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教案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行为和习惯。
1.2 教学内容: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表现。
举例说明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1.3 教学活动:故事分享: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尊重他人的感受。
第二章:关爱自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行为。
2.2 教学内容:讲解自然的重要性和我们与之息息相关的关系。
举例说明不爱护自然的后果。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然。
2.3 教学活动:自然观察: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自然。
制作标语:让学生制作关爱自然的标语,并贴在学校的公共区域。
第三章:遵守规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行为和习惯。
3.2 教学内容:讲解规则的意义和作用。
举例说明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引导学生学会遵守规则。
3.3 教学活动:规则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第四章:诚实守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行为和习惯。
4.2 教学内容:讲解诚实守信的意义和表现。
举例说明不诚实守信的后果。
引导学生学会诚实守信。
4.3 教学活动:故事分享:通过一个故事让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诚实守信的感受。
第五章:合作共享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共享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共享的行为和习惯。
5.2 教学内容:讲解合作共享的意义和表现。
举例说明不合作共享的后果。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共享。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5篇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一、同学现状分析:一年级班共有同学人,整体来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
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局部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外表化,为了做给他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置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
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思想不时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28课时,大致可分为:我爱我家、我的生活好习惯、爱心行动、火热的夏天。
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身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有应付挑战的勇气,老实友爱,有发明的愿望和乐趣。
4、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学会关心和保护同伴,用自身的方式爱家长长辈。
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维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1、学文明理,培养同学正确做人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同学关心、保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1、充沛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同学情感。
2、依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同学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布置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1 3.1—3.72 3.8—3.143 3.15—3.214 3.22—3.285 3.29—4.46 4.5—4.117 4.12—4.188 4.19—4.259 4.26—5.2五.一劳动节10 5.3—5.9期中检测11 5.10—5.1612 5.17—5.2313 5.24—5.3014 5.31—6.615 6.7—6.1316 6.14—6.2017 6.21—6.2718 6.28—7.4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2一、整体目标: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安全常识,熟悉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能够安全上学。
2、发展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搜集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并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教师:一段“上学路上”的录象;制作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及表演用的头饰。
活动过程一、录象导入,激发兴趣1、小朋友,今天,我们也来当当“小交警”,大家高兴吗?2、“小交警”正式执行任务了。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交警”做得对不对。
(播放录象,让学生进行评价)2、在上学、回家的路上,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二、联系实际,明理导行1、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回家的?能跟大家说一说吗?2、你能把你的“上学、回家路线图”画出来吗?请在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做个记号!3、交流各自的路线图。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请学生说出排除危险的办法。
)4、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交警叔叔特意送来一首儿歌鼓励大家。
小朋友,记心上,马路不是游戏场。
行人要走人行道,马路中间不乱跑。
三、认识标志,加深理解1、你们认识这些标志吗?2、在马路上,我们遇到不认识的标志该怎么办呢?农村马路上一般没有交通标志,怎么过马路呢?3、请大家拿出自己搜集到的交通标志去考考你的小伙伴吧。
要对他说的答案作出判断哦。
说对了,表扬他;说得不对,你教他。
(学生下位活动。
)4、在你的“路线图”上画上交通标志吧。
(学生动手,小组交流。
)5、红绿灯,像哨兵,下命令,大家听!(教师手持红绿灯指示牌,学生回答并做动作。
)师:绿灯亮——学生:向前行!师:红灯亮——学生:停一停!四、情景表演,巩固深化1、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过马路,怎样才能安全过马路呢?让我们来玩一个过马路的游戏吧。
2、请各小组自由分配角色,合作演一演。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一、教学目标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培养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我是小学生》1. 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排队、礼貌用语等。
2.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第2课:《我爱我家》1. 学会感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第3课:《我们的学校》1. 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和规章制度。
2. 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感。
第4课:《好朋友》1. 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如分享、帮助他人等。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第5课:《安全常识》1. 学习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过马路、防火、防溺水等。
2. 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2.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实例分析: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欲望以及与同学的合作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如礼貌、自律、关爱他人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2.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3. 实物:如安全标志、日常用品等,用于情景模拟和实物讲解。
4. 参考资料:与课程相关的生活实例、故事等。
六、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活中规则和礼仪的思考。
2.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生活中常见的规则和礼仪,如排队、礼貌用语等。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新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生活中的品德价值观念,如爱国、友善、诚实等。
- 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爱国心1. 背诵歌曲《我爱你,中国》。
2. 研究介绍中国的国旗、国歌、首都等基本概念。
3. 听取学生对爱国心的理解,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单元:友善待人1. 阅读《友谊的小邮差》故事,讨论故事中的友善行为。
2.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善交往的能力。
3. 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培养团队意识。
第三单元:诚实守信1. 引导学生明确诚实和守信的定义。
2. 分析生活中的诚实守信事例,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强化学生对于诚实守信行为的理解和实践。
第四单元:文明礼仪1. 研究基本的文明用语和礼貌行为,如感谢、对不起、打招呼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锻炼文明礼仪表达能力。
3. 分享经验,总结正确的文明礼仪行为,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积极践行。
第五单元:健康成长1. 讨论健康饮食和锻炼的重要性。
2. 观看健康生活的动画片,研究正确的饮食和锻炼知识。
3. 设计小组健康生活计划,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惯。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情景教学:以真实生活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和体验。
教学评估- 听说读写结合的形式进行个人评估,考察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小组合作任务的评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互动表现。
-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反馈学生在品德与生活方面的发展情况。
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2篇)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品德与生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入:引导学生理解品德和生活的概念,启发学生思考正确的品德和生活方式。
2. 具体内容:以礼貌、积极向上、团结合作、勤劳节俭、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环保等主题,结合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进行教学。
3. 活动设计: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实践活动、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听说、问答、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三、教学步骤1. 导入:老师以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主题。
2. 教学重点:a. 礼貌:教授基本礼仪、日常礼节,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b. 积极向上:通过精选的故事、经典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
c. 团结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d. 勤劳节俭:通过实际活动,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和物质资源。
e. 尊敬长辈:教授学生如何尊重和关心长辈,并进行实践活动。
f. 关心他人:通过讲故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g. 环保:进行环保主题的讲解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教学方法:a. 以情景教学法为主,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技能。
b. 融入游戏和竞赛元素,增加课堂趣味和互动性。
c. 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4. 教学资源:a. 图书、故事书和影片等,用于教学故事和情景演示。
b. 图片、幻灯片和海报等,用于视觉辅助和引导学生思考。
c. 实际物质、实践活动等,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策略1. 及时反馈和强化:通过评价和奖励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强化正向行为。
2.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和活动,满足个别差异的需求。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人教版)(下册)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人教版)(下册)第一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
2. 讨论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3. 学习如何尊重他人,包括礼貌、倾听、不嘲笑等。
教学活动:1. 故事讲解: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尊重他人。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第二章: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规则的概念。
2. 讨论遵守规则的原因。
3. 学习如何遵守规则,包括听从指令、不违反规定等。
教学活动:1. 故事讲解: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遵守规则。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
第三章:关爱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自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自然环境的概念。
2. 讨论为什么要关爱自然。
3. 学习如何关爱自然,包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
教学活动:1. 故事讲解: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关爱自然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关爱自然。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去户外,观察自然环境,并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
第四章:乐于助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乐于助人的概念。
2. 讨论为什么要乐于助人。
3. 学习如何乐于助人,包括提供帮助、关心他人等。
教学活动:1. 故事讲解: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乐于助人。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乐于助人的场景。
第五章:诚实守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
(3)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第1课:我是小学生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树立自信,快乐成长。
第2课:珍惜时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的习惯。
教学内容: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悟品德与生活知识。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实例分析法: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品德与生活知识。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综合性评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材。
2.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精美的课件。
3. 教具:实物、图片、卡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4. 视频资源: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情景模拟和课堂讨论。
5.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品德与生活教育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六、第二单元:关爱他人第3课:乐于助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
教学内容:讨论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学习助人的方法;培养同理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萝卜白菜我都爱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主要食品。
2、让学生懂得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从而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主要食品。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成长需要多种营养,从而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活动准备:学生请家长协助,将家里一周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了解这些食物里所含有的营养素以及它们对自己成长的益处。
同时打听好伙伴的饮食情况。
第一课时[课题]:我来尝一尝一、活动过程[教学目的要求]:1、对学生进行美育,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美。
2、使学生对生活饮食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用具]:实物、录音机、或电脑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在假期里,小明的爸爸妈妈上班去了,临走时交给他一个任务,设计一份菜谱,中午回家让妈妈来做菜,这可愁坏了小明,你能帮帮他么?一、新授:1、我们在设计午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根据你的想法,小组内部来谈一谈。
不挑食、不偏食,注意营养,要好吃,不能喜欢吃什么就光吃什么。
2、请同学们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先在小组内部讨论,在进行全班交流)3、动手来设计你的午餐,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把他画下来或记下来,放在食物盘子里。
大家真厉害,这些都能尝出来!谁愿意说说他是怎么尝出来的吗?原来呀,你是根据酸、甜、苦、辣尝出来的,大家是这样尝出来的吗?4、酸的有什么呢?------醋、柠檬甜的有什么呢?------蜂蜜、白砂糖苦的有什么呢?------苦瓜、药辣的有什么呢?------姜、辣椒(使学生学会根据口味来分分类)5、那你知道用什么器官会尝出这些味道来吗?为什么用舌头会尝出这些味道来?(舌头上有许多的小点,那是味蕾,专门用来尝味道的。
)一、小游戏“我们一起伸伸腰”(由生带做)(录音机)1、全班展评成果,评选出最佳配餐小组。
小结:今天,不小同学都亲自动手设计了一些菜谱,不光注意了食物的味道而且营养搭配合理。
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节俭,节约粮食。
今天就带着你设计的菜谱回家吧,把菜单变成餐桌上香喷喷的美食。
二、作业:在父母的帮助下,把自己设计的菜单变成香喷喷的美食。
板书设计:娃娃餐厅课后思考:通过学习同学们品尝一些食品,了解到许多食品有着丰富的营养。
对人的身体成长有很大的益处。
大家表示今后学会不挑食,家长做什么吃什么。
第二课时[课题]:今天我们吃了什么[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对食品有一定的了解。
2、让学生知道营养对人有许多益处。
[教学用具]: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你们帮助小明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小明也学会了怎样配餐,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娃娃餐厅”。
二、活动设计: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组成四个小餐厅,“小厨师们”自己配菜,那一个小组设计的最好,能讲出食物的营养特色,吸引最多的“顾客”,哪个小组就是“最佳餐厅”。
三、活动小结:同学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不少的知识,但有的同学在生活上还是挑食、偏食,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样样食物都喜欢,长成一个健康的孩子。
四、读儿歌:好孩子,不挑食,鸡鸭肉蛋样样吃。
蔬菜水果不能少,馒头大米是主食。
样样都吃营养全,身体健壮又结实。
五、作业设计:应怎样饮食才是正确的?你知道么。
板书设计:娃娃餐厅课后思考:通过上一节课学习后,同学们对饮食了解了很多。
并且还自己动手制作午餐,大家对自己做的饭感到高兴,还受到家长的赞扬。
第三课时1、讲《吃什么》的故事。
2、讨论:小朋友,你知道丽丽为什么会病倒吗?3、交流:谁能告诉大家,你上周吃了哪些食物?4、游戏活动——猜猜我是谁:几位同学分别戴上头饰,扮演成某一种食物(如:鸡蛋、肉、牛奶、水果等),走上讲台让大家猜谜语:“我能为小朋友们提供热量和力量……请你猜猜我是谁?”二、活动总结:1、同学们,丽丽生病了,我们能不能为丽丽治好病呢?你们能帮助丽丽恢复健康吗?2、诵读儿歌:“小羊爱吃草,小鸡爱吃米,小兔爱吃菜,小猫爱吃鱼。
我是好孩子,吃饭不挑剔。
”3、来,让我们走上台和这些食物交朋友吧!三、活动延伸:布置学生回家作业:小朋友们,你们回家可建议家长或与家长一起安排每日三餐,注意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
我设计的午餐教学目标:通过活动的开展,知道家里一日三餐的搭配要遵循营养、美味的原则,初步学习设计菜单。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的开展,知道家里一日三餐的搭配要遵循营养、美味的原则。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习设计菜单。
教学时间:三课时活动准备:建议学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跟随父母到菜市场,认识常见的蔬菜,了解蔬菜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
活动过程:1、游戏——今天中午我当家。
创设情境:周末的一个上午,爸爸妈妈都加班去了,明明想自己做午餐,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并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明明在家自己配菜,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2、教师为学生提供几份菜单,其中只有一份符合营养、美味、节约的原则,学生通过分析、比较,选出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菜单,并说明原因。
3、学生自己设计午餐。
可画出来,可写出来,可用实物搭配。
可小组交流讨论。
4、交流收获。
5、活动总结:6、活动延伸:和爸爸妈妈一起,将自己设计的午餐变成餐桌上香喷喷的饭菜。
小心,病从口入教学目标:了解并认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习辨别有害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二、活动过程:1、看细菌的旅行。
2、小朋友讨论交流:小军和小文为什么病倒了?3、路摊上的食品不卫生,我们的小手上沾有细菌,生吃的水果上有细菌……从而牢牢主住:病从口入。
4、活动总结: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我有两件宝(一)神奇的手活动目标认识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活动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面具,一些常见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水果等;一台投影仪。
活动过程活动一:会做事的手1.教师:我有一个谜语,你们愿意猜一猜吗?十个丫丫,分成两家,光会于活,不会说话。
打人身体的一个部分。
2.请举起你们的小手让老师看一看好不好?……哟,好健康好灵巧的一双手呀,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的小手会做什么?3.学生用自己的小手表演各种喜欢的动作,如拍、搓、挠、转、甩、摇、招手、跳舞……4.太高兴了,你们的小手这么能于,来,夸夸自己的小手:小手小手你真棒!(师生边说边做动作)活动二会说话的手1.神奇的手还会说话呢!你看,手的姿势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教师边说边做动作)2.课件演示:猜一猜,我的手在说什么?(课件内容:两人握手——你好;两人钩钩小指——约定;许多学生鼓掌:欢迎或祝贺;竖起大拇指——你真棒;摇一摇手——不要、不;两人挥挥手——再见……)3.你的小手会说话吗?(指名表演)4.手语活动。
同座的小朋友互相猜一猜对方的小手在说什么。
活动三会议东西的手1.呀!不好,停电了,屋子里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
怎么办呢?蜡烛在哪呢?火柴在哪呢?2.(给一学生戴上面具,让他摸一摸准备的物品)老师这儿有一些东西,你来摸摸,说出它的名字,其他的小朋友当裁判,他说对了,做个手势,如果说错了,也做个手势。
3.小组活动。
活动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自己的手,你有什么感受啊?4、我有两件宝(1)(一)手影戏活动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动手的乐趣。
活动准备:幻灯机一台。
教学时间:三课时活动过程同学们,你们看过皮影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吧。
1.两个学生在幻灯机前用手做出狗和小鸟的影子,并根据老师的配音做出相应的动作。
2.老师配音如下:小狗花花今年2岁,浑身上下乌黑发亮,是一条善良的狗,它最喜欢到山坡上散步。
这天,它刚到山坡上,就发现一只小鸟躺在地上。
“你是谁?”“我是小鸟叽叽,不小心从窝里掉了出来。
救救我吧!”“嗯,好吧。
”花花想了想,便用嘴衔着小鸟,叼回了自己的狗窝。
在狗窝里,小鸟叽叽舒舒服服地住了三天。
第四天早上,叽叽拍拍翅膀,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伤已经好了。
“我可以飞了,我可以飞了。
花花,谢谢你救了我。
再见!”“不用谢,再见!”3.老师问:接着玩,你们的手还能变出什么呢?4.组织学生在幻灯机前利用手影变出各种图案。
活动小结:手影游戏好玩吗?瞧,动动脑、动动手,我们就可以玩出这么多好玩的游戏,你们说,是不是很神奇呀?5、做个小玩意儿(1)认识工具活动目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工具。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中带一些常用的工具,如剪刀、小刀、锤子、胶水、曲别针、针、线、彩纸。
布、扣子等。
教师准备钳子、螺丝刀、凿于、扳手等常用工具。
教学时间:三课时活动过程教师(放喜庆音乐,出示张画面)嘿!快来瞧一瞧,看一看啦,“小小工具店”开张了!各位顾客朋友,你不想买点什么吗?活动一谁认识的工具多教师:我们以开火车的方式,比比看,哪组认识的工具多。
教师:我想招聘业务员,只要能回答出我几个关于工具的问题,马上就可以成为我店的业务员!活动二招聘会“锤子可以用来钉钉子、撬钉子,还可以做些什么?”教师:除了小店的这些工具,你还认识哪些工具?它们又是做什么用的?活动三动手试试工具(一)放配乐儿歌,进行安全教育剪刀、小刀易伤手,刀尖不能对人激;锤子、钉子没长眼,使用起来小心点;各类工具多又多,安全保护靠自我。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学习使用工具1.(出示实物)这么多的文件散散落落的,怎么办?谁有办法将它们整理好?学生上台演示。
2.要做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你会吗?需要哪些工具?学生上台演示。
3.凳子上冒出了个钉子,你会处理这个问题吗?学生上台演示。
4.钉扣子比赛。
6、打扮我的小天地教学目标1、动脑筋,有创意,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2、让学生具有初步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活动目标1、开动脑筋,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利用废物、石头、瓜子等制作出既有用又美观的物品,来装扮自己的小房间。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通过家长的帮助,利用废物自制一些小作品,如:垃圾盒、简易笔筒。
2、准备好上课的材料:剪刀、胶水、硬壳纸、鸡蛋壳、毛线、碎布、瓜子、火柴盒、彩笔等。
教学时间:三课时活动过程活动一展示课外自制小作品1、学生用各种方式各自展示自己的小作品(如用火柴盒制成的袖珍小桌子,用碎花布、毛线做的娃娃……)2、学生介绍自制小作品的过程。
活动二小小设计师1、小朋友们真棒,在家做了这么多的小作品,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想把自己的房间装扮得漂漂亮亮。
那小朋友最想把自己的房间设计成什么样子呢?2、请小朋友当小小设计师来设计一下自己的房间。
(1)首先找最要好的朋友说一说。
(2)小记者采访小小设计师:某某设计师,你能向我们说说你是怎样设计你的房间的吗?3、咱们班的小小设计师设计的房间真漂亮,你们想自己动手把房间装扮成你所设计的样子吗?活动三我最想制作1、你最想制作什么来装扮你的房间呢?为什么?2、观看课件3、小朋友,你们能像明明一样,用旧的东西,比如鸡蛋壳、废纸、瓜子壳等做成漂亮的房间物品吗?先和同学说说,再集体讨论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