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肝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肝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肝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病因多样化,包括病毒感染、药物中毒、自身免疫等。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肝炎患者的临床病例,来展示肝炎的典型表现及诊断治疗过程。
案例描述:患者,男性,45岁,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来就诊。
患者无明显既往病史,家族无相关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体温正常,皮肤苍白,肝脏轻度扩大,腹部无压痛。
实验室检查结果:1. 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2. 肝功能检查:谷草转氨酶: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3. 乙肝病毒系列检测:HBsAg:阳性HBeAg:阴性Anti-HBe:阳性HBV-DNA:阳性4. 其他检查:腹部B超:肝脏轻度肿大,门脉增粗分析与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疑诊为乙型肝炎。
血液常规检查显示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提示肝炎病毒可能引起的骨髓抑制。
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进一步支持了乙型肝炎的诊断。
乙肝病毒系列检测中,HBsAg阳性表明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DNA阳性进一步确认了病毒感染。
HBeAg阴性与Anti-HBe阳性提示患者处于乙肝病毒的非复制期,即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
腹部B超结果显示肝脏轻度肿大及门脉增粗,可见肝脏受累。
治疗方案:根据诊断,患者需接受乙型肝炎的治疗。
主要治疗目标包括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预防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
1. 抗病毒治疗:患者可接受乙型肝炎病毒抑制剂,如核苷酸类药物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等,用药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情况。
2. 营养支持:患者应适量补充高蛋白、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3. 定期随访: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定期随访非常重要。
随访过程中应重点监测肝功能、病毒复制及肝脏CT或B超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生活方式管理:患者需要戒酒、戒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用药频度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用药频度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研究张良东;郭连胜;沈洪丽;沈红瑞;张梅【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年(卷),期】2022(37)3【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碳青霉烯类药物用药频度(DDDs)及DDDs值对鲍曼不动杆菌(AB)耐药性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2700例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主要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或痰标本中分离AB,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最小抑菌浓度法分析AB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
2010~2018年各季度AB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的变化及其与DDDs值的关系分别采用折线图和Spearman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2010~2018年2700例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总分离菌株为3943株,其中AB占10.58%(417/3943),分离率逐渐升高。
2010~2018年,AB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逐渐升高,敏感率逐渐下降,其中2014~2018年的耐药率均超过50.00%,而其对应的敏感率均低于50.00%;2010~2018年,每年的第4季度和下一年的第1季度间,AB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会出现一个小高峰。
2010~2018年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DDDs值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与AB的耐药率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1、0.587,P<0.05)。
结论碳青霉烯类药物的DDDs 值与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AB的耐药率有关。
【总页数】4页(P181-184)【作者】张良东;郭连胜;沈洪丽;沈红瑞;张梅【作者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感染内二科;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沧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沧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沧州市传染病医院肝病六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相关文献】1.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病例分析2.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和死亡率分析3.替加环素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效果4.重症监护室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致医院获得性肺炎抗感染疗效评价5.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及防控效果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_阮海燕

·论 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阮海燕,周兴辉,曹奇峰(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感染科,浙江台州31752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的9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病原学分布特点及高危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检出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6.19%、肺炎克雷伯菌占19.84%、铜绿假单胞菌占15.87%、鲍氏不动杆菌占11.90%、大肠埃希菌占9.52%,为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而年龄>60岁者的发病率占65.31%,高于≤60岁者的34.69%,ASA分级Ⅲ~Ⅳ级占69.39%,高于Ⅰ~Ⅱ级的30.61%,营养状况差者占71.43%,高于营养状况较好者的28.57%,住院时间>1个月者占66.33%,高于≤1个月者的33.67%,进行侵入性操作者占65.31%,高于未进行侵入性操作者的34.69%,手术治疗患者占66.33%,高于未进行手术治疗者的33.67%,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者占63.27%,高于未伴有基础性疾病者的36.73%,多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者占65.31%,高于单用抗菌药物者的34.69%,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有其特点,可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学;分布;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29(2011)18-3957-03Analysis of etiology distribution and risk factors of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RUAN Hai-yan,ZHOU Xing-hui,CAO Qi-feng(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of Taizhou City,Taizhou,Zhejiang317523,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the etiology distribution and risk factors of hospital acquiredpneumonia.METHODS A total of 98patients with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 2008toDec 2010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and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et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f all patientswere analyzed.RESULTS Staphylococcus aureus(26.19%),Klebsiella pneumonia(19.84%),Pseudomonasaeruginosa(15.87%),Acinetobacter baumannii(11.90%)and Escherichia coli(9.52%)were the mainpathogens caused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The incidence of the patients who was more than 60years old(65.31%)was higher than that of less than 60years old(34.69%),the incidence of ASA gradeⅢ~Ⅳ(69.39%)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SA gradeⅠ~Ⅱ(30.61%),incidence of poor nutritional status(71.43%)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etters(28.57%),incidence of hospitalization time>1month(66.33%)was higher thanthat of≤1month(33.67%),incidence of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invasive manipulation(65.31%)was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invasive manipulation(34.69%),incidence of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surgery(66.33%)was 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surgery(33.67%),incidence of patients who were with underlyingdiseases(63.27%)was 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underlying diseases(36.73%),incidence of patients who weretreated with many antibiotics(65.31%)was higher than that treated with single antibiotic(34.69%),all(P<0.05),there were al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CONCLUSION The etiology distribution and risk factors of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which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Key words: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Etiology;Distribution;Risk factors收稿日期:2011-06-11; 修回日期:2011-07-30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而于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1],也包括出院后48h内发生的肺炎。
病例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例25李XX,男,54岁,主诉:发热5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入院前5天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1℃,无寒战,偶有咳嗽,咳痰,白色粘液,量少,较易咳出,无胸痛,无恶心、呕吐等不适,自服“感冒药”后体温未见明显下降,今患者为进一步就诊,遂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7.70×10~9/L,NE%0.76,LY%0.15,RBC4.25×10~12/L,HGB141.0g/L,HCT0.395L/L,PLT228.0*10~9/L。
胸片示:双肺间质性改变;左肺肺炎。
遂以“肺部感染”收住。
患者自患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饮食及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未规律治疗及监测血糖。
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阳性体征:口唇发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
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7.70*10~9/L,NE%0.76,LY%0.15,RBC4.25*10~12/L,HGB141.0g/L,HCT0.395L/L,PLT228.0*10~9/L。
2.胸片示:双肺间质性改变;左肺肺炎。
护理查体:1.生命体征:体温39℃,脉搏83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40/72mmHg,随机血糖18.4mmol/l。
2.急性病容,神志清晰。
口唇发绀,,心律规则,心音有力。
腹部检查无特殊。
诊断:1.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2.2型糖尿病处理措施:1.抗炎治疗:莫西沙星0.4g静脉滴注Qd;2.专科治疗:(1)氧气吸入15h/天。
(2)化痰药物:0.9%NS100ml+氨溴索注射液30mg 静脉滴注Bid;3.糖尿病治疗:盐酸二甲双胍片0.5g口服Tid,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14IU皮下注射Qn;4.支持治疗:注意休息,补充加强营养。
护理诊断:1. 气体交换受损与痰液黏稠、肺部感染有关2. 体温升高与肺部感染有关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有关4. 焦虑与环境的改变及对健康状况的担心有关5. 知识的缺乏与患者缺乏对此病的治疗和预防知识有关护理措施:1.气体交换受损:(1)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室内温、湿度,定时通风。
阿奇霉素头孢呋辛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阿奇霉素头孢呋辛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阿奇霉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有较好的疗效,但可能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而头孢呋辛在疗效方面与阿奇霉素相当,但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综合比较两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药物。
建议临床医生在选择用药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药物副作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患者群体对这两种药物的耐受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阿奇霉素、头孢呋辛、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结果、临床应用、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社区环境中发生的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CAP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影响老年人、儿童和免疫系统功能较差的患者。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CAP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
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是常用于治疗CAP的药物。
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适用于多种细菌感染。
头孢呋辛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在CAP治疗中,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至关重要。
不同的药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比较不同药物在CAP治疗中的表现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比较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在CAP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治疗选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药物选择建议。
目前关于这两种药物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比较研究还比较少见,因此本研究旨在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研究目的包括但不限于探讨阿奇霉素和头孢呋辛的疗效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药物耐受性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具有参考价值的治疗选择依据,以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新进展

近年来,社区获 得 性 肺 炎 流 行 调 查 显 示 其 患 病 率 及 病 死 率 逐 渐 增 高, 重 症 患 者
增多。而在临床诊疗上,存在病 原 学 诊 断 不 清、 对 血 清 学 检 测 意 义 认 识 不 足、 严 重 程 度 评 估 欠
准确、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现象。本 文 参 阅 了 大 量 近 年 来 国 内 外 发 表 的 有 关 社 区 获 得 性 肺 炎 的
明显平行关系。
此外,临床实践中有 一 部 分 老 年 人 或 者 人 类 免 疫 缺 陷
病毒感染患者,由 于 免 疫 力 低 下、 耐 受 程 度 高, 其 临 床 症
状如发热、咳嗽、咳 痰, 以 及 生 化 检 查 甚 至 胸 部 影 像 学 检
查都可能 不 典 型, 或 难 以 与 基 础 疾 病 鉴 别, 应 特 别 警 惕,
COPD 等;高估有 基 础 疾 病 老 年 患 者 的 危 险 性; 低 估 存 在
10×10/L 或 <4×10/L, 伴 或 不 伴 细 胞 核 左 移。 (
3) 胸
PS
I评分表的基础上,补充一 部 分 与 CAP 发 病 明 显 相 关 的
磨玻璃影或 间 质 性 改 变, 伴 或 不 伴 胸 腔 积 液。 符 合 (
yo
y
qu
havei
nc
r
e
a
s
edg
r
adua
l
l
t
hmo
r
es
e
ve
r
ec
a
s
e
s Howe
ve
ri
nc
l
i
n
i
c
a
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历讨论

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历讨论病历讨论: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基本信息:患者为男性,年龄45岁,居住在某社区。
无明显基础疾病,无旅行史,无与已知确诊患者接触史。
主诉:40℃高热、咳嗽、乏力。
病史回顾:患者于一周前出现咳嗽症状,痰为白色粘稠,无明显咳痰困难感,没有胸闷或气促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升高,乏力加重。
患者自我隔离,在家休息。
体格检查:体温40℃,心率90次/分钟,呼吸频率20次/分钟,血压130/80mmHg。
听诊肺部可见湿啰音,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10^9/L,淋巴细胞计数为8×10^9/L;C-反应蛋白升高,为30mg/L;血氧饱和度为93%。
胸部X光示双侧肺部弥漫性炎性改变。
初步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进一步诊断与治疗:1. 病原学检查:患者即刻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
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患者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 支持性治疗:给予患者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控制患者体温。
饮食上,适当增加营养,及时补充体内水分。
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3. 抗感染治疗:考虑患者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
建议使用灰黄霉素或阿奇霉素,早期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控制病情。
此外,还需监测患者病情进展,根据临床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隔离措施与追踪检测: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至其他人群。
同时,需对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追踪检测,以尽早发现和控制潜在感染者。
5. 病情观察与随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随访期间,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宣教与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必要的宣教,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预防措施、生活习惯的调整等。
此外,还需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提高康复意愿。
结语:本病例为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通过临床表现、病史回顾、辅助检查等方法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临床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成人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

临床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成人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1条主要标准或≥3条次要标准可诊断为重症肺炎,宜收入ICU治疗:
主要标准:伴有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或出现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次要标准:呼吸频率≥30次/分;出现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多肺叶浸润;氧合指数(Pao/FiO2)≤250mmHg;出现氮质血症(血尿素氮≥7.14mmol/L);收缩压<90mmHg,需要积极液体复苏治疗。
成人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符合以下≥1条主要标准或≥2条次要标准即可
确诊重症HAP。
主要标准;意识障碍;出现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的征象;肾功能损害;氧合指数或肺顺应性进行性下降,或接受机械通气者气道阻力进行性升高,未发现非感染性因素可以解释;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上肺部浸润影在48小时内扩大50%以上。
次要标准:体温≥39℃或≤36°℃;外周血白细胞>11x10*9/L 或杆状核粒细胞≥0.5×10*9/L;胸部影像学检查证实肺部浸润累及多叶或双侧;血压<90/60 mmHg;伴肝功能损害,并可排除基础肝病和药物性肝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l i n i c a l a na l y s i s o f h o s p i t a l a c qu i r e d p ne u mo ni a i n pa t i e nt s wi t h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s
的 独 立 危 险 因素 ( P< O . 0 5 ) 。结论 患 者 合 并 院 内获 得 性 肺 炎 的发 生 。 对 存 在 危 险 因素 的患 者 , 要予以重视 , 并 早 期 预 防或 纠 正 , 从 而 减少 住 院 肝 病
关键词 : 肝 疾 病 ;肺 炎 ; 治 疗 失 败 ;危 险 因 素
Th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i n v a l i d t r e a t me n t we r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a l l d a t a we r e d e a l t wi t h S PS S 1 1 . 0 s o f t wa r e . RE S UL T S
d i s e a s e s c o mb i n e d wi t h h o s p i t a l a c q u i r e d p n e u mo n i a f r o m J a n .2 0 1 0 t o Au g .2 0 1 3 w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1 y .
4 9
性 肺 炎 的指 标 , 减 少 医 院感 染 的发 生 。方 法 回 顾 性 分 析 2 0 1 0年 1月 一2 0 1 3 年 8月 收 治 的 4 9例 住 院 肝 病 患 者
合 并 医 院 获 得 性 肺 炎 的临 床 资 料 , 比较 分 析 治疗 无 效 的危 险 因素 , 采用 S P S S 1 1 . 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结 果
例 肝 病 合 并 医 院 获 得 性 肺 炎 患 者 中有 1 9例 治 疗 无 效 , 无 效率 为 3 8 . 8 %; 多 因素分 析显示 , 多肺 叶或双肺 病变 、
P S I 评分 Ⅳ一 V级 、 合并胆道感 染、 肠道感染 、 败 血症或腹 膜炎 , 初始 经验性治 疗失败及 需要机 械通气是 治疗失 败
ZHANG we l l — x i a n,P AN Yu e — j u n,GU0 J i a — we i ,L I U Yu a n - x u n
( T g Ei g h t h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o f G u a n g z h o u, Gu a n g z h o u , G u a n g d o n g 5 1 0 4 4 0 , C h i n a )
To t al l y 1 9 c a s e s i n t he 49 p a t i e nt s wi t h l i ve r d i s e a s e s c o m bi ne d wi t h h os p i t a l a c q ui r e d p ne um o ni a p r o ve d t o be
・
1 8 2 O・
中华 医 院感 染 学 杂 志 2 0 1 5年 第 2 5卷 第 8期 C h i n J No s o c o mi o l Vo 1 . 2 5 No . 8 2 0 1 5
d o i : 1 0 . 1 1 8 1 6 / c n . n i . 2 0 1 5 — 1 3 4 8 5 4
论 著
肝 病 患 者 医 院获得 性 肺 炎 的临床 分 析
张文先 , 潘 越峻 ,郭 家伟 ,刘元 勋
( 广州 市第 八 人 民 医 院 呼 吸 内科 ,广 东 广 州 5 1 0 4 4 0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住 院肝 病 患者 医 院获 得 性 肺 炎 的 临床 特 点 及 其 危 险 因 素 , 以 期 为 临 床 提 供 早 期 发 现 医 院 获 得
Ab s t r a c t :OB J EC TI VE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f h o s p i t a l a c q u i r e d p n e u mo n i a o f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p a t i e n t s wi t h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s 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i n d i c a t o r s f o r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o f h o s p i t a l a c q u i r e d p n e u mo — n i a a n d r e d u c e t h e n o s o c o mi a l i n f e c t i o n s .M E T HODS T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4 9 c a s e s o f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p a t i e n t s wi t h l i v e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