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大班社会上册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通用15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设计意图:孩子们在谈话的时候,很多孩子说到公园、广场放风筝,风筝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溢于言表。
《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风筝》这节活动,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知道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增强幼儿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述自己的情感。
3、让幼儿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1、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风筝,并把场地布置成"风筝展"。
2、风筝幻灯片、音乐。
活动过程:一、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风筝。
1、幼儿和教师走进活动室欣赏风筝展。
教师:孩子们,这儿是我们大家制作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幼儿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情况。
(教师先请大家说出自己喜欢那一只风筝,再请风筝的制作者介绍自己和爸爸妈妈制作风筝的一些情况,增强幼儿的自豪感。
)二、让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
1、教师出示"龙"形风筝的幻灯片。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样的风筝?(龙形风筝)龙代表什么?(代表中国)教师:没错,"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风筝就诞生在我们中国,是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的。
2、故事《风筝的起源》教师讲故事《风筝的起源》后,提问:是谁发明了风筝是在很久很久教师小结:风筝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墨子的人发明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
三、幼儿欣赏风筝的幻灯片。
1、教师:很多年过去了,到了现在,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喜欢到大自然里放风筝。
你们有放过风筝吗?老师这里有一些风筝图片,一来欣赏一下。
2、幼儿欣赏风筝图片。
图一:蝴蝶风筝教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风筝?(五颜六色的、好看的……)它的形状左右是一样的,有什么特点?(对称)是的,这是一只五颜六色的对称的蝴蝶风筝。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14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14篇)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篇1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和平玫瑰活动目标1.理解《和平玫瑰》绘本的内容,初步懂得站在他人角度上看待问题。
2.通过“和平玫瑰”情境迁移,学习相互倾诉、友好协商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
3.体验同伴间接纳、关爱的温馨情感。
活动准备本班幼儿发生矛盾冲突的视频,《和平玫瑰》绘本的PPT,“和平玫瑰”若干朵,《朋友越多越快乐》音乐。
活动过程一、观看本班幼儿发生矛盾冲突的视频,引发讨论师:你和班上的小朋友闹矛盾了,心里难过吗?师:你们想听听佳佳小朋友当时的心声吗?佳佳:那本书是我从家里带来的,元元不经过我同意就抢走了,我很生气。
师:元元你想和佳佳和好吗?师:怎样才能和好呢?你会怎么做呢?元元:我下次不抢了,想看就和佳佳商量。
佳佳:好吧,你想看我的书,你告诉我一下。
师:我们为佳佳的大方,为元元能友好商量鼓鼓掌。
师:闹矛盾的时候,大家心里都很难受,都有心里话要跟对方说,有什么样的好方法能让我们听到同伴想说的话,又能很快解决不开心的事呢?二、欣赏绘本,学习相互倾诉心里话,通过协商友好解决矛盾冲突1.欣赏绘本,引发讨论师:绘本中的小朋友遇到冲突时,怎么做的?师:他们共同来到“玫瑰角”,拿着玫瑰说了些心里话,怎么说的,我们来一起学一学。
(教师用语言创造情境,引发幼儿学习说心里话的方法。
绘本中有三个小故事,可以根据班级状况重点和幼儿讨论一个故事。
)师:听了对方的心里话后,他们和好了吗?看到他们和好,你心里有什么感受?2.创设情境,同伴间倾诉心里话(1)师:我们班也有了“和平玫瑰”,它也想听听小朋友的心里话。
请你拿着“和平玫瑰",找一个跟你发生过矛盾的小朋友,到你们都喜欢的地方,相互说说心里话。
(2)幼儿拿着“和平玫瑰”找同伴说说心里话,最终友好抱抱。
三、交流自身感受,分享同伴间接纳、友好的温馨情感师:刚刚看到好多小朋友拿着“和平玫瑰”都开心地笑了,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为什么那么开心?小结:当我们都想要一样东西,都想争先,或者做了让同伴不开心的事情时,我们可以像故事里的小朋友一样,放下争吵,共同来到“玫瑰角”相互间说说心里话,最终友好地抱一抱。
学前班社会活动教案

学前班社会活动教案学前班社会活动教案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学前班社会活动教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前班社会活动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学前班社会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增进对小学的认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激发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2、找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初入小学时会遇到的困难,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增强自信心。
重难点: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对小学的了解,有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教学挂图,小学生一日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片段的录像。
知识准备:1、集体参观过小学,对小学环境有所了解。
2、请一位一年级学生准备好介绍第一天成为小学生的情况和小学学习、生活、环境的情况。
活动过程:一、观看录像,引发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学哥哥姐姐的录像,你们想看吗?(引导幼儿观看小学一日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片段的录像)二、观察比较,加深认识。
1、启发讨论: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一样吗?有哪些不同呢?2、引导幼儿从环境、学习、生活三方面说出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1)教师提问,启发思考,了解小学学习环境与幼儿园的区别。
①操场是什么样子的?操场上有什么?这些运动器材有什么作用?②图书馆中有什么?和幼儿园的阅读室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我们可以在里面学到什么?③教室的课桌、椅子和幼儿园一样吗?教室内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小结:当我们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时候,这些地方就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快乐运动快乐、快乐阅读和快乐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本领。
(2)经验交流,拓展讨论内容,进一步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
①教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小姐姐,她是一年级小学生现在,我们请她讲讲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怎么样的好吗?大家欢迎!②请小姐姐讲述成为小学生第一天的情况和现在学习、生活的情况。
③启发讨论:小朋友听了介绍以后,知道作为为一名小学生的,学习很重要。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优秀10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优秀10篇幼儿大班社会领域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懂得遵守公共秩序。
2、在认识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
3、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关注并运用标志。
重难点分析: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标志。
难点:在认识一些标志的基础上了解其不同类别和作用,并尝试运用。
活动准备:1、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各种标志。
2、自制课件、各种标志图每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横道、禁止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
观看录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录像中有哪些交通标志?除了注意信号灯标志,还有哪些标志?小结:交通标志给行人、车辆提供了指引,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二)展开1、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请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志。
指导语:除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标志?小朋友真是爱观察的孩子,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1)出示禁止烟火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有什么图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小结:这是禁止烟火标志,它告诉我们附近有容易燃烧的物品,一般在加油站、图书馆、仓库等地方会看到这个标志,禁止人们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灾。
(2)出示当心触电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小结:当心触电标志警告我们要远离电厂、高压电线杆、变压器等有电的地方,在家也不要玩有电的物品,因为电是很危险的。
(3)依次出示“注意安全”“当心滑跌“紧急通道”“当心中毒”“禁止吸烟”“禁止游泳”“禁止触摸”等常见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3、请幼儿讨论标志的用途。
提问: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小结:标志通常出现在人口较密集的公共场所,它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醒大家遵守公共秩序。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5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集体的事就是大家的事,萌发乐意为集体做事的意识。
2、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环境与材料:小兔、小狗、小羊的木偶和头饰。
一次备课1、欣赏故事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三位小客人,要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小故事。
教师边表演木偶边讲故事,幼儿欣赏。
2、理解故事提问:故事里都有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再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提问:小兔、小狗、小羊的家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家为什么那么脏?小兔、小狗、小羊躺在床上睡不着时是怎么想的?它们是怎样解决的?3、我能为集体做什么小朋友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你能为我们的集体做些什么?组织幼儿进行擦桌椅和橱柜、清洗玩具、为植物浇水等实践活动。
活动反思1、两难案例的确定十分关键。
首先,这一案例应源自学生生后,是属于困扰学生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这样才能引起学生们的关注。
其次,这一案例要具备两难性,只有具备两难性,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与争辩,才能让学生在交流自己观点的同时明晰自己的想法,最终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2、课堂上教师的定位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应该是一名促进学生真实表达自己观点的引导者。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过早地表露自己的观点,不能左右学生的表达倾向。
而应该认真倾听,并适时地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必要时还可以是一位“煽风点火”者,用智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拓展学生的表达思路,让学生尽情尽性地真实表达。
其次,教师也是一名学生价值观的诊断者。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关注到学生一些价值观错误的表达,并及时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大家讨论思辨。
最后,教师还应是学生讨论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可以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投入学生的讨论之中,适时地介入一些学习资料,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撑。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理解”合作”的意义。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5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教学目标】1、勇敢地沟通有关名称的来源,清楚自个儿名称的独特性与涵义。
2、通过解说、探讨,清楚百家姓的涵义。
3、体会我国姓氏的充实,启发孩子认知百家姓的兴致。
【教学预备】1、预先请孩子向爸爸妈妈们清楚自个儿的名称的写法、涵义与起名字的故事。
2、写着孩子名称的海报,贴于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展示写着孩子名称的海报道入1、师:你能找着自个儿的名称在哪儿吗?2、孩子到海报上找到自个儿的名称。
并学习用“这就是我的名称,我叫ⅹⅹⅹ”的句式表述。
3、师:我们的名称都相同吗?4、幼儿教师总结:我们人人均有一個名称,人人的名称均不一样,有些名称有2个字,有些名称有三个字,另外还有一些是四个字的。
二、找寻姓的`奥秘1、师:名称内的1、个字是啥?你们的姓是怎样来的?可不可以改姓哩?为何?2、幼儿教师总结:孩子是大人的小孩,因此,有些小孩是跟父亲姓,有些小孩是跟母亲姓。
3、师:你姓啥?你明白有哪一些姓吗?4、孩子述说,幼儿教师记录。
三、加强认知自个儿的姓氏1、师:你的四周有没与你同姓的人?你明白哪一些人与你的姓一样吗?2、师:我们我国的地才能大啦,总共有十几亿人口,因此有很多姓,如此多的姓在古时候就编成了本书,我们便叫它《百家姓》。
3、教师展示《百家姓》的书,并读一读百家姓的内容,让孩子了解充实的姓氏。
四、探究名称的秘密1、师:我们孩子的姓是跟父亲或母亲的,不是任意起的,那你们的名称是怎样来的,有何小奥秘吗?2、勉励孩子述说家里的亲人给自个儿起名字的过程或意义。
3、教师总结:原本我们大人不是任意给我们起名字的,我们孩子的名称是有一定意义的,表述了大人对我们的希望,与对我们幸福的祝福。
五、完结教学:《我为伙伴起名字》师:喜爱自个儿的名称吗?你除这一个名称,另外还有其它的名称吗?其它人会怎样叫你?你乐意为伙伴取一個既特别有美妙的名称吗?相对于这一知识的接受,孩子還是较易的。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及反思5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及反思5篇1.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及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规则要遵守,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2.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3.体验遵守规则给活动带来快乐情绪。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请幼儿自己拿椅子。
2.交流:取椅子的时候老师很担心,为什么?二、基本部分:1.请幼儿观察乘电梯视频。
交流:有什么办法解决这种拥挤。
2.幼儿体验乘坐电梯。
(选7名幼儿站在垫子上坐电梯,再请其他的幼儿扮演等电梯的人)交流:想想自己是怎么做电梯?心里感觉怎么样?3.请幼儿观看玩滑滑梯视频。
(1)谈谈自己的看法。
(2)我们应该怎么玩。
4.请幼儿观看取彩笔视频。
交流:应该怎么做?你们在生活中会排队吗?你在哪些时间会排队。
5.游戏:钻山洞的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三个山洞都要玩到,当老师响铃鼓的时候没有玩完的也要回座位。
(2)幼儿玩钻山洞的游戏。
提问:玩山洞时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需建立什么规则。
(看图样)(3)请小朋友根据自己建立的规则再玩一次。
小结:原来钻山洞的游戏需要制定规则。
(4)谈话: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遵守规则?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规则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规则需要大家一起来遵守,他不仅会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有时也会带来快乐,让我们一起来争做规则小标兵。
让我们教室把我们知道的规则画出来。
活动反思: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和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将会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因此,对大班孩子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及反思篇二活动目标: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是亲兄弟。
2、了解不同民族风貌,用特有舞蹈动作表示相应民族。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大班上册优质社会教案大全

大班上册优质社会教案大全大班上册优质社会教案大全1活动目标:1、了解家乡的美食,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2、能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有关家乡美食的PPT。
(惠山油酥、无锡小笼、梅花糕、春卷、开口笑、糖炒栗子、无锡馄饨等)活动过程:1、以选“小导游”为由,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有一位外国来的小朋友,听说我们无锡是个美丽的地方,而且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过几天啊,她要带朋友们一起来游玩,特地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来当小导游,你们愿意吗?2、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吃过的好吃的美食。
(1)、你吃过什么好吃的美食呢?(2)、它是什么味道的?(3)、你是在哪里吃到的?3、结合“家乡的美食”的图片,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1)、出示美食的图片,请幼儿讨论,你吃过上面的美食吗?是什么味道的?(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吃过的美食。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3)、介绍美食背后的故事。
4、游戏“我是小导游”,帮助幼儿巩固无锡的美食。
儿歌:(齐说)美丽的无锡我们的家,远方的朋友请你来,我来当个小导游,带你去吃好东西,吃什么?(领头人)带你们去吃肉面筋。
(齐说)哟,不错,不错,真不错!(师生交换,然后在生生交换做领头人)5、美食大家尝师:哇,我们无锡的美食真多呀!除了今天我们知道的美食外,我们家乡还有许多美食呢,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带来的家乡美食吧!大班上册优质社会教案大全2设计背景1)大班孩子出现了对性别的好奇心。
2)让孩子们对性别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目标1)让孩子对性别有初步认识。
2)使孩子们初步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3)能正确绘画男孩和女孩。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教学计划新《纲要》中社会领域的总目标1、能主动的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新伙伴新同学活动名称:新伙伴新同学活动目标:1、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学习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
2、学习了解自己的伙伴,介绍伙伴。
3、学习较快的适应新环境。
活动准备:画笔画纸活动重难点: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学习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
活动过程:1、教师用绘画的方式向全班幼儿做自我介绍,主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给幼儿做活动示范。
2、教师鼓励幼儿俩俩结成一对,引导幼儿向伙伴介绍自己,并了解伙伴。
3、教师鼓励每对小伙陪伴用绘画的方式把对方的介绍记录下来。
如果幼儿感到绘画有困难,教师要给予帮助。
4、教师鼓励一对幼儿到前面来,根据画面向全班互相介绍自己的新朋友。
然后展示到墙饰“新伙伴新朋友”中。
5、教师组织做幼儿分组接力跑等体育游戏,帮助幼儿尽快熟悉其他新朋友。
感受新集体的快乐。
游戏:“找朋友”活动效果:我来帮助你活动名称:我来帮助你活动目标:1、能够发现同伴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知道怎样去发现别人需要帮助,并愿意用行动帮助别人(如:下雨时帮助没带伞的幼儿,帮助受伤的同学等)。
3、养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社会品质。
活动准备:《幼儿活动手册》活动重难点:能够发现同伴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活动过程:1根据主题画,教师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感受帮助与被帮助时的心情。
“你帮助谁做过什么事?帮助他时你是什么心情?”(高兴、觉得自己能干)“别人帮助过你吗?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感激、也想帮助别人)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怎么知道比别人需要帮助?”(如听到同伴的请求,看到同伴正为难的表情或动作。
)3、结合“学具包”,教师说“你看书上这些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你是这帮帮他,”让幼儿用学具包中的活动插片,动手操作。
4、幼儿分组交流自己的活动结果。
活动效果:老师,我们爱您活动名称:老师,我们爱您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访问等形式了解教师的辛勤工作,了解教师对幼儿的爱。
2、学习表达对教师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画纸画笔活动重难点:通过观察、访问等形式了解教师的辛勤工作,了解教师对幼儿的爱。
活动过程:1、结合录音与墙饰,第一组幼儿有重点地介绍教师的工作。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老师是怎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小朋友的”,3、教师说:“教师节快到了,我们问一问老师他希望我们怎样祝福她节日快乐?”4、幼儿提议:我们为教师做一张节日贺卡,画出我们对老师的美好祝福吧!幼儿制作贺卡游戏: 舞蹈《种太阳》活动效果:强强的花铅笔活动名称:强强的花铅笔活动目标:1、分清自己的物品和别人的物品,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谁便拿走。
2、体谅他人丢失物品的心情,学习正确满足自己需求的方法活动准备:《幼儿活动手册》活动重难点:分清自己的物品和别人的物品,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谁便拿走。
活动过程:1、结合《幼儿活动手册》,教师讲故事《强强的画铅笔》。
2、教师引导幼儿围绕以下问题讨论:“强强丢了心爱的花铅笔,会是什么心情?你也丢过心爱的东西吗?你是什么心情?”——3、引导幼儿根据以下俩个问题续编故事。
“栋栋该怎么办呢?”——重点让幼儿知道“诚实”是解决事情的好办法,“栋栋确实很喜欢这支花铅笔。
你能帮助栋栋想个好办法,实现他的愿望吗?”——活动延伸:幼儿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续编故事。
活动效果:我是文具小管家活动名称; 我是文具小管家活动目标:1、学习自我管理的好方法。
2、有初步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手偶活动重难点:学习自我管理的好方法。
活动过程;1、教师请幼儿一起表演手偶剧。
通过观看手偶表演《扬扬的橡皮哪去了》,讨论“扬扬为什么会丢橡皮”,“他到老师那领回橡皮了吗”?“又出了什么问题,”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帮祝扬扬不丢橡皮的好办法,3、教师请幼儿分组互相参观同伴的文具盒,看看谁摆放的最合理,4、教师帮助幼儿清点自己的文具盒,根据刚学习的经验分类摆放,用画笔画纸为自己的文具设计标记,并粘贴好。
活动效果:我的伙伴课桌椅活动名称:我的伙伴课桌椅活动目标:1、了解体验受损的课桌椅对自己学习带来不便。
2、讨论正确使用课桌椅的方法,如:坐姿正确、请搬轻放、不乱画、不用硬物刻画等。
3、增强爱护公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幼儿活动手册》活动重难点:了解体验受损的课桌椅对自己学习带来不便。
活动过程:1、请幼儿谈一谈课桌椅的用途及给自己学习带来的助,知道它是学习中不能缺少的“小伙伴”。
2、结合《幼儿活动手册》,教师讲故事,墙饰等多种手段,使幼儿了解课桌椅的“烦恼”。
3、讨论课桌椅“烦恼”的原因,激发幼儿意识到自己的不正确行为。
4、请幼儿使用受损的课桌椅,体验受损的课桌椅给学习带来的不便,5、通过以上听故事和亲身体验,结合《幼儿活动手册》,引导幼儿讨论应该怎样对待课桌椅。
6、教师与幼儿一起选择正确对待课桌椅的行为图片并贴到墙饰上。
活动效果: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活动名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活动目标:1、在升降国旗的庄严气氛中,体验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2、了解升降国旗的要求和方法,共同制定方案。
3、体验爱国旗的情感。
活动准备:国旗、录音机、国歌磁带活动重难点:在升降国旗的庄严气氛中,体验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谈谈“你参加升国旗仪式的感受和心情是什么”,2、教师向幼儿提议在两星期内负责学校的升降旗工作,激发幼儿愿意参与活动的热情。
3、教师与幼儿共同制定方案,并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四人,各组评选两名旗手、两名护旗手,让全体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
4、活动期间,教师注重激发幼儿体验崇敬与热爱的情感。
活动延伸: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关于国旗的相关知识。
活动效果:我爱五星红旗活动名称:我爱五星红旗活动目标:1、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
2、进一步增强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国旗的相关资料活动重难点: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活动过程:1、请幼儿谈谈参加升国旗仪式时当升旗手、护旗手的心情(自豪、光荣)。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除了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升旗。
3、教师根据收集的材料向幼儿介绍国旗的颜色,五颗星的大小排列,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4、教师和幼儿一起庄重地将升旗用的国旗收好,由幼儿选出来的一组升旗手和护旗手,护送还回学校处。
5、教师和幼儿一起有感情的唱歌曲《国旗红红的哩》。
活动效果:重阳节老人节活动名称:重阳节老人节活动目标:1、了解敬老院老人的经历、生活,体验与老人在一起的快乐。
2、进一步萌发尊敬长辈,关爱老人的情感。
3、知道重阳节也是老人节。
活动准备:彩纸、彩笔、剪刀活动重难点:了解敬老院老人的经历、生活,体验与老人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过程:1、教师用“你最想了解老人什么,想为老人做什么”这样的问题,和幼儿一起设想重阳节的活动内容。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合理、恰当的方式与老人交往:见了老人说什么?3、教师鼓励幼儿积极投入与老人交流的活动。
4、幼儿按意愿选材料与老人共同活动,5、活动结束后,教师鼓励幼儿把活动中的感受和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延伸:开展“我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做事情”的活动。
活动效果:美丽的草原活动名称:美丽的草原活动目标:1、了解内蒙古与蒙古族人的生活。
2、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幼儿活动手册》活动重难点:了解内蒙古与蒙古族人的生活活动过程:1、教师结合地图和幼儿一起了解内蒙古大草原在我国的地理位置。
2、结合《幼儿活动手册》和墙饰,和幼儿一起了解与内蒙古族人的。
劳动与生活。
地理与环境资源、内蒙古之最、住房、饮食、服饰、民族特活动与歌舞。
3、教师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美丽的内蒙古和蒙古族人民的喜爱之情和祝福。
活动延伸:教师教幼儿唱蒙古族歌曲果活动效小手举起来活动名称:小手举起来活动目标:1、知道学习时嘈杂的教室环境会影响自己和同伴。
2、感受到遵守纪律和规则对自己和同伴的好处。
3、学习制定学习时的规则。
活动准备:画笔和画纸活动重难点:1、知道学习时嘈杂的教室环境会影响自己和同伴。
2、感受到遵守纪律和规则对自己和同伴的好处。
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听录音,看图片,感受课堂的嘈杂环境。
2、教师再通过提问“这种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坏处呢?”重点引导幼儿知道“听不清老师讲的话”、“影响别的小朋友学习”、“不尊重正在回答问题的小朋友”、“不尊重老师”等。
3、教师请幼儿带着问题:“当老师讲话、问问题的时候,小朋友要怎样做才能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清?”分组讨论。
4、请各组向全班幼儿交流本组的讨论。
在教师的帮助下,根据讨论结果定出学习规则。
活动效果:哪里需要安静活动名称:哪里需要安静活动目标:1、了解在需要安静的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给别人带来的不利影响。
2、知道保持安静的做法。
3、帮助幼儿建立遵守公共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幼儿活动手册》活动重难点:解在需要安静的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给别人带来的不利影响。
活动过程:1、教师请幼儿翻开《幼儿活动手册》,提问“这是哪里”(医院、图书馆、电影院),“你去过这些地方吗”,“你知道到这个地方要注意什么吗?怎样做才能保持安静”。
2、结合《幼儿活动手册》画页,提问“这里的人为什么不高兴了”,引导幼儿讨论在需要安静的公共场所吵闹带给别人的不利影响。
教师提问“大家会喜欢这些吵闹的小朋友吗?”3、教师引导幼儿比较观察左右画页,提问“在医院里我们应该怎样保持安静”。
4、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活动效果:定规则守规则活动名称:定规则守规则活动目标:1、发现由于缺乏规则给自己和集体的生活、活动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知道规则是保证生活和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
2、学习制定必要的规则。
3、进一步强化遵守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画纸、画笔。
活动重难点:学习制定必要的规则。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分组整理收集到的数据。
教师要帮助水电组计算出两班水电表的差数。
2、教师鼓励两组幼儿交流信息,并记录在《幼儿活动用书》的观察记录表上。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事件引起的后果是什么?重点引导幼儿充分讨论危害和损失。
4、教师和幼儿一起试一试这些办法是否可行。
5、教师请幼儿把制定好的规则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贴在主题墙饰“定规则”栏目中,并向全园宣传。
活动效果:我们组的小红花活动名称:我们组的小红花活动目标:1、巩固强化规则意识。
2、经历提议,表决,做决定,服从等集体决策的基本过程。
3、初步建立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幼儿活动手册》活动重难点:巩固强化规则意识。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把各组提议的好榜样,有进步候选人名单报给全班小朋友并汇报推选理由和做得好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