C .6ab =2a ⋅3bD .x 2﹣8x +16=(x ﹣4)27.如图,在△ABC 中,CE ⊥AB 于 E ,DF ⊥AB 于 F ,AC ∥ED ,CE 是∠ACB 的平分线, 则图中与∠FDB 相等的角(不包含∠FDB )的个数为( )A .3B .4C .5D .68.如图,AB ∥CD ,DA ⊥AC ,垂足为A ,若∠ADC=35°,则∠1的度数为( )A .65°B .55°C .45°D .35°9.如图,已知AB ∥CD,点E 、F 分别在直线AB 、CD 上,∠EPF=90°,∠BEP=∠GEP ,则∠1与∠2的数量关系为( )A .∠1=∠2B .∠1=2∠2C .∠1=3∠2D .∠1=4∠210.一天李师傅骑车上班途中因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单位,下图描述了他上班途中的情景,下列四种说法:李师傅上班处距他家2000米;李师傅路上耗时20分钟;修车后李师傅的速度是修车前的4倍;李师傅修车用了5分钟,其中错误的是(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二、填空题11.计算:m 2•m 5=_____.12.计算()()12x x --的结果为_____;13.计算:20202019120192019⎛⎫⨯- ⎪⎝⎭=________.1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差是1260°,则这个多边形边数是 . 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差为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 16.如果9-mx +x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17.因式分解:224x x -=_________. 18.()7(y x -+________ 22)49y x =-.19.若关于x ,y 的方程组316215x ay x by -=⎧⎨+=⎩的解是71x y =⎧⎨=⎩,则方程组()32162(2)15x y ay x y by ⎧--=⎨-+=⎩的解是________.20.分解因式:m 2﹣9=_____.三、解答题21.实验中学要为学校科技活动小组提供实验器材,计划购买A 型、B 型两种型号的放大镜.若购买100个A 型放大镜和150个B 型放大镜需用1500元;若购买120个A 型放大镜和160个B 型放大镜需用1720元.(1)求每个A 型放大镜和每个B 型放大镜各多少元;(2)学校决定购买A 型放大镜和B 型放大镜共75个,总费用不超过570元,那么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A 型放大镜?22.如图1是一个长为4a 、宽为b 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平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用四块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回形”正方形(如图2)(1)观察图2请你写出(a+b )2、(a ﹣b )2、ab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 (2)根据(1)中的结论,若x+y =5,x•y =94,则x ﹣y = ; (3)拓展应用:若(2019﹣m )2+(m ﹣2020)2=15,求(2019﹣m )(m ﹣2020)的值.23.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如图a ,若//AB CD ,点P 在AB 、CD 外部,我们过点P 作AB 、CD 的平行线PE ,则有////AB CD PE ,则BPD ∠,B ,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将点P 移到AB 、CD 内部,如图b ,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 ∠、B 、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迎“20G ”科技节上,小兰制作了一个“飞旋镖”,在图b 中,将直线AB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 于点Q ,如图c ,他很想知道BPD ∠、ABP ∠、D ∠、BQD ∠之间的数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3)设BF 交AC 于点P ,AE 交DF 于点Q ,已知126APB ∠=︒,100AQF ∠=︒,直接写出B E F ∠+∠+∠的度数为_______度,A ∠比F ∠大______度.24.如图1,在△ABC 的AB 边的异侧作△ABD ,并使∠C =∠D ,点E 在射线CA 上. (1)如图,若AC ∥BD ,求证:AD ∥BC ; (2)若BD ⊥BC ,试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2,∠DAE =20°,求∠C 的度数;②如图3,若∠BAC =∠BAD ,过点B 作BF ∥AD 交射线CA 于点F ,当∠EFB =7∠DBF 时,求∠BAD 的度数.25.计算: (1)()()1202001113π-⎛⎫--+- ⎪⎝⎭; (2)(x +1)(2x ﹣3). 26.(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423x y x y -=⎧⎨-=⎩;(2)解不等式组29 421333x xx x<-⎧⎪⎨+≥-⎪⎩.27.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ΔABC经过平移后得到ΔA B C''',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点A'、C'分别是A、C的对应点.(1)画出平移后的ΔA B C''';(2)连接BB'、CC',那么线段BB'与CC'的关系是_________;(3)四边形BCC B''的面积为_______.28.(1)已知2(1)()2x x x y---=,求222x yxy+-的值.(2)已知等腰△ABC的三边长为,,a b c,其中,a b满足:a2+b2=6a+12b-45,求△ABC的周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首先分析题意,找到规律,并进行推导得出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得,n≥2,S1=12π×12=12π,S2=12π﹣12π×(12)2,…S n=12π﹣12π×(12)2﹣12π×[(12)2]2﹣…﹣12π×[(12)n﹣1]2,S n+1=12π﹣12π×(12)2﹣12π×[(12)2]2﹣…﹣12π×[(12)n﹣1]2﹣12π×[(12)n]2,∴S n﹣S n+1=12π×(12)2n=(12)2n+1π.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的能力.2.D解析:D【分析】利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注意完全平方公式的计算.【详解】矩形的面积为:(a+4)2-(a+1)2=(a2+8a+16)-(a2+2a+1)=a2+8a+16-a2-2a-1=6a+15.故选D.3.D解析:D【解析】【分析】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详解】①是单项式的变形,不是因式分解;②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③左侧是多项式加减,右侧也是多项式加减,不是因式分解;④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结果是整式的积,因此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定义.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结果是“整式的积”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结合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228x 8x 22(2x 1)-+-=--.其他不是因式分解:A,C 右边不是积的形式,B 左边不是多项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注意因式分解后左边和右边是相等的,不能凭空想象右边的式子.5.C解析:C 【分析】直接利用图形面积求法得出等式,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梯形面积等于:()()()()122a b a b a b a b ⨯⨯+⨯-=+-, 正方形中阴影部分面积为:a 2-b 2, 故a 2-b 2=(a +b )(a -b ).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正确表示出图形面积是解题关键.6.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定义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 【详解】A 、等式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故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B 、等式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故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C 、等式左边是单项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D 、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的意义,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7.B解析:B 【解析】分析:推出DF ∥CE ,推出∠FDB=∠ECB ,∠EDF=∠CED ,根据DE ∥AC 推出∠ACE=∠DEC ,根据角平分线得出∠ACE=∠ECB ,即可推出答案. 详解:∵CE ⊥AB ,DF ⊥AB , ∴DF ∥CE ,∴∠ECB=∠FDB,∵CE是∠ACB的平分线,∴∠ACE=∠ECB,∴∠ACE=∠FDB,∵AC∥DE,∴∠ACE=∠DEC=∠FDB,∵DF∥CE,∴∠DEC=∠EDF=∠FDB,即与∠FDB相等的角有∠ECB、∠ACE、∠CED、∠EDF,共4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解决此类题型关键在于正确找出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8.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由DA⊥AC,∠ADC=35°,可得∠ACD=55°,根据两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AB∥CD,∠1=∠ACD=55°,故答案选B.考点:平行线的性质.9.B解析:B【解析】【分析】延长EP交CD于点M,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FMP=90°-∠2,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EP=∠FMP,继而根据平角定义以及∠BEP=∠GEP即可求得答案.【详解】延长EP交CD于点M,∵∠EPF是△FPM的外角,∴∠2+∠FMP=∠EPF=90°,∴∠FMP=90°-∠2,∵AB//CD,∴∠BEP=∠FMP,∴∠BEP=90°-∠2,∵∠1+∠BEP+∠GEP=180°,∠BEP=∠GEP,∴∠1+90°-∠2+90°-∠2=180°,∴∠1=2∠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定义,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分析】观察图象,明确每一段行驶的路程、时间,即可做出判断.【详解】由图可知,当时间为离家20分钟时,李师傅到达单位,所以说法一和说法二正确;从出发到10分钟时,李师傅的速度为1000÷10=100(米∕分钟),在出发后15分钟到20分钟,李师傅的速度为(2000-1000)÷(20-15)=200(米∕秒),修车后李师傅的速度是修车前的2倍,所以说法三错误;在出发后10分钟到15分钟,李师傅修车用了15-10=5(分钟),所以说法四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会从图象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二、填空题11.m7【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据此计算即可.【详解】解:m2•m5=m2+5=m7.故答案为:m7.【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熟练掌握同解析:m7【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据此计算即可.【详解】解:m2•m5=m2+5=m7.故答案为:m 7.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分析】原式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原式=x²−2x −x +2=x²−3x +2, 故答案为:x²−3x +2. 【点睛】点评: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 解析:2-32x x +【分析】原式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原式=x ²−2x−x +2=x ²−3x +2, 故答案为:x ²−3x +2. 【点睛】点评: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3.【分析】先利用幂的乘方进行分解,再根据同底数幂相乘,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乘,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 解析:12019【分析】先利用幂的乘方进行分解,再根据同底数幂相乘,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20202019201920191112019=2019201920192019⎛⎫⨯-⨯⨯⎪⎝⎭=12019故答案为12019. 【点睛】此题考查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乘,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14.12【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n-2)•180-360=1260,解得:n=11.那么这个多边形是十一边形.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解析:12【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n-2)•180-360=1260,解得:n=11.那么这个多边形是十一边形.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15.8【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360°=720°,解得n=8.故答案为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360°=720°,解得n=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与边数无关.16.±6【分析】如果9-mx+x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方程9-mx+x2=0对应的判别式△=0,即可得到一个关于m的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9-mx+x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方程9-mx解析:±6【分析】如果9-mx+x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方程9-mx+x2=0对应的判别式△=0,即可得到一个关于m的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9-mx+x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方程9-mx+x2=0对应的判别式△=0,因此得到:m2-36=0,解得:m=±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正确理解一个二次三项式是完全平方式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7.【分析】直接提取公因式即可.【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x x-解析:2(2)【分析】直接提取公因式即可.【详解】2-=-.x x x x242(2)x x-.故答案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18.【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解答.【详解】解:∵49y2-x2 =(-7y)2-x2,∴(-7x+y)(-7x-y)=49y2-x2.故答案为-7x-y.【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解析:7y x--【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解答.【详解】解:∵49y2-x2 =(-7y)2-x2,∴(-7x+y)(-7x-y)=49y2-x2.故答案为-7x-y.【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将代入到方程组中可求得a,b的值,即可得到关于x,y的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即可.【详解】∵是方程组的解∴∴a=5,b=1将a=5,b=1代入得①×解析:91 xy=⎧⎨=⎩【分析】已知71xy=⎧⎨=⎩是方程组316215x ayx by-=⎧⎨+=⎩的解,将71xy=⎧⎨=⎩代入到方程组316215x ayx by-=⎧⎨+=⎩中可求得a,b的值,即可得到关于x,y的方程组()32162(2)15x y ayx y by⎧--=⎨-+=⎩,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即可.【详解】∵71xy=⎧⎨=⎩是方程组316215x ayx by-=⎧⎨+=⎩的解∴2116 1415ab-=⎧⎨+=⎩∴a=5,b=1将a=5,b=1代入()3216 2(2)15x y ayx y by⎧--=⎨-+=⎩得31116 2315x yx y-=⎧⎨-=⎩①②①×2,得6x-22y=32③②×3,得6x-9y=45④④-③,得13y=13解得y=1将y=1代入①,得3x=27解得x=9∴方程组的解为91 xy=⎧⎨=⎩故答案为:91 xy=⎧⎨=⎩【点睛】本题考查了方程组的解的概念,已知一组解是方程组的解,那么这组解满足方程组中每个方程,同时也考查了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互为相反数又不相等,就用适当的数去乘方程的两边,使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20.(m+3)(m﹣3)【分析】通过观察发现式子可以写成平方差的形式,故用平方差公式分解,a2﹣b2=(a+b)(a﹣b).【详解】解:m2﹣9=m2﹣32=(m+3)(m﹣3).故答案为解析:(m+3)(m﹣3)【分析】通过观察发现式子可以写成平方差的形式,故用平方差公式分解,a2﹣b2=(a+b)(a﹣b).【详解】解:m2﹣9=m2﹣32=(m+3)(m﹣3).故答案为:(m+3)(m﹣3).【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掌握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每个A 型放大镜和每个B 型放大镜分别为9元,4元;(2)最多可以购买54个A 型放大镜.【分析】(1)根据题意设每个A 型放大镜和每个B 型放大镜分别为x 元,y 元,列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2)由题意设购买A 型放大镜a 个,列出不等式并进行分析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设每个A 型放大镜和每个B 型放大镜分别为x 元,y 元,可得:10015015001201601720x y x y +⎧⎨+⎩==, 解得:94x y =⎧⎨=⎩. 答:每个A 型放大镜和每个B 型放大镜分别为9元,4元.(2)设购买A 型放大镜a 个,根据题意可得:94(75)570a a +⨯-≤,解得:54a ≤.答:最多可以购买54个A 型放大镜.【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列出方程组和不等式进行分析解答.22.(1)(a+b)2-(a-b)2=4ab ;(2)±4;(3)-7【分析】(1)由图可知,图1的面积为4ab ,图2中白色部分的面积为(a+b)2-(b-a)2=(a+b)2-(a-b)2,图1的面积和图2中白色部分的面积相等即可求解.(2)由(1)知,(x+y)2-(x-y)2=4xy ,将x+y =5,x•y =94代入(x+y)2-(x-y)2=4xy ,即可求得x-y 的值(3)因为(2019﹣m)+(m ﹣2020)=-1,等号两边同时平方,已知(2019﹣m)2+(m ﹣2020)2=15,即可求解.【详解】(1)由图可知,图1的面积为4ab ,图2中白色部分的面积为(a+b)2-(b-a)2=(a+b)2-(a-b)2 ∵图1的面积和图2中白色部分的面积相等∴(a+b)2-(a-b)2=4ab故答案为:(a+b)2-(a-b)2=4ab(2)由(1)知,(x+y)2-(x-y)2=4xy∵x+y=5,x•y=9 4∴52-(x-y)2=4×9 4∴(x-y)2=16∴x-y=±4故答案为:±4(3)∵(2019﹣m)+(m﹣2020)=-1∴[(2019﹣m)+(m﹣2020)]2=1∴(2019﹣m)2+2(2019﹣m)(m﹣2020)+ (m﹣2020)2=1∵(2019﹣m)2+(m﹣2020)2=15∴2(2019﹣m)(m﹣2020)=1-15=-14∴(2019﹣m)(m﹣2020)=-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运用几何直观理解、解决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几何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对完全平方公式做出几何解释.23.(1)∠BPD=∠B-∠D;将点P移到AB、CD内部,∠BPD=∠B-∠D不成立,∠BPD=∠B+∠D,证明见解析;(2)∠BPD=∠ABP+∠D+∠BQD;(3)80,46.【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BPE,∠D=∠DPE,即可得出∠BPD=∠B-∠D;将点P移到AB、CD内部,延长BP交DC于M,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BMD,即可得出∠BPD=∠B+∠D;(2)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Q=∠BQD,同(1)得:∠BPD=∠A′BP+∠D,即可得出结论;(3)过点E作EN∥BF,则∠B=∠BEN,同(1)得:∠FQE=∠F+∠QEN,得出∠EQF=∠B+∠E+∠F,求出∠EQF=180°-100°=80°,即∠B+∠E+∠F=80°,由∠AMP=∠APB-∠A=126°-∠A,∠FMQ=180°-∠AQF-∠F=180°-100°-∠F=80°-∠F,∠AMP=∠FMQ,得出126°-∠A=80°-∠F,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AB∥CD∥PE,∴∠B=∠BPE,∠D=∠DPE,∵∠BPE=∠BPD+∠DPE,∴∠BPD=∠B-∠D,故答案为:∠BPD=∠B-∠D;将点P移到AB、CD内部,∠BPD=∠B-∠D不成立,∠BPD=∠B+∠D,理由如下:延长BP交DC于M,如图b所示:∵AB∥CD,∴∠B=∠BMD,∵∠BPD=∠BMD+∠D,∴∠BPD=∠B+∠D;(2)∵A′B∥CD,∴∠A′BQ=∠BQD,同(1)得:∠BPD=∠A′BP+∠D,∴∠BPD=∠ABP+∠D+∠BQD,故答案为:∠BPD=∠ABP+∠D+∠BQD;(3)过点E作EN∥BF,如图d所示:则∠B=∠BEN,同(1)得:∠FQE=∠F+∠QEN,∴∠EQF=∠B+∠E+∠F,∵∠AQF=100°,∴∠EQF=180°-100°=80°,即∠B+∠E+∠F=80°,∵∠AMP=∠APB-∠A=126°-∠A,∠FMQ=180°-∠AQF-∠F=180°-100°-∠F=80°-∠F;∵∠AMP=∠FMQ,∴126°-∠A=80°-∠F,∴∠A-∠F=46°,故答案为:80,46.【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1)见解析;(2)35°;(3)117°【分析】(1)由AC∥BD得∠D=∠DAE,角的等量关系证明∠DAE与∠C相等,根据同位角得AD∥BC;(2)由BD⊥BC得∠HBC=90°,余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解得∠C的度数为35°;(3)由BF∥AD得∠D=∠DBF,垂直的定义得∠DBC=90°,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和差求得∠DBA=∠CBA=45°,由已知条件∠EFB=7∠DBF,角的和差得出∠BAD的度数为117°.【详解】解:(1)如图1所示:∵AC∥BD,∴∠D=∠DAE,又∵∠C=∠D,∴∠DAE=∠C,∴AD∥BC;(2)①如图2所示:∵BD⊥BC,∴∠HBC=90°,∴∠C+∠BHC=90°,又∵∠BHC=∠DAE+∠D,∠C=∠D,∠DAE=20°,∴20°+2∠C=90°,∴∠C=35°;②如图3所示:∵BF∥AD,∴∠D=∠DBF,又∵∠C =∠D ,∴∠C =∠D =∠DBF ,又∵BD ⊥BC ,∴∠DBC =90°,又∵∠D+∠DBA+∠BAD =180°,∠C+∠CBA+∠BAC =180°.∠BAC =∠BAD ,∴∠DBA =∠CBA =45°,又∵∠EFB =7∠DBF ,∠EFB =∠FBC+∠C ,∴7∠DBF =2∠DBF+∠DBC ,解得:∠DBF =18°,∴∠BAD =180°﹣45°﹣18°=117°.【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余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的和差等相关知识点,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和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1)﹣1;(2)223x x --【分析】(1)分别根据﹣1的偶次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和0指数幂的意义计算每一项,再合并即可;(2)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解答即可.【详解】解:(1)()()1202001113π-⎛⎫--+- ⎪⎝⎭=131-+=﹣1; (2)(x +1)(2x ﹣3)=22232323x x x 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和0指数幂的意义以及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等知识,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26.(1)11x y =⎧⎨=-⎩;(2)13x ≤< 【分析】(1)根据代入消元法解答即可;(2)先解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再取其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详解】解:(1)3423x y x y -=⎧⎨-=⎩①②, 由①,得34y x =-③,把③代入②,得()2343x x --=,解得:x =1,把x =1代入③,得y =3-4=﹣1,所以方程组的解为11x y =⎧⎨=-⎩; (2)29421333x x 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3x <,解不等式②,得1x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3x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27.(1)见解析;(2)平行且相等;(3)28【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画出点A 、C 平移后的对应点A '、C '即可画出平移后的△A B C '''; (2)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即可;(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答即可.【详解】解:(1)如图,ΔA B C '''即为所求;(2)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BB '与CC '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3)四边形BCC B ''的面积为4×7=28.故答案为:2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和平移作图,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8.(1)2;(2)15.【分析】(1)先化简条件,再把求值的代数式变形,整体代入即可,(2)利用两个非负数之和为0的性质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后分类讨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 2(1)()2x x x y ---=,222,x x x y ∴--+=2,y x ∴-=2222222()2 2.2222x y x xy y y x xy +-+-∴-==== (2) a 2+b 2=6a+12b-45,226912360,a a b b ∴-++-+=22(3)(6)0,a b ∴-+-=3,6,a b ∴==当3a =为腰时,三角形不存在,当6b =为腰时,三角形三边分别为:6,6,3,∴ △ABC 的周长为:1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代数式的求值,熟练整体代入的方法,同时考查非负数之和为零的性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