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新闻路 笔墨凝痴情:记广铁集团宣传部新闻科技长徐勤

合集下载

韵味人生(61)唐党生:追寻艺术灵性

韵味人生(61)唐党生:追寻艺术灵性

韵味人生(61)唐党生:追寻艺术灵性韵味人生拾起岁月的珍珠,捕捉人生的韵味捧起生活的浪花,品尝智慧的美味2022年8月15日星期一,农历七月十八文学评论唐党生是我的好文友,为人厚道友善,给人第一眼的印象就感到亲切。

2016年4月,我们曾一起参加过广铁集团文联组织的粤汉铁路文学采风活动。

我是铁路作家,他是画家,我们采风的视角不同,但对文学艺术的追求是相通的。

各自都有人生经历中的许多故事。

不过,他绘画中的故事,我是后来才知道的。

他的油画作品,沾有张家界独特秀美风光的灵气。

欣赏他的油画作品,具有盛夏天清风扑鼻之感,让人心旷神怡。

他出生于湖南沅陵, 1990年参军入伍, 1993年在中央美院进修油画专业,1995年分入广铁集团怀化机务段张家界整备车间,2020年调入张家界市车务段;现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铁集团美协理事,张家界市美协,油画学会理事。

2001年10月作品《前进--1230》参加首届全国铁路油画展获一等奖(郑州)2004年7月作品《拖拉机手》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湖南省展区(长沙)2004年10月作品《前进号》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北京)2008年10月参加中国旅游文化艺术节美术作品展(张家界);2012年12月作品《村口》参加张家界市首届双年展;2014年7月硬笔画作品《天光》参加在北京798由视觉中国举办的《线拾迷城》全国硬笔画作品展。

2015年9月油画《山谷秋色》参加由广铁集团书法美术家协会在长沙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翰墨情怀》湘西采风作品展。

2016年4月参加由广铁集团文联组织的“粤汉路~广铁情”创作采风活动中,油画《风吹口》获二等奖。

铁路知名评论家盛夏先生,对他的艺术轨迹作了很高的评价,讲他是在追寻着艺术的灵性。

我们不妨走近铁路画家唐党生——追寻艺术灵性记青年画家唐党生的油画创作之路盛夏唐党生是大山的儿子,那里有沅水、龙兴寺、清浪滩。

他是矿工的儿子,从小喜欢画画,启蒙老师名叫颜昌国。

不忘初心 成就他人 坚持梦想 非凡自我

不忘初心 成就他人 坚持梦想 非凡自我

青年说 / Young talk58不忘初心 成就他人 坚持梦想 非凡自我文/杨进作者简介:杨进,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我本硕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阶段主要从事内燃机机车信号设备,以及大型工业在线气相色谱仪的开发工作,由于科研成绩和外语成绩突出,研三时成功申请上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成为兰州交通大学历史上第一位以学生身份到国外著名大学交流的访问学者。

怀揣着从事铁路信号行业的梦想,2007年,我毅然中断了正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所从事移动补票机的工作,加入到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信号教学团队。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有一批知名老教师,入校后林瑜钧老师更是手把手指导铁路信号知识。

在老教师的精心指导、校领导的大力关怀下,我和其他三位年轻人倍感温暖。

我们四位年轻老师中有一位来自清华大学,两位来自兰州交通大学,一位来自南京林业大学。

四个年轻人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共同快速成长,一起度过了非常难忘的时光。

2007年10月初,告别了南铁院的同事们,我踏上了赴捷克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留学的征途。

经过漫长的17小时飞行,终于到达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市。

这是千年古城,市区到处是巴洛克和哥特式风格的古建筑,许多地方仍然保持着欧洲中世纪的模样,各式各样的城市有轨电车穿梭在几百年以上的青石马路上,地下地铁网络四通八达,公共交通有条不紊,难得晚点,让人震撼。

我的办公室坐落在市中心一座一百多年的老房子里,导师是捷克一位著名的计算机联锁专家。

怀揣着发展中国铁路信号的梦想,我加入了导师的科研团队。

但是由于计算机联锁是高度保密的工程研究项目,作为外国人只能参与一些外围的测试工作,很多核心东西难以接触。

在完成为期一年的交流访问后,我决定放弃继续留在捷克读博士的机会,按期回国服务。

在留学捷克期间,除了完成导师交代的科研任务,每月还需要参加中国大使馆的许多外事活动。

承蒙党组织信任,我担任了公派留学生联络员,负责中国大使馆教育组与捷克境内公派留学生联系交流的工作。

2021央视主持人大赛第六期文字稿

2021央视主持人大赛第六期文字稿

央视主持人大赛第六期文字稿参赛选手:王嘉宁、李莎旻子、董星辰、蔡紫、果欣禹、李七月、刘妙然、刘慧凝、郭嘉宁、刘洋晋级名单如下:文艺类——蔡紫李七月李莎旻子新闻类——刘妙然王嘉宁果欣禹经典节目考核主持文稿新闻类1号王嘉宁《环球瞭望》选手主持文稿:欢迎来今天的《环球瞭望》,我是主持人嘉宁。

首先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两位在国际上广受关注的人物,一位是英国姑娘邓扶霞,一位是中国奶奶徐秀珍。

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邓扶霞1994年来到中国留学之后,她迷恋上了中国的川菜,说实话吃过中国菜谁能说不爱,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之后就会发现,他们的舌头不再是普通的舌头,而是“贪吃舌”。

邓扶霞也是一样,她喜欢川菜并且潜心研究了二十余载,她不仅吃的好、做的好,写的更好。

她曾经四次获得过饮食界四届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德尔烹饪写作大奖。

大家都说这个外国姑娘是最懂中国菜的外国人了,她不止自己爱上中国菜,更让世界的人民爱上中国菜;她不止自己品味到中国的美味佳肴,更通过文字让世界人民品到中国菜的滋味。

英国姑娘邓扶霞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当然我们欢迎更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吃一吃好吃的中国菜,品一品好喝的中国茶,讲一讲好听的中国话,来到中国的大好河山走一走,看一看。

那如果您来中国的话,记得一定要去阳朔找一下徐秀珍奶奶,因为她是相当资深的外国人的导游。

徐秀珍奶奶今年75岁,她在阳朔当了22年的导游,大家都会问,为什么这个徐奶奶这么厉害,要知道,奶奶之所以成为奶奶是因为她远不止这么厉害,虽然徐奶奶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但是她能够用英语讲月亮山的故事,还能用法语、德语等十几种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流,大家都会问,奶奶这么厉害,可是年纪也不小了,75岁当导游不累吗?奶奶会说,当我们跟外国游客SayHello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充满了自信,我相信奶奶那一刻非常年轻而且具有国际范儿。

中国奶奶徐秀珍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门,这扇门就是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您到中国来。

长三角铁路通信40年“速变”

长三角铁路通信40年“速变”

34长三角铁路通信40年“速变”■陆应果 张卫斌/文改革开放40年来,铁路通信发展日新月异。

担当长三角境内京沪、沪宁、宁杭、合宁、合武等多条高铁及既有线普速列车的调度通信、数据传输、视频监控等通信保障任务的上海通信段,在长三角织就一张张密如蜘蛛网般的铁路通信网络。

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中当好排头兵,先后投入逾3.5亿元用于长三角通信设备的更新换代。

如今,长三角铁路通信线路从架空明线演变为电缆、光纤,交换机从步进、纵横制迈进为程控交换机,电话机从手摇磁石换代为按键、无绳电话机……铁路通信由慢速转向高速,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承载人民的希望和骄傲,跑出新时代的幸福感,折射出中国铁路通信发展的巨变。

通信手段现代化,传输效率呈几何指数提升列车风驰电掣,通信是相伴列车飞行的高速信息公路。

日夜穿梭的千万条通信电路,在繁忙的铁路运输中,倘若调度指挥的一条电路出现问题,就可能影响到几十趟甚至上百趟列车的运行,打乱旅客的行程。

70年代,手摇式磁石机、音频电话机等,是铁路通信电话机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用户呼叫时,交换机总机电路中的号牌掉落,话务员将应答插塞插入用户塞孔接通电话。

通话完毕,通话方摇动磁石发电机,使电路中的回铃牌落下,话务员即可拆线,完成一次通话。

“80年代,我在电报所,‘哒哒哒’收发电报声一刻不停,一天下来,眼睛里SOLICIT ARTICLES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35SHANGHAI ENTERPRISENovember 2018全是电报码,耳朵里全是‘嗡嗡’声!”担任过电报工区工长的程子教回忆道:“后来,师傅还教会了我传统的无线电报业务,那个年代有一部经典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每次发报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个画面。

”90年代初,铁路寻呼台成立,BP 机有一个洋气的名字“拷机”。

首届“国企好新闻奖”获奖作品名单

首届“国企好新闻奖”获奖作品名单

二等奖 通讯类
中国铁建:海外高铁第一单 谋势布局绘国企美丽篇章 绿色循环:产业闭环托起“美丽包钢” 我们离电子商务有多远 接地气 提效率 改作风 记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群众路线教育效率提升活动 评论类 队务公告≠队务公开 安全教育该“用蛋管住鸡”
梁振君、杨来军 于泓泽 吴鹏 黄粟 雷丽 李敏
第 2 页
安全不容“潜规则” 评论类 群众路线“走”为上策 自贸区考验国企竞争力 向标杆项目看齐 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创新发展纪实系列报道 二等奖 唐钢生产组织模式变革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 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能源建设EPC“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系列报道 写在玉树灾后重建工程告竣之际系列报道 高管养成术系列报道 习近平视察大船集团 引入民企同台唱戏 实现要素化配置 “混合动力”建设广西高速公路 中国电科集团:为嫦娥三号研发“千里眼”“顺风耳” 航天科工让“嫦娥”与“玉兔”互拍彩照 消息类 三等奖 加油站化身环卫工人“暖心亭”上海石油近600座站点将提供热水热饭 服务 天安门广场护栏 连续10年北重造 全球首台煤矿斜井掘进机下线 “绿色马钢”拥抱蓝色海洋 农民工在工地上“白领式”务工 石化央企:启动与民企合资合作 通讯类 国企十年改革,一场更接近市场的改革 刘广坛 创新是工作中永恒的激情
许鹏昊 陈新锋 蔡恩泽 陈宏义 矫阳、何晓亮 陈琢 张明 刘加军 徐明宇 孙学君 盛坤 郭春兰 曾伟民 张兰忠 刘青山 王新 张拓 王明浩 谢振华 李晓辉 袁于飞、詹媛、朱纪立 李川 林鹭 向奇志 麻成标 荣健 张磊 张翀 李良缘 杨晓宇 危丽琼 刘世昕、崔丽 李庆伟
中国平煤神马报 徐州矿工报 中国化工报 中国能建网 科技日报 中国冶金报社 中国能源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国企杂志 中船重工报 人民日报 新华社 光明日报 新华每日电讯 包头晚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马钢日报 工人日报 中国化工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煤炭报

充满革命激情的时代强音——徐毅平烈士生平及其部分诗作

充满革命激情的时代强音——徐毅平烈士生平及其部分诗作

充满革命激情的时代强音——徐毅平烈士生平及其部分诗作作者:徐矛来源:《红广角·党史与文献研究》 2013年第7期我的大哥徐毅平,原名徐沂,1920年9月出生于东莞石龙镇。

在广州广雅中学读书时,他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阅读了不少哲学、社会科学书籍,积极参加爱国运动。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在广州投身于抗日宣传和战时社会动员工作,并于当年秋冬之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秋,他从广雅高中毕业,主动放弃私立广州大学的入读机会,毅然投身革命,立志救国救民。

1938年10月,日寇进犯广州,他带领40多名石龙籍青年学生组成“战时工作队”,亲任队长,向粤西撤退,沿途向民众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1939年初,他带领队伍辗转到达战时省会曲江(即今韶关市,下同)。

3月,他参加了中共广东省委在曲江西河坝举办的第一期党员干部训练班,省委负责人张文彬、李大林等亲自授课,对学员进行马列主义理论和抗日形势教育,时年19岁的他,在干训班中表现十分活跃,深受众人喜爱,大家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肥仔”,以后竟成了他在党内的代号。

6月,干训班结束,他向党组织提出要求,希望能够到条件最艰苦、党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自己。

1939年7、8月间,省委派徐毅平去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连(县)阳(山)地区,担任连阳特别支部组织委员兼连县中心支部书记。

此时,他把自已的名字改为陈国保,绰号“肥仔陈”。

9月,成立中共连(县)连(山)阳(山)乳(源)四属工委,他任工委书记。

他在连县先后举办了两期党员训练班,为连阳地区培训了一批骨干;又在连县、阳山县秘密地建立起党的支部,发展了一批党员。

他吃苦耐劳,忘我工作,性情开朗,平易近人,有很强的组织才能和活动能力,他与我党在连县工作的邓如淼、陈枫、罗耘夫、周锦照等同心合力,很快打开了连阳地区的工作局面。

北江特委和省委对他为连阳地区党组织所做的贡献十分满意,多次称赞他是一个党性强,年青有为的干部。

终身无悔报国家倾情毕力吐芳华

终身无悔报国家倾情毕力吐芳华

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亲笔撰写的自传《我的情结》已由中国铁道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也是向党的十九大献礼的重要作品。

该书由傅志寰历经八年精心打磨,屡易其稿,并经过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几十名部级、司局级领导帮助审核,最后定稿成书。

《我的情结》文风严谨,朴实无华,史料详实,既具有高度政治性、思想性和哲理性,又具有很高权威性、可读性,是一部非常值得阅读的精品力作。

最近,我有幸阅读了这本书。

读毕掩卷,仔细回味,有许多体会和感触。

科技报国,矢志推动机车车辆工业现代化傅志寰出生在铁路家庭,从小就对铁路有着很深的感情。

长大后,赴苏联留学,专修铁路电力机车专业。

毕业后,长期从事铁路工作。

这些经历,让他深深感受到铁路作为经济大动脉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的巨大影响。

他笃信:国家发展离不开铁路的支持,铁路强,中国强。

当他出國看到我国铁路发展远远落后于外国铁路的情况后,心急如焚,暗下决心:不把中国铁路建成现代化的铁路决不罢休!留学毕业归国后,傅志寰全身心投入铁路电力机车研制工作,经过20多年的科研开发与技术攻关,他与同事们成功研制出韶山型系列电力机车,完成了我国第一列电力动车组电气部分的试制工作,填补了我国电力机车和电力动车组的空白。

担任铁道部分管机车车辆工业的副部长职务后,傅志寰以强烈的使命感,系统谋划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战略,力求加快我国机车车辆工业现代化进程,提出了机车车辆工业“三上”(上质量、上水平、上档次)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得到部党组肯定并实施后,机车车辆工业发展突飞猛进,整体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跃上了一个大台阶。

傅志寰担任部长后,继续积极推动机车车辆工业现代化,使机车车辆工业持续获得了历史性大发展。

在傅志寰担任副部长、部长期间,经过艰苦不懈努力,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发展日新月异,关键技术研发不断突破、产品不断升级换代、国内国外市场不断拓展,机车车辆工业的研发能力、技术实力十分雄厚,机车车辆生产规模、产品数量名列世界前茅,我国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强大机车车辆工业体系。

中国通号:高铁名片的幕后英雄

中国通号:高铁名片的幕后英雄

在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中,中国通号是目前唯一的登陆科创板的央企,也是募资规模最大的企业。

在封面研究院联合中译语通以大数据形式发布的《科创板上市企业品牌CGI 榜》中可以看到,在品牌方面,中国通号的媒体关注度最高。

“科技创新,央企担当。

”中国通号董事长周志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通号此次登陆科创板将为创新发展掀开新的篇章,以便更好地持续聚焦智能化、前瞻性技术研发,助力国家铁路网安全高效运营。

一路走来,中国通号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

中国通号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又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通号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8月1日下午,在由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区、北京青年互联网协会组织的“‘打卡’科创板‘微观’大国重器”活动上,《中国名牌》走进中国通号,近距离感受高铁控制系统的国之重器,以及近年来其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

中国通号:高铁名片的幕后英雄本刊记者/李瀚伟(见习)中国通号轨道交通研发中心大楼外景深厚的历史积淀可以说,诞生于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通号,见证了新中国铁路的沧桑巨变,亲历了整个中国高铁发展的新征程。

1953年,铁道部通信信号工程公司(中国通号前身)成立,是中国最早创建的铁路专业化公司之一。

2000年9月,中国通号集团与铁道部政企分开,移交中央企业工委管理,2003年4月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

“中国通号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在坚持自己的主业,始终把安全控制技术作为主要的核心技术。

”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宗奇认为,中国通号能够有今天的此番成就,离不开其自创立之初便笃定的科技内核。

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骨干和中央企业,中国通号在助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也积累了一大批核心技术和经验。

从参建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1号线的通信、信号工程开始,中国通号在近五十年的地铁建设中一直坚持在建设一线。

自成立以来,中国通号完成了北京地铁1号线、上海地铁10号线、北京磁悬浮S1线、北京地铁8号线等110余项城市轨道控制系统集成项目;截至2018年底,参与了全国25个城市、超过90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相关集成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 中 。
纽起 来 ,就这一 问题 与全殷 7 4个班组 的 50多名职 1 开 展改茧 对话 ,探 讨 0 : 改 革 .释 疑 解 惑 ,为 稳 定 大 家 的情 绪 .提高思 想认 识 ,发挥很大作用
时任 l 铣道 报社 记者 的 棘勤捕 卅l
捉到这 一信 皂后 .连 夜赶 雀 婺底 工人
小的娄底 机务段 ,他与通讯 员一 道先后 采写出了 《 一位大螋话改 革 》 、 《己嘴八 舌 谈 改革 》 、
《 工人理论家 谭局贵 》等 l 篇 2 4 万字的消息和通讯 ,先后被中央 省部 多家新闻单位采 用 ,使娄底
针 对铁路 突发性 事件很 多、

时难 以掌握 、更容易成为社会
年 ,爬 了 2 3芷 的 硌 子 ,这 在全 国 铁 路 新闻 专 干 中巳 不 多见
有相 当一部 分人 不理 解 。差底机 务段
』 人 理 论 小 组 的 L名 青 年 工 人 自 发 组 =
到 化舟 局党委宣传 部 .专¨l
从事 闻报 道工作 。更宽 r的 舞 台蹙 绦勤 感到 了一 种奠大 的 兴奋 ,他把 自己满腔 的 青和 爱 倾洒到 r自己钟 爱的新 闻f 道 陧
闻 的 大局 ,强 化新 闻 的 宏 观 调 控 .用 正 确 的 舆 论 引 导 人 ,真 正 把 党 的 方 针政 策 落到 实 处 。 徐 勤 叉向 新 闻 的理 论 高 峰 攀 登
进 取。
面 地反映 在报纸上 ,起到 了典 型示 范效果。 近 两仨春运 ,棘 勤与广铁集 团 宣传部的 同仁 们周密策划了 “ 统一 行动 、主动 出击 、先 声夺人 、用 足 新闻资源 ”的春运报 道新 思路 ,使
些荣誉 的背后 , 充满了艰辛 、 坎
记广 铁 集 团宣 传部 新 闻科 科 长
痴而磨砺 勤 与韧
谈起 新闻来 .棘勤眉飞 色
痴 而倾 注情 和爱
17 9 6年他 被招工进人衡 阳 铁路 机务段 =经历 了艰苦 岁月
的磨 练 ,他 知道工作的珍 贵 。
他把 垒部的擞情 倾注到 了学 习
捷 的 秀才 ! 1 8 9 4年 4月 ,当 时 的怀化铁 路分局 发现了 余勤
这 操新闻 苗子 ,很 快把绦 勤调
社老 } 、总编辑 瞿诅庚 对橡 工长
勤痴迷党 的新闻工 作的高 度评 价 ,也是徐勤 2 3年风雨新闻路 的真实写照。 参 机书籍 、杂志 ,使人深 深 感受到了新闻的无限魅力。 走近棘 勤的心 灵蒹 处 ,更
我 震撼? :这 是一个 全 身 叩动 心投 ^ 、爱新 司爱得发疯 发 狂 、发痴 的人 ;这 是一个 对社 会 、对事 业 、对家 庭充满 强烈 责任感的 ^ 。工 人 日报 优秀特 约通讯 品“ 十五 连冠” 全国铁路 、
青 年 工 ^和 干 部 绦勤 被 调 到 湘
匹大庸机务段 。 气方雕的他把 血 青春倾注在 了大庸机 务段 火热 的生 活工作中, 先后撰写 了数十
维普资讯
导职 工 正 确 认 识 物 价 改 革 ,娄 底
次的理性 思考 :不仅要 自己 多写 新闻 , 更重要的是要学 会驾驭新
大职 工交朋友 .拉家 常 沿 线 小站 、工区干 部职工 的事迹 成 了他 笔下报 道 的素材 ,一篇 篇 新闻稿 扰如泉 涌 : 《 车拖来 怀 化域 》 、 《 两条 金 龙 富 湘 西 》 、 《 路通湘 西 ,l 置变 铁 上 繁 荣》 、 《 工人 中冒出个 理论
家 》 、 《都 市 里 来 的 £ 轻 人》 、 《 在瓦 二里铁道 线 上 洒 的情和 爱》… 一个 个 活的
小 人物 从 名不 见经传 到小有 名 气 .走 出 了 大 山 .走 出 了 湘
匿 ,是 向 了全 国… …
第一 、 届“ 二 百优” 新闻工作 者 、
20 多万 字 的 新 闻 作 品 0 坷 , 聚 了 C 血和 汗 水 凝 、 … 这
理 论 小 组 进 行 深 人 采 防 ,丐 出 了 《 引
走进棘勤 的书 斋 ,让 我震 惊不 已 :这是一 个新闻 世界 , 满屋子 获奖证书 、奖杯 、新 闻 剪报本 、文稿 ,书柜 里全是 新
为了 多写 新闻 ,他走 遍了 怀 铁 的 干 里 铁 道 线 . 整 天
“ 咆 在 沿线 小 站 工 区 , 和 广
和 工 作 上 。 17 1 月 2 9 8l 0 仨 6

鹫凰
日.他的新 闻处 女作 《 在耐 走 间前面的人》 铁路 工人》 被《 报果 用 从此 , 他迷上 了新 闻 , 与新 司
结 下 了 浑深 的1 。 蠹
18 9 2年 ,火车开进 了土 每 苜寨 焦椰 铁路 急需一批 优 秀
维普资讯
口郑 义君
“ 感人 之处在于 痴 .可贵
之处在 于痴 。这 是工 人 日报
篇新闻稿 . 包作■小 说《 并 枫林 山下的风波》 等文学作品 u沟 里还有这 等文思 敏
舞 , 滔 淫 不 绝 ,已 经 达 到 忘 我 的 程
度 。发现新 闻线 索 ,他不吃 , 睡 ,也 、 要一 挖到 底 , 非挖出个 金娃娃 ” 不可 18 9 8年 .全国 市场物价 大幅 度调 整 ,当时群 焱对 物价 改革 反响极大 ,
机 务段 七青 工 组 成 物 价 对话 小
组》新闻稿 ,被 工人 曰报一版刊
登 .在社会上 引起强烈 反响。随 后 ,椽 勤 紧 紧 抓 住 这一 重大 主
题 ,叉进 一 步 深 l采 访 . 同 职 工 凡

起 谈改 革 、拉家常 。在一 个小
社会各新闻媒体形成 台力 ,为铁路
春运造 势 .使广铁集 团春 运宣 传好 戏连台 ,高潮迭起 ,主题 突出 ,声 势强大 .得 到了铁 道部领导 、广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