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总”与“老帅”辨异

合集下载

关于职场的小故事5篇汇总4

关于职场的小故事5篇汇总4

关于职场的小故事5篇汇总职场故事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阅读职场故事也是吸取经验的一种方式。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事一:我们老总不管事从原公司辞职后,我重新应聘到一家公司,还做老本行:营销。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家公司虽然不大,老总却很“忙”,我到公司上班有一个月了,几乎没有看到过老总坐在办公室里。

有一天,我把销售计划弄好,准备拿给老总审批。

同事告诉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这是公司的规矩,老总还有自己的事情。

我大吃一惊。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老总呀?我有些纳闷。

有一次,我到北京出差,整整15天的行程,应该说,收获还是颇丰的。

那天,看到老总正好在办公室,我拿着报销单,直接闯了进去。

看到我进来,老总站起来拍拍我的肩,说了几句鼓励的话,看也没看报销单,就直接签了字。

拿着老总亲笔签字的报销单,我赶快到了财务室。

没有想到,在老总那里一路绿灯,在这里却要接受一项一项的审核。

我说:“老总都签字了,你就报销吧。

”会计说:“老总打过招呼,审批这一块,必须由我把关。

”出差时,我没有超出报销范围的花费,所以根本不担心,谁审批我都无所谓。

在这个公司,让我不明白的是,老总竟然“形同虚设”。

在公司,我发现大家总有做不完的事情,自己给自己定目标、排计划,完成了一项任务,就会在进度表上写明完成的时间。

遇到棘手的问题,几位员工一商量,出谋划策,基本上可以把事情解决。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员工才会写一份报告,简明扼要地将困难讲出来,需要哪些部门、哪些人员参与。

这份报告通常会摆到老总的办公桌上。

第二天,顶多第三天,老总就会亲自出马,召集相关人员开会,拿出对策,解决问题。

有了老总这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冲锋在前,总觉得底气很足。

时间一久,我觉得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为了充电,业余时间,我还自学了MBA课程。

在老总基本不管事的公司工作,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公司是如何运作的?员工又是如何工作的?有一次,我跟部门主任一起出差,在火车上闲聊时,我问起这些问题。

千万别跟老板争奇斗艳的职场攻略

千万别跟老板争奇斗艳的职场攻略

千万别跟老板争奇斗艳的职场攻略千万别跟老板争奇斗艳的职场攻略我有一个男同事叫小陶,用北京话来说,是个很花枝招展的人。

每天都能看到他穿着亲切而自豪的衣服来上班。

我都能想象得到他每天起床后挑选衣服的样子。

一定是先站在镜子前面用充满了爱意的眼光欣赏一下自己,然后再打开已经塞满了衣服的衣柜,用比工作还要严谨十倍的态度一件件拣选自己今天上班的穿着。

每天都跟要有求婚大典一样。

我曾经把我的凭空想象向小涛求证过:“你每天早上是不是这么行“选衣大礼”的?”小涛严肃地歪头想了想,然后回答:“还真差不多。

”小涛虽然得瑟,但是很实诚。

我还有一个老板,也是一个很招摇的人。

但是老板得瑟,总是被原谅,或者假装被原谅。

这个老板喜欢穿着名牌新衣服走到我们办公室,假装和我们谈工作。

其实我心里清楚,他是想让我们评价他的衣服。

作为一坨职场老油条,我是不会让他失望的。

我每次都先就工作问题进行认真地搭讪,然后充满赞赏地观察一下他上下身儿的衣服,这种观察不是敷衍式,要尽量能看出衣服的品牌,再虔诚地说:“老板,您今天穿得这是XX牌子吧?真帅!”说出牌子对这个老板很重要,因为他很关注品牌,特别想让人知道他其实浑身上下都是名牌,因此当我把品牌名字说出来之后,他就会很开心,拼命压制出浮上脸颊的得意笑容然后回答:“嗯,我在意大利买的,做工非常好。

”一次谈话就圆满结束。

当公司里有个得瑟的同事和得瑟的老板时,血雨腥风的争奇斗艳是不可避免的。

老板年纪有点大了,不如小涛有姿色,这点让小涛在老板面前完全不得宠。

有一次老板和小涛一起去校园招聘,回来之后我发现,小涛得瑟大发了,竟然和老板穿了一模一样的阿玛尼西装!这其实也就算了,关键是穿得完全比老板有型和帅气!人事部的'人见到我像见到救星一样奔过来,在我耳边耳语:“真要命啊,俩人完全没能在学生面前体现出我们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来,你老板那个乌云压顶的气场……”话还没说完,老板已经怒气冲冲地走了过去,小涛相当郁闷。

三种中国式友谊的典故

三种中国式友谊的典故

三种中国式友谊的典故三种中国式友谊,只有情义能拯救人心冷漠!假如你看一个朋友穷,自己出本钱拉他合伙做生意,赚了钱忙不迭分红的却是他,而且还给自己分得多,这时候你会咋想?那肯定是自己瞎了眼啊!不用大棒子打出去就算自己仗义,让他滚粗那是必须的!假如你又受了欺负,拉这个朋友一起出去打群架,开打的时候这货却掉链子,一个劲儿的磨蹭就是不向前冲,打不过了倒是比谁都跑得快,眨眼就没了影儿,对你完全不管不顾,这时候你会咋想?这货忒不仗义啊!绝交,没商量!临走的时候还必须呸一口!但就有这么俩人,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对那个不仗义的货,被坑那个在做生意分钱的事儿上,还在为自己打抱不平的人面前一个劲儿给他辩解:哎呀,他家里有老娘要养啊!在参军打仗的事儿上,依旧在为他辩解:哎呀,他家里有老娘要养啊!你说这是不是缺心眼?啥叫无条件理解包容,还有比这更过分的吗?简直没原则没天理了!事儿还没完。

后来这俩人各自跟了一个老板创业,被坑那个的老板叫纠,不仗义那个的老板叫小白。

这俩老板是兄弟,就在这时,公司总部的老板突然挂了,没立遗嘱,这俩兄弟都有资格接班,就看谁手脚快先赶回总部。

于是俩人带着小弟,撂开蹄子就往家狂奔。

不仗义那个又动开了歪心眼子,心想我要把那个小白弄死了,俺家赳赳不就没对手了?就这么干!于是半路上设下了伏兵,要把小白半路上搞死。

生怕弄不死,自己还亲自去了,亲自补了一箭,可惜射腰带上了。

而这个小白还真够机灵,干脆就地躺下装死,还真就躲过去了。

可能是吓着了,这小白蹄子撂得更快了,硬是第一个赶了回去,接手了董事长呵!好了,这下安稳了,接下来就该封赏创业功臣了,于是就和跟着自己那个说:小伙儿,辛苦啦,你来当CEO吧!这人一听急忙俩大巴掌一摆:不不不,我可不行,但有一个人一定行!就是俺那朋友。

董事长一听,气得鼻子都快冒烟了:这货差点弄死我,我还没找他算账呢!还让他当CEO?想得美吧!他赶紧再次为他辩解道:当大领导的,哪有记仇的?你要想做大市场,明跟你说吧,没这人不行!董事长一听有道理,心想这货虽然不厚道,但让他给咱干活找补回来也不错。

巧辩领导三个技巧跟领导说话技巧.docx

巧辩领导三个技巧跟领导说话技巧.docx

巧辩领导三个技巧跟领导说话技巧对于老板而言,无论在地位、经济或实力上打工族都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

一旦遇到老板或者顶头上司有侵害自己权益行为时,或者在为自身争取正当的权益时,都免不了要同老板或顶头上司之类的人物展开一番唇舌之辩。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辩论中的巧辩领导的三个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巧辩领导的三个技巧技巧一:抛砖引玉:求同存异变双赢小昭是一家民营企业的打工仔,因为工作出色,被提升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工作两年后,他发现老板过于抠门儿,活脱脱一个土财主,更令他想不开的是,自己虽然身为一个部门的小头目,工资还不如在百货公司搞销售的一个同学多。

他想,跟了这样的老板,既挣不了大钱,也干不成大事,于是产生了跳槽的想法。

这天,他向老板交了辞职报告。

次日,老板找到他,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论争——老:小昭,你说说看,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昭:没别的想法,只想趁年轻,轰轰烈烈干一番,实现当初的梦想。

老:既然如此,就不能在我这里实现它吗昭:那还不简单吗首先,请你考虑给我加薪,每月不能少于3000元。

当然,如果能把我派到你的一个下属企业去也行。

老:噢,小昭,不是我想亏待你,你想想,如果给你一人涨了工资,其他人找来,我能摆得平吗财会部的某某、策划部的某某,不是比你资历深就是比你年岁大昭:老板,这我可有点糊涂了,明明是个民营企业,可为什么要因袭国营企业那些条条框框呢你既然坚持那种陈腐的用人机制,那我也只得另找出路啦,何况有家公司已经开出了合适的价格。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请老板能理解。

老:我佩服你这股子闯劲儿,既然是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好,我成全你,给你一个"放水养鱼"的机会。

你说,需要怎样一条出路昭:只要是富于挑战性的都行。

比如,不久前兼并的玩具厂不是正等着调整结构吗老:噢,你是想在那儿开辟战场!那好,你去干吧——当厂长。

给你60万元启动经费行不行昭:行。

我应当承担什么样的义务呢老:这很简单,到年底你能把这笔款子的利息归还就行了,毕竟你还养活了那么几百号人啊!昭:好,咱们一言九鼎,这就画押。

四辩:你是老板你选谁?沙僧

四辩:你是老板你选谁?沙僧

谢谢主席,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所有的《西游记》的作者以及拍摄人员感谢对方辩友为他们树立的光辉的悟空的形象再次进行了镀金。

但是不管对方辩友怎样对悟空神化,还是不能掩盖住你们丑陋的真相。

所以我迫于个人心理压力,还是想说说对方辩友在整场辩论中极力想掩饰的地方:那么对方辩友的神话型悟空这么经不起推敲,那么还是看看我方的沙僧吧。

首先,我方于情于理的向大家介绍了我市老板我为什么偏爱沙僧的原因。

那我们再来看看老板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面对社会不公,面对下属的叛变,老板是叫板的人。

当要树立威信时,老板的脸总是板着,所以也是板脸的人。

但是最重要的是很聪明,简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们对本行业非常精通,面对问题,敢于和善于做出拍板决断,所以是老拍板的人。

所以老板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来挑选人才的,新华社调查显示97.3%的人表示“企业里个人的前途首先取决于老板的喜恶而不是业绩”,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老板拍板录用我们呢?那当然是做沙层这样的一类人,沙僧这类型的员工,虽然工作能力没有孙悟空那么强,但懂得协调人际关系,在整个公司中能起到融合的作用。

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有优异的知识背景和很强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团队协作的意识薄弱,沙僧身上可贵的一点就是他对团队意识的重视,这也正是老板看重此种职员的原因。

因此,我是老板我当然选沙僧。

沙僧类型的他们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没有惊人的业绩,没有耀眼的光环,平时也许不善言词,从不认为自己能做突出的贡献,遵章守纪,努力工作,非常平凡,也非常普通,但他们都有一种敬业奉献的追求。

他们深知企业的发展自己身上有一份重重的责任。

在用户心中员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公司,每个人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就是公司的形象。

难道像这种不遗余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摆在你们这些老板的面前,你们还无动于衷吗?反正,我是老板的话我就选沙僧。

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

如何与看不对眼的上司相处管理资料

如何与看不对眼的上司相处管理资料

如何与看不对眼的上司相处? -管理资料胡超坐在我的咨询室,眉头紧锁,眼睛里布满血丝,一脸愁容,如何与看不对眼的上司相处?。

胡超工作5年了,最近几个月刚刚跳槽,在新公司,他最受不了的是那个操蛋上司,那个项目经理。

上司总给他安排额外的工作,于是,就有加不完的班,可是到了汇报的时候,功劳单上却没有自己的名字。

胡超看上司,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看到他动不动发脾气,看到他对领导拍马献媚,看到他假公济私,看到他胡超给我说了很多让自己郁闷的事。

我想这些事也是很多职场人会遇到的,与同事的关系,与领导的关系,这是我们工作中绕不开的话题,而往往这些话题变成了生活中的困难,这些困难使我们生活不愉快,工作不顺心,甚至有了辞职的念头,要不是上涨的物价,要不是每月要还的房贷,他奶奶的遇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办?软对抗?硬拒绝?企图搞好关系?都不奏效呢?干脆冷战,老子不伺候,我干我的,最后大不了辞职。

显然,这些都不是上策。

在一个职场沙盘游戏中,有一次机会卡就是抽到“操蛋上司”,当然,这是一张减收益的机会卡。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看在与一个看似处处刁难自己,双方看不对眼的上司的交往中,我们会学到什么?首先,我们要学会与一个和自己气场不和的人相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有自己的独特经历,还有自己与生俱来的特质,所以对于别人的气场不和,我们或许首先需要学会接纳和尊重,这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修炼。

当我们不愿意接纳,不尊重对方时,对方也不会尊重我们,甚至会以更大的力量反抗回来,管理资料《如何与看不对眼的上司相处?》。

气场不同的人处处可见,不懂的理解别人、尊重别人,注定给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埋下诸多地雷,迟早会被雷到的。

这看上去是一个难题,否则也不会是人生的大修炼了。

接纳、尊重对方,这不是做和事老,也不是一味顺从,而是接受一个残缺美的事实。

想想看,我们会粗心,我们会暴躁,我们会小气,我们会自私,我们会拖延,这些不都是大多数人或多或少会有的一些缺点吗?这些缺点就像是身体的一部分,既然完美不存在,为什么要求完美在别人身上,只是恰好不同人身上的不完美表现不同罢了。

董事长的主要职责

董事长的主要职责

董事长的主要职责1. 董事长要把控公司大方向呀!就像船长掌控轮船的航向一样,比如乔布斯当年不就是带领苹果在科技海洋里乘风破浪嘛!他得决定公司往哪走,怎么走,这多重要啊!2. 董事长得给大家鼓劲儿啊!如同战场上的将军给士兵打气,想想马云,总是能让阿里人充满激情和斗志呢!没有这种鼓舞,大家怎么能全力以赴呢?3. 董事长要善于用人呀!这就好比球队教练挑选球员,得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你看王健林,他多会用人啊,让万达发展得那么好!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4. 董事长得去谈大合作呀!不就像外交家为国家争取利益一样嘛,任正非不就带领华为谈下了很多重要合作,这可关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呢,能不重要吗?5. 董事长还得关注市场动态呢!就像猎人时刻留意猎物的踪迹,比尔·盖茨不就是对市场变化超级敏锐,才让微软一直领先嘛!这得需要多强的洞察力啊!6. 董事长要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呀!简直就是个外交大师,协调各方。

马化腾在这方面就很厉害呀,让腾讯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如鱼得水,这可不是谁都能行的!7. 董事长得有长远眼光啊!就如同站在山顶俯瞰的人,能看到更远的未来。

李彦宏不就是有长远规划,才让百度走到今天的嘛!这得有多大的智慧呀!8. 董事长得保证公司的稳定啊!就像定海神针一样,一旦出问题那可不得了。

董明珠不就把格力管理得稳稳当当的嘛,这多不容易啊!9. 董事长要不断创新啊!不然就会被淘汰,这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马斯克不就是创新的代表嘛,带领特斯拉一次次突破,这得多牛啊!10. 董事长还得承担巨大的责任呢!公司好了大家夸,不好了可就得承受压力啊!这压力可不是一般人能顶得住的呀,你说是不是?总之,董事长可不是好当的呀,得有智慧、有勇气、有担当!这些职责哪一个都不简单,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啊!。

好上司就如同做一个好师傅

好上司就如同做一个好师傅

好上司就如同做一个好师傅前几天在饭店用餐,邻桌的一位仁兄在打电话,先是满脸怒气,语调不满,一会儿又拍案而起,破口大骂:“你是猪脑子啊你!平时怎么教的你,怎么这么蠢啊?……”,我不禁会心一笑,平时工作中这样的情景还真不少见。

下属执行的结果,常常五花八门,距离上级心目中理想的要求相差甚远,有时甚至南辕北辙。

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子不教,父之过”,主要责任是由于上级教导无方或教导不够造成的。

在日常管理当中,管理者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于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及完成的结果上,即主要关心“做事”。

员工对工作目标的认知程度,对实现工作目标要采取的方法是否清楚,员工还有哪些能力上的短板需要提高,作为上级关心的还远远不够。

一个管理者,必须清楚自信地表达团队的目标,并且确信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知道这个目标,理解这个目标,理解你的实施计划和要求,要做到这些,必须靠管理者不断地教育培训。

优秀的领导者都是杰出的教育家。

毛泽东用笔杆子打败了蒋介石,思想战胜了校长,两者都是教育家,不过毛主席是大教育家,校长只能算小教育家。

优秀的企业都非常注重员工的教育培训。

宝洁公司有“P&G学院”,麦当劳有“汉堡包大学”,华为有“魔鬼培训”等等。

安利等成功的直销企业几乎就是“培训营销”。

那么作为上级,如何做好下属的教育培训?培训无处不在培训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员工思想,来改进员工行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更好的业绩。

提到培训,有人就觉得是培训部门的事情,就想到集中封闭式的统一培训。

这种培训是必要的,但有其局限性,它解决的是一些共性的问题。

而上级对下属的培训应该贯穿于整个工作之中,无处不在:一个会议、一次讨论,一份批复、甚至一次通话,可能都会影响员工的想法。

早些年刚任省区经理,大多数给总部的报告、活动的申请如泥牛入海,或者一个电话回复过来:不批!常常让人一头雾水。

现在对于区域经理的所有报告、申请,我都会给与充分的反馈意见,而且要确认本人已亲自接收到,因为这是绝佳的实战培训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总”与“老帅”辨异
贵州省道真自治县玉溪中学韩忠彧
许多现代题材的影视片和革命回忆录中,在提及我党的一些高级军事领导人时,时而称“老总”,时而称“老帅”,如“朱老总”“彭老总”,“罗帅”“叶帅”等等。

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习惯上都可以称为老帅。

因为这些叱咤风云的统帅,基本上是些资深的职业革命家,在其军衔前冠“老”字,这是人们所表示的敬意。

十帅中,除刘伯承、罗荣桓、叶剑英外,其余七人又常常被称为“老总”。

另外,未授军衔的邓小平和大将粟裕习惯上也被称为“老总”。

“老总”和“老帅”的称谓有无区别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有必要考查一下上述人物的军事任职。

朱德历任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理所当然是全军的“老总”,彭德怀历任八路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在全军中可以称为“老总”,在西北野战军更是名副其实的老总;贺龙历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是红二方面军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老总”;身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自然是红四方面军的“老总”;陈毅历任新四军军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当然新四军和“三野”的“老总”;聂荣臻是晋察冀军区和华北野战军司令,这个战略区的“老总”非他莫属;林彪是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属称其为“老总”,也合常情。

邓小平长期担任八路军129师、晋冀鲁豫解放区政委、中原野战军政委兼总前委书记,在军中有巨大的威望,在党内的职务又很高,因此人们也亲切地称他为为“老总”。

粟裕大将为何也称“老总”呢?
主要是因为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大部分时间在延安和中原解放区,粟裕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是华东野战军60万大军事实上的最高首长,作为华东野战军的“老总”,当之无愧。

至于刘帅、罗帅、叶帅为什么不称“老总”,各有其历史原因。

刘伯承长期与邓小平共事,非常尊敬邓小平,许多军政大计都请邓小平最后决策,是事实上的二号首长,所以人们不称他为“老总”;罗荣桓只是东北野战军的政委,东北野战军的最高决策权不在他手中,叶剑英长期任总参谋长,既不是全军的最高统帅,也不是一个方面军或战略区的首长,因此人们也不称这两人为“老总”。

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与朱德一样,都是全军的统帅,为什么不称他们为“老总”呢?这是因为他们很早以来就不仅仅是军队的首脑,同时还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单称他们为“老总”很片面,容易产生误会。

(发表于1997年5月15日《贵州民族报》第3版〈CN52—0004;邮发代号:65—16〉)
贵州民族报编辑部
稿件录用通知书
道真自治县玉溪中学韩忠彧同志:
您的文章《“老总”与“老帅”辨异》符合本报要求,已于1997年5月15日登载于本报3版。

感谢您的来稿,
并希望您继续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贵州民族报》编辑部
1997年5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