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施工组织方案正文

合集下载

测量施工方案(7)

测量施工方案(7)

测量施工方案(7)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测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
准确性。

本文将针对测量施工方案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介绍,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1. 施工前期准备
在进行测量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和相关环境因素。

其次,准备好必要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完好性。

最后,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明确测量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2. 测量过程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进行操作。

首先,确定测量起点
和终点,确保测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其次,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进行测量,避免出现误差。

同时,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测量工作的重要环节。

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
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通过数据处理软件或计算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结果。

同时,对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审查,排除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异常数据。

4. 结论与建议
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形成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根据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评估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通过结论与建议,为施工过程中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确保施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测量施工方案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科学的测量
方法和严谨的操作流程,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为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施工组织设计(正文)word模板可修改

施工组织设计(正文)word模板可修改

目录第一卷编制依据 (8)第二卷工程概况 (11)2.1工程简介: (11)2.2建筑设计概况: (11)2.3结构设计概况: (14)2.4安装设计概况: (16)第三卷本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和对策 (18)3.1施工重点、难点: (18)3.2施工重点、难点对策: (18)第四卷施工部署与总平面布置: (22)4.1工程目标: (22)4.2管理组织机构和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23)4.2.1组织机构: (23)4.2.2管理体系: (24)4.2.3 项目经理部人员名单: (25)4.2.4主要施工技术工人(劳动力)配备: (25)4.2.5项目经理部下设作业队及分工: (25)4.3施工部署: (26)4.4施工准备工作 (28)4.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9)第五卷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35)5.1施工测量: (35)5.1.1工程概况: (35)5.1.2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35)5.1.3建筑物定位放线: (35)5.1.4基础开挖放线: (35)5.1.5结构施工测量: (36)5.1.6装修工程施工测量: (37)5.1.7电梯安装施工测量: (38)5.1.8沉降观测 (39)5.2土方开挖 (40)5.2.1工程概况: (40)5.2.2施工准备: (40)5.2.3开挖方案: (40)5.3钢筋工程: (42)5.3.1钢筋原材 (42)5.3.2钢筋接头、钢筋锚固、搭接长度: (42)5.3.3基础钢筋绑扎: (43)5.3.4地下室墙体钢筋的绑扎: (45)5.3.5顶板钢筋绑扎 (46)5.3.6 地下室柱子钢筋绑扎 (47)5.3.7主体钢筋的绑扎 (48)5.3.8钢筋保护层的要求: (50)5.3.9质量要求: (50)5.4模板工程: (51)5.4.1模板体系 (51)5.4.2支、拆模工艺流程: (56)5.4.3支模质量要求: (56)5.4.4技术措施: (57)5.4.5模板拆除: (57)5.5混凝土工程: (58)5.5.1底板混凝土: (60)5.5.2剪力墙混凝土施工: (62)5.5.3楼板混凝土施工: (62)5.5.4施工缝的留置要求: (63)5.5.5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63)5.5.6质量验收标准; (64)5.6防水工程: (64)5.6.1防水概况: (64)5.6.2施工要求: (65)5.6.3地下室防水: (65)5.6.4屋面防水施工: (66)5.6.5室内有防水要求的部位防水施工: (67)5.7土方回填: (68)5.8脚手架工程: (69)5.8.2满堂红脚手架: (109)5.9砌筑工程 (110)5.9.1施工准备: (110)5.9.2施工工艺: (110)5.9.3 ASA轻质隔墙安装: (112)5.10楼地面工程: (115)5.10.1地砖楼(地)面: (115)5.10.2水泥地面: (116)5.10.3细石混凝土地面: (117)5.11外装修工程: (117)5.11.1干挂花岗岩 (117)5.11.2外墙面砖: (119)5.12 内装修工程: (121)5.12.1内隔墙抹灰: (121)5.12.2 墙顶刮腻子及涂料粉刷: (122)5.13门窗工程: (123)5.13.1塑钢窗: (123)5.13.2防火门安装: (124)5.14电气工程: (125)5.14.1施工依据: (125)5.14.2电气工程施工范围: (125)5.14.3电源引入及配电系统: (126)5.14.4穿墙套管的做法如下: (126)5.14.5 KBG钢管敷设: (126)5.14.6管内穿线: (128)5.14.7桥架安装: (129)5.14.8电缆敷设: (130)5.14.9配电箱(柜)安装: (130)5.14.10开关、插座安装: (131)5.14.11防雷接地及保护接地系统: (132)5.14.12灯具安装: (133)5.14.14智能布线系统: (134)5.15给、排水、采暖 (134)5.15.1工程基本概况 (134)5.15.2劳动力配备: (135)5.15.3施工方法: (135)5.15.4基本操作方法: (136)5.15.5施工技术措施: (138)5.15.6施工要点: (142)第六卷施工进度计划 (146)6.1总工期控制 (146)6.2主要分部工程工期安排 (146)6.3施工进度控制计划: (146)第七卷工期保证措施 (148)7.1 工期保证措施: (148)7.1.1组织管理措施: (148)7.1.2技术措施: (149)7.1.3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150)7.2资金保证: (150)第八卷季节施工措施 (152)8.1雨期施工措施 (152)8.2冬季施工 (152)8.2.1混凝土工程: (152)8.2.2装修工程: (153)8.2.3水暖工程: (154)第九卷 9.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155)第十卷主要机具设备配备 (156)10.1设备配置说明 (156)10.2本工程所采用的主要机械设备表 (156)10.3拟投入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测量仪器设备表: (157)第十一卷质量保证措施 (158)11.1质量目标: (158)11.2质量保证体系 (158)11.3组织保证措施 (158)11.4质量管理制度 (159)11.4.1技术交底制度 (160)11.4.2工序交接检制度 (160)11.4.3隐蔽工程签证检查制度 (160)11.4.4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160)11.4.5施工过程的质量三检制 (161)11.4.6严格执行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购及验收制度 (161)11.4.7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 (161)11.4.8质量奖惩制度 (161)11.4.9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162)11.4.10实行质量否决制度 (162)11.4.11认真执行“样板制”, (162)11.4.12做好施工中的协作配合工作 (162)11.5.1技术资料管理: (162)11.5.2工程测量 (163)11.5.3钢筋工程 (164)11.5.4模板工程: (164)11.5.5混凝土工程: (165)11.5.6防水工程: (167)11.5.7暖卫工程: (168)11.5.8电气工程: (169)11.6 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管理及质量控制: (169)第十二卷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 (170)12.1安全生产目标 (170)12.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70)12.3安全生产教育 (171)12.4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 (172)12.5工程安全措施 (173)12.5.1土方工程 (173)12.5.2结构工程 (173)12.5.3“四口及临边”防护: (174)12.5.4机械安全: (175)12.5.5脚手架的材料要求: (175)12.5.6满堂红架子 (175)12.5.7装饰装修工程 (176)第十三卷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77)13.1文明施工措施 (177)13.2环境保护措施 (177)13.3消防保卫措施 (179)第十四卷降低造价技术措施 (181)14.1技术措施: (181)第十五卷成品保护措施 (183)第十六卷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的施工方法的可行性 (187)16.1 本工程计划推广和应用的新技术项目 (187)16.2应用新技术项目的可行性 (189)第一卷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佳景园(联盟路)1、2号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我们依据设计图纸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环境等情况,按照国家现行规范、有关标准、我公司ISO9001:2000质量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针对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重点,本着确保质量、确保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经我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与有关专家策划和方案比较,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简单测量施工方案

简单测量施工方案

简单测量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指在工程项目中,为了达到工程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合理安排施工工艺流程,确定施工时间、质量、成本,规定施工组织、安全、环境保护等措施的详细计划。

一、项目概况二、施工方案1.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保证建筑物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施工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深浅基础布设:根据土壤质量和建筑物重量,选择适当的深浅基础布置方案。

(2)地基处理:通过挖土、填土、加固、加强等工序,对土壤进行处理,增加其承载能力。

(3)地下水处理:通过地下水排水,保证地基工程施工期间的稳定性。

2.主体结构:主体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需要合理布置、精确施工。

施工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进度计划:按照工期要求,制定合理的主体结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按时完成。

(2)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组织施工队伍,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3)施工方法:采用预制构件加工、模板工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等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和速度。

(4)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合理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屋面:屋面施工是保护建筑物顶部的重要措施。

施工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屋面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屋面材料。

(2)屋面施工工艺:采用防水层、保温层、防火层等工艺,确保屋面的质量和安全性。

(3)完工检验:对屋面进行完工检验,确保屋面的防水、保温等功能。

4.外墙装饰:外墙装饰是提升建筑物外观和质量的重要工程。

施工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外墙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墙材料。

(2)外墙装饰工艺:采用石材幕墙、玻璃幕墙、涂料装饰等工艺,提升建筑物外观。

(3)质量验收:对外墙装饰进行质量验收,确保装饰效果和质量标准。

三、施工组织措施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需要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工作。

施工组织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建立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工种的职责和任务。

2.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各施工工序的时间和顺序。

道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某城市X街道改造工程,改造范围为X街道从A路到B路,总长约3公里,宽度约30米。

改造工程主要包括道路平整、排水系统改善、人行道铺设、路灯安装等一系列工程。

为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改造区域进行详细的测量,以确定施工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二、测量范围1. 道路平整区域:主要包括道路车辆行驶道路和停车道道路,测量范围为改造区域内整个道路宽度的范围。

2. 排水系统改善区域:包括改造区域内的雨水排水设施、污水排水设施,测量范围为排水系统的布置位置和管道走向。

3. 人行道铺设区域:包括改造区域内的人行道布置位置和尺寸。

4. 路灯安装区域:包括改造区域内路灯的布置位置和高度。

三、测量目的1. 确定施工范围:通过测量确定改造工程的具体范围,以便后续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2. 确定施工位置:通过测量确定各项施工工序的具体位置,包括道路平整、排水系统改善、人行道铺设、路灯安装等。

3. 确定装置尺寸:通过测量确定各项施工的尺寸和位置,以便后续工程的施工。

四、测量方法本工程测量将采用以下方法:1. 道路平整区域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确定道路平整的位置和高程,以完成道路改造施工。

2. 排水系统改善区域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确定排水系统的位置和高程,以便排水系统的改善施工。

3. 人行道铺设区域测量:采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确定人行道的尺寸和位置,以便人行道铺设施工。

4. 路灯安装区域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确定路灯的位置和高度,以便路灯的安装施工。

五、测量步骤1. 道路平整区域测量步骤:(1)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编制测量图纸。

(2)安装全站仪,进行道路平整区域的水平和垂直测量。

(3)记录测量结果,制作道路平整区域的测量报告。

2. 排水系统改善区域测量步骤:(1)确定排水系统改善范围,编制测量图纸。

(2)安装全站仪,进行排水系统改善区域的水平和垂直测量。

(3)记录测量结果,制作排水系统改善区域的测量报告。

施工组织设计(正文和附件)

施工组织设计(正文和附件)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第一节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根据道路工程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在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的前提下,按照道路、排水、路灯工程施工管理的一般程序,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所涉及的文件如下:1. 本工程招标文件、补充文件以及施工图纸;2. 国家建设部和交通部颁布的城市道路、给排水等现行规范;3. 工程现场踏勘情况,我公司实力和已建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我公司内部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的文件;4、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二)所涉及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如下:1. 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规范:GBJ10-892. 工程测量规范:GBG0026-93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JGJ46-834.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JJ44-915.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6.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GB502687.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1-908.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2-96二、编制原则1. 遵循合同要求,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2. 遵循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3.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制定具体施工方案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本身的能力、经济实力及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安全工程。

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在各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尊重监理意见,严格施工管理。

4. 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作业队为基本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

第二节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本工程为温州(鹿城)轻工产业园区一期横五纵四道路工程,工程内容为道路、雨水污水管道等,建设单位为浙江温州鹿城轻工产业园区管委会。

二、道路工程:本工程为新建道路,工程范围桩号为:横五路为K0+000~K0+379.437、K0+452.481~K0+791.805、K0+844.325~K1+030;纵四路为K0+6.958 ~K0+197.677 、K0+239.677 ~K0+398.677 、K0+448.677~K0+542.677、K0+584.677~K0+730。

定位测量放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定位测量放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一、施工程序二、控制原则三、施工准备四、工程平面控制网五、工程定位测量七、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六、工程高程控制八、工程沉降观测九、施工注意事项十、施工测量管理十一、施工测量保证措施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施工程序交桩→复核→建筑定位→控制主轴线测设→高程引进及传递→施工测量→沉降观测二、控制原则1、在测量放线过程中,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高级后低级、先控制后细部工作程序。

2、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3、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要求落实“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原则,确认合格后,提请工程师进行验线,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各工序的施工。

4、严格做好测量仪器及器具的检定、检修及维护的工作,保证仪器的精度从而在根本上控制测量精度。

5、桩位放样时定出的桩位之间必须进行校核,轴线的延长点要准确,标志要明显,并要保护好。

6、测量时尽量选在早晨、傍晚、阴天、无风的气候条件下,太太强时需给仪器遮打太阳伞,减少旁折光的影响。

雨天易造成各部位的施工用线失效,雨后测量人员要及时核对控制线的准确和有效,避免质量事故。

冬季施工时气温过低可使墨线冻凝无法附着在基体上,可适量掺入乙醇防止冻凝。

7、各项资料作到及时、真实、符合资料管理要求。

8、施工测量中,严格审核依据点正确性,测量记录应原始、正确、完整、工整、计算依据正确、步步校核。

三、施工准备1、人员配备由于本工程测量工作量大,测量精度要求高,为确保工程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工程配置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员2人,每名测量人员安排1名测量协助工,负责现场的测量工作。

2、测量仪器配备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准备齐全,其中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等重量仪器、工具必须送指定的计量所检定,送检过的仪器、工具必须保证在符合使用的有效期,并保留相应的检验合格证备查。

配备仪器和工具如下表:所有仪器、设备都有有效的鉴定证书,仪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保养,并做好记录。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含测量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含测量施工方案)

xx隧道控制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xx隧道位于xx省xx县境内,隧道进口位于xx村隧道出口位于xx 村。

隧道为双线隧道。

隧道进口里程为DK284+318,出口里程为DK287+432,隧道全长3114m。

隧道进口段有R=4000m的曲线140米,其余位于直线上。

隧道进口至DK285+445段坡度为3‰的上坡,DK285+445至出口为3.5‰的上坡。

隧道进口至DK284+558.26线间距由4.497~4.4m渐变,DK285+484.87至出口线间距为4.4m。

其中进出口洞口段为湿陷性老黄土和新黄土共25米,V级围岩(老黄土)75米,Ⅳ水平成层197米,其余为Ⅱ、Ⅲ级围岩。

Ⅱ、Ⅲ级围岩为砂岩。

二、设计方案根据本隧道测量工作需要,测区内GPS控制网(包括加密点)利用设计院提供的GPS点数据,进行整体平差计算。

三、洞外控制测量1、导线点布设以I3827﹑I3828为导线点起始边,以I3829﹑I3830为导线终边,设临时导线点加密1﹑加密2,作为对对久山隧道进口的控制网点;以I3833﹑I3834作为导线点的起始边,以I3835﹑I3836为导线点终边设临时导线点加密3﹑加密4﹑加密5,作为对对久山隧道出口的控制网点.2、测设方法使用徕卡全站仪(1201)设符合导线测量,根据五等导线点的精度,共要求为:采用测回法观测,观测4个测回,严密平差,角度取秒以下2位,尺寸小数点后4位,测角中误差小于2.5秒,方位角闭合差小于±5√n,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要达到1/40000。

洞外控制网与线路中心走向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导线点布设与线路中线示意图3、高程测量(1)三角高程:采用徕卡1201(1秒)将高程带到隧道的进口,再进行出口联测,同时和相邻水准控制点联测,观测方法:采用四个测回。

三角高程的闭合差小于20√L(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

(2)水准联测使用仪器为苏光DSZ2国家32倍水准仪和5米铝合金普通塔尺。

测量施工方案(11)

测量施工方案(11)

测量施工方案(11)
一、前言
在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一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针对具体的施工方案,合理的测量方法和准确的数据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针对某工程项目的测量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该工程项目位于XX地区,总占地面积约XXX平方米,包含主体建筑、道路及绿化等配套设施。

工程施工需要准确测量土地界址、建筑物高程、地形地貌等重要数据。

三、测量方案
1.土地界址测量:首先,对建筑物四周边界进行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
水平测量,确保界址线准确。

同时,结合GPS技术对界址进行定位标记,以便后续施工参考。

2.建筑物高程测量:针对主体建筑物,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保证
建筑物各部分高程一致。

结合建筑设计图纸,明确高程参考点,确保测量准确性。

3.地形地貌测量:使用激光测距仪对地面高差进行测量,避免盲目估算
造成测量误差。

同时,根据地形地貌变化,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与填方量,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测量完成后,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生成详细的测量报告和数据分析。

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五、总结
通过科学合理的测量施工方案,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数据准确性,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在测量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操作,保证测量结果可靠性。

希望该方案能够为工程项目顺利施工提供有效支持。

以上为本次测量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是我国目前唯一在建项目。

其技术、材料、设备先进性属国内首创。

本专线起点北京南站D K41+727,终点天津站,全长155.4公里。

本梁场位于北京通州区,起点D K41+720,终点D K42+290,位于曲线段,长570米、宽220米。

单跨单片简支梁,梁宽13.4米、梁高3.050米,每片梁重达900吨,32米梁280片,24梁31片,20米梁1片。

全是曲线桥梁,制梁台位12个,84个存梁台位,26个顶推滑道,滑道全长3500米,450吨提升龙门吊道长600米。

基础采用钻孔达1114根,另6台50吨施工龙门吊,等其它大型配套设备。

二、编制依据
根据京津城际客运专线施工图,依照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为依据。

三、编制原则
以京津城际轨道客运专线规范文件为指南,严格按照京津城际轨道客运专线下发的技术规范为依据,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管理合理性,安全可靠性,各种数据一定实事求是,重大工程项目一定事先进行技术交底,事前一定先熟悉数据、图纸再施工,做到计算后加强复核,各项记录数据一定真实可靠,资料完整,坚持程序化、正规化、做到合理安排、突出重点、科学组织精心施工。

四、人员组织
测量人员配制6人必须具备技术专业性强、责任性强、经验丰富、职
业道德良好的专业人员,能及时排除和处理各种工程疑难问题,听从指挥,服从分配的原则。

五、仪器、设备及保养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配制全站仪1台,精密水准仪两台套,测距仪一台,以及所需器具齐全,其精度满足京津城际客运专线技术标准,仪器器具每月自检一次,仪器要有专人看管,保持仪器完整,完好率达100%。

六、技术要求
京津城际客运专线铁道部专门制定了一套技术规范,进行梁体检测,必须严格按照铁道部统一颁布的技术规范控制梁体整体尺寸与偏差。

表1模板安装尺寸允许误差
在检测中一定做到“严、细、精、准”确保万无一失,当一个制梁台位基础形成后进行下列程序:
(1)进行底模安装检测及控制点标志。

(2)支座及防落梁挡块安装检测。

(3)侧模安装检测。

(4)钢筋安装
(5)内膜安装检测。

(6)预埋件检测
(7)梁顶标高及顶口平面位置
(8)张拉前水平标志及压缩量标志
(9)张拉各个工况观测、拱度及压缩量观测
(10)梁体竣工及支座标志
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大型预制梁场各种大型机械设备较多,各种大型吊机行走频繁,各种电源线较多,不安全因素随时可能出现。

(1)进入场地一定要戴安全帽,随时注意吊装物件,严禁在吊装物下作业。

(2)注意仪器安全,防止他人作业时对仪器构成不安全影响。

(3)5级以上大风及大雨天气停止测量作业防止因风雨过大造成仪器损坏
(4)严禁在张拉处滞留及作业。

(5)文明生产、文明施工,工作完毕后及时对器具、现场进行清理。

(6)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下班。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北京3#梁场项目测量组
2005年9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