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学设计(高三历史备课组 黄益)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解课件

保障公民权利
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 权利和自由,如言论、出 版、宗教信仰等自由。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专制与议会民主相结合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将君主专制与议会民主相结合,既体现 了王权的至高无上,又保障了民主制度的实施。
联邦制与中央集权相结合
德国采用联邦制,各邦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 制力较强,形成了联邦制与中央集权的结合。
德国君主立宪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 局限性逐渐显现。
民主化改革需求
随着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对德国君主立宪 制进行改革的需求日益迫切。
对现代政治的影响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成败经验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的 借鉴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中世纪时期,德国分 裂成众多小邦国,长 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 态。
普鲁士的崛起
普鲁士是德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要邦国,以军事和官僚制度著 称。
普鲁士在18世纪逐渐崛起,通 过改革和现代化成为欧洲强国 之一。
普鲁士在拿破仑战争中崛起, 并最终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 ,成为德国统一的领导者。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德国在统一后,将军国主义思想融入国家体制中,使得德国在欧洲 乃至世界舞台上都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03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演变
威廉二世的改革
威廉二世在1888年继位后,开始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旨在加强君主专 制和扩大皇室权力。
威廉二世推行了中央集权化改革,加强了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削弱了地方自治权。
结。
尽管在二战后,德国再次建立了 联邦共和国,但其政治体制已经 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PPT

没有摧毁旧帝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基础,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很薄弱,
共和国存在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德国民众对自由民主制度的认识并不深等
等。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加剧了德国的社会危机和 民族复仇情绪,最终德国人民选择了法西斯专政,民 主共和政体在德国遭到了失败。
为什么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 国人自己”?
不同 政体 国家元首 内阁
法国
共和政体 总统,选举产生,权力大 对参议院负责但总理须听 命于总统
德国
君主立宪政体 皇帝,世袭产生,权力中心
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
两院制:参议院;众议院有 两院制:联邦议会;帝国议会 立法权(国家政治中心) (作用较小,名义上有立法权)
立法和行政 总统及其内阁政府对议 皇帝集行政和立法大权于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纲要求】
德意志帝国 知道《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君主立宪制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
的确立
和制的异同。
一、德国民主政体确立的背景
材料一 到19世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个邦国、 1000多块领地,一个商人从柏林到瑞士要经过10个邦国,换 10次货币,交纳10次关税。这一状态使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 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苛刻的惩罚,激起了强烈的 民族复仇情绪;
“一战”后经济危机使德国人生活艰难,而软弱的魏玛 共和国政府对此无能为力,民众呼唤一个强大的、能够拯救德 意志民族的新政府;
法西斯打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幌子,迎合 群众的需要,赢得了人民的支持,最终纳粹党通过选举的方式 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皇帝: 元首,掌握最高权力(任命官吏、创制 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对外政策、召 集和解散议会)
高中历史高三一第三单元第节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案2)

第3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考试说明】(1)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及其历史影响。
(2)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考情分析】【命题规律】本讲为全国卷高考重点。
题型上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内容上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过程、法国1875年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等都是命题热点,德国政体确立的过程及特点为重中之重.【命题趋势】以后的高考,本讲内容仍是命题的重点区域.在命题形式上会不断推陈出新,新情景、新材料、新设问、新角度会不断呈现.在内容上,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德国君主立宪体制非常重要,也要注意不同国家不同体制的对比分析,认识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性和特点及作用。
在命题角度上有可能从时政热点或现实问题切入进行考查,试题会体现浓厚的现实感,此外,法国、德国政体的考查会趋向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
考点: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背景(1)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典型的国家,三级会议长期停开。
(2)法国启蒙思想家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法治、和三权分立。
(3)美国的影响.2.过程(1)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了制。
(2)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即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3)此后,法国政局不断震荡,政权频繁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误区警示]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法国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斗争,除了波旁王朝外,其他的君主制王朝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国确立共和制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国家政权的过程。
与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掌握政权不同,法国工业资产阶级主要是通过革命完成这一历史进程的。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制定:1875年,议会陆续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2)内容: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行使,参议院由选举产生,众议院由产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黄冈赛”一等奖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一、教材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
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
这些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
他们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成果,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第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性特点。
尽管上述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岁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通过立法来限制和制约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也都通过立法保证资产阶级的利益。
这种政治模式的建立,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稳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单元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法国的议会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做了剖析,指出这些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斗争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其中英国的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其所建立的现代民主政治模式表明了近现代议会民主政治的开端,其意义极为重大,所以在本单元中首先来考察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提高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注重合作、探究学习。
横向纵向的比较比较必不可少,有助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英国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过程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解课件

《德国政治制度史》
相关学术著作推荐
网络资源推荐
THANKS
感谢观看
威廉一世的统治
威廉一世是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任皇帝,他主张加强皇权,与议会进行斗争,最终 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俾斯麦的统治
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通过强硬的手段统一了 德国,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德国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
03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制度特点
君主的权力与职责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分解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历史背景 •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制度特点 •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与意义 •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与反思 • 相关文献与推荐阅读
01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历史背景
德国的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对德国的影响 封建制度对政治的影响 封建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对德国的影响
01
宗教改革对政治的影响
02
宗教改革对经济的影响
03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三十年战争对德国的影响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德国的影响
02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普鲁士的崛起
普鲁士的统一 普鲁帝国的政治体制
威廉一世与俾斯麦的统治
推动了欧洲的民主化进程
增强了欧洲的民族主义情绪
对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意义
提供了另一种政治模式 对其他国家的政治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05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与反思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成就与问题
成就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宪政制度
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r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魏三欧美代iom与®1第3讲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全解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 法兰西共和历程:⑴过程:①1789年7月140,法国爆发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先后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和执政府统治四个时期。
(1)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但法兰西不再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恢复了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巴黎爆发革命,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布成立。
(2) 实质: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之间的斗争。
(3) 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发达。
③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军惨败。
②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③保皇派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2) 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①立法权属于议会。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普选产生。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宪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PPT学习教案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
会计学
1
课程标准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 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理解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异是由各国的国情 所决定的。
了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形式;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 作用。
第1页/共13页
构建体系强化基础
德 背 经济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容克贵族经济强盛
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德意志帝国
D、意大利王国
第8页/共13页
总结: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概况
(1)时间: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 期
(2)主要形式:君主立宪制、共和 制。
(3)建立的途径:革命战争、王朝 战争、政变或和平改革。
(4)代议制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 国家机构制约与平衡;现代国家大 多实行政党政治第9页。/共13页
原因:经济力量对比;政治力量对比 ;思想意识不同;政党政治不同等
结论:国情决定政体选择
第4页/共13页
重点三 正确评价帝国宪法
材料一:德意志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
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家”
。
——马克思
材料二:帝国1878-1903年社会保障立法
(5)实质:资产阶 雅典政 治制度 结构示 意图
秦 朝 政 治 制 度结构 示意图
雅 典 政治 制度结 构示意 图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两种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结合 所学分析二者的本质区别,并分析其产生不同的根本原因?
影响:奠定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雅典: 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法, 为近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质不同:专制与民主;根因:经济基础不同,中国封建农耕经济为主; 雅典是工商业为主。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 德国君主立宪制度 导学案设计 无答案

德国君主立宪制度一、基础知识(一)德国的统一背景:德意志政治局面阻碍了的发展。
过程:在的领导下,通过三次,于年最终建立了。
(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可以任免和解散。
首相:掌握权,由任命而不是选举产生,因此只对负责。
议会:拥有权,由议会和议会组成。
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和的批准才能生效。
二、拓展延伸(一)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实质上是君主专政。
它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是一种不完整的和不彻底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2.实行联邦制,实质上普鲁士具有霸主地位。
中央权力极大,各邦有一些自治权。
3.宰相的职位在整个帝国行政机构中处于中轴地位。
宰相对皇帝负责,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4.人民的议政权受到极大限制。
联邦议会(上院)议长由帝国宰相担任,代表不经选举,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
联邦议会有通过法律的权力。
帝国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完全处于从属地位,作用很小。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1.德意志帝国宪法在行政结构上体现为联邦主义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是各种力量妥协的产物,德意志帝国宪法既要照顾到德国人民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愿望,又要考虑到各邦的利益。
因此,该宪法在行政结构上体现为联邦主义。
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一些自治权。
2.德意志帝国宪法在政治体制上带有浓烈的专制主义色彩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国传承了普鲁士的模式,是一个用议会装饰着的君主专制国家。
在行政权力上,君主政体的法律地位得到确认。
作为帝国首脑的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
他有任免包括帝国宰相在内的国家官吏的权力,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是帝国武装力量的统帅,决定帝国的对外政策等。
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立法机关的权力分配也表明了专制主义的特征。
联邦议会中的代表只是各邦君主的发言人;由男性公民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权力有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学设计
高三历史备课组黄益课标要求:
知道《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高频考向: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以及与英国君主立宪制进行对比。
复习导入:
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它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
当它用思想来拷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课前检测落实以考定教:
1.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德意志帝国宪法有什么特点?
3、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最大不同
探究问题一: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建立背景
一、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由学生自主归纳得出)
1.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1871年完成德意志统一
二、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探究问题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通过对下图的分析以及完成旁边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威廉二世的郁闷事
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在波茨坦有一座行宫,视线被一座磨坊挡住了,就派警卫人员把磨坊拆了,后来磨坊主一纸诉讼把皇帝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结果是威廉一世败诉。
判决皇帝必须“恢复原状”,把那磨房盖起来。
威廉贵为一国之君,拿到判决书也只好遵照执行。
史论归纳总结
知识拓展
君主立宪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君主立宪制有两种,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的象征,不掌握统治国家的实际权力,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和行政机关(政府)分掌政权,政府由国家元首控制而不对议会负责的政治制度。
通过漫画进一步加深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和认识。
探究问题三: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
体验高考(精选高考真题提高学生解题做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