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作者:刘崇刚来源:《中国市场》2024年第22期摘要: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矿业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帮助矿业企业获得高质量的经济回报,还助力企业在当下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获得重要的人力和成本价值。

文章旨在通过对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及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指出当下阶段作业成本法应用的不足之处,并且针对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22-0153-04DOI:10.13939/ki.zgsc.2024.22.0371引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矿业企业也需通过应用先进财务管理的方式,促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式的革新和系统管理的新突破。

利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的财务核心竞争力进行系统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现金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基础思想在于企业是投资者,在实现顾客需求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利益最大化,而进行运作的作业整体,企业在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时消耗作业,进而消耗资源,在消耗资源的同时也是进行价值的积累,这一过程就是表示价值在作业间进行着转移,最终都积累到劳务和商品上,所以最终商品是两者的结合体,是最终价值的体现。

如何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运用作业成本法是摆在相关企业领导人和财务管理人员面前的现实问题,下文进行具体阐述。

2矿山企业财务管理采取作业成本法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2.1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意义相对于传统的矿山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对成本预算的直接规划和审批来说,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环节更为规范和科学,指的是财务部门或专业的核算机构要对矿山企业消耗的资金总成本进行精准核算。

在这一过程中,要对每一项成本流动的过程和相关动因进行系统分析,这样就给矿山企业工程和开采过程的资源和产品消耗提供了一个专业化的核算平台。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成本管理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并提高效率。

在煤矿企业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煤炭的生产成本,并且对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就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的方法,它将企业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是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等;而间接成本则是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如设备折旧费、管理人员薪酬等。

在作业成本法中,将间接成本按照某种方法进行分配,使其能够合理地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上,从而计算出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在煤企中的应用1. 煤矿生产成本管理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费、人工费、设备折旧费、能源费等。

在煤矿生产中,由于煤矿企业常常生产多种不同种类的煤炭产品,因此需要对不同种类的煤炭产品进行成本核算。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煤矿企业准确地核算每种煤炭产品的成本,从而找出成本偏高的产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提高煤矿企业的盈利能力。

3. 煤矿企业绩效考核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煤矿企业对生产成本进行合理分配,使得各个部门和岗位的成本得到合理的反映。

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煤矿企业可以针对每个部门和岗位的成本进行考核,发现成本偏高的部门和岗位,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这样可以激励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树立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理念,提高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

1. 精细化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对各种生产成本进行精细化的核算,使得每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都能得到合理的反映。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找出成本偏高的产品或服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 生产效率管理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精细化成本核算,进行生产效率管理,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的绩效进行考核。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煤企面临着诸多的成本管理问题,其中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本文将从概念、方法、优势和应用实例等方面对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基于作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它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的作业,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核算,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它的核心思想是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与执行该产品或服务的作业相联系,通过作业成本的确定和分配,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作业成本法可以用于确定煤矿的生产成本。

煤矿生产过程可以划分为采矿、运输、处理等作业,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核算,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煤矿的生产成本,帮助煤企掌握生产成本的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

作业成本法可以用于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煤企可以根据不同作业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找出成本过高或效益不理想的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提高整体效益。

作业成本法可以用于制定标准成本体系。

煤企可以根据不同作业的成本和效益,制定相应的标准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基准。

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确保成本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作业成本法可以用于评估作业绩效。

煤企可以通过作业成本的核算,评估不同作业的绩效,找出绩效较好的作业并给予奖励,同时也可以找出绩效较差的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作业成本法可以将成本与作业相联系,使成本的分析更加准确和细致。

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能够更加精确地掌握作业的成本结构,找出成本的症结所在,从而实现成本的控制和降低。

作业成本法可以提高煤企的成本管理水平。

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煤企可以将成本管理的重点从整体转移到每个具体的作业上,实现对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思考

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思考

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思考摘要: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财务管理中应用作业成本法有利于提升矿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为矿山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利用作业成本法的价值,使得矿山企业的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

本文对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的运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矿山企业:财务管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矿山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普遍运用了作业成本法,同时作业成本法对矿山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业成本法的运用既可以提升矿山企业的竞争力,义可以促进矿山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因此,目前我国矿山企业对作业成本法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一、传统成本法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中运用所出现的不足(一)单一的成本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矿山企业成本管理的模式较为传统,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转型。

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下的财务部门对企业内的资产全权负责,基本流程:成本预算由财务部门直接制定,并经过上报审批后便可直接进入执行环节。

而这样的成本核算流程与企业生产部门是相脱节的,也没有深入分析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使得会计核算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单一的成本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难以实现,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降低了矿山企业的运营效益。

(二)成本管理的技术较为落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多数矿山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先进信息技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矿山企业需要分析、处理的数据种类较多、较复杂:而仅凭财务部门做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企业对成本的投入不断提升,不利于企业实现集约化的目标。

另外,许多矿山企业的内控机制是不完善、不科学的,对成本控制的过程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管。

(三)矿山企业的成本计算法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矿山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在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时,所使用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较为单一,并没有对产生间接费用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探索。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践与运用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践与运用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践与运用作业成本法是指按照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来核算成本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分析每个作业的成本,以便了解和控制企业的成本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思想是将成本分摊到不同的作业上,从而实现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和管理。

1. 作业指派:作业成本法要求将每个作业都进行详细的指派和描述,包括作业的目标、工作内容、所需资源等。

通过对每个作业进行明确指派,可以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和有序。

2. 作业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要求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详细核算。

这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等。

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核算,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本结构,合理控制成本,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3. 作业成本分析:作业成本法注重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分析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和成本变动情况,可以找出成本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这包括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4. 作业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详细控制,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通过设定作业成本目标、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等,可以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控制成本,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 作业成本决策:作业成本法为企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和控制,可以为企业的生产安排、产品定价、订单接受等决策提供参考。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不同作业对成本和收益的贡献,帮助企业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实践与运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成本情况,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企业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经济效益。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作业成本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在成本管理中广泛应用的方法,它通过将成本按照作业进行分类和分配,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企业的成本。

本文将以煤企为例,对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煤矿生产作业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煤矿生产作业是煤企的核心业务活动,是产生成本的主要来源,因此通过作业成本法对煤矿生产作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可以提高煤企的经营效益。

煤矿生产作业一般可分为采矿作业、运输作业、洗选作业等,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和分配,可以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和成本变动情况,从而找到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用于煤企产品成本的计算。

煤企的产品包括各种不同的煤炭产品,每种产品都有不同的生产工序和成本构成。

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将产品的成本按照煤炭的不同工序进行分摊,从而计算出每种产品的成本,并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分析和比较不同产品的成本构成和盈利能力,为煤企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市场定位提供依据。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应用于煤企工序成本的计算和分析。

煤矿生产包括采矿、运输、洗选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都有不同的成本构成和成本变动情况。

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将每个工序的成本进行分析和分配,从而了解每个工序的成本构成和成本变动情况,为成本控制和工序管理提供依据。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分析和比较不同工序的成本构成和效率水平,为工序改进和效益提升提供参考。

作业成本法在煤企成本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对煤矿生产作业、产品成本、工序成本和个别作业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从而提高煤企的经营效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业成本法只是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其应用还需要结合煤企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实施。

对于不同的煤企而言,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企业会计中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对作业成本的定量核算和分配,帮助企业了解和掌握作业成本的构成和分配情况,有助于企业合理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本文将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应用过程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浅析。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按照生产作业过程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它将企业生产过程划分成一个个作业,每个作业都有明确的成本,既可以追溯成本到具体的作业,也可以根据作业特点计算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到底哪些部分是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成本,将间接成本与直接成本明确分开,准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过程主要包括作业成本的核算、作业成本的分配、成本分配的依据等。

在核算环节中,需要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划分成一个个作业,并明确每个作业所需消耗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在成本分配过程中,需要根据作业的特点和所需耗费的成本进行合理的分配,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

成本分配的依据也是作业成本法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业务特点和成本构成合理确定基础或者分配依据,确保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划分成一个个具体的作业,有助于企业对成本进行详细的追踪和核算,准确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构成。

作业成本法将间接成本与直接成本明确分开,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避免了将间接成本简单地分摊到每个作业的情况。

作业成本法不仅可以根据作业的特点进行成本核算,还可以根据业务的需求进行成本分配,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有关不同作业的成本数据,有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作业成本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要求较高,需要进行详细的作业划分和成本核算,运行成本较高。

作业成本法在成本分配过程中需要确定成本分配的依据,这需要企业对业务特点和成本构成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矿业企业的应用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矿业企业的应用

浅析作业成本法在矿业企业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式,在矿业企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实质性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有助于企业确定生产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将从作业成本法的概念、方法、优点、缺点四个方面,对作业成本法在矿业企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作业成本法是指将生产活动按照作业为单位进行核算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

它是制造企业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通常用于制造车间、加工中心和部件维修等领域。

作业成本法通过将各种成本项目分摊到作业上,从而得到作业成本,进而确定产品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的方法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通常是将每个作业作为一个单独的成本对象,从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等成本项目中,按照相关的成本池进行分摊。

具体地说,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作业成本池:在矿业企业中,作业成本池通常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能源、设备使用等相关成本项目。

2.确定作业量:这是指以作业为单位计量的数量,例如在矿山中,作业量通常指采矿量、运输量、尾矿处理量等相关产量。

3.按照作业量分配成本:这是指将作业成本池按照作业量分配到每个作业单元上。

4.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根据分配到每个作业单元上的成本总额,计算得到每个作业单元的成本。

5.计算产品成本:根据各个作业单元的成本,计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

三、作业成本法的优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成本:作业成本法可以将生产活动按照作业为单位进行核算,从而能够准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反映实际生产成本。

2.有助于管理成本: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发掘赚钱的机会。

通过优化作业成本结构,企业可以合理控制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益。

3.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作业成本法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在制定计划和投资决策时,提供价值信息。

四、作业成本法的缺点作业成本法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以下缺点:1.核算复杂度高:作业成本法计算成本需要考虑大量的成本项目和多个作业单元,这会导致计算复杂度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作者:李祥为
来源:《管理观察》2019年第24期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各矿山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成本的控制成为矿山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使得各大矿山企业必须采用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利润
和经济效益,促进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中钢集团山东矿业有限公司为基础,介绍了生产矿山企业如何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矿山企业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国内大多数矿山企业现行成本核算一般采用制造成本法的原理,按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核算过程中,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时采用的标准比较单一,基本不考虑不同间接费用产生的动因,无法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

这就导致了成本核算方法脱离了生产过程、工艺流程,没有与生产作业和资源消耗进行紧密结合。

对于生产矿山来说,直接消耗的辅助材料具有重复利用性,并不构成矿产品的实体成本,然而不同的矿区条件生产流程不尽相同,成本的资源消耗自然也有所差异,若采用统一的成本分配指标,就会导致低技术含量、简单的作业成本计算偏高,而高技术含量、复杂的作业成本偏低,与实际出入很大,难以给生产经营决策者提供指导经营的依据。

1 作业成本法的含义及原理
所谓的作业成本法就是以实际的某一项采矿、运输、提升、充填或选矿作业为出发点,把生产某一产品所涉及到的各种作业操作,以服务和产品本身将要耗用的各类资源以及作业量为基础,先把资源和作业量分别分配至各种作业操作中,然后再把最终完成作业所消耗的所有成本都分配至服务和产品中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该方法采用两个阶段来分摊成本:一是采用合适的资源成本动因将资源成本(间接成本)归集到作业成本集庫或作业中心;二是采用合适的作业成本动因(作业成本动因用于度量成本对象对作业的耗用情况)将成本作业分配给成本对象,见图1。

2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差异
2.1 成本动因数量不同
作业成本法存在多个成本动因,作业基础动因和数量基础动因(视何者最能准确计算成本而选用);而传统成本法成本动因少,主要依赖数量基础动因。

2.2 间接费用分配方式不同
作业成本法的间接费用先分配到各项作业中去,然后再分配给产品或服务;而传统成本法间接费用则先分配到各部门,再分配给产品或服务。

2.3 重心不同
作业成本法的重心是优先解决部门间的成本计算和流程问题;而传统成本法是让各部门经理负责其部门内的各项成本和流程改进。

3 作业成本法在生产矿山企业中的应用
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矿山企业成本核算时,生产过程中直接产生的各项费用可以直接计入作业成本中,而通过间接操作产生的费用则需要按照所对应的作业的不同以成本动因为原则进行成本分配。

中钢集团山东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铁矿石开采、加工、铁精矿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生产企业,于2006年2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

公司保有矿石储量7916万吨,设计规模为年生产铁矿石200万吨,年生产铁精矿57万吨,服务年限40年。

公司于2006年开工建设,2011年底建成投产。

从公司的生产工艺流量来看,山东矿业的原矿成本主要由挖掘开采、井巷运输、通风排水、矿井提升、空区充填等组成,而对于精矿来说,其直接计入的成本主要由原矿的综合成本以及选矿作业过程中所耗用的成本组成。

3.1 作业成本法中作业的确定原则与方法
按照中钢山东矿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笔者绘出图2生产工艺流程,从宏观上来分,主要是以机电供应、销售、管理服务为支持的。

山东矿业的作业中心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划分为以下几种:分别为挖掘开采、井巷运输、通风排水、矿井提升,空区充填、选矿作业、销售、机电供应和管理服务等几个操作中心,同时为每个操作中心分别设立成本库。

3.2 对各成本库的成本动因量的分析与研究
第一,对挖掘开采成本库进行分析,其中归纳到挖掘成本库的费用主要包括员工的薪酬、挖掘设备的折旧费、维修费、各类原材料费用。

开采成本库涉及的作业主要是对原矿进行落矿、装车、支护、压顶等操作,归集到开采成本库的成本费用主要是员工的薪酬支出、设备的折旧费和修理费、动力费用等。

第二,对运输作业的成本库进行分析,运输作业主要是井巷原矿的运输,归纳到运输成本库的费用由员工的薪酬、设备的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动力费用等组成。

第三,对通风排水成本库进行分析,通风成本库包括矿井底下的通风和防护所产生的各项费用,比如用于通风防护的各项设备折旧费用和维护费用,提供动力产生的费用等;排水成本
库是指对矿石开采过程中、空区充填过程中产生的水进行排出工作所产生的费用的总和,具体包括排水设备的折旧及维修费用,提供动力产生的费用等。

第四,对提升成本库进行分析,提升作业主要是将井下原矿通过箕斗从主井提升至地表,归纳到提升成本库的费用由员工薪酬、提升设备的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动力费用等组成。

第五,对充填作业成本库进行分析,充填作业主要是将井下矿石开采后产生的空区利用废石、尾砂、胶结材料等进行回填作业,归纳到充填成本库的费用由员工薪酬、充填设备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动力费用等组成。

第六,对选矿作业成本库进行分析,选矿作业主要是将原矿进行破碎、干抛、筛分、磨矿、湿抛、磁选等主要工序分离出铁精粉的过程,归纳到选矿成本库的费用由员工薪酬、选矿工艺设备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动力费用等组成。

第七,销售成本库是指为了销售所生产的铁精粉而产生的费用,比如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装车费、运输费、销售人员的薪酬支出以及出差人员的差旅费用等。

第八,机电成本库是指企业的机电部门在进行各项设备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设备的维修费用、折旧费用及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薪酬支出等。

第九,管理成本库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管理费用,例如:财务部、综合部、党群工作部、安全管理部、生产技术中心等部门员工的薪酬、办公费、差旅交通费、水电费;办公资产的折旧费用、维修费等。

3.3 共用成本库成本动因的确定与分摊
由挖掘开采到选矿作业成本库发生的费用,全部由改期工序单元直接负担的成本,不用进行分配,可以不再确定其成本动因;原矿和精矿生产过程中,共同耗费了机电、销售和管理服务成本库的费用,需要在挖掘开采、井巷运输、通风排水、矿井提升、空区充填、选矿作业等各工序成本中进行分配,其成本动因,见表1。

4 作业成本法存在的优点和局限性
4.1 优点
作业成本法减少了传统成本分配造成的失真,给决策层提供了一个了解相关成本的途径,即:明确成本动因,从而使得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作业成本法计量作业成本动因,允许管理层在工艺流程改造的同时,能分析这些改造对总成本和价值的影响;
4.2 局限性
并不是所有的间接成本都和特定成本动因相关联,有些可能需要主观地分配间接成本;作业成本法下产生了大量的信息,过多的信息可能会误导管理层将精力集中在不必要的数据上。

矿山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主要是为了进行内部管理和分析,根据受益程度,计算出贴近生产实际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管理层的决策提高有价值的数据;作业成本法可以对整个矿山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流程进行综合性分析,从各类作业中找出重点项目,确定重点作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分析对产品影响最大的作业,分析各作业的资源消耗情况,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供参考依据。

作业成本法有助于矿山企业实现成本的高精度分配,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和工序成本的準确核算、分析和控制,为企业寻求成本变动真实原因、最大限度挖掘成本潜力、不断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敏.探讨作业成本法在矿业企业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 (4): 240.
[2]蒋玲.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6 (31):156.
[3]杨峰,谢佳,杜德军.作业成本法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的实证探究——以某部队住宅项目为例[J].中国证券期货,2011 (8):64- 65.
[4]李洁,夏云飞,陈兴述.作业成本法与平衡计分卡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结合运用[J].财会通讯,2011(17):138- 139.
[5]党晓峰.作业成本法在绍兴中小纺织企业的应用——以K织造厂为例[J].财会月刊,2011 (23):44- 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