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01年高考全国卷(选择题部分)

合集下载

2001年高考.全国卷.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1年高考.全国卷.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文史类)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2页。

第II 卷3至9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 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βαβαβα-++=sin sin 21cos sin()()[]βαβαβα--+=sin sin 21sin cos()()[]βαβαβα-++=cos cos 21cos cos()()[]βαβαβα--+-=cos cos 21sin sin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l c c S +'=21台侧其中c '、c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l 表示斜高或母线长 台体的体积公式()h S S S S V +'+'=31台体其中S '、S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积,h 表示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300tg °405ctg +°的值为 (A )31+ (B ) 31-(C )31-- (D )31+- (2)过点()()1,11,1--B A 、且圆心在直线02=-+y x 上的圆的方程是 (A )()()41322=++-y x (B )()()41322=-++y x(C )()()41122=-+-y x (D )()()41122=+++y x(3)若一个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其面积为3,则这个圆锥的全面积是(A )π3 (B )π33 (C )π6 (D )π9(4)若定义在区间()01,-内的函数()()1log 2+=x x f a 满足0)(>x f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0,21) (B )(0,21] (C )(21,+∞) (D )(0,+∞) (5)已知复数i z 62+= ,则z 1arg 是(A )6π (B )611π (C )3π(D )35π(6)函数)0(12>+=-x y x 的反函数是(A ))2,1(,11log 2∈-=x x y (B ))2,1(,11log 2∈--=x x y (C )]2,1(,11log 2∈-=x x y (D )]2,1(,11log 2∈--=x x y(7)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为)0,3(),0,1(21F F ,则其离心率为 (A )43 (B )32 (C )21 (D )41 (8)若40πβα<<<,a =+ααcos sin ,b =+ββcos sin ,则(A )b a < (B )b a > (C )1<ab (D )2>ab(9)在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若12BB AB =,则1AB 与B C 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 )60° (B )90° (C )105° (D )75° (10)设)()(x g x f 、都是单调函数,有如下四个命题: ○1若)(x f 单调递增,)(x g 单调递增,则)()(x g x f -单调递增; ○2若)(x f 单调递增,)(x g 单调递减,则)()(x g x f -单调递增; ○3若)(x f 单调递减,)(x g 单调递增,则)()(x g x f -单调递减; ○4若)(x f 单调递减,)(x g 单调递减,则)()(x g x f -单调递减;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 )○1○3 (B )○1○4 (C ) ○2○3 (D )○2○4(11)一间民房的屋顶有如图三种不同的盖法:○1单向倾斜;○2双向倾斜;○3四向倾斜.记三种盖法屋顶面积分别为321P P P 、、.① ② ③若屋顶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都是α,则(A )123P P P >>(B )123P P P =>(C )123P P P >=(D )123P P P == (12)如图,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有网线相联。

2012年高考文综全国卷1(含详细答案)

2012年高考文综全国卷1(含详细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36页)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36页)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课标卷1)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生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

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 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 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 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 太湖平原B. 洞庭湖平原C. 江汉平原D. 成都平原 3.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积广B. 生产规模大C. 机械化水平高D. 人口较少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 )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

读图1,完成4,5题。

图1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 中的 ( ) 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读图2,完成6,7题。

2012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

2012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II)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2页,第II卷第3至第4页。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注意事项: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该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没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1、复数131ii-++=A 2+IB 2-IC 1+2iD 1- 2i2、已知集合A={1.3. },B={1,m} ,A B=A, 则m=A 0B 0或3C 1D 1或33 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 一条准线为x=-4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A216x+212y=1 B212x+28y=1C28x+24y=1 D212x+24y=14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AB=2,CC1=E为CC1的中点,则直线AC1与平面BED的距离为A 2BCD 1(5)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5=5,S5=15,则数列的前100项和为(A)100101(B)99101(C)99100(D)101100(6)△ABC中,AB边的高为CD,若a·b=0,|a|=1,|b|=2,则(A) (B ) (C) (D)(7)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 α+sin βcos2α=(A) -3 (B )-9 (C) 9 (D)3(8)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²-y ²=2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PF 1|=|2PF 2|,则cos ∠F 1PF 2= (A)14 (B )35 (C)34 (D)45(9)已知x=ln π,y=log 52,12z=e ,则(A)x <y <z (B )z <x <y (C)z <y <x (D)y <z <x(10) 已知函数y =x ²-3x+c 的图像与x 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 =(A )-2或2 (B )-9或3 (C )-1或1 (D )-3或1(11)将字母a,a,b,b,c,c,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梅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A )12种(B )18种(C )24种(D )36种(1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边BC 上,AE =BF =73。

2012年全国卷I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含答案

2012年全国卷I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含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C1 35 5 Fe56 Cu 64 Zn 65 Br 8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顼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A解析:此题为基础题,B答案在考前多个试题里面都出现过,因为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

C答案应该是碘单质,D答案不能排除硫酸根的干扰。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B答案解析:此题为基础题。

A答案应该为75%,C中油脂不为高分子化合物,这个选项也在考前多个试题里出现D答案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这个选项多个试题也出现,从前面两个题看来,还是没什么创新,或者考前已经被很多老师抓住题了。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答案:D解析:此题为基础题,尤其C选项平时学生练习过多次,估计每位参加高考的学生至少做个3-4次。

D选项因为是常温常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状态有关系。

2012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试卷及答案

2012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14页。

第Ⅱ卷15至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目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短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脱.从题中所给的A. 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9.15.C. £9.18.答案是B。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In a bookstore.B. In a classroom.C. In a library.2.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A.7:20B.7:15C.7:00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Their friend Jane.B. A weekend trip.C. A radio programme.4.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A. Catch a train.B. See the man off.C. Go shopping.5. Why did the woman apologize?A. She made a late delivery.B. S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C. She couldn't take the cake back.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

2012年高考 全国卷

2012年高考 全国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14页。

第Ⅱ卷15至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目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短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脱.从题中所给的A. 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9.15.C. £9.18.答案是B。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In a bookstore. B. In a classroom. C. In a library.2.At what time will the film begin?A.7:20B.7:15C.7:00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Their friend Jane.B. A weekend trip.C. A radio program4.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A. Catch a train.B. See the man off.C. Go shopping.5. Why did the woman apologize?A. She made a late delivery.B. She went to the wrong place.C. She couldn't take the cake back.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

2012年高考全国理综试卷word版(新课标物理部分、含答案)

2012年高考全国理综试卷word版(新课标物理部分、含答案)

12年高考全国理综试卷(新课标物理部分、含答案)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15.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

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 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17.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

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

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kW。

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A.380V和5.3AB.380V和9.1AC.240V和5.3AD.240V和9.1A18.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

【高考数学试题】2001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试题】2001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试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理工农医类)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2页。

第II 卷3至9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60分)注意事项:1.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βαβαβα-++=sin sin 21cos sin ()()[]βαβαβα--+=sin sin 21sin cos ()()[]βαβαβα-++=cos cos 21cos cos ()()[]βαβαβα--+-=cos cos 21sin sin 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 ()l c c S +'=21台侧 其中c '、c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l 表示斜高或母线长台体的体积公式()h S S S S V +'+'=31台体 其中S '、S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积,h 表示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0cos sin >θθ,则θ在(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一、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2)过点()()1,11,1--B A 、且圆心在直线02=-+y x 上的圆的方程是(A )()()41322=++-y x (B )()()41322=-++y x (C )()()41122=-+-y x (D )()()41122=+++y x (3)设{}n a 是递增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12,前三项的积为48,则它的首项是(A )1 (B )2 (C )4 (D )6(4)若定义在区间()01,-内的函数()()1log 2+=x x f a 满足0)(>x f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21) (B )(0,21] (C )(21,+∞) (D )(0,+∞) (5)极坐标方程)4sin(2πθρ+=的图形是(A ) (B ) (C ) (D )(6)函数)0(1cos ≤≤-+=x x y π的反函数是 (A ))20)(1arccos(≤≤--=x x y (B ))20)(1arccos(≤≤--=x x y π(C ))20)(1arccos(≤≤-=x x y (D ))20)(1arccos(≤≤-+=x x y π(7)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为)0,3(),0,1(21F F ,则其离心率为(A )43 (B )32 (C )21 (D )41 (8)若40πβα<<<,a =+ααcos sin ,b =+ββcos sin ,则 (A )b a < (B )b a > (C )1<ab (D )2>ab(9)在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若12BB AB =,则1AB 与B C 1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 )60° (B )90° (C )105° (D )75°(10)设)()(x g x f 、都是单调函数,有如下四个命题:○1若)(x f 单调递增,)(x g 单调递增,则)()(x g x f -单调递增; ○2若)(x f 单调递增,)(x g 单调递减,则)()(x g x f -单调递增; ○3若)(x f 单调递减,)(x g 单调递增,则)()(x g x f -单调递减; ○4若)(x f 单调递减,)(x g 单调递减,则)()(x g x f -单调递减;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 )○1○3 (B )○1○4 (C ) ○2○3 (D )○2○4(11)一间民房的屋顶有如图三种不同的盖法:○1单向倾斜;○2双向倾斜;○3四向倾斜.记三种盖法屋顶面积分别为321P P P 、、.①② ③若屋顶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都是α,则 (A )123P P P >>(B )123P P P =>(C )123P P P >=(D )123P P P ==(12)如图,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有网线相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01年高考全国卷(选择题部分)2012年高考全国卷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 3+ + 3OH = Al(OH)3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 CO 32- = CaCO 3 ↓ + 2OH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 2 + 2OH - = ClO - + Cl - + H 2O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H + = 2Fe 3+ + 3H 2 ↑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 (g )+ H 2O(g) −−−→←−−−催化剂CO 2(g) + H 2(g) △H<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 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9.反应 A + B→C(△H<0)分两步进行:① A + B→X(△H>0),② X→C(△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10.元素X 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 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

X 元素为( )A .AlB .PC .ArD .K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 ④ ②① D.③ ① ②④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 2O 、Fe(OH)3、NH 4HCO 3、NaHCO 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 1、V 2、V 3、V 4。

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V 3>V 2>V 4>V 1B .V 3>V 4>V 2>V 1C .V 3>V 2>V 1>V 4D .V 2>V 3>V 1>V 4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

其结构简式如下: C=CHCH 2CH 2C=CH 3CH 3CH 3C H CH 2CH 2CCH=CH 2OH CH 3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 .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C .1 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 L 氧气(标准状况).D .1 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 g 溴.[答案]6.A 7.C 8.B 9.D 10. D 11. B 12.A 13. D2011年高考全国卷6.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2N 和8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2H 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B.10%C.15%D.20%9.温室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 1、v 1的NaOH 溶液和c 2、v 2的CH 3COOH 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PH>7时,则一定是c 1v 1=c 2v 2B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 (Na +)+c (H +)=c (CH 3COO -)+c (OH -)C .当pH=7时,若V 1=V 2,则一定是c 2>c 1D .若V 1=V 2,C 1=C 2,则c (CH 3COO -)+C(CH 3COOH)=C(Na +)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4CuSO 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 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4CuSOB. 2H OC. CuOD.CuS04·52H O11将足量2CO 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233K Cl NO +---、SiO 、、B.3244H Al SO +++-、NH 、、C.224Na OH SO +---、S 、、D.6533Na C COO HCO +---、H O 、CH 、12.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g 2H 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A NB.12g 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A NC.46g 2NO 和24N O 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A ND.1molNa 与足量2O 反应,生成2N O 和22N O 的混合物,钠失去A N 个电子[答案]6.D 7.D 8.C 9.A 10. C 11. B 12.B 13. A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沸点:333NH PH AsH >> B .熔点:344Si N NaCl SiI >>C .酸性:42434HClO H SO H PO >> C .碱性:()()3NaOH Mg OH Al OH 2>>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B .将SO 2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SO 沉淀C .将C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 .将NH 3通入热的CuSO 4溶液中能使Cu 2+还原成Cu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将铜屑加入3+Fe 溶液中:3+2+2+2Fe +Cu=2Fe +Cu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3+342Fe O +8H =3Fe +4H OC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2++332Fe +4H +NO =Fe +2H O+NO -+↑D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322Fe+6H =2Fe 3H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 )涂覆在2TiO 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2TiO /S TiO /S h ν*−−→(激发态)+-22TiO /S TiO /S +e *−−→3I +2e 3I ---−−→2232TiO /S 3I 2TiO /S+I +--+−−→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 .电池工作时,I -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3I -的浓度不会减少 11.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 .①④B .③④C .②③D .①②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 磷消耗掉314mL 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 3与PCl 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 .1:2B .2:3C .3:1D .5:313.下面关于SiO 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 处于中心,Si 处于4个顶角B .最小的环上,有3个Si 原子和3个O 原子C .最小的环上,Si 和O 原子数之比为1:2D .最小的环上,有6个Si 原子和6个O 原子 [答案]6.A 7.C 8.A 9.D 10. B 11. B 12.C 13. D6. 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 + + OH - =2H O 表示的是( ) A .4NH Cl +NaOH32Nacl NH H O +↑+ B.()222220Mg OH Hcl Mgcl H +=+ C.3232NaOH NaHCO Na CO H O +=+ D. 332NaOH HNO NaNO H O +=+ 7.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 41022213()()4()5()2C H g O g CO g H O l +=+ ; 2878/H KJ mol ∆=- ②41022213()()4()5()2C H g O g CO g H O g +=+ ; 2658/H KJ mol ∆=- ③4102229()()4()5()2C H g O g CO g H O l +=+ ; 1746/H KJ mol ∆=- ④410229()()4()5()2C H g O g CO g H O g +=+; 1526/H KJ mol ∆=-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 .2878/KJ mol - B. 2658/KJ mol - C.1746/KJ mol - D.1526/KJ mol -8.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 .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 .醋酸在醋酸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 2的利用率9. 相同体积、相同pH 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10. 若424()NH SO 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2SO 、2N 、3NH 和2H O ,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 原子数之比为( ) A .1:4 B. 1:2 C. 2:1 D. 4:111. 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 4CH 和Ar 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 2O ,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 ,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4CH 和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4 B. 1:3 C. 1:2 D. 1:112. 短周期元素W 、X 、 Y 、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 、X 、 Y 、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 、3、 4、 2(不考虑零族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