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增加值法的思考
对经济增加值(EVA)应用的再思考

在上 式中 ,N0P AT为税后净营业利润;NA为投资总额l
标在评 价管理者价值 管理 的贡 献时 同样存 在诸多弊端 ,有待进 W A C C为加权平均 资本成本 , 包括 了债权 成本和股权成本。
E VA强调 了一个理念 :权 益资本也有机会成本 ,只有在经营利
一 引言
E VA指标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理性 的投资者都期望 自己所
美国管理之父彼得 ・ 德鲁克在 ( 《 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 作 投 出的资产获得 的收益超过 资产的机会 成本 ,即获得 到增 量收 V A 是经济学中的经济利润 ( e c o n o mi c p r o f  ̄)和会计学 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 ,E VA 反映了管理价值的 益 。E
润 超过 了所有债 务成本 和权益 成本时 , 才会 为股东创 造财富 ,
= 关于经济增加值的研究综述
经济增加值 ( E c o n o mi c Va l u e Ad d e d,简称 E VA)是一 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 的利润一经济利润 。E VA评价指标认为 ,
种业 绩评价指 标 ,在价值 管理领域 具有重要 的作用。1 9 6 4年 , E VA才能真正体现企业 的真实利润 ,真实为股东创造财富 。当 J o e M. S t e m 进入 C h a r Ma n h a  ̄ a n 银行 ,通过认真实践和探 EVA>0时 ,说明企业为股东创造 了价值 }当 EVA=0时 ,说 索 , 深 感当时的 会计准则和会 计收益等 在评 估公 司价值 方面 的 明企 业恰 好维持 了股东 的原 有价值 ;当 E VA<0时 ,说明企业 严重缺 陷 ,提出 E VA方法 。1 9 7 4年,J o e M. S em 开始发表他 毁 损 了股 东 的价 值 。 t 关于 EVA的 学术文章 ,主要贡献是会计调整 。1 9 8 2年 S t e r n i S t e wa r d 公司成立 , E V A 成为注册 商标,E VA得到正式确立 。 经济增加值 的最大优点是从调 整后 的营业利 润中扣除资本 成本 ,并且对 会计体 系中不合理的部分 进行调整 ,使 之能更准
对经济增加值中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的思考

对经济增加值中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的思考■刘剑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在10多年前已进入中国。
《中央企业负责人 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2006修订) 提出,鼓励企业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 进行年度经营业绩考核。
凡企业使用 经济增加值指标且经济増加值比上一 年有改善和提高的,给予奖励。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 法》(2009修订)把经济増加值纳入 指标体系,基本指标包括利润总额和 经济増加值指标,并出具了经济増加 值考核细则。
最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 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即《中央企业负责 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19 )规 定,国资委将年度净利润、经济增加 值等指标目标值与考核计分、结果评 级紧密结合。
突出创新驱动,引导企 业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加 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行业技术 引领,不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由此 可以看出,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 业绩考核办法更加强调要加大研发投 入。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 经济增加值指标中的研究开发费用调 整项对考核权重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有必要对经济増加值指标中研究 开发费用调整项对指标的影响程度进 行深入研究。
一、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对税后净营 业利润的影响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调 整后资本x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 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 开发费用调整项)x( 1 -25%)。
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包含了两部 分,一部分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项下的“研究与开发费”,另一部分是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
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项下的“研究与开发费”直接影响当期净利润,由于其属于非正常经营的利润,在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时需要调整,因此应予以加回。
但该指标同时把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也予以加回,从财务的角度来说,当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〇19)的规定,对科技进步要求高的企业,重点关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等指标的考核。
对经济增加值考核的几点思考

( tr t a d 管理 咨询 公 司 出的 一种 新 的 价值 评 估体 系。 国 S enS e r ) w
起承担。
2 用综 合 经 济 手段 , 进企 业 发 展 低碳 经 济 。 .运 促 发 展低 碳 经 济 具 有 明 显 的 经 济 外 部 性 和 风 险 , 府 应 该 与 政 企 业一- 承 担 。可 以 采 取 以 下 手 段 : 一 , 新 定 位 碳 基 金 功 起 第 重 能 。第 二 . 投资 补 贴 。第 三 , 收优 惠 。 税
● l ● _
低碳经济。 政府 对 企 业 进行 低 碳 技 术 创新 的 奖 励 ( ) 响 企业 最 后 选 a影 择 。对 现 有 技 术 进行 低 碳 技 术 创 新 , 一方 面要 消 耗 企 业 大 量 科 研 成本 , 一方 面 , 新 具 有风 险 , 另 创 低碳 技 术 从研 发 到 商业 化 , 市 场 可 能会 发 生 变 化 . 响企 业 发 展 。 此 . 府 有 必 要 与企 业 一 影 政
3 .歼征 碳 税 。 高 业碳 排放 成 本 。 提
碳 税 是 针 对 二 氧化 碳 排 放 而 提 出来 的 , 目的 是 减 少 二 氧 其
企业开发低碳技术成本( 决定企业 的策 略 企业开发低 c) 碳 技术 成 本 应有 两 层 含 义 , 一 为 实际 投 人 成 本 ; u为机 会 成 第 第 I
一
其 中 , )A 即 税 后 净 利 润 , 指 会 计 毛 利 减 去 由 此 产 P T, 是 生 的所 得 税 后 的余 额 ; WAC , 加 权 平 均 成 本 ; A, 的 是 期 C是 N 指 初资本的经济价值。
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指标的思考

务 院 国资 委 对 中央 企 业 进 行 E VA考 核 。 债率 在 7 %以上 的工 业 企 业 和 8 %以上 扣 除包 括 权 益 资 本在 内的所 有 资本 成 本 5 0
在 中央 企 业年 度 经营 业绩 考 核指 标中, 利 的 非 工业 企 业 , 本 成 本 率 上 浮 05 百 之后仍 然有 剩余 , 资 .个 才能说 明企 业 盈 利了, 增 润 总额 指 标 不 变 , EVA指标 将 取 代 净 分 点, %。 本 成 本 率 确 定 后,年保 持 加 了股 东 财 富 ; 之 , 企 业 不 但 没 有 盈 但 即6 资 3 反 该 资 产收益 率 指标, 并占到4 %的考 核 权重 。 不 变 。 0 利 , 至 还 使 股 东 权 益 受 到侵 蚀 。 次 是 甚 其
国资委 引入 EVA考 核 指标 , 目的是 引导 其
不 管 是国内还 是 国外 , EVA都 是业 绩 EVA指标 将 权 益 资 本 成 本 包 括 在 内, 其
企 业 树 立 价 值 管 理 的观 念 , 高 企 业 价 评 价研 究的热 点, 受推 崇, 提 备 美国( ( 财富 杂 计 算 结 果 又会 影响到对 企 业 经营 业 绩的
号发 布了新修 订的 中央企 业 负责人 经营 担 国家 政 策 性 任务 较 重 且资 产 通用性 较 益 资本 作 为企 业的一 项重 要 资本 来源, 同
业绩 考 核 暂 行办 法)宣 布从 2 1 年起 国 差 的企 业 , 本 成 本 率 定 为 410资 产负 样 也具 有成 本 。 ) , 00 资 ./. 0 只有当企 业实 现的利润在
委 决定从 21年起对 中央 企业进  ̄E A 0 0 - 考核 。 文从E A V 本 V 兴起 的原因、 实际执 行中存 在的诸多问题等方
对经济增加值思考

对经济增加值的思考摘要:经济增加值考核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运用,近年来,我国国资委也将该指标列入央企业绩考核中,以实现企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论述了央企引入经济增加值考核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央企;经济增加值;业绩考核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2经济增加值(eva)是美国思腾思特财务咨询公司于1982年首先应用的一个评价价值创造能力的指标。
1999年,经济增加值开始陆续系统的被引入中国。
2010年1月,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将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列为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基本指标之一,并规范了对经济增加值考核指标的计算。
那么经济增加值的概念和核心思想究竟是什么,它与原有的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到底有何不同,它的优势在哪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
本文就以上问题,结合《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浅述了关于央企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的几点思考。
一、eva的定义和计算eva即economic value added,它是全面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真正盈利或创造价值的一个指标或一种方法。
所谓“全面”和“真正”是指与传统会计核算的利润相对比而言的。
会计上计算的企业最终利润是指税后利润,而附加经济价值原理则认为,税后利润并没全面、真正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盈利或价值,因为它没有考虑资本成本或资本费用。
所谓附加经济价值是指从税后利润中扣除资本成本或资本费用后的余额,它的一般计算公式是:经济增加值的具体计算公式为: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企业所得税税率)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其中部分指标计算如下:1.利息支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支出”。
对经济增加值的思考和应用

现 有 的会 计 制度 否认 这 些 无形 资产
的存在误 导 了许 多人。 司高层管理人 员 公 注 意 到公 司的许 多无形 资产 都 不 能在 会
计报 表上得 到反 映 , 而对 现有 的会计财 务
标准颇 有微词。为 了反映 这些无形 资产 的 价值 , 司管理 层通 常用 客户满 意度和 其 公 他 一些指标 作为近 似的衡 量标 准 ,但是 , 许 多 管理 人员 却没 有意 识 到这 些 指标 是 不 能够替代财务指 标的。这些指标 有时误
都希 望通 过 一个 指标 来准 确评 价 企业 实 现 的真实 收益 ,这 样通 常 会走 入 一个 误
变化 情况 , 合资 本保 全 观 , 符 也可 促进 企
业树 立完 整 的成 本观 念 ,树 立 以长期 发
以适 时披 露 , 以避 免公 众过高估 计公司 利 润而进行不 当投资。作为对投资者披 露的
与传统 会计手 法相 比 , 经济 增加值 则
能够 如实 、准确地 记录人 力资源投 资 , 用 于招聘 、提 高和保 留关键 员工 的开支 。 至
少从 内部 管理角 度来讲 是一种 资产 。 这些
开支不再 是用于 充抵现 期收入 的费用 , 而
被计 和发展 预期 , 而成 反
为经营者 行 为短 期化 、 有长远 的企 业战 没
略的源头 。
会计标准 中对无形资产 的价值 处理 会 计制 度 把这 些投 资 列 为需 要控 制
的费用 开支 , 经济增 加值 则把这 些投资 而 作 为资产 负 债表 中一 种需 要 培 育 的新 型 资产 。 这些新 型资产会在将 来的经济增加 值 中相应摊 销。 用这种处理 方法的原 因 采 是 为了促 使 管理 层 自始至 终 注重 培 养企 业生产 力 , 以获得持 久的经 济效益 。无论 新 旧经济 , 济增加值 方 法都强调 为投 资 经 者提供 满意的投资 回报 率。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的思考

205大众商务企业管理绩效考核是国有企业发展中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工作,做好绩效考核有利于国有企业及时掌握员工的工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发展水平。
因此,为了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质量,近年来,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中进行了大胆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将经济增加值指标运用其中,是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一次突破与飞跃,体现了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先进性与全面性。
因此,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对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应用分析国有企业意义深远。
一、经济增加值指标与传统绩效考核指标的差异分析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中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与传统绩效考核指标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也更加科学。
国有企业传统绩效考核中,主要以会计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为主,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较简单,但透明度不够,不利于外部投资者、企业等了解国有企业财务情况,也不能完全地反映出国有企业资本净收益的真实状况、资本运营的增值效益。
而经济增加值指标是从资本收益中扣除了资本成本,强调了股东财富与国有企业决策之间的联系,能更加立体地评价企业的真实收益。
所以,将经济增加值指标引入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可以让国有企业更加真实地了解自身经营收益、发展情况。
二、分析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带来的好处(一)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应用能够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企业,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更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但进入新世纪后,国有企业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发展也遇到了瓶颈。
因此,为了能够重塑往日的辉煌,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将经济增加值指标引入绩效考核中,而从目前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经济增加值指标对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一方面,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有利于避免国有企业盲目地进行投资,从而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经济增加值作为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指标,将机会成本与股东回报考虑在内,可以让国有企业及时找出发展中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国企经营业绩考核中经济增加值的应用相关思考

摘要: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企业业绩考核方式与评价指标,经济增加值(EV A)受到国内外众多经济学者的高度关注。
将这种考核方式应用到国企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当中,可以对传统的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为国企业绩考核体系的完善提供保障。
本文重点针对国企经营业绩考核中经济增加值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经济增加值传统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模式,是一种以利润指标为主的绝对指标体系。
其在国企经营业绩考核中的应用,不仅存在着信息数据获取滞后、企业真实业绩得不到真实反馈等问题,还无法帮助企业经营者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甚至因为过于追求短期利益的获取,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经济增加值是一种同时包含会计基础与价值基础的业绩考核考核方法,能够对企业经营者是否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为股东创造价值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考核与评价。
将其应用到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当中,对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如何将其应用到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当中,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经济增加值的相关概述经济增加值EV A是英文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又被叫做资产经济发展的提升使用价值或者额外经济价值。
经济增加值的概念,最早由外国人斯图尔特三世在1982年提出。
1991年,经济增加值的结构又在斯图尔特三世著作《价值探寻》当中得到了系统的阐释。
经济增加值EV A,指的是“从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投入资本的成本后的剩余收益”。
其中,全部投入资本包含债务成本与股权成本。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经济增加值=税后经营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一开始,经济增加值概念的出现,仅是为了对美国股权保障运动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的动荡现状进行缓解,使企业全方位的财务会计与股东财务利益最大化等需要得到满足。
所以,其概念强调的是企业真正经营绩效的有效体现。
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对传统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弊端进行了弥补,还提高了企业业绩考核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实现了企业股东财务获得的最大化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经济增加值法的思考
摘要:企业绩效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经济增加值法是近年来国外盛行的评价企业经营绩效一种方法。
但在我国企业运用时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经济增加值法的定位不当有很大的关系,经济增加值法被看作是企业绩效评价的综合方法,笔者认为经济增加值法难以担此重任。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综合评价法
经济增加值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该企业所有资本成本的“剩余收益”,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其中税后营业利润等于净利润加上债务利息支出,资本占用是指负债资本和主权资本的账面价值,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债务资本和主权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可以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调整确定,主权资本成本一般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
经济增加值认为只有企业的收益超过所有投入资本成本时,才能说明企业价值增加了,如果企业的收益低于企业的所有资本成本,说明企业实质上发生了亏损,企业财富受到了侵蚀。
因此,经济增加值本身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
现代企业的绩效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一般认为综合评价方法有沃尔评分法、杜邦分析法、功效系数法、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绩效多棱镜等。
这些方法中既有传统的方法,如杜邦分析法,也有现代方法,如平衡计分卡。
但把经济增加法作为企业绩效评价
的综合方法,却是值得商议的。
无论是从理论角度分析,还是从实践运用考察,笔者认为经济增加值法难以担此重任。
经济增加值法没有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指标体系。
仅有净利润,总资本,债务资本成本,主权资本成本几个有限财务指标。
不像杜邦分析法,以净资产报酬率为中心,将影响净资产报酬率的各项因素进行分解,使得各项基础财务指标有机组合起来,形成具有层级梯次,较为完整,易于理解的指标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利益冲突,企业利益与部门利益得以和谐融合,便于全体员工相互沟通,齐心协力地为提高绩效而奋斗。
好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应是企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
以此标准审视,经济增加值法尚有不小的差距,它仍然是从财务角度来评价企业绩效,没有涉及企业的科研开发、人力资源培训、企业文化建设、市场推广、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内容,不利于企业转变经营理念,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之路。
计算经济增加值时首先需要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调整,旨在于纠正权责发生制的影响,提高计算的准确性,调整所涉及项目高达一百多项,无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计算难度的提高加深了理解的困难,不仅企业一般人员难以理解,就是企业财会人员也不是深明其义,虽然结合特定企业的实际情况,可将需要调整项目减少到十几项,但如何确定调整项目以及如何进行调整,却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和程序,每个企业只能是各行其是,极大地增加了
调整的机会成本。
其次,资本成本的确定是一项棘手工作,对于上市公司,可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主权资本成本,但是贝塔系数不能准确计量,根源在于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气氛浓厚,股票价格的高低并不是企业内在价值的真实反映,也不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经营业绩的体现,对于一般企业,准确计算其主权资本成本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考虑我国的融资环境,由于政策因素决定资金的流向与分布,大多数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除按基准利率支付财务费外,还必须花费很多隐性的筹资费用,有时候这些费用能占到很大比重,这必然导致很难准确估计各个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
最后,计算经济增加值许多数据无法从企业公开财务报表中获得,对于可以利用的数据资料,由于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大大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基于经济增加值的评价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其运用价值大大降低。
从所周知,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是政府主导的评价。
从评价范围的界定、评价指标的确定、指标权重的分配、评价方法的选择,全由政府相关部门一手操办。
借助政府行政力量的强制推行,综合系数评分法成为目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运用最普遍的方法。
没有政府部门关照的经济增加值法,只是在少数企业运用,其中不乏赶时髦的,在西方企业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的经济增加值法,在我国企业运用的结果却喜忧参半,大相径庭。
有人怪罪于资本市场不完善,公司治理水低下,会计信息失真……这些存在的问题同样影响着综合系数评分法,但为什么没有妨碍其广泛运用。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
仍于以营利为根本目的,绩效评价方法不能脱离这样的现实环境。
分析当前的盈利领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垄断行业。
垄断企业根本不需要经济增加值法提升业绩,凭借其垄断优势就可获取巨额利润,2011年中国500强的前10名全为垄断企业把持,其利润占500强的4成。
二是房地产行业。
在房价暴涨的情况下,房地产的一个月的收益都远高于辛苦做实业一年的收益,赚钱效应吸引了很多企业纷纷涉足房地产业,即使在严厉调控的背景下,也没有放缓投资的步伐。
三是金融信贷套利。
许多上市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从银行获取信贷资金,通过委托贷款、银行理财等形式,以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3至5倍放贷资金,获取暴利。
在占有垄断资源的情况下,垄断企业根本无心通过创新技术和方法获取利润,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在资金日趋紧张,理财环境恶化,实业利润减缩的情况下,涉足金融理财和房地产领域,既是明智选择也是无奈之举。
由此可见,经济增加值法既不能真实评价企业绩效,也不能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企业行为。
参考文献:
1、刘晓英.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3).
2、孙宋芝.eva业绩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
(上),2010(3).
3、王建.eva业绩评价系统有效应用的分析[j].江苏商
论,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